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段 写校园之真 书有主之文
写作实践课
2课时
1.能够理解有关中心的概念,明确中心对于一篇文章的重要性;
2.能够借助课文或者以经典名篇为例,掌握突出中心的常用方法;
3.能够在自身的写作实践中,熟练地运用多种技巧来突出中心。
第1课时
【合作探究】
阅读教材,获取新知
1.认真阅读教材“如何突出中心”这篇短文,师生共同交流下面这些问题。
(1)什么是中心 其要求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2)回顾一下,下面各篇文章的中心分别是什么 填写在下表中。
《春》
《秋天的怀念》
《再塑生命的人》
(3)教材围绕“如何突出中心”这一话题,主要讲了哪些问题 还可以根据前面所学,补充哪些问题 请概括。
【参考答案】
1.(1)示例:①中心,是文章中传达出来的作者的基本观点、态度、情感和意图。
②每篇文章都要有一个相对集中而明确的中心。
③有了中心,文章也就有了主心骨;没有中心,或者中心不明确,文章就像一盘散沙,杂乱无章,叫人不知所云。
(2)文章主要通过对春的详细描写,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春天画卷,表达了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抒发了作者的愉悦之情
文章主要叙述了作者对已故母亲的回忆,表现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对母亲无尽的爱,对母爱的赞美,以及对“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恨之情
文章主要叙述了莎莉文老师教海伦识字、认识事物的过程,赞扬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求知的热情及艰辛而愉快的生活经历,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之情
(3)示例:①认真审题,确定中心。做到明确集中,不蔓不枝。
②精心选材,围绕中心。做到剪裁加工,先后有序。
③讲究方法,突出中心。
设置线索,贯串中心。在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中,作者围绕着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依次描写济南的山景水色,写的内容很多,却眉目清晰,中心突出。
详略得当,表现中心。在莫怀戚的《散步》这篇文章中,关于两条散步路线的“分歧”和“我”的感受写得详细,关于散步中其他的事情略写或者不写。这样有主有次、有详有略地选取材料、组织文字,中心就会突出起来。
运用技巧,凸显中心。在于漪的《往事依依》这篇文章中,作者用“至今记忆犹新”的几件往事,与其他早已模糊的记忆做对比,写出自己对这几件往事的深刻印象,从而凸显了主题。
议论抒情,点明中心。在刘湛秋的《雨的四季》这篇文章中,作者在开头和结尾都运用了抒情的方式,直接抒发对雨的喜爱之情。
卒章显志,深化中心。在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这篇文章中,作者卒章显志,以抒情、议论的笔触来表达对母亲的无限怀念之情。
由于文章的“中心思想”(亦称“立意”),对于整篇文章的材料取舍、结构层次、语言表达起着统率作用,因而人们常把“中心思想”(“立意”)比作文章的灵魂。
课堂练习,提升技能
1.书包是我们每个人都必备的学习用品,上学和放学的路上,它与我们形影不离。假如要以“书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想一想:可以有哪些确立中心的角度 试将你想到的填写在下图中。
【参考答案】
1.示例:①“我的书包”侧重于从书包的功能、外观设计、对“我”的重要意义等方面确立中心。
②“我是书包”则要求以“书包”的口吻表露自己的心声,如为主人负担重而鸣不平,或者因主人乱扔乱放暗自委屈等。
③“我和书包”,着眼于“我”和书包的关系,写两者之间的故事。
还可以补充下面的这些角度:
④“妈妈的旧书包”,回忆妈妈童年时的学习生活,刻苦学习的经历,以及和姥姥之间浓浓的亲情……
⑤“未来世界的书包”,充分发挥想象,设想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未来书包的科技化、智能化……
⑥还可以是“我喜欢的书包”“我曾经用过的书包”“我和书包的故事”等。
作文以主意为将军,转换开阖,如行军之必由将军号令。句则其裨将,字则其兵卒,事料则其器械,当使兵随将转……如通篇主意间架未定,临期逐旋摹拟,用尽心力,不成文矣。
第三课段 写校园之真 书有主之文
第2课时
【合作探究】
审题实践
亲爱的同学,你一定有走出校园,参与社会实践的经历:或参观,或访问,或考察,或旅游,或做志愿者……其间的一幕场景、一个细节、一件物品、一段对话或一首民谣都可能触动过你的内心,引发过你的思考。请以“走出校园”为话题,自拟题目,自定立意,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
1.写作时不要贪多求全,不必面面俱到。从小处着眼,抓住一件事、一个场景或者一个方面写开去,要学会取舍。当然,将多件事情、多个场景组合起来,表达同一主题的不同侧面,也是一种新颖的写法。
2.“触动过你的内心,引发过你的思考”是这件事、这幕场景或这件物品等的写作价值所在,也就是你确立中心的立足点。
3.对这个场景或物品做些细致的描写,对这段对话中的某些语句做些强调,或者拿这首民谣与其他歌曲做些对比,都会使读者目光聚焦,文章就会显得中心突出,条理清晰。
①审导语。主要把握核心要素,理清导语的中心意旨。
②审题目。审清题目的本义、深层意义以及虚实关系。把握题目的关键词,围绕关键词进行追问。弄清词语之间的并列、修饰、限制等关系。审读出题眼的含义和题目要素之间的关系。
