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四川省自贡市解放路初级中学校等校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四川省自贡市解放路初级中学校等校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9.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26 16:13:34

文档简介

四川省自贡市解放路初级中学校等校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
1.(2024九上·自贡开学考)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游弋 (yì) 栖息 (qī) 轻觑 (xù) 铮铮作响 (zhēng)
B.宽宥(yòu) 矗立 (zhù) 云霓 (ní) 费时弥久(mí)
C.广袤(mào) 麾下(huì) 显赫(hè) 鸠占鹊巢(jiū)
D.坍塌(tān) 困厄(è) 驰骋 (chěng) 自惭形秽 (suì)
2.(2024九上·自贡开学考)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冰封 莽莽 滔滔 嬴政
B.蜡象 晴日 素裹 稍逊
C.文采 风骚 恢宏 竞折腰
D.天骄 大雕 风流 原弛
3.(2024九上·自贡开学考)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戏曲文学历史悠久,元明清是戏曲作家的时代,独领风骚六七百年。
B.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担当精神,他们是当之无愧的风流人物。
C.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表演者们红装素裹,身若青绿色的舞衣,长袖翻飞,生动还原了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
D.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被称为一代天骄。
4.(2024九上·自贡开学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2021年“中国航天日”活动期间,月球样品实物及嫦娥五号返回舱、降落伞等实物首次在京外头回展出。
B.请你想象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
C.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食品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
D.秋天的岳麓山,红枫如火,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远近游客心生向往的季节。
(2024九上·自贡开学考)“自强不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班级将开展以:“不负青春,吾辈当自强"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5.请你运用对联知识,把下列词语组合成一副体现"自强不息"主题的下联,完整的写在横线上。
共比高 峨眉 甘之若饴 书山学海 誓与
上联:良辰美景惜时如金敢于金鸡争晨晖
下联:   。
6.语文组准备选取一则符合“自强不息”主题的成语故事加入剧演,下列最合适的一项是(  )
A.卧冰求鲤 B.南柯一梦 C.刻舟求剑 D.闻鸡起舞
7.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开幕式上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而有同学说:“我家已经帮我准备好了一切,我'躺平'就好,不需要自强不息的精神。"请你从不同角度写出至少两条理由反驳他。
(2024九上·自贡开学考)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是世界茶文化的源头。早在唐宋时期,源自中国的茶以及茶文化就通过茶马古道等,翻山越岭、漂洋过海,传遍全球,为世界所共享,从而推动实现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互动交融。明代郑和下西洋,增进了国与国的友谊。1607年,从澳门、厦门、岭南收购茶叶,形成了当今各国独具特色的茶文化,体现出文化的多样性和融合性。现在,中国茶已成为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和平使者,据统计,全球至少有50多个国家种茶,有120多个国家从中国进口茶叶,全球喜欢饮茶的人数超过50多亿。世界友人通过一片茶叶了解中国的地大物博,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茶为媒,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将让彼此共享更多元美好的未来。
(选自《光明日报》,有改动)
【材料二】
①中国茶文化早期在日本主要通过三条路径逐渐流行起来。
②一是茶文化典籍的外译。在众多影响中国茶文化在日本传播的典籍中,《茶经》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宋朝时期,日本荣西禅师两度入宋,将茶籽和茶学典籍带回日本,其中就包括《茶经》的手抄本。《茶经》中有饮茶加盐的记载。煎茶、煮茶和制茶工艺在唐朝时期尚不成熟,煮出来的茶水苦涩,而放入适量盐之后可使茶水更加可口,直到今天,我国仍有部分地区保留着茶里加盐的风俗,如基诺族的凉拌茶、广西的油茶等。据记载,17世纪的日本也有往茶里加盐的相关描述,该国的梅子茶泡饭就是一个典例。
③二是日本僧侣的推崇。中国茶文化在日本传播的历史进程中,日本僧侣扮演了重要角色。来华学习的留学僧最澄和尚归国后,将从天台山上带回的茶籽播种在位于京都比睿山麓的日吉神社,结束了日本列岛无茶的历史,并借助日本天台宗创始人的影响力,将饮茶活动导入了日本的寺院佛堂,上流社会。掌管崇福寺的永忠和尚曾长期生活于长安,他认为茶叶是唐朝饮食文化的高雅象征,在嗟峨天皇路过崇福寺时献上茶水。对茶叶印象深刻的嗟峨天皇开始下令在关西地区大面积种植茶叶。
④三是中国茶诗的传入与日本茶诗的创作。唐宋诗人往往在茶诗创作之中表达自己对自然的向往,其茶诗所体现的理性色彩将茶性与人性相融合,而日本茶诗里的“和、敬、清、寂"茶道精神,就是诗人追求高尚品德的书写,这与中国茶诗中蕴含的哲理一脉相承。遗唐僧将茶文化引入日本之后,饮茶之风逐渐在上层社会流行起来,茶作为一种社交手段开始在社交活动之中频繁出现,茶作为社交的媒介与诗建立了密切的关系,使得诗的创作不仅成为茶会的主题,茶也成为诗咏颂的对象。
(摘编自蒋莹、周文革(中国茶文化早期在日本传播的路径与启示》)
【材料三】
8.下列对以上三则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茶以及茶文化的传播,让世界友人通过一片茶叶感知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B.中国茶文化在日本的传播与发展,离不开来华僧侣的大力推广以及日本政府的支持。
C.中国茶诗为日本茶诗创作提供了基础,日本茶诗的创作也助力茶文化在日本的传播。
D.我国茶叶出口量逐年增长,因为茶推动我国实现了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互动交融。
9.面对材料二分析有误一项是(  )
A.画线句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茶经》对茶文化传播影响重大。
B.加点词语“据记载”表明有往茶里加盐有史料依据,体现语言的严谨。
C.材料按照时间顺序,说明中国茶文化早期在日本传播的三条主要路径。
D.日本茶诗里体现的茶道精神,与中国茶诗中蕴含的哲理是一脉相承的。
10.当下,中国茶文化要如何走向世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4九上·自贡开学考)论述类文本阅读
学会欣赏
李永健
①生活里需要学会欣赏。
②我们欣赏大千世界,首先要从欣赏身边的家人、朋友和同事开始;这当中,又首先要从欣赏与我们朝夕相处、休成与共、“一个锅里搅稠稀"的家人开始。
③记得女儿读小学二年级时,用“辛苦”一词造句。她写下:我们上学最辛苦。我问,为啥说上学最辛苦 女儿说,我早晨起床上学,爸爸还在睡觉:我晚上回家写作业,爸爸躺在床上看书。我觉得我比爸爸辛苦。我哈哈大笑说,说得好。
④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女儿写暑假见闻类作文,写到奶奶家的鸡栖息在院子里的果树上,老师的一句批语“只有你奶奶家的鸡才会上树”让女儿既委屈又沮丧。我耐心地对她说,爸爸认为你这篇作文真实生动,写得很裤:但是,由于老师的见闻所限,不熟悉农村的真实生活,也不知道古诗词中*鸡鸣树巅”所在多有,比如汉代《鸡鸣》诗即有“鸡鸣高树巅,狗吠深宫中”,三国时期阮籍的《咏怀》诗有“晨鸡鸣高树,命驾起旋归”,西晋陆机《赴洛道中作》诗云“虎哺深谷底,鸡鸣高树巅"等,所以老师的这句评语不足为训。女儿诧异地问,老师也有不知道的 我摸着她的小脑瓜说,知识是无穷尽的,莫嫌知事少,只欠读书多,你要好好读书。
⑤前几天,安子拿着一幅饶宗颐先生的篆书,问我这几个字怎么念。我说,应该是“曾三颜四,禹寸陶分”吧。她问,啥意思 我说,前者讲“克己复礼”,后者说“爱惜光阴”。孔门弟子曾参云:“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同为孔门弟子的颜回亦云:“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是为“曾三颜四”。《淮南子》记述:“圣人不贵尺之壁,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晋书·陶侃传》记载:“(陶侃)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是为“禹寸陶分"。妻子感叹道,原来如此,短短八个字,包含这么多思想内容。
⑥其实,妻子原本是不喜欢提问的。也许是年轻时太爱面子,她当年对不知道的东西从来不问,即使我问她"这说的是啥",她也会用"你说呢"反客为主,试图"蒙混过关”。那时,我经常借用朱子的话对她说,学如叩钟,小叩则小鸣,大叩则大鸣,不叩则不鸣;心里有疑问,却疑而不问,疑问就永存心中,怎么可能释疑明道呢 就这样“婆婆妈妈"地说救着,长期生活在一起,日就月将,渐次影响,妻子知道我心下欣赏的是提问者,才慢慢启齿发问,才有了长足进步。
⑦“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也许一个欣赏的眼神,即可化作一种英大的鼓舞。由于我对提问者特别欣赏,鼓励了妻子提问的积极性,乃至激发了地培养其他技能的可能性。不认识的繁体字,她问;不知道的典故,她问:不了解的草木虫鱼等百科知识,地问;不理解的哲学命题,她问......遇到我所不知道或不能够确切解答的,我们就及时查阅,现场作答。多少年走过来,安子与我“问答相长",释疑解惑,共同进步。她已经从原来的临渊羡鱼者,变成后来的退而结网人。当初,她觉得能写一手好文章的人,那是高山仰止,何等了得,而今,她自己就能写一手不错的文章。当初,她看着我和女儿一起练毛笔字,万般艳美,只是怎么都不肯拿起笔来写下一撇一捺;而今,她天天提笔临帖写字,而且已经写得有模有样,把我和女儿甩在了后面。这些点点滴滴的进步,都是和日常生活中家人的陪伴、赞赏和鼓励分不开的。
⑧其实,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需要不同程度的欣赏和鼓励。只要你适当地给予家人、亲成、朋友和同事以赞许和肯定,他们就能从你的善意中获得鼓舞和力量。歌德说过,最真诚的慷慨是欣赏。千万不要忽略了欣赏的价值和意义,正确的欣赏可以给人以正能量,甚至可以塑造人。
⑨能够正确、从容地欣赏别人的人,必然是一个明智的人,自信的人,宽厚的人,有担当的人,逊的人,同时还是一个向上、向善、向美的人。不然的话,一个心胸褊狭、鼠肚鸡肠、喜欢搬弄是非、见不得人好的人,怎么可能颌首微笑、慷慨大方地去欣赏别人呢?
⑩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只有睁开眼睛看到他人的“寸长”,欣赏他人的美善,才有可能补足自身的“尺短”,补齐自身的短板。一个人能够经常看到别人细微的长处,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长处,这是一种境界和能力。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1.选文围绕家人的事例来阐述观点,下列各个事例中选文并未具体描写的是(  )
A.女儿用“辛苦”造句 B.女儿在作文里写鸡会上树
C.妻子询问饶宗先生的篆书 D.妻子临帖写字
12.文章中有作者鼓励妻子提问的例子,若补充一个类似的事例,下列最合适的一个是(  )
A.课堂上有学生提问,因为问题过于简单,老师不想浪费时间便让他课下请教别人。
B.一位绘画初学者拿着自己的画作去拜访知名画家,画家点评该画作内容毫无想象力。
C.怕水的小明第一次学习游泳时呛了很多次水,教练说能克服对水的恐惧已经很棒了。
D.女儿拿着图画书问爸爸现实中的毛毛虫长什么样子,爸爸说自己在忙,让她去问妈妈。
13.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第⑤段写妻子的一次提问,以此引出第⑥段介绍妻子对提问的态度的转变,第⑦段写子因为好问而取得的进步。
B.由第⑥段中的“其实,妻子原本是不喜欢提问的……就这样婆婆妈妈地说教着,长期生活在一起,日就月将,渐次影响,妻子知道我心下欣赏的是提问者,才慢慢启齿发问,才有了长足进步”可知,这一段写的是妻子经过我的引导虽然要提问了,但是仍然不喜欢喜欢提问。
C.⑤⑥⑦三个段落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围绕着“我"对妻子的“欣赏”来写,通过妻子的进步,表现了“欣赏”的巨大作用,从而突出了"生活里需要学会欣赏"的中心论点。
D.文章最后一段主要用了道理论证的方法,从内容上收束全文,再次强调生活里需要学会欣赏”这一中心论点。
(2024九上·自贡开学考)文学类文本阅读
高原红
张中杰
①作为团部宣传干事,我被抽调到军史编辑小组。工作任务是整理资料,在“八一”前出一本军志。本来一切都挺顺,遇到一位牺牲的英烈高山,卡了壳。
②高山,阿里守边战士,只有一张照片【甲】。稚气未脱,咧嘴笑着。黝黑的脸蛋上泊着红圆圈,那是西藏军人高原反应后共同的颜色。
③我找到了当时参与教援的战友方向。
④方向说,我听说高山为陷入悬崖边雪坑的汽车脱困,不幸意外坠落,当场牺牲的。
⑤去年冬天,高山班长带队巡逻,天擦黑时,天陡降鹅毛大雪,路遇一辆坐十几人的车陷入雪坑。他让副班长带队返回,自己留下来帮助司机脱困。
⑥接到突遇险情,我们和医护急救人员赶去,高山已经被两根树枝扎成的简易担架抬上未了。脸色青紫,瞳孔放大,连气息都弱到听不清了,除了口袋里一张新婚夫妻合影照片【乙】,连一句话也没留。方向话没说完,眼圈红了。
⑦联系到了驾驶员,他说,那天黄昏,车的右面后轮陷进一个土坑,高低出不来了。车重才能增加摩擦力,全车人不能下车。天气越来越冷,车里的老人和孩子受不了。下来几个人推车也纹丝不动,那个执勤的高班长主动留下未帮我们解困。他让我挂一挡,稳住油门,他在轮胎后面推车。右倒车镜里,雪和泥水溅了他一身一脸。坚持了十几分钟,终于,汽车脱困成功。可是他却不幸意外摔下悬崖。
⑧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后来才知道那天正是他将复员回家,和妻子团聚的最后一班岗。
⑨"我后悔自己当初......"驾驶员更咽了。
⑩汽车、火车、中巴车,几经转,我见到了高山的妻子原青。
原青说,我打小喜欢红颜色。家乡果园的苹果红,天安门前杨的国旗红。所以,我初次见到高山哥脸蛋上的高原红,感觉特别亲切。
结婚五年我们只见过三次面。本来他属于晚婚,有十天结婚假期,可是部队临时通知有紧急任务,只过了三天蜜月就返程了。前年我去看他,半途遇到雪崩,无奈只能选择返回。
高山留给我们娘儿俩的只有这一摞书信。最后一封信,说不论男孩女孩,都叫高原红。高山说,那是我俩名字的组合,也有家乡苹果的颜色和味道。
"我喊起来会想念高原的高山,他叫起来会思念我和家乡......"原青泣不成声,怀里的女儿哇哇地哭起来。
我联系当初第一时间采访报道的记者凌云。凌云说,那是我今生唯一一次失败的采访。原青是我爸战友的女儿,当初原青征兵志愿者服务,看到高山脸上高原红照片,心里就喜欢上了。后来,鸿雁传书,两人喜结良缘。
谁知道,结婚第五年,要转业回家,一家人盼着团聚呢,却等来他为救一车人牺牲的消息。
他也不管家中尚有七十岁的老爹老娘,还有原青和腹中尚未见上一面的宝宝。那是多么漫长绝望的等待啊。
可是,当我采访时,高山老爹说:“高山娃儿活得值啊!一个人换十六条人命。"其他啥也不肯说。
原青捂着大肚子,不敢大声灾,怕伤了胎气。她也学高山老爹,说:“救人命,都是应该的......”
