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24-2025学年(上)中期学习能力摸底
高一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说中国的基层是乡土性的,那是因为我考虑到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层比较上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而且在近百年来更在东西方接触边缘上发生了一种很特殊的社会,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在我们这片远东大陆上,可能在很古的时候住过些还不知道种地的原始人,那些人的生活怎样,对于我们至多只有一些好奇的兴趣罢了,以现在的情形来说,这片大陆上最大多数的人是拖泥带水下田讨生活的了。我们不妨缩小一些范围来看,三条大河的流域已经全是农业区。而且,据说凡是从这个农业老家里迁移到四围边地上去的子弟,也老是很忠实地守着这直接向土里去讨生活的传统,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我遇见过一位在张北一带研究语言的朋友,我问他说在这一带的语言中有没有受蒙古话的影响。他摇了摇头,不但语言上看不出什么影响,其他方面也很少。他接着说:“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有变动。”一这结论自然应当加以条件的,但是大体上说,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像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
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乡下人多以种地为生,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却又常为其所束缚,不易流动而产生“土气”。
B.“孤立和隔膜”既可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明,又能从村和村之间的关系上来体现。
C.中国乡土社会应属于一种无具体目的,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有机的团结”的礼俗社会。
D.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一种对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该信用优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社会呈现乡土性的特点与由“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所构成的社会基层有关。
B.从墓碑上能清楚的重构每家家谱的事实,作者断定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
C.文中引用《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名言和列举孔子因人而异地解释“孝”的实例,论述内容同中有异。
D.文章开篇从乡土社会的“乡下人土气”谈起,至现代社会的“土气”成了骂人的词而收尾,结构严谨,逻辑严密。
3.结合材料,下列选项不能反映“乡土本色”的一项是( )(3分)
A.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
B.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C.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杨万里《插秧歌》
D.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杜甫《客至》。
4.本文语言很有特点,请以第2段为例进行分析。(4分)
5.著名作家冯骥才感叹:“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不能没等我们去认真阅读,就让这些古村落在城镇化的大潮中消失不见。”请结合本文,分析“乡土性”逐渐消失的原因。(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三月香雪
铁凝
①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写过一篇名叫《哦,香雪》的短篇小说发表在《人民日报》上,一个关于女孩子和火车的故事,小说的主人公叫香雪。
②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曾在山区农村有过短暂的生活,还记得那是一个晚秋,我从京原线(北京-太原)出发,乘火车在京翼交界处的一个小村下了车。站在高高的路基向下望,就看见了村口那个破败的小学校:没有玻璃、没有窗纸的教室门窗大敞着;一群衣衫褴褛的小学生正在黄土院子里做着手势含混、动作随意的课间操;几只黑猪白猪就在学生的队伍里穿行……贫瘠的土地和多而无用的石头禁锢了这里的百姓和他们的日子,他们不知道四周那奇妙 美的大山是多么诱人,也不知道一只鸡和一斤挂面的价值区别——这里无法播种小麦,白面被认为是至高无上的,于是就有了北京人乘一百公里火车,携带挂面到这里换鸡的奇特交易:一斤挂面等于一只肥鸡!这小村的生活无疑是拮据寒酸的,滞重封闭的,求变的热望似乎不在年老的一代身上,而是在那些女孩子的眼神里、行动上。
