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修辞手法及运用试卷
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姓名: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4题;共5分)
(2024·吉林真题)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在人的一生中,中学阶段正是求知欲最旺盛、记忆力最好、想象力最丰富,对一切都充满幻想的时期。许多在各自领域出类拔萃⑴____的人回忆起自己的中学时光,之所以会常常心存感念,____,____,____。学校除了给学生提供知识,更重要的是还提供一种求知的方法、路径,是打开认知世界、观察社会的窗户,或者说是一个tiào⑵____望世界的平台。走进校园不是为了走进一条课本知识的胡同,而是走向一个追求真、善、美的广阔原野。一个人的青少年时代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熏陶过、历练过,无论走到哪里,他都不会迷失自己。
1.(2分)根据语境,给语段⑴处填写拼音,⑵处填写汉字。
出类拔萃
tiào 望
2.(1分)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对一切都充满幻想的时期。
B.更重要的是还提供一种求知的方法、路径。
C.走进校园不是为了走进一条课本知识的胡同。
D.一个人的青少年时代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熏陶过、历练过。
3.(1分)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他们的精神气质是在那时形成的
②就是因为他们的人生理想是从那时起步的
③他们的知识基础是在那时奠定的
A.②①③ B.③①② C.②③① D.①②③
4.(1分)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手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走进校园不是为了走进一条课本知识的胡同,而是走向一个追求真、善、美的广阔原野。
A.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
B.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C.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
D.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做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弗朗西斯·培根《谈读书》)
二、名著导读(共4题;共4分)
(2023·荆州模拟)阅读法布尔著《昆虫记》选段,按要求完成批注。
隧蜂门卫
①在洞口站岗放哨看门守屋的这只隧蜂比其他的隧蜂年岁大。它是这个住宅的建造者,是现在正在忙着采集花粉的隧蜂姐妹们的妈妈,是现在还是幼虫的隧蜂们的外婆。三年前,当它还是个花季少女时,它单枪匹马地拼命干活儿,累得精疲力竭。它还在干活儿,它在为这个家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它已经不能再生儿育女,便当上了看门人。它为自己家人开门关门,把陌生人拒之门外。
②谨慎多疑的山羊羔从门缝望出去,对狼说道:“让我看看你的爪子,不然我就不开门。”隧蜂外婆同样谨慎多疑,它也要对来者说道:“让我瞧瞧你的隧蜂黄爪子,不然就不让你进来。”如果被认为并非自家人,谁也甭想进得洞来。
③一只蚂蚁路过洞穴附近。蚂蚁是个厚颜无耻的亡命徒,它很想知道洞底下为何有蜜的甜香味飘上来。隧蜂看门人脖子一扭,意思是说:“滚开,不然要你的命!”通常,这种威吓的动作就足够了。蚂蚁见状赶紧走开。如果它赖着不走,隧蜂看门人便会飞出洞来,向那大胆狂徒扑过去,推搡它,驱赶它。把它赶跑之后,隧蜂看门人便立刻回到哨位,继续站岗放哨。
④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这个警惕的门卫擅离过职守。我从未见过它离开家门,去花间大快朵颐,以恢复体力。
⑤清晨凉爽时,采集花粉的隧蜂们因找不到被太阳晒熟的花粉而闭门不出的时候,我就看见隧蜂门卫待在通道上端入口的自己的岗位上。它们一动不动地待在那儿,脑袋堵住入口,与地面持平,以防外来者侵入。如果我离得太近地观察它们,它们就稍稍后退,在暗处等着我这个不速之客离去。
⑥上午八点至十二点,采集高峰时,我又来观察。由于采集女工们进进出出,一片繁忙,我就看见那扇门一会儿开一会儿关的,忙个不停。这时是隧蜂门卫最紧张最累的时刻。
⑦午后,天气太热,花粉采集工们不再去田间野地里了。它们钻进住宅底部,油漆新建的蜂房,制作供虫卵所需的圆面包。隧蜂外婆始终留在上面,用自己那光秃秃的脑袋堵住大门。即使天气再热,门卫也不能午睡,因为必须保证全家人的安全。
⑧夜幕降临或者更晚一些,我又回来观察。我凭借提灯的光亮又看到隧蜂门卫仍旧如白天一样地忠于职守。其他的隧蜂都休息了,而门卫却没有,它明显地是在担心夜间会出现危险,而这些危险只有它才了解。
⑨粮食准备充足之后,隧蜂便不再外出去采集花粉,也不再满载花粉而归,可这时候,隧蜂外婆仍一如既往地保持着警惕,坚守自己门卫的岗位。最后的准备工作就在地下洞穴中进行,那关系到一窝小隧蜂。各个蜂巢关闭了起来。直到所有的一切全部结束之前,洞口大门将始终严密地把守着。然后,隧蜂外婆和隧蜂妈妈将离开家屋。它们毕生忠于职守,将去往我不知道的什么地方默默地死去。
⑩自九月起,第二代隧蜂就出现了,既有雌蜂,也有雄蜂。
(节选自《昆虫记》,长江文艺出版社2020年6月第1版)
5.(1分)跟法布尔学写作。第①段加点词在表达上很有意思,请你赏析并做批注:
6.(1分)跟法布尔学科学。法布尔对蚂蚁的发现颠覆了我们的认知。结合你读过的《昆虫记》其他篇章,将蚂蚁的真实面目批注在这里:
7.(1分)跟法布尔学观察。研读⑤—⑧段中的时间词和细致入微的描写,体会法布尔科学的观察方法,并批注在这里:
8.(1分)跟法布尔学情怀。法布尔对他笔下的昆虫寄寓了深厚的人文情怀。请你把隧蜂外婆的优秀品质批注在这里:
三、语段阅读(共4题;共5分)
(2023·海南真题)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①文昌是知名侨乡,是120万文昌籍华人华侨的根之所在。家乡的房屋,是文昌籍华人华侨永远的归宿,也让在外的游子念念不忘。这些侨乡建筑都是文昌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异国他乡艰辛创业, 建房立业。有着百年历史的文南老街是文昌发展的见证者,也是城市发展的缩影。老街上,偶尔还能看到当地人在自家店铺门前饮茶,qiè意且随性。漫步其中,能体验到浓浓的生活气息。如今,百年老楼依旧令人耳目一新,处处 着侨乡文化。
