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课程标准
国家的
宏观调控
GUOJIADEHONGGUANTIAOKONG
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KEXUEJISHUDEXINFAZHAN
社会结构的新变化
SHEHUIJIEGOUDEXINBIANHUA
与社会运动
FULIGUOJIAYUSHEHUIYUNDONG
“福利国家”
科技之变
经济之变
社会之变
国家的宏观调控
GUOJIADEHONGGUANTIAOKONG
结合材料,探寻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新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 战争给英国带来的是“胜利与悲剧”。“现在的欧洲是什么呢?它是一堆瓦砾,是一个藏骸所,是瘟疫和仇恨的发源地......即使我们卖掉了我们的全部黄金和国外资产,也不能付清订货的一半贷款。” ——丘吉尔在1947年的讲话
二战的生死存亡教训
资本主义国家都进行了哪些调整?
材料一 1932年波士顿有超过4.06万个家庭依靠救济生活;在芝加哥,有70万人失业,占整个劳动力大军的40%。1932年的春天,随着经济逐渐探底,成千上万的美国人面临饿死的境地……大萧条从很多方面影响了失业者的家庭,它造成了美国历史上最低的出生率。
材料三 就在西方世界遭遇经济危机的时候,新生国家苏联却是风景那边独好。从1928年到1932 年,也就是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大萧条的那几年,苏联实施了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从农业国一跃成为工业国,整个社会一派欣欣向荣。苏联五年建设计划的成功引起了西方政治家和经济学家的高度关注。
——《大国崛起》解说词
牧场主倾倒牛奶
美国人排队领取救济
为了追求利益
榨取工人利润
盲目扩大生产
消费需求不足
产品严重过剩
经济危机循环往复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充分暴露了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的弊端。
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冲击与影响
一、国家的宏观调控
(经济之变)
(一)背景
1.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充分暴露了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的弊端
2.二战的生死存亡教训,各国需要恢复和发展经济
3.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冲击与影响
一、国家的宏观调控
(经济之变)
材料一:
1946年,美国总统杜鲁门签署《1946年就业法》,根据此法,联邦政府必须负责协调和利用自己的一切计划、政策、职能、资源,为待业人员提供有益的就业机会。
材料二:
英国在二战后实行了一项国有化改革。政府通过法令,把英格兰银行、民用航空、煤矿、铁路、电力煤气等部门收归国有。国有企业的比例一直保持在20%左右。
材料三:
法国政府在戴高乐领导下,也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强力干预与管理,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措施有两个,一是国有化,重点是煤炭、电力、钢铁、农机、水泥、运输等六个基础部门。二是经济计划化,对上述基础工业部门规定为期四年的生产指标。
以国家干预为核心,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加大政府开支,增加就业机会,制定经济发展计划,利用经济杠杆实施宏观调控。
材料四:
在发达国家中,美国的政府采购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最高,1960、1070、1980年分别为19.8%、22.3%和20.8%,其中大部分为军事订货,为生产提供了最大的稳定市场。
一、国家的宏观调控
(经济之变)
(二)措施
1.加强国家干预经济(二战后——70年代初)
以工代赈(美国)
二战后的联邦德国,除了全部控制铁路、邮政、航空、电讯等部门外,还直接控制了煤炭生产的98%以及电力生产的80% ,生铁生产的52%,钢生产的11%,汽车和船生产的50%,石油生产的15%。
法国的计划从未超出“指标式”:它向来只设定目标,却不制定生产配额。在这一方面,它同苏联的计划大不一样,后者的本质特点(也是主要缺陷)是坚持按部门、按商品来武断地、严格地规定产品数字。
——[美]托尼·朱特《战后欧洲史:旧欧洲的终结(1945~1953)》
法国的阶段性经济计划 1-3 复兴经济和加快工农业生产发展
4-6 工业现代化和增强对外竞争力
7-9 整顿经济和发展高技术产业
10 增强对外竞争力和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财政政策
通过减税来提高消费,以及刺激企业扩大生产,促进经济的复苏。
货币政策
通过银行降息来促进企业和个人向银行借款,发展生产及促进消费
里根总统时期,通过减税摆脱危机
(1)加大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开支,增加就业机会,刺激消费需求;
(2)制定经济发展计划,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3)利用信贷、利率、税收等经济杠杆实施宏观调控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一、国家的宏观调控
(二)措施
2.减少国家干预经济(70年代后)
(1)原因
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不同程度的“滞胀”现象,表现为经济增长停滞,通货膨胀严重。
第一次石油危机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为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阿拉伯成员国当年12月宣布收回石油标价权,并将其积沉原油价格从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从而触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持续三年的石油危机对发达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在这场危机中,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4%,日本的工业生产下降了20%以上,所有的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明显放慢。
适当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2)措施
(经济之变)
一、国家的宏观调控
(经济之变)
(二)措施
3.加强国际协调(建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贸易体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世界银行
(WB)
关贸总协定
(GATT)
以美国为主导
以美元为中心
(布雷顿森林体系)
(资本主义世界金融体系)
一个中心,两个体系,三大支柱
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KEXUEJISHUDEXINFAZHAN
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科技之变)
1. 20世纪科学理论取得重大突破
2.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科学技术的发展
原子能的开发利用,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互联网的建立,
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新材料的出现,
生物工程技术的突破。
(一)背景
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20世纪40—50年代,至今未结束
(二)表现
(三)意义
使社会发展进入信息时代,劳动方式日益自动化和智能化,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无人农业
无人港口
社会结构的新变化
SHEHUIJIEGOUDEXINBIANHUA
一般不拥有生产资料
有较高的收入
有可观的生活资产
大多数收入较低
生活资产未必可观
在1950年的美国就业总人口中,白领工人占36%,蓝领工人占41%。而到1995年,白领工人上升到70%,蓝领工人则大幅下降。
三、社会结构的新变化(社会之变)
(一)根本原因
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生产力的提高
(二)表现
1.农业和工业的人口比重下降,服务业的人口比重增加(第三产业兴起)
经济部门 年份 美国 联邦德国 日本
农业 1950年 12.2% 23.2% 50.7%
1990年 2.8% 5.1% 7.2%
工业 1950年 34.7% 42.2% 22.2%
1990年 25.8% 40.5% 33.6%
服务业 1950年 48.9% 32.4% 26.6%
1990年 71.4% 54.4% 59.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就业人口分布的变化
2.“中间阶层”的人数增加
(阶级结构变化)
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在生产关系上的反映
(三)实质
与社会运动
FULIGUOJIAYUSHEHUIYUNDONG
“福利国家”
四、“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社会之变)
(一)福利国家
1.含义
国家通过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安全;通过加大社会服务开支,保证全体公民享受较好的公共福利。
它是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是分配领域社会化的反映。
2.种类
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
四、“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社会之变)
3.评价
结合教材思考:如何看待“福利国家”制度?
