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单】2.1 地球与地球仪 3课时 2024-2025学年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学习任务单】2.1 地球与地球仪 3课时 2024-2025学年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12-26 22:24:06

文档简介

第一节 地球与地球仪
第3课时
【素养目标】
1.运用图表,通过对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划分及其特点的分析,掌握经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明确东西半球的划分。
2.了解经纬网的作用;能够熟练利用经纬网对现实中的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定位,描述地理事物和现象所在地的经纬度位置和相对位置,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区域认知能力。
【重点】
经线的特点和经度的分布特征,利用经纬网定位。
【难点】
利用经纬网定位。
【自主预习】
经线与经度
1.经线:在地球仪表面,连接_____________并垂直于_____________的弧线。 经线指示_____________方向,各条经线的长度_____________。
2.经度:为了区别各条经线而标注的_____________。
3.本初子午线: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决定,以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作为经度的起始线,即_____________经线,或称_____________。
4.0°经线向西为_____________,用“_____________”表示;该线向东为_____________,用“_____________”表示。
5.经线圈:由地球仪上任何两条相对的_____________组成,其经度度数和为_____________。
6.东西半球的划分:国际上习惯用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这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从20° W向东到160° E为_____________,从20° W向西到160° E为_____________。因此0°经线属于_____________半球,180°经线属于_____________半球。
经纬网
7.概念:由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
8.作用:利用经纬网,我们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知识点一
1.南、北两极 纬线 南北 相等
2.度数
3.0° 本初子午线
4.西经 W 东经 E
5.经线 180°
6.20° W 160° E 东半球 西半球 东 西
知识点二
7.经线 纬线
8.位置
【合作探究】
1.【读书观仪——列表比较】
通过学习,同学们对经线和经度、纬线和纬度有了一定的认知。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个知识点,老师制作了下面的表格,比较经线、纬线的不同和经纬度的分布规律。
对比项 纬线(纬度) 经线(经度)
形状 圆 _____________
长度 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在南北两极缩成一点 _____________
数量 无数条 _____________
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 _____________
0°线 0°纬线是赤道
度数范围及标注 0°~90°;0°以北用“N”表示,0°以南用“S”表示
度数分布规律 以0°纬线为界,度数向南向北递增
半球的划分 0°纬线分南、北半球
2.【动动手——图解地理】
  东西经度和东西半球的范围容易让人混淆。结合下方示意图,我们可以清楚掌握东西经度、东西半球的范围差异。
(1)请在图中括号内,分别填入东半球、西半球、东经度、西经度。
(2)根据示意图,写出属于东半球、西经度以及西半球、东经度的经度范围。
3.【游戏——经纬网定位】
利用有经纬网的世界地图,两位同学合作开展游戏活动,练习并巩固经纬网知识。
(1)熟悉经纬网,体验点定位:一位同学说出任意一个地理坐标,另一位同学对照地图找出这个地理坐标点所在的位置(如大洲、国家、大洋等)。
示例:甲地(15° E,30° N)、乙地(135° E,30° S)、丙地(120° W,60° N)、丁地(45° W,30° S)。
(2)查找新地点,说出经纬度:一位同学说出一个城市的名称,另一位同学对照地图找出这个城市的地理坐标。
示例:北京、天津、上海、伦敦、纽约、开罗、悉尼……
(3)结合时政,落实地理实践:查阅近一个月来的报纸、杂志,看看世界或我国发生了哪些大事件;利用经纬网找出这些大事件发生的地点,并读出它们大致的经纬度。
【参考答案】
1.半圆 相等 无数条 南北方向 0°经线是本初子午线 0°~180°;东经度用“E”表示,西经度用“W”表示 以0°经线为界,度数向东向西递增 20° W与160° E构成的经线圈分东、西半球
2.(1)略。
(2)20° W~0°属于东半球、西经度,160° E~180°属于西半球、东经度。(“大大为西,小小为东。”160°为大数值,20°为小数值,凡经度大于160°都属于西半球,凡经度小于20°都属于东半球。其他经度数值,若为东经,则属于东半球,若为西经,则属于西半球。)第一节 地球与地球仪
第2课时
【素养目标】
1.能够借助相关资料以及教具、学具等,描述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领悟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相关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通过比较身边的事物,感受地球的大小。
3.了解地球仪的主要用途;能够通过设计、制作简易地球仪模型,培养地理实践能力。
4.利用地球仪,能够归纳纬线和纬度的特点以及南北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重点】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纬线和纬度的分布特点。
【难点】
纬线和纬度的分布特点。
【自主预习】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1.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古人提出了关于天地关系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近代人们通过观察及_____________航海家和探险家_____________所率领船队的环球航行,证实地球是一个_____________;现代人类进入太空,从太空观察并且通过人造地球卫星拍摄了地球的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2.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不规则球体。地球平均半径约_____________千米,赤道周长约_____________千米,表面积约_____________平方千米。
地球仪
3.人们将地球的形状按一定的比例_____________后,制作成地球模型——_____________。
4.用手指拨动地球仪,可以看到它绕着一根固定的轴转动。这根从地球内部穿过地心的假想轴被称为_____________,其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_____________。其中,地球的最北端是_____________,地球的最南端是_____________。
纬线与纬度
5.在地球仪表面,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最大的纬线圈,它把地球平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半球,赤道以北为_____________半球,赤道以南为_____________半球。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_____________,到两极缩为_____________。纬线指示_____________方向。
