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12-26 14:22: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2024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4周年,在这场战争中,志愿军战士们用自己的鲜血,捍卫了正义,换来了和平,我们为祖国今天的强大而骄傲!让我们走近伟大的祖国。请完成下面小题。
1.下面有关我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B.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东半球
C.领海宽度为12海里 D.领土最南端位于海南岛
2.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和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东部地区人口稀疏,西部地区人口稠密
B.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壮族人口最多
C.汉族人口遍及全国,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部
D.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小杂居,大聚居
3.有关我国基本国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候类型多样,灾害性天气少 B.地域辽阔,地区差异不明显
C.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D.经济建设成就巨大,已是发达国家
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领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南北跨纬度广、东西跨距长,加上地形复杂多样,导致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下图示意我国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图中2010年、2020年数据分别为第六次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结果,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0~14岁少儿比重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A.教育水平提高 B.医疗设备改进 C.传统习俗延续 D.生育政策调整
5.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可能会导致( )
A.就业压力增大 B.用工成本增加 C.养老负担减轻 D.生态环境恶化
黑龙江省冬季寒冷漫长,每年冬天都有很多当地人外出避寒,我国热带地区往往成为他们避寒的首选地。据此回答6~7题。
6.黑龙江省冬季寒冷漫长的主要原因是这里(  )
A.纬度较高 B.海拔较高
C.冰川广布 D.降水丰富
7.黑龙江人外出避寒多选择(  )
A.新 B.渝
C.苏 D.琼
8.图M-1中为中国节水标志的是(  )
图M 1
9.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与如图M 2反映内容不相符的是(  )
图M 2
 A.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 B.耕地少,难利用土地较多
 C.林地主要分布在横断山区 D.草地主要分布在高原、山地
南水北调是把长江水系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缺水严重的西北、华北地区。结合南水北调线路示意图(图M 3),回答10题。
图M 3
10.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调节水资源的(  )
A.空间分布         B.时间变化
C.季节分配         D.年际变化
11.长江是中国东西交通的“大动脉”。下图分析了长江成为“黄金水道”的原因,其中缺失的环节依次应该填入( )
A.①货运需求大 ②夏季风 ③水流平缓 ④降水丰富
B.①货运需求大 ②降水丰富 ③夏季风 ④水流平缓
C.①货运需求大 ②夏季风 ③降水丰富 ④水流平缓
D.①货运需求大 ②降水丰富 ③水流平缓 ④夏季风
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有“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之称。
12.珠江全流域为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丰富。西江为珠江最大支流,红水河属于西江上游,落差达254米。读“珠江流域图”,完成下列关于珠江流域开发功能描述正确的是( )
水能资源丰富 B.航运价值低
C.灌溉水源不足 D.防洪功能弱
13.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耕地资源比重大
B.我国林地资源空间分布均衡
C.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D.我国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小,分布不均
14.读“我国水资源分布图”可知,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征是( )
东南多,西北少 B.东北多,西南少
C.东北地区最缺水 D.西南地区水资源最丰富
15.解决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和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途径分别是( )
A.跨流域调水、兴建水库 B.兴建水库、跨流域调水
C.南水北调、节约用水 D.防治水污染、植树种草
16.下列地形区不属于南方地区的是( )
A.云贵高原 B.华北平原 C.东南丘陵 D.长江中下游平原
17.下列关于我国南方地区的叙述,可信的是( )
A.农田多为旱地,以种植水稻为主
B.大部分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东部濒临渤海、黄海和东海
D.气候湿热,主要种植甘蔗、油菜、香蕉等作物
18.下列关于粤港澳大湾区中的珠三角和香港的发展优势说法错误的是( )
A.香港有资金、技术和市场的优势
B.香港资源丰富,自给自足
C.珠三角地区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
D.香港是祖国内地最大的进出口贸易伙伴
读图“台湾省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9.图中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岛屿①是钓鱼岛 B.东部多山地,山峰②是玉山,是我国最高峰
C.东部濒临的③是南海 D.与④福建省隔海相望
20.台湾( )
A.冬季易受台风影响,多暴雨 B.人口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C.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外向型经济” D.祖国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
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60分)
21.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中央电视台大型航拍系列纪录片《航拍中国》,以全新视角俯瞰今天的中国。第一季囊括了地形地貌、气候环境、自然生态各不相同的六个省级行政区域,分别是黑龙江、上海、江西、海南、陕西、新疆。
材料二:如下图
(1)我国疆域辽阔,邻国众多,其中海陆相连的A是________(国家)。
(2)图中①省的简称是________,③省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_。
(3)②省区主要少数民族是________族。
(4)在冬季,⑤地银装素裹,⑥地却树木葱郁,请简述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
(5)航拍时,可看见我国大多数河流的流向是________。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航拍中国》第一季共6集在央视纪录频道完整推出。在很多网友心里, 这是“把中国拍得最美的一部神作”。
材料二 中国行政区划图(图 M 8)。
(1)我国的领土最北端和最东端都在③________省。
(2)上述材料中的②新疆和⑤陕西两个省级行政区域绝大部分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_级阶梯。
(3)上述材料中的④江西省,按照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该省北部的鄱阳湖平原主要适宜发展________(农业部门)。
(4)在1月份,航拍到的景观③地是冰天雪地,⑥地是树木葱郁,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3.读我国黄河水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图中①、②河段容易出现凌汛现象的是____.
(2)图中B为黄河的最大支流____,甲为有“塞上江南”之称的____平原。
(3)黄河流经①河段地区带来的大量泥沙在下游河段沉积,形成了著名的“____”。试分析①河段所在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____。(任意一点)
24.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河湖众多,号称“鱼来之乡”;同时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城市最密集地区,旅游资源丰富。
材料二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图a)、长江三角洲地区铁路交通示意图(图b)
(1)图中甲_______(城市名称)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杭州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简称_______。结合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说明该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_______。
(2)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交流日益频繁,人们利用便捷的交通工具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这种现象被称为“同城效应”。这种活动主要借助的交通方式是_______(双选,填序号)
①海洋运输 ②高速铁路 ③航空运输 ④长江水运 ⑤高速公路
(3)说说长江三角洲成为“鱼米之乡”的自然条件_______。
(4)长江三角洲地区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经常会出现“游人如织”的景象,下列景观图片最有可能出现在该地区的是( )
A. B. C.
答案
1-5DCCDB 6-10ADDCA 11-15CADAB 16-20BDBDD
21、(1)朝鲜 (2)赣西安 (3)维吾尔族 (4)纬度因素 (5)自西向东
22、(1)黑龙江 (2)二 (3)种植业
(4)受纬度位置的影响,1月份我国南北温差很大,越往北,气温越低,所以造成这种景观差异。
23.1)②(2)渭河河套
(3) 地上河黄土土质疏松;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24.(1) 上海浙江浙位于长江入海口,集黄金水道与黄金海岸于一体,交通十分便利
(2)②⑤
(3)地势低平 土壤肥沃 河湖密布 气候温暖湿润等(言之成理,答出两个即可)
(4)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