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上海市位育中学高二(下)期中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18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2分)(2013?上海模拟)恒星的寿命取决于它的( )
A.质量 B.体积 C.温度 D.亮度
2.(2分)(2015?黄浦区二模)天然放射性元素衰变时放出的β射线是( )
A.电子流 B.光子流 C.中子流 D.质子流
3.(2分)(2013秋?浦东新区期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2s内,速度从3m/s增大到5m/s,方向不变.在这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
A.1m/s2 B.2m/s2 C.4m/s2 D.5m/s2
4.(2分)(2013秋?青浦区校级期末)下列图象中能反映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是图( )
A. B. C. D.
5.(2分)(2015春?上海校级期中)卢瑟福预言:在原子核内,除了质子外,还可能有质量与质子相等的中性粒子(即中子)存在.他的主要依据是( )
A.核外电子数与核内质子数相等
B.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
C.核的质量大于核内质子的质量
D.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约是质量数的一半
6.(2分)(2015春?上海校级期中)质量为m的物体A在地球表面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大小为F,质量为2m的物体B离地面高度等于地球半径,物体B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
A.2F B.F C. D.
7.(2分)(2015春?上海校级期中)如图,两端开口、粗细均匀的U形管竖直放置,用两段水银柱封闭一段气体.能使气柱变长的措施是( )
A.增大外界气压 B.减小外界气压
C.在U形管的左管滴入水银 D.在U形管的右管滴入水银
8.(2分)(2013秋?浦东新区期末)如图,一物体通过细绳悬挂于O点,用作用于A点的水平外力F1缓慢拉动细绳在θ角逐渐增大的过程中,外力F1和细绳OA的拉力F2的变化规律是( )
A.F1和F2都变小 B.F1和F2都变大
C.F1变小F2变大 D.F1变大,F2变小
9.(2分)(2015春?上海校级期中)如图,小球通过弹簧悬挂于天花板上,平衡时,小球停在O点.P点位于O点正下方,OP=5cm.将小球拉至P点并由静止释放,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做以O点为对称中心的机械振动,完成10次全振动的时间为10s,则小球的振动周期T和振幅A分别为( )
A.T=1s,A=5cm B.T=1s,A=10cm C.T=10s,A=5cm D.T=10s,A=10cm
二、单项选择题(共18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0.(3分)(2013秋?浦东新区期末)如图,一小球通过细绳悬挂于车厢顶上,车厢在水平轨道上做直线运动,小球相对车厢静止,细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α,则车厢的加速度( )
A.a=gtanα,方向水平向右 B.a=gtanα,方向水平向左
C.a=gsinα,方向水平向右 D.a=gsinα,方向水平向左
11.(3分)(2015春?上海校级期中)如图,电源电压和A、B两灯的电阻均不变.若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向左移动,则( )
A.A、B两灯均变亮 B.A、B两灯均变暗
C.A灯变亮,B灯变暗 D.A灯变暗,B灯变亮
12.(3分)(2015春?上海校级期中)如图,在“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实验中,闭合电键后,不能使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的措施是( )
A.把原线圈从副线圈中拔出 B.断开电键
C.保持电路中的电流恒定 D.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
13.(3分)(2015春?上海校级期中)如图,在两根平行直导线中,通以相反的电流I1和I2,且I1>I2,设两导线所受磁场力的大小分别为F1和F2,则两导线( )
A.相互吸引,且F1>F2 B.相互排斥,且F1>F2
C.相互吸引,且F1=F2 D.相互排斥,且F1=F2
14.(3分)(2015春?上海校级期中)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分布为mA和mB的物体A和B在相同的水平恒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相同的时间,恒力对A和B两物体所做的功分别为WA和WB,若mA=2mB,则( )
A.WA=WB B.WA=2WB C.WA= D.WA=
15.(3分)(2014?浦东新区一模)如图,质量相等的两小球A和B,A球自由下落,B球从同一高度沿光滑斜面由静止开始下滑.当它们运动到同一水平面时,速度大小分别为vA和vB,重力的功率分别为PA和PB,则( )
A.vA=vB,PA=PB B.vA=vB,PA>PB C.vA>vB,PA>PB D.vA>vB,PA=PB
三、填空题(共24分,每小题4分)
16.(4分)(2015春?浦东新区期末)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用热力学温标可表示为 K.当水的温度从沸点下降到0℃时,温度下降了 K.