结果,我的采访一无所获。没有宣传好,我很惭愧,也很内疚。
后来,在“高原红"军人展览馆,我见到了退役保障局局长。局长说,高山同志牺牲十年,我们县政府获准接烈士遗骨还乡,安放烈士改因。万人空,自发迎接烈士回家。一米来花,一声声鸣炮,一个个英姿飒爽的标准军礼,一双双泪眼婆娑在街道两旁。
"我们收到了20多万捐款,可是原青一家拒收。让我们代捐给县里仅存的九名抗美援朝老军人和烈士遗属......”
随着他的手势,我仔细观看展馆玻璃下高山和原青的放大照片【丙】。穿着军装的高山英气逼人,红裙子的原青益报地笑。高山脸上的高原红映着原青的红脸庞,喜气洋洋。
那张照片是记者凌云拍摄的,也是展馆56位英烈照中留下最少的。
望着照片上火红的高原红,我庄重地敬了一个军礼。
(选自《小说月刊》2024年第2期,有删改)
1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叙写了原青和高山的爱情故事,主要是为了突出妻子原青的善良和无奈,丰富作品的内容。
B.文中加点的三个“只”字,说明高山为了守边任务,与家人聚少离多,表现了他的奉献精神。
C.文中画线句子运用叠词,既突出了烈士遗骨还乡时仪式的隆重,又渲染了人们深挚的感情。
D.文章塑造了高山的光辉形象,结尾“我”对着照片行军礼,表达了对烈士高山的崇高敬意。
15.文中甲、乙、丙三处写到“照片",有着不同的用意。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16.在文中“高原红"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17.作者讲述高山故事的角度非常巧妙,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
(2024九上·自贡开学考)文言文阅读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淞流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英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节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
杭人游湖,已出酉归,避月如仇。是夕好名,队争出,多犒门军酒钱,轿夫擎燎,列岸上。一入舟,速舟子急放断桥,赶入胜会。以故二鼓以前,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大船小船一齐凑岸,一无所见,止见离击,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少刻兴尽,官府席散,皂隶喝道去。轿夫叫船上人,怖以关门,灯笼火把如列星,一一簇拥而去。岸上人亦逐队赶门,渐稀渐薄,顷刻散尽。
吾辈始舣②近岸。断桥石碰始凉,席其上,呼客纵饮。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夏面。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吾辈往通声气,拉与同坐。......吾辈纵舟,耐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
清梦甚惬。
(节选自张岱《西湖七月半①》)
【注】①七月半: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中元节,又名鬼节。杭州旧习,人们于这天晚上倾城出游西湖。②舣(yì):通“移”,移动船使船停靠岸边。
18.对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日更定矣 是:这
B.拥毳衣炉火 拥:拥抱,抱着
C.席其上 席:坐
D.轿夫擎燎 擎:举
19.下列对文章划线部分的句读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
B.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如呓如聋/如哑
C.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如呓/如聋如哑
D.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
20.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比较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篇文章都在描写西湖,从体裁上来看两篇小品文,都属于游记,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比如在写景上都运用了白描手法,粗线条地写景。
B.《湖心亭看雪》重在描写一处湖心亭;同时,两文的季节也大不相同,《西湖七月半》是讲夏天,《湖心亭看雪》是讲冬天,故浏览人一多一少,对比鲜明。
C.两篇文章都在写浏览西湖的经过,两文都只写夜游西湖,但《西湖七月半》重点描写西湖七月半晚上热闹的情景,而《湖心亭看雪》重点描写西湖看雪景的经历和见闻。
D.《西湖七月半》着重表现形形色色的人物享受西湖美好生活的乐趣,而《湖心亭看雪》则用独往表现作者孤高的情趣。
2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②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
(2024九上·自贡开学考)古代诗歇阅读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戌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22.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从听觉角度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
B.颔联上句写景兼点时令,下句以对比的手法,写出了故乡的月亮比别处的亮,突出了对故乡的思念。
C.颈联写兄弟离散,天各一方,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在叙写家事中流露出不安。
D.全诗不着一“忆”字,却字字忆弟,句句有情,且层次井然,首尾照应。
23.请对比这首诗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所表达情感的异同
24.(2024九上·自贡开学考)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行路难》)
(2)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不应有恨,    (苏轼《水调歌头》)
(4)先天下之忧而忧,    !(范仲淹《岳阳楼记》)
(5)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6)醉翁之意不在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
25.(2024九上·自贡开学考)结合你所读的《艾青诗选》和《水浒传》,完成各小题。
(1)《水浒传》中的“七星聚义”中的七星是哪七个人 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
A.宋江、鲁智深、林冲、李逵、武松、秦明、刘唐
B.王伦、时迁、卢俊义、周通、柴进、李逵、张青
C.史进、朱仝、呼延灼、张青、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
D.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
(2)艾青曾说:“写诗的人常常为表达一个观念而寻找形象。”请简要谈谈诗人在《艾青诗选》中借助"土地"“太阳”这两种意象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6.(2024九上·自贡开学考)按要求作文。
提起夏天,你首先想到的什么 是一次快乐的旅行 还是一件让你感动的事 或是一个让你难以忘怀的人
请以“那年夏天”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习作中心突出,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写出真情实感;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习作不少于6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形近字字音
【解析】【分析】A.游弋(yi)——yì,轻觑(xù)——qù;
B. 矗立(zhù)——chù;
D.自惭形秽(suì)——huì;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字音。本题要结合平时文章中所学词语来辨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
2.【答案】D
【知识点】同音字字形辨析;多音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D.天娇——天骄,原弛——原驰;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字形。要正确地读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在日常的学习阅读中也要注意多积累,丰富自己的字词量,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才能在实际的读写运用中避免错读错写。
3.【答案】C
【知识点】词语的使用(搭配)
【解析】【分析】A.独领风骚:形容超群出众,没有谁可与之相比。这里指的是元明清时的戏曲作家很出众,使用正确。
B.风流人物:有文采、有名望、有功绩或对一个时代有影响的人物。这里指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对一个时代有影响,使用正确。
C.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这里用来形容表演者,使用不当。
D.一代天骄:指称雄一世的人物。在此指成吉思汗的历史地位,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词语运用。易错点是句意理解不到位,词语理解不正确。正确使用词语的基础是能够根据语境辨析词语的意义。汉语词语有许多是多义的,但是到了具体语境中,每个词就只能有一个确定的意义。
4.【答案】B
【知识点】成分残缺;搭配不当;重复啰嗦
【解析】【分析】A.重复啰嗦,应删去“首次”或“头回”;
B.没有语病;
C.成分残缺,应在“对”前加上“人们”;
D.搭配不当,应将“季节”改为“地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句式杂糅、表意不明、不合逻辑、成分赘余等。先通读各个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还可从句意、用词、修辞、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去考虑。做好本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解句意。(2)理主干。(3)析关系。
【答案】5.书山学海甘之若饴誓与峨眉共比高
6.D
7.示例:①任何事都不太可能存在“躺赢”。“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从个人发展来看,踔厉奋发,自强不息才会激发人的内在动力,促进个人全面发展;②从社会、国家角度来看,敢拼敢闯,自强不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所以,“躺平”这种思想对个人发展、社会进步、民族繁荣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知识点】活动设计;对联;见解表述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联的填写。拟写对联时应注意:①字数相等;②词类相当;③结构相应;④平仄相对,仄起平收;⑤内容相关。
(2)本题考查理解成语故事主题能力。解答此题,我们平时要积累大量的成语,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
(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多读、多看、多听、多练,逐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答这样的题就非常的容易。
5.“良辰美景”和“书山学海”都为并列短语;“惜时如金”和“甘之若饴”为后补短语;“敢与”和“誓与”都是“动词+连词”;“金鸡”与“峨眉”为名词;“争晨晖”与“共比高”为动宾短语;
据此可拟写下联为“书山学海甘之若饴誓与峨眉共比高”;上联强调珍惜时间,下联强调勤奋学习,共同体现“自强不息”的主题。
故答案为: 书山学海甘之若饴誓与峨眉共比高
6.A.卧冰求鲤: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慈爱,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继母朱氏时常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祷告。忽然间冰裂,从裂缝处跃出两尾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表现了孝顺这一主题。
B.南柯一梦:唐朝一个读书人淳于棼在槐树下睡觉,梦到自己到了大槐安国,娶公主为妻,任南柯太守,享尽荣华富贵。后遭国王疑忌,被遣还乡。醒后发现大槐安国是槐树下的蚁穴。后人根据这个故事概括为成语“南柯一梦”,比喻人生如梦,富贵得失无常。也泛指一场梦。
C.刻舟求剑:一个楚国人要过江,他的一把剑掉进河里了。他想到了一个办法,在船边做了一个记号。等到岸了,在顺着记号去水中找。结果没找着。一般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变通的人。
D.闻鸡起舞: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一天半夜,祖逖在睡梦中听到鸡鸣声,便爬起来对刘坤说:“公鸡在叫我们起床,我们现在就去练剑怎么样?”刘琨欣然同意了。从此以后祖逖和刘琨约定,每天听到鸡叫声就起床练剑,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酷暑严冬,他们从来没有间断过,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练习,祖逖与刘坤都成为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的文武全才。这个成语本义是指一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形容有志报国之士奋发图强。即“自强不息”的追求。
故答案为:D。
7.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即“躺平”不可取。题目要求从不同角度写理由进行反驳。可以从个人、社会或国家角度,围绕主题,阐释自强不息精神的重要性。
示例:从个人发展来讲,自强是一个人活出尊严,活出个性,实现理想目标的必备品质,是进取的动力,也是我们健康成长,努力学习,将来成就事业的强大动力,通向成功的阶梯。从社会、国家角度来讲,自强不息是我们几千年来熔铸成的,正是这种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备经磨难而更加豪迈的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实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力量源泉。所以,我们不能“躺平”,个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富强都不能允许我们“躺平”。
故答案为: 示例:①任何事都不太可能存在“躺赢”。“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从个人发展来看,踔厉奋发,自强不息才会激发人的内在动力,促进个人全面发展;②从社会、国家角度来看,敢拼敢闯,自强不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所以,“躺平”这种思想对个人发展、社会进步、民族繁荣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答案】8.D
9.C
10.①做好茶文化典籍、诗词等精品的外译工作;②打造良好的茶饮与茶文化口碑;③在传播中国茶文化时要与当地文化融合;④利用宣传视频等现代传播媒介推广茶文化;⑤利用名人效应推广茶叶出口。⑥加强对外交流,获取当地政府的支持。(意思相近即可)