四、“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社会之变)
日本
联邦德国
英国
意大利
2.7%
18.4%
13.7%
20.6%
社会保险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1971年)
局限:①国家财政负担加重
美国人口普查局定义的3700万“穷人”中展示的却是另一种景观:他们不仅有足够的食品,还拥有汽车、彩电、冰箱、洗衣机、电烤箱等。根据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穷人每月可领到生活补助,孩子上公立学校,从小学到中学可免费学习、免费就餐,婴儿可免费得到婴儿食品等等,可以说穷人基本上就是靠政府养活。
有位领取福利金的穷人朋友告诉我,他一家三口每月可获得800多美元的房屋补助、300多美元的现金和食品券,冬天还有暖气补贴,电话费又不用花钱,各项加起来有1000多美元,可以维持一家人的基本生活开销。如果再多生几个孩子,还可以多得一些补助。 ——蒋英建《另一只眼看美国》
英国最懒家族。英格兰西北小城布来克朴的麦高雷一家一母五女,六人都不外出工作,她们和8条宠物狗住在一套政府提供的房子里,收入居然也近3万英镑,被称为英国最懒家族。虽然年入3万英镑现钞,她一家居然还不知足,抱怨住的太挤,正申请更宽敞的大福利房。 ——《生活日报》
局限:②一定程度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
四、“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社会之变)
3.评价
结合教材思考:如何看待“福利国家”制度?
增加财政负担,引发70年代“滞涨”现象
降低人们工作积极性,引发社会道德危机
四、“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社会之变)
为什么尼克松政府要提出新的社会福利改革计划?
过去对穷人的援助计划已经失败,这些计划使穷人堕落,使纳税人受骗。家庭援助计划代表了近40年里我们在社会福利改革方面所做出的最广泛、最深远的努力。……家庭援助计划是以四个基本原则为基础的;鼓励工作和训练的强烈动机;公平地对有工作的贫困家庭提供援助;尊重个人的选择与家庭的责任;并且提高行政效率以博得纳税人的信任。
——《尼克松总统关于扩大福利改革建议的声明》(1970年6月10日),
齐世荣总主编,黄安年主编《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第二分册
【学思之窗】
①福利制度是必要的,有其历史进步性。
②福利制度的问题:加重国家财政负担;养懒人,容易引发道德危机。
③尼克松政府进行福利制度改革(家庭援助计划),
是希望使美国的福利制度更合理。
四、“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社会之变)
主要代表
原因
斗争目标
结果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
妇女运动
妇女运动
(二)社会运动
原因: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造成的不平等和贫困问题仍存在
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对黑人的歧视仍广泛存在
争取黑人的平等权利
迫使国会通过民权法案,
宣布种族隔离和歧视政策为非法
①对妇女的歧视长期存在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越来越多的妇女参加工作
争取妇女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大多数国家的妇女获得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一些国家建立了维护妇女权益的机构。
美国发动侵略越南战争
反对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
1973年,巴黎停战协定签署,美国停止侵越战争。
四、“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社会之变)
从20世纪30年代起,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生产关系进行了一系列改良和调整,增强了自我调节能力。
这些改良和调整之所以得以进行,是生产力发展的推动、工人阶级长期的不懈斗争、对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的借鉴吸收和资产阶级有识之士的改革精神等因素多方面作用的结果。
资本主义经济战后高速发展的事实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并非只有对抗,还有相互适应和可能协调的一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这些调整只能暂时缓解而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的矛盾。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思考:如何认识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说明资本主义具有调节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容纳现实的生产力,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但这都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无论自由放任、国家干预,还是建立福利国家,实质都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并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其目的都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变化—统治的手段和方法
不变—资本主义制度
国家的宏观调控
第一阶段: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背景、主要措施、作用)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后(背景、措施)
战后国际经济组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B)
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到世界贸易组织(WTO)
目的及作用
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背景、主要成果、影响
社会结构的新变化
背景、表现、实质
“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
“福利国家”:概念、建立与发展、评价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社会运动
背景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
妇女运动
反越战(学生)运动
小结
随堂演练
[2019·全国Ⅲ卷] 20 世纪 70 年代中后期,法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由2.6% 下降到 1.3%,物价上涨了 1 倍。1981 年,密特朗就任总统后,推行包括国有化在内的一系列措施,其结果 ( )
A.加剧了经济恶化 B.实现了物价下降
C.推动了通货紧缩 D.放弃了经济自由
[2017·全国Ⅲ卷]20 世纪 70 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 ( )
A.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 B.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
C. 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 D. 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
中外历史纲要(下) / 第19课
第八单元 /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