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调研卷一
八年级语文试题
(友情提醒:本卷共6页,满分为14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根据提示默写。(10分)
提示 诗文句子 出处
晏殊感叹光阴易逝,抒发惜 春伤时之情的句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孟子从内外两入方面说明亡 国原因的句子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李贺面对诡谲战场,发出的卫国誓言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雁门太守行》
(4)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 《使至塞上》
(5)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陶弘景 《答谢中中书》
2.根据语境作答。(9分)
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在我国航天人的(A)筹备下,成功进入太空,执行为期数月的空间科学研究和技术试验任务。这不仅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又一次飞跃,更是为全人类的太空探索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的成功,离不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深厚积淀和不断创新。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九号,每一步都凝聚着航天人的智慧和dān( )精竭虑的付出,他们不仅以一丝不gōu( )的精神确保了航天员的生命安全,还在科学研究和技术试验方面取得了(B)的成果。每一次飞行任务都是对人类智慧和勇气的生动诠释,都是对未知领域的勇敢探索。
(1)请根据文中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2分)
dān( )精竭虑 一丝不gōu( )
(2)依次填入A、B括号中的词语,恰当的是(2分)
A.精密 精心 B.丰厚 丰硕
A. 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修改文中划线句的语病,把正确的句子写下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徐得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太空,写了一副对联,请你根据对联常识选出这副对联的正确顺序( )(3分)
①六英换岗 ②勇士续圆七彩梦 ③太空再展五星旗 ④十九飞天
A.①④②③ B.②③①④ C.③②①④ D.④②①③
3.班级举行“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请你向外地游客介绍徐州出土的汉画像石拓片的画面构成(如下图)。(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55分)
(一)文言文阅读(16分)
阅读【甲】【乙】【丙】三篇选文,完成下面4~8题。
【甲】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锐,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乙】
记承天寺夜游
[北宋]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丙】
观月记(节选)
南宋]张孝祥
盖余以八月之望①过洞庭,天无纤云,月白如昼。沙当洞庭青草之中,其而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百里。_余系船其下,尽却童隶②而登焉。沙之色正黄,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阆风、瑶台、广寒之宫③,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盖中秋之月临水之现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书以为金沙堆观月记。
【注释】①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日。②童隶:书童仆役。③阆风、瑶台、广寒之宫:阆(láng)风,传说是仙界昆仑山所谓“三山”之一。瑶台,传说在昆仑山上,以五色玉为台基,广寒宫,即月宫。
4.用“/”给《观月记》(节选)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盖 中 秋 之 月 临 水 之 观 独 往 而 远 人
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①欣然起行 ②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B.①遂至承天寺寻长怀民 ②飞来山上千寻塔
C.①与月相夺 ②匹夫不可夺志也
D.①虽未尝身至其地 ②尝射于家圃
6.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沙当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数百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甲】诗颔联中的“随”字用得好,请简要说说好在何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文是首五言律诗,是李白青年时期出蜀至荆门时所作,写出了诗人心境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依恋之情。
