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总结明思路 记事抒情有方法 2024-2025学年语文统编版七年级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比较总结明思路 记事抒情有方法 2024-2025学年语文统编版七年级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27 07:17: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课段 比较总结明思路 记事抒情有方法
整理课
1课时
1.比较研读本单元六篇文章,归纳概括选材特点和抒情方式的异同;
2.阅读课文,分析课文中自己印象最深刻与最有感触的事件片段或细节描写;
3.品读《秋天的怀念》和《散步》,尝试读出亲情之外的情感内涵和主题意蕴。
【预习导学】
  自主朗读本单元的课文,边读边在文中画出你认为写得精彩的记事和抒情的语句,并简要批注。
思考以下问题:
1.这些课文所记之事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2.作者分别是如何在记事中抒发情感的
3.哪一篇课文的叙事抒情方式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为什么
【参考答案】
1.共同点:均以生活中的事件为素材,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和现实意义。
所记之事都能反映一定的主题和情感,引发读者的思考。
不同点:事件的内容和背景各不相同。
事件的复杂程度有别。有的事件简单明了,直接展现核心要点;有的则情节曲折,充满变化。
例如,《散步》讲述的是一家四口在田野散步的平凡小事,体现家庭的温馨;而《秋天的怀念》则是以作者与病重母亲相处的经历为背景,字里行间渗透着对母亲的挚爱和怀念。
2.借景抒情:通过对环境、景色的描写来烘托情感。如在《荷叶·母亲》中,作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以此表达内心的愉悦或宁静。
细节描写:细致地刻画事件中的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传递情感。比如,《秋天的怀念》中对母亲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母爱的温暖。
直抒胸臆:直接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想法。作者可能会在文中直接说“我感到无比的幸福”“我的心充满了忧伤”等。
以小见大:从平凡的小事中挖掘出深刻的情感和人生哲理。如描写一次小小的争吵,却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包容的重要性。
以《金色花》为例,作者通过想象自己变成金色花与母亲嬉戏的场景,细节描写生动,充满童趣,同时也抒发了对母亲的爱与依恋。
3.对于不同的读者,印象深刻的课文可能不同。
比如《散步》这篇课文的叙事抒情方式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原因在于它通过简单平凡的散步事件,展现了家庭中不同成员之间的关系和情感。在分歧产生时,“我”的决定体现了责任,母亲的顺从展现了慈爱,最终一家人在相互理解中共同前行。作者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和直接的情感抒发,而是在平静的叙述中,让读者自然而然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珍贵。这种以朴素的文字、真实的生活场景来传达深厚情感的方式,更能触动人心,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共鸣。
阅读文章,整体感知,关注细节。
【合作探究】
读准节奏,读好语气,读出感情。
在理清文章典型事件、具体情感的基础上,在课文中划出自己最有感触的语段,在小组内进行朗读分享。
1.教师范读,重点进行语气和节奏的指导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方法点拨:
“▲”表示语气停顿短,节奏快,“·”(着重号)表示语气加重,“∧”表示停顿延长,节奏变缓,“↗”表示语气由低平转为高昂,“↘”表示语气由高昂转为低平。朗读这段话时,要注意“坏孩子”这个词在语境中的特殊作用,要读出母亲因着急而嗔怪孩子的语气。
2.学生角色扮演朗读;用评价量表进行评价
3.朗读竞赛,深化情感
根据以上学习方式,班级准备举办小组朗读比赛,各位同学互相评比打分。
示例:
在《散步》这篇课文中,我最有感触的片段是,“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1.自主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
2.《世说新语》两则文言文的朗读要建立在对内容理解的基础上,同学们初学文言文,可以先从节奏的划分入手,注意语言顺序,分析结构停顿。
通读单元课文,梳理课文内容和感情脉络。
课文 典型事件 具体情感
《秋天的怀念》
《散步》
《金色花》
《荷叶·母亲》
【参考答案】
作者双腿瘫痪后,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母亲小心翼翼地照顾他的情绪。母亲提议去北海看花,想让作者重新振作,然而最终未能如愿,母亲就病重去世 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切的怀念、愧疚和自责之情,同时也展现了母亲对儿子无私、深沉、坚韧的爱
