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六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六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0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2-26 14:51: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六单元综合测试卷
考试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40分。 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掀起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历史上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 )
A.中共三大的召开 B.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黄埔军校的建立 D.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2.《毛泽东选集》写道:“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巨大的成就”是指 ( )
A.创办黄埔军校 B.北伐胜利进军
C.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D.实现全国统一
3.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它的第一号命令就是“清党”通缉令,通缉毛泽东、周恩来等一大批共产党员。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 ( )
A.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B.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
C.共产党内“右倾机会主义”占了上风
D.工农运动转入低潮
4.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如右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标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荣誉的象征。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是为了纪念下面哪一历史事件 ( )
A 中共一大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会师
5.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指的是
( )
A.北伐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红军长征 D.南昌起义部队南下
6.一部二万五千里的浩瀚史诗(长征),独版在20世纪的中华大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千古绝唱,抄在了斯诺的美式笔记里,让全人类的读者为之战栗。”这部“浩瀚史诗”的终结篇是( )
A.四渡赤水 B.转战湘江 C.遵义会议 D.会宁会师
7.下列所示的历史事件中和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有关的是 ( )
8.如右图是20世纪30年代的一幅时政写真漫画。与其反映同一主题的是 ( )
A.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B.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C.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D.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9.1931年9月 18 日,日本突然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随即占领沈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从材料中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 )
A.日本首次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B.中国抗日战争从九一八事变开始
C.国民党正面战场开始了全面抗战
D.中国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0.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派去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是 ( )
A.彭德怀 B.佟麟阁 C.杨靖宇 D.赵登禹
11.1935年,华北形势危急,北平数千名学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呼口号向国民党当局请愿,遭到镇压。这就是著名的 ( )
A.义和团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五四运动 D.一二·九运动
12.《李宗仁回忆录》中写道:“我军人数虽少,装备虽差,但是我们是保国卫民与侵略者作殊死战的哀兵……加以我们在指挥上对本军量力而用,上下一心对敌情判断正确,发挥了内线作战的最高效能,故有台儿庄的辉煌战果。”这个“辉煌战果” ( )
A.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C.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D.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
13.全民族抗战初期,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组织了20多次大规模战役,从“七七事变”、淞沪会战到后来的武汉会战,中日双方以争夺大城市为主,国民党的正面战场是抗战的主战场。下列对全民族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
A.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阴谋
B.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C.放手发动群众实行全民族持久抗战
D.为敌后战场的开辟创造了条件
14.面对日寇侵略,无数中华儿女前仆后继,舍生忘死。以下四位抗日英烈中,在七七事变后为抵抗日军向北平、天津大规模进攻而捐躯的是 ( )
①邓世昌 ②佟麟阁 ③赵登禹 ④杨靖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抗日战争淞沪会战中,八百壮士在四行仓库孤军抗击侵略者的战斗成为民族抗战的一面旗帜,领导八百壮士抗战的民族英雄是 ( )
A.姚子青 B.谢晋元 C.张自忠 D.杨靖宇
16.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多次会战,其中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的是 ( )
A.淞沪会战 B.枣宜会战 C.长沙会战 D.武汉会战
17.史料的价值在于客观真实。我们在研究“百团大战”时最有价值的史料是 ( )
A.历史论著中对百团大战的描述
B.八路军老战士回忆录
C.百团大战的遗迹和当时的照片
D.电影作品《百团大战》
18.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第三次长沙会战的相同点有 ( )
①打破了日本“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迷梦
②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
③鼓舞了中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④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9.日寇的疯狂侵略使中华民族空前团结起来。下列史实体现全民族抗战的有 ( )
①妇女参与救护和战地服务
②义和团在廊坊、杨村阻击敌人
③青年学生投笔从戎
④海外华侨捐款捐物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20.下图年代尺的“ ”处应填入 ( )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二、非选择题(共5 小题,60分)
2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吸取了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认识到独立领导武装力量的重要性,毅然决定以革命的暴力来反抗反革命的暴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并于1927年10月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图一、图二所示事件在打击国内反革命势力对象上有何不同 写出图一反映历史事件的成果。(4分)
(2)材料二所述三件大事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对中国革命的探索实践,但却体现着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两次起义只能叫做借鉴模仿,而创建革命根据地却是创新发展。请分别指出“借鉴模仿”与“创新发展”的含义。(4分)
(3)综合以上材料,你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早期革命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4分)
22.(12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叶挺,广东惠阳人,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军事家。
材料二 “北伐战争是在共产党提出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口号下进行的。在北伐进军的过程中,共产党人在军队政治工作和发动工农群众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加伦等苏联军事顾问的帮助和苏联提供的物资支援也起了重要作用。北伐战争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是国共两党合作结出的硕果。”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1)北伐战争以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为作战目标。请根据所学知识,说出当时北伐军的目标主要是打倒哪些军阀。(4分)
(2)北伐战争中,与材料一所提人物有关的战役有哪些 (4分)
(3)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的高潮。请根据材料二,概括北伐战争能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4分)
23.(12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打倒列强! 打倒列强! 除军阀! 除军阀!
