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单元基础测试卷(1)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单元基础测试卷(1)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2-26 14:53: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基础测试卷(1)
内容范围:20-22课 考试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40分。 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1938年,著名戏剧家田汉在中国军队取得一次战役的重大胜利后,写下了祝捷歌词:“我们将士的喊声,震动了南部山东。榴弹掷处血光红,敌人如鼠我如龙……中华民族不愿做奴隶,要做主人翁!”这次战役应是
( )
A.卢沟桥保卫战 B.淞沪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2.蒋介石在开封召开的军事会议上说:“我们唯一的政治、外交、经济中心应在武汉。武汉决不允再失,我们要维持国家的命脉,就一定要死守武汉,巩固武汉。”这表明 ( )
A.蒋介石保卫武汉的坚定决心
B.中国方面投入前所未有的力量保卫武汉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指引发挥了重大作用
D.武汉保卫战取得重大胜利
3.全团将士在团长葛先才的率领下,奋勇迎敌,与日军展开肉搏,经过殊死拼杀,全团仅剩58人,最终守住了阵地。此战斗发生在 ( )
A.淞沪会战期间 B.太原会战期间
C.徐州会战期间 D.第三次长沙会战期间
4.1938年4月9日路透社电讯说:“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线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队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在证明日军溃败之确为事实。”材料中“中国军队获胜之消息”指 (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胜利
C.百团大战胜利 D.抗日战争胜利
5. “兄弟阋(xì,争吵)于墙,外御其侮。”当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之际,国共两党毅然抛弃嫌隙,联手抗日。下列事件发生在国共两党正式“联手抗日”之后的是 (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平型关大捷
6.毛泽东在1938年发表《论持久战》,主要是针对 ( )
A.国民党内流行的“亡国论”观点
B.国民党内流行的“速胜论”观点
C.国民党内流行的“亡国论”和“速胜论”两种观点
D.中国共产党内存在的“左”的错误
7.漫画蕴含丰富的时政信息。下图是抗日战争时期人们所绘的一幅漫画,与该漫画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
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平津战役 D.百团大战
8.卢沟桥事变后,日军进犯山西,国民政府组织太原会战。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开赴抗日前线,取得了会战中的平型关大捷。这说明了 ( )
A.围共两党军队的合作抗战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
D.日本武力侵华的行动被制止
9.皖南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发表了“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题词。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
A.认定国共合作实际上已经破裂
B.独自担负起反抗日本侵略的责任
C.决定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屠杀政策
D.坚持抗战,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0.一位老八路说:“当我们听说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时,我们立时呆呆地立在那儿,没有眼泪,它早干了……想笑,因为我们胜利了,想哭,那是为我们多难的祖国母亲,我们只说了一句话‘我们胜利了!’……今天是我们子孙应该时刻铭记的日子。”“今天”是 ( )
A.1945年8月 5 日 B.1945 年8月 15 日
C.1945年 9 月 2 日 D.1945 年 9 月 9 日
11.某校学生就“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展开探究,以下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
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
②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
③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
④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中共某次重要会议闭幕词:“我们开了一个很好的大会。我们做了三件事:第一,决定了党的路线……第二,通过了新的党章。第三,选举了党的领导机关——中央委员会。”据此可知这一“大会”是 ( )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13. “武汉会战震宇寰,百万雄师战犹酣。长江两岸同抗击,中部四省共围歼。四个半月我威振,二十五万日军完。战略相持已见晓,基础奠定坚如磐。”该诗反映了武汉会战 ( )
①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②使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③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军
④抗日战场上中国军队占据了主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14.抗日战争初期,国共两党两个战场的地位及关系表现为 ( )
A.正面战场居主导,敌后战场积极协同正面战场作战
B.国民党发动反共高潮,共产党退让力图维护统一战线
C.敌后战场是中流砥柱,国民党消极抗战、积极反共
D.国民党领导发动人民进行抗战,共产党在敌后战场予以积极配合
15.这场关于世界和平、人类命运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最早,时间最长,抗击和消灭日军最多,付出代价最大,对彻底战胜日本法西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表明,中国的抗日战争 ( )
A.使近代中国实现了统一
B.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C.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D.使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
16.叶挺将军曾评价某战役为:“……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并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而三,盛名当垂不朽。”该战役发生在 ( )