6.赤道的纬度为_____________,是纬度的起始线。从赤道向北和向南,各分_____________,称为北纬和南纬,分别用“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表示。北极和南极分别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7.0°~30°为_____________纬度地区,30°~60°为_____________纬度地区,60°~90°为_____________纬度地区。
【参考答案】
知识点一
1.盖天说 浑天说 葡萄牙 麦哲伦 球体
2.两极稍扁 赤道略鼓 6 371 4万 5.1亿
知识点二
3.缩小 地球仪
4.地轴 两极 北极 南极
知识点三
5.纬线(圈) 赤道 南 北 北 南 缩短 一点 东西
6.0° 90° N S 90° N 90° S
7.低 中 高
【合作探究】
1.【身临其境——数据运用】
用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做比较,直观感受地球的大小。
地球大小 比较项
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约相当于_____________个足球场的总面积(足球场面积约7 000平方米)
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约相当于_____________个400米跑道的总长
地球平均半径约6 371千米 约相当于_____________个篮球连在一起(篮球半径约12.7厘米)
2.活动:制作简易地球仪
【材料及工具】
乒乓球1个,可随意变形的铁丝1根,圆规(或锥子)1把,铅笔1支,彩色笔、胶带若干。
【制作步骤】
(1)在乒乓球上画出南、北极及赤道,以赤道为起点,每隔30°画出一条纬线。
(2)用不同颜色的笔标出低、中、高纬度地区的范围。
(3)用圆规(或锥子)在南、北极各钻一个小孔,并将铁丝弯成下图所示形状(注意倾斜的铁丝与水平面成66.5°夹角),然后将铁丝从乒乓球小孔中穿过。
(4)在贴近南、北极的倾斜铁丝处,用胶布裹上几圈,将乒乓球固定在倾斜铁丝的中间,同时又使其可以自由转动。
(5)如图所示,将倾斜铁丝弯成半圆,且所弯的半圆要比乒乓球略大一些。在地球仪底部螺旋状铁丝处放一重物使地球仪不会翻倒。
3.【动动手——图解地理】
地球仪上有许多纬线是重要分界线。结合下方示意图,我们可以清楚直观地看到这些特殊纬线、南北半球以及低中高纬度的范围差异。
(1)请在图中括号内,分别填入南、北,低、中、高纬度,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
(2)据图,写出南、北半球和低、中、高纬度的范围。
【参考答案】
1.72 857 142 857 100 000 5 000万
3.(1)略。
(2)0°~90° N是北半球,0°~90° S是南半球;低纬度地区是0°~30°,中纬度地区是30°~60°,高纬度地区是60°~90°。第一节 地球与地球仪
第1课时
【素养目标】
1.运用图片、影视资料以及数字技术手段等,能够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认识地球是人类的唯一家园。
2.结合图片、影视资料等,了解月球探测、行星探测等人类探索太空的进展与意义。
3.收集中国航天发展的相关资料,能够举例说出中国太空探索的成就,保持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继而形成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情怀,提升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重点】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适宜人类生存的条件。
【难点】
地球适宜人类生存的条件。
【自主预习】
地球在宇宙中
1.太阳是恒星,地球是_____________星,月球是_____________星。
2.将银河系、太阳系填入下面天体系统层次结构图。
3.以距日距离为标准,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将太阳系的八颗行星填入下图中。
4.“地心说”最早起源于_____________,其认为地球位于宇宙中心,是静止不动的。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学者提出“日心说”。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_____________系统论述了“日心说”体系。
探索太空 筑梦航天
5._____________年,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_____________年,人类首次进入太空;1969年,人类首次成功登上_____________;2019年,中国发射的_____________成功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
6.1970年,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神舟五号搭载航天员杨利伟成功升空;2021年,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_____________表面;_____________年,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
7.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分别是_____________发射基地、_____________发射基地、_____________发射基地、_____________发射基地。
8.我国开展的月球探测工程命名为“_____________工程”。
【参考答案】
知识点一
1.行 卫
2.
3.
4.古希腊 哥白尼
知识点二
5.1957 1961 月球 嫦娥四号
6.东方红一号 2003 火星 2022
7.酒泉 西昌 太原 文昌
8.嫦娥
【合作探究】
1.请结合太阳系示意图,向身边同学介绍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名称和位置。
2.中国已公布2030年前从火星取样返回地球的计划。在不远的未来,也许我们真的能实现“移民火星”的梦想。读金星、火星与地球对比图,完成下列问题。
行星 距日距离(以日地平均 距离为1计算) 表面平均温度/℃
金星 0.72 >400
地球 1 15
火星 1.52 -63
(1)结合表格,简要说明地球适宜人类生存的温度条件,并说明距日距离与温度的关系。
(2)收集资料,说说地球和太阳系其他行星的不同,谈一谈你对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的理解。
(3)查阅资料,并结合地球的环境,分析并列举人类未来若要移民火星,可能遇到的困难。
3.回顾航天历程,致敬航天英雄。
(1)请结合教材,在下面的卡片中,列举我国太空探索的成就。
(2)了解了我国太空探索的进程和取得的成就后,请谈一谈你的感受。
【参考答案】
1.A水星、B金星、C地球、D火星、E木星、F土星、G天王星、H海王星。
2.(1)地球的表面平均温度为15 ℃,在人类能生存和适应的温度范围之内。金星距离太阳较近,表面平均温度过高;火星距离太阳较远,表面平均温度过低。
(2)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有液态的水资源,有为我们提供充足氧气和安全宇宙环境的大气层。目前,地球是人类探测到的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我们要爱护地球,爱护地球就是爱护我们自己。(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3)距日距离远,表面温度低;大气密度低,昼夜温差大;陨石撞击概率大;质量、体积小,会出现长期失重问题。〗
3.(1)略。
(2)被太空的广阔无垠所震撼,对太空的辽阔和未知充满了好奇和敬畏之情;对现代航天科学的成就感到深深的钦佩,对航天员的勇敢和决心表示由衷的敬意;清晰地认识到航天科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和价值。(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