【知识点】把握作者的见解;定位筛选、分析整合文中信息;启示感悟、反思建议等开放类;实用类文本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解答本题,要仔细阅读材料,整体感知材料内容,抓住关键语句提炼概括。
(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3)本题考查观点看法。解答本题,首先需结合题干信息,确定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文章主旨,找出充足的理由来阐述。
8.D.有误,根据【材料三】可知,我国茶叶出口量2019年是366552吨,2020年是348815吨,2021年是369355吨,因此选项“我国茶叶出口量逐年增长”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D。
9.C.有误,结合【材料二】①段“中国茶文化早期在日本主要通过三条路径逐渐流行起来”、②段“一是茶文化典籍的外译”、③段“二是日本僧侣的推崇”、④段“三是中国茶诗的传入与日本茶诗的创作”可知,材料二按照逻辑顺序,说明中国茶文化早期在日本传播的三条主要路径。并非“时间顺序”;
故答案为:C。
10.结合【材料二】②段“一是茶文化典籍的外译。在众多影响中国茶文化在日本传播的典籍中,《茶经》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宋朝时期,日本荣西禅师两度入宋,将茶籽和茶学典籍带回日本,其中就包括《茶经》的手抄本。《茶经》中有饮茶加盐的记载。煎茶、煮茶和制茶工艺在唐朝时期尚不成熟,煮出来的茶水苦涩,而放入适量盐之后可使茶水更加可口,直到今天,我国仍有部分地区保留着茶里加盐的风俗,如基诺族的凉拌茶、广西的油茶等。据记载,17世纪的日本也有往茶里加盐的相关描述,该国的梅子茶泡饭就是一个典例”可知,《茶经》在中国茶文化对日本传播中占据重要地位,书中有饮茶加盐记载,这种风俗在唐朝及今天中国部分地区和 17 世纪的日本都有体现。据此可得:做好茶文化典籍、诗词等精品的外译工作;
结合【材料一】“全球至少有50多个国家种茶,有120多个国家从中国进口茶叶,全球喜欢饮茶的人数超过50多亿。世界友人通过一片茶叶了解中国的地大物博,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茶为媒,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将让彼此共享更多元美好的未来”可知,全球众多国家种茶和从中国进口茶叶,世界友人通过茶了解中国、感知中华文化,以茶为媒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丰富精神生活并共享多元美好未来。据此可得:打造良好的茶饮与茶文化口碑,以茶为媒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结合【材料二】③段“中国茶文化在日本传播的历史进程中,日本僧侣扮演了重要角色。来华学习的留学僧最澄和尚归国后,将从天台山上带回的茶籽播种在位于京都比睿山麓的日吉神社,结束了日本列岛无茶的历史,并借助日本天台宗创始人的影响力,将饮茶活动导入了日本的寺院佛堂,上流社会”、④段“唐宋诗人往往在茶诗创作之中表达自己对自然的向往,其茶诗所体现的理性色彩将茶性与人性相融合,而日本茶诗里的‘和、敬、清、寂’茶道精神,就是诗人追求高尚品德的书写,这与中国茶诗中蕴含的哲理一脉相承”可知,中国茶文化在日本传播中,日本僧侣尤其是最澄和尚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日本茶诗里的茶道精神与中国茶诗蕴含的哲理一脉相承。据此可得:在传播中国茶文化时要与当地文化融合,还可以挖掘更多历史上传播茶文化的人物故事,通过影视、文学等形式进行传播,让世界了解中国茶文化传播的历史过程;
此外,可以在国内外举办各类茶文化节、茶博会等活动,展示中国茶叶的品种、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吸引世界各国人民参与,增进对中国茶文化的了解。
故答案为: ①做好茶文化典籍、诗词等精品的外译工作;②打造良好的茶饮与茶文化口碑;③在传播中国茶文化时要与当地文化融合;④利用宣传视频等现代传播媒介推广茶文化;⑤利用名人效应推广茶叶出口。⑥加强对外交流,获取当地政府的支持。(意思相近即可)
【答案】11.D
12.C
13.B
【知识点】针对文中观点谈看法;议论文文本;评价启示、反思感悟等开放类;定位筛选、分析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知,文章思路和线索的把握,对精彩细节的揣摩。
(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论据补充。给议论文补写论据首先必须明确中心论点,然后根据论点有针对性地补充论据。
(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辨析。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知,文章思路和线索的把握,对精彩细节的揣摩。认真审题,弄清题目要求再进行选择。
11.A.女儿用“辛苦”造句:这一事例出现在第③段。原文为:“记得女儿读小学二年级时,用‘辛苦’一词造句。她写下:我们上学最辛苦。我问,为啥说上学最辛苦?女儿说,我早晨起床上学,爸爸还在睡觉;我晚上回家写作业,爸爸躺在床上看书。我觉得我比爸爸辛苦。”
B.女儿在作文里写鸡会上树:这一事例出现在第④段。原文为:“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女儿写暑假见闻类作文,写到奶奶家的鸡栖息在院子里的果树上,老师的一句批语‘只有你奶奶家的鸡才会上树’让女儿既委屈又沮丧。”
C.妻子询问饶宗颐先生的篆书:这一事例出现在第⑤段。原文为:“前几天,妻子拿着一幅饶宗颐先生的篆书,问我这几个字怎么念。”
D.文章中详细描述了女儿用“辛苦”造句、女儿在作文里写鸡会上树以及妻子询问饶宗颐先生的篆书等事例,并通过这些事例来阐述欣赏和鼓励的重要性。然而,关于“妻子临帖写字”的部分,文章只是提到她现在能写得有模有样,把“我”和女儿甩在了后面,但并未具体描写她临帖写字的过程或细节。
故答案为:D。
12.文章中作者鼓励妻子提问的例子,展示了通过赞赏和鼓励来激发对方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为了补充一个类似的事例,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情境,其中某人对另一个人的提问或尝试给予了正面的反馈和鼓励。
A. 这个选项中的老师并没有给予学生正面的反馈或鼓励,反而是因为问题简单而拒绝回答,这与文章中的鼓励精神相悖。
B.这个选项中的画家对初学者的作品进行了负面的评价,没有给予任何鼓励或正面的反馈,因此也不符合文章的主旨。
C. 这个选项中,教练对小明在游泳学习中的初次尝试给予了正面的反馈和鼓励,即使他呛了水,教练也看到了他克服恐惧的努力,这与文章中作者鼓励妻子的精神是一致的。
D. 这个选项中的爸爸因为忙碌而拒绝了女儿的提问,没有给予她任何回答或鼓励,因此也不符合我们要找的事例类型。
故答案为:C。
13.B.有误,原文中“其实,妻子原本是不喜欢提问的”说明了妻子过去的习惯,但后文“妻子知道我心下欣赏的是提问者,才慢慢启齿发问,才有了长足进步”则明确指出了妻子态度的转变,说明她现在已经开始喜欢并主动提问了;
故答案为:B。
【答案】14.A
15.文中甲、乙、丙三处写到“照片”,各有不同的用意。甲处的照片是高山的单人照,展示了他的稚气和乐观,同时也揭示了高原红的特征,为后续的故事铺垫。乙处的照片是高山和新婚妻子的合影,这张照片反映了高山对家庭的眷恋和牺牲精神,同时也突出了他的英雄形象。丙处的照片是高山和原青的放大照片,这张照片展示了他们的幸福时光,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对高山的尊敬和怀念。
16.“高原红”在文中具有丰富的意蕴。首先,它指的是因高原反应而出现在高山脸上的红晕,象征着边疆军人的特殊印记和他们的奉献精神。其次,它代表着高山和原青的爱情,蕴含着他们对彼此的思念和牵挂。最后,它还象征着高原军人忠诚保卫祖国、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
17.作者讲述高山故事的角度非常巧妙。作者以第一人称的视角,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展现了高山的英雄事迹和崇高精神。这种叙述方式使得故事更具真实性和感染力,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同时,作者还通过其他人物的回忆和讲述,从不同角度呈现高山的形象,使得故事更加立体和丰富。此外,作者在叙述过程中巧妙地设置了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知识点】挖掘、感悟文章主题;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小说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本题,需根据对文章内容的把握,结合被考查语句的具体内容,联系作者的写作目的或表达中心的需求,进行分析。
(2)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解答本题,需根据对文章内容的把握,结合被考查语句的具体内容,联系作者的写作目的或表达中心的需求,进行分析。
(3)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解答本题,需根据对文章内容的把握,结合被考查语句的具体内容,联系作者的写作目的或表达中心的需求,进行分析。
(4)本题考查对文章叙述角度的理解。第一人称视角(限知视角,叙述者=人物):增加代入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使叙述更有悬念;显得真实亲切,拉近与读者距离,便于抒发感情和详细描写心理;第二人称视角:直接对话,真切自然,便于抒情;若对象为物,则具有拟人效果;第三人称视角(全知视角,叙述者>人物):以旁观者身份讲述故事,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叙述相对自由,可以在不同人物、事件中自由切换;让读者能够了解到所有的真相。
14.A.从整个文本来看,原青和高山的爱情故事不仅仅是为了突出原青的善良和无奈,更重要的是为了展现高山作为一名军人的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以及他对家庭和爱情的深切情感。选项中提到“文中叙写了原青和高山的爱情故事,主要是为了突出妻子原青的善良和无奈,丰富作品的内容”分析不正确;
故答案为:A。
15.文中甲、乙、丙三处写到“照片”,各有不同的用意。
甲处,在第②段“高山,阿里守边战士,只有一张照片。稚气未脱,咧嘴笑着。黝黑的脸蛋上泊着红圆圈,那是西藏军人高原反应后共同的颜色”,照片是高山牺牲后留下的唯一一张照片,这张照片展现了高山稚气未脱、黝黑脸蛋上泊着红圆圈的形象,体现了他的年轻和健康,积极乐观,以及作为西藏军人特有的高原红。这张照片为后文揭示高山牺牲的情节埋下伏笔。
乙处,在第⑥段“接到突遇险情,我们和医护急救人员赶去,高山已经被两根树枝扎成的简易担架抬上来了。脸色青紫,瞳孔放大,连气息都弱到听不清了,除了口袋里一张新婚夫妻合影照片”,这张照片是高山牺牲时口袋里的一张新婚夫妻合影照片。结合第 段“原青说,我打小喜欢红颜色。家乡果园的苹果红,天安门前飘扬的国旗红。所以,我初次见到高山哥脸蛋上的高原红,感觉特别亲切”、第 段“高山留给我们娘儿俩的只有这一摞书信”,可知这张照片展现了高山和妻子原青的合影,体现了他们深厚的感情,表现了高山为祖国的边防事业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这张照片的存在使得高山的牺牲更加感人,也使得高山的英雄形象更加丰满。
丙处,在第 段“随着他的手势,我仔细观看展馆玻璃下高山和原青的放大照片。穿着军装的高山英气逼人,红裙子的原青羞赧地笑。高山脸上的高原红映着原青的红脸庞,喜气洋洋”,这是挂在“高原红”军人展览馆里的照片,照片是高山和原青的放大照片,这张照片展现了高山英气逼人,原青羞赧地笑的情景。照片中的高原红映着原青的红脸庞,喜气洋洋。结合第 段“当初原青征兵志愿者服务,看到高山脸上高原红照片,心里就喜欢上了。后来,鸿雁传书,两人喜结良缘”可知,这张照片彰显了高山和原青的甜蜜的爱情。结合第 段“高山同志牺牲十年,我们县政府获准接烈士遗骨还乡,安放烈士陵园。万人空巷,自发迎接烈士回家。一束束鲜花,一声声鸣炮,一个个英姿飒爽的标准军礼,一双双泪眼婆娑在街道两旁”可知,这张放大的照片还表达了人们对英烈一家的敬意和怀念。
故答案为: 文中甲、乙、丙三处写到“照片”,各有不同的用意。甲处的照片是高山的单人照,展示了他的稚气和乐观,同时也揭示了高原红的特征,为后续的故事铺垫。乙处的照片是高山和新婚妻子的合影,这张照片反映了高山对家庭的眷恋和牺牲精神,同时也突出了他的英雄形象。丙处的照片是高山和原青的放大照片,这张照片展示了他们的幸福时光,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对高山的尊敬和怀念。
16.自然现象的象征。结合第②段“黝黑的脸蛋上泊着红圆圈,那是西藏军人高原反应后共同的颜色”,可知文中提到的“高原红”首先是指西藏军人因高原反应而在脸上出现的红晕。这种红晕是自然环境下特有的生理现象,象征着高山所在的高原地区的艰苦环境,以及军人在这种环境下坚守岗位的勇气和毅力。
人物形象的特征。结合第 段“原青说,我打小喜欢红颜色。家乡果园的苹果红,天安门前飘扬的国旗红。所以,我初次见到高山哥脸蛋上的高原红,感觉特别亲切”,可知高山脸上的“高原红”成为了他的一个显著特征,这个特征让他的妻子原青感到特别亲切,因为它代表着高山的坚守和牺牲。同时,这种红也象征着高山和原青之间深厚的感情,以及他们对家乡的思念。
牺牲与奉献的象征。结合第 段“谁知道,结婚第五年,要转业回家,一家人盼着团聚呢,却等来他为救一车人牺牲的消息”,可知高山为救一车人牺牲,他的牺牲体现了军人的无私奉献精神。这种精神就像“高原红”一样,鲜艳而火红,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牺牲的伟大。
爱情与亲情的象征。结合第 段“穿着军装的高山英气逼人,红裙子的原青羞赧地笑。高山脸上的高原红映着原青的红脸庞,喜气洋洋”可知,高山和原青的爱情故事中,“高原红”成为了他们名字的组合,也融入了他们对未来孩子的期望。这种红象征着他们之间纯洁而深厚的爱情,以及他们对家庭和未来的美好憧憬。
民族精神和时代风貌的象征。结合文章通过“高原红”这个词语,展现了我国军人的英勇无畏和无私奉献精神,同时也反映了当代社会对英雄的尊重和怀念。这种红象征着民族精神的力量,以及时代风貌的进步。
故答案为: “高原红”在文中具有丰富的意蕴。首先,它指的是因高原反应而出现在高山脸上的红晕,象征着边疆军人的特殊印记和他们的奉献精神。其次,它代表着高山和原青的爱情,蕴含着他们对彼此的思念和牵挂。最后,它还象征着高原军人忠诚保卫祖国、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
17.真实性和代入感:“我”作为故事中的参与者,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叙述,使得故事具有更强的真实性和代入感。例如,“作为团部宣传干事,我被抽调到军史编辑小组”,这样的叙述方式让读者感觉“我”是故事中的一部分,增加了故事的可信度。情感共鸣:“我”在叙述过程中,不仅是一个旁观者,也是一个情感的载体。通过“我”的情感反应,如“眼圈红了”“哽咽了”“泣不成声”等,加深了读者对高山牺牲的感同身受,更容易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线索串联:“我”在故事中起到了线索串联的作用,通过“我”的走访和调查,将高山的英雄事迹、家庭背景以及周围人的感受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视角转换:“我”在叙述过程中,不断转换视角,从高山的战友、驾驶员、妻子、记者等不同角度展现高山的形象,使得故事更加立体和全面。例如,“方向说”“驾驶员说”“原青说”等,都是通过他人的口吻来揭示高山的英雄行为和牺牲精神。
故答案为: 作者讲述高山故事的角度非常巧妙。作者以第一人称的视角,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展现了高山的英雄事迹和崇高精神。这种叙述方式使得故事更具真实性和感染力,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同时,作者还通过其他人物的回忆和讲述,从不同角度呈现高山的形象,使得故事更加立体和丰富。此外,作者在叙述过程中巧妙地设置了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答案】18.B
19.A
20.C
21.(1)大雪接连下了几日,湖中游人全无,连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2)我们这些人放船在十里荷花之间,畅快地安睡。
