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2说课稿:第8课《兰亭集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2说课稿:第8课《兰亭集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4-10 18:59: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兰亭集序》说课稿
一、说教材地位。
《兰亭集序》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 http: / / www.21cnjy.com )必修一册第二单元第一篇课文。本单元为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山水游记一般不只是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往往包含抒情或说理的成分,或表达物我两忘的喜忧,或抒发时不我待的忧思,或倾诉怀才不遇的愤懑。阅读这一类的文章,一要欣赏其中描绘的自然风光,二要联系作者身世和时代背景,品味作者抒发的感情和文章寄寓的感情和旨趣。
二、说教法和学法
反复阅(诵)读体味法。在反复阅(诵)读中体会其中节奏、语气和韵味,养成良好的文言语感。同时培养学生对自然之美的感受能力。
文句疏通法。根据文言文学习的特点,考虑到不同学生不同文言基础的情况,以预习、交流预习、增补和专项活动的方式充分扫清文言词汇障碍,疏通文意。
关键语句切入解读文本法。文章阅读的最高功夫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把厚书读薄、把长文读短,抓关键语句是达到这一境界的最佳途径。为品味作者抒发的感情和文章寄寓的旨趣,着重抓文本中的关键性语句,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方法落实,结论有据。
三、说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关键文言词汇10个不等;王羲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简况;背诵全文。过程与方法:反复阅(诵)读体味法,文句疏通法,课内安排学生疏通文意、诵读的时间35分钟;关键语句切入解读文本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人生交往的乐趣,确立人生苦短、时不我待的积极乐观进取的人生观。
四、说教具准备
课件:王羲之生平简况、王羲之兰亭集序书帖影印、兰亭集序录音
五、说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活动项目 师行为 生行为 预设生成或参考答案 时间安排 设计理念或反思
一、趣味导入、认识作者和背景 一问:长汀有哪些地方有三月初三逛庙会的习俗,?1704年前的晋朝有一人也逛三月三,后写下了烩炙人口的文章和书法精品,他是谁? 生交流预习之作者和背景资料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世称“王右军”,史称“书圣”。303(永和九年)三月初三,去兰亭逛庙会(褉事)。 5分钟 文本生活化
二、交流增补预习本中之生难字词 ①指令:交流增补生难字词②师巡视,选取一生上板书③师问:还有什么要补充?④师讲评 前后交流、增补 癸guǐ会kuài禊xì ( http: / / www.21cnjy.com )毕咸(全都)修(高、长)湍tuān觞shāng(酒杯、喝酒)信(实在)或(有的)骸hái趣舍(取舍)向(过去)临(对)喻(明白)固(本来)一死生(一,把……看作一样,数活为动) 齐彭殇(齐,把……看作相同,形活为动) 15分钟 要预习,又不完全依赖预习,照顾全部的学生。
三、辨析四个加点词(课后第二题) ①指令:辨析加点词(课后第二题) 辨析加点词(课后第二题) 修(高;长;修葺)期(至、及;一个,周年;约定)次(旁;驻地)致(同“志”,情趣;得到) 5分钟 疏通文意是基础,合并在一起。
四、反复阅(诵)读体味 ①调查:会背举手!②齐读2遍③点评节奏、语气、韵味,范读④生自由读3遍 齐读2遍听师点评节奏、语气、韵味生自由读2遍 ①做到熟读成诵②节奏例: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③语气、韵味处理:1、2轻快(“乐”),3、4舒缓、深沉(“痛” 20分钟 重读不重讲朗读技巧全文450字左右,读一遍2分半钟
五、作业布置 继续背诵,继续完善课后作业,打造好你的预习本,尽早扔掉教师这根拐杖! 咬住学生自主学习和课文学习目标不放松。

第二课时
活动项目 师行为 生行为 预设生成或参考答案 时间预设 设计理念或反思
一、背诵活动 ①抽查1生背②男女两组背诵比赛③全体背诵 10分钟 适度的控制行为仍是要的。但激励更重要。
二、交流文意 ①指令:展示预习组内交流;抓关键语句调整补充②巡视、个辅,选三生上板书各一题③师总 1、展示预习组内交流;抓关键语句调整补充2、部分生接受个辅,三生上板书各一题3、听师总 1、为什么“信可乐”:“群贤毕至,少长 ( http: / / www.21cnjy.com )咸集”(与贤人交往);“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环境优美,活动高雅)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俯察”,“足以极视听之娱”。2、第三段中心,怎由“乐”转“痛”:“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低头抬头之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辈子就过去了)(中心句,接上启下)。“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暂得快然”“所之”“既倦”→“向之所欲”,“不能兴怀”“修短随化,终期于尽”。3、“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亡作”怎样的生死观:乐观进取,时不我待。 20分钟 文章阅读的最高功夫是把厚书读薄、 ( http: / / www.21cnjy.com )把长文读短,抓关键语句是达到这一境界的最佳途径。为品味作者抒发的感情和文章寄寓的旨趣,着重抓文本中的关键性语句,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方法落实,结论有据。答案并不重要,思路最重要。
