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活动课 从考古发现看中华文明的起源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 活动课 从考古发现看中华文明的起源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6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2-26 19:09: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中国历史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第21课 活动课 从考古发现看中华文明的起源
课标内容要求
通过了解河姆渡、半坡、良渚、陶寺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知道中国的原始农耕生活;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产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
教材分析
《第21课 从考古发现看中华文明的起源》是统编义务教育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的活动课,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核心概念——“中华文明的起源”。通过寻找良渚博物院中相关考古成果,运用所学解读文物,以文物证史,帮助学生理解良渚古城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 在2024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中国历史 七年级 上册》中,良渚古城遗址内容出现在第一单元《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和《第21课 活动课 从考古发现看中华文明的起源》之中。教材对良渚古城遗址的时间、地点、布局以及随葬品等进行具体介绍,还附有良渚古城及其外围水利系统结构示意图、良渚古城遗址出土的玉器及神人兽面纹线描图等。带领学生,通过考古发现,运用考古成果,探寻中华文明的起源,实证我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学情分析
从知识储备看,通过第2课的学习,学生知道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通过第3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良渚古城遗址,对“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有一定认识,这就为本次博物馆学习作了铺垫。在此基础上,设计走进良渚博物院的学习活动,调动学生知识储备,搭建书本知识与现实世界的桥梁,通过实地考察、自主探究、合作讨论等活动,实现有效迁移。 从学习能力看,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史料分析能力,但以往接触的大多是文本材料,面对博物院内的文物展示、场景复原模型以及文字介绍,如何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结合考古发现,探寻中华文明的起源,这对七年级学生来说既陌生又新奇。通过项目式学习,围绕驱动性问题,循着问题链,在博物院中寻找相应的考古成果,实证历史,进而完成能力进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良渚博物院展厅中的部分考古成果的解读,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以良渚考古实物证据展示良渚遗址的文化价值。 2.探访良渚博物院,初步学会从实物资料中获取历史信息,通过文物证史,了解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感受中华文明的起源。 3.讲好良渚文化的故事,体会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认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厚植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对考古成果历史信息的解读,感受良渚稻作农业的发达。 教学难点 通过对博物院内文物的探寻,提取历史信息,形成历史认识。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地点:门厅、前言展板 创设情境,引疑启思 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为什么说“良渚是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如何运用家乡考古成果,讲好中华文明的起源。 布置任务:良渚文化已出现发达的稻作农业、复杂的社会分工、明显的阶级分化和统一的精神信仰。在良渚博物院中,找出相应的考古成果,进行实证。 走进良渚博物院,阅读前言展板文字“良渚文化已出现了发达的稻作农业,复杂的社会分工,明显的阶级分化和统一的精神信仰”。思考如何运用家乡考古成果,讲好中华文明的起源。 学生带着问题与任务,寻找相应的考古成果,进行文物证史。 调动学生已有知识与生活经验,提出驱动性问题,从家乡考古成果入手,明确本课学习目标。
新课学习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任务驱动,构建认知 地点:第一展厅“水乡泽国” 学习任务一 通过对第一展厅“水乡泽国”部分考古成果的解读,实证良渚文化已出现发达的稻作农业、复杂的社会分工。 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运用展厅中的相关考古成果进行文物解读,结合教科书中的知识,综合运用,解决问题。 进入第一展厅寻找相关考古成果,并对文物进行解读,解决下列问题: 1.良渚先民种植的农作物是什么?它的实证在哪里? 2.良渚先民种植农作物使用什么工具? 3.良渚先民在哪里种植农作物? 围绕学习任务一,从“良渚发达的稻作农业”切入,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运用展厅中的相关考古成果,进行文物解读,以史证论,解决问题,突破教学重点,培育学生历史课程核心素养。 学生在搜集和解读史料的同时,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与内化,加强文化自信。
地点:第二展厅“文明圣地” 学习任务二 通过对第二展厅“文明圣地”部分考古成果的解读,实证良渚文化已出现复杂的社会分工、明显的阶级分化。 对如何寻找、解读文物进行二次指导,让学生有意识的运用展厅中的相关考古成果进行文物解读,描述良渚古城的布局、建筑材料和建造方式。 复盘第一展厅活动,进入第二展厅寻找相关考古成果,并对文物进行解读,解决下列问题: 1.良渚古城的布局是怎样的? 2.良渚先民使用什么材料修筑水坝? 3.良渚先民是如何建造起自己的家园的? 围绕学习任务二,解决问题链,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寻找相关考古成果并在文物解读的基础上,以史证论,解决问题,并能用相对学科化的语言综合分享,培育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素养。 培养学生像历史学家一样去思考历史,养成一双能搜集、整理、辨析史料的慧眼,运用史料解释历史,掌握研究历史事件的分析方法。
地点:第三展厅“玉魂国魄” 学习任务三 通过对第三展厅“玉魂国魄”部分考古成果的解读,实证良渚文化已出现明显的阶级分化和统一的精神信仰。 引导学生关注课本图片,掌握从出土文物中解读历史信息的基本方法,在第三展厅中寻找相关考古成果进行文物解读,探寻良渚文化与中华文明起源的关系。 联系课本内容,进入第三展厅寻找相关考古成果,尤其是课本中出现的文物,关注细节,并对文物进行详细解读,解决下列问题: 1.良渚玉器出自哪些墓葬? 2.良渚玉器出土地点有何异同? 3.结合教材,说一说:良渚玉器上的图像有何共同之处? 引导学生构建课本与博物馆资源的联系,围绕任务三,解决问题链。 提炼文物解读的基本方法与要素,增强学生运用展厅中相关考古成果进行文物解读的意识。以史证论,解决问题,培育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素养。 学生通过对博物院展呈文物的分析、解读,进而加深对教材核心概念的理解。
小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交流感悟,升华内化 师生围坐,共同讨论此次活动中的收获。 学生在良渚博物院留言板留言并回顾所学知识与技能,复盘提升,讨论本次良渚博物院研学的收获。 复盘反思,总结本次“走进良渚博物院”的学习之旅,多维度感受良渚文化的影响力、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厚植家国情怀,进而突破本课的学习难点,培养学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板书设计
第21课 活动课 从考古发现看中华文明的起源
作业与评价
1.作业内容: 基础作业:完成同步习题。 拓展作业: 担任“小小讲解员”,生动诠释良渚文化的悠久历史,将教科书内容与博物院考古资源紧密结合,共绘历史长卷,细述史韵悠长。 化身“小小设计师”,匠心独具,打造良渚文创产品,将历史文化精髓和艺术科创有机融合,共铸文创精品,讲好良渚文化故事。 2.评价量规: 基础作业:见答案(略) 拓展作业: 评价内容评价维度评价方式和评价等级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找考古成果能针对问题,找到相应的考古成果,为历史求证☆☆☆☆☆☆☆☆☆析历史信息能提取考古成果蕴含的信息,有理有据地阐述☆☆☆☆☆☆☆☆☆明核心概念能运用考古成果,理解教材核心概念,加强认识内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