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新课导入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学习目标】
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后社会主义的变化
2.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时空坐标
第 部分
壹
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苏联的发展
苏联的改革
苏联的解体
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1、苏联的发展
(1)成就:
1946年3月,苏联通过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四个五年计划,计划要求首先恢复、发展重工业和铁路运输业,其次大量生产主要消费品,并使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技术不断取得进步。到1950年,苏联共恢复和新建成6200个大企业,工业总产值比1940年增加73%,国防工业获得重大突破,但轻工业的生产只增加了22%,农业总产值恢复到1940年的99%,其中籽棉、甜菜、肉、蛋、奶的产量超过战前。
—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①经济: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
②国防科技发展:爆炸了原子弹和氢弹
③社会生活:人民教育和生活水平提高
1949年苏联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却是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强国。
——丘吉尔
(2)问题:
经济:①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没有变化,农业、轻工业落后的局面没改观(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②人民生活的必需品缺乏;
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破坏,个人崇拜盛行。
美国外交官拍摄的20世纪50年代苏联莫斯科食品商店门口排着长队
苏联继续把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放在首位,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继续遭到破坏,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盛行,1939年以后就没有开过党的代表大会,中央全会自1947年2月起也不再举行,许多重大问题都是在斯大林别墅的晚宴上决定的。
——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
材料二 1953年斯大林逝世的时候,人均粮食产量、人均肉类产量还没有达到沙皇时代的水平。
——徐天新《平等、强国的理想与苏联的实践》
苏联改革
势在必行!
2、苏联的改革
1953
1964
1985
1991
1982
赫鲁晓夫改革
主要推行农业领域的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主要推行工业领域的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从经济改革到政治改革
共同目的:解决苏联模式的弊端,促进发展
赫鲁晓夫把苏联搞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搞僵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搞没了。
(1)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年)
①内容:
政治上:
①平反冤假错案
②强调集体领导(反对个人崇拜)
③改革干部制度(实行轮换制、任期制)
经济上:
①农业(重点):加大农业投入、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大面积垦荒和种植玉米运动;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②工业: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企业自主权)
思想上:打破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 ——《俄国史》
②评价:
进步性:
①经济体制:注入某些市场经济成分,取得一些成效;
②农业:推进发展,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有所增加。
③工业:1957年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④思想:打破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局限性:
①经济体制:改革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比例仍然严重失调。
②思想混乱: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作出全面科学的分析,造成严重的后遗症。
揭开盖子:斯大林及苏联种种做法不是没有错,各国可根据各自情况办事,不再迷信。捅了娄子,搞突然袭击,不仅各国没有思想准备,苏联党也没有思想准备。
1957年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问题探究:从玉米运动看赫鲁晓夫改革的失败的原因及启示。
材料一:美国之行坚定大种玉米的信心……(但)苏联除乌克兰和欧洲南部地区外,其他大部分区域都处在严寒地带,日照时间短,气温低,根本无法满足玉米生长所需要的环境要求;对玉米的播种面积、播种结构、单位面积产量及总产量等还是不顾实际地提出一系列的计划指标,仍然实行劳动日分配制集中劳动的“大锅饭”制度等;赫鲁晓夫改革中凭个人直觉瞎指挥、一刀切的现象时有发生,而对玉米种植中的出现所有反对意见,不论正确与否,一律否决。
——《苏联农业改革之玉米运动》
材料二:头几年的谷物产量增加了,但接着又保持不变……1963年出现了一个转折点:苏联停止将粮食和谷物输出到东欧附属国家。相反地,苏联买进外国的谷物,用了372吨黄金来付账——超过该国黄金储备的1/3。这使苏联颜面尽失。
——《舌尖上的历史》
(1)失败原因:
①违背自然规律,带有很大的盲目性(玉米)
②目标脱离实际、急于求成,缺乏实事求是精神
③改革没有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根本)。
(2)启示:
改革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循序渐进、敢于突破僵化模式的束缚。
(2)苏联的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1966-1977)
他是一个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知识贫乏的人。只要手头没有讲稿,他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在一次党员祝词大会上,他拿错了别人为他准备的另一份讲话稿念了起来,由于内容与大会毫不相干,台下听众骚动起来。
他有浓郁的“勋章情结” ,动不动就给人发勋章,数量无可估量。他也给自己颁发了很多高级勋章。大会出席时,胸前左一串右一串,满是勋章,志得意满。
◎勃列日涅夫
a.赫氏改革失败,国家混乱 b.斯大林体制弊端日益突出
前期 在工业领域推行“ 新经济体制 ”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利用奖金等经济杠杆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
后期 改革停滞不前,日趋保守。
① 背景:
② 措施:
在企业中实行以利润为核心的管理制度
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a.生活水平有所提高;b.经济体制有所改变;
c.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增;
问题:
a.改革只是对传统体制的修修补补,效果有限。
b.执政后期,热衷于树立个人迷信,专断作风日趋严重;加之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各项工作缺乏活力,社会矛盾丛生,发展缓慢。
③改革成果与问题:
1963~19838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示意图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 。 ——《世界现代史》
(勃列日涅夫时期),理论上的教条化和宣传上的形式化盛行起来。在意识形态宣传中,“改革”竟成了一个忌讳的词语。