②文昌海外乡亲素来 ,他们已成为建设侨乡的一股重要力量,为 文昌、繁荣侨乡创下了丰功伟绩。其中,海外乡亲为故里兴办公益事业所做的贡献尤为卓著。在文昌,几乎每个乡镇都有海外乡亲捐建的中小学校和教育基金会。
③拳拳赤子心,殷殷爱乡情。片片枝叶集结成密林,涓涓细流汇聚成江海, ,一颗颗炽热的爱国之心,跳动在文昌大地上。
9.(2分)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qiè 意
炽 热
10.(1分)结合语境,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衣锦还乡 传承 爱国爱乡 振兴
B.爱国爱乡 振兴 衣锦还乡 传承
C.衣锦还乡 振兴 传承 爱国爱乡
D.爱国爱乡 传承 衣锦还乡 振兴
11.(1分)将第①段中画线的陈述句改为反问句,写在横线上。
12.(1分)仿照第③段画线句,在后面的横线上补写一句话,使之与前面两个句子构成一组排比句。
四、文言文阅读(共6题;共26分)
(2024·襄州模拟)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A____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
江水又东迳黄牛山①,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②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③分明④,既人迹所绝,莫得究B____。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回⑤虽途迳信宿⑥犹望见此物。(C)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纡深⑦,回望如一(D)。
【注】①黄牛山:与下文的“黄牛滩”,均在今湖北宜昌境内。②色:景色,样子。③成就:形成。④分明:清晰逼真。⑤纡回:曲折,回环。⑥信宿:连宿两夜,这里引申为两三日。⑦纡深:回环幽深。
13.(8分)请参考“方法提示”,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方法提示 词语 解释
查找字典法:①通“骧”。<名>驾车的马。②<动>漫上,冲上。③<动>上举,昂起。④<动>成就。⑤<动>除去,扫除。⑥<形>高。 夏水襄陵 襄: (填序号)
联系常见成语(寻根究底) 莫得究
根据语境推断 乘奔御风
迁移课内字词(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虽途径信宿
14.(8分)请将“矣”“之”“故”“焉”还原到文中括号内。
A B. C. D.
15.(2分)请为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用“/”标示,限两处)。
加 以 江 湍 纡 回 虽 途 迳 信 宿 犹 望 见 此 物
16.(2分)把甲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7.(4分)甲文“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写出水的 特点;乙文“朝发黄牛,暮宿黄牛”,写出水的 特点。
18.(2分)两文的结尾都有引用歌谣,请分别说说它们的作用
诗歌鉴赏(共2题;共9分)
(2022·宁波真题)古诗阅读
田家
王淮①〔宋〕
流水绕柴门,门前小径村。
① ________,桑野散鸡豚。
午灶黄梁熟,②________
田翁无少事,闲坐弄诸孙。
约客
赵师秀(宋)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注释】①王淮,字季海,金华城区人。南宋名相。
19.(6分)第一首诗《田家》对仗工整,请把下面两句诗的选项填入相应位置。
A.春缸白酒浑 B.棘篱喧鸟雀
① ②
20.(3分)两首诗最后一句都写到“闲”,两个“闲”一样吗?请你结合全诗分析。
现代文阅读(共7题;共21分)
(202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模拟)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我的第一支钢笔
梁晓声
它是黑色的,笔身粗大,外观笨拙。全裸的笔尖,旋拧的笔帽。胶皮笔囊内没有夹管,吸墨水时,捏一下,鼓起缓慢。墨水吸得太足,写字常常“呕吐”,弄脏纸和手。
它是我使用的第一支钢笔,母亲给我买的。那一年,我升入小学五年级。学校规定,每星期有两堂钢笔字课。某些作业,要求学生必须用钢笔完成。全班每一个同学,都有了一支崭新的钢笔,我却没有钢笔可用,做梦都想得到一支崭新的钢笔。
一天,我终于哭闹起来,折断了那支蘸水笔,逼着母亲非立刻给买一支吸水笔不可。
母亲对我说:“孩子,妈妈不是答应过你,等你爸爸寄回钱来,一定给你买支吸水笔吗?”
我不停地哭闹,喊叫:“不不,我今天就要。你去给我借钱买。”
母亲叹了口气,为难地说:“你这孩子,真不懂事。这月买粮的钱,是向邻居借的;交房费的钱,也是向邻居借的;给你妹妹看病,还是向邻居借的钱。为了今天给你买一支吸水笔,你就非逼着妈妈再去向邻居借钱吗?叫妈妈怎么向邻居张得开口啊?”
我却不管母亲好不好意思再向邻居张口借钱,哭闹得更凶。母亲心烦了,打了我两巴掌。我赌气哭着跑出了家门……
那天下雨,我在雨中游荡了大半日不回家,衣服淋湿了,头脑也淋得平静了,心中不免后悔自责起来。是啊,家里生活困难,仅靠在外地工作的父亲每月寄回几十元钱过日子,母亲不得不经常向邻居开口借钱。母亲是个很顾脸面的人,每次向邻居家借钱,都需鼓起一番勇气。我怎么能为了买一支吸水笔,就那样为难母亲昵?我觉得自己真是太对不起母亲了。
于是我产生了一个念头,要靠自己挣钱买一支钢笔。这个念头一产生,我就冒雨朝火车站走去。火车站附近有座坡度很陡的桥,一些大孩子常等在坡下,帮拉货的手推车夫们推上坡,可讨得五分钱或一角钱。
我走到那座大桥下,等待许久,不见有手推车来。雨越下越大,我只好站到一棵树下躲雨。雨点噼噼啪啪地抽打着肥大的杨树叶,冲刷着马路。马路上不见一个行人的影子,只有公共汽车偶尔驶来驶往。远处除了几根电线杆子,就迷迷蒙蒙地看不清楚什么了。
我正感到沮丧,想离开,雨又太大;等下去,肚子又饿。忽然发现了一辆手推车,装载着几层高高的木箱子,遮盖着雨布。拉车人在大雨中缓慢地、一步步地朝这里拉来。看得出,那人拉得非常吃力,腰弯得很低,上身几乎俯得与地面平行了,两条裤腿都挽到膝盖以上,双臂拼力压住车把,每迈一步,似乎都使出了浑身的劲。那人没穿雨衣,头上戴顶草帽。由于他上身俯得太低,我无法看见他的脸,也不知他是个老头,还是个小伙儿。
他刚将车拉到大桥坡下,我便从树下一跃而出,大声问:“要帮一把吗?”
