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27 08:24: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圆明园遗址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抗日战争
众所周知,我们的国家以前一穷二白,人民受尽欺凌。请从课文中找出一个词,来概括国家当时的这一现状,它的意思正好与“中华崛起”的意思相反。
中华不振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课文的题目告诉我们少年周恩来读书的目的是什么?
兴盛、繁荣、富强
为了中华的振兴而读书
我会认
我会写
我会写
请同学们将刚刚学到的“我会写”中的13个字在田字格本上练习书写,看看谁写得又快又好!
肃 晰 振 胸 怀 赞 效
疑 惑 凡 顾 训 斥
写一写
快速阅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围绕少年周恩来的志向讲了哪三件事,完成表格填空。
想一想
事件 时间 地点 人物(做了什么)
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
第三件事
新学年开始
修身课上
魏校长(问)周恩来(答)
十二岁那年
奉天
伯父(告诉)周恩来(疑惑不解)
一个星期天
租界地
中国妇女(哭诉)
中国巡警(训斥)
围观中国人(紧握拳头、劝慰)
周恩来、同学(目睹、思考)
想一想
想一想课文讲的这三件事分别在文章的哪几个自然段,试着划分下课文的段落层次。
严肃 清晰 抱负 胸怀 赞叹 疑惑 表情 忘怀 果真 非凡 左顾右盼 指望 训斥 体会 响亮 分量
正确读出下列词语,并选一两个词语造句。
第一件事(1-10):立志“振兴中华”
在一次修身课上,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为什么而读书?”学生踊跃回答。
有的说:“ ”;
有的说:“ ”;
也有的说:" ";
周恩来说:“ ”。
为家父而读书
为明理而读书
为光耀明媚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了满足自己需求
将个人的学习与民族的振兴联系在一起
运用对比,突出少年周恩来的
胸怀大志,具有远大的理想。
第一件事(1-10):立志“振兴中华”
你觉得周恩来这个宏伟的志向是出于一时冲动说出的,还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想法?
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想法。
“清晰”是很清楚的意思;“坚定”是不动摇的意思。这两个词可以看出周恩来说出的志向绝不是一时冲动,而是经过认真充分的思考,志向坚定、绝不动摇。
少年周恩来回答前“若有所思”,回答时“清晰而坚定”,
这是周恩来发自内心的强烈愿望。所以他说这句话时是怎样的语气?
响亮而坚定
第一件事(1-10):立志“振兴中华”
少年周恩来这样铿锵有力的话,魏校长听了后是怎样的反应?
魏校长听了,高兴地连声 :“好哇!为中华之崛起, ”
赞叹
有志者当效此生!
校长让同学效仿
周恩来什么?
远大的志向、博大的胸怀以及炽热的爱国情怀。
鼓励、肯定、支持
第一件事(1-10):立志“振兴中华”
分角色朗读
同学们,现在你们是少年周恩来,我来扮演魏校长,我们共同读一读这段话。
魏校长:“你们为什么读书?”
周恩来:“为中国话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
第二件事(11-14):耳闻“中华不振”
阅读课文第11-14自然段的内容,完成填空。
在奉天,伯父告诉周恩来:“

周恩来 (反应),问道:“ ”
伯父:“ ”
奉天有些地方被外国人占据了,不要随便去玩,有事也要绕着走,免得惹出麻烦没有地方说理。
疑惑不解
被外国人占据?为什么?
中华不振哪!
中国不在振作,软弱无能。
因为清政府腐败无能,实行闭关锁国,导致国家发展缓慢,与帝国主义国家差距拉大,最终被侵略。
第三件事(15-17):目睹“中华不振”
阅读课文第15-17自然段,思考: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是怎样的?文中那句话描写了租界地的环境。
“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街道上热闹非凡,往来的大多是外国人。”
第三件事(15-17):目睹“中华不振”
画出描写中国妇女被欺辱的句子。
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
①亲人的无辜惨死—被汽车轧死②外国人的嚣张
③巡警的狗仗人势
④正义得不到伸张
假如你就在现场,亲眼看见了这样的事情,你会怎么做?
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
第三件事(15-17):目睹“中华不振”
看到这一切,少年周恩来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当时他在想什么呢?
为什么在中国人自己的土地上、在光天化日之下有一群中国人竟然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同胞被侮辱、被欺凌、被折磨,却不敢给自己的同胞伸张正义?我该怎样才能使中国人不受外国人欺负?
这些问题一直在周恩来的心中激荡,所以在修身课上,当魏校长问道“为什么而读书时”,周恩来才清晰而坚定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同学们,今天的中国同那时的中国相比,的确繁荣富强了很多,那是不是今天的我们读书就可以松懈了呢?今天的我们又是为什么而读书呢?
作业布置
小练笔:给周恩来爷爷写一封信,给他描述一下今天中国繁荣富强的面貌,再向周恩来爷爷谈谈你是为什么而读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