③我在一个晚上发现房东的女儿和几个女伴梳洗打扮、更换衣裳。我以为她们是去看电影,问过之后才知道她们从来没有看过电影,她们是去看火车,去看每晚七点钟在村口只停留一分钟的火车。这一分钟就是香雪们一天里最宝贵的文化生活。为了这一分钟,她们仔细地洗去劳动一天蒙在脸上的黄土,她们甚至还洗脚,穿起本该过年才拿出来的家做新鞋,也不顾火车到站已是夜色模糊。这使我有点心酸——那火车上的人,谁会留神车窗下边这些深山少女的脚和鞋呢。然而这就是梦想的开始,这就是希冀的起点,她们会为了一个年轻列车员而吃醋、不和,她们会为没有看清车上某个女人头上的新型发卡而遗憾。少女像企盼恋人一样地注视无比高大的火车,火车也会借了这一分钟欣赏窗外的风景——或许这风景里也包括女孩子们。火车上的人们永远不会留神女孩子那刻意的打扮,可她们对火车仍然一往情深。
④于是就有了小说主人公香雪用一篮子鸡蛋换来火车上乘客的一只铅笔盒的“惊险”。为了这件样式新颖、带有磁铁开关、被香雪艳美不已的文具,她冒险跳上火车去交易,火车开动了,从未出过家门的香雪被载到下一站,香雪从火车上下来,怀抱铅笔盒,在黑夜的山风里独自沿着铁轨,勇敢地行走三十华里回到她的村子。以香雪的眼光,火车和铅笔盒就是文明和文化的象征,火车冲进深山的同时也冲进香雪的心。
⑤三十五年过去了,香雪的深山已是河北省著名的旅游景区,火车和铁路终于让更多的人发现这里原本有着珍禽异兽出没的原始次生林,有着可与非洲白蚁媲美的成堆的红蚁,有着气势磅礴的百里大峡谷,有着清澈明丽的拒马河,从前那些无用的石头们在今天也变成可以欣赏的风景。从前的香雪们早就不像等待恋人一样地等待火车,她们有的考入度假村做了服务员、导游,有的则成为家庭旅馆的店主,她们的目光从容自信,她们的衣着干净时新,她们懂得价值……而香雪们的下一代也已成人。
⑥如今,养育我们的山川大地已是日新月异,旧貌换新颜,为什么许多读者还会心疼和怀念香雪那样的连什么叫受骗都不知道的少女?我想起当年一位读者给我的信中写到,纯净的香雪涤荡了我们心头征战生活多年的灰尘。当我们渴望精神发展的速度和心灵成长的速度能够跟上科学发明的速度,有时候我们必须有放慢脚步回望从前的勇气,有屏住呼吸审视心灵的能力。遥远的香雪们身上散发出来的人间温暖和清新的美德,就依然值得我们葆有和珍惜。
⑦1983年3月的《人民日报》在我手上已经发黄发脆,但我面前呈现的却是一场晶莹的香雪过后,如云如烟的山桃花怒放之后,鸟儿鸣唱,满目青山。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节)
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标题“三月香雪”在文中的含义就是实指三月里一场带着清香的、洁白的雪,文章结尾以“一场晶莹的香雪”对标题做了照应。
B.文中写“北京人乘一百公里火车,到山村用一斤挂面换得一只肥鸡”的情节,借夸大的物品间的价值落差,突出了山村的拮据寒酸、封闭落后。
C.第⑥段写“我想起当年一位读者给我的信……”看似闲笔,实则表现了人们对温暖、清新的美德的珍惜,深化了主题。
D.文中作者讲述了小说《哦,香雪》的创作动机,开头写《哦,香雪》在《人民日报》发表,结尾又写到那张发黄发脆的《人民日报》,首尾照应。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以20世纪八十年代初发表的一篇小说《哦,香雪》为线索,串联起三十五年来一个小山村的巨变,构思独特而巧妙。
B.“少女像企盼恋人一样地注视无比高大的火车”,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少女们对火车到来的热切渴望。
C.文章生动描绘“香雪们”梳洗打扮赶着去看七点钟只停靠一分钟的火车的细节,突出了她们对火车在“这一分钟”所呈现的东西的期盼。
D.文章最后一段,作者通过想象,描绘了一幅山村鸟鸣山青图,寄托了作者对山村的美好怀念与诚挚期待。
8.本文善用对比手法,请简要概括。(6分)
9.在铁凝的《哦,香雪》和本文中,“火车”这一物象被寄寓了丰富的内涵,极具象征性。请结合相关内容谈谈你对这一物象的理解。(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节选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材料二:
从南明入台,山如剥笋根,又如旋螺顶,渐深遂渐上。过桃墅,溪鸣树舞,白云绿坳,略有人间。饭斑竹岭,酒家胡当垆①艳甚,桃花流水,胡麻正香。过会墅,入太平庵看竹,俱汲桶②大,碧骨雨寒,而毛叶离屣③,不啻云凤之尾。使吾家林得百十本④,逃帻去裈⑤其下,自不来俗物败人意也。
行十里,望见天姥峰大丹⑥郁起,至则野佛无家,化为废地,荒烟迷草,断碣难扪。农僧见人辄缩,不识李太白为何物,安可在痴人前说梦乎?所谓“半壁见海”“空中闻鸡”,疑意其巅。上至石扇洞天,青崖白鹿,葛洪丹丘⑦,俱在明昧之际,不知供奉何以神往?天台如天姥者,仅当儿孙内一魁父⑧,焉能“势拔五岳掩赤城”耶?山灵有力夤缘⑨入供奉之梦一梦而吟一吟而天姥与天台遂争伯仲席。嗟呼!山哉!人哉!