17.(4分)(2013秋?浦东新区期末)质量为2kg的物体在几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 若撤去一个大小为8N、方向水平向右的力,则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方向 .
18.(4分)(2013秋?黄浦区校级期末)如图,虚线框内为门电路,L为灯泡,R为变阻器,R'为光敏电阻.当光照射R′时,其阻值远小于R,当R'不受光照时,其阻值远大于R.小灯泡发光时,门电路输出的是 (选填“高电压”或“低电压”).为使R'在光照时,小灯泡L不发光,没有光照时,L发光,该门电路应是 门.
19.(4分)(2013春?静安区期中)如图,边长为l的正方形金属线框,以一定的速度进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线框平面始终与磁场方向垂直.当线框恰好有一半进入磁场时,穿过该线框的磁通量为 ,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为 (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20.(4分)(2015春?上海校级期中)如图,为一列沿x轴传播的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此时,质点b的速度方向为y轴正向,则该波沿x轴 (选填“正”或“负”)向传播.若波的频率为20Hz,则该波的波速为 m/s.
21.(4分)(2014秋?上海校级期末)如图(a),一个小球在固定的轨道AB上往复运动,其位移﹣时间(x﹣t)图象如图(b)所示.则轨道AB的长度为 m,小球在t=0到t=6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m/s.
四.综合应用题(共40分)
22.(4分)(2015春?上海校级期中)作图
(1)如图1,小球静止于竖直挡板和斜面间,所有接触面均光滑.把小球的受力示意图补充完整.
(2)一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2所示,电场中有一带负电的检验电荷q.画出:
①A点的电场强度方向;
②q受到的电场力方向.
23.(9分)(2015春?上海校级期中)如图为“用DIS研究在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实验装置图.
(1)图中,实验器材A是 .
(2)一同学在两次实验中测得不同的(p、V)数据,发现p和V的乘积明显不同.若此同学的实验操作均正确,则造成此结果的可能原因是: ; .
(3)为了保持注射器内气体的温度不变,实验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有:避免用手握住注射器封闭有气体的部分; .
(4)大气压强为p0,注射器内气体的初始体积为10cm3.实验过程中,注射器内气体体积在4cm3至20cm3的范围内变化,注射器内部与外界压强差的最大值为 p0.
24.(7分)(2015春?上海校级期中)如图,水平放置的金属薄板A、B间有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E=2×106N/C.A板上有一小孔,D为小孔正上方h=32mm处的一点.一带负电的油滴在重力G=3.2×10﹣12N作用下,由D点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当油滴进入电场后,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求:(g取10m/s2)
(1)油滴刚进入电场时的速度大小;
(2)油滴所带的电荷量.
(3)在图中标出电场的方向.
25.(8分)(2015春?上海校级期中)如图所示电路中,电阻R1=5Ω,R2=14Ω,R3是总电阻为20Ω的滑动变阻器,滑动片位于中点.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稳压电源的电压U=12V.
(1)断开电键S,求电流表的示数和电阻R1的功率;
(2)闭合电键S,求电压表的示数.要使R1的功率变为5W,求滑动变阻器R3接入电路的阻值R3′.
26.(12分)(2015春?上海校级期中)如图(a),AB为光滑水平面,BC为倾角α=30°的光滑固定斜面,两者在B处平滑连接.质量m=1.6kg的物体,受到与水平方向成θ=37°斜向上拉力F的作用,从A点开始运动,到B点时撤去F,物体冲上光滑斜面.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v﹣t图象如图(b)所示.求:
(1)AB段的长度;
(2)拉力F的大小;
(3)物体冲上斜面的最大距离;
(4)若仅改变拉力F的大小,使物体从A出发,沿AB运动,且能越过D点.已知BD=AB,求拉力F.
2014-2015学年上海市位育中学高二(下)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共18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2分)(2013?上海模拟)恒星的寿命取决于它的( )
A.质量 B.体积 C.温度 D.亮度
【考点】恒星的演化.
【分析】恒星的寿命和它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的恒星寿命越短.
【解答】解:恒星的寿命取决于恒星的质量,恒星的质量越大说明寿命越短.是因为质量越大压力就越大,这种情况下恒星内部的核反应就更加剧.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恒星的理解,这要求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对积累相关的知识,做到处处留心.
