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八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八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28 09:42: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联考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
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上册第一单元至第三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建安风骨,又称“魏晋风骨”,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汉
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桑、徐干、阮璃、应场、刘
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菁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道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
凉的阳刚之气,悲凉慷愤之中,亦有命运无常、人生短促的不安心境,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
骨”的独特风格,掀起一个诗歌高潮,被后人尊为典范。
建安风骨的内涵包含以下几方面:文风清峻,给人一种利落大方之感:通达脱俗,不拘小节,
沉雄激荡:气盛词壮,畅所欲言:华靡。在建安诗作中,华靡之风自曹植始,形成于七子后。
(摘编自卢劲《建安风骨》)
材料二:
建安是后汉献帝的年号,生活在这一特殊时代背景下的文学家们,敢于抨击时弊,敢于在不
同作品样式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作家和作品,从而形成了一
个文学的黄金时代。前人提到建安文学,大多用“建安风骨”来指代,即内容充实,风格劲健,有
一股内在的力量的文章风格。建安作者以此来对抗彩丽繁绮而又空洞无物,或者低级庸俗的文
风。而之所以形成“建安风骨”,一方面是由社会现实决定的,另一方面的决定因素是对汉乐府
民歌的继承和创新。
建安前后,阶级斗争激烈,政治和思想发生重要变化,社会极度动荡不安。建安前爆发的黄
巾起义摧垮了东汉皇朝的腐朽统治,但接下来军阀混战,三国鼎立,战火不停,生灵涂炭。而上
层统治者却过着奢侈糜烂的生活。
生活在如此时代背景下的建安文学的主要作者们—曹氏父子、建安七子,还有蔡琰
【高一年级期中联考·语文第1页(共8页)】
25-L-127A
都饱尝了战乱的苦楚,目睹了百姓无家可归、饿死街头的读惨场面。所以在他们各自的作品中
时代的烙印体现得尤为明显。建安风骨首先是时代的产物,是时代孕育了这种文学风格。如王
粲在《七哀诗》中描述了一幅惨绝人寰的普通百姓流离失所图,严重的饥荒竞迫使丹亲不得不忍
痛勉弃亲生的骨肉。全诗情景交融,语调悲怆,“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
不还”,母亲那骗苦而又无奈的表情,好似一幅幅悲惨的画面,展示在世人面前。这首诗被后人
誉为“汉末实录”“诗史”,反映了诗歌创作的一种新精神,在建安文坛上,可以说是开风气之先。
建安作者们没有被现实的残酷和苦难吓倒,更没有醉酒消沉,得过且过,而是“位卑未敢忘
忧国”,把重整山河作为己任。他们在各自的作品中,表达了一种高昂奋进的情绪,慷慨悲歌地
表现出他们渴望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理想,犹如在黑暗里,点亮了一盏明灯,给人以鼓舞和力
量,使迷茫的人不再迷茫,消沉的人从此昂扬战斗。正如古人所言,文学亦写实亦传情,诗人们
正是本着文学这一特色,很好地通过诗歌把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从而尽
显“建安风骨”。正如曹操《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幕年,壮心不已”,此诗为北征乌
桓凯旋途中所作,本篇以神龟起兴,言生命必有终时,表现出了诗人不信天命、努力进取、志在千
里的英雄豪迈气概和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融会深刻的哲理于生动的形象之中,感情真挚,意境
深远,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建安文学在继承汉乐府民歌本色的同时,又注重用锌和文采。诗人们汲取汉乐府中“感于
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走直抒胸臆的道路,创造出富有鲜明时代气息的文学。那种无病呻吟、
脱离实际、空洞无物的作品被作家们所摒弃,而是借景物观照时代,有感而发。如曹操的《观沧
海》,诗人望着波涛汹涌的大海,联想到当下的现实,一发不可收地抒发了自己的豪情壮志,吐露
出自己的宏伟抱负,表现了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给人以鼓舞以号召,可以说它是积极的思想内
容和高超的艺术特色兼得的佳作,在继承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
王乘的《七哀诗》、蔡琰的《悲愤诗》、曹丕的《大墙上高行》等作品中,也都各有不同的特色。
无论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能让人深刻地感受到,诗人们那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各种艺
术形式不断的追求,即冲破樊篱、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建安作家的作品,从反映生活的方面来
说,比汉代的诗人及辞赋家要广泛得多;在艺术手法上,他们不但继承了乐府民歌的长处,而且
加以提高和发展,他们加强词句的色泽和光彩,使之更华美。建安文学作者的创作为五言诗的
发展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为各种新的艺术形式的发展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未来。
从以上种种中,不难得出,建安作者的作品具有对生活、社会真切的感受,对国家、百姓炽热
的情怀,对战乱现实深刻的反映,对国家统一与太平的渴望,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和与之相得益彰
的内容与形式的创新,以及刚健清峻、质朴有力的语言…正是这些共同构成了“建安风骨”的
主要因素。
(摘编自汤树德《“建安风骨”构成的主要因素》)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末建安时期的文坛巨匠“三曹”“七子”的诗歌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
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
B.前人都用“建安风骨”来指代建安文学,“建安风骨”形成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现实和对汉乐
府民歌的继承、创新。
C.曹氏父子、建安七子、蔡啖的作品,富有时代气息,因为他们都饱尝了战乱的苦楚,目睹了
百姓流离失所等凄惨场面。
【高一年级期中联考·语文第2页(共8页)】
25-L-127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