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出师表》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3课《出师表》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29 15:46: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8张PPT)
南宋文学家赵与时在著作《宾退录》中曾引用安子顺的言论:
“读诸葛亮《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必不忠;读 李密《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必不孝;读韩愈《祭 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必不友。 ”
92
创设情景
名人
语录
诸葛亮
表,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表”是一种很神圣的文体,是专用于臣子写给君 主的。是特定的“他”给特定的“他”。
“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读懂“表” 一定要了解“他”与“他”,了解“他”与“他” 的言说语境。
文学常识
公元222年,吴蜀彝陵之战后,刘备败逃白帝城,次年 病逝。刘备“白帝城托孤”时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 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业。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 君可自取。”
蜀偏居一隅,国力疲敝,又“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 权之逼”,诸葛亮为了实现刘备振兴汉室、 一统天下的遗 愿,“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平定了南方,有了较巩固 的后方,并抓住了曹魏兵败祁山、孙吴兵挫石亭的时机,
挥师北伐,拟夺取魏的凉州。
文学常识
魏国长期占据汉土经济发展重心地区,如果蜀国据险 自守,魏国无论在经济还是军事上必定发展得比蜀国快,
到了那个时候,即使蜀国不起兵,魏国也一定会向蜀国下 手。虽然说地形是蜀国天然的屏障,魏国攻不进来,蜀国 也打不过去,这样拉锯陷入持久战,蜀国终将会因为后方 补给问题而被拖累。
实现国家统一是刘备的遗志,诸葛亮为了实现先帝遗志, 在战略后方日益巩固的情况下决定出师伐魏。但刘后主却
昏庸无能,听信奸佞,成了北伐的后顾之忧。在这种情况下, 诸葛亮完成了这篇《出师表》。
文学常识
诵读感知
崩殂cú
塞 sè
忠 谏 jiàn
陟 罚zhì
臧 否pǐ
费 祎yī
以遗陛下wèi
裨补bì
行 阵háng 长 史zhǎng 猥 wěi
枉 屈wǎng 夙夜sù 庶 shù
驽钝nú
斟 酌zhēn 彰 zhāng 咎 jiù
咨诹zōu
方法指导
(1)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以圈点、勾画、批 注的形式,结合课文下注释,将不能理解的字 词勾画出来。
(2)小组交流,组长归纳翻译问题,班内解决。
(3)翻译原则:
逐字译文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增添删补
疏通文意
翻译
要求
①[崩殂(cú)] 指帝王之死。②[秋]时候。
[疲弊]人力疲惫,民生凋敝。[诚]确实。
璨 臣诸葛亮上表进言:先帝开创大业未完成一半,竟中途 去世。如今天下分成三国,我益州地区人力疲惫,民生凋敝, 这确实处在万分危急、存亡难料的时刻。
疏通文意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①,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
危急存亡之秋②也。
① [内]朝廷。②[外]这里指疆场。③[追]追念。
④ [殊遇]特殊的礼遇。
[侍卫之臣]侍奉守卫的臣子。
[忠志之士]忠诚有志的将士。
璨 但是,朝廷上侍奉守卫的臣子不敢稍有懈怠;疆场上忠 诚有志的将士舍生忘死地作战,这都是追念先帝的特殊恩遇, 想报答陛下的缘故。
疏通文意 2.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①,忠志之士忘身于外②者,盖追③先帝
之殊遇④,欲报之于陛下也。
① [开张圣听]扩大皇上听闻(的范围)。意思是要后主广 泛听取意见。②[光]发扬光大。③[恢宏]发扬,扩展。 ④ [妄自菲薄]随意地看轻自己。⑤[引喻失义]说话不恰 当。引喻,称引、譬喻。失义,不合道理。
陛下确应该广开言路,听取群臣意见,发扬光大先帝遗 留下来的美德,振奋鼓舞志士们的勇气,绝不应随便看轻自 己,说出无道理的话,从而堵塞了忠诚进谏的道路。
3.诚宜开张圣听①,以光②先帝遗德,恢弘③志士之气,不宜妄
自菲薄④,引喻失义⑤,以塞忠谏之路也。
[宜]应当。 [忠谏]忠诚进谏。
疏通文意
1.宫中府中①,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②。
① [宫中府中]指皇宫和丞相府中。
②[陟(zhì) 罚臧否 (pǐ), 不宜异同]晋升、处罚,赞 扬、批评,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丞相府中而)不同。陟, 提拔、晋升。臧否,赞扬和批评。异同,这里指不同。
宫里身边的近臣和丞相府统领的官吏,本都是一个整体, 升赏惩罚,赞扬批评,不应该标准不同。
疏通文意
2.若有作奸犯科①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②论其刑③赏,以昭陛
下平明之理④,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⑤也。
① [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触犯科条。②[有司]负责专 职的官员。③[刑]罚。④[平明之理]公平清明的治理。
⑤ [内外异法]宫内和丞相府的赏罚标准不同。
[昭]显示。
如有作坏事违犯法纪的,或尽忠心做善事的,应该一 律交给主管部门加以惩罚或奖赏,以显示陛下在治理方面 公允明察,切不应私心偏袒,使宫廷和丞相府行法不同。
疏通文意
疏通文意 1.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①,志虑忠纯②,