2.(2分)(2015?黄浦区二模)天然放射性元素衰变时放出的β射线是( )
A.电子流 B.光子流 C.中子流 D.质子流
【考点】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衰变速度.
【分析】天然放射性元素衰变时能够放出的三种射线是α、β、γ.α射线是氦核流,β射线是电子流,γ是光子流,是一种电磁波.
【解答】解:天然放射性元素衰变时放出的β射线是电子流,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天然放射性元素衰变时能够放出的三种射线的组成,同时注意它们之间的区别.
3.(2分)(2013秋?浦东新区期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2s内,速度从3m/s增大到5m/s,方向不变.在这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
A.1m/s2 B.2m/s2 C.4m/s2 D.5m/s2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已知初末速度和时间,结合加速度的定义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解答】解:物体的加速度为:a=.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并能灵活运用.
4.(2分)(2013秋?青浦区校级期末)下列图象中能反映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是图( )
A. B. C. D.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加速度不变,速度均匀增大,根据位移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进行判断.
【解答】解:A、此图是位移图象,其斜率等于速度,斜率不变,物体的速度不变,说明物体沿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此图是位移图象,其斜率等于速度,斜率为零,物体的速度为零,说明物体静止.故B错误.
C、速度图线的斜率不变,物体的加速度不变,速度均匀增大,说明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
D、速度图线的斜率为零,物体的加速度为零,速度不变,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速度图象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根据图象的形状要能确定物体的运动性质.
5.(2分)(2015春?上海校级期中)卢瑟福预言:在原子核内,除了质子外,还可能有质量与质子相等的中性粒子(即中子)存在.他的主要依据是( )
A.核外电子数与核内质子数相等
B.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
C.核的质量大于核内质子的质量
D.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约是质量数的一半
【考点】原子的核式结构.
【分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只有质量数的一半或还少些,说明在原子核内,除了质子外,还可能有质量与质子相等的中性粒子(即中子)存在.
【解答】解:在原子核内,除了质子外,还可能有质量与质子相等的中性粒子(即中子),他的主要依据是核电荷数在数值上只有质量数的一半或还少些,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原子的核式结构,重点掌握卢瑟福核式结构,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6.(2分)(2015春?上海校级期中)质量为m的物体A在地球表面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大小为F,质量为2m的物体B离地面高度等于地球半径,物体B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
A.2F B.F C. D.
【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物体受到的万有引力由万有引力定律列式,分析万有引力公式与距离的关系,进行比较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设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
物体A在地球表面时,有:F=G
质量为2m的物体B离地面高度等于地球半径处,有:F′=G
解得:F′=
故选:C
【点评】本题是万有引力定律应用问题,要注意万有引力定律表达式里的r为物体到地球中心的距离.能够应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
7.(2分)(2015春?上海校级期中)如图,两端开口、粗细均匀的U形管竖直放置,用两段水银柱封闭一段气体.能使气柱变长的措施是( )
A.增大外界气压 B.减小外界气压
C.在U形管的左管滴入水银 D.在U形管的右管滴入水银
【考点】封闭气体压强.
【分析】根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恒量,可判知气柱变长是使其体积增大,该题中的气体温度不变,通过判断气体压强的变化,即可得知正确的措施.
【解答】解:使气柱变长,即为是被封闭的气体的体积增大,由=恒量可知,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减小气体的压强,可以使气柱变长.设右端气柱上方的水银柱的高度为h.
A、若增大外界气压,由P=P0+Ph可知,被封闭气体的压强增大,气体的体积减小,气柱长度变短,选项A错误.
B、若减小外界气压,由P=P0+Ph可知,被封闭气体的压强减小,气体的体积增大,气柱长度变长,选项B正确.
C、若在U形管的左管滴入水银,右端气柱上方的水银柱的高度不发生变化,被封闭气体的压强不变,气柱长度不变,选项C错误.
D、若在U形管的右管滴入水银,由P=P0+Ph可知,被封闭气体的压强增大,气体的体积减小,气柱长度变短,选项D错误.
故选:B
【点评】该题考查到了被封闭气体的压强的分析,确定被封闭的气体的压强常用的方法有:
(1)液体封闭的气体的压强:
①平衡法:选与气体接触的液柱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利用它的受力平衡,求出气体的压强.对液柱进行受力分析,当物体平衡时:利用F合=0,求p气 注意:Ⅰ、正确选取研究对象;Ⅱ、正确受力分析,别漏画大气压力.