B.【乙】此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作者描绘庭中景物极富特色:写月突出其明,写影突出其形,写水突出其清。
C.【丙】文中,作者观月的时间是农历八月十五日,观月的地点是洞庭湖金沙堆。
D.同样是“观月抒怀”,【乙】文表达了贬谪的悲凉,赏月的欣喜,人生的感慨,漫步的悠闲。【丙】文表达了作者中秋时节观月的悠闲和快乐。
(三)阅读下列材料,完成9~12题。(10分)
【甲】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石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傻于车马去下。二杰捞的两肩上,各有两不小拱。这是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作成了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薷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
(选自《中国石拱桥》)
【乙】
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其“敞肩拱”的运用是世界桥梁史上的首创,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桥面栏板望柱浮雕蛟龙花卉,刻工精细,刀法苍劲有力,风格古朴典雅,显示了隋代矫健、俊逸的石雕艺术风貌,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_______。1961年3月4日,安济桥(大石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赵州桥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认定为世界第十二处“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并赠铜牌立碑纪念,标志着赵州桥与埃及金字塔、巴拿马运河、法国埃菲尔铁塔等世界著名历史古迹齐名。
(选自《河北日报》2021年06月18日)
9.请结合【甲】文的相关内容,说说下列图例中哪个最符合赵州桥四个小拱的分布特点,并阐明你的理由。(3分)
10.【甲】文中划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乙】文字中加点的三个“最”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根据 【乙】文内容,在【乙】文横线上补充一句符合原文意思的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17题。(19分)
李广苏:向太空狂奔的“蜗牛” 文科生也能当航天员
记者邱晨辉 通讯员占康
航天员李广苏的性子,和他的微信名“狂奔的蜗牛”很像,他说自己天资平凡,要稳稳当当地走好每一步,哪是一只蜗牛,也要向着太空尽力狂奔。
2006年8月2日,19岁的李广苏背上行囊,告别家乡,正式开启了他的从军生涯。
挑战一个接一个迎面而来,体能考核就一度让他吃尽了苦头。刚入学时,李广苏的单杠双杠成绩几乎,短跑和长跑成绩离及格也差得有点远,而任何一项科目不过关就有可能被淘汰。
李广苏为了提高短跑成绩,每天早起半小时,在北方滴水成冰的清晨,天还没亮顶着刺骨的寒风,腿上绑着沙袋跑三公里。渐渐地,他的体能成绩显著提升,各项目均达到了优秀。
毕业后,李广苏开始进入初教团进行训练,这时,他又遇到了巨大的难题——晕机,让他直接面临停飞的考验。
李广苏还记得自己第一次体验飞行时,他在塔台外等候,看着一架架载着新学员的飞机从跑道上滑行起飞,翱翔天际。李广苏既紧张又充满期待。可当他坐上飞机后,飞机在气流中的颠簸,以及机舱里泛起强烈的汽油味,让他忍不住涌起一股恶心的感觉。李广苏想,这下完了,如果这时就吐了,可能会面临停飞。他一直强忍着眩晕感,努力让自己转移注意力,浑身憋得直冒冷汗。
之后的那段日子,更是他不堪回首的煎熬时光——只要飞行训练时教员做横滚动作,李广苏的胃里就一阵翻江倒海。令他痛苦的是,这个横滚动作偶尔会反复做上十来次,他的胃也随着飞机一阵阵翻滚。
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李广苏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状态。此外,他也学得更加认真,便于尽快掌握技术,减少练习的频次和时间。凭着强大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李广苏终于慢慢战胜了晕机反应。
结束高教团训练后,李广苏正式成为一名战斗机飞行员。随着载人航天工程的蓬勃发展,国家开始选拔第三批航天员。李广苏积极报了名,通过了一关又一关严苛的选拔。
第三批航天员赶上了高频次的空间站任务,时间紧,任务重。
李广苏是文科生,理工类课程学起来非常吃力,尤其是那些晦涩难懂的公式和符号,对他来说就如同“天书”。他感到苦恼、焦虑,有时像无头苍蝇一样,急得满嘴起泡,晚上睡不着觉。
李广苏利用课后时间,从一个个小知识点进行逐个攻破,一点点地“啃”。到处跟人请教,并反复刷题加以理解。熬过了很多个不眠的夜晚后,李广苏终于攻克了一个个深奥难懂的知识点。能考100分,绝对不考99分。
72小时狭小环境心理适应性训练,要求在一个密闭房间里三天三夜不睡觉,还要在规定时间完成各项测评。李广苏要求自己一定要战胜困意。原本随着时间的推移,本应该是越发疲惫的,测评 绩效水平也会降低。李广苏暗自提醒自己每次做测评都要比上一次更加努力,更加全神贯注。果然,他的测评成绩反倒越来越好。
“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就一定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他说。