(选自明王思任《天姥》,有删改)
[注]①酒家胡:酒家妇。当垆:卖酒。②汲桶:水桶。③离屣:此处形容竹叶纷披之状。④本:棵,株。⑤帻:包头巾。裈(kūn):有档的裤子。⑥丹:指代寺庙。⑦葛洪:晋代炼丹家。丹丘:传说中葛洪炼丹的遗址。⑧魁父:小土丘。⑨夤缘:攀附。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勾选相应位置。(3分)
山灵有力A夤缘B入供C奉之梦D一梦而吟E一吟F而天姥与天台G遂争H伯仲席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谢公屐”是诗人谢灵运发明的登山时穿的一种活齿木屐。鞋底安有两个木齿,上山去其前齿,下山去其后齿,便于走山路。
B.“使吾家林得百十本”中的“使”与“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中的“使”含义相同。
C.“俱在明昧之际”中的“昧”与成语“拾金不昧”中的“昧”含义不同。
D.“不知供奉何以神往”中的“供奉”指的是李白,因为李白曾担任翰林供奉。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记梦诗,从“我欲因之梦吴越”一直到“仙之人兮列如麻”写的都是梦境,这也是全诗的主体部分。
B.《梦游天姥吟留别》节选部分描写梦中一路登山所见之景和迷离恍惚、光怪陆离的神仙世界,写得有声有色。
C.王思任行至天姥山,本欲领略李白诗中所写的气派之景,而当实地见到李白所言所梦之景时,他深感失望。
D.王思任登山后发现李白的所谓“洞天石扉,訇然中开”“且放白鹿青崖间”等诗句,“俱在明味之际”,意在讽刺李白夸大其词,所言不实。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2)农僧见人辄缩,不识李太白为何物,安可在痴人前说梦乎?
14.王思任亲历天姥山,见到了哪些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截然不同的情景?请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小题。
归园田居(其五)
陶渊明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①。
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②。
漉③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④。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注]①榛曲:草木丛生的偏僻之处。②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化用《孟子·离娄上》中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句。③漉:过滤。④近局:近邻:邻人。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本诗以诗人回家路上和到家之后的活动为描写对象,展现了诗人回归田园后的生活。
B.“崎岖历榛曲”渲染出当时动荡的社会环境下世途之艰辛与生活之艰难,形象地道出诗人离开官场时受到的重重阻挠。
C.从“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两句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与近邻农户相处友好、往来密切的景况。
D.“欢”字下着一“来”字,自然传神。此情此景,引得诗人怨起“夕”时短暂,兴致难尽。
16.这首诗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和《归园田居(其一)》有相似之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借助对船上听者和江中月影的描写,侧面表现了琵琶乐的巨大魅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视觉和听觉描写,写出了诗人梦游天姥山登上半山腰时的所见所闻,充满了奇幻色彩。
(3)、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神游故国后,用“__________,__________.”来抒写自己多愁善感而年华逝去的感叹。
(4)、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上片中“__________”一句形容南朝刘裕军队的浩大气势,下片中“__________”一句写好大喜功的刘义隆的惨败局面。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
我初次出国时,我的奶奶偷偷地把一包用红纸裹着的东西,塞在我箱子底下。后来,她又避了人和我说,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时,可以把红纸包裹的东西煮一点汤吃。这是一包灶上的泥土。(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有的人在外打工多年,会忽然回来,起一座“豪宅”,在家过一个春节,然后,又从梁庄消失,继续在外打工。“人去楼空”是乡村日常生活的景象,大部分在城市打工的农民都在家盖有新房,并且,他们也是为挣到盖房的钱或为子女挣得学费而奔向城市的。这样的中年打工者,不久就会回到乡村。他们最大的希望就是在城里打工,挣一笔钱,在家里盖栋像样的房子,然后在本地找个合适的生意做。(节选自梁鸿《出梁庄记》)