②取等压面法:根据同种不间断液体在同一水平面压强相等的“连通器原理”,选取恰当的等压面,列压强平衡方程求气体的压强.选取等压面时要注意,等压面下一定要是同种液体,否则就没有压强相等的关系.
(2)固体(活塞或气缸)封闭的气体的压强:
由于该固体必定受到被封闭气体的压力,所以可通过对该固体进行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建立方程,来找出气体压强与其它各力的关系.
(3)加速运动系统中封闭气体压强的确定:
常从两处入手:一对气体,考虑用气体定律确定,二是选与气体接触的液柱或活塞等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出.具体问题中常把二者结合起来,建立方程组联立求解.
8.(2分)(2013秋?浦东新区期末)如图,一物体通过细绳悬挂于O点,用作用于A点的水平外力F1缓慢拉动细绳在θ角逐渐增大的过程中,外力F1和细绳OA的拉力F2的变化规律是( )
A.F1和F2都变小 B.F1和F2都变大
C.F1变小F2变大 D.F1变大,F2变小
【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
【分析】在A点用水平力F1缓慢拉动重物,在θ角逐渐增大的过程中,抓住合力为零,分别求出两个拉力的大小,从而判断其变化.
【解答】解:A点的受力如图,根据共点力平衡得:
F2=
F1=mgtanθ.
θ增大,则F1增大,F2增大;
故选:B.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能够正确地受力分析,运用共点力平衡进行求解.本题也可以通过作图法分析,抓住两个拉力的合力大小方向不变,拉力F1的方向不变,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判断两个拉力的变化.
9.(2分)(2015春?上海校级期中)如图,小球通过弹簧悬挂于天花板上,平衡时,小球停在O点.P点位于O点正下方,OP=5cm.将小球拉至P点并由静止释放,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做以O点为对称中心的机械振动,完成10次全振动的时间为10s,则小球的振动周期T和振幅A分别为( )
A.T=1s,A=5cm B.T=1s,A=10cm C.T=10s,A=5cm D.T=10s,A=10cm
【考点】简谐运动的振幅、周期和频率.
【分析】振动周期T是完成一次全振动的时间.振幅是振子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根据周期和振幅的概念分析.
【解答】解:据题,将小球拉至P点并由静止释放,则小球离开平衡位置O的最大距离,即振幅 A=0P=5cm.
小球完成10次全振动的时间为10s,则完成1次全振动的时间为1s,即周期为1s.
故选:A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要掌握振幅和周期的定义,知道O是平衡位置,OP等于振幅.基础题目.
二、单项选择题(共18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0.(3分)(2013秋?浦东新区期末)如图,一小球通过细绳悬挂于车厢顶上,车厢在水平轨道上做直线运动,小球相对车厢静止,细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α,则车厢的加速度( )
A.a=gtanα,方向水平向右 B.a=gtanα,方向水平向左
C.a=gsinα,方向水平向右 D.a=gsinα,方向水平向左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分析】小球和车厢具有相同的加速度,隔离对小球分析,通过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小球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从而得出车厢的加速度.
【解答】解:隔离对小球分析,如图所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小球的加速度a=.
车厢的加速度与小球的加速度相同,方向水平向右.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小球和车厢具有相同的加速度,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求解,掌握整体法和隔离法的运用.
11.(3分)(2015春?上海校级期中)如图,电源电压和A、B两灯的电阻均不变.若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向左移动,则( )
A.A、B两灯均变亮 B.A、B两灯均变暗
C.A灯变亮,B灯变暗 D.A灯变暗,B灯变亮
【考点】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分析】由图可知滑动变阻器灯泡A并联再与B串联;由滑片的移动可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的变化;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及电压表示数的变化.
【解答】解: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向左移动,电阻减小,滑动变阻器灯泡A并联的总阻值减小,且电路的总阻值减小,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干路电流变大,故B灯变亮,由U=E﹣Ir可知,路端电压降低,故A灯的电压U′=U﹣UB将会降低,故A灯变暗.
故选:D
【点评】本题关键在于理解电压表的作用,当电压表的并联部分不容易确定时,可以以电压表与电路的两个节点将电路分成两部分,电压表测量部分为不含电源的那部分电路.