48小时沙漠野外生存训练昼间帐篷内最高气温约45℃,地表气温高达75℃,光着脚踩在沙地上,用不了3秒就会烫到缩回来。夜间最低气温骤然降到个位数,大风席卷着沙砾,发出阵阵咆哮,人冻得蜷缩起来。最终,李广苏和队友战胜了恶劣环境,靠着有限的干粮和水熬了过来。
当他得知自己以03身份入选神舟十八号乘组时,内心十分平静。回顾走过的路,有过刚入队时对来一无所知的迷惘,有过___________________有过_________________,有过___________重整行装再出发的坚韧不拔。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
对于即将到来的太空之旅,李广苏充满了期待——期待7.9公里/秒的速度与激情,期待失重带来的别样体验,体验没有翅膀但是依然可以飞翔的美妙感觉。
“工作之余,我想好好看一看美丽的蓝色星球,看一看祖国的锦绣山河,找一找一路走来养育培养过我的地方,也想替我可爱的孩子,看一看天上的星星到底会不会眨眼。”李广苏说。
(选自《中国青年报》2024年04月24日,有删改)
2024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举行的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 36岁的李广苏以航天员身份首次公开亮相。你是一名实习记者,跟着老记者学写新闻稿件。
13.读了这篇文章,你了解了这篇文章主要的故事内容和写作目的。请你概括。(4分)
故事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作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你觉得文中划线的句子写得好,请你分别赏析。(6分)
(1)他感到苦恼、焦虑,有时像无头苍蝇一样,急得满嘴起泡,晚上睡不着觉。
(2)48小时沙漠野外生存训练,昼间帐篷内最高气温约45℃,地表气温高达75℃,光着脚踩在沙地上,用不了3秒就会被烫到缩回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章倒数第三段横线上的内容需要你根据文章内容填写,请填写。(3分)
有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过___________________,有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你觉得这篇新闻稿的标题很好,请你给大家分析一下这个标题好在哪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你根据这篇新闻稿,可以推断出航天员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记者提出了哪些问题,请你探究一下记者可能提出的问题。(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著阅读(10分)
埃德加·斯诺的“四力”
——《红星照耀中国》导读
“四力”说法之源:“好的新闻报道,要靠好的作风文风来完成,靠好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得来。”(习近平)
一、脚力:深入苏区,历时4个月,穿越重重封锁,深入根据地。 三、脑力,思想深度 ①客观地向世界报道了中国共产 ②__________A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
二、眼力:独特视角 ①“大英雄”可敬又可亲 ①“小人物”平凡亦不凡 四、笔力:新闻纪实性与文学性相结合。 纪实作品 做到了:________C__________ 写人:_______D____________ 写景:如诗如画
18.阅读上面的《红星照耀中国》导读,结合原著内容,补全导图中的脑力和笔力部分的内容。(6分,AB两处各2分,CD两处各1分)
19.“大英雄’可敬又可亲,‘小人物’平凡亦不凡”。请根据《红星照耀中国》原著内容,各举一例对以上两万面进行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63分)
20.(63分,含书写3分)
题目:也是冬天,也是春天
要求:①以“也是冬天,也是春天”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有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悟;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④书写要正确、规范,力求美观。
八年级语文调研卷试题一
参考答案
1.(10分)⑴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⑵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⑶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⑷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⑸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2.(9分)
⑴(2分)殚 苟
(2)(2分)A.精密 B.丰硕
(3) (2分)每一次飞行任务,都是对未知领域的勇敢探索,都是对人类智慧和勇气的生动诠释。
(4)(3分)D
3.(3分)分为三层,下层为车马图,上两层为庖厨图,有打水的、烧火的、切肉的、烤肉的。最上层右上角有一人一手拿扇一手拿烤串,“U”形签子穿了两串肉。(意思对即可)
4.(2分)盖 中 秋 之 月/ 临 水 之 观 /独 往 而 远 人
5.(3分)D
6.(6分)
⑴月光照在庭院中,像积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院中竹柏的影子。
⑵金沙滩正好位于洞庭湖内,整个沙洲青草葱茏,高有十仞,四面绿水环绕,最近的陆地离这里也有几百里。
7.(2分)“随”运用了拟人/精准的动词/化静为动,写出了江景逐渐开阔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外出游历的喜悦豪壮之情。
