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
1.进一步熟悉文言文的特点,不断积累文言词汇,准确翻译文言文。
2.结合孔子的生平与思想特点,正确理解《<论语>十二章》的内容。
3.体会文中倡导的学习之道和求知之法,感受孔子的智慧和人格魅力。
第1课时
愠(yùn) 罔(wǎng) 惑(huò) 殆(dài)
箪(dān) 肱(gōng) 堪(kān) 笃(dǔ)
三省(xǐng)吾身 温(wēn)故知新
择(zé)善而从
①通假字
不亦说乎(“说”同“悦”,愉快)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②古今异义
不亦君子乎(古:有才德的人 今:泛指人格高尚的人)
可以为师矣(古:可以凭借 今:表示可能或能够)
③词类活用
学而时习之(时:名词作状语,按时)
吾日三省吾身(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传不习乎(传:动词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温故而知新(故、新:形容词作名词,学过的知识;新的理解和体会)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择其善者而从之(善:形容词作名词,好的方面,优点)
④一词多义
为:
知:
⑤文言句式
主谓倒装句
贤哉,回也!(应为:回也,贤哉!)
省略句
可以为师矣(省略宾语“之”,应为“可以之为师矣”)
【预习导学】
结合注释和相关的历史知识,疏通文章大意,感受传统教育的特色。
阅读小提示:
1.准确理解文言词语的基本意思。
2.思考文章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理清作者写作的思路。
1.请你阅读时集中注意力。
2.边读边圈画生字生词。
3.记录读完全文的时间。
【合作探究】
朗读课文,字正腔圆,注意读音和节奏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反复诵读中感受经典的魅力,感知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异同。朗读课文,注意读音和节奏。
示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参考答案】
(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口头翻译,理解文意,根据内容进行分类
1.一组同学口头翻译,另一组同学进行点评。完成当堂检测。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参考答案】
1.(1)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是很愉快吗
(2)我十五岁时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时有所成就,四十岁心里不再感到迷惑,五十岁知道上天的意旨,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而加以容纳),七十岁(做事)就可以顺从意愿,不会越过法度。
(3)选取他的优点加以学习,(看到)他的缺点(就对照自身,如果自身存在这些不好的地方)就加以改正。
(4)军队可以改变其主帅,平民百姓的志向却是不能改变的。
2.①第一章:三句话分别指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道德修养。
②第二章:这一章指道德修养。
③第三章:这一章指道德修养。
④第四章:这一章指学习方法。
⑤第五章:这一章指学习方法。
⑥第六章:这一章指道德修养。
⑦第七章:这一章指学习态度。
⑧第八章:这一章指道德修养。
⑨第九章:这一章指学习态度。
⑩第十章:这一章指珍惜时间。
第十一章:这一章指道德修养。
第十二章:这一章指学习方法。
3.示例:要搞好学习,就要珍惜时间;同时,要搞好学习就要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而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做人,懂得如何修身做人,又会更好地促进学习。
1.文言文要多朗读、背诵,通过多读多背来掌握文言知识,理解文意,培养语言感悟能力。
2.精读时要力求读出语气、语调和节奏。通过精读,更深入地感悟、理解作品,体会文章的情感,把握文章的特色。
3.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义、礼、智、信,看看这十二则句子里面涉及了哪些要素。
2.你能根据道德修养、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珍惜时间等,对《<论语>十二章》进行分类吗
3.你能理清道德修养、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珍惜时间四者之间的关系吗 请简要阐释。
《论语》十二章
《论语》十二章
第2课时
【合作探究】
抓住关键,把握重点,巧妙突破每章难点
1.同学们以自己喜爱的方式,把课文自由地默读一遍,然后完成任务。
①第一章:这一章要重点理解的词语是哪一个
②第二章:你如何理解“省”“忠”“信”这三个字的含义
③第三章:用一句话概括本章内容。“志学之年”“而立之年”“不惑之年”“天命之年”“耳顺之年”分别指代哪个年龄段 “七十岁”的叫法又是什么呢
④第四章;“温故”与“知新”,哪一个更重要
⑤第五章:如何理解“学”与“思”的关系
⑥第六章:在众多弟子中,为何颜回能得到孔子的盛赞
⑦第七章:如何理解“知之”“好之”“乐之”这三重学习的境界
⑧第八章:“义”的内涵是什么
⑨第九章:本章两句分别强调了什么
⑩第十章:这一章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场景 孔子要告诫学生什么
第十一章:这一章重点强调的是什么
第十二章:子夏是如何解读“仁”的呢
【参考答案】
1.①示例:“君子”与“小人”相对,有二义:一指身份,即地位高的人;二指修养,即有才德的人。孔子所说的“君子”指有才德的人。
②示例:“省”就是自我检查、反省的意思,曾子(孔子的学生)强调的就是要加强自我反省,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忠”是竭尽自己的心力;“信”是诚信地与人交往。这些是为人的原则。
③示例:孔子自述一生进德修业的过程。分别是十五、三十、四十、五十、六十岁的代名词。七十岁是古稀之年。
④示例一:“温故”更重要。在孔子那里,古代典籍及礼仪习俗等都是“故”,只有不断地温故,在温故的过程中学会思考,才能产生新知。
示例二:“知新”更重要。“知新”重在思考和领悟,只有不断思考并产生新的理解和体会,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创立自己的学说,成为启发他人的老师。
⑤示例:“学”是“思”的基础,“思”要在“学”中进行,先“学”后“思”符合认知规律,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其一。
⑥示例:颜回甘于清贫。在孔子的弟子中,颜回大概是最穷的人了。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破巷子里,别人不能忍受这种贫苦,颜回却自得其乐。
⑦示例:“知之”只是一般了解,“好之”则会有更大的热情投入,“乐之”才能全身心地置身其中,才能有真知灼见,才能有所成就。可见兴趣的培养是多么重要啊!