18.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画线句子中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差序格局”和现代西洋的“团体格局”是不同的。
B.他的足迹延伸到了植物学家的“无人区”——西藏。
C.我所知道的乡下夫妇多是“实在没有什么话可说的”。
D.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19.以上两则材料体现了中国基层社会怎样的特征?请简要概括。(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纪录片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有“动态相册”“生活之镜”之称。探访特色美食,展现地域文化;航拍万里山河,带来诗意之旅;聚焦稀世文物,诠释工匠精神……
移动传播时代,纪录片主动拥抱数字科技,微纪录片、交互式纪录片等新形式①__________,以节奏明快、信息密集、细节突出等特点打动观众。此外,纪录片还与其他视听节目融合,出现“纪录片+剧情演绎”“纪录片+综艺”等跨界类型。无论哪一种纪录片,真实始终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力量。相较于人们在实际生活中的经历,纪录片带来的感受更加丰富,也更具美学价值。画面细节考究,旁白精炼恰当,精心设置的影音元素,往往能给观众带来②__________的体验。如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注重用声音营造现场感,电锯的声音、吸尘器的声音与影像结合,将文物修复的现场环境、修复师的工作状态传达给观众。
纪录片的情节不能预先编排,人物角色不能提前设计,生活情境难以预测,有价值的素材③__________。从这个意义上说,纪录片呈现什么样的情境、选取什么样的素材,传递出创作者的深刻思考,绝不仅仅是真实生活的“搬运工”。
纪录片让人们更好观察世界,理解自己。记录者的镜头收近一些,能感受一草一木的盛衰荣枯;镜头拉远一些,可阐释历史大势的潮落潮起。纪录片带我们穿过时光,跨越山河,也鼓励我们用积极的心态拥抱人生。
20.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
21.请分别用一个句子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使其句式整齐。(4分)
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文句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劳动让人“吃苦”。《插秧歌》描绘一家四口农忙时冒雨插秧的紧张生活,表现出农事的辛苦与繁忙;张秉贵晚上下班后,也会“感到有些支持不住,有时连上楼还要扶着墙”。
也有人说,人类一切艺术的起源,音乐、文学、美术、体育、科技……都离不开劳动。正是劳动,创造了美,塑造了美,也丰富了人类精彩的文化生活、精神世界。
劳动之“苦”与劳动之“美”之间似乎是矛盾的,对此,你的看法如何?或请你结合社会生活和自己的人生体验加以阐述,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答案
1. D(“该信用优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错误,文中只是说乡土社会的信用和法理社会的信用产生方式不同,并没有比较两者的优劣。)
2. B(“从墓碑上能清楚的重构每家家谱的事实,作者断定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错误,作者说“这结论自然应当加以条件的”,说明这个结论不是绝对的,且“断定”一词过于绝对。)
3. B(A项体现了乡土社会中人们对故土的眷恋,反映了“乡土本色”;B项表达的是子女对母亲的感恩之情,与“乡土本色”无关;C项描绘了乡村的劳动场景,体现了乡土社会的农耕生活特点,反映了“乡土本色”;D项表现了乡村邻里之间的和谐关系,反映了“乡土本色”。)
4. ①通俗易懂:使用口语化的表达,如“土头土脑”“拖泥带水”等,使读者容易理解。②生动形象:运用比喻,如“三条大河的流域已经全是农业区”,将农业区比作大河的流域,生动地说明了农业在这些地区的重要性;使用描写性语言,如“没有玻璃、没有窗纸的教室门窗大敞着;一群衣衫褴褛的小学生正在黄土院子里做着手势含混、动作随意的课间操;几只黑猪白猪就在学生的队伍里穿行”,细致地描绘了乡村小学的破败和乡村生活的场景,给人以直观的感受。
5. ①社会变迁:现代社会的发展促使人口流动加剧,人们不再局限于乡土,导致乡土社会的稳定性被打破。②经济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吸引人们离开乡村,使乡土社会的人口结构发生变化。③文化冲击:现代文化的传播使乡土文化受到冲击,人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逐渐改变,对乡土社会的认同感降低。