他应了一声。我没听清他应的是什么,明白是正需要我“帮一把”的意思,就赶快绕到车后,一点也不隐藏力气地推起来。车上不知拉的何物,非常沉重。还未推到半坡,我便一点力气也没有了,双腿发软,气喘吁吁。那时我才知道,对于有些人来说,钱并非容易挣到的。即使一角钱,也是并非容易挣到的。我还空着肚子呢。又推了几步,实在推不动了,产生了“偷劲”的念头。反正拉车人是看不见我的。我刚刚松懈了一点力气,就觉得车轮顺坡倒转。不行,不容我“偷劲”。那拉车人,也肯定是拼着最后一点力气在坚持,在顽强地向坡上拉。我不忍心“偷劲”了。我咬紧牙关,憋足一股力气,发出一个孩子用力时的哼唷声,一步接一步,机械地向前迈动步子。
车轮忽然转动得迅速起来。我这才知道,已经将车推上了坡,开始下坡了。手推车飞快地朝坡下冲,那拉车人身子太轻,压不住车把,反被车把将身子悬起来,双腿离了地面,控制不住车的方向。幸亏车的方向并未偏往马路中间,始终贴着人行道边,一直滑到坡底才缓缓停下。
我一直跟在车后跑,车停了,我也站住了。那拉车人刚转过身,我便向他伸出一只手,大声说:“给钱。”那拉车人呆呆地望着我,一动不动,也不掏钱,也不说话。我仰起脸看他,不由得愣住了。“他”……原来是母亲。雨水,混和着汗水,从母亲憔悴的脸上直往下淌。母亲的衣服完全淋透了,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湿漉漉地贴在身上,显出了她那瘦削的两肩的轮廓。她胸口剧烈地起伏着,脸色苍白,大口大口地喘着气。我望着母亲,母亲望着我,我们母子完全怔住了。
就在那一天,我得到了那支钢笔,梦寐以求的钢笔。母亲将它放在我手中时,满怀期望地说:“孩子,你要用功读书啊……”
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我已经是个成年人了,母亲变成老太婆了。那支笔,也可以说早已完成它的历史使命了。但我,却要永远保存它,永远珍视它,永远不抛弃它。
(有删改)
21.(3分)本文叙述的事件波澜起伏,请结合文章将下面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
22.(3分)请赏析文章开篇画线的句子。
23.(3分)文章多处运用了伏笔,对后文写“我们母子完全怔住了”的情节作了提示或暗示,请试举一例加以分析。
24.(3分)小学时我们曾学过梁晓声的《慈母情深》,其实本文也可以用这个题目。就是这位“慈母”让“我”拥有了人生中的第一本长篇小说和第一支钢笔。可是两文所写的“母亲”对“我”的态度,好像也有不那么“慈爱”的地方:《慈母情深》中,“母亲”大声喝问“我”;本文中,“母亲”还打了“我”。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请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理解。
链接材料:
母亲大声问:“你来干什么?”
“我……”
“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
“我……要钱……”
我本已不想说出“要钱”两字,可是竟说出来了!
“要钱干什么?”
“买书……”
(梁晓声《慈母情深》)
(2024·呼伦贝尔真题)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警惕“不懂装懂”与“懂装不懂”
①《警世通言》记载,苏轼拜谒王安石,在其府上看到两句诗,“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轼想当然以为菊花在深秋盛开且耐久,怎会风吹花落“满地金”?于是添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一日秋风过后,苏轼看到自家后园菊花花瓣散落一地,想起当初“不懂装懂”耍小聪明给王安石续诗,不禁心生懊悔。
②苏东坡的故事引人深思:看待问题时,没有事实依据,主观臆测,想当然地认为事情大概是这样,或者应该是这样,会因为“不懂装懂”而闹出笑话。孔子早在2000 多年前就告诫弟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诗人们也会赞美,“谦虚是最高的美德”。可以说,一个人只有不矜不伐、不骄不躁,学品才靠得住,人品才立得稳。
③除此以外,现实中,因为虚荣心作祟,不懂犟着脖子说懂,不会硬着头皮说会,生怕没了面子,明明对事物一知半解却装作完全了解,仅是一家之言就自诩为名家之论的现象不少见。伪学不若真知,是真知才经得起实践的检验。与其装懂卖弄,不如用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把那些知识空白、经验盲区、能力弱项一一填补起来。巧诈不如抽诚,虚心好学、不耻下问才是“标配”。学识“虚胖”、学风“注水”,越早改掉越好。
④反对“不懂装懂”,另一个极端也值得警惕,那就是“懂装不懂”。有人怕担责任装不懂,遇到矛盾问题时明明有能力解决,却该出手时不出手;有的心胸狭隘装不懂,把特长当作个人进步的“法宝”,涉及个人利益时“懂”,涉及集体利益时“装”;还有人居心不良,明明知道有问题却看破不说破,明明对各项规章制度心知肚明却假意不知、故意突破底线……如果说“不懂装懂”者是缺少虚怀若谷的谦卑之心,那么“懂装不懂”者缺的则是一颗敬畏之心、责任之心。揣着明白装糊涂,问题更严重,理当纠正。
⑤习近平总书记说:“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懂了的就努力创造条件去做,不懂的就要抓紧学习研究弄懂,来不得半点含糊。”我们既要反对“不懂装懂”,加快知识更新,避免少知而迷、无知而乱,努力成为一专多能的人;更要反对“懂装不懂”,坚决摒弃不严不实、不精不诚问题,自觉站在大局考虑问题,勇挑重担,敢于担责。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25.(3分)文章开头引用苏轼续诗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26.(3分)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不懂装懂”的原因。
(3分)请简述第④段的论证思路。
写作题(共1题;共50分)