【知识点】根据文言文中某一内容谈观点;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重点文言实词的含义需要在平时多积累识记,学会从课内向课外的迁移。解答本题,要先理解句子的意思,再据此推断加点词的含义。
(2)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可以结合句意和句子结构进行划分,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3)本题考查比较阅读。解答本题,联系全文,整体分析,按题目要求,将比较阅读的结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时尽量用上原文原句。并注意知识的迁移、拓展和创新。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
参考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几日,湖中游人全无,连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天初更时分,我撑着一叶小舟,裹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云、山、水混为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的一道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微小如草的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我看见有两人铺好毛毯,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有闲情逸致的人!”于是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杭州人游西湖,上午十点左右出门,下午六点左右回来,如怨仇似地躲避月亮。这天晚上爱虚名,一群群人争相出城,多赏把守城门的士卒一些小费,轿夫高举火把,在岸上列队等候。一上船,就催促船家迅速把船划到断桥,赶去参加盛会。因此二鼓以前,人声和鼓乐声恰似水波涌腾、大地震荡,又犹如梦魇和呓语,周围的人们既听不到别人的说话声,又无法让别人听到自己说话的声音;大船小舟一起靠岸,什么也看不见,只看到船篙与船篙相撞,船与船相碰,肩膀与肩膀相摩擦,脸和脸相对而已。一会儿兴致尽了,官府宴席已散,由衙役吆喝开道而去。轿夫招呼船上的人,以关城门来恐吓游人,使他们早归,灯笼。和火把像一行行星星,一一簇拥着回去。岸上的人也一批批急赴城门,人群慢慢稀少,不久就全部散去了。
这时,我们才把船靠近湖岸。断桥边的石磴也万凉下来,大家坐在上面,招呼客人开怀畅饮。此时月亮像刚刚磨过的铜镜,光洁明亮,山峦重新整理了容妆,湖水重新整洗面目。原来慢慢喝酒、曼声歌唱的人出来了,隐藏树荫下的人也出来了,我们这批人去和他们打招呼,拉来同席而坐。……我们这些人放船在十里荷花之间,畅快地安睡,花香飘绕于身边,清梦非常舒适。
18.B.有误,句意:裹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拥,裹着。
故答案为:B。
19.句意为:人声和鼓乐声恰似水波涌腾、大地震荡,又犹如梦魇和呓语,周围的人们既听不到别人的说话声,又无法让别人听到自己说话的声音。“人声鼓吹”点明写作对象,“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运用相同的结构,写出其特点。
故停顿为: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
故答案为:A。
20.C.“《西湖七月半》重点描写西湖七月半晚上热闹的情景”有误,结合乙文第二段内容可知,《西湖七月半》重点描写西湖七月半晚上,自己与友人在众人离开之后畅饮、赏景、酣睡的情景。
故答案为:C。
21.(1)句重点词语:三日:多天。俱:都。绝:消失。
(2)句重点词语:纵舟,划船。于,在。之,的。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倒装,于十里荷花之中酣睡。
故答案为: (1)大雪接连下了几日,湖中游人全无,连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2)我们这些人放船在十里荷花之间,畅快地安睡。
【答案】22.B
23.相同点:都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不同点:《月夜》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表达了作者思家念亲和忧虑时局、期望战乱早日结束的情感。《水调歌头》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作者对兄弟的怀念和对天下人共团圆的美好祝愿。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体味古诗词曲的遣词;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思乡怀人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和辨析。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从中找出各选项相对应的句子,进行仔细的分析比对,即可作出选择。
(2)本题考查诗歌情感把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当然还要注意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
22.B.有误,这句诗并不是在说故乡的月亮实际上比别处的更亮,而是通过心理作用,表达出诗人在思乡之情的影响下,感觉故乡的月亮特别明亮。这是一种主观的情感体验,而非客观的事实描述。因此,这里并没有使用对比的手法来突出对故乡的思念,而是直接通过情感表达来传达这种思念之情;
故答案为:B。
23.相同点:两首诗都借助月亮这一意象来抒发内心的情感。月亮在古典文学中常是思乡、怀人之情的象征,两首诗都通过描绘月景来表达对远方亲人或家乡的深切思念。无论是杜甫对分散各地的兄弟的思念,还是苏轼对远方弟弟子由的怀念,两首诗都深刻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不同点:
根据《水调歌头》中“中秋”“作此篇,兼怀子由”可知作者是在中秋佳节因为思念弟弟子由才写下这首词。“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又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是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月夜忆舍弟》中“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信手挥写,若不经意,看似与忆弟无关,其实不然。不仅望月怀乡写出“忆”,就是闻戍鼓,听雁声,见寒露,也无不使作者感物伤怀,引起思念之情。所以是字字忆弟,句句有情“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写得伤心折肠,感人至深。这两句诗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老是不能送到,更何况战乱频繁还没有停止,生死茫茫当更难逆料。表达了对饱受战乱颠沛流离之苦的百姓的同情。
据此回答即可。
故答案为: 相同点:都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不同点:《月夜》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表达了作者思家念亲和忧虑时局、期望战乱早日结束的情感。《水调歌头》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作者对兄弟的怀念和对天下人共团圆的美好祝愿。
24.【答案】(1)玉盘珍羞直万钱
(2)沉舟侧畔千帆过
(3)何事长向别时圆
(4)后天下之乐而乐
(5)直挂云帆济沧海
(6)在乎山水之间也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本题中的“直、畔、事、济”等字词容易写错。
故答案为:玉盘珍羞直万钱;沉舟侧畔千帆过;何事长向别时圆;后天下之乐而乐;直挂云帆济沧海;在乎山水之间也
【点评】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25.【答案】(1)D
(2)艾青在自己的诗歌中,对土地和太阳寄寓了自己独特的情感和追求。在《我爱这土地》等诗作中,“土地”凝聚着诗人对祖国、人民以及对大地母亲深沉的爱,对祖国命运深沉的忧患意识。在《向太阳》和《黎明的通知》等诗中,“太阳”表现了诗人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
【知识点】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基本内容;对作品的体验感受
【解析】【分析】(1)“七星聚义”是《水浒传》中的重要情节,指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七人在黄泥冈智取生辰纲一事。
A.宋江、鲁智深、林冲、李逵、武松、秦明都不属于“七星聚义”中的人物;
B.王伦、时迁、卢俊义、周通、柴进、李逵、张青也都不是“七星聚义”中的人物;
C.史进、朱仝、呼延灼也不是“七星聚义”中的人物;
故答案为:D。
(2)《艾青诗选》是近代诗人艾青的诗歌选集,他的诗歌通常都富有“五四”战斗精神和饱满的进取精神。这部诗选收录了诗人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期的主要作品,基本反映了诗人的创作历程和风格特征。在这些诗歌中,诗人艾青以激越抒情的笔触,吟唱多灾多难的祖国大地和旷野农村,礼赞太阳、黎明、火把,表现出艾青对旧社会的黑暗和恐怖的痛恨以及对黎明、光明、希望的向往与追求。
“土地”这个意象,凝聚着诗人对祖国以及对大地母亲诚挚的爱,对祖国前途和命运的深深的担忧。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中永远唱不尽的主题,把这种感情表达地最为淋漓尽致的,是他的《我爱这土地》。作者通过描述自己生活在祖国的这块土地上,痛苦多于欢乐,心中郁结着过多的“悲愤”,“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然而,这毕竟是生他养他的祖国,即使为她痛苦到死,也不愿意离开这土地,“死了”以后连“羽毛”也要“腐烂在土地里面”。表达了作者一种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最伟大、最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真实而朴素,却是来自诗人内心深,来自民族生命深处,具有不朽的艺术生命力。
“太阳”的意象表现了诗人灵魂的另一面:在诗人眼中,“太阳”这一永恒主题,是中国光明前途、也是中国必胜信念的象征,它点涵着诗人对光明、理想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执着的追求。这一时期,写的最好的光明颂有《向太阳》和《黎明的通知》。《向太阳》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歌颂了抗日解放战争给民族带来的新生,揭示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方向,寄托了诗人对光明、理想为热切追求。《黎明的通知》这首诗以黎明的口吻热切地唤起一切事物来迎接美好新世界的到来,充满着乐观向上的精神和对听社会新生活的坚定信念。这首诗歌赞美了解放区朝气蓬勃的美好生活,同时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故答案为: 艾青在自己的诗歌中,对土地和太阳寄寓了自己独特的情感和追求。在《我爱这土地》等诗作中,“土地”凝聚着诗人对祖国、人民以及对大地母亲深沉的爱,对祖国命运深沉的忧患意识。在《向太阳》和《黎明的通知》等诗中,“太阳”表现了诗人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
【点评】(1)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在日常阅读名著时,要注意识记主要人物及主要事件。同时,还要能根据主要事件,对人物性格有所了解,注意事件和性格的对应。
(2)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理解。在日常阅读名著时,注意要准确把握其中的重要事件,理解事件发生的背景及产生的影响。
26.【答案】例文:
那年夏天
落叶枯黄,人颜已老,流水不再。
那年夏天,叶子是绿的,阳光是刺眼的,土地里是有果实的。乡下外婆家是宁静的,安详的。大概是腻了乡下乏味的生活,我和姐姐决定去山上烤红薯。  烤红薯最重要的就是原材料了,当我和姐姐得知外婆的土里并没有红薯的时候,犹如给了我们一个晴天霹雳。不过,这件事并没有打倒我们的烤红薯的愿望。
走在那片充满果实红土地上,眼尖的姐姐发现了红薯的苗,我们挖开了那块土地,两个红色的比拳头稍微大一些的果实呈现在我和姐姐的面前。那一刻,感觉好神奇,是我亲手挖开的食物,自豪感油然而生。突然我意识到:此地不宜久留,毕竟是别人的。我赶紧带着姐姐跑了。炽热的太阳无情的洒在我的身上,想找个阴凉处歇着,却没有。我和姐姐走到了一个稍微平一点的地里,准备将这两个红薯烤了,却发现没有一个合适的坑。正当我们迷茫不知所措时,一个大概有二十厘米的洞映入眼帘,那个洞的形状着实像狗刨的,但也管不了这么多了,姐姐麻利的捡了一些“柴火”放在坑中,再掏出打火机,点燃了他们。
姐姐掏出刀子将一个红薯切成片,用木棒将他们穿进去,放在火上方,另外一个直接放在了火中。滴答滴答,时间一分一秒溜走了,红薯也在慢慢的由生变熟。火上面的红薯先熟了,我和姐姐把灰吹掉,就直接将它消灭了,虽然没有好的工具,也没有好的技术,但是,那红薯的滋味是美的,吃着它是高兴的,幸福的。微风吹来,姐姐将另外一个红薯弄了出来,大概是因为在直接丢在里面住的,使这个红薯穿了一件新的黑色的衣裳。拨开它,一阵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咬了一口,甜蜜松软,融入我心。
吃完美味的红薯高兴地回到家,外婆责骂我们说:“你们怎么能偷别人的红薯呢,还有,山上不要随便点火,很危险的,以后去山坡上也不要两个人去,遇上了什么危险怎么办,知道了吗!?”我和姐姐愧疚地点点头。
或许,再也吃不到那种幸福的滋味了吧;或许,外婆再也不许我去烤红薯了吧;或许,那片土地再也找不到那两个活泼的身影了吧;或许……
童年走了,燕子去了,花谢了。那年夏天,回不去了。
【知识点】记叙文;全命题作文
【解析】【分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
1.审题立意。审题可知,“那年夏天”表时间,从这个词语可以看出文章的叙事性和抒情性。应写自己在那年夏天经历过的事件,表达自己在那年夏天生发的情思。联系材料中的“提起夏天,你首先想到的什么?是一次快乐的旅行?还是一件让你感动的事?或是一个让你难以忘怀的人”可知,可以写那年夏天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的快乐,可以那年夏天的自然美景,可以写那年夏天亲情的陪伴。“那年夏天”的“那年”,是记忆中的夏天,表达的主旨是对那年夏天的难忘之意。引出这份难忘之意的是那年夏天发生的事件,也是叙事的主要内容。
2.选材构思。文体适合写记叙文。选材宜小不宜大。可以写那年夏天自己回到了老家,看到了乡村的自然风光,结识一些真性情的小伙伴,他们带着我在乡野里自由的玩耍,我与他们结下了真挚的友谊。可以写那年夏天的亲情记忆。那年夏天,暑假,自己来到了父母打工的城市,不仅感受到了亲情陪伴的美好与快乐,也感受到父母打工生活的不易。写作时,应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议论或抒情来点明主旨,抒发真情。
例文:
那年夏天
落叶枯黄,人颜已老,流水不再。
那年夏天,叶子是绿的,阳光是刺眼的,土地里是有果实的。乡下外婆家是宁静的,安详的。大概是腻了乡下乏味的生活,我和姐姐决定去山上烤红薯。  烤红薯最重要的就是原材料了,当我和姐姐得知外婆的土里并没有红薯的时候,犹如给了我们一个晴天霹雳。不过,这件事并没有打倒我们的烤红薯的愿望。
走在那片充满果实红土地上,眼尖的姐姐发现了红薯的苗,我们挖开了那块土地,两个红色的比拳头稍微大一些的果实呈现在我和姐姐的面前。那一刻,感觉好神奇,是我亲手挖开的食物,自豪感油然而生。突然我意识到:此地不宜久留,毕竟是别人的。我赶紧带着姐姐跑了。炽热的太阳无情的洒在我的身上,想找个阴凉处歇着,却没有。我和姐姐走到了一个稍微平一点的地里,准备将这两个红薯烤了,却发现没有一个合适的坑。正当我们迷茫不知所措时,一个大概有二十厘米的洞映入眼帘,那个洞的形状着实像狗刨的,但也管不了这么多了,姐姐麻利的捡了一些“柴火”放在坑中,再掏出打火机,点燃了他们。