——摘自《国民革命军军歌》
(1)根据材料一,为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国共两党合作发动了什么战争 (2分)
材料二 他发言的主要内容是说,当前首先要解决军事路线问题,批判了“左”的军事路线的错误和在各方面的表现……他又用了一、二、三、四次反“围剿”胜利的事实,批驳了用敌强我弱的客观原因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作辩护的观点。他的发言反映了大家的共同想法和正确意见,受到与会绝大多数同志的热烈拥护。
——摘编自伍修权《我的历程》
(2)材料二的“发言”是哪次会议上的内容 这次会议后我党在军事和思想方面做了哪些调整 (3分)
材料三 1936年10月21日,蒋介石对张、杨(张学良和杨虎城)进行训话,要分清敌人的远近,事情的缓紧,不“安内”,而轻言抗日,便是是非不明。
——《中华民族抗日全史》
(3)1936年为了让蒋介石由“安内”转向“攘外”,张学良、杨虎城采取了什么行动 该事件的和平解决产生了什么影响 (4分)
材料四 在抗日战争初期,面对侵略和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前仆后继,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
(4)面对日本发动的九一八事变和华北事变,东北军民及中国共产党做出了哪些努力 (3分)
24.(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00年,列强侵入北京。 一时间,中国的心脏插着的是八个国家的旗帜。整个中国仿佛都被撕裂……
(1)材料一中叙述的是哪场战争 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 (3分)
材料二 “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 ……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
(2)材料二是日本制造的侵华的哪一事件 这一事件有什么影响 (3分)
材料三 A.19世纪末日军一场持续四天三夜的大屠杀让整个旅顺城内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疯狂屠杀了 2 万多人的日军仅留下36 个活口。
B. “20世纪30年代……30 万同胞惨遭杀戮,无数妇女儿童遭到野蛮的蹂躏、屠杀,南京满城残垣断壁。”
(3)材料三中 A和B体现了日本在中国分别制造了什么惨案 (2分)
材料四 毛泽东说:“中国青年们起了什么作用呢 起了某种先锋队的作用……什么叫做先锋队的作用 就是带头作用,就是站在革命队伍的前头。”
(4)近代面对侵略者,青年学生在哪两次运动中起了先锋作用 作为中学生对日本侵华暴行有何感悟 (4分)
25.(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八年抗战”到“十四年抗战”,不是“重新发现历史”,而是“重新书写历史”。提法改变的背后是史观的改变,而这改变发生的进程是“民间倡议—官方回应”,有学者多年前就发出过相关呼吁。
——新京报《“十四年抗战”背后是史观的改变》(2017 年 1 月 10 日》材料二 当今我亡国灭种大祸迫在眉睫之时,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再一次向全体同胞呼吁:无论各党派间在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政见和利害的不同……大家都应当有“兄弟阋墙,外御其侮”的真诚觉悟,首先大家都应当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人力、物力、财力、武力等)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八一宣言》(1935 年)
材料三 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10 周年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前所未闻者,……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
——伦敦《泰晤士报》(1937 年 11 月 28 日)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背后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四年抗战”的时间。(2分)
(2)材料二中的“亡国灭种大祸”是指当时面临的哪一问题 对此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领导北平学生进行爱国斗争指的是什么 (3分)
(3)材料三是关于哪一抗战史实的报道。该战斗对抗战初期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 请分别列举一个抗战相持阶段两大战场振奋人心的著名战例。(5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2分)
第五-六单元综合测试卷
1. B 【解析】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2. B 【解析】1924—1927年,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这一时期两党发动的革命指北伐战争。 故选 B。
3. A 【解析】衡量一次革命是否成功的标准是看这次革命的预期目的是否达到。依此标准来看,大革命的最终结果是没有完成其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故选 A。
4. B 5. C 6. D 7. C 8. B
9.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九一八事变的相关知识,以及知识迁移与准确判断能力。根据题干中的信息“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对照四个选项可知,B与题干意思一致。
10. C 【解析】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11. D 【解析】1935 年 12 月9 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冒着严寒聚集在新华门前,向国民党当局请愿。他们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 反动军警用大刀、水龙、木棍镇压手无寸铁的青年学生。这场爱国救亡运动就是著名的“一二·九运动”。
12. D 【解析】1938年,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歼敌l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13. C 【解析】放手发动群众实行全民族持久抗战是敌后战场的活动。C符合题意。
14. 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调集大批军队,向北平、天津发动大规模进攻,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指挥部队奋起反抗,先后为国捐躯,②③符合题意。
15. B 16. D 17. C 18. B
19. A 【解析】据所学可知,日寇的疯狂侵略使中华民族空前团结起来,妇女参与救护和战地服务,青年学生投笔从戎,海外华侨捐款捐物,①③④正确。义和团在廊坊、杨村阻击敌人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可排除。
20. 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和概括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可知,A发生在 1900 年到1901年;B发生在1926年至 1927年;D发生在 1946年到1949年,所以 A、B、D与材料时间不符合。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开始进行局部抗战,1937年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开始全面抗战,一直到1945年,我国才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所以从1931年到1945年这个时期是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时期。
21.(1)图一:北洋军阀反动统治;图二:国民党反动派。成果: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或基本上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
(2)借鉴模仿: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是模仿俄国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创新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根据中国国情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之路。
(3)革命道路充满曲折。经历了大革命的失败和俄国革命道路尝试的失败,但最终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革命取得成功必须依据国情,盲目照搬照抄只能走向失败;革命要牢牢把握领导权,要拥有属于自己的革命队伍等。(回答一条,言之有理即可) 。
22.(1)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
(2)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
(3)原因:中国共产党发挥了巨大作用;苏联的支持;国共两党的合作。(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23.(1)北伐战争。
(2)遵义会议。军事方面: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思想方面: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3)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4)东北军民坚持抗日,组织抗日义勇军。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4.(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3)A:旅顺大屠杀;B:南京大屠杀。
(4)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勿忘国耻、警钟长鸣、振兴中华。
25.(1)史观的改变。 1931—1945年。
(2)华北危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一二·九运动。
(3)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第三次长沙会战;百团大战。
(4)实行全民族抗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