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 3.1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课件(共34张)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 3.1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课件(共34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4-11 12:51: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1840年1949年1956年1966 197619782007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曲折发展的十年文革十年动乱过渡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上图反映了50-7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典型特点是什么?年代工农业生产总值20世纪50-70年代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图在曲折中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一)国民经济的恢复(阅读)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49-56) 1949年国民经济基本情况 :
 1949年,我国有5亿多人口,人均收入才66元,人均有粮食209公斤,钢0.29公斤。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预言:
中国永远摆脱不了一个不堪负担的压力,即庞大的人口,没有一个政府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中共也无能为力,中国将永远天下大乱。上海的一个资本家说:
共产党军事上:可以打一百分(100分)
政治上:可以打八十分(80分)
经济上:只能是零分 ( 0分)
不依靠资本家,它无法管理复杂的社会经济。
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
农业 工业国
新民主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起步(1953-1956年) 1、背景:1949年--1952年底新政权巩固,国民经济恢复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
农业 工业国
新民主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经济
政治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起步(1953-1956年) 1、背景:1949年--1952年底新政权巩固,国民经济恢复2、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及实施过渡时期:3、目的:4、实质:和变革生产关系并举发展生产力把中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从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53-57)特点: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起步(1953-1956年) 1、背景:1949年--1952年底新政权巩固,国民经济恢复2、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及实施1)内容:“一化三改造”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实施:①1953年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1956年第一批解放牌汽车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通车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1957年建成的飞机制造厂一五计划的主要成就重点产业: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区域:东北原因:1、加强国防和加快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2、工业基础优越,靠近苏联易受援助;思考:”一五“计划的重点企业在产业分布和地域分布上分别有什么特点?其原因是什么?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起步(1953-1956年) 1、背景:1949年--1952年底新政权巩固,国民经济恢复2、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及实施1)内容:“一化三改造”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实施:①1953年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②同时开始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合作化的道路形式资本主义工商业: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和平赎买的手段私有制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3)特点①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造并举(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并举)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和平赎买也是创举名词解释:公私合营第一阶段:个别企业公私合营:
  国家入股私营企业,并由国家派代表负责经营管理,企业性质从私有变成公私共有,资本家丧失经营管理权。
第二阶段:全行业公私合营:
  国家对资本家手中的股份进行赎买,按资本家的股金发给年5%股息,到1966年截至,使企业完全变成公有。和平赎买政策,是一大制度创新3)特点①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造并举(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并举)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和平赎买也是创举4)意义表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5)存在问题在改造后期,改造工作过于急躁和粗糙,也给社会发展遗留下了许多弊端第二阶段:探索与失误(1956-1966年)失误: 正确: 中共八大
1956《论十大关系》快速阅读课文找出十年建设中的正确探索和失误主要矛盾 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从落后 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先进的社会制度
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一)、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 1956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3、意义八大路线是正确的,符合国情的,成为探索中取得的初步成果。三大改造的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背景2、内容第二阶段:探索与失误(1956-1966年)失误: 正确: 中共八大
1956“大跃进”
1958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论十大关系》快速阅读课文找出十年建设中的正确探索和失误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你相信吗?你相信吗?全民动员大炼钢铁,超英赶美人民公社化运动头遍哨子不买帐,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人民公社时农村的顺口溜农业合作化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生产发展鼓足干劲加油干放开肚皮吃饱饭空山吃坐图片反映了人民群众怎样的美好愿望?犯了什么严重错误? 造成怎样的后果?对此你有何认识?1、反映人民要求迅速建成社会主义的美好愿望3、后果: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2、错误: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和公有化的规模4、启示经济建设必须从基本国情出发,实事求是,遵循客观规律按经济规律办事。(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第二阶段:探索与失误(1956-1966年)失误: 正确: 中共八大
1956“大跃进”
1958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论十大关系》快速阅读课文找出十年建设中的正确探索和失误八字的调整方针
1960年快速阅读找出四幅折线图中,最能显示十年“文革”期间我国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趋势的是哪一幅?为什么? 工农业生产总值工农业生产总值年代年代年代年代工农业生产总值工农业生产总值ABCD66年  73年 75年第三阶段:动乱的十年(1966-1976年)快速阅读找出四幅折线图中,最能显示十年“文革”期间我国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趋势的是哪一幅?为什么? 年代工农业生产总值66年 71年 73年 75年第三阶段:动乱的十年(1966-1976年)文革期间,我国国民经济损失约5000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建国30年全部基建投资的80%,超过了建国30年全国固定资产的总和。
---- 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文革时期给中国经济发展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1969年的)7月21日,美国宇航员第一次登上了月球。全世界都通过电视广播关注着这一重大事件的时候,大多数中国人对此一无所知。60年代末期,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出现了经济振兴迹象,后来被称为“亚洲四小龙”的香港、台湾、新加坡和南朝鲜正是在这时开始起步,日本也摆脱战争的阴影,开始了经济的复苏。然而,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国的脚步却停滞了整整十年。
--------陈晓卿《百年中国》文革时期的中国与世界上述材料又说明了什么?中国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拉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文革十年留给我们什么教训? 教训: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保持社会安定团结;
及时抓住发展机遇。4、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6)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50-70年代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⑴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⑵遵循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不可片面追求高速度;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⑷保持社会安定团结;⑸抓住发展机遇。学以致用 1.我国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
B.引导个体手工业走合作化道路
C.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
D.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上海工商界代表申请全行业公私合营2、我国在解决右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中的创举是A.加工订货、统购包销
B.经销代销
C.强制没收
D.和平赎买DD3.据某个时期的《科学普及资料汇编》记载:广东农民“创出”水稻和高粱杂交办法;陕西农民试验用公鸡孵小鸡“成功”,使母鸡有更多的时间下蛋……此类科学“奇迹”最有可能出现的时期是 A.三大改造运动 B.文化大革命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大跃进运动 4.“文革”爆发后,在“全面夺权”的狂潮中,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具体表现有 ①国民经济计划因无法执行而被废置 ②经济工作陷入瘫痪和半瘫痪状态 ③交通运输堵塞 ④市场供应紧张,人们生活水平下降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DD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