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塑生命的人
1.继续学习默读的方法、技巧,领会莎莉文老师隽永深沉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2.了解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学习她好学善思、坚韧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品质;
3.学习一体两面的写法,海伦成为不平凡的人,与莎莉文老师的帮助密不可分,同时也是自己努力的结果。
攫(jué):抓。
衡(héng)量:比较,评定;考虑,斟酌。
绽(zhàn)放:(花朵)开放。
吞(shì)噬:吞食;并吞。
稚(zhì)气:孩子气。
搁(gē)置:停止做某件事。
不适(shì):(身体)不舒服。
沁(qìn)凉:透出凉意。
阐(chǎn)释:阐述并解释。
茫然无措(cuò):形容心中迷惑,不知道该怎么做。
无休无止(zhǐ):没完没了,不停止。
【预习导学】
海伦·凯勒曾深深地感激自己的老师,她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首先,我要久久地凝视我亲爱的莎莉文老师的脸庞。”阅读中,我们要透过文本深入认识与探究莎莉文老师是怎样一步步引领海伦·凯勒重拾信念、走向光明的。
阅读小提示:
1.在默读中,仔细阅读课本中的注释、旁批以及阅读提示,努力做到能自我疏通文意;对于不能理解的地方,做好标记与同学讨论或者求教老师。
2.学会利用互联网查阅资料,或者到学校图书馆阅读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进一步了解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对海伦·凯勒做更为全面的了解。
1.对于作者本人和作者老师的信息,还可以利用网络或者去图书馆进行查找。
2.把从书本中读到的诸如保尔、贝多芬、张海迪、邰丽华或者身边的身残志坚的人物故事记录下来。
【合作探究】
细心揣摩,弄清标题含义
1.标题“再塑生命的人”,如果用一句中国的俗语来表达相同含义,该怎么说 “再塑生命”的字面意思是什么
2.默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再塑生命”和“再塑生命的人”的含义。
【参考答案】
1.示例:①再生父母。意思是对自己有重大恩情的人,多指救命的恩人。
②“再塑生命”从字面意思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
2.示例:“再塑生命”是指莎莉文老师“给我的灵魂带来了光明、希望和快乐,我的灵魂获得了自由”,莎莉文老师让“我”回到自然、理解自然,莎莉文老师教“我”懂得什么是爱,还教“我”懂得真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重新塑造了海伦·凯勒的生命,帮助没有听力和视力的海伦·凯勒学会了阅读、写作,上了大学,并且成为有名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这个标题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无比敬爱和感激之情。
1.这篇课文近年来一直被选入课本之中,但文章的标题几经变化,有时是“我的老师”,有时是“再塑生命”,有时是“再塑生命的人”,你觉得哪一个题目更为恰当
在对比中,分析海伦变化
1.全文详细描写了莎莉文老师到来前后“我”的变化,请默读全文,以小组为单位,梳理这种变化,各组派代表汇报探究成果。
【参考答案】
1.示例:①从黑暗痛苦到光明幸福。文中这样写道:“好几个星期以来,我被愤怒与痛苦深深攫住,苦苦折磨,而随着这种激烈的斗争而来的,则是极度的消沉与无助。”莎莉文老师到来之前,“愤怒与痛苦”把海伦“深深攫住,苦苦折磨”,“消沉与无助”是海伦生活的常态。她就被这种情绪包围着。“你是否有过在海上被浓雾包围的经历 那些似乎可以触摸得到的白色的黑暗将你吞噬,而那艘大船则无比焦急而紧张地摸索着向岸边行进,能依靠的只有测深锤和测深绳……我就像这条船一样,不过我连罗盘或测深绳都没有,我茫然无措,根本不知道哪里才是港湾”,海伦把那时自己的生活比喻成在“被浓雾包围”中穿行,并且“连罗盘或测深绳都没有”,只能感到“茫然无措”。可是,莎莉文老师到来并耐心、细心传授海伦知识之后,海伦的心就光明幸福起来了。老师通过水,“唤醒了我的灵魂,给我的灵魂带来了光明、希望和快乐,我的灵魂获得了自由!”作者这样写道:“我想,应该很难找到一个比那天的我更幸福的孩子吧,那一天对我来说太重要了。那一天结束的时候,我躺在我的儿童床上,仔细回味这一天带给我的快乐。那是平生第一次,我无比渴望新一天的到来。”这是多么值得珍惜的变化呀!