28.(50分)(2022·仁寿模拟)拟人化的描写既能表现景物特点,又能传达情感。请你参照事例,从备选景物中选择一种,进行连续的拟人化描写,不少于两处。(句式不限)
示例:清风,轻盈地穿过明月松间,悠然漫步于辽阔原野,悄然而去。
红花 绿树 蓝天
答案解析
【答案】1.cuì;眺
2.A
3.C
4.D
【解析】⑴本题考查重要词语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要求学生在平时对教材中所涉及的重要的字、词准确的识记,加强积累。
⑵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理解词语的意思既要从词语的本义出发,又要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引申义,同时结合具体的语境掌握分析。
⑶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
⑷本题考查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判断句子所采用的修辞手法,首先要明白各种修辞手法的定义,根据这些定义进行判断。
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萃”读作“cuì”;“tiào”写作“眺”。
故答案为: cuì;眺
2.A.一切:代指范围广,包括所有事物。一全部、所有;
B.一种: 一个种类。一数词;
C.一条:表数量。一数词;
D.一个:表数量。单个。一数词;
故答案为:A
3.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与排序。根据语境“许多在各自领域出类拔萃的人回忆起自己的中学时光,之所以会常常心存感念”可知,语句表达了对中学时光的怀念和感激,接下来应该解释为什么他们会这样,即中学时光对他们的影响。而②句中的“是因为……“正好与“之所以……”构成固定搭配的关联词,故②句应为首句;③句“他们的基础知识”①句“他们的精神气质”可知,知识是基础,而精神气质则是更高层次的东西,二者应是递进关系,故①句应在③句之后。
故答案为:C
4.例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A.是夸张手法。
B.是拟人手法。
C.是排比手法。
D.是比喻手法。
故答案为:D
【答案】5.“花季少女”“妈妈”“外婆”这些称谓运用拟人的手法,既点明了隧蜂门卫的身份变化,又赋予它母性的光辉,表达了法布尔对隧蜂门卫的赞美。
6.示例一:蚂蚁简直是“厚颜无耻的强盗”。酷暑难耐之时,蚂蚁为了侵占蝉开凿的树汁,咬蝉爪,扯蝉翅,挠触角,拽吸管,拼命驱逐蝉;示例二:蚂蚁残忍嗜杀,冷酷无情。当蝉的生命耗尽,奄奄一息,蚂蚁随即将它肢解、弄碎,搬到自己的食物堆里去;示例三:蚂蚁犹如捕猎奴隶的亚马逊强盗。红蚂蚁专门偷别的蚂蚁家的孩子,作为伺候自己家族的奴仆。
7.①野外实地观察;②长时间观察或分时段观察;③细致地观察
8.①忠于职守;②保持警惕或小心谨慎;③甘于奉献直至悲壮死去
【解析】(1)本题考查赏析修辞手法的能力。首先在理解诗句基础上确定修辞手法,然后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表达的情感,达到的效果。模式为:手法+分析+效果(作用)。
(2)本题考查分析表达的能力。通过阅读法布尔《昆虫记》中蚂蚁习性特点的知识积累进行概括表述。根本上来说是对整本书阅读的考查。
(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能力。要循着问题的指向去扫描文本,将关键词语关键句子等筛选出来,再对这些材料分类进行概括。
(4)本题考查事物形象特征的概括能力。方法:画——在文章中画出有关事物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的句子。析——在把握文章背景和作者情感倾向的基础上,依据画出的句子,分析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明——把握文章背景,明确事物的代表类型、地位。答——掌握答题模式:应结合作品中的材料分析概括事物的特征。
5.由句子"在洞口站岗放哨看门守屋的这只隧蜂比其他的隧蜂年岁大"可知,"花季少女""妈妈""外婆"这些称谓运用拟人的手法。把这只隧蜂在洞口站岗放哨看门守屋保护家人”看做是妈妈的角色行为,这几个词语表明了看门守屋的这只隧蜂的身份角色变化,表达了法布尔对隧蜂门卫的赞美之情。
6.法布尔在《昆虫记》中《红蚂蚁》写了红红蚂蚁的特点。贪婪无耻,凶狠,它们不仅想喝水还要把掘井的蝉赶走,咬拽蝉,独自占有水井。因为红蚂蚁是一种既不会找食物,也不会干活的蚂蚁,甚至连放在面前的食物也不会自己吃,为了自己能够生存下去,红蚂蚁只好用不道德的方法去抢黑蚂蚁的幼虫放在家里喂养。等到那些黑蚂蚁长大了以后红蚂蚁就把黑蚂蚁当作奴隶,黑蚂蚁只好把红蚂蚁一生当国王一样伺候,红蚂蚁等黑蚂蚁老了以后就会去在抢一批黑蚂蚁的幼虫放在家里喂养。他残忍无耻充满掠夺性等。
故答案为:示例:红蚂蚁犹如捕猎奴隶的亚马逊强盗。红蚂蚁是一种既不会找食物,也不会干活的蚂蚁,甚至连放在面前的食物也不会自己吃,为了自己能够生存下去,红蚂蚁只好用不道德的方法去抢黑蚂蚁的幼虫放在家里喂养,等到那些黑蚂蚁长大了以后红蚂蚁就把黑蚂蚁当作奴隶,黑蚂蚁只好把红蚂蚁一生当国王一样伺候,红蚂蚁等黑蚂蚁老了以后就会去在抢一批黑蚂蚁的幼虫放在家里喂养。
7.由⑤段句子"清晨凉爽时,采集花粉的隧蜂们因找不到被太阳晒熟的花粉而闭门不出的时候,我就看见隧蜂门卫待在通道上端入口的自己的岗位上"可知,作者亲自到野外实地观察◇观察到隧蜂的生活习性。所以,可以概括为:野外实地观察;
由⑥段中"上午八点至十二点,采集高峰时,我又来观察"、⑦段"午后,天气太热,花粉采集工们不再去田间野地里了"、⑧段"夜幕降临或者更晚一些,我又回来观察"。可以概括为,长时间观察或分时段观察;
由⑤段中"它们一动不动地待在那儿,脑袋堵住入口,与地面持平,以防外来者侵入"、⑥段"我就看见那扇门一会儿开一会儿关的,忙个不停。这时是隧蜂门卫最紧张最累的时刻"、⑦段"它们钻进住宅底部,油漆新建的蜂房,制作供虫卵所需的圆面包。隧蜂外婆始终留在上面,用自己那光秃秃的脑袋堵住大门"可以概括为:细致地观察。