姐姐掏出刀子将一个红薯切成片,用木棒将他们穿进去,放在火上方,另外一个直接放在了火中。滴答滴答,时间一分一秒溜走了,红薯也在慢慢的由生变熟。火上面的红薯先熟了,我和姐姐把灰吹掉,就直接将它消灭了,虽然没有好的工具,也没有好的技术,但是,那红薯的滋味是美的,吃着它是高兴的,幸福的。微风吹来,姐姐将另外一个红薯弄了出来,大概是因为在直接丢在里面住的,使这个红薯穿了一件新的黑色的衣裳。拨开它,一阵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咬了一口,甜蜜松软,融入我心。
吃完美味的红薯高兴地回到家,外婆责骂我们说:“你们怎么能偷别人的红薯呢,还有,山上不要随便点火,很危险的,以后去山坡上也不要两个人去,遇上了什么危险怎么办,知道了吗!?”我和姐姐愧疚地点点头。
或许,再也吃不到那种幸福的滋味了吧;或许,外婆再也不许我去烤红薯了吧;或许,那片土地再也找不到那两个活泼的身影了吧;或许……
童年走了,燕子去了,花谢了。那年夏天,回不去了。
【点评】这篇《那年夏天》的作文,立意明确且情感真挚。作者通过回忆童年时与姐姐烤红薯的经历,巧妙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纯真与欢乐的世界。总的来说,这是一篇优秀的作文,既有生动的叙述,又有深刻的情感表达。希望作者在今后的写作中能够继续发挥优点,同时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写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1 / 1四川省自贡市解放路初级中学校等校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
1.(2024九上·自贡开学考)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游弋 (yì) 栖息 (qī) 轻觑 (xù) 铮铮作响 (zhēng)
B.宽宥(yòu) 矗立 (zhù) 云霓 (ní) 费时弥久(mí)
C.广袤(mào) 麾下(huì) 显赫(hè) 鸠占鹊巢(jiū)
D.坍塌(tān) 困厄(è) 驰骋 (chěng) 自惭形秽 (suì)
【答案】C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形近字字音
【解析】【分析】A.游弋(yi)——yì,轻觑(xù)——qù;
B. 矗立(zhù)——chù;
D.自惭形秽(suì)——huì;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字音。本题要结合平时文章中所学词语来辨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
2.(2024九上·自贡开学考)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冰封 莽莽 滔滔 嬴政
B.蜡象 晴日 素裹 稍逊
C.文采 风骚 恢宏 竞折腰
D.天骄 大雕 风流 原弛
【答案】D
【知识点】同音字字形辨析;多音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D.天娇——天骄,原弛——原驰;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字形。要正确地读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在日常的学习阅读中也要注意多积累,丰富自己的字词量,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才能在实际的读写运用中避免错读错写。
3.(2024九上·自贡开学考)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戏曲文学历史悠久,元明清是戏曲作家的时代,独领风骚六七百年。
B.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担当精神,他们是当之无愧的风流人物。
C.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表演者们红装素裹,身若青绿色的舞衣,长袖翻飞,生动还原了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
D.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被称为一代天骄。
【答案】C
【知识点】词语的使用(搭配)
【解析】【分析】A.独领风骚:形容超群出众,没有谁可与之相比。这里指的是元明清时的戏曲作家很出众,使用正确。
B.风流人物:有文采、有名望、有功绩或对一个时代有影响的人物。这里指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对一个时代有影响,使用正确。
C.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这里用来形容表演者,使用不当。
D.一代天骄:指称雄一世的人物。在此指成吉思汗的历史地位,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词语运用。易错点是句意理解不到位,词语理解不正确。正确使用词语的基础是能够根据语境辨析词语的意义。汉语词语有许多是多义的,但是到了具体语境中,每个词就只能有一个确定的意义。
4.(2024九上·自贡开学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2021年“中国航天日”活动期间,月球样品实物及嫦娥五号返回舱、降落伞等实物首次在京外头回展出。
B.请你想象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
C.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食品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
D.秋天的岳麓山,红枫如火,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远近游客心生向往的季节。
【答案】B
【知识点】成分残缺;搭配不当;重复啰嗦
【解析】【分析】A.重复啰嗦,应删去“首次”或“头回”;
B.没有语病;
C.成分残缺,应在“对”前加上“人们”;
D.搭配不当,应将“季节”改为“地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句式杂糅、表意不明、不合逻辑、成分赘余等。先通读各个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还可从句意、用词、修辞、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去考虑。做好本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解句意。(2)理主干。(3)析关系。
(2024九上·自贡开学考)“自强不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班级将开展以:“不负青春,吾辈当自强"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5.请你运用对联知识,把下列词语组合成一副体现"自强不息"主题的下联,完整的写在横线上。
共比高 峨眉 甘之若饴 书山学海 誓与
上联:良辰美景惜时如金敢于金鸡争晨晖
下联:   。
6.语文组准备选取一则符合“自强不息”主题的成语故事加入剧演,下列最合适的一项是(  )
A.卧冰求鲤 B.南柯一梦 C.刻舟求剑 D.闻鸡起舞
7.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开幕式上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而有同学说:“我家已经帮我准备好了一切,我'躺平'就好,不需要自强不息的精神。"请你从不同角度写出至少两条理由反驳他。
【答案】5.书山学海甘之若饴誓与峨眉共比高
6.D
7.示例:①任何事都不太可能存在“躺赢”。“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从个人发展来看,踔厉奋发,自强不息才会激发人的内在动力,促进个人全面发展;②从社会、国家角度来看,敢拼敢闯,自强不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所以,“躺平”这种思想对个人发展、社会进步、民族繁荣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知识点】活动设计;对联;见解表述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联的填写。拟写对联时应注意:①字数相等;②词类相当;③结构相应;④平仄相对,仄起平收;⑤内容相关。
(2)本题考查理解成语故事主题能力。解答此题,我们平时要积累大量的成语,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
(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多读、多看、多听、多练,逐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答这样的题就非常的容易。
5.“良辰美景”和“书山学海”都为并列短语;“惜时如金”和“甘之若饴”为后补短语;“敢与”和“誓与”都是“动词+连词”;“金鸡”与“峨眉”为名词;“争晨晖”与“共比高”为动宾短语;
据此可拟写下联为“书山学海甘之若饴誓与峨眉共比高”;上联强调珍惜时间,下联强调勤奋学习,共同体现“自强不息”的主题。
故答案为: 书山学海甘之若饴誓与峨眉共比高
6.A.卧冰求鲤: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慈爱,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继母朱氏时常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祷告。忽然间冰裂,从裂缝处跃出两尾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表现了孝顺这一主题。
B.南柯一梦:唐朝一个读书人淳于棼在槐树下睡觉,梦到自己到了大槐安国,娶公主为妻,任南柯太守,享尽荣华富贵。后遭国王疑忌,被遣还乡。醒后发现大槐安国是槐树下的蚁穴。后人根据这个故事概括为成语“南柯一梦”,比喻人生如梦,富贵得失无常。也泛指一场梦。
C.刻舟求剑:一个楚国人要过江,他的一把剑掉进河里了。他想到了一个办法,在船边做了一个记号。等到岸了,在顺着记号去水中找。结果没找着。一般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变通的人。
D.闻鸡起舞: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一天半夜,祖逖在睡梦中听到鸡鸣声,便爬起来对刘坤说:“公鸡在叫我们起床,我们现在就去练剑怎么样?”刘琨欣然同意了。从此以后祖逖和刘琨约定,每天听到鸡叫声就起床练剑,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酷暑严冬,他们从来没有间断过,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练习,祖逖与刘坤都成为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的文武全才。这个成语本义是指一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形容有志报国之士奋发图强。即“自强不息”的追求。
故答案为:D。
7.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即“躺平”不可取。题目要求从不同角度写理由进行反驳。可以从个人、社会或国家角度,围绕主题,阐释自强不息精神的重要性。
示例:从个人发展来讲,自强是一个人活出尊严,活出个性,实现理想目标的必备品质,是进取的动力,也是我们健康成长,努力学习,将来成就事业的强大动力,通向成功的阶梯。从社会、国家角度来讲,自强不息是我们几千年来熔铸成的,正是这种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备经磨难而更加豪迈的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实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力量源泉。所以,我们不能“躺平”,个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富强都不能允许我们“躺平”。
故答案为: 示例:①任何事都不太可能存在“躺赢”。“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从个人发展来看,踔厉奋发,自强不息才会激发人的内在动力,促进个人全面发展;②从社会、国家角度来看,敢拼敢闯,自强不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所以,“躺平”这种思想对个人发展、社会进步、民族繁荣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2024九上·自贡开学考)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是世界茶文化的源头。早在唐宋时期,源自中国的茶以及茶文化就通过茶马古道等,翻山越岭、漂洋过海,传遍全球,为世界所共享,从而推动实现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互动交融。明代郑和下西洋,增进了国与国的友谊。1607年,从澳门、厦门、岭南收购茶叶,形成了当今各国独具特色的茶文化,体现出文化的多样性和融合性。现在,中国茶已成为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和平使者,据统计,全球至少有50多个国家种茶,有120多个国家从中国进口茶叶,全球喜欢饮茶的人数超过50多亿。世界友人通过一片茶叶了解中国的地大物博,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茶为媒,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将让彼此共享更多元美好的未来。
(选自《光明日报》,有改动)
【材料二】
①中国茶文化早期在日本主要通过三条路径逐渐流行起来。
②一是茶文化典籍的外译。在众多影响中国茶文化在日本传播的典籍中,《茶经》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宋朝时期,日本荣西禅师两度入宋,将茶籽和茶学典籍带回日本,其中就包括《茶经》的手抄本。《茶经》中有饮茶加盐的记载。煎茶、煮茶和制茶工艺在唐朝时期尚不成熟,煮出来的茶水苦涩,而放入适量盐之后可使茶水更加可口,直到今天,我国仍有部分地区保留着茶里加盐的风俗,如基诺族的凉拌茶、广西的油茶等。据记载,17世纪的日本也有往茶里加盐的相关描述,该国的梅子茶泡饭就是一个典例。
③二是日本僧侣的推崇。中国茶文化在日本传播的历史进程中,日本僧侣扮演了重要角色。来华学习的留学僧最澄和尚归国后,将从天台山上带回的茶籽播种在位于京都比睿山麓的日吉神社,结束了日本列岛无茶的历史,并借助日本天台宗创始人的影响力,将饮茶活动导入了日本的寺院佛堂,上流社会。掌管崇福寺的永忠和尚曾长期生活于长安,他认为茶叶是唐朝饮食文化的高雅象征,在嗟峨天皇路过崇福寺时献上茶水。对茶叶印象深刻的嗟峨天皇开始下令在关西地区大面积种植茶叶。
④三是中国茶诗的传入与日本茶诗的创作。唐宋诗人往往在茶诗创作之中表达自己对自然的向往,其茶诗所体现的理性色彩将茶性与人性相融合,而日本茶诗里的“和、敬、清、寂"茶道精神,就是诗人追求高尚品德的书写,这与中国茶诗中蕴含的哲理一脉相承。遗唐僧将茶文化引入日本之后,饮茶之风逐渐在上层社会流行起来,茶作为一种社交手段开始在社交活动之中频繁出现,茶作为社交的媒介与诗建立了密切的关系,使得诗的创作不仅成为茶会的主题,茶也成为诗咏颂的对象。
(摘编自蒋莹、周文革(中国茶文化早期在日本传播的路径与启示》)
【材料三】
8.下列对以上三则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茶以及茶文化的传播,让世界友人通过一片茶叶感知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B.中国茶文化在日本的传播与发展,离不开来华僧侣的大力推广以及日本政府的支持。
C.中国茶诗为日本茶诗创作提供了基础,日本茶诗的创作也助力茶文化在日本的传播。
D.我国茶叶出口量逐年增长,因为茶推动我国实现了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互动交融。
9.面对材料二分析有误一项是(  )
A.画线句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茶经》对茶文化传播影响重大。
