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期末专项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讲练题
(一)
深圳地铁4号线上梅林站首末车时间信息表
上梅林站首末车时间
线路 开站时间 关站时间
4号线(龙华线) 06:23 23:31
方向 首车时间 末车时间
往福田口岸 06:33 23:20
往清湖 06:42 23:12
请根据上面的信息表,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往福田口岸方向的乘客,最早可以在06:33在上梅林站乘坐地铁。( )
2.晚上23:25,元元在上梅林站可以乘坐地铁回清湖。( )
(二)
学校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组织了很多个课外兴趣小组。刚上五年级的小明也想参加一个兴趣小组,但是他只有周五下午有时间。根据下面的课外小组活动时间,你认为小明能参加哪个兴趣小组呢?
兴趣小组 活动时间 参加条件
围棋小组 周二、五下午 限有一定围棋基础者参加,且每周的两次活动都必须参加
游泳小组 周五下午 仅限四年级以下同学参加
足球小组 周一、三、五下午 报名后无特殊情况,每周的三次活动都须参加
科技小组 周五下午 凡有兴趣者都可参加
小明可以参加的是:( )
A.围棋小组 B.游泳小组 C.足球小组 D.科技小组
(三)
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某高校研究机构对我省留守儿童的情况调查表,请你从中提炼两则信息。
省留守儿童抑郁情绪调查表
抑郁频度 经常 有时 很少 没有
百分比 5.9% 52.9% 35.5% 6.7%
解决方式 对父母说 对同学说 对老师说 不说
百分比 23.6% 35.5% 5.9% 35%
(四)
被称为“限塑令”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已经推行了十多年了。记者在多地调查发现,在一些大型商超、餐饮企业等地,环保塑料袋有偿使用得以推广,不合格塑料袋难见踪影。但在一些小型市场、商铺等地,超薄塑料袋、不可降解塑料袋等依旧是包装“主角”。“限塑令”乃至部分地区试点的“禁塑令”仍难以完全推广落实,公众的使用习惯还有待改善。
1.从以上材料可知,“限塑令”的“限塑”指的是( )
A.有偿使用环保塑料袋。
B.不能使用超薄塑料袋。
C.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
D.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
2.“外卖”指的是快餐等商品的外送服务。右图中突出“外卖”这一内容是为了( )
A.提醒人们少吃外卖食品。
B.说明外卖给空气带来污染。
C.突出外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D.强调要限制塑料袋在外卖中的使用。
3.如何更加有效地实施“限塑令”?请你根据以上材料,提出至少两点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材料一】在京剧发展的历程中,出现过许多优秀的演员。早期有“老生三杰”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光绪年间,有被称为“伶界大王”的谭鑫培;之后,又有“武生宗师”杨小楼,“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他们不断创新,将京剧推向新的高度。
【材料二】梅兰芳出身于梨园世家,是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他在继承传统唱腔的基础上,创造出大量新颖的唱腔。梅兰芳尤其注重手的艺术表现,在所编演的新戏及经过调整的传统剧目中,有大量的露手表演。梅兰芳创造、发展了许多手势,据统计,他在不同剧目的人物表演中,运用过的“兰花指”样式有53种。他通过不同手势的运用,表达出剧中人物喜、怒、哀、乐的复杂情感。
【材料三】梅兰芳纪念馆中的部分兰花指姿势展板。
1.抓住关键句,能够帮我们快速把握主要内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请摘录出材料中的关键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京剧艺术的发展、成熟离不开京剧艺术家不断地______。
3.梅兰芳纪念馆中布置兰花指姿势展板的目的是什么?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明梅兰芳擅长用不同的手势表达情感。
B.说明梅兰芳设计、创造了种类繁多的手势。
C.用兰花指证明梅兰芳无可撼动的地位。
D.供后人欣赏学习,有助于了解京剧。
4.材料三中表示愤怒的“兰花指”可能是( )
真题演练
(一)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我们必须时刻紧绷粮食安全这根弦,把节约粮食作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浓厚氛围。
【材料二】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粮食的种植与收获都凝聚着农民辛勤的汗水。有数据显示,一粒米从春耕到收入粮仓要经过40多道工序、5个月的生长周期。
【材料三】某学校学生“光盘行动”调查结果:
是否了解 “光盘行动” 是否会吃完 浪费粮食的原因
了解 43. 18% 能全吃完 67. 09% 饭菜不合口味 48. 94%
听说过 52. 27% 能吃一半 31. 91% 点餐过多吃不完 36. 17%
不了解 4. 55% 少吃或完 全不吃 1% 其他原因 14. 89%
