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课件(共31张PPT含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课件(共31张PPT含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3.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2-26 15:29: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我们常常会说到,如果想要了解一个历史人物,一定要去了解他所处的时代。而当我们想要了解一个时代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走进这个时代里的历史人物。所以在每一个历史人物的行为背后,实际上反映出的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而在这个时代中,时代的推进又是由于一个个人在黑暗中的抗争。
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希望”—“沉默”—“呐喊”
说起民元的事来,那时确实光明得多,当时我也在南京教育部,觉得中国将来很有希望。 自然,那时恶劣分子固然也有的,然而他总失败。
——鲁迅《两地书》
中华民国的建立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有利条件,生活也出现种种新现象
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
1909年8月,归国,任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生理学和化学教员兼任日本教员铃木珪寿的植物学翻译。
1910年8月,任绍兴中学堂教员兼监学。
1912年,临时政府成立于南京,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
“希望”
经济发展
移风易俗
共和政体
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
——鲁迅《自选集自序》
1912.3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1913.3
“宋教仁”案
1913.11
袁世凯解散国民党
1914.5
公布《中华民国约法》,改为总统制
1914.12发布《修正大总统选举法》
1915.5
与日签订“中日民四条约”
1915.12袁世凯称帝
1916.3
袁世凯取消帝制,6月病逝,
1913.7-9
二次革命
1915.12-1916.6
护国战争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
1911.10.10辛亥革命爆发
专制与民主的斗争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梳理这一时期的政治史实
展示预习
府院之争、张勋复辟、护法运动
名词解释
府院之争:“府”即总统府,“院”指国务院,“府院之争”即总统和总理之争。实质是北洋军阀利益集团内部的夺权之争。
张勋复辟:1917年6月,张勋利用黎元洪与段祺瑞府院之争的契机,率5000“辫子兵”,借“调停”为名于6月14日进北京。急电各地清朝遗老进京,拥戴已退位的清末代皇帝溥仪复辟。复辟仅仅上演了12天,以失败告终。
护法运动:1917年7月,皖系军阀段祺瑞控制北京政府,拒绝恢复中华民国国会和临时约法 。孙中山在广州发动护法运动,反对北洋政府,在广州另立中华民国军政府的。所谓“护法”指的是护卫《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打倒事实上由北洋系统专政的“共和”,重新建立新生共和的民主法统。1918年5月护法运动失败。
皖系统治时期(1916-1920)
奉系统治时期(1924-1928)
直系统治时期(1920-1924)
1916年至1928年,共发生140余次战争,如将小规模武装冲突算在内,仅四川一省就发生了400余次。
——黄克武《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军阀割据混战,政治分崩离析,人民流离失所
展示预习
边疆危机
沙俄策动外蒙古独立:1915年6月7日,袁世凯政府同俄国再定中俄蒙协议,从法理上正式承认了外蒙古的所谓高度自治。
《日俄密约》:日俄划定两国在内蒙古的势力范围。
英国觊觎西藏
善后大借款:通过政治控制中国内政。
列强侵略加剧,民族危机加深
为换取日本支持其复辟1915年5月,袁世凯与日签订《中日民四条约》
阅读下列材料概括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外交上的特点
展示预习
可惜中国人但对于羊显凶兽相,而对于凶兽则显羊相,所以即使显着凶兽相,也还是卑怯的国民。——鲁迅《忽然想到》
在留学日本期间,他曾“弃医从文”,想用思想医治国人的灵魂,然而办杂志、译小说却全不顺利,无人理睬,他发觉自己并非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精神领袖,于是有近10年时间不再从事文学创作。婚姻也是痛苦的来源,母亲给他包办了和朱安的婚事,可这是一位没受过教育的旧女子,鲁迅与她无法交流,全无感情可言。
我于是用了种种法,来麻醉自己的灵魂,使我沉入于国民中,后来也亲历或旁观过几样更寂寞更悲哀的事,都为我所不愿追怀,甘心使他们和我的脑一同消灭在泥土里的,但我的麻醉法却也似乎已经奏了功,再没有青年时候的慷慨激昂的意思了。
“沉默”
复辟帝制
割据混战
专制愚昧
民族危机
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1894-1912 5%
1912-1919 13.4%
1920-1927 4.7%
——据《剑桥中华民国史》统计
中国工业年均增长率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增强
参与一战
问题:北洋政府为何要参与一战?
材料:中日“二十一条”交涉后,外交总长向袁世凯建议:唯有参战,取得参加战后和会资格,才有挽回《民四条约》中丧失权利的机会……北京政府也亟思在外交上有所突破,乃借参加欧战之机会,加入协约国阵营……努力收回国权,提升国际地位。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参战原因:借助一战,挽回利权,提升国际地位。
出国华工数量 约14万
牺牲华工数量 约2万华工战死或病死在欧洲战场
合作议习
据《欧战前后农商部注册工业公司年别表》,战前(1914年8月)注册的工业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额41 148 205元;而自1914年8月至1920 年,新注册的公司就有272个,资本额为 117 434 500 元。所涉及的行业众多,尤以纺织业和面粉业这两个关系民众衣食的行业发展得最快。
——《中外纲要(上)》116页“学思之窗”
阅读材料思考: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1.行业不平衡:主要集中在轻工业。
2.地域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海。
3.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大生纱厂照片
改易服饰
“我最得意的是自从第一个双十节以后,我在路上走,不再被人笑骂了。”
——鲁迅《辫子的故事》
社会生活出现新气象
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袁世凯祭孔
革命成功将近十年……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对辛亥革命的反思(专制、愚昧)
最要紧的是改造国民性,否则,无论是专制、是共和、是什么什么,招牌虽换,货色照旧,全不行的。
——鲁迅《两地书》
《药》揭露了当时中国民众怎样的思想观念?