B.加点词语“据记载”表明有往茶里加盐有史料依据,体现语言的严谨。
C.材料按照时间顺序,说明中国茶文化早期在日本传播的三条主要路径。
D.日本茶诗里体现的茶道精神,与中国茶诗中蕴含的哲理是一脉相承的。
10.当下,中国茶文化要如何走向世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8.D
9.C
10.①做好茶文化典籍、诗词等精品的外译工作;②打造良好的茶饮与茶文化口碑;③在传播中国茶文化时要与当地文化融合;④利用宣传视频等现代传播媒介推广茶文化;⑤利用名人效应推广茶叶出口。⑥加强对外交流,获取当地政府的支持。(意思相近即可)
【知识点】把握作者的见解;定位筛选、分析整合文中信息;启示感悟、反思建议等开放类;实用类文本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解答本题,要仔细阅读材料,整体感知材料内容,抓住关键语句提炼概括。
(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3)本题考查观点看法。解答本题,首先需结合题干信息,确定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文章主旨,找出充足的理由来阐述。
8.D.有误,根据【材料三】可知,我国茶叶出口量2019年是366552吨,2020年是348815吨,2021年是369355吨,因此选项“我国茶叶出口量逐年增长”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D。
9.C.有误,结合【材料二】①段“中国茶文化早期在日本主要通过三条路径逐渐流行起来”、②段“一是茶文化典籍的外译”、③段“二是日本僧侣的推崇”、④段“三是中国茶诗的传入与日本茶诗的创作”可知,材料二按照逻辑顺序,说明中国茶文化早期在日本传播的三条主要路径。并非“时间顺序”;
故答案为:C。
10.结合【材料二】②段“一是茶文化典籍的外译。在众多影响中国茶文化在日本传播的典籍中,《茶经》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宋朝时期,日本荣西禅师两度入宋,将茶籽和茶学典籍带回日本,其中就包括《茶经》的手抄本。《茶经》中有饮茶加盐的记载。煎茶、煮茶和制茶工艺在唐朝时期尚不成熟,煮出来的茶水苦涩,而放入适量盐之后可使茶水更加可口,直到今天,我国仍有部分地区保留着茶里加盐的风俗,如基诺族的凉拌茶、广西的油茶等。据记载,17世纪的日本也有往茶里加盐的相关描述,该国的梅子茶泡饭就是一个典例”可知,《茶经》在中国茶文化对日本传播中占据重要地位,书中有饮茶加盐记载,这种风俗在唐朝及今天中国部分地区和 17 世纪的日本都有体现。据此可得:做好茶文化典籍、诗词等精品的外译工作;
结合【材料一】“全球至少有50多个国家种茶,有120多个国家从中国进口茶叶,全球喜欢饮茶的人数超过50多亿。世界友人通过一片茶叶了解中国的地大物博,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茶为媒,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将让彼此共享更多元美好的未来”可知,全球众多国家种茶和从中国进口茶叶,世界友人通过茶了解中国、感知中华文化,以茶为媒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丰富精神生活并共享多元美好未来。据此可得:打造良好的茶饮与茶文化口碑,以茶为媒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结合【材料二】③段“中国茶文化在日本传播的历史进程中,日本僧侣扮演了重要角色。来华学习的留学僧最澄和尚归国后,将从天台山上带回的茶籽播种在位于京都比睿山麓的日吉神社,结束了日本列岛无茶的历史,并借助日本天台宗创始人的影响力,将饮茶活动导入了日本的寺院佛堂,上流社会”、④段“唐宋诗人往往在茶诗创作之中表达自己对自然的向往,其茶诗所体现的理性色彩将茶性与人性相融合,而日本茶诗里的‘和、敬、清、寂’茶道精神,就是诗人追求高尚品德的书写,这与中国茶诗中蕴含的哲理一脉相承”可知,中国茶文化在日本传播中,日本僧侣尤其是最澄和尚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日本茶诗里的茶道精神与中国茶诗蕴含的哲理一脉相承。据此可得:在传播中国茶文化时要与当地文化融合,还可以挖掘更多历史上传播茶文化的人物故事,通过影视、文学等形式进行传播,让世界了解中国茶文化传播的历史过程;
此外,可以在国内外举办各类茶文化节、茶博会等活动,展示中国茶叶的品种、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吸引世界各国人民参与,增进对中国茶文化的了解。
故答案为: ①做好茶文化典籍、诗词等精品的外译工作;②打造良好的茶饮与茶文化口碑;③在传播中国茶文化时要与当地文化融合;④利用宣传视频等现代传播媒介推广茶文化;⑤利用名人效应推广茶叶出口。⑥加强对外交流,获取当地政府的支持。(意思相近即可)
(2024九上·自贡开学考)论述类文本阅读
学会欣赏
李永健
①生活里需要学会欣赏。
②我们欣赏大千世界,首先要从欣赏身边的家人、朋友和同事开始;这当中,又首先要从欣赏与我们朝夕相处、休成与共、“一个锅里搅稠稀"的家人开始。
③记得女儿读小学二年级时,用“辛苦”一词造句。她写下:我们上学最辛苦。我问,为啥说上学最辛苦 女儿说,我早晨起床上学,爸爸还在睡觉:我晚上回家写作业,爸爸躺在床上看书。我觉得我比爸爸辛苦。我哈哈大笑说,说得好。
④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女儿写暑假见闻类作文,写到奶奶家的鸡栖息在院子里的果树上,老师的一句批语“只有你奶奶家的鸡才会上树”让女儿既委屈又沮丧。我耐心地对她说,爸爸认为你这篇作文真实生动,写得很裤:但是,由于老师的见闻所限,不熟悉农村的真实生活,也不知道古诗词中*鸡鸣树巅”所在多有,比如汉代《鸡鸣》诗即有“鸡鸣高树巅,狗吠深宫中”,三国时期阮籍的《咏怀》诗有“晨鸡鸣高树,命驾起旋归”,西晋陆机《赴洛道中作》诗云“虎哺深谷底,鸡鸣高树巅"等,所以老师的这句评语不足为训。女儿诧异地问,老师也有不知道的 我摸着她的小脑瓜说,知识是无穷尽的,莫嫌知事少,只欠读书多,你要好好读书。
⑤前几天,安子拿着一幅饶宗颐先生的篆书,问我这几个字怎么念。我说,应该是“曾三颜四,禹寸陶分”吧。她问,啥意思 我说,前者讲“克己复礼”,后者说“爱惜光阴”。孔门弟子曾参云:“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同为孔门弟子的颜回亦云:“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是为“曾三颜四”。《淮南子》记述:“圣人不贵尺之壁,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晋书·陶侃传》记载:“(陶侃)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是为“禹寸陶分"。妻子感叹道,原来如此,短短八个字,包含这么多思想内容。
⑥其实,妻子原本是不喜欢提问的。也许是年轻时太爱面子,她当年对不知道的东西从来不问,即使我问她"这说的是啥",她也会用"你说呢"反客为主,试图"蒙混过关”。那时,我经常借用朱子的话对她说,学如叩钟,小叩则小鸣,大叩则大鸣,不叩则不鸣;心里有疑问,却疑而不问,疑问就永存心中,怎么可能释疑明道呢 就这样“婆婆妈妈"地说救着,长期生活在一起,日就月将,渐次影响,妻子知道我心下欣赏的是提问者,才慢慢启齿发问,才有了长足进步。
⑦“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也许一个欣赏的眼神,即可化作一种英大的鼓舞。由于我对提问者特别欣赏,鼓励了妻子提问的积极性,乃至激发了地培养其他技能的可能性。不认识的繁体字,她问;不知道的典故,她问:不了解的草木虫鱼等百科知识,地问;不理解的哲学命题,她问......遇到我所不知道或不能够确切解答的,我们就及时查阅,现场作答。多少年走过来,安子与我“问答相长",释疑解惑,共同进步。她已经从原来的临渊羡鱼者,变成后来的退而结网人。当初,她觉得能写一手好文章的人,那是高山仰止,何等了得,而今,她自己就能写一手不错的文章。当初,她看着我和女儿一起练毛笔字,万般艳美,只是怎么都不肯拿起笔来写下一撇一捺;而今,她天天提笔临帖写字,而且已经写得有模有样,把我和女儿甩在了后面。这些点点滴滴的进步,都是和日常生活中家人的陪伴、赞赏和鼓励分不开的。
⑧其实,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需要不同程度的欣赏和鼓励。只要你适当地给予家人、亲成、朋友和同事以赞许和肯定,他们就能从你的善意中获得鼓舞和力量。歌德说过,最真诚的慷慨是欣赏。千万不要忽略了欣赏的价值和意义,正确的欣赏可以给人以正能量,甚至可以塑造人。
⑨能够正确、从容地欣赏别人的人,必然是一个明智的人,自信的人,宽厚的人,有担当的人,逊的人,同时还是一个向上、向善、向美的人。不然的话,一个心胸褊狭、鼠肚鸡肠、喜欢搬弄是非、见不得人好的人,怎么可能颌首微笑、慷慨大方地去欣赏别人呢?
⑩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只有睁开眼睛看到他人的“寸长”,欣赏他人的美善,才有可能补足自身的“尺短”,补齐自身的短板。一个人能够经常看到别人细微的长处,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长处,这是一种境界和能力。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1.选文围绕家人的事例来阐述观点,下列各个事例中选文并未具体描写的是(  )
A.女儿用“辛苦”造句 B.女儿在作文里写鸡会上树
C.妻子询问饶宗先生的篆书 D.妻子临帖写字
12.文章中有作者鼓励妻子提问的例子,若补充一个类似的事例,下列最合适的一个是(  )
A.课堂上有学生提问,因为问题过于简单,老师不想浪费时间便让他课下请教别人。
B.一位绘画初学者拿着自己的画作去拜访知名画家,画家点评该画作内容毫无想象力。
C.怕水的小明第一次学习游泳时呛了很多次水,教练说能克服对水的恐惧已经很棒了。
D.女儿拿着图画书问爸爸现实中的毛毛虫长什么样子,爸爸说自己在忙,让她去问妈妈。
13.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第⑤段写妻子的一次提问,以此引出第⑥段介绍妻子对提问的态度的转变,第⑦段写子因为好问而取得的进步。
B.由第⑥段中的“其实,妻子原本是不喜欢提问的……就这样婆婆妈妈地说教着,长期生活在一起,日就月将,渐次影响,妻子知道我心下欣赏的是提问者,才慢慢启齿发问,才有了长足进步”可知,这一段写的是妻子经过我的引导虽然要提问了,但是仍然不喜欢喜欢提问。
C.⑤⑥⑦三个段落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围绕着“我"对妻子的“欣赏”来写,通过妻子的进步,表现了“欣赏”的巨大作用,从而突出了"生活里需要学会欣赏"的中心论点。
D.文章最后一段主要用了道理论证的方法,从内容上收束全文,再次强调生活里需要学会欣赏”这一中心论点。
【答案】11.D
12.C
13.B
【知识点】针对文中观点谈看法;议论文文本;评价启示、反思感悟等开放类;定位筛选、分析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知,文章思路和线索的把握,对精彩细节的揣摩。
(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论据补充。给议论文补写论据首先必须明确中心论点,然后根据论点有针对性地补充论据。
(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辨析。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知,文章思路和线索的把握,对精彩细节的揣摩。认真审题,弄清题目要求再进行选择。
11.A.女儿用“辛苦”造句:这一事例出现在第③段。原文为:“记得女儿读小学二年级时,用‘辛苦’一词造句。她写下:我们上学最辛苦。我问,为啥说上学最辛苦?女儿说,我早晨起床上学,爸爸还在睡觉;我晚上回家写作业,爸爸躺在床上看书。我觉得我比爸爸辛苦。”
B.女儿在作文里写鸡会上树:这一事例出现在第④段。原文为:“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女儿写暑假见闻类作文,写到奶奶家的鸡栖息在院子里的果树上,老师的一句批语‘只有你奶奶家的鸡才会上树’让女儿既委屈又沮丧。”
C.妻子询问饶宗颐先生的篆书:这一事例出现在第⑤段。原文为:“前几天,妻子拿着一幅饶宗颐先生的篆书,问我这几个字怎么念。”
D.文章中详细描述了女儿用“辛苦”造句、女儿在作文里写鸡会上树以及妻子询问饶宗颐先生的篆书等事例,并通过这些事例来阐述欣赏和鼓励的重要性。然而,关于“妻子临帖写字”的部分,文章只是提到她现在能写得有模有样,把“我”和女儿甩在了后面,但并未具体描写她临帖写字的过程或细节。
故答案为:D。
12.文章中作者鼓励妻子提问的例子,展示了通过赞赏和鼓励来激发对方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为了补充一个类似的事例,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情境,其中某人对另一个人的提问或尝试给予了正面的反馈和鼓励。
A. 这个选项中的老师并没有给予学生正面的反馈或鼓励,反而是因为问题简单而拒绝回答,这与文章中的鼓励精神相悖。
B.这个选项中的画家对初学者的作品进行了负面的评价,没有给予任何鼓励或正面的反馈,因此也不符合文章的主旨。
C. 这个选项中,教练对小明在游泳学习中的初次尝试给予了正面的反馈和鼓励,即使他呛了水,教练也看到了他克服恐惧的努力,这与文章中作者鼓励妻子的精神是一致的。
D. 这个选项中的爸爸因为忙碌而拒绝了女儿的提问,没有给予她任何回答或鼓励,因此也不符合我们要找的事例类型。
故答案为:C。
13.B.有误,原文中“其实,妻子原本是不喜欢提问的”说明了妻子过去的习惯,但后文“妻子知道我心下欣赏的是提问者,才慢慢启齿发问,才有了长足进步”则明确指出了妻子态度的转变,说明她现在已经开始喜欢并主动提问了;
故答案为:B。
(2024九上·自贡开学考)文学类文本阅读
高原红
张中杰
①作为团部宣传干事,我被抽调到军史编辑小组。工作任务是整理资料,在“八一”前出一本军志。本来一切都挺顺,遇到一位牺牲的英烈高山,卡了壳。
②高山,阿里守边战士,只有一张照片【甲】。稚气未脱,咧嘴笑着。黝黑的脸蛋上泊着红圆圈,那是西藏军人高原反应后共同的颜色。
③我找到了当时参与教援的战友方向。
④方向说,我听说高山为陷入悬崖边雪坑的汽车脱困,不幸意外坠落,当场牺牲的。
⑤去年冬天,高山班长带队巡逻,天擦黑时,天陡降鹅毛大雪,路遇一辆坐十几人的车陷入雪坑。他让副班长带队返回,自己留下来帮助司机脱困。
⑥接到突遇险情,我们和医护急救人员赶去,高山已经被两根树枝扎成的简易担架抬上未了。脸色青紫,瞳孔放大,连气息都弱到听不清了,除了口袋里一张新婚夫妻合影照片【乙】,连一句话也没留。方向话没说完,眼圈红了。
⑦联系到了驾驶员,他说,那天黄昏,车的右面后轮陷进一个土坑,高低出不来了。车重才能增加摩擦力,全车人不能下车。天气越来越冷,车里的老人和孩子受不了。下来几个人推车也纹丝不动,那个执勤的高班长主动留下未帮我们解困。他让我挂一挡,稳住油门,他在轮胎后面推车。右倒车镜里,雪和泥水溅了他一身一脸。坚持了十几分钟,终于,汽车脱困成功。可是他却不幸意外摔下悬崖。
⑧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后来才知道那天正是他将复员回家,和妻子团聚的最后一班岗。
⑨"我后悔自己当初......"驾驶员更咽了。
⑩汽车、火车、中巴车,几经转,我见到了高山的妻子原青。
原青说,我打小喜欢红颜色。家乡果园的苹果红,天安门前杨的国旗红。所以,我初次见到高山哥脸蛋上的高原红,感觉特别亲切。
结婚五年我们只见过三次面。本来他属于晚婚,有十天结婚假期,可是部队临时通知有紧急任务,只过了三天蜜月就返程了。前年我去看他,半途遇到雪崩,无奈只能选择返回。
高山留给我们娘儿俩的只有这一摞书信。最后一封信,说不论男孩女孩,都叫高原红。高山说,那是我俩名字的组合,也有家乡苹果的颜色和味道。
"我喊起来会想念高原的高山,他叫起来会思念我和家乡......"原青泣不成声,怀里的女儿哇哇地哭起来。
我联系当初第一时间采访报道的记者凌云。凌云说,那是我今生唯一一次失败的采访。原青是我爸战友的女儿,当初原青征兵志愿者服务,看到高山脸上高原红照片,心里就喜欢上了。后来,鸿雁传书,两人喜结良缘。
谁知道,结婚第五年,要转业回家,一家人盼着团聚呢,却等来他为救一车人牺牲的消息。
他也不管家中尚有七十岁的老爹老娘,还有原青和腹中尚未见上一面的宝宝。那是多么漫长绝望的等待啊。
可是,当我采访时,高山老爹说:“高山娃儿活得值啊!一个人换十六条人命。"其他啥也不肯说。
原青捂着大肚子,不敢大声灾,怕伤了胎气。她也学高山老爹,说:“救人命,都是应该的......”
结果,我的采访一无所获。没有宣传好,我很惭愧,也很内疚。
后来,在“高原红"军人展览馆,我见到了退役保障局局长。局长说,高山同志牺牲十年,我们县政府获准接烈士遗骨还乡,安放烈士改因。万人空,自发迎接烈士回家。一米来花,一声声鸣炮,一个个英姿飒爽的标准军礼,一双双泪眼婆娑在街道两旁。
"我们收到了20多万捐款,可是原青一家拒收。让我们代捐给县里仅存的九名抗美援朝老军人和烈士遗属......”