是以先帝简拔③以遗陛下。
① [良实]忠良诚实的人。②[志虑忠纯]志向和思虑忠诚 纯正。③[简拔]选拔。
[是以]因此。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这都是些忠良诚 实、志向和思虑忠诚纯正的人,因此先帝才选留下来辅佐 陛 下 。
①[愚]我,谦称。②[咨]询问。③[裨补阙漏]弥补缺 失疏漏。④[有所广益]这里指有启发和帮助。
我认为宫内的事情,事情无论大小,都要询问他们的 意见,然后去施行。这样一定能够弥补缺失疏漏,有启发 和帮助。
疏通文意 2.愚①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②之,然后施行,必能
裨补阙漏⑧,有所广益④。
1.将军向宠,性行淑均①,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
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②。
① [性行淑均]性情品行善良公正。淑,善。均,公正、 公平。②[督]武官名,负责统领都城的警卫部队。向宠 曾为中部督。
将军向宠,性情品行善良公正,了解通晓军事,当年试 用,先帝曾加以称赞,说他能干,因此经众人评议荐举任命 为中部督。
疏通文意
[得所]得到合适的安排。
我认为军营里的事情,事情无论大小,都要询问他的意 见,就一定能够使军伍团结和睦,德才高低的人各有合适的 安 排 。
2.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①和睦,优劣得所。 疏通文意
① [ 行(háng) 阵]行伍,部队。
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①所以②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① [先汉]即西汉。下文的“后汉”即东汉。②[所以]这 里表示原因。
我认为宫内的事情,事情无论大小,都要询问他们的意见, 然后去施行。这样一定能够弥补缺失疏漏,有启发和帮助。
2.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①于桓、灵②也。
① [痛恨]痛心、遗憾。②[桓、灵]东汉的桓帝和灵帝。 他们在位时宠信宦官,政治腐败。
除 先帝在世的时候,每次跟我评论起这些事,对于桓帝、灵 帝时代,没有不曾感叹惋惜和痛心遗憾的。
疏通文意
3.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①之臣,愿陛下亲 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① [贞良死节]忠正贤明,为保全节操而死(指以死报国)。
侍中郭攸之、费祎,尚书陈震,长史张裔,参军蒋琬,这 些都是忠正贤明,为保全节操而死的臣子,希望陛下亲近他们, 信任他们,那么汉王室的兴盛,就为时不远了。
疏通文意
1.臣本布衣,躬耕①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②于诸
侯。
① [躬耕]亲身耕种。躬,亲自。②[闻达]有名望,显贵。
我本是个平民,在南阳郡亲自耕种,在乱世间只求保全
性命,不希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
[布衣]平民。 [苟全]保全。
疏通文意
2.先帝不以臣卑鄙①,猥②自枉屈③,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
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④,遂许先帝以驱驰⑤。
① [卑鄙]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②[猥 (wěi)] 辱。 谦辞。③[枉屈]屈尊就卑。④[感激]感奋激发。⑤[驱 驰]奔走效劳。
[由是]因此。
先帝不介意我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委屈地自我屈 尊就卑,接连三次到草庐来拜访我,询问我对时局大事的意 见,因此我感奋激发,从而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力。
疏通文意
①[倾覆]覆灭,颠覆。这里指兵败。汉献帝建安十三年
(208),刘备在当阳长坂坡被曹操打败。②[尔来]自那 时以来。③[二十有一年]二十一年。指从汉献帝建安十二 年(207)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到蜀汉后主建兴五年
(227)诸葛亮上表出师北伐,前后计二十一年。
后来正遇兵败,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 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自那时以来已有二十一年了。
3.后值倾覆①,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②二十
有一年③矣。
疏通文意
1.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①也。受命以来,夙夜②忧 叹,恐托付不效③,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④。
① [临崩寄臣以大事]刘备在临终前,把国家大事托付给诸 葛亮,并对刘禅说:“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②[夙 (sù) 夜]早晚,日日夜夜。③[不效]没有效果。④[不 毛]不生长草木。这里指贫瘠、未开垦的地方。
璨 先帝深知我做事慎重小心,所以临去世时把国家大事 嘱托给我了。接受遗命以来,日夜担忧兴叹,只恐怕托付 给我的大任没有效果,从而损害先帝的英明。所以我五月 率兵南渡泸水,深入贫瘠、未开垦的地方。
疏通文意
① [南方已定]指建兴三年(225)秋,诸葛亮率军平定了 南方的叛乱。②[奖]鼓励。③[庶]表示期望。④[驽 (nú) 钝]比喻才能平庸,这是诸葛亮自谦的话。驽,劣马, 跑不快的马。钝,刀刃不锋利。⑤[攘除]排除,铲除。⑥ [旧都]原来的都城,指东汉都城洛阳。 [兵甲]兵器和甲胄,泛指武器装备。
璨 如今南方已经平定,武器装备充足,应当鼓励和统率 全军,北伐平定中原地区,我希望竭尽自己平庸的才能, 摘除奸邪势力,复兴汉朝王室,迁归旧日国都。这是我用 来报答先帝,并尽忠于陛下的职责本分。