12.(3分)(2015春?上海校级期中)如图,在“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实验中,闭合电键后,不能使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的措施是( )
A.把原线圈从副线圈中拔出 B.断开电键
C.保持电路中的电流恒定 D.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
【考点】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分析】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产生感应电流;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不变,不产生感应电流;根据图示与题意分析答题.
【解答】解:A、把原线圈从副线圈中拔出,通过螺线管的磁通量减小,从而产生感应电流,导致电流计指针偏转,故A正确;
B、当断开电键,通过螺线管的磁通量减小,从而产生感应电流,导致电流计指针偏转,故B正确;
C、保持电路中的电流恒定,穿过螺线管的磁通量不变,不产生感应电流,灵敏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故C错误;
D、当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变化,产生感应电流,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故D正确;
本题选择不偏转的,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判断磁通量是否变化、判断电流计指针是否偏转,分析清楚题意与图示情景、知道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即可正确解题.
13.(3分)(2015春?上海校级期中)如图,在两根平行直导线中,通以相反的电流I1和I2,且I1>I2,设两导线所受磁场力的大小分别为F1和F2,则两导线( )
A.相互吸引,且F1>F2 B.相互排斥,且F1>F2
C.相互吸引,且F1=F2 D.相互排斥,且F1=F2
【考点】平行通电直导线间的作用.
【分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磁场是由通电导线产生的,一通电导线在另一导线电流的磁场中,会受到安培力作用,由安培定则判断出电流的磁场方向,然后由左手定则判断出安培力方向.
【解答】解:A、通电导线在其周围产生磁场,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安培力作用,两导线所受安培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它们大小相等,故AB错误;
C、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I1在I2处产生的磁场垂直纸面向里,由左手定则可知,I2所所受安培力向左;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I2在I1处产生的磁场垂直纸面向外,由左手定则可知,I1所所受安培力向右;则两导线相互远离;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通电导线处于磁场中要受到安培力作用,可得:同向电流相互吸引,异向电流相互排斥.可作为结论让学生记住.
14.(3分)(2015春?上海校级期中)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分布为mA和mB的物体A和B在相同的水平恒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相同的时间,恒力对A和B两物体所做的功分别为WA和WB,若mA=2mB,则( )
A.WA=WB B.WA=2WB C.WA= D.WA=
【考点】动能定理.
【分析】根据动量定理判断速度关系,由动能定理求功的大小关系.
【解答】解:由动量定理得:Ft=mV,mA=2mB,所以VA=0.5VB,由动能定理得:W=,所以WA=0.5WB.
故选:C
【点评】本题是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的联合应用,题目不难.
15.(3分)(2014?浦东新区一模)如图,质量相等的两小球A和B,A球自由下落,B球从同一高度沿光滑斜面由静止开始下滑.当它们运动到同一水平面时,速度大小分别为vA和vB,重力的功率分别为PA和PB,则( )
A.vA=vB,PA=PB B.vA=vB,PA>PB C.vA>vB,PA>PB D.vA>vB,PA=PB
【考点】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分析】质量相同的两物体处于同一高度,B 沿固定在地面上的光滑斜面下滑,而A 自由下落,到达同一水平面.重力势能全转变为动能,重力的瞬时功率则是重力与重力方向的速率乘积.
【解答】解:AB在下落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因下降高度相同,重力做功全部转化为动能,故vA=vB,
A的速度竖直向下,B的速度沿斜面向下,由P=mgvsinθ可知,PA>PB,故B正确
故选:B
【点评】重力做功决定重力势能的变化与否,若做正功,则重力势能减少;若做负功,则重力势能增加.瞬时功率是力与速度在力的方向上的速度乘积.
三、填空题(共24分,每小题4分)
16.(4分)(2015春?浦东新区期末)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用热力学温标可表示为 373 K.当水的温度从沸点下降到0℃时,温度下降了 100 K.
【考点】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分析】本题考查了摄氏温标与热力学温标间的关系,摄氏温标与热力学温标的温差是相同的.
【解答】解:摄氏温度的0℃与热力学温度的273K相同,但它们的温差是相等的,即摄氏温标与热力学温标的温差是相同的.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用热力学温标可表示为T=273+100=373K.当水的温度从沸点下降到0℃时,温度下降了100℃,即下降100K.
故答案为.373,100.
