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单】2.1 地形和地势 导学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学习任务单】2.1 地形和地势 导学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12-26 19:22:26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能运用地形图,总结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基本特征。
2.了解我国各阶梯的主要特征,能识记各阶梯分界线的名称。
◎重点:知道我国地势对我国气候和河流的影响。
◎素养目标:学习我国地势的特征,了解我国国情,树立科学的人地观。
【预习导学】
重点梳理
知识点: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1.三级阶梯
(1)第一级阶梯:位于我国西南部,平均海拔在______________米以上,主要地形区是青藏高原,号称“______________”。
(2)第二级阶梯:海拔多在______________米,地形以高原、______________为主。
(3)第三级阶梯:第二级阶梯以东的地区,海拔多在______________米以下,地形以______________、丘陵为主。
2.阶梯分界线
(1)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______________山脉—祁连山脉—______________山脉。
(2)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______________—太行山脉—巫山—______________。
3.我国地势总体特征:______________。
4.我国地势特点的优越性
①便于______________,形成降水。
②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便利______________。
③阶梯交界处______________落差大,水流急,蕴藏着丰富的______________资源。
【参考答案】1.(1)4000 世界屋脊
(2)1000~2000 盆地
(3)500 平原
2.(1)昆仑 横断
(2)大兴安岭 雪峰山
3.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4.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 东西交通 地势 水能
【合作探究】
1.读课本P23图2.2,将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东南丘陵填入下表。
阶梯名称 主要地形区名称
第一级阶梯
第二级阶梯
第三级阶梯
2.你指我认: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一幅空白的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全班同学两两结对子,一位同学指我国三级阶梯分界线上的主要山脉,另一位同学读出山脉名称,熟悉后再交换角色。学生还可以指认我国的主要地形区、主要行政区域等。
3.素养展示:将全班分成A、B、C、D四个大组,分组讨论我国地势特征对我国的影响。A组讨论地势对气候的影响,B组讨论地势对河流的影响,C组讨论地势对交通的影响,D组讨论地势对经济的影响。各小组讨论后选出代表发言,阐述本小组观点。
【参考答案】1.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2.答案略。
3.①地势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夏季风)深入内陆,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大量的降水,有利于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发展农业生产。
②地势对河流的影响: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使得我国的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同时在各阶梯的交界处河流产生巨大的落差,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③地势对交通的影响: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也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④地势对经济的影响:东流的大河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经济联系,有利于促进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和西部地区经济的大开发。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本章目标】
内容 课程目标 能力目标 素养目标
人地协调观 区域认知 综合思维 地理实践力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 通过读“中国地形的分布”和“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北纬36°剖面)”两幅图,了解我国的地形分布特点和地势特点 通过学习,了解我国的壮丽山川,激发内心的自豪感,树立科学的人地观 ★ — ★ ★
第二节 气候 学会分析说明我国冬、夏季的气温分布特点,学会分析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通过读图分析,提升读图技能,养成良好的读图、用图习惯 — ★ ★ ★
第三节 河流 读图,熟悉我国的主要河流及其分布,分析、归纳、概括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通过了解众多的河流,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同时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 — ★ ★
第四节 自然灾害 知道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了解救灾、避灾的方法 通过认识我国常见自然灾害的分布,做到正确认识、对待自然灾害和学会自我避灾 ★ — ★ ★
【学习规划】
内容 主题设计 重点、难点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 第1课时 主题 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读图,分析和总结我国主要山脉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第2课时 主题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读图,分析和总结我国地势对气候和河流的影响
第二节 气候 第1课时 主题 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 读图,分析和总结我国冬、夏季的气温分布规律
第2课时 主题 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读图,分析和总结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第3课时 主题1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主题2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分析、归纳、概括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河流 第1课时 主题 以外流河为主 分析、归纳、概括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第2课时 主题 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分析、归纳、概括长江的水能资源及航运特点
第3课时 主题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及黄河水患灾害的由来
第四节 自然灾害 主题1 常见的自然灾害 主题2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主题3 防灾减灾 通过图文资料,了解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并分析和总结我国常见自然灾害的分布原因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我国主要的山脉及其走向。
2.举例说明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重点:了解我国地形中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东南丘陵的名称、分布和分界山脉,并总结地形特点。
◎素养目标:提高学习地形的兴趣和对我国不同地形的审美情趣,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预习导学】
重点梳理
知识点: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1.我国地形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主要山脉
(1)东西走向山脉
北列:天山山脉—______________。
中列:______________—秦岭。
南列:南岭。
(2)东北—西南走向山脉
西列:______________—太行山脉—______________—雪峰山。
中列:长白山脉—______________。
东列:______________。
(3)南北走向山脉
北列:______________—六盘山。
南列:______________。
(4)西北—东南走向山脉
北列:______________、小兴安岭。
中列:______________。
南列:巴颜喀拉山脉。
(5)弧形山脉:______________。
3.主要地形区
(1)我国的四大高原中,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是______________,地势平坦、一望无际的是______________,地面崎岖、峰岭众多的是______________,雪山连绵、冰川广布的是______________。
(2)我国的四大盆地是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盆地有“聚宝盆”之称,石油、有色金属矿、盐矿资源丰富。______________盆地也称“紫色盆地”,是最湿润的外流盆地,多低山丘陵,西部有面积较大的成都平原。
(3)我国的三大平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江中下游平原。
(4).______________、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______________统称为山区,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地形类型多样 山区面积广大
2.(1)阴山山脉 昆仑山脉
(2)大兴安岭 巫山 武夷山脉 台湾山脉
(3)贺兰山 横断山脉
(4)阿尔泰山脉 祁连山脉
(5)喜马拉雅山脉
3.(1)黄土高原 内蒙古高原 云贵高原 青藏高原
(2)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柴达木 四川
(3)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4.山地 高原 2/3
【合作探究】
1.素养展示——你画我认。
教师出示一幅空白中国地图,将全班分成6个小组,两组为一对,一小组在地图上画出我国主要山脉,并用不同颜色的彩笔,分别将近似东西走向和南北走向的山脉连接起来,另一小组辨认画出的山脉和被这些山脉分割开的高原、盆地、平原。结束后,两组再互换角色,继续游戏。
2.你问我答——结合课本P23图2.2填表。
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
西侧 东侧
横断山脉 云贵高原
巫山 四川盆地
太行山脉 黄土高原
大兴安岭 内蒙古高原
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
北侧 南侧
天山山脉 塔里木盆地
昆仑山脉 塔里木盆地
3.全班学生分成A、B两大组,每个大组分成若干个四人小组并展开讨论。A组讨论山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B组讨论山区发展经济的不利条件。A、B两组讨论后,进行全班的发言,相互补充。
【参考答案】2.青藏高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华北平原 东北平原 准噶尔盆地 青藏高原
3.有利条件:可以发展旅游业、林业、牧业、采矿业等。
不利条件:地面崎岖,交通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