——《抑制创新——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体制的致命缺陷》
a.改革只是对传统体制的修修补补,效果有限。
b.执政后期,热衷于树立个人迷信,专断作风日趋严重;各项工作缺乏活力,社会矛盾丛生,发展缓慢。
原因:没有触及所有制问题,只在管理上下功夫
④ 评价勃列日涅夫改革
①勃列日涅夫后期保守专断,国家政治生活与意识形态僵化;
②改革重点仍集中于重工业,经济结构进一步畸形;
③军备竞赛加剧,制约发展;
④未从根本上触动和打破斯大林模式。
在勃列日涅夫执政的18年中,从未进行过裁减冗员、提高行政效率的改革。自上而下的高度集中的行政权力像要求各级行政部门一样对社会下达各种指令和指标,为社会活动的各个环节规定行为的标准。
(勃列日涅夫时期),理论上的教条化和宣传上的形式化盛行起来。在意识形态宣传中,“改革”竟成了一个忌讳的词语。
70年代苏联基本上达到了与美国的军事平衡,甚至在诸如战略核武器等领域还超过了美国。但是,其代价也是巨大的,过高的军事投入必然影响其他领域的投资。
——《抑制创新——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体制的致命缺陷》(整理)
问题探究: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3) 苏联的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
a.经济领域:承认市场调节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加速发展战略)
国内开始的根本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在最近2至3年内保证从过分集中的行政管理体制过渡到民主的、主要是以经济方法、以集中和自我管理体制。 ——戈尔巴乔夫
◎戈尔巴乔夫
成效甚微
①内容:
b.政治:取消苏共领导地位,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和多党制,
c.思想:在意识形态上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行“多元化”。
经济改革成效甚微,政治改革造成思想混乱,民族主义随之兴起。
② 结果:
评价:
①改革虽然突破了斯大林模式;
②但经济改革成效甚微,政治改革造成思想混乱,民族主义随之兴起;
③否定了党的领导,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直接导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比较项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不同点 时间 1953-1964 1966-1977 1985-1991
背景 ①斯大林模式弊端;②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等人试图改革旧体制 ①赫氏改革失败,国家混乱 ②斯大林体制弊端日益突出 ①经济衰退与恶化;②政治生活日益僵化;③斯模式的弊端;
侧重 农业 工业(“ 新经济体制 ”) 前期经济(承认市场调节),后期政治
结果 ①经济:注入某些市场经济成分;推动农业发展;②政治:打破了对斯大林个人崇拜,取得一些成效。 ①生活水平有所提高;②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增; ③改革只是修修补补;执政后期,发展缓慢(停滞)。 ①经济改革成效甚微;
②造成思想混乱,民族主义随之兴起,③苏联解体
败因 未改变原有体制,对苏联模式进行修修补补 进行根本性改革,但背离社会主义方向
相同点 ①目的:都是针对斯大林模式进行的改革,想要解决苏联模式的弊端; ②内容: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 ③结果:都没有找到适合苏联发展的社会主义道路(改革特点),都没有解决苏联的根本问题(改革结果)。 【横向对比】二战后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改革:
3、苏联解体(1991)
苏联解体的原因:
1、历史原因(根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
2、现实原因(直因):戈尔巴乔夫背离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
3、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4、导火线:八一九事件。
苏联解体
1990.03
立陶宛率先独立
1990.06
俄罗斯发布主权宣言,其他加盟共和国纷纷效仿
1991.12.23
苏联解体
1991.08.19
几位苏联领导人发动政变,试图阻止苏联分裂,失败
1991年12月25日19时38分,当西方国家正在欢度圣诞佳节之际,印有锤子和镰刀的苏联红旗悄然在克里姆林宫上空徐徐降落,它似乎带着无奈与遗憾、不甘与挣扎向人们诉说着什么……寒风中,只有几个匆匆过客看到了这个历史性的场面。一个曾经令人类震撼的帝国大厦就这样轰然倒下,苏联历史合上了最后一页。
【课堂探究】苏联解体的原因与启示
启示:
①社会主义建设应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中心。
②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促进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
③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注重执政党的建设。
④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处理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⑤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生机和活力的有效途径。
⑥要警惕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
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第 部分
贰
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
东欧的社会主义改革
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
东欧剧变
1、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
①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前后,东欧各国人民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
③问题:东欧各国大多采取苏联模式,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东欧”作为政治地理概念,是指位于欧洲东南部和中部地区、苏联西侧的八个国家……这些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经按照苏联模式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并与苏联结盟,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成员。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②成就:恢复了遭到战争破坏的经济,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
2、东欧的社会主义改革
约瑟普·布罗兹·铁托:南斯拉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总统(1953年1月14日 - 1980年5月4日) ,不结盟运动的创始人之一。
◎解体后的南斯拉夫
措施:建立了社会主义自治制度,权力下放。
影响:调动地方、企业和群众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发展;导致地方主义抬头,民族问题尖锐,为后来国家分裂埋下隐患。
国家 50-70年代的改革或成效 70-80年代的实际情况 直接后果
捷克斯 洛伐克 ①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改革党的领导体制; ②建设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体制,独立制定对外政策(布拉格之春) 民众要求为“布拉格之春”平反;出现捷克共产党的反对派,政局不安 陷入经济政治困境
布拉格之春,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捷克斯洛伐克的经济有所发展,但管理体制落后,引发社会各阶层的不满。1968年1月,亚历山大·杜布切克取代安东宁·诺沃提尼出任党中央第一书记,并于随后召开的中央全会上公布捷共《行动纲领》,提出要建立一个"新的、民主的、符合捷克斯洛伐克条件的社会主义模式",得到全国民众的热烈响应 ,西方称之为"布拉格之春" 。
