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优化练 2024--2025学年
初中历史统编版九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胡夫金字塔是占埃及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之后,金字塔越修越小。这反映了( )
A.法老地位至高无上 B.金字塔的建造工程浩大
C.王权逐渐走向衰落 D.胡夫是地位最高的法老
2.小雨同学在自学世界古代史某一课时,在笔记本上记录了“阿拉伯数字”“黄金之国”“大象之国”“高贵的人”“不可接触者”等关键词。她自学内容应该是( )
A.阿拉伯帝国 B.古代印度 C.古希腊 D.古代日本
3.列宁曾说雅典民主政治是“在民主共和国中参加选举的是全体,但仍然是奴隶主的全体,奴隶是除外的”。列宁意在说明( )
A.选举是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表现形式
B.雅典的民主是除奴隶外所有人的民主
C.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上是奴隶主专政
D.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全体雅典人的民主
4.当代美国都市学者乔尔-柯特金(Joel Kotkin)认为:“后来欧洲的主要城市像约克、伦敦、特里尔、巴黎、维也纳和布达佩斯等都从诞生于台伯河畔的这座天才城市中获益匪浅。”“这座天才城市”是( )
A.罗马 B.雅典 C.亚历山大 D.巴比伦
5.下图历史场景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
A.形成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
B.标志着权利义务交织的封君封臣关系正式形成
C.起到了维护西欧庄园内部公共秩序的积极作用
D.使日本陷入了幕府与天皇朝廷长期并存的局面
6.“庄园里有手工作坊、磨坊和烤面包房等,可以生产各种生活和生产所需的物品,除非万不得已,庄园很少出去采购,只有少数庄园不能生产的物品(如盐、铁等)才从城市购买。”这主要说明西欧庄园( )
A.管理严格,限制对外交流
B.高度发达,无需对外交流
C.远离城市,不便对外交流
D.自给自足,很少对外交流
7.“只有富裕的城市才能为创办大学提供大笔金费,解决广大师生的食宿问题,使大批不事生产、专门从事教学的人积聚一处。”这说明( )
A.城市为大学提供了物质基础 B.城市与大学相伴而生
C.大学为城市培养了大量人才 D.城市与大学相互依存
8.拜占庭帝国曾盛极一时,疆域辽阔。从7世纪开始,其疆域急剧收缩。导致其领土急剧收缩的因素包括( )
①阿拉伯人的扩张 ②十字军东征 ③奥斯曼人的进攻 ④沙皇俄国的扩张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9.“在这种阶级压迫之下,日本的部民处境日益恶化,特别是公元626年,日本发生全国特大灾荒……。在这种情况下,部民们无法生存下去,便以各种形式反抗贵族的统治……而这时,日本的邻国如中国、朝鲜等,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中国先进的生产力和各种制度,吸引着日本的有识之士。”这段材料有助于我们了解( )
A.日本部民的组成 B.大化改新的背景
C.大和统一的意义 D.幕府形成的原因
10.运用多维视角评价同一历史现象,能够使我们对历史的理解更透彻。下表所列为不同视角对同一历史事件的分析。这一历史事件是( )
经济视角——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结果 文明视角——各种文明相互交流碰撞发展 全球视角——世界从彼此分散走向整体 社会视角——促进物种交流丰富人民生活
A.亚历山大东征 B.罗马帝国的扩张 C.新航路的开辟 D.奥斯曼帝国的崛起
11.下列是美国18世纪70年代某一历史事件的发展示意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A.图中b处的事件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B.图中遇到的阻力F2是英国的殖民统治
C.图中动力F1是指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D.图中c处事件的发生,宣告美国诞生
12.下表是英、美、法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情况。其共同揭示了( )
国家 手段 纲领 结果
英国 内战和“光荣革命” 《权利法案》 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
美国 武装斗争 《独立宣言》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法国 激烈的革命与战争 《人权宣言》 经过共和国、帝国的反复、最终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A.立法是革命的前提 B.反封建是各国共同任务
C.国家独立是巨变的条件 D.资本主义建立和发展是时代的潮流
13.杨宁一教授在《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里写道:“工业革命的第二阶段(即第二次工业革命)大致始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第二阶段的工业革命是在近代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取得了比第一阶段更多、更重要的成果。”这说明( )
A.两次工业革命都开始于英国 B.科学理论推动技术发明
C.两次工业革命都开创了新时代 D.技术发明源于生产实践
14.列宁曾评价一部著作是完整的系统的,至今仍然是关于阶级斗争最好的阐述,是“每个觉悟工人必读的书籍”。这本著作是( )
A.《独立宣言》 B.《共产党宣言》 C.《权利法案》 D.《人权宣言》
15.有学者指出“现在的世界秩序,尤其是东亚的国际秩序,都与开始于 19世纪后半期的变革引起的这一波动,以及对周边区域实施的统治与造成的伤害有关。”材料中的“变革”指( )
A.彼得一世改革 B.日本明治维新
C.美国南北战争 D.英国“光荣革命”
二、综合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前资本主义时代,农业是整个社会的主要生产部门。在农本经济中,占主导的是建立在个体小生产基础上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经济形态把人类社会分割成各个狭隘的民族地域。那时的历史,只能是各国各民族狭隘的地域史或狭隘的民族史。闭塞是古代社会各国各民族历史的特征。……对这种闭塞状态具有世界意义的突破,是与资本主义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从15、16世纪之交到19世纪,是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向整体发展的转变时期。……资产阶级无限追求利润和对外征服扩张的本性,使它在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殖民主义掠夺中,使用了极为残酷的“血与火”的暴力。这种冲击及其引起的变化,构成人类社会历史从分散发展向整体发展转变的主要内容。
——李植楠《世界史从分散到整体演变的启示》
(1)根据材料,指出作者认为在前资本主义时代“闭塞是古代社会各国各民族历史的特征”的根源是什么?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推动15、16世纪之交到19世纪“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向整体发展的转变”的主要历史事件有哪些?