2.今南方已定①,兵甲已足,当奖②率三军,北定中原,庶③竭 驽钝④,攘除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⑥。此臣所以报先 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疏通文意
3.至于斟酌损益①,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① [斟酌损益]斟酌利弊。斟酌,考虑可否。损,损害。益, 益 处 。
至于考虑利弊得失,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言,那就是郭 攸之、费祎、董允的责任了。
疏通文意
①[效]这里是功效的意思。②[告]祭告。③[兴德之言] 发扬圣德的意思。④[慢]怠慢,疏忽。⑤[彰其咎]揭示 他们的过失。
希望陛下责成我去讨伐奸贼、兴复汉室并取得功效,如 果不取得功效,那就惩治我失职的罪过,用来上告慰先帝的 神灵。如果没有发扬圣德的言论,那就责备郭攸之、费祎、 董允等人的怠慢疏忽,来揭示他们的过失。
1.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①,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②先
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③,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④,以彰 其咎⑤;
疏通文意
2.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①,察纳雅言②,深追先帝遗诏③
臣不胜受恩感激。
① [咨诹 (zi) 善道]询问(治国的)好方法。诹,询问。 ②[雅言]指正确合理的言论。③[先帝遗诏]刘备给后主 的遗诏,见《三国志 ·蜀书 ·先主传》裴松之注。遗诏中说: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
人。"
陛下也应该自己思虑谋划,询问(治国的)好方法,明 察和接受正确合理的言论,远念先帝遗诏的旨意,我受恩、 感激不尽。
疏通文意
3.今当远离,临表涕零①,不知所言。
① [涕零]流泪,落泪。
如今正当离朝远征,流着泪写了这篇表文,激动得不知
该说些什么话。
疏通文意
A.崩殂/阻止 恢弘/诙谐
庶竭驽钝/强弩之末
B.菲薄/芳菲 陟罚/涉及
猥自枉屈/畏首畏尾
C.臧否/是否 咨取/恣睢
夙夜忧叹/推本溯源
D.费祎/涟漪 扁担/扁舟
含辛茹苦/莘莘学子
知识检测
一.下列词语中黄色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B】
《出师表》是作者率师北上伐魏时写给后主 刘禅(人名)
的一篇表文。这篇“表”中写到的“先帝”指的是刘备
(人名)。南宋诗人陆游高度评价这篇表文,曾作诗,其中两 句是:“ 出师一表真名世 , 千 载 谁 堪 伯 仲 间 。 ”
知识检测
向帝王陈情言事 的一种文体。
二.文学常识填空。
“表”是古代
知识检测
崩 殂 : 指 帝 王 之 死
开 张 : 扩 大
光: 发 扬 光 大
恢弘: 发 扬 , 扩 展
良实: 忠 良 诚 实 的 人
简 拔 : 选 拨
阙 漏 : 缺 失 , 疏 漏
卑 鄙 :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
三 .解释下列黄色的词语。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2.诚宜开张圣听
3.以光先帝遗德
4.恢弘志士之气
5.此皆良实
6.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7.必能裨补阙漏
8.先帝不以臣卑鄙
四.一词多义。
1.遗
(1)是以先帝简拨以遗陛下
(2)深追先帝遗诏 2.论
(1)宜付有词论其刑赏
(2)每与臣论此事
给予
遗留
评判
议论
知识检测
四.一词多义。
3.所以
(1)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4.为
(1)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2)是以从议举宠为督
知识检测
……的原因
用 来
做,行
做,担任
知识检测
五.把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如今天下分成三国,我们益州人力疲惫,民生凋敝。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皇宫里的近臣和丞相府中的官吏,本都是一个整体,晋升、处 罚、赞扬、批评,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丞相府中)而不同。
3.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急患难其间,我受到 委 任 。
答 案 答 案 答案
4.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能够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 疏远贤臣,这是后汉衰败的原因。
5.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效忠陛下的职责本分。
五.把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 案 答 案
知识检测
六.根据释义写出出自课文的成语。
1.随意地看轻自己。 妄自菲薄 2.可以数着日子等待。 计日而待
3.比喻访贤求才,诚心诚意地一再邀请别人。 三顾茅庐
知识检测
厘清责任
白帝城托孤
临危受命
三 顾 茅 庐
亲贤远佞 严明赏罚 广开言路
危急存亡
梳理诸葛亮“言”的内容 边读连勾划,完成下面 图表。
出师表
诸葛亮
分析形势
追忆往事
表明志向
三 点 建 议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言”承载的情感 朗读提示:体会先 后13次提到“先帝"、7次提到“陛下”、12次提到“臣”的表达效果。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 也。 ……以光先帝遗德, ……。
……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 。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
…… ,先帝称之曰能, …… 。