一家人在田野散步,母亲想走大路,儿子想走小路,最终“我”决定走大路,母亲却改变主意走小路 体现了作者对亲情的珍视、责任的担当,表达了作者对生命传承的感慨
作者想象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与母亲嬉戏玩耍 表达了孩子对母亲的依恋和热爱之情
作者看到雨中的红莲被荷叶遮蔽保护 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赞美
概括文章内容:要明确陈述的对象是人还是物,然后思考用什么样的句式来表达。
模板一:记叙了谁(在何时何地)+什么情况下+结果怎么样。
模板二:主人公+做了什么事+表现了什么品质。
模板三:描写了什么景物+表现了什么特征。
归纳概括的选材特点和抒情方式的异同。
1.朗读四篇文章中最让你感动的细节、对话、关键词语,探寻真情,填写学习任务单1。
学习任务单1
课文 最有感触的细节 关键词 对话 主旨情感
《秋天的怀念》
课文 最有感触的细节 关键词 对话 主旨情感
《散步》
《金色花》
《荷叶·母亲》
2.归纳六篇文章的选材特点、抒情方式和主要表现手法,填写学习任务单2。
学习任务单2
课文 体裁 选材特点 抒情方式 表现手法
《秋天的怀念》
《散步》
《金色花》
《荷叶·母亲》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行》
3.根据文章标题和内容,把握文章感情基调,完成学习任务单3。
学习任务单3
课文 感情基调
《秋天的怀念》   
《散步》   
《金色花》   
《荷叶·母亲》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行》   
4.课文除了表达亲情,是否还可以挖掘出更深层次的主题意蕴 你的依据是什么 这对你写作时立意有何启发(不一定每格都填写) 请完成以下学习任务单。
课文亲情之外的情感主题原文依据对写作的立意启发
《秋天的怀念》
《散步》
《金色花》
《荷叶·母亲》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行》
【参考答案】
1.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瘫痪、喜怒无常、憔悴、诀别
“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
什么时候 “你要是愿意,就明天 ”
通过回忆与母亲相处的点滴,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和无尽的愧疚,以及对生命的深刻领悟和重新振作的决心
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分歧、责任、尊老爱幼
“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
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展现了家庭生活中的温馨与和谐,体现了中年人在家庭中的责任担当以及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我便要投我的小小的影子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嬉戏、捉迷藏、天真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
“我不告诉你,妈妈。”
表现了孩子对母亲的依恋和热爱,以及母亲对孩子的关爱
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
红莲、荷叶、荫蔽
借景抒情,歌颂了伟大的母爱,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和赞美之情
2.散文 日常片段 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直抒胸臆 细节描写、对比
散文 平凡小事 在叙事中抒情 以小见大
散文诗 嬉戏情景 借物抒情 想象、象征
散文诗 雨中荷叶护红莲的场景 借景抒情 象征、比喻
文言文 家庭聚会 间接抒情 对比
文言文 相约出行 以叙事为主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3.沉痛、感伤、悲慨、压抑,结尾处又有一种达观释然
清新、明朗、愉悦、亲切、舒缓、轻松、从容
轻松、活泼、开朗
深沉、舒缓、柔和
闲趣、温馨、其乐融融
批评、斥责、讲理
4.示例:
课文《散步》
亲情之外的情感主题生命
原文依据“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 “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对写作的立意启发我们写作时如果写亲情,总是局限于亲人爱我、我爱亲人,但亲情显然能够被放置到更大的主题与空间中,比如《散步》,就将其放置在对生命的传承中。除了生命观,还可以放置在价值观中,放置在伦理观中,放置在对“爱”的不同理解中,等等。
感情基调:文章的感彩、作品的基本观点的情感取向,即作品整体体现的感情态度,是赞美还是批判、是歌颂还是针砭、是积极向上还是消沉等。
常见的感情基调:悲哀、感伤、悲慨、压抑、欢快、忧愁、喜悦、寂寞、愉快、温馨、豪迈、热烈、深沉、奔放、闲适、清新、明朗、愉悦、亲切、舒缓、从容、昂扬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