(3)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材料中“‘血与火’的暴力”的认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1500年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也是因为从1500年左右地理大发现以后,西欧人走向海外,开始殖民扩张,欧洲贸易才走出地中海的狭小范围而扩大到全世界,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从而促进了欧洲的封建生产方式迅速地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对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世界近代史以1500年为分界线的原因。请列举一例“地理大发现”的成果。
材料二 表一:英、法、德、美世界贸易总值对比(单位:亿马克)
年份 世界贸易总值 英国(连同殖民地) 法国 德国 美国
1850 145 33.8(52.4) 15 21 12.8
1870 374 91.8(140) 45 42 34
表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
(2)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错误”;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未涉及”。
A.从1850—1870年的20年间,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德国贸易增长相对较慢。( )
B.18世纪70年代初,加上殖民地,英国在世界贸易中占到一半以上比例。( )
C.工业革命对英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3)对比表一和表二,说明美国经济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该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 资本主义在一步一步加强世界地区间的联系并且最后把世界连成整体时,也借助于近代化的交通工具和通信技术……然而这些近代化的交通工具和新技术也都是资本主义大工业的产物……但是这个进步也是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于世界上其余地区、国家的宰割、奴役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4)根据材料三,归纳近代交通工具与通信技术和资本主义发展之间的关系。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资本主义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5)综上,请谈谈你的认识。
参考答案:
1.C
根据材料“胡夫金字塔之后,金字塔越修越小”结合所学知识,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多方面的挑战,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国时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C项正确;法老地位至高无上不能体现材料所述内容的变化,排除A项;金字塔的建造工程浩大在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材料内容没有强调金字塔建筑工程问题,排除B项;古埃及的国王称“法老”,是全国最高的统治者,故“胡夫是地位最高的法老”的表述错误,排除D项。 2.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数字”是古印度人发明的,“黄金之国”是古印度,传说印度最早发现和使用的金属是黄金,因而印度有“黄金之国“的美称;印度因其深厚的象头神甘奈施信仰而被称为“大象之国”;“高贵的人”是古印度种姓制度中婆罗门等级,“不可接触者”是古印度种姓制度中四个等级之外的人,因此她自学内容应该是古代印度,B项正确,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使用的“阿拉伯数字”,排除A项;“阿拉伯数字”是古印度人发明的,不是古希腊,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数字”是古印度人发明的,不是古代日本,排除D项。故选B项。
3.C
根据题干“在民主共和国中参加选举的是全体,但仍然是奴隶主的全体,奴隶是除外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妇女、奴隶没有任何政治权利,雅典的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是维护奴隶主利益的民主,因此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上是奴隶主专政,C项正确;题干列宁意在说明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上是奴隶主专政,不涉及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形式,排除A项;雅典民主中外邦人、妇女、奴隶没有任何政治权利,“所有人”说法错误,排除B项;雅典民主中外邦人、妇女、奴隶没有任何政治权利,“全体雅典人的民主”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
4.A
据材料“诞生于台伯河畔的这座天才城市”可知,这是罗马,罗马城邦便是逐渐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A项正确;雅典在希腊,与材料台伯河畔不符,排除B项;亚历山大城位于埃及,与材料台伯河畔不符,排除C项;巴比伦在西亚两河流域,与材料台伯河畔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5.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A项正确;图片是查理曼三个孙子缔结条约的场景,无法体现权利义务交织的封君封臣关系正式形成,排除B项;状元法庭起到了维护西欧庄园内部公共秩序的积极作用,与题干所示信息不符,排除C项;镰仓时代使日本陷入了幕府与天皇朝廷长期并存的局面,题干所示为欧洲查理曼帝国,与日本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6.D
根据题干“庄园里有手工作坊、磨坊和烤面包房等,可以生产各种生活和生产所需的物品,除非万不得已,庄园很少出去采购,只有少数庄园不能生产的物品(如盐、铁等)才从城市购买。”可知庄园里的物品大多是自己生产的,少数特定物品需要购买,基本满足自身需求,因此符合自给自主,很少对外交流,D项正确;题干没有说明庄园的管理制度,不能说明管理严格,排除A项;“只有少数庄园不能生产的物品(如盐、铁等)才从城市购买”与无需对外交流相矛盾,排除B项;题干没有说明庄园与城市的距离,因此不能说明远离城市,排除C项。故选D项。
7.A
由材料“只有富裕的城市才能为大学提供大笔经费,解决广大师生的食宿问题,使大批不从事生产、专门从事教学的人聚集一处。”可知,这反映出中世纪的城市为大学的兴起提供物质基础,A项正确;从10世纪起,西欧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而大学兴起于12世纪,排除BD项;大学为城市培养了大量人才,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排除C项。
8.B
依据所学可知,从7世纪起,阿拉伯人不断攻击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帝国的部分地区;东征的十字军曾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14世纪初,拜占庭帝国受到新崛起的奥斯曼土耳其人的不断进攻,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亡了拜占庭帝国。由此可知,导致拜占庭帝国领土急剧收缩的因素为①②③,B项正确;沙皇俄国的扩张,与拜占庭帝国无关,④不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
9.B