三、“人生无常”“时不我待”的其它诗文三五例交流 ①指令:交流你所收集的人生无常时不我待的其它诗文三五例②巡视指导,一生上板书③总结 交流增补 5分钟 拓展,把书读厚。
四、交流作为“后之览者”的感慨 ①指令:交流作为“后之览者”的感慨②巡视指导,一生上板书③总结 交流增补 5分钟 个性化阅读,把书读活。
五、译王羲之轶事 指令:译王羲之轶事 5分钟 能力实践,扩大视野境积累。
六、说板书(见四,略)
七、教学设计的理论思考
新课程的出发点是改变教师欣赏文学作品和教师做 ( http: / / www.21cnjy.com )数学题的极端,关键点是落实每一个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亮点是生成性、生活性、人文性和合作交流。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强调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重视培养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语文学习实践性特点说到底是学生的听、说、读、写、想,在这里,“读”是接受文本信息的主要途径,是意义重构和新知识生成的基础;“想”和“写”的结合是意义重构和新知识生成的必经之路(从文本而言),是表达与交流的基础;听、说、写是彼此间交流互补的主要通道。素质表现的一种主要外在形式是习惯,主动学习、主动用语文的方法阅读和思考,写下些结合个人生活经验的书面文字,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目标,也是人生学习的最好的习惯和素质。基于以上,本文教学组织着重强调以下几点:
1、以学生书面预习作业为基 ( http: / / www.21cnjy.com )础平台展开进一步的交流学习。组织中强调学生预习,在书面语言呈现上以预习书面作业为基础,以丰富、完善预习书面作业为目标之一,并以此作为语文教学的常规和学生学习的通常形式,目的是充分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宰、每天都有完成预习的责任(自责)感、交流助人(被助)的幸福(感恩)感、典型发言的成功感。强调学生书面预习又不完全依赖学生书面预习,互检不仅仅是硬梆梆的检查和斥责,增加交流和补充的环节是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人文关怀,是一种合作学习,是学习上的一次升华。组织设计在每一个学习环节的引入、进入、收尾都强调学生的书面预习作业,使学生任何一个时候都不能忽略本文的学习目标,都处于检测自己目标到达度的自警自励状态。
2、目标定位上大小结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远近结合、内外结合。小的方面看,以课后“研练”为主,求一课“一”得,不求面面俱到的“满”。大的方面看,字词、作者、背景等对于一般阅读所必须的常规内容不放弃,但又不作重点要求。近的方面看,本课教学目标。远的方面看,预习习惯、查字典、资料搜集、写字、对己学模块知识的梳理筛选、观察思考记录生活(日记写作)、诵读等长期目标。内的方面看,课文目标要扣紧,以充分利用好教材。外的方面看,拓展性目标,如人生无常、时不我待的其它古诗文,允许有不同层次的表现。
3、因文言文特点施教,强调文句疏通。根 ( http: / / www.21cnjy.com )据文言文学习的特点,考虑到不同学生不同文言基础的情况,以预习、交流预习、增补和专项活动的方式充分扫清文言词汇障碍,疏通文意。
4、强调反复诵读体味,诵读为主。本文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古代山水散文名篇,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人生的丰富感受和深刻思考。反复朗读全文,展开想像的翅膀,身临其境,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体会作品所描述的美景,由此进入一种审美境界,是逐步增强对散文的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在反复诵读中还可体会其中节奏、语气和韵味,养成良好的文言语感。
5、强调从关键语句切入解读文本。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章阅读的最高功夫是把厚书读薄、把长文读短,抓关键语句是达到这一境界的最佳途径。为品味作者抒发的感情和文章寄寓的旨趣,着重抓文本中的关键性语句,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方法落实,结论有据。
6、追求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课堂学生学习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教师要惜言如金,努力做好组织、引导、指导工作,学生能做的事让学生自己做,绝不越俎代庖。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新形式。四人小组,学生座位无需大的变动。交流基础,先要有我的一份文字材料。互检、互看、听说,动手后再动口动手,完善,整体达到互相督促、互相激励、互相帮助、共同提高、效益倍增的效果。预设学生学习时间,力求课堂高效,同时也为教后反思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