但苏共领导却强烈反对,于8月20日夜出动50多万华沙条约组织国家军队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杜布切克等领导人被送往莫斯科举行"会谈"。 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其中的故事背景就发生在"布拉格之春"的前后,反映的当时捷克斯洛伐克人的看法与生活状态。这部小说使米兰·昆德拉成为全球著名的小说家,而这部小说也在1988年被翻拍成电影《布拉格之恋》(《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 苏联坦克开进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
国家 50-70年代的改革或成效 70-80年代的实际情况
南斯拉夫 社会主义自治,通过权力下放,调动地方、企业和群众的积极性。 经济滞缓、失业增多、罢工闹事;“国家集体元首制”、“议会代表团制”
捷克斯 洛伐克 改革党的领导体制,建设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体制,独立制定对外政策等,“布拉格之春”。 民众要求为“布拉格之春”平反;
出现捷克共产党的反对派,政局不安
波兰 实施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把发展消费品生产和农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主要任务。 经济恶化;全国罢工浪潮;反对派“团结工会”提出“政治多元化”
匈牙利 实施“新经济体制”,降低积累率,放慢重工业的发展速度,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 财政赤字剧增、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社会不稳定
民主德国 扩大地方和企业经营自主权,国家只下达利润指标。 经济稳步增长,居东欧之首;民众要求统一。
改革效果 1、从20世纪40年代末至80年代末,东欧国家不同程度地以各种方式进行了体制改革,它们的经济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 2、但是旧的体制内部的弊病积重难返,人们的不满不断积累,已经丧失了从体制内部进行改革的信心。改革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后期迷失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进入80年代,东欧国家的经济形势每况愈下。为了迅速发展经济,东欧国家大举借债,导致财政赤字剧增,通货膨胀严重,物价不断上涨,人民生活水平下降,造成严重的社会危机。 ——陆南泉《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东欧执政的共产党或工人党领导人迷失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抛弃共产党领导地位,实行政治多元化。
(1)原因:
①根源:东欧各国的改革都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
②内部:20世纪80年代,一些东欧国家经济陷入严重困境,政局剧烈动荡;
③外部:在苏联鼓励东欧改革及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
④思想:东欧执政的领导人迷失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抛弃共产党领导地位,实行政治多元化。
(2)实质: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急剧变化,由社会主义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类型 主要表现
变化相对平稳
发生流血冲突
国家实现统一
国家最终解体
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和阿尔及利亚
罗马尼亚
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
捷克斯洛伐克分为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独立国家
南斯拉夫经过激烈内战,最终解体
启示:
1.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实事求是,从本国国情出发,作出合理的发展规划,关注民生。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不断提高综合国力。
3.不断深化改革,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
4.必须重视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第 部分
叁
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与探索发展(1949-1978)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历程
1、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与探索发展(1949-1978)
①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①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年中国历史新纪元。
②1953年,一五计划开始实施。
③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④1956年底,中国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政治、经济制度。
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
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取得了包括“两弹一星”在内的各个方面的巨大成就。
①1958年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②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③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④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⑤提出了“四个现代化”伟大目标;
领域 成就
背景 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成就 ①经济体制改革: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国际影响力:到2018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位,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接近30%,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
③国内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快速突进;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
意义 ①激发着人们的活力和创造力。
②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对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和建设的重大贡献,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历程
本课小结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
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苏联的发展
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主要内容、评价
勃列日涅夫改革(1966-1977):主要内容、评价
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
联解体(1985-1991)
戈尔巴乔夫改革:经济领域、政治领域
苏联解体
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
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
照搬苏联模式
东欧的社会主义改革
南斯拉夫改革:措施、评价
东欧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改革
东欧剧变:背景、具体表现
改革开放前:1949-----1978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历程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