③审要求。除关注一般要求之外,还要重点关注特殊的要求。
佳作共赏
1.以上面给出的题目为例,提供一篇佳作,让学生按照教材上“提示”的要求进行点评,看看给出的佳作是如何落实提示中的各项要求的。并结合自己的写作情况,修改自己的习作。
预设同学们会出现这样的点评。
示例:
走出校园到田间漫步去
(拟题紧扣材料和话题)
一考生
我从校园出发,漫步到乡村的田间地头。(开篇第一句就紧扣标题,对于考场作文来说,非常重要)走在乡间小道上,看着两边碧绿的田野,享受着乡村田野的宁静,享受着清凉的乡野之风,舒心极了。(总写感受,“宁静”一词是全文的中心所在,后文多有呼应)
乡村,这么美丽宁静的地方,是多少校园儿女所怀念的地方。漫步田野,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我们在田野上奔跑,大人们在田野里劳动,鸟儿在屋与屋之间寻觅着食物。我高高兴兴地坐在稻草堆上,静静地看着远处正渐渐升起的太阳,乌鸦正停留在稻草人的肩膀上。在那头,几间矮房,顶上飘浮着缕缕白雾。(紧扣“宁静”一词,回忆记忆中儿时的田野)
我又想到了我们这些读书的孩子,大多数人的愿望是先考个重点高中,再考个重点大学,然后去向往的大城市工作。可是,此时此刻,我却在想,我们所向往的大城市,能有这么宁静安详吗 (写出了对理想和目标的思考)
我曾听说,一些人在城市里碌碌无为,有的还渐渐地迷失了自我,沦为虫豸。还有那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喇叭声、机器的运作声,大大小小的喧嚣声,以及个别人因为一些小事的争吵声,都让人心烦不胜烦。我无数次地在心中发问:这难道就是人们所期待的生活吗 (进一步写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发问,与这个时段自己所享受到的田野的宁静构成对比)
沿着田野散步,实在是一种享受。无论白天黑夜,这里总是神秘而又宁静。(紧扣“宁静”一词,描写眼前的田野之景)偶尔会从空中传来几声鸟鸣声,像是一曲悠扬的乐曲,不会让人厌烦。(以声衬静)在田野中散步,人们的心离大地更近了。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空气里夹杂着新鲜的泥土的气息,顺着微风蔓延在村庄里。我发现我已经走了很远了。现在是傍晚,农民们依然在田里劳动,施肥的施肥,除草的除草,耕耘的耕耘……谁说这不是一段诗意又华丽的旅程啊!
我接着向前走,踏着夜色,沿着星光照耀下的小路一直向前。月亮越升越高了,我发现有更多的人加入了散步。我并没有与他们打招呼,而是沉浸在我自己的世界里。(紧扣“宁静”一词,描写沉浸在我自己的世界里)
等走到了尽头,人已经散了,安静的田野上只剩下我一个人了。(为什么这里使用的是“安静”而不是“宁静” )我深深地吸一口气,望着漫天的星星,才心满意足地回到我的学校去了。(如何返回的就略写,一笔带过)
2.提交经过自己修改之后的习作。
【参考答案】
思路点拨
1.认真审题,确立中心。通过审读材料和提示,我们就可以知道,这道作文题确立中心的关键在于“触动过你的内心,引发过你的思考”。比如走出校园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强身健体,愉悦身心。毛泽东曾说:“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苟野蛮其体魄矣,则文明之精神随之。”又比如,走出校园参加艺术活动,可以陶冶情操,使人心境更豁达。著名小提琴家盛中国说过的一句话:“让孩子学琴,主要为的不是造就小提琴家,而是造就人,音乐对人的性情有极大的陶冶作用,会使人成为一个感情丰富的人,一个有格调和品位的人,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再比如,走出校园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可以开阔视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耳熟能详的名言。一个人要想增长见识,必须走万里路,读万卷书。还比如走出校园参加劳动,可以培养品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劳动,不仅仅意味着实际能力和技巧,而且首先意味着智力的发展,意味着思维和语言的修养。”欧文也曾说:“完善的新人应该是在劳动之中和为了劳动而培养起来的。”总之,走出校园,可以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促进我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2.有取有舍,围绕中心。在确立了中心之后,就要激活我们的记忆,在材料的仓库里围绕中心进行取舍。这里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一是不贪多求全,不必面面俱到。从小处着眼,抓住一件事、一个场景或者一个方面写开去。如莫怀戚的《散步》,就重点围绕两条散步路线的“分歧”和“我”的感受进行详写,其他的事情都是略写或者不写。但作者的巧妙之处就在于借助散步中“走大路”还是“走小路”这样的小事,提炼出“尊老爱幼”这样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题。二是将多件事情、多个场景组合起来,表达同一主题的不同侧面。本单元的文章,都是通过多件事来表现主题的。
3.运用技巧,突出中心。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参照前面的讲解。
1.是否做到了认真审题、确立中心。通过文章中的具体事实进行说明。
2.是否做到了有取有舍、围绕中心。透过文章的具体内容,你能看到作者在选取这些写作内容的时候,舍去的是哪些内容吗
3.是否做到了运用技巧,突出中心。从具体的文章中,找到一些突出中心的具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