8.由④段中"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这个警惕的门卫擅离过职守。我从未见过它离开家门,去花间大快朵颐,以恢复体力"可以概括为:具有忠于职守,克己奉公的品质;
由⑤段"它们一动不动地待在那儿,脑袋堵住入口,与地面持平,以防外来者侵入。如果我离得太近地观察它们,它们就稍稍后退,在暗处等着我这个不速之客离去"可以概括为:具有保持警惕或小心谨慎的特点;由⑨段"它们毕生忠于职守,将去往我不知道的什么地方默默地死去"可以概括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具有甘于奉献直至悲壮死去的特点。
【答案】9.惬;chì
10.A
11.示例:漫步其中,难道不能体验到浓浓的生活气息吗?
12.示例:层层垒土积聚成高山。
【解析】
(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的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的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2)本题考查词语运用。正确运用词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准确理解词语的意思,切忌望文生义。②辨清词语的感彩。③注意词语运用的范围。④注意避免意思重复和矛盾。⑤注意区分同义词语。⑥注意某些词语只能用于肯定句或否定句中。
(3)本题考查句式转换。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需根据反问句的特点,在原句前加“难道”或“难道不”,并把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4)本题考查仿写与补写。补写是将提供的成分残缺的句子,按要求补充完整。仿写首先要明确例句的特点,要我们仿照什么修辞手法、什么句式、运用什么关联词等来模仿造句。其次仿写的句子要通顺合理,不要有错别字。
9.本题考查字音字形。学生需根据平时的积累分析作答。“qiè意”的“qiè”应写作:惬。“炽热”的“炽”阅读:chì。
10.本题考查词语运用。学生需根据语境,结合词义分析作答。根据“异国他乡艰辛创业”可知,下文应是:衣锦还乡建房立业;根据“如今,百年老楼依旧令人耳目一新”可知,下文应是:处处传承着侨乡文化;根据“文昌海外乡亲素来”“他们已成为建设侨乡的一股重要力量”可知,应选用:爱国爱乡;根据上文和下文“文昌、繁荣侨乡创下了丰功伟绩”可知,应选用:振兴。故答案为:A。
11.本题考查句式转换。“漫步其中,能体验到浓浓的生活气息”改为反问句,答案为:漫步其中,难道不能体验到浓浓的生活气息吗?
12.本题考查仿写与补写。根据例句“片片枝叶集结成密林,涓涓细流汇聚成江海”可得出答案:片片砖瓦垒聚成大厦。
【答案】13.②;探究;飞奔的马;即使
14.之;焉;故;矣
15.加 以 江 湍 纡 回/ 虽 途 迳 信 宿 /犹 望 见 此 物
16.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见不到太阳和月亮。
17.湍急;纡回(或回环曲折)
18.甲文以渔歌的凄凉突出三峡秋天的悲寂凄凉,渲染萧瑟的气氛,暗示三峡的山高水长,烘托出悠远的意境;乙文侧面表现黄牛滩水道迂回曲折、地形险要的特点。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文言实词要注意积累,另外实词要注意特殊用法,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要结合语境正确答题。
(2)本题考查选词填空。注意积累,掌握字词含义及用法,联系句子语境,填入合适的词。要特别注意近义词。
(3)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断句先读懂句意,再结合技巧断句。断句技巧:①遇到名词、代词要注意前后是否有断句。②虚词。注意前后是否有断句。③疑问词要注意前后是否有断句。④对话标志的词语注意前后是否有断句。⑤如倒装句、宾语前置、判断句等。⑥修辞方法注意断句。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翻译句子注意重点字、翻译原则和句式。文言文翻译原则:信达雅,就是字词要翻译准确,语言表达要通达优美。文言文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5)本题考查语句理解。通读文言文,理解文章大意。在文中找到对应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概括两篇文言文水的特点即可。
(6)本题考查引用。引用歌谣,增加文章文学色彩,丰富文章内容;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含蓄表明观点;丰富侧面烘托和丰富人物形象。
【参考译文】
【甲】
在七百里的三峡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到太阳或月亮。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上行和下行的航路都被阻断。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其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船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极高的山峰上,大多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悬泉瀑布在山峰之间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峻,草盛,的确是趣味无穷。