8.(3分)B
9.(3分)图例③最符合赵州桥四个小拱的分布特点(1分)。因为作者交代“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图①②的小拱不在“两肩”上;图④的小拱没有紧靠在“肩”上,不够美观,排水量也不足(2分)。
10.(2分)打比方(1分),把桥洞地形状比作一张弓,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桥洞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这一特点(1分)。
11.(2分)三个“最”起强调作用,强调赵州桥现存时间长,跨度大、保存完整,都是世界第一(1分),也表达了对赵州桥和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美之情(1分)。
12.(2分)示例:赵州桥在中国造桥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分),对全世界后代桥梁建筑有着深远的影响(1分)。
13.(4分)故事:李广苏,一名从军的“蜗牛”文科生,通过不懈努力和坚强毅力,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成为一名战斗机飞行员,并成功入选为神舟十八号乘组的航天员。(2分)
写作目的:作者通过写李广苏的故事,向读者介绍了李广苏的成长史,告诉读者展示了即使天资平凡,只要坚定信念,也能战胜挑战,实现自己的太空梦想。(2分)
14.⑴(3分)这句话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节描写(1分),展现了李广苏在面对学习上的困难时的心理状态和生理反应(1分),表现了李广苏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极大挑战和内心的巨大压力,同时也体现了他不屈不挠、努力克服困难的精神(1分)。
⑵(3分)这句话通过具体的温度描述和生动的感官体验(1分),形象地描绘了沙漠野外生存训练的艰苦环境,表现了训练的严酷性和航天员们所面临的极端环境(1分),同时也体现了他们不畏艰难、勇于挑战的精神(1分)。
(3分,每点1分)有过像备战高考一样紧张学习,有过狭小环境里72小时不眠不休,有过荒漠野外环境下的饥渴难耐。
16.(4分)标题运用“蜗牛”这个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李广苏在面对挑战时的坚韧和毅力,即使速度不快,但依然坚持向目标前进(1分)。标题中的“向太空狂奔”表达了李广苏对太空的向往和追求,以及他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1分)。标题还强调了李广苏作为文科生的身份,打破了人们对于航天员必须是理科生的传统观念,传递出一种鼓励和启示,即不同背景的人都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只要他们有决心和毅力(1分)。这个标题既生动又富有启发性,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对文章内容的兴趣(1分)。
17.(2分)示例:请问您对这次任务有什么期待?
微信名“狂奔的蜗牛”有什么含义?
你在航天员训练中遇到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答出两点即可)
(4分)A思想深度: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另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B多方面展示共产党为民族角度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崇高精神;(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 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答出两点即可。
C用事实说话。
D丰富的细节(其它合理答案都可以)
19.示例:毛泽东在建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过程里体现了他高瞻远瞩的伟大思想,在面对北方早春美景时他也有充满好奇心,质朴率真的一面;红小鬼虽是一群孩子,但担起了传令兵、伙夫、号兵、侦探等工作。
20.(63分,含书写3分)
评分标准:
等第 中心与材料 语言 思路与结构 评分细则
A60-54 切合题意,中心突出,选材恰当,有新意,感情真挚,内容充实。 语言流畅、简洁、得体,有一定的表现力。 思路通畅,层次清晰,结构完整,详略得当。 A等基准分57分。基本符合三项条件得基准分;三项中有一项富有特色,其他两项达到B,可评为A。
B53-45 符合题意,中心明确,选材恰当,感情真实,内容较充实。 语言通顺、简洁,用语规范。 思路连贯,层次较清楚,结构完整,能注意详略。 B等基准分48分。基本符合三项条件得基准分;中心与材料或语言有一项较好的,酌情加分;其中一项有欠缺的,酌情减分。
C44-36 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选材基本恰当,内容不够充实。 语言基本通顺,用语基本规范。 思路基本清楚,层次基本清楚,结构完整,但不够合理,详略安排不够恰当。 C等基准分40分。基本符合三项条件得基准分;其中两项较好的,酌情加分;有欠缺的,酌情减分。
D35-24 题意理解偏颇,中心不明确,选材不合理,内容空洞。 语言不通顺,用语不恰当,病句比较多。 思路不清楚,结构不完整。 D等基准分30分。基本符合三项条件得基准分;其中一项在C、D之间,酌情加分。
E23-0 偏离题意,无中心。 词不达意,表达混乱。 思路混乱,结构残缺,文不成篇。 严重偏离题意,或有严重语病,或字数不足300字,20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