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三课件《4-2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三课件《4-2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共3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4-10 18:32: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第四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东北地区为例位置纬度
经度
临国
临省
范围自然环境特征地形地形单元
分布
格局气候类型
热量分布
降水分布
对农业的影响一、气温特征冬季等温线密集,南北温差大,达50℃原因:⑴直射南半球,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较南方小
⑵北方昼较南方短
⑶冬季风南下,北方影响比南方大
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位于秦岭——淮河一线
最冷在漠河,最热在南海诸岛1、我国一月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原因原因:⑴直射北半球,太阳高度角大
⑵北方昼较南方长
最热在吐鲁番盆地,最冷在青藏高原2、我国七月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原因夏季等温线稀疏,南北温差小,普遍高温温度带范围≥10℃作物熟制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黑龙江省北部、
内蒙古东北部东北和内蒙古大
部分、新疆北部黄河中下游大部分
地区和新疆南部秦岭—淮河以南,
青藏高原以东滇、粤、台的
南部和海南省<1600℃>8000℃1600—3400℃3400—4500℃4500—8000℃一年一熟,早熟的
春小麦,大麦、
马铃薯等一年一熟,春小麦、
大豆、玉米、谷子、
高粱等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冬小麦复种早熟糜子、
荞麦,后冬小麦复种
玉米、谷子、甘薯一年两熟到三熟,稻麦
两熟或双季稻,双季稻
加冬油菜或冬小麦水稻一年三熟河流名称
分布植被名称
分布土壤类型
分布
特点土壤类型及分布:
特点:黑钙土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的中、西部 黑土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的东部和北部、三江平原的西部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二、土地资源及其开发1、土壤肥沃
2、土地资源丰富
3、土地开发2、土地资源丰富
表现: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
人均耕地面积最多;
耕地
宜农荒地
林地
草地
湿地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三江平原黑、内蒙、吉(多)辽(少) 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 呼伦贝尔高原 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兴凯湖 商品粮基地是指以销售粮食为目的而进行农业生产的地域.
一个地区能否成为商品粮基地,取决于
1、粮食生产条件和基础好
2、粮食的商品率高
3、增产的潜力大粮食生产的数量是重要的,而更重要的是粮食产量与人口数量之间对比关系3、土地开发
——荒地开发形式
问题:
措施:进行水利建设
建立国营农场破坏了湿地和生态系统 不再开垦荒地;
对已开垦的荒地逐渐还林、还草、还湿地。三江平原:
——我国最大的沼泽区沼泽的生态功能:蓄水池、水源地
丹顶鹤、天鹅等大型水禽的栖息地
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三江平原发展农业的条件
优势:
不足: 地形平坦,集中连片,可恳荒地面积大
便于大规模机械化开发、耕作
光热资源比较充足
湿地地区,水源丰富
肥沃的黑土 土壤水分过多,通气不足,地温低,微
生物活动微弱,有机质难以被吸收
土壤过湿、过阴,春季播种困难
夏季雨水积存,易成洪灾,影响农作物
生长和管理三、农业生产和布局1、农业结构:
2、农业在全国的地位:
3、农业布局基础知识梳理比较齐全、以耕作业为主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甜菜、林业基地自东向西:
①以林为主的农林交错地带
②以农为主的农林、农耕、农牧地带
③牧业地带
自南向北:
①海洋渔业地带
②农耕地带
③农林牧交错地带四、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基础知识梳理1、黑土的开发
问题、原因、措施:
2、林业的发展
问题、原因、措施:
3、湿地的保护
湿地含义、功能、分布
问题、措施:1、黑土的开发
问题
原因
措施:表土流失,肥力下降 黑土上的草甸植被破坏,
自然平衡遭到破坏,引起土壤冲刷 实行“少耕深松,耕松结合,深松蓄水”的
耕作制度,加强黑土的培肥,增施有机肥。
植树造林,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保
护土壤2、林业的发展
问题
原因
措施森林减少,覆盖率下降
森林质量下降,生态环境恶化重采轻育,采伐超过生长量,
森林火灾、毁林开荒、滥砍滥伐坚持以营林为主,发展以落叶松和杨树为主的速生丰
产林; 合理采伐,坚持以蓄积量定采伐量,促进珍
贵树种的更新(红叶松); 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
保护生态环境,防止生态恶化人为(3)开辟多种能源以解决居民烧柴困难
问题;
(4)预防森林灾害(虫灾、火灾等);
(5)制定森林法,用法律的形式保护森
林资源等;3、湿地的保护
湿地含义
功能
分布
问题
措施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
湿地面积减少
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恶化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好现存湿地
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退田
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退化湿地四、北方地区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1、北方地区的森林资源(东北林区)分布? 长期以来,林区面积不断减少,森林覆盖率降低,环境
恶化的原因:森林面积减少毁林开荒过量采伐重采轻育滥砍滥伐森林灾害居民烧柴可见,东北林区森林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原因造成的。2、恢复和发展东北林区的森林资源、维护生态
平衡的主要措施和途径有:(1)改善管理,设立自然保护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等);(2)积极造林,采伐与培育相结合;(3)开辟多种能源以解决居民烧柴困难问题;(4)预防森林灾害(虫灾、火灾等);(5)制定森林法,用法律的形式保护森林资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