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掌握季风气候的特点以及给我国带来的影响。
2.重点:知道我国主要的特殊天气和气象灾害以及其对我国生产、生活的影响。
3.素养目标:通过学习我国气候类型分布以及气候在各地区产生的影响,懂得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预习导学】
知识点一:季风气候显著
1.季风与非季风的分界线:_______—阴山山脉—_______—巴颜喀拉山脉—_______。
2.影响我国的季风
类型 夏季风 冬季风
源地 来自_______洋、_______洋 来自_______
风向 _______风 _______风
性质 温暖湿润 寒冷干燥
3.夏季风的影响
(1)导致中国降水_______不均。
(2)夏季风弱,导致“南涝北旱”;夏季风强,导致“_______”。
4.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二:多特殊天气
1.中国的特殊天气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寒潮带来的天气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梅雨天气的主要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阴云笼罩,出现_______或_______。
知识点三:多气象灾害
1.中国的主要气象灾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洪涝:多出现在降水比较集中的_______、_______季,多发生在我国的_______地区。
3._______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自然灾害。
参考答案
知识点一
1.大兴安岭 贺兰山 冈底斯山脉
2.太平 印度 亚洲大陆内部
偏南 偏北
3.(1)时空分布
(2)北涝南旱
4.气候复杂多样 季风气候显著 大陆性特征显著
知识点二
1.寒潮 梅雨 台风 沙尘暴
2.急剧降温 霜冻 大风 雨雪
3.长时间的连续雨 相对湿度大 日照时间短
地面风力小 绵绵阴雨 阵性降雨
知识点三
1.洪涝 干旱 寒潮 梅雨 台风 沙尘暴
2.夏 秋 东部平原
3.干旱
【合作探究】
1.有人把我国长江以南地区称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阿拉伯半岛和我国长江以南地区纬度相近,但景观差异很大,想想这是为什么
2.阅读教材“侵入中国的寒潮路径示意”图,思考以下问题。
(1)寒潮是一种什么样的天气现象 你亲身经历过寒潮天气吗 有什么样的体会
(2)观察“侵入中国的寒潮路径示意”图,你能根据地图说出强冷空气的源地吗 它大致沿什么方向运动
(3)从图中观察,寒潮能影响到我国的哪些地区 当冷空气到达时,当地的天气将会有怎样的变化
(4)从图中观察,我国有哪些地区不易受寒潮的侵袭,你能说出为什么吗 (参照中国地形图)
(5)为了保护农田,我们应当采取哪些防寒潮措施
3.我国每年总有一些地区发生水旱灾害。洪涝和干旱是影响我国最大的气候灾害。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1998年长江流域抗洪抢险的录像。根据你所学过的知识,思考洪水形成的气候原因、人为原因。对长江洪涝灾害的防治你有什么建议
参考答案
1.造成这两个地区气候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海陆位置的差异。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位于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地处季风气候区,受夏季风影响,夏季降水较丰沛;而同纬度的阿拉伯半岛位于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所处海陆位置与我国截然不同,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降水稀少,属于沙漠气候区。
2.寒潮是造成我国广大地区大幅度降温的强冷空气。寒潮一般出现在每年秋末至初春之间,来自西伯利亚、蒙古一带。寒潮侵入我国以后,数日之内就可以从北向南横扫全国。我国的西北、华北、东北的大部分地区及黄淮、江淮、江南等地区都受其影响,会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通常北方的降温幅度大于南方,平原上的风力大于山区。我国除了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等地不易受到寒潮影响外,大部分地区都受其影响。强冷空气南下时,受阴山、秦岭、南岭等东西走向山脉的阻挡,经过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冷空气势力不断减弱,四川、广东、台湾、海南等地受寒潮的影响相对较小。云贵高原对势力减弱的冷空气有阻挡作用,不易受到寒潮的影响。青藏高原地势特别高,寒潮不易侵入。农村地区在寒潮到来前,可采用烟熏、灌水、塑料薄膜覆盖庄稼等办法来预防寒潮。
3.(1)气候原因是夏季东南季风势力的强弱以及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等现象的影响。
(2)人为原因是上游的植被破坏、中游的围湖造田等。
(3)长江上游应植树造林;中游应退耕还湖,疏通河道。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和降水分布特点并分析形成原因。