每到天刚放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显得非常悲惨凄凉,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声音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
江水又向东流去,经过黄牛山,山下有一座滩,名叫黄牛滩。南岸层层的山岭耸立着,最远的高山上有一块岩石,像是人拿着刀,牵着牛,人是黑色的,牛是黄色的,轮廓较为分明;这个地方人迹罕至,没有谁能亲自探究。这块岩石本来已经很高了,再加上江水迂回曲折,即使路上过了两夜,还能望见这块岩石。所以过路人的歌谣说:“早晨从黄牛山动身,晚上在黄牛滩过夜。过了几天几夜,黄牛山看起来还是和原来一样。说的就是水路迂回曲折,回头看还是那个样子。”
13.夏水襄陵,翻译为:夏天江水漫上山陵。 襄,淹上,漫上,对应②
寻根究底:寻求和探究事物的根底。指弄清事物的来龙去脉或深入了解情况。究,探究
莫得究,翻译为:没有谁能亲自探究。究,探究
乘奔御风,翻译为: 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 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翻译为: 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虽,即使
虽途径信宿,翻译为:即使路上过了两夜。虽,即使
故答案为:②、探究、飞奔的马、即使
14.春冬A____时,翻译为: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之:的。符合语境,可放入A处。
既人迹所绝,莫得究B____。翻译为:这个地方人迹罕至,没有谁能亲自探究。焉,语气词, 用于加强句子的语气和情感表达。强调了地理位置偏僻、 人迹罕至的特点。符合语境,可放入B处。
虽途迳信宿,犹望见此物。(C)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翻译为:即使路上过了两夜,还能望见这块岩石。所以过路人的歌谣说:“早晨从黄牛山动身,晚上在黄牛滩过夜。过了几天几夜,黄牛山看起来还是和原来一样。”C处表总结。故:所以。符合语境,可放入C处。
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D)。翻译为:说的就是水路迂回曲折,回头看还是那个样子啊。矣,啊。符合语境,强调回望如初,可放入D处。
故答案为:之、焉、故、矣
15.例句翻译为:再加上江水迂回曲折,即使路上过了两夜,还能望见这块岩石。断句注意结合翻译,完整句子结构前后可断句。“加以江湍纡回”表示具体的原因,“虽途迳信宿”表假设,“犹望见此物”是假设的结果。三句话单独分开,在“回、宿”后面断句。故答案为: 加 以 江 湍 纡 回/ 虽 途 迳 信 宿 /犹 望 见 此 物
16.翻译句子注意重点字、翻译原则和句式。重点字“自、非、亭、夜分、曦”。自:如果。非:不是。亭,正。夜分:半夜。曦,日光,这里指太阳。文言文翻译原则:信达雅,就是字词要翻译准确,语言表达要通达优美。文言文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故答案为: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见不到太阳和月亮。
17.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翻译为: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写水势湍急。
朝发黄牛,暮宿黄牛。翻译为:早晨从黄牛山动身,晚上在黄牛滩过夜。写水势纡回(回环曲折)。
故答案为:湍急、纡回(或回环曲折)
18.【甲】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翻译为:所以打鱼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这句话是引用渔者之歌来反映三峡人民的悲惨生活,流露出作者悲哀、凄凉的感受和心中对苦难的三峡人民的同情之心。从猿鸣之中,使人进一步体会到山高、岭连、峡窄、水长,同时山猿哀鸣,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
【乙】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翻译为:所以过路人的歌谣说:“早晨从黄牛山动身,晚上在黄牛滩过夜。过了几天几夜,黄牛山看起来还是和原来一样。说的就是水路迂回曲折,回头看还是那个样子。”通过引用渔者之歌来反映黄牛滩水道迂回曲折、地形险要的特点。
故答案为: 甲文以渔歌的凄凉突出三峡秋天的悲寂凄凉,渲染萧瑟的气氛,暗示三峡的山高水长,烘托出悠远的意境;乙文侧面表现黄牛滩水道迂回曲折、地形险要的特点。
【答案】19.B;A
20.示例:《田家》前四句作者通过描写田家优美的自然环境,鸟雀“喧”闹,鸡豚“散”养,来表现田家生活的与世无争,“午灶黄粱熟,春缸白酒浑”通过“黄粱熟”“白酒浑”表现田家生活富足,尾联通过田翁“无少事”“闲坐弄诸孙”享受天伦之乐,从而体现田家生活的悠闲自在。而《约客》中诗人等待客人到半夜,而客人仍未至,只能“闲敲棋子”打发时间,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失落和寂寞。
【解析】(1)本题考查古诗的对仗。要求学生对对偶的有关知识要熟悉,尤其是“上下句字数必须相同”“要词性相对”“要内容相关”这三点要牢记便不难选出合适的句子。
(2)本题考查赏析古诗炼词的能力。炼词,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答题时不能把该词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答题步骤:①解释该词在句中的含义;②展开联想把该词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③点出该词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19.B句“棘篱喧鸟雀”中的两个名词“棘篱”“鸟雀”与“桑野散鸡豚”中两个名词“桑野”“鸡豚”相对;动词“喧”与“散”相对;这两句写鸟雀在篱间叽叽喳喳的鸣叫,桑野散养着家畜,来体现田家生活的与世无争;故(1)处填B;