⑧示例:“义”是指公正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孔子讲的是当“富”“贵”与“义”产生矛盾时,他宁愿贫贱也要坚守“义”,守住“义”,即便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也乐在其中。
⑨示例:前一句强调真正的好学之人从不拘于固定的老师,随时随处都可以向他人请教,因为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我们要本着一颗谦虚的心向旁人请教,使自己不断地进步。后一句强调学习中的选择与反思,要善于吸取他人的优点,同时反思并改正自身的不足,体现了不断进步的精神。
⑩示例:孔子站在大河边,面对滚滚不尽的河水,发出了感慨:时间如同流水,一去不复返啊;生命短暂,一去不复返啊。孔子是想告诉弟子:一要珍惜时光;二要用积极的心态来看待人生,要不断进步。人生如河水一样,要不断向前进,思想、观念都要不断地进步,如果满足于今日的成就,就会落伍。
示例:孔子以军队之帅与匹夫之志作对比,一个“可”,一个“不可”,态度鲜明地强调了志向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告诉我们要有志向并要坚守志向。
示例:广泛学习且能坚定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运用“抓关键词”的学习方法,以核心字词为抓手,关注重要文言字词释义和文言句子翻译。
纪录片《难忘的童年》摄制组第四次现身: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们摄制组来到你们学校,希望能拍摄到一组镜头,这组镜头的主题是“启迪人生的名言”。作为一位读者,你认为在《<论语>十二章》中,启迪人生的名言是哪一句
以我之心,联系实际,欣赏启迪人生之句
1.每一个人阅读《<论语>十二章》都会有不同的体验。请联系实际,说说你最欣赏的是哪一句 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示例一:我最欣赏“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对于学过的旧知识,你要常去温习它,你将会有新的体会和新的发现。这样你收获的就会更多,你比别人懂得的就会更多,这样在某方面就能成为别人的老师了。
示例二:我最欣赏“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要将学习与思考相结合,辩证统一,二者不可偏废其一。
示例三:我最欣赏“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这句话。广泛学习,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坚定志向,勤学好问。边读边思,认真品味,这样才能做到学有所获。
示例四:我最欣赏“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什么事,只要你把它当作乐趣,就能学好、做好。乐于学习,享受学习,把学习当作一种最大的快乐,是最佳的学习境界。
示例五:我最欣赏“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要向他人学习,随时随地学习,借鉴别人的长处,从别人的短处中受到警醒。学习应该诚实、虚心求教,取长补短,改正不足。
示例六:我最欣赏“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不怨天尤人,严格要求自己,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宽容对待别人,能让人际关系更加和谐融洽。笑对一切,以宽容的心态对待一切,厚道仁义,心胸开阔。
示例七:我最欣赏“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这是孔子自述七十年的人生经历中,知识、修养、精神境界不断提升的过程,是其对自我、对人生的认识。说明人的道德修养是伴随人一生的,是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培养的,而这一过程十分漫长,往往会贯穿人的一生。
示例八:我最欣赏“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句话。一方面,孔子认为富贵应该是通过正当途径得到的,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得富贵是不可取的;如果不能获得富贵,就应该学会安贫乐道,在贫困中修养身心,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另一方面,孔子表明自己有理想,能坚守道义,安贫乐道,不会为物质享受而忙碌奔波,鄙夷不义之财。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要坚守节操,不能贪求不义之财,不受利益所诱惑,要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人生。
示例九:我最欣赏“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句话。通过对比,说明人要有志气、品格,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改变自己的志向,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示例十:我最欣赏“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孔子运用比喻慨叹时光的流逝,说明时间的流逝无法阻挡,劝人们珍惜时光。
杨绛先生在94岁高龄时,依旧在重温《论语》。她对朋友说:“我一生最爱《论语》,孔子是最富有人性的人。”
《论语》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