2.了解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分布地区,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性。
3.重点:分析气温和降水对我国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4.素养目标:初步形成对我国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认识,树立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的观念。
【预习导学】
知识点:气候复杂多样
1.我国的气温
(1)特点:冬季,南北气温_______;夏季,南北气温都_______。
(2)1月0 ℃等温线大致与_______一线吻合。
(3)温度带的划分
①依据:活动积温。
②五个温度带(自北向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_______。
2.我国的降水
(1)空间特点:差异大,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_______。
(2)时间特点: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集中在_______季。
(3)干湿地区的划分
①依据:_______与_______的对比关系。
②四个干湿地区:_______区、_______区、_______区和 _______区。
3.我国的气候
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向北依次为_______气候、_______气候、_______气候。西北部大多为_______气候。青藏高原为独特的_______气候。西部高原、山地表现出明显的_______特征。
参考答案
知识点
1.(1)差异大 较高
(2)秦岭—淮河
(3)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亚热带 热带
高原气候区
2.(1)减少
(2)夏
(3)①降水量 蒸发量
②湿润 半湿润 半干旱 干旱
3.热带季风 亚热带季风 温带季风 温带大陆性 高山高原 垂直气候
【合作探究】
1.将全班分成四组,分别从四个方面说说不同的温度带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
2.举例说明不同的干湿地区对我国自然界景观和农业的影响。
3.我国气候复杂多样,这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 请举例说明。
4.实践探究:走访当地气象部门,了解家乡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规律,归纳家乡的气候特点,并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参考答案
1.(1)在不同的温度带内,生长着不同的果树。例如,暖温带内适合种苹果、梨,柑橘只能在亚热带生长,芒果、香蕉主要分布在热带。
(2)在不同的温度带内,作物能够成熟的次数也不一样。例如,中温带内一般只能一年一熟,到了热带就可以一年三熟。
(3)南北气温的差异在传统运动项目上也有一定反映。例如,北方人冬天喜欢滑冰;南方人喜欢划船、赛龙舟。
(4)在不同的温度带内,同一种粮食作物(如小麦)选择的播种时间也不同。暖温带适合在秋季播种小麦,收获的是冬小麦;中温带只适合在春季播种小麦,收获的是春小麦。
2.例如,湿润区由于降水多,河湖众多,水产、水稻种植、水运等相对发达,以水田农业为主;建筑素淡清雅,屋顶坡度大(降水多,要排水);民俗和体育方面有划船、游泳等。干旱区由于降水少,河流多为内流河,流量少,生产、生活缺水严重;农业发展灌溉农业,以旱作农作物为主,如小麦、棉花、甜菜、瓜果等;房屋多为平房;交通以公路运输、铁路运输为主,几乎不能发展水运。半湿润区以旱作农业和旱作农作物为主,如小麦、棉花、花生等,屋顶坡度比湿润区小,有溜旱冰运动。半干旱区以草原为主,农业主要发展畜牧业,等等。
3.气候多样,可以使世界上大多数动植物在我国都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在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下,可以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观和旅游资源。如夏天可以去海滨、湖岸或山上避暑。
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人们的饮食习惯也有不同。如四川、湖南、贵州等地一年四季,特别是冬季比较阴冷潮湿,当地居民爱吃辣椒,以驱寒、抗风湿。
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人们种植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水果蔬菜也不同,如东北种植的是春小麦、甜菜,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南地区种植的是水稻、甘蔗;华北、东北种植的油料作物是花生、大豆,长江以南种植的油料作物是油菜;北方种植的是温带水果蔬菜,如苹果、梨、葡萄、萝卜、大白菜等,南方种植的是亚热带、热带水果蔬菜,如柑橘、菠萝、荔枝、香蕉、辣椒、绿茄子等。
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