②从茫然无知到充满渴望。莎莉文老师刚到来时,“我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在拼写一个词,我甚至都不知道有词的存在,我只是像猴子般用手指进行模仿”,这个阶段,“我”确实还处在茫然无知的阶段。在老师的教育下,通过手指游戏,学习拼写词语,“我”慢慢明白“原来所有事物都有一个名字”。“离开水井房的时候,我内心充满了学习的渴望。所有的东西都有名字,伴随着每一个名字都会诞生一个新的想法”,并且“我觉得我触摸到的每一样东西似乎都充满了活力,那是因为我已经学会用新的奇异的眼光来看待一切”。这是多么有意义的变化呀!
③从一点不后悔和难过到感受到悔恨和悲伤。作者在文中这样写道:“我发了脾气之后一点儿也没有后悔和难过的感觉……我心中涌起了一种满足感,因为引起我不适的东西被清除掉了。”这是作者在莎莉文老师来了不久时的表现。后面则这样写道:“我的眼睛充满了泪水,因为这时我才意识到自己都干了些什么,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深深的悔恨和悲伤。”到这里,我们看到了海伦确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分析人物的变化时,要善于紧扣具有反义关系的词语,在关注词语的基础上,再用具体的事例进行佐证。
2.对于本文来说,可以找出哪些内容属于写老师来之前的,哪些属于写老师来之后的,再找到写出这种变化的内容,并概括。
纪录片《难忘的童年》摄制组第三次现身: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们摄制组来到你们学校,希望能拍摄到一组镜头,这组镜头的主题是“再塑生命的教师”。作为一位读者,你认为莎莉文老师在《再塑生命的人》中,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来再塑海伦生命的
深入体悟,再塑生命之人
1.我们通过对比,分析了莎莉文老师到来前后,海伦所发生的巨大变化。而促成这一变化的人物是莎莉文老师,那么,作者是怎样在写自己的变化中来表现莎莉文老师对自己的影响的呢
提示:运用“之所以 ,是因为 ”这种句式表达。
2.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海伦和莎莉文老师分别是个怎样的人
3.看完海伦的故事,你觉得一个人要“再塑生命”需要哪些因素
【参考答案】
1.示例:①之所以海伦能够发生从黑暗痛苦到光明幸福的变化,是因为莎莉文老师点燃了海伦心灵世界的希望。莎莉文老师到来之后,耐心、细心地给海伦传授知识,启发她的心智,是莎莉文老师为她点燃了希望之光,开启了生命之门,莎莉文老师对海伦的生命进行了再塑。
②之所以海伦能够发生从茫然无知到充满渴望的变化,是因为莎莉文老师开启了海伦对外部事物的感知。莎莉文老师耐心地想尽各种办法让海伦学会一些字的拼写,并让海伦理解它们的含义,这使海伦开始以充满新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由此海伦迈出了由一个盲聋的残疾人向如一个正常人一样求知的艰难一步。所以海伦感激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这丝毫没有言过其实。
③之所以海伦能够发生从一点不后悔和难过到感受到悔恨和悲伤的变化,是因为莎莉文老师在海伦心中播种了“爱”和“阳光”。莎莉文老师用她独特的方式教会了海伦“水”的含义。没有爱的生命就是没有生命的生命,对于海伦来说,心中充满了爱,她的生命才开始饱满,开始富有生机。从这一点上也可以说莎莉文老师给了海伦的生命以生命。
2.示例:①海伦是一个聪明、好学、坚毅而又感情丰富、热爱生活的女孩。
②莎莉文老师是一个热爱自己的学生,讲究教育方法,循循善诱、善良和蔼充并满智慧和耐心的出色的老师。
3.示例:
毅力:小海伦没有放弃认字。灵感:小海伦通过感受水而受到启发。求知欲:对新事物抱有极大热情。好老师:莎莉文老师富有爱心且教学技巧高超……
1.《再塑生命的人》节选自美国现代著名女作家海伦·凯勒的自传体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题目为编者所加。
因为课文是节选的内容,文章便有了一种有趣的呈现:在海伦·凯勒的自传性描述的背景下,再塑生命的莎莉文老师成了该节选内容的主角。
于是,这篇课文呈现出了独特的一体两面的思路结构,即文中的“我”——海伦·凯勒,与莎莉文老师相辅相成。
再塑生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