6. A(“标题‘三月香雪’在文中的含义就是实指三月里一场带着清香的、洁白的雪”错误,标题“三月香雪”有象征意义,象征着香雪们纯净、美好的品质。)
7. B(“用拟人手法”错误,“少女像企盼恋人一样地注视无比高大的火车”运用的是比喻手法,将少女对火车的期待比作企盼恋人。)
8. ①山村过去与现在的对比:过去山村拮据寒酸、滞重封闭,现在成为旅游景区,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改善。②香雪们过去与现在的对比:过去香雪们对火车充满好奇、渴望,衣着朴素,现在她们目光从容自信,衣着干净时新,懂得价值。③火车上的人与香雪们的对比:火车上的人对香雪们不经意、不留神,而香雪们对火车一往情深。
9. ①在《哦,香雪》和本文中,“火车”象征着现代文明和文化。它冲进深山,给封闭的山村带来了外面世界的信息和新的生活方式,激发了香雪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②“火车”也象征着希望和梦想。香雪们为了看火车、上火车,精心打扮,火车的到来成为她们一天中最宝贵的时刻,承载着她们走出大山、改变命运的梦想。③“火车”还推动了山村的发展。它让更多的人发现了山村的美景,促进了山村旅游业的兴起,使山村的经济和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10. ADE(“山灵有力”主谓结构完整,应断开;“夤缘入供奉之梦”“一梦而吟”“一吟而天姥与天台遂争伯仲席”结构相似,分别断开。)
11. B(“使吾家林得百十本”中的“使”是“假使”的意思,“上使外将兵”中的“使”是“派遣”的意思,二者含义不同。)
12. D(“意在讽刺李白夸大其词,所言不实”错误,王思任只是对实地所见与李白诗中的描写不同表示疑惑和感慨,并没有讽刺李白的意思。)
13. (1)醒来时只有身边的枕席,刚才梦中所见的烟雾云霞全都消失了。(“觉”,醒来,1分;“向来”,刚才,1分;句子大意2分)(2)农僧看见人就退缩,不知道李太白是什么东西,怎么能在痴人面前说梦呢?(“辄”,就,1分;“安”,怎么,1分;句子大意2分)
14. ①天姥峰的寺庙已化为废地,野佛无家,荒烟迷草,断碣难扪。②农僧不知李白为何物,与李白诗中的奇幻仙境形成鲜明对比。③天姥山的实际景色并没有李白诗中所描绘的那样雄伟壮观,“势拔五岳掩赤城”的描写与现实不符。
15. B(“‘崎岖历榛曲’渲染出当时动荡的社会环境下世途之艰辛与生活之艰难,形象地道出诗人离开官场时受到的重重阻挠”错误,“崎岖历榛曲”描写的是诗人回家路上的艰辛,并没有暗示社会动荡和离开官场时受到阻挠。)
16. ①都运用了白描手法。本诗中“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等诗句,简洁地描绘了诗人的活动和田园生活场景;《归园田居(其一)》中“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等也是用白描手法勾勒田园风光。②都直抒胸臆。本诗中“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欢乐时光短暂的感慨;《归园田居(其一)》中“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等也直接抒发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厌恶之情。
17. (1)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2)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3)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4)气吞万里如虎 赢得仓皇北顾
18. B(文中“人去楼空”的引号表示特定称谓。A项表示特定称谓;B项“无人区”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与文中引号作用相同;C项表示引用;D项表示强调。)
19. ①乡土性:人们对乡土有深厚的情感,如费孝通的奶奶给作者一包灶上的泥土,体现了乡土观念的根深蒂固。②流动性与稳定性并存:农民外出打工,乡村出现“人去楼空”现象,但他们最终还是希望回到乡村,反映了人口流动与乡村稳定的双重特点。
20. ①层出不穷②身临其境③可遇而不可求
21. ①纪录片以真实生活为素材,展现多样内容。②纪录片借助数字科技,创新形式打动观众。③纪录片传递创作者思考,具有独特价值。④纪录片帮助人们观察世界,理解人生。
22. ①使用了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②对偶:“镜头收近一些,能感受一草一木的盛衰荣枯;镜头拉远一些,可阐释历史大势的潮落潮起”,句式整齐,节奏明快,从近景和远景两个角度,生动地阐述了纪录片的镜头功能。③比喻:将纪录片比作时光和山河的穿越者,形象地说明纪录片能够带领观众领略不同的时空和景象,感受世界的丰富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