包好,包好!这样的趁热吃下。这样的人血馒头,什么痨病都包好!
——鲁迅 (1919年5月《新青年》六卷第五号)
揭露了长期的封建统治给人民造成的麻木和愚昧
1918年1月,参加《新青年》改组,任编委。
1918年5月,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载在《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
辜鸿铭
鲁迅
李大钊
蔡元培
陈独秀
胡适
兴起 标志
中心
代表 人物
指导 思想 (前期)
民主与科学
北京大学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等
1915.9陈独秀在上海
创办《青年杂志》
一份全新的杂志
一所包容的大学
一群激进的青年
2.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沉默”
“呐喊”
民主科学
工业发展
捍卫共和
复辟帝制
割据混战
专制愚昧
民族危机
国际地位
“希望”
经济发展
移风易俗
共和政体
3.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材料一:“当我在师范学校做学生的时候,我就开始读这一本杂志”“有很长一段时间,看书,看《新青年》;谈话,谈《新青年》;思考,也思考《新青年》上所提出的问题。”
——毛泽东
材料二:将所有的古籍束之高阁,废除汉字,采用“世界语”。
——钱玄同
材料三:从觉醒的人开手,各自解放了自己的孩子。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从此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鲁迅
材料四:这一次对封建主义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批判,其尖锐彻底的程度、所向无前的气势,远远超过辛亥革命时期,更不用说在它以前了,确实起到振聋发聩的启蒙作用。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局限性:对东西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的偏向
积极性: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青年的觉醒;
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合作议习
1.( 2023年高考新课标卷(五省))如表是中国民族资本构成比重表(%),如表可以反映出
A.民族工业呈现发展趋势
B.商业贸易日益萎缩
C.近代金融体系臻于完善
D.经济结构逐渐失衡
【详解】 据材料数据可知1894年至1936年中国“产业资本在民族资本中所占比重”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结合所学,甲午战后、辛亥革命后、一战期间、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多次发展机会,民族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A项正确;表格中商业资本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但不等于这一时期中国“商业贸易”日益“萎缩”,排除B项;中国近代金融体系没有臻于完善,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仅涉及了民族资本,不能得出经济结构是否逐渐失衡,而且结合所学“产业资本不断发展”会减轻产业结构的失衡问题,排除D项。
巩固练习
A
2.(2023·湖北卷)1915年5月22日,《申报》刊登了一则上海中国明明眼镜公司的声明:“近有丧心病狂之徒,以自己之营业失败,侮蔑本公司货物,谓贩自日本,实为本公司意外之奇辱也……不独本公司无丝毫日货,即中国全国眼镜界上,吾亦敢断言绝无丝毫日货混杂其间。”该现象反映( )
A.外交关系影响社会舆论 B.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
C.民族企业发展形势严峻 D.中外商业竞争愈发激烈
【详解】根据材料“近有丧心病狂之徒,以自己之营业失败,侮蔑本公司货物,谓贩自日本,实为本公司意外之奇辱也……不独本公司无丝毫日货,即中国全国眼镜界上,吾亦敢断言绝无丝毫日货混杂其间。”可知,一战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迎来了短暂春天,其原因之一是群众的爱国热情下,纷纷抵制日货,这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但当时民族工业存在恶性竞争,一些公司诋毁其他公司贩卖日货,从而影响其公司的发展,可知当时外交关系影响社会舆论,A项正确。
A
3.(2023·浙江卷)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据载,宋教仁曾谓:“改总统制为内阁制,则总统政治上之权力至微,虽有野心者,亦不得不就范。”下列各项中,与宋教仁限制总统权力意图相吻合的是 ( )
①临时大总统代表政府总揽政务 ②临时大总统统帅全国陆海军队
③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并可弹劾临时大总统 ④临时大总统发布命令须由国务员副署才能生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用责任内阁制,削弱总统权力,防范野心家的规定主要有,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可弹劾临时大总统,临时大总统发布的命令须由国务员副署才能生效,说法③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临时大总统代表政府总揽政务和临时大总统统帅全国陆海军队,并未体现对总统权力的限制,说法①②不符合题意,排除与之组合的ABC三项。故选D项。
D
4.(2023.山东卷)下表为1871~1921年中国进口的棉布、棉纱、钢铁、米等四类货物在进口总值中的占比(%)情况。其中甲是 ( )
A.钢铁 B.棉纱
C.米 D.棉布
【详解】解析:中国近代社会的基本情况是小农经济逐渐解体,但仍占据主导地位。所以,甲乙不可能是米和钢铁。根据表格信息可知,甲乙丙丁四样商品的进口量最多的是乙,其次是甲。因此判断甲和乙是棉布还是棉纱即可。甲由1871-1873年的2.8到1901-1903年18.6,可知其处在不断上升之中,这与民族资本主义从产生到发展有关,而乙则在这个时间段内由30.2减少为19.7,由此可知其进口受到冲击,所以甲是棉纱,乙是棉布。
B
课后作业:
1·请同学们查询资料,梳理五四运动后鲁迅的人生轨迹。
2·完成相应练习
巩固练习
让我们下面这首歌中,怀念鲁迅先生。感受他在那个时代发出的呐喊。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