。先帝在时, ,愿陛下亲之信之, 。
臣本布衣,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 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以伤先帝之明,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 灵。 …… ;陛下亦宜自谋, ……,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梳理事件
诸葛亮
梳理事件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言”承载的情感 朗读提示:体会先
后13次提到“先帝”、7次提到“陛下”、12次提到“臣”的表达效果。
为人臣者谦卑的姿态
提出自己的想法
循循善诱
不失分寸
对先帝知遇之恩 的感激之情
溢于言表
先帝 陛下 臣
朗读下面句子,诸葛亮用的最多的一个“字”是哪个
(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不宜妄自 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 不宜异同。
(3)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 平明之理,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5)陛下亦宜 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明确指出了怎样做好,怎样做不好。这样“言”,语重心长, 表达自己作为长辈对后主的殷切期望,避免后主反感。
诸葛亮
品读亮言
同是劝谏后辈,有何不同 为何有这样的不同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双重否定句——告诫儿子,语气坚定,态度较强硬。
(3)“不宜妄自菲薄”“宜付有司论其刑赏”“陛下亦宜 自谋”
语气委婉,态度柔和。
臣子对皇帝,既是情深教诲,又不失分寸。
品读亮言
诸葛亮
品读下面一组句子,感受其中的表述特色。
(1)诚宜开张圣听,以 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
菲薄,引喻失义,以 塞忠谏之路也。
(2)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 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 外异法也。
(3)陛下亦宜自谋,以 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4)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以 引出原因阐述,让刘禅明白为什么提出这样的建议。
所以 两两对举,让刘禅能真正领悟提出这样建议的原因。
品读亮言
诸葛亮
文中多次提到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朝廷重臣,为何不把这些 语句放在一处说,而是一举再举呢
(1)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2)侍中、尚书、长史、参军,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3)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 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4)若无兴德之言, 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四次细说,一再叮咛,看似啰嗦,实际是反复提醒: “亲贤臣,远小人”
品读亮言
诸葛亮
刘禅
昏君
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偏私,使内外异法。
亲贤远佞
严明赏罚 广开言路
诸葛亮的三条建议,反复陈述的是哪一条 为什么
品读亮言
三 点 建 议
品评人物
思考
意图
诸葛亭
打动后主,乐于接受进言。
临别表自,实有深衷曲意。 宕开笔墨,文势波澜起伏。
诸葛亮提出三条建议后,第⑥⑦段主要写自己的生平经历,这 样写的意图是什么
白帝城托孤
临危受命
三 顾 茅 庐
良 苦 用 心
追忆往事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 (痛惜)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 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
下。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 ……。
(对先帝的崇拜、爱戴之情。)
3.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 (对后主的激励之情。)
4.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低缓,沉重)
感情朗诵 朗读下面句子,要读得抑扬顿挫,感情充沛。
读 后 评 说 :
用“我读出了诸葛亮的 情怀
(或期望)”这种句式来说说读后感受。
示 例 :
读“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益州疲弊”,我读出 了诸葛亮暗示刘禅发愤图强的良苦用心。
感情朗诵 选择最喜欢的语段朗读,通过读去感悟忠(诸葛亮规劝刘禅的艺术)
为报刘备三顾草庐的知遇之恩,诸葛亮出山效命,在 危急关头奉命出使,患难与共。刘备临终托孤,他受命以 来,早晚忧叹,把兴复汉室看成报先帝忠后主的职责。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感恩图报
客观准确的分析天下形势,蜀国的有利与不利条件, 劝谏后主,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等。
深谙治国之道颇具政治远见
枪 K
思考探究
书 愤
[宋]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垢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课堂寄语
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