随着他的手势,我仔细观看展馆玻璃下高山和原青的放大照片【丙】。穿着军装的高山英气逼人,红裙子的原青益报地笑。高山脸上的高原红映着原青的红脸庞,喜气洋洋。
那张照片是记者凌云拍摄的,也是展馆56位英烈照中留下最少的。
望着照片上火红的高原红,我庄重地敬了一个军礼。
(选自《小说月刊》2024年第2期,有删改)
1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叙写了原青和高山的爱情故事,主要是为了突出妻子原青的善良和无奈,丰富作品的内容。
B.文中加点的三个“只”字,说明高山为了守边任务,与家人聚少离多,表现了他的奉献精神。
C.文中画线句子运用叠词,既突出了烈士遗骨还乡时仪式的隆重,又渲染了人们深挚的感情。
D.文章塑造了高山的光辉形象,结尾“我”对着照片行军礼,表达了对烈士高山的崇高敬意。
15.文中甲、乙、丙三处写到“照片",有着不同的用意。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16.在文中“高原红"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17.作者讲述高山故事的角度非常巧妙,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4.A
15.文中甲、乙、丙三处写到“照片”,各有不同的用意。甲处的照片是高山的单人照,展示了他的稚气和乐观,同时也揭示了高原红的特征,为后续的故事铺垫。乙处的照片是高山和新婚妻子的合影,这张照片反映了高山对家庭的眷恋和牺牲精神,同时也突出了他的英雄形象。丙处的照片是高山和原青的放大照片,这张照片展示了他们的幸福时光,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对高山的尊敬和怀念。
16.“高原红”在文中具有丰富的意蕴。首先,它指的是因高原反应而出现在高山脸上的红晕,象征着边疆军人的特殊印记和他们的奉献精神。其次,它代表着高山和原青的爱情,蕴含着他们对彼此的思念和牵挂。最后,它还象征着高原军人忠诚保卫祖国、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
17.作者讲述高山故事的角度非常巧妙。作者以第一人称的视角,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展现了高山的英雄事迹和崇高精神。这种叙述方式使得故事更具真实性和感染力,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同时,作者还通过其他人物的回忆和讲述,从不同角度呈现高山的形象,使得故事更加立体和丰富。此外,作者在叙述过程中巧妙地设置了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知识点】挖掘、感悟文章主题;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小说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本题,需根据对文章内容的把握,结合被考查语句的具体内容,联系作者的写作目的或表达中心的需求,进行分析。
(2)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解答本题,需根据对文章内容的把握,结合被考查语句的具体内容,联系作者的写作目的或表达中心的需求,进行分析。
(3)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解答本题,需根据对文章内容的把握,结合被考查语句的具体内容,联系作者的写作目的或表达中心的需求,进行分析。
(4)本题考查对文章叙述角度的理解。第一人称视角(限知视角,叙述者=人物):增加代入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使叙述更有悬念;显得真实亲切,拉近与读者距离,便于抒发感情和详细描写心理;第二人称视角:直接对话,真切自然,便于抒情;若对象为物,则具有拟人效果;第三人称视角(全知视角,叙述者>人物):以旁观者身份讲述故事,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叙述相对自由,可以在不同人物、事件中自由切换;让读者能够了解到所有的真相。
14.A.从整个文本来看,原青和高山的爱情故事不仅仅是为了突出原青的善良和无奈,更重要的是为了展现高山作为一名军人的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以及他对家庭和爱情的深切情感。选项中提到“文中叙写了原青和高山的爱情故事,主要是为了突出妻子原青的善良和无奈,丰富作品的内容”分析不正确;
故答案为:A。
15.文中甲、乙、丙三处写到“照片”,各有不同的用意。
甲处,在第②段“高山,阿里守边战士,只有一张照片。稚气未脱,咧嘴笑着。黝黑的脸蛋上泊着红圆圈,那是西藏军人高原反应后共同的颜色”,照片是高山牺牲后留下的唯一一张照片,这张照片展现了高山稚气未脱、黝黑脸蛋上泊着红圆圈的形象,体现了他的年轻和健康,积极乐观,以及作为西藏军人特有的高原红。这张照片为后文揭示高山牺牲的情节埋下伏笔。
乙处,在第⑥段“接到突遇险情,我们和医护急救人员赶去,高山已经被两根树枝扎成的简易担架抬上来了。脸色青紫,瞳孔放大,连气息都弱到听不清了,除了口袋里一张新婚夫妻合影照片”,这张照片是高山牺牲时口袋里的一张新婚夫妻合影照片。结合第 段“原青说,我打小喜欢红颜色。家乡果园的苹果红,天安门前飘扬的国旗红。所以,我初次见到高山哥脸蛋上的高原红,感觉特别亲切”、第 段“高山留给我们娘儿俩的只有这一摞书信”,可知这张照片展现了高山和妻子原青的合影,体现了他们深厚的感情,表现了高山为祖国的边防事业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这张照片的存在使得高山的牺牲更加感人,也使得高山的英雄形象更加丰满。
丙处,在第 段“随着他的手势,我仔细观看展馆玻璃下高山和原青的放大照片。穿着军装的高山英气逼人,红裙子的原青羞赧地笑。高山脸上的高原红映着原青的红脸庞,喜气洋洋”,这是挂在“高原红”军人展览馆里的照片,照片是高山和原青的放大照片,这张照片展现了高山英气逼人,原青羞赧地笑的情景。照片中的高原红映着原青的红脸庞,喜气洋洋。结合第 段“当初原青征兵志愿者服务,看到高山脸上高原红照片,心里就喜欢上了。后来,鸿雁传书,两人喜结良缘”可知,这张照片彰显了高山和原青的甜蜜的爱情。结合第 段“高山同志牺牲十年,我们县政府获准接烈士遗骨还乡,安放烈士陵园。万人空巷,自发迎接烈士回家。一束束鲜花,一声声鸣炮,一个个英姿飒爽的标准军礼,一双双泪眼婆娑在街道两旁”可知,这张放大的照片还表达了人们对英烈一家的敬意和怀念。
故答案为: 文中甲、乙、丙三处写到“照片”,各有不同的用意。甲处的照片是高山的单人照,展示了他的稚气和乐观,同时也揭示了高原红的特征,为后续的故事铺垫。乙处的照片是高山和新婚妻子的合影,这张照片反映了高山对家庭的眷恋和牺牲精神,同时也突出了他的英雄形象。丙处的照片是高山和原青的放大照片,这张照片展示了他们的幸福时光,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对高山的尊敬和怀念。
16.自然现象的象征。结合第②段“黝黑的脸蛋上泊着红圆圈,那是西藏军人高原反应后共同的颜色”,可知文中提到的“高原红”首先是指西藏军人因高原反应而在脸上出现的红晕。这种红晕是自然环境下特有的生理现象,象征着高山所在的高原地区的艰苦环境,以及军人在这种环境下坚守岗位的勇气和毅力。
人物形象的特征。结合第 段“原青说,我打小喜欢红颜色。家乡果园的苹果红,天安门前飘扬的国旗红。所以,我初次见到高山哥脸蛋上的高原红,感觉特别亲切”,可知高山脸上的“高原红”成为了他的一个显著特征,这个特征让他的妻子原青感到特别亲切,因为它代表着高山的坚守和牺牲。同时,这种红也象征着高山和原青之间深厚的感情,以及他们对家乡的思念。
牺牲与奉献的象征。结合第 段“谁知道,结婚第五年,要转业回家,一家人盼着团聚呢,却等来他为救一车人牺牲的消息”,可知高山为救一车人牺牲,他的牺牲体现了军人的无私奉献精神。这种精神就像“高原红”一样,鲜艳而火红,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牺牲的伟大。
爱情与亲情的象征。结合第 段“穿着军装的高山英气逼人,红裙子的原青羞赧地笑。高山脸上的高原红映着原青的红脸庞,喜气洋洋”可知,高山和原青的爱情故事中,“高原红”成为了他们名字的组合,也融入了他们对未来孩子的期望。这种红象征着他们之间纯洁而深厚的爱情,以及他们对家庭和未来的美好憧憬。
民族精神和时代风貌的象征。结合文章通过“高原红”这个词语,展现了我国军人的英勇无畏和无私奉献精神,同时也反映了当代社会对英雄的尊重和怀念。这种红象征着民族精神的力量,以及时代风貌的进步。
故答案为: “高原红”在文中具有丰富的意蕴。首先,它指的是因高原反应而出现在高山脸上的红晕,象征着边疆军人的特殊印记和他们的奉献精神。其次,它代表着高山和原青的爱情,蕴含着他们对彼此的思念和牵挂。最后,它还象征着高原军人忠诚保卫祖国、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
17.真实性和代入感:“我”作为故事中的参与者,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叙述,使得故事具有更强的真实性和代入感。例如,“作为团部宣传干事,我被抽调到军史编辑小组”,这样的叙述方式让读者感觉“我”是故事中的一部分,增加了故事的可信度。情感共鸣:“我”在叙述过程中,不仅是一个旁观者,也是一个情感的载体。通过“我”的情感反应,如“眼圈红了”“哽咽了”“泣不成声”等,加深了读者对高山牺牲的感同身受,更容易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线索串联:“我”在故事中起到了线索串联的作用,通过“我”的走访和调查,将高山的英雄事迹、家庭背景以及周围人的感受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视角转换:“我”在叙述过程中,不断转换视角,从高山的战友、驾驶员、妻子、记者等不同角度展现高山的形象,使得故事更加立体和全面。例如,“方向说”“驾驶员说”“原青说”等,都是通过他人的口吻来揭示高山的英雄行为和牺牲精神。
故答案为: 作者讲述高山故事的角度非常巧妙。作者以第一人称的视角,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展现了高山的英雄事迹和崇高精神。这种叙述方式使得故事更具真实性和感染力,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同时,作者还通过其他人物的回忆和讲述,从不同角度呈现高山的形象,使得故事更加立体和丰富。此外,作者在叙述过程中巧妙地设置了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024九上·自贡开学考)文言文阅读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淞流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英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节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
杭人游湖,已出酉归,避月如仇。是夕好名,队争出,多犒门军酒钱,轿夫擎燎,列岸上。一入舟,速舟子急放断桥,赶入胜会。以故二鼓以前,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大船小船一齐凑岸,一无所见,止见离击,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少刻兴尽,官府席散,皂隶喝道去。轿夫叫船上人,怖以关门,灯笼火把如列星,一一簇拥而去。岸上人亦逐队赶门,渐稀渐薄,顷刻散尽。
吾辈始舣②近岸。断桥石碰始凉,席其上,呼客纵饮。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夏面。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吾辈往通声气,拉与同坐。......吾辈纵舟,耐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
清梦甚惬。
(节选自张岱《西湖七月半①》)
【注】①七月半: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中元节,又名鬼节。杭州旧习,人们于这天晚上倾城出游西湖。②舣(yì):通“移”,移动船使船停靠岸边。
18.对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日更定矣 是:这
B.拥毳衣炉火 拥:拥抱,抱着
C.席其上 席:坐
D.轿夫擎燎 擎:举
19.下列对文章划线部分的句读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
B.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如呓如聋/如哑
C.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如呓/如聋如哑
D.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
20.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比较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篇文章都在描写西湖,从体裁上来看两篇小品文,都属于游记,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比如在写景上都运用了白描手法,粗线条地写景。
B.《湖心亭看雪》重在描写一处湖心亭;同时,两文的季节也大不相同,《西湖七月半》是讲夏天,《湖心亭看雪》是讲冬天,故浏览人一多一少,对比鲜明。
C.两篇文章都在写浏览西湖的经过,两文都只写夜游西湖,但《西湖七月半》重点描写西湖七月半晚上热闹的情景,而《湖心亭看雪》重点描写西湖看雪景的经历和见闻。
D.《西湖七月半》着重表现形形色色的人物享受西湖美好生活的乐趣,而《湖心亭看雪》则用独往表现作者孤高的情趣。
2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②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
【答案】18.B
19.A
20.C
21.(1)大雪接连下了几日,湖中游人全无,连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2)我们这些人放船在十里荷花之间,畅快地安睡。
【知识点】根据文言文中某一内容谈观点;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重点文言实词的含义需要在平时多积累识记,学会从课内向课外的迁移。解答本题,要先理解句子的意思,再据此推断加点词的含义。
(2)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可以结合句意和句子结构进行划分,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3)本题考查比较阅读。解答本题,联系全文,整体分析,按题目要求,将比较阅读的结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时尽量用上原文原句。并注意知识的迁移、拓展和创新。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
参考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几日,湖中游人全无,连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天初更时分,我撑着一叶小舟,裹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云、山、水混为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的一道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微小如草的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我看见有两人铺好毛毯,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有闲情逸致的人!”于是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杭州人游西湖,上午十点左右出门,下午六点左右回来,如怨仇似地躲避月亮。这天晚上爱虚名,一群群人争相出城,多赏把守城门的士卒一些小费,轿夫高举火把,在岸上列队等候。一上船,就催促船家迅速把船划到断桥,赶去参加盛会。因此二鼓以前,人声和鼓乐声恰似水波涌腾、大地震荡,又犹如梦魇和呓语,周围的人们既听不到别人的说话声,又无法让别人听到自己说话的声音;大船小舟一起靠岸,什么也看不见,只看到船篙与船篙相撞,船与船相碰,肩膀与肩膀相摩擦,脸和脸相对而已。一会儿兴致尽了,官府宴席已散,由衙役吆喝开道而去。轿夫招呼船上的人,以关城门来恐吓游人,使他们早归,灯笼。和火把像一行行星星,一一簇拥着回去。岸上的人也一批批急赴城门,人群慢慢稀少,不久就全部散去了。
这时,我们才把船靠近湖岸。断桥边的石磴也万凉下来,大家坐在上面,招呼客人开怀畅饮。此时月亮像刚刚磨过的铜镜,光洁明亮,山峦重新整理了容妆,湖水重新整洗面目。原来慢慢喝酒、曼声歌唱的人出来了,隐藏树荫下的人也出来了,我们这批人去和他们打招呼,拉来同席而坐。……我们这些人放船在十里荷花之间,畅快地安睡,花香飘绕于身边,清梦非常舒适。
18.B.有误,句意:裹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拥,裹着。
故答案为:B。
19.句意为:人声和鼓乐声恰似水波涌腾、大地震荡,又犹如梦魇和呓语,周围的人们既听不到别人的说话声,又无法让别人听到自己说话的声音。“人声鼓吹”点明写作对象,“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运用相同的结构,写出其特点。