A.卢沟桥 B.广州 C.南京 D.万家岭
17. “台儿庄的中国守军顽强抵抗,组织敢死队,进行殊死反击。”“(第三次长沙会战中)将士们誓与长沙共存亡,炊事兵、马夫都加入了战斗,最终全团仅剩58人。”这表明 ( )
A.中国军队英勇抗敌 B.敌后民众积极抗战
C.国民政府妥协退让 D.日本军队节节溃败
18.1938年,毛泽东在这篇著作中指出:“敌强我弱,中国不能迅速战胜日本。但是……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这部著作是 ( )
A.《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论持久战》 D.《庶民的胜利》
19.百团大战后,中国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国民党著名将领卫立煌致电朱德:“顽寇陆续增兵,企图扫荡华北,截断我西北国际交通,兄等抽调劲旅,事以迎头袭击,粉碎其阴谋毒计,至深佩慰。”从材料中可以获得的信息是 ( )
A.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B.破袭日军交通线是此战役的主要目标
C.大战提高了八路军的威望
D.国民党军事援助为大战胜利提供条件
20.1943年,中国政府先后与美国、英国签署新条约,取消了近代以来美、英在华的许多特权,随后荷兰、比利时等国相继放弃在中国的不平等权益。这说明 ( )
A.抗日战争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反法西斯同盟取得了战争主动权
C.中国取得了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D.美英等国建立了公正的国际秩序
二、非选择题(共5 小题,60分)
2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武汉保卫战是中日开战以来时间最长、双方投入兵力最多、作战地域最广、双方伤亡最重的一次特大战役。影响全国,牵动世界。
材料二 武汉保卫战就日军最终占领武汉、盘踞华中的结局而言,日军是胜利了;但从中国军队在保卫武汉的战斗中阻敌西进,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以空间换时间等目的而言,中国军队还是成功实现了预期目标;武汉保卫战为敌后战场的开辟创造了必要条件。 同时在一定时期内牵制了日军的北进。总体来说,中国军民以巨大的牺牲(在历时4个多月的血战中,中国军队伤亡40余万人),换来了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
材料三 武汉会战不仅是中国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阶段到战略相持阶段的转折点。还因为有力地牵制了日本陆军的主力,使会战在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材料一表明武汉会战有什么特点 (4分)
(2)材料二对武汉会战的结果从哪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对于中国方面来说有何意义 (6分)
(3)材料三是从哪一角度论述武汉会战重大影响的
22.(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役名称 参战双方 国民党军队和日军
战役地点 山东枣庄台儿庄 战役时间 1938 年
(1)表格中战役的名称是什么 该战役在中国抗战史上有何重大意义 (4分)
材料二 犯我……万家岭,中国军队将日军一个师团分割包围,给以重创……击毙日军3000余人。此役为空前恶战,亦为空前胜利。
(2)该电讯中赞扬的战役发生于哪次会战之中 (2分)
材料三 1941年12月至1942年1月的三次长沙会战,是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盟军方面获得的第一个胜利。就中国战场而言,此战是战略相持阶段中,国民党军队获得的较大战役级别的胜利之一。
(3)根据材料三,指出这次会战的重大意义。(3分)
(4)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正面战场的认识。(3分)
23.(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军一部分应集中华北持久抗战。特别注意保卫山西之天然堡垒;国军主力则集中华东,攻击上海之敌,力保淞沪要地,巩固首都;另以最少兵力守备华南各港口。
——1937 年 8 月 20 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国军作战指导计划》材料二 共产党员及其所领导的民众与武装力量,应该最积极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应该使自己成为全国抗战的核心,应该用极大力量发展抗日的群众运动。 不放松一刻工夫一个机会去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只要真能组织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无疑义的。
—1937 年8月 25 日洛川会议《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1)为实现材料一中“保卫山西”“力保淞沪要地”的目的,国民党组织了哪些战役 我们应当怎样评价这些战役 (4分)
(2)材料二说明中国共产党确定了怎样的抗战路线 为此,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洛川会议后是怎样实践上述抗战路线的 (4分)
(3)在中国共产党抗战路线的指导下,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主动出击的战役,发动这次战役的目的是什么 对于当时的抗日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分)
24.(12分)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贵路军一战攻克平型关,毙敌遍野,俘虏甚多。 忠勇之气,益寒敌胆。
———蒋介石
材料二
材料三 右图是八路军民国二十八年配用臂章。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抗日战争中与国民党军队配合,参与太原会战,在日本占领区发动游击战,设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并于 1940年发动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根据地战场的主力。根据资料,至1944 年5 月,以八路军对敌作战7.4万次,歼敌45 万余人。至1945 年9月,以八路军为主体的中国共产党武装已发展到 127 万人,此外有220 万民兵。
材料一描述的是哪场战斗 有什么意义 (3分)
(2)材料二中图一人物是谁 他是在指挥哪一场抗战 该抗战产生怎样的影响 (4分)
(3)材料二中图二反映了抗日战争中的战场形势,它属于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 该战场有怎样的历史作用 (3分)
(4)从材料三的图片和文字介绍中,概括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2分)
25.(12分)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学校举办了以抗日战争为主题的展板。下面是学生搜集的关于抗日战争的历史图片资料。
(1)请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6分)