根据“在这种阶级压迫之下,日本的部民处境日益恶化,特别是公元626年,日本发生全国特大灾荒……。在这种情况下,部民们无法生存下去,便以各种形式反抗贵族的统治……而这时,日本的邻国如中国、朝鲜等,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中国先进的生产力和各种制度,吸引着日本的有识之士。”可知7世纪时日本面临严重统治危机,而中国的先进制度和文化对日本产生强烈的吸引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因此题干材料有助于我们了解大化改新的背景,B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涉及日本部民的组成,排除A项;大和国统一日本,对于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项;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贵族、豪门、寺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组成庄园。12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设幕府于镰仓。镰仓幕府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日本由此进入了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与题干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
10.C
材料“世界从彼此分散走向整体”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的联系,世界从彼此分散走向整体,C项正确;亚历山大东征出现于公元前4世纪,资本主义尚未出现,排除A项;罗马帝国建立于公元前1世纪,当时资本主义尚未出现,排除B项;奥斯曼帝国的崛起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1.B
根据题干时间“1775年”“1776年”等并结合所学可知,图片描述的是美国的独立战争。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是英国的殖民统治激化了北美人民与英国殖民者之间的矛盾,因此阻力F2是英国的殖民统治,B项正确;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美国诞生,排除A项;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时间是1789年,此时还未爆发,排除C项;1777年的萨拉托加大捷是独立战争的转折点,不是宣告美国诞生,排除D项。故选B项。
12.D
根据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情况表可知,英法美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是近代欧美巨变的主要史实,代表了资本主义建立和发展是时代潮流,D项正确;《权利法案》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颁布,不能解释为立法是革命的前提,排除A项;美国独立战争反抗的是英国的殖民统治,排除B项;英法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时候本身就是独立国家,不是为了国家独立,排除C项。故选D项。
13.B
根据题干“第二阶段的工业革命是在近代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取得了比第一阶段更多、更重要的成果”和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科学理论推动技术发明,B项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始于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多个国家同时进行,排除A项;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电气时代”。题干中没有涉及相关信息,排除C项;第一次工业革命技术发明源于生产实践;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明源于自然科学的新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
14.B
根据材料“列宁曾评价一部著作是完整的系统的,至今仍然是关于阶级斗争最好的阐述”并结合所学可知,1848年,《共产党宣言》正式出版,它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即共产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B项正确;《独立宣言》出现于美国独立战争时期,与工人阶级关系不大,排除A项;《权利法案》颁布于英国,强调限制王权,与工人阶级无关,排除C项;《人权宣言》出现于法国大革命时期,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要求,与工人阶级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5.B
根据材料“东亚的国际秩序”“19世纪后半期的变革”“对周边区域实施的统治与造成的伤害有关”并结合所学可知,1868年起,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使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但日本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使日本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对周边国家进行侵略与殖民统治,影响了东亚的国际秩序;日本强大起来后,1894年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给中国带来了灾难,B项正确;彼得一世改革是18世纪初,排除A项;美国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与材料“对周边区域实施的统治与造成的伤害”无关,排除C项;“光荣革命”时间是1688年,排除D项。故选B项。
16.(1)根源:自然经济占主导的农本经济
(2)事件: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扩张(掠夺)、工业革命(或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等
(3)认识:客观上有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有助于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也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17.(1)原因;新航路开辟将世界连为一个整体,打破了全球各地的地理限制;“地理大发现”后,西欧开始了殖民扩张,将贸易扩大到全球;“地理大发现”促进了封建生产方式的瓦解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或使封建生产方式让位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成果: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达 伽马开辟了欧洲到东方的新航路;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任答一点)
(2)(正确)(错误)(未涉及)
(3)变化:1913年美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上升,远超其他国家。
原因:美国积极开展第二次工业革命,诞生了众多技术成果:美国内战为美国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4)关系:近代交通与通信工具是工业革命的产物,但同时又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影响:加强了各地联系,将世界连成一个整体;推动了技术进步,促进了经济发展;但加强了对其他地区的奴役,给这些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5)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加强世界的联系的过程;资本主义一方面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又造成了世界其他地区的灾难。(任答一点或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