【点评】摄氏温标与热力学温标是两种不同的温标,知道两种温标的标度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7.(4分)(2013秋?浦东新区期末)质量为2kg的物体在几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 若撤去一个大小为8N、方向水平向右的力,则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4 m/s2,方向 水平向左 .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
【分析】物体受多个力的作用平衡时,其中任何一个力与其它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撤去8N的力后,其它力的合力大小就是8N,再由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即可.
【解答】解:由共点力平衡的条件知,撤去大小为8N的力后,其它力的合力的大小就是8N,方向与8N的力的方向相反,即水平向左,由牛顿第二定律得:,方向水平向左
故答案为:4,水平向左
【点评】本题就是利用共点力平衡的特点,其中任何一个力与其它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应用这个特点,很容易就可以解出.
18.(4分)(2013秋?黄浦区校级期末)如图,虚线框内为门电路,L为灯泡,R为变阻器,R'为光敏电阻.当光照射R′时,其阻值远小于R,当R'不受光照时,其阻值远大于R.小灯泡发光时,门电路输出的是 高电压 (选填“高电压”或“低电压”).为使R'在光照时,小灯泡L不发光,没有光照时,L发光,该门电路应是 非 门.
【考点】简单的逻辑电路;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分析】小灯泡亮时输出为高电压,而此时R'不受光照时,其阻值远大于R.输入为低电压,可知该门电路为非门电路.
【解答】解:根据题意,R′为光敏电阻,光照时电阻很小,分压较小,门电路输入为高,小灯L不亮,不受光照时,电阻很大,分压较大,门电路输入为低,小灯L亮,知输出为高电压,故为非逻辑关系,非门电路;
故答案为:高电压,非;
【点评】考查了基本逻辑关系、基本逻辑门电路及其功能.
19.(4分)(2013春?静安区期中)如图,边长为l的正方形金属线框,以一定的速度进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线框平面始终与磁场方向垂直.当线框恰好有一半进入磁场时,穿过该线框的磁通量为 ,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为 逆时针 (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考点】右手定则;磁通量.
【分析】利用磁通量的公式即可求通过线圈的磁通量,磁通量的变化量是末态的磁通量减去初态的磁通量.并根据楞次定律来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
【解答】解:磁通量公式Φ=BS,线框一半在磁场外,此时穿过该线框的磁通量大小为Bl2,
根据楞次定律可知,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大,则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所以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逆时针.
故答案为:Bl2,逆时针;
【点评】本题考查了磁通量的公式,题目比较简单,注意磁通量有正负之分,但是个标量.同时考查楞次定律应用,当然还可以使用左手定则.
20.(4分)(2015春?上海校级期中)如图,为一列沿x轴传播的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此时,质点b的速度方向为y轴正向,则该波沿x轴 负 (选填“正”或“负”)向传播.若波的频率为20Hz,则该波的波速为 80 m/s.
【考点】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横波的图象.
【分析】根据波形平移法分析波的传播方向.读出波长,由公式v=λf求波速.
【解答】解:质点b的速度方向为y轴正向,波形向左平移,则该波沿x轴负向传播.
由图知,该波的波长 λ=4m
则波速为 v=λf=4×20=80m/s
故答案为:负,80.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振动和波动的关系,熟练运用波形平移法判断波的传播方向,也可以根据“上下坡”法判断.
21.(4分)(2014秋?上海校级期末)如图(a),一个小球在固定的轨道AB上往复运动,其位移﹣时间(x﹣t)图象如图(b)所示.则轨道AB的长度为 0.6 m,小球在t=0到t=6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0.1 m/s.
【考点】平均速度.
【分析】根据x﹣t图象分析小球的运动情形,由于小球在轨道AB上往复运动,故AB的长度等于正向的最大位移.根据图象判断前6s内的位移,再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计算前6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
【解答】解:根据位移﹣时间(x﹣t)图象可知,小球在0﹣2s向正方向运动,最大位移为0.6m,2s﹣4s向反方向运动,位移大小也为0.6m,4s﹣6s又向正方向运动,位移为,故轨道AB的长度为:L=0.6m,小球在0﹣6s内的位移为:x=0.6m,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t=0到t=6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故答案为:0.6,0.1.
【点评】本题要求能够从x﹣t图象中分析出物体运动的情形,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判断轨道的长度,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计算平均速度.
四.综合应用题(共40分)
22.(4分)(2015春?上海校级期中)作图
(1)如图1,小球静止于竖直挡板和斜面间,所有接触面均光滑.把小球的受力示意图补充完整.