①上述图片中,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是 ;见证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的是 ;见证共产党敌后战场抗战的是 ;揭露日军暴行的是 。
②请对图三、图四所反映的战役分别进行简单评价。
(2)在展板的结语部分选取了习近平主席的一段讲话,请结合所学,续写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至少写出两点)(6分)
第六单元基础测试卷(1)
1. C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1938年”中国军队取得一次战役的重大胜利”“南部山东”可知,这次战役是台儿庄战役。
2. A 【解析】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死守武汉,巩固武汉”,体现了蒋介石保卫武汉的坚定决心。
3. D 【解析】据“全团将士在团长葛先才的率领下,奋勇迎敌,与日军展开肉搏,经过殊死拼杀,全团仅剩58人,最终守住了阵地”及所学知识可知,上述材料所描述的战斗发生在第三次长沙会战期间。
4. B 【解析】由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津浦线”可知,中国军队获胜之消息”指台儿庄战役胜利。
5. 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发生在国共两党正式‘联手抗日’”之后的是平型关大捷。 1937年9月,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一带隐蔽设伏,歼灭日军1 000 多人,这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6. 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为了驳斥当时国民党内流行的“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观点,1938年,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C符合题意。
7. D 8. A 9. D 10. B
11. D 【解析】符合“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这一主题的是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和发展,③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④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12. C 【解析】依据材料中的“决定了党的路线”“通过了新的党章”“选举了党的领导机关———中央委员会”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大会”是中共七大。 中共七大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大会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毛泽东在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故选C。
13. 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辨能力。据所学知识可知,武汉会战使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会战后,中国抗战进入相持阶段。①是淞沪会战的影响,④不符合史实。
14. 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抵抗着大部分侵华日军,并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占据着抗战的主导地位;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辅助正面战场,扰乱日军后方,有力地牵制着日军。
15. 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的理解能力。由题干分析可知,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16. 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辨能力。依据“作江汉之保障”可知该战役发生在湖北、江西一带,A在北京,B在广东,C在江苏,D在江西,故选D。
17. A 18. C 19. B 20. A
21.(1)时间长;双方投入兵力多;作战地域广;双方伤亡惨重;影响巨大。
(2)日军取胜,因为日军最终占领武汉,盘踞华中;中国取胜,因为阻止了敌人西进,歼灭了敌人有生力量,实现了预期目标,还为开辟敌后战场创造了条件,在一定时期内牵制了日军的北进。意义:使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3)国际角度。
22.(1)台儿庄战役。意义: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2)武汉会战。
(3)意义:扭转了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的战局,振奋了世界人民争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信心,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4)正面战场的作战,为取得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是这场规模空前的全民族抗战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导致正面战场的溃败。
23.(1)战役:太原会战、淞沪会战。评价:虽然没有阻止优势敌人的进攻,但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消耗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
(2)抗战路线: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全面抗战路线。实践:深入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
(3)目的: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影响: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24.(1)战斗:平型关大捷。意义: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彭德怀。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3)敌后战场。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4)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25.(1)①图二;图四;图三;图一。
②图三百团大战历时数月,战果辉煌,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图四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2)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