故停顿为: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
故答案为:A。
20.C.“《西湖七月半》重点描写西湖七月半晚上热闹的情景”有误,结合乙文第二段内容可知,《西湖七月半》重点描写西湖七月半晚上,自己与友人在众人离开之后畅饮、赏景、酣睡的情景。
故答案为:C。
21.(1)句重点词语:三日:多天。俱:都。绝:消失。
(2)句重点词语:纵舟,划船。于,在。之,的。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倒装,于十里荷花之中酣睡。
故答案为: (1)大雪接连下了几日,湖中游人全无,连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2)我们这些人放船在十里荷花之间,畅快地安睡。
(2024九上·自贡开学考)古代诗歇阅读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戌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22.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从听觉角度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
B.颔联上句写景兼点时令,下句以对比的手法,写出了故乡的月亮比别处的亮,突出了对故乡的思念。
C.颈联写兄弟离散,天各一方,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在叙写家事中流露出不安。
D.全诗不着一“忆”字,却字字忆弟,句句有情,且层次井然,首尾照应。
23.请对比这首诗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所表达情感的异同
【答案】22.B
23.相同点:都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不同点:《月夜》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表达了作者思家念亲和忧虑时局、期望战乱早日结束的情感。《水调歌头》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作者对兄弟的怀念和对天下人共团圆的美好祝愿。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体味古诗词曲的遣词;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思乡怀人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和辨析。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从中找出各选项相对应的句子,进行仔细的分析比对,即可作出选择。
(2)本题考查诗歌情感把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当然还要注意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
22.B.有误,这句诗并不是在说故乡的月亮实际上比别处的更亮,而是通过心理作用,表达出诗人在思乡之情的影响下,感觉故乡的月亮特别明亮。这是一种主观的情感体验,而非客观的事实描述。因此,这里并没有使用对比的手法来突出对故乡的思念,而是直接通过情感表达来传达这种思念之情;
故答案为:B。
23.相同点:两首诗都借助月亮这一意象来抒发内心的情感。月亮在古典文学中常是思乡、怀人之情的象征,两首诗都通过描绘月景来表达对远方亲人或家乡的深切思念。无论是杜甫对分散各地的兄弟的思念,还是苏轼对远方弟弟子由的怀念,两首诗都深刻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不同点:
根据《水调歌头》中“中秋”“作此篇,兼怀子由”可知作者是在中秋佳节因为思念弟弟子由才写下这首词。“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又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是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月夜忆舍弟》中“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信手挥写,若不经意,看似与忆弟无关,其实不然。不仅望月怀乡写出“忆”,就是闻戍鼓,听雁声,见寒露,也无不使作者感物伤怀,引起思念之情。所以是字字忆弟,句句有情“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写得伤心折肠,感人至深。这两句诗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老是不能送到,更何况战乱频繁还没有停止,生死茫茫当更难逆料。表达了对饱受战乱颠沛流离之苦的百姓的同情。
据此回答即可。
故答案为: 相同点:都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不同点:《月夜》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表达了作者思家念亲和忧虑时局、期望战乱早日结束的情感。《水调歌头》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作者对兄弟的怀念和对天下人共团圆的美好祝愿。
24.(2024九上·自贡开学考)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行路难》)
(2)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不应有恨,    (苏轼《水调歌头》)
(4)先天下之忧而忧,    !(范仲淹《岳阳楼记》)
(5)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6)醉翁之意不在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
【答案】(1)玉盘珍羞直万钱
(2)沉舟侧畔千帆过
(3)何事长向别时圆
(4)后天下之乐而乐
(5)直挂云帆济沧海
(6)在乎山水之间也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本题中的“直、畔、事、济”等字词容易写错。
故答案为:玉盘珍羞直万钱;沉舟侧畔千帆过;何事长向别时圆;后天下之乐而乐;直挂云帆济沧海;在乎山水之间也
【点评】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25.(2024九上·自贡开学考)结合你所读的《艾青诗选》和《水浒传》,完成各小题。
(1)《水浒传》中的“七星聚义”中的七星是哪七个人 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
A.宋江、鲁智深、林冲、李逵、武松、秦明、刘唐
B.王伦、时迁、卢俊义、周通、柴进、李逵、张青
C.史进、朱仝、呼延灼、张青、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
D.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
(2)艾青曾说:“写诗的人常常为表达一个观念而寻找形象。”请简要谈谈诗人在《艾青诗选》中借助"土地"“太阳”这两种意象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1)D
(2)艾青在自己的诗歌中,对土地和太阳寄寓了自己独特的情感和追求。在《我爱这土地》等诗作中,“土地”凝聚着诗人对祖国、人民以及对大地母亲深沉的爱,对祖国命运深沉的忧患意识。在《向太阳》和《黎明的通知》等诗中,“太阳”表现了诗人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
【知识点】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基本内容;对作品的体验感受
【解析】【分析】(1)“七星聚义”是《水浒传》中的重要情节,指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七人在黄泥冈智取生辰纲一事。
A.宋江、鲁智深、林冲、李逵、武松、秦明都不属于“七星聚义”中的人物;
B.王伦、时迁、卢俊义、周通、柴进、李逵、张青也都不是“七星聚义”中的人物;
C.史进、朱仝、呼延灼也不是“七星聚义”中的人物;
故答案为:D。
(2)《艾青诗选》是近代诗人艾青的诗歌选集,他的诗歌通常都富有“五四”战斗精神和饱满的进取精神。这部诗选收录了诗人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期的主要作品,基本反映了诗人的创作历程和风格特征。在这些诗歌中,诗人艾青以激越抒情的笔触,吟唱多灾多难的祖国大地和旷野农村,礼赞太阳、黎明、火把,表现出艾青对旧社会的黑暗和恐怖的痛恨以及对黎明、光明、希望的向往与追求。
“土地”这个意象,凝聚着诗人对祖国以及对大地母亲诚挚的爱,对祖国前途和命运的深深的担忧。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中永远唱不尽的主题,把这种感情表达地最为淋漓尽致的,是他的《我爱这土地》。作者通过描述自己生活在祖国的这块土地上,痛苦多于欢乐,心中郁结着过多的“悲愤”,“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然而,这毕竟是生他养他的祖国,即使为她痛苦到死,也不愿意离开这土地,“死了”以后连“羽毛”也要“腐烂在土地里面”。表达了作者一种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最伟大、最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真实而朴素,却是来自诗人内心深,来自民族生命深处,具有不朽的艺术生命力。
“太阳”的意象表现了诗人灵魂的另一面:在诗人眼中,“太阳”这一永恒主题,是中国光明前途、也是中国必胜信念的象征,它点涵着诗人对光明、理想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执着的追求。这一时期,写的最好的光明颂有《向太阳》和《黎明的通知》。《向太阳》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歌颂了抗日解放战争给民族带来的新生,揭示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方向,寄托了诗人对光明、理想为热切追求。《黎明的通知》这首诗以黎明的口吻热切地唤起一切事物来迎接美好新世界的到来,充满着乐观向上的精神和对听社会新生活的坚定信念。这首诗歌赞美了解放区朝气蓬勃的美好生活,同时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故答案为: 艾青在自己的诗歌中,对土地和太阳寄寓了自己独特的情感和追求。在《我爱这土地》等诗作中,“土地”凝聚着诗人对祖国、人民以及对大地母亲深沉的爱,对祖国命运深沉的忧患意识。在《向太阳》和《黎明的通知》等诗中,“太阳”表现了诗人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
【点评】(1)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在日常阅读名著时,要注意识记主要人物及主要事件。同时,还要能根据主要事件,对人物性格有所了解,注意事件和性格的对应。
(2)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理解。在日常阅读名著时,注意要准确把握其中的重要事件,理解事件发生的背景及产生的影响。
26.(2024九上·自贡开学考)按要求作文。
提起夏天,你首先想到的什么 是一次快乐的旅行 还是一件让你感动的事 或是一个让你难以忘怀的人
请以“那年夏天”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习作中心突出,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写出真情实感;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习作不少于600字。
【答案】例文:
那年夏天
落叶枯黄,人颜已老,流水不再。
那年夏天,叶子是绿的,阳光是刺眼的,土地里是有果实的。乡下外婆家是宁静的,安详的。大概是腻了乡下乏味的生活,我和姐姐决定去山上烤红薯。  烤红薯最重要的就是原材料了,当我和姐姐得知外婆的土里并没有红薯的时候,犹如给了我们一个晴天霹雳。不过,这件事并没有打倒我们的烤红薯的愿望。
走在那片充满果实红土地上,眼尖的姐姐发现了红薯的苗,我们挖开了那块土地,两个红色的比拳头稍微大一些的果实呈现在我和姐姐的面前。那一刻,感觉好神奇,是我亲手挖开的食物,自豪感油然而生。突然我意识到:此地不宜久留,毕竟是别人的。我赶紧带着姐姐跑了。炽热的太阳无情的洒在我的身上,想找个阴凉处歇着,却没有。我和姐姐走到了一个稍微平一点的地里,准备将这两个红薯烤了,却发现没有一个合适的坑。正当我们迷茫不知所措时,一个大概有二十厘米的洞映入眼帘,那个洞的形状着实像狗刨的,但也管不了这么多了,姐姐麻利的捡了一些“柴火”放在坑中,再掏出打火机,点燃了他们。
姐姐掏出刀子将一个红薯切成片,用木棒将他们穿进去,放在火上方,另外一个直接放在了火中。滴答滴答,时间一分一秒溜走了,红薯也在慢慢的由生变熟。火上面的红薯先熟了,我和姐姐把灰吹掉,就直接将它消灭了,虽然没有好的工具,也没有好的技术,但是,那红薯的滋味是美的,吃着它是高兴的,幸福的。微风吹来,姐姐将另外一个红薯弄了出来,大概是因为在直接丢在里面住的,使这个红薯穿了一件新的黑色的衣裳。拨开它,一阵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咬了一口,甜蜜松软,融入我心。
吃完美味的红薯高兴地回到家,外婆责骂我们说:“你们怎么能偷别人的红薯呢,还有,山上不要随便点火,很危险的,以后去山坡上也不要两个人去,遇上了什么危险怎么办,知道了吗!?”我和姐姐愧疚地点点头。
或许,再也吃不到那种幸福的滋味了吧;或许,外婆再也不许我去烤红薯了吧;或许,那片土地再也找不到那两个活泼的身影了吧;或许……
童年走了,燕子去了,花谢了。那年夏天,回不去了。
【知识点】记叙文;全命题作文
【解析】【分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
1.审题立意。审题可知,“那年夏天”表时间,从这个词语可以看出文章的叙事性和抒情性。应写自己在那年夏天经历过的事件,表达自己在那年夏天生发的情思。联系材料中的“提起夏天,你首先想到的什么?是一次快乐的旅行?还是一件让你感动的事?或是一个让你难以忘怀的人”可知,可以写那年夏天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的快乐,可以那年夏天的自然美景,可以写那年夏天亲情的陪伴。“那年夏天”的“那年”,是记忆中的夏天,表达的主旨是对那年夏天的难忘之意。引出这份难忘之意的是那年夏天发生的事件,也是叙事的主要内容。
2.选材构思。文体适合写记叙文。选材宜小不宜大。可以写那年夏天自己回到了老家,看到了乡村的自然风光,结识一些真性情的小伙伴,他们带着我在乡野里自由的玩耍,我与他们结下了真挚的友谊。可以写那年夏天的亲情记忆。那年夏天,暑假,自己来到了父母打工的城市,不仅感受到了亲情陪伴的美好与快乐,也感受到父母打工生活的不易。写作时,应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议论或抒情来点明主旨,抒发真情。
例文:
那年夏天
落叶枯黄,人颜已老,流水不再。
那年夏天,叶子是绿的,阳光是刺眼的,土地里是有果实的。乡下外婆家是宁静的,安详的。大概是腻了乡下乏味的生活,我和姐姐决定去山上烤红薯。  烤红薯最重要的就是原材料了,当我和姐姐得知外婆的土里并没有红薯的时候,犹如给了我们一个晴天霹雳。不过,这件事并没有打倒我们的烤红薯的愿望。
走在那片充满果实红土地上,眼尖的姐姐发现了红薯的苗,我们挖开了那块土地,两个红色的比拳头稍微大一些的果实呈现在我和姐姐的面前。那一刻,感觉好神奇,是我亲手挖开的食物,自豪感油然而生。突然我意识到:此地不宜久留,毕竟是别人的。我赶紧带着姐姐跑了。炽热的太阳无情的洒在我的身上,想找个阴凉处歇着,却没有。我和姐姐走到了一个稍微平一点的地里,准备将这两个红薯烤了,却发现没有一个合适的坑。正当我们迷茫不知所措时,一个大概有二十厘米的洞映入眼帘,那个洞的形状着实像狗刨的,但也管不了这么多了,姐姐麻利的捡了一些“柴火”放在坑中,再掏出打火机,点燃了他们。
姐姐掏出刀子将一个红薯切成片,用木棒将他们穿进去,放在火上方,另外一个直接放在了火中。滴答滴答,时间一分一秒溜走了,红薯也在慢慢的由生变熟。火上面的红薯先熟了,我和姐姐把灰吹掉,就直接将它消灭了,虽然没有好的工具,也没有好的技术,但是,那红薯的滋味是美的,吃着它是高兴的,幸福的。微风吹来,姐姐将另外一个红薯弄了出来,大概是因为在直接丢在里面住的,使这个红薯穿了一件新的黑色的衣裳。拨开它,一阵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咬了一口,甜蜜松软,融入我心。
吃完美味的红薯高兴地回到家,外婆责骂我们说:“你们怎么能偷别人的红薯呢,还有,山上不要随便点火,很危险的,以后去山坡上也不要两个人去,遇上了什么危险怎么办,知道了吗!?”我和姐姐愧疚地点点头。
或许,再也吃不到那种幸福的滋味了吧;或许,外婆再也不许我去烤红薯了吧;或许,那片土地再也找不到那两个活泼的身影了吧;或许……
童年走了,燕子去了,花谢了。那年夏天,回不去了。
【点评】这篇《那年夏天》的作文,立意明确且情感真挚。作者通过回忆童年时与姐姐烤红薯的经历,巧妙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纯真与欢乐的世界。总的来说,这是一篇优秀的作文,既有生动的叙述,又有深刻的情感表达。希望作者在今后的写作中能够继续发挥优点,同时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写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