“午灶黄梁熟”可以看成主谓短语,与A句“春缸白酒浑”相对;这两句通过“黄粱熟”“白酒浑”表现田家生活富足故(2)处填A。
故答案为:B;A
20.“流水绕柴门,门前小径村”描写出田家的环境(流水环绕,门前小路);“棘篱喧鸟雀,桑野散鸡豚”,写鸟雀在篱间叽叽喳喳的鸣叫,桑野散养着家畜,随性自然,写出了田家与世无争的美好;“午灶黄梁熟,春缸白酒浑”,通过写“黄粱熟”“白酒浑”这些即将摆上饭桌上的东西,来体现农家的富足美好;尾联“田翁无少事,闲坐弄诸孙”,写田翁因没有繁杂的事情来扰乱自己,所以才能享受“弄诸孙”的惬意,享受天伦之乐;一个“闲”字写出了田家生活的悠闲自在,闲适自得之意。
根据诗题《约客》,联系“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可知,诗文主要的内容是诗人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夏夜独自等待约好的客人。“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先写过了“夜半”诗人还不见客人来,作者明知是这绵绵不断的夜雨阻止了友人前来践约,但是诗人仍静静等待,夜深不寐,足见诗人期待之久;诗人“敲棋子”,看“落灯花”,此句将诗人焦躁而期望的心情刻划得细致入微;诗人因为孤独一人,下不成棋,所以说“闲敲棋子”,应该下的棋子却被诗人用来敲打打发时间;“闲”字正体现了孤独中的苦闷,隐含着诗人失望焦躁的情绪,失落寂寞的心境。
故答案为: 示例:《田家》前四句作者通过描写田家优美的自然环境,鸟雀“喧”闹,鸡豚“散”养,来表现田家生活的与世无争,“午灶黄粱熟,春缸白酒浑”通过“黄粱熟”“白酒浑”表现田家生活富足,尾联通过田翁“无少事”“闲坐弄诸孙”享受天伦之乐,从而体现田家生活的悠闲自在。而《约客》中诗人等待客人到半夜,而客人仍未至,只能“闲敲棋子”打发时间,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失落和寂寞。
【答案】21.①“我”哭闹着逼母亲借钱买钢笔,母亲为难打了我。③“我”去帮人推车,要推车费时发现拉车人竟是母亲。
22.①运用描写和拟人手法,如“黑色”“粗大”“笨拙”“呕吐”等词,突出了钢笔粗陋的外观和几乎丧失书写功能的情况。②连用“吸”“捏”“鼓”等一系列动词,进一步展现钢笔的老旧不堪。③多用短句,富有节奏感,也蕴含作者对这支老旧钢笔所寄托的深挚情感,引出“我”对母亲的怀念。
23.①“除了几根电线杆子,就迷迷蒙蒙地看不清楚什么了”,说明雨天视线模糊,看不清楚;②“装载着几层高高的木箱子,遮盖着雨布”,“反正拉车人是看不见我的”,说明货物高还盖着雨布,使人无法看清;③“腰弯得很低,上身几乎俯得与地面平行了”,“由于他上身俯得太低,我无法看见他的脸”,说明拉车人身子俯得太低,无法看清。④“我没听清他应的是什么”,说明拉车人回应的声音含混,使人听不真切。这些伏笔都为后文写母子最后发现是对方时“完全怔住”的情节作了提示或暗示。
24.①真实性:真实展现“母亲”的艰辛劳苦,她用瘦弱的身躯扛起家庭重担,甚至繁忙的工作和艰难的生活已容不得她温言细语;②代表性:很多母亲都是这样,在生活本很艰难的情况下,仍尽全力满足孩子的愿望,这是真正的“慈母”,伟大而无私。
【解析】(1)本题考查概括能力。根据题目要求,通读全文,抓住文章的主要信息,提取关键语句,在文中找到对应句,整合语言,简要概括大意即可。
(2)本题考查赏析画线句,从修辞手法、加点字、描写方法、句式特点、语言风格、结构、五感、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角度入手。注意一个句子,可能不止一个赏析的点,要答全了。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大意。在文中找到对后文写“我们母子完全怔住了”的情节作了提示或暗示的句子,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分析理解即可。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大意。在文中找“母亲”打“我”的句子,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分析母亲打我的原因,分析对人物形象、主题等方面的意义,理解作者这么写的用意即可。
21.在文中找到对应句归纳即可。
第三段:一天,我终于哭闹起来,折断了那支蘸水笔,逼着母亲非立刻给买一支吸水笔不可。第五段:我不停地哭闹,喊叫:“不不,我今天就要。你去给我借钱买。”第七段:母亲心烦了,打了我两巴掌。即“我”哭闹着逼母亲借钱买钢笔,母亲为难打了我。
第十五段:那拉车人刚转过身,我便向他伸出一只手,大声说:“给钱。”那拉车人呆呆地望着我,一动不动,也不掏钱,也不说话。我仰起脸看他,不由得愣住了。“他”……原来是母亲。即“我”去帮人推车,要推车费时发现拉车人竟是母亲。
故答案为:①“我”哭闹着逼母亲借钱买钢笔,母亲为难打了我。③“我”去帮人推车,要推车费时发现拉车人竟是母亲。
22.①黑色、粗大、笨拙,描写了钢笔粗陋的外观。写字常常“呕吐”,拟人,赋予钢笔人的情态,写了钢笔几乎丧失书写功能的情况。
②吸、捏、鼓,一系列动词,生动的写出了这支钢笔老旧不堪,几乎丧失书写功能的情况。
③笔身粗大,外观笨拙。全裸的笔尖,旋拧的笔帽,吸墨水时,捏一下,鼓起缓慢。多用断句,有节奏感,突出作者对这支钢笔的深情,突出作者对母亲的思念和怀念。
故答案为:①运用描写和拟人手法,如“黑色”“粗大”“笨拙”“呕吐”等词,突出了钢笔粗陋的外观和几乎丧失书写功能的情况。②连用“吸”“捏”“鼓”等一系列动词,进一步展现钢笔的老旧不堪。③多用短句,富有节奏感,也蕴含作者对这支老旧钢笔所寄托的深挚情感,引出“我”对母亲的怀念。
23.在文中找到对应句归纳即可。
第十段:远处除了几根电线杆子,就迷迷蒙蒙地看不清楚什么了。写雨太大了,到处迷迷蒙蒙,所以我后面也看不清拉车人。
第十一段:忽然发现了一辆手推车,装载着几层高高的木箱子,遮盖着雨布。第十三段:反正拉车人是看不见我的。写货物太高,所以我在后面推车是看不清拉车人的。