(2)一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2所示,电场中有一带负电的检验电荷q.画出:
①A点的电场强度方向;
②q受到的电场力方向.
【考点】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物体的弹性和弹力.
【分析】(1)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抓住弹力的方向与接触面垂直,画出受力分析图.
(2)①电场线的切线方向表示电场强度的方向.
②负电荷所受的电场力方向与电场强度方向相反.
【解答】解:(1)小球受到重力、挡板的作用力与斜面的支持力,挡板对小球的弹力垂直于挡板指向小球,斜面对小球的弹力垂直斜面指向小球,
作出小球受力分析图,如图所示:
(2)①电场线的切线方向表示电场强度的方向,则A点的电场强度方向如图所示.
②负电荷所受的电场力方向与电场强度方向相反,q受到的电场力方向如图所示.
答:如图所示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电场线的物理意义,知道负电荷的电场力与电场强度是相反的.
23.(9分)(2015春?上海校级期中)如图为“用DIS研究在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实验装置图.
(1)图中,实验器材A是 压强传感器 .
(2)一同学在两次实验中测得不同的(p、V)数据,发现p和V的乘积明显不同.若此同学的实验操作均正确,则造成此结果的可能原因是: 环境的温度不同 ; 注射器内气体的质量不同 .
(3)为了保持注射器内气体的温度不变,实验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有:避免用手握住注射器封闭有气体的部分; 推拉活塞要缓慢 .
(4)大气压强为p0,注射器内气体的初始体积为10cm3.实验过程中,注射器内气体体积在4cm3至20cm3的范围内变化,注射器内部与外界压强差的最大值为 1.5 p0.
【考点】气体的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
【分析】(1)用DIS研究在温度不变时,研究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时,压强由压强传感器A测量,体积由注射器上的刻度读出.
(2)根据气态方程分析实验误差的原因.
(3)本实验的条件是:温度不变、气体质量一定,所以要在等温条件下操作,注射器密封性要好,推拉活塞要缓慢.
(4)根据玻意耳定律:p1V1=p2V2,求解气体体积最大和最小时注射器气体的压强,再求解内外压强差的最大值.
【解答】解:(1)本实验需要测量气体的体积和压强,体积由注射器的刻度直接读出,而实验器材A是压强传感器,可测出压强.
(2)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知,p和V的乘积明显不同,可能是由于环境温度不同,导致气体的温度T不同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于注射器内气体的质量不同造成的.
(3)为了保持注射器内气体的温度不变,推拉活塞要缓慢.
(4)以注射器内气体为研究对象:
初始时:p1=p0,V1=10cm3;
体积最小时:p2=?,V2=4cm3;
体积最大时:p3=?,V3=20cm3;
根据玻意耳定律得:p1V1=p2V2=p3V3,
则得:p2===2.5p0;p3===0.5p0.
所以注射器内部与外界压强差的最大值为△p=p2﹣p0=1.5p0
故答案为:
(1)压强传感器;
(2)环境的温度不同,注射器内气体的质量不同;
(3)推拉活塞要缓慢;
(4)1.5.
【点评】本实验是验证性实验,要控制实验条件,此实验要控制两个条件:一是注射器内气体的质量一定;二是气体的温度一定,这是该实验能否成功的关键.
24.(7分)(2015春?上海校级期中)如图,水平放置的金属薄板A、B间有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E=2×106N/C.A板上有一小孔,D为小孔正上方h=32mm处的一点.一带负电的油滴在重力G=3.2×10﹣12N作用下,由D点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当油滴进入电场后,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求:(g取10m/s2)
(1)油滴刚进入电场时的速度大小;
(2)油滴所带的电荷量.
(3)在图中标出电场的方向.
【考点】带电粒子在混合场中的运动.
【分析】(1)油滴进入电场前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刚进入电场时的速度大小v.
(2)油滴进入电场时做匀速直线运动,电场力与重力平衡,根据平衡条件列方程,求解电荷量q.
(3)根据受力分析,结合平衡条件,即可求解.
【解答】解:(1)油滴做自由落体运动的过程,根据机械能守恒得:
mgh=mv2;
得:v===0.8m/s
(2)在电场中,油滴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有:
qE=G
得:q===1.6×10﹣18C
(3)根据受力分析,结合平衡条件,则有电场方向竖直向下,如下图所示.