第十一段:那人没穿雨衣,头上戴顶草帽。由于他上身俯得太低,我无法看见他的脸,也不知他是个老头,还是个小伙儿。 写拉车人拼命拉车,我看不清到底是什么人。
第十三段:他应了一声。我没听清他应的是什么。写拉车人说话声音含糊让人听不清楚,所以作者不能从声音中分辨出这是自己母亲。
这些伏笔都为后文写母子最后发现是对方时“完全怔住”的情节作了提示或暗示。
故答案为:①“除了几根电线杆子,就迷迷蒙蒙地看不清楚什么了”,说明雨天视线模糊,看不清楚;
②“装载着几层高高的木箱子,遮盖着雨布”,“反正拉车人是看不见我的”,说明货物高还盖着雨布,使人无法看清;
③“腰弯得很低,上身几乎俯得与地面平行了”,“由于他上身俯得太低,我无法看见他的脸”,说明拉车人身子俯得太低,无法看清。
④“我没听清他应的是什么”,说明拉车人回应的声音含混,使人听不真切。这些伏笔都为后文写母子最后发现是对方时“完全怔住”的情节作了提示或暗示。
24.本文中,“母亲”打了“我”,是因为母爱持家太辛苦,努力挣钱养家,我还不懂事非要立即借钱买钢笔,艰苦的生活环境和家庭的重担让母亲变得急躁粗暴,不再温言细语。增加文章的真实性。
虽然母亲打了我,但还是想办法拉车攒钱给我买了钢笔,和和其他妈妈一样,虽然生活艰苦,但还是尽可能满足孩子的愿望,很有典型性、代表性,这就是慈母心,伟大且无私。
故答案为:①真实性:真实展现“母亲”的艰辛劳苦,她用瘦弱的身躯扛起家庭重担,甚至繁忙的工作和艰难的生活已容不得她温言细语;
②代表性:很多母亲都是这样,在生活本很艰难的情况下,仍尽全力满足孩子的愿望,这是真正的“慈母”,伟大而无私。
【答案】25.①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②引出论题;③作为事实论据,有力地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更有说服力。
26.一个原因是主观臆测;另一个原因是虚荣心作祟。
27.第④段首先提出警惕“懂装不懂”的观点;然后从怕担责、心胸狭隘、居心不良三个方面分析现实中“懂装不懂”的原因;接着指出“懂装不懂”的本质就是缺少敬畏之心、责人之心;最后总结“懂装不懂”问题更严重。
【解析】(1)本题考查引用。议论文引用事例,增强文章的传奇性趣味性;丰富文章内容;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引出论点或论题。
(2)本题考查概括能力。根据题目要求,通读全文,抓住文章的主要信息,提取关键语句,在文中找到对应句,整合语言,概括“不懂装懂”的原因。
(3)本题考查议论文论证思路。分析论证思路,先提出了怎样的论点(论点是怎样提出的);接着列举谁干什么的事例或引用了谁说的话,采用了……的论证方法,论证了哪个离它最近的分论点,最后得出怎样的结论。 注意:论证过程中要注意的内容(“四不丢”:论证方法不能丢;例子不能丢;论证角度不能丢;观点不能丢;连 接词:首先、其次、接着、最后)
25.引用苏轼续诗,增加文章的诗意,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用苏轼续诗这件事引出话题“不懂装懂”,引出本文的论题。且苏轼续诗是个真实事件,作为事实论据更能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
故答案为:①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②引出论题;③作为事实论据,有力地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更有说服力。
26.在文中找到对应句归纳即可。第二段:看待问题时,没有事实依据,主观臆测,想当然地认为事情大概是这样,或者应该是这样,会因为“不懂装懂”而闹出笑话。即一个原因是主观臆测。第三段: 除此以外,现实中,因为虚荣心作祟,不懂犟着脖子说懂。即一个原因是虚荣心作祟。
故答案为:一个原因是主观臆测;另一个原因是虚荣心作祟。
27.结合内容分析即可。反对“不懂装懂”,另一个极端也值得警惕,那就是“懂装不懂”。首先提出提出警惕“懂装不懂”的观点。
有人怕担责任装不懂,遇到矛盾问题时明明有能力解决,却该出手时不出手。从怕担责的角度面分析现实中“懂装不懂”的原因。
有的心胸狭隘装不懂,把特长当作个人进步的“法宝”,涉及个人利益时“懂”,涉及集体利益时“装”。从心胸狭隘的角度分析现实中“懂装不懂”的原因。
还有人居心不良,明明知道有问题却看破不说破,明明对各项规章制度心知肚明却假意不知、故意突破底线。从居心不良的角度分析现实中“懂装不懂”的原因。
如果说“不懂装懂”者是缺少虚怀若谷的谦卑之心,那么“懂装不懂”者缺的则是一颗敬畏之心、责任之心。指出“懂装不懂”的本质就是缺少敬畏之心、责人之心。
揣着明白装糊涂,问题更严重,理当纠正。最后总结“懂装不懂”问题更严重。
故答案为:第④段首先提出警惕“懂装不懂”的观点;然后从怕担责、心胸狭隘、居心不良三个方面分析现实中“懂装不懂”的原因;接着指出“懂装不懂”的本质就是缺少敬畏之心、责人之心;最后总结“懂装不懂”问题更严重。
28.【答案】红花,悄然绽放枝头,静听鸟的呢喃,笑观春色满园。
【解析】在” 红花 绿树 蓝天 “中选则一种景物,用拟人手法写连续两句即可。
故答案为:红花,悄然绽放枝头,静听鸟的呢喃,笑观春色满园。
本题考查微写作。微型写作,字数较少,要求简单,一般只一两个要求,微作文的种类大概有三类:一是说明类。就是要求能写简短的说明文,能够采用说明的表达方式对事物进行简单说明和介绍。具体又可以包括:介绍日常实用物品、介绍一部影视作品、介绍说明漫画的画面内容、介绍一处场所或一种建筑、介绍时令特征等等。二是描写类。就是要求能够进行各种各样的描写、描述、描绘、描摹等等,能够进行各种各样的想象,和对想象作出描绘等等。具体又可以包括: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对话描写、想象联想描写、场景画面描写和综合性的描写等等。三是赏析评价类。就是要求能够对某一事物、某种现象、某篇文章等发表评论或加以赏析。具体又可以包括:诗文漫画等赏析、思想评价、事物名称评价等。微写作适合平时练笔,同学们要抽时间做相关的练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