答:(1)油滴刚进入电场时的速度大小=0.8m/s;(2)油滴所带的电荷量1.6×10﹣18C;(3)在图中标出电场的方向如上图所示.
【点评】本题是带电粒子在重力场和复合场中运动的类型,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和平衡条件,就能轻松求解.
25.(8分)(2015春?上海校级期中)如图所示电路中,电阻R1=5Ω,R2=14Ω,R3是总电阻为20Ω的滑动变阻器,滑动片位于中点.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稳压电源的电压U=12V.
(1)断开电键S,求电流表的示数和电阻R1的功率;
(2)闭合电键S,求电压表的示数.要使R1的功率变为5W,求滑动变阻器R3接入电路的阻值R3′.
【考点】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
【分析】(1)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电压表内阻无穷大,电流表内阻为零.断开电键S,无电流通过R2,R1与滑动变阻器串联,根据欧姆定律求电流,再求R1的功率;
(2)闭合电键S,R2与滑动变阻器并联后与R1串联,电压表的示数等于电源的电压.根据R1的功率求出干路中的电流,由欧姆定律求出R1的电压,得到滑动变阻器的电压,即可由欧姆定律求得滑动变阻器R3接入电路的阻值R3′.
【解答】解:(1)断开电键S,因电压表内阻无穷大,无电流通过R2,R1与滑动变阻器串联,则根据欧姆定律得:
电流表示数 I==0.8A
电阻R1的功率 P1=I2R1=3.2W
(2)闭合电键S,R2与滑动变阻器并联后与R1串联,电压表示数等于电源电压,U=12V,
由P1′=I′2R1得:干路电流 I′=1A,
R2与R3右侧电阻R3′并联后的总电阻 R外=﹣R1=7Ω,
由 =+
解得 R3′=14Ω
答:
(1)断开电键S,电流表的示数为0.8A,电阻R1的功率为3.2W;
(2)滑动变阻器R3接入电路的阻值R3′为14Ω.
【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要知道理想电压表内阻无穷大,理想电流表内阻为零,理清电路的连接方式,再根据欧姆定律等知识进行研究.
26.(12分)(2015春?上海校级期中)如图(a),AB为光滑水平面,BC为倾角α=30°的光滑固定斜面,两者在B处平滑连接.质量m=1.6kg的物体,受到与水平方向成θ=37°斜向上拉力F的作用,从A点开始运动,到B点时撤去F,物体冲上光滑斜面.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v﹣t图象如图(b)所示.求:
(1)AB段的长度;
(2)拉力F的大小;
(3)物体冲上斜面的最大距离;
(4)若仅改变拉力F的大小,使物体从A出发,沿AB运动,且能越过D点.已知BD=AB,求拉力F.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分析】(1)根据速度时间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求出AB段的长度.
(2)结合图线的斜率求出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F的大小.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在斜面上上滑的加速度,结合速度位移公式求出物体冲上斜面的最大距离.
【解答】解:(1)AB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有:sAB===5m.
(2)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a1===2.5m/s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cos37°=ma1,
得:F=5N
(3)物体在斜面上上滑的最大高度为h,由机械能守恒定律mgh=mv2
h=1.25m
物体冲上斜面的最大距离sm===2.5m
(4)设物体在B点的速度为v′,且能到达D点,由机械能守恒定律mgsBDsin30°=mv′2
物体在AB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其加速度为a′,有v′2=2a′sAB
又:sAB=sBD
可得:a′===gsin30°=5m/s2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cos37°=ma
F′=10N
以拉力为F′时物体恰好不离开AB面,有F″sin37°=mg
F″=26.7N
所以既要沿AB运动又能越过D点,F的范围为:10N<F≤26.7N
答:(1)AB段的长度为5m;
(2)拉力F的大小为5N;
(3)物体冲上斜面的最大距离为2.5m;
(4)若仅改变拉力F的大小,使物体从A出发,沿AB运动,且能越过D点.已知BD=AB,拉力F的范围为10N<F≤26.7N.
【点评】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的综合运用,知道加速度是联系力学和运动学的桥梁.
参与本试卷答题和审题的老师有:听潮;src;成军;灌园叟;ljc;wxz;pyyzg;FAM;1484936;木子;蒙山;okczgp;wgb(排名不分先后)
21世纪教育网
2016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