【材料四】截至目前,全国多个省份的商务厅、省级餐饮饭店协会或消费者协会明确表示要杜绝餐饮浪费行为,培养节约习惯。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各地区教育部门要求:各学校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制定有针对性、可操作的工作举措,不走形式主义,真正形成制止校园浪费的有效机制,让勤俭节约成为师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生活习惯和人生态度。
1. 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结合材料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节约粮食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全社会都要提倡。( )
(2)某学校学生“光盘行动”调查中,只有少部分人不能“光盘”,其中浪费粮食的主要原因是点餐过多吃不完。 ( )
(3)勤俭节约应该成为我们的生活习惯和人生态度。 ( )
3. 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这样表达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东东准备写一份简单的倡议书,引导学校的同学节约粮食,请你帮帮他吧。
节约粮食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粮食是我们生活的根本,每一粒都来之不易,都饱含着农民伯伯辛勤的汗水。在此,我向全体同学发出节约粮食的倡议: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东东
2024年×月×日
(二)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戏曲是中国的传统戏剧形式,历史悠久。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约有传统剧种数以万计。比较流行的剧种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等五十多种,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布全国,不受地区所限。
【材料二】中国的年画色彩鲜艳,文化内涵丰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春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在门上张贴年画,借此寄托人们对风调雨顺、家和人兴的祈盼。
【材料三】风筝是中国人发明的。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乌,研制三年而成,这是人类最早的风筝。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演进成今日的多线风筝。当今我国的放风筝活动,在发展旅游事业、对外文化交流、加强与世界各国人民友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材料四】剪纸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它题材广泛,造型生动活泼,是中国民间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剪纸往往选择福禄寿禧、五谷丰登等题材,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材料一、二、三、四分别介绍了中国的戏曲、 、 和 。
2.将上面四则材料作为板报的内容,最适合作为板报标题的一项是( )。
A.中国戏曲形式多 B.中国“老玩意儿”
C.民间艺术在元宵 D.剪纸艺术题材广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剪纸选择福禄寿禧、五谷丰登等题材,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B.春节在门上张贴年画,寄托着人们对风调雨顺、家和人兴的祈盼。
C.人类最早的风筝是由竹子制成的。
D.在我国的戏曲中,京剧流行最广。
4.在一场以“民间艺术该不该保留”为主题的辩论赛中,你作为支持“民间艺术该保留”这一观点的正方,请结合以上材料和生活实际写出自己的理由。要求:观点明确,理由至少两点,分条叙述。
(三)
根据提供的材料完成任务。
“盐”多必失
【材料一】盐是人们饮食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也是维持人体生理平衡的必需品。《中国膳食指南》中指出,每人每天食盐不超过6克较为合适,而中国有58.2%的居民食盐量偏高。
【材料二】摄入过多的盐分,会使皮肤中的水分流失,从而造成皮肤老化,产生皱纹,也会造成身体组织脱水,降低对病毒和细菌的抵抗力,容易得咽炎等疾病。同时,人还会因吃盐过多而感到口渴,导致大量饮水,过多的水分子进入血液,会造成血管膨胀,血压升高,还会增加尿液中钙元素的排出,甚至会导致老年人骨质疏松。
【材料三】不咸但含盐量较高的常见食物
常见 食物 100克面条 2小勺 番茄酱 1根火 腿肠 20片 薯片 1块 披萨 10克夹心饼 3片切 片面包 10颗 话梅干
含盐量 3克 1克 1克 1克 1.5克 1.8克 2克 3.4克
【材料四】如果想减少盐分的摄入又不影响食物的口感,可以在烹饪时晚放盐,或者少用含盐调料,如鸡精、酱油、虾皮等。另外,还可以使用低钠盐,降低盐分的摄入。
1.想了解我国人民食盐现状,可以阅读【材料 】;【材料四】为人们提供了( )的小妙招。
2.小林家有年事已高的奶奶,轻微高血压的爸爸、当老师的妈妈和爱美的姐姐。他可以从哪些方面劝说家人少吃盐呢?请阅读材料,选取要点,帮她劝说家人。
对象 奶奶 爸爸 妈妈 姐姐
害处 容易得咽炎
3.小林明天要去爬山,他为自己准备了一份登山午餐:三片切片面包、三根火腿肠、两大包薯片、一瓶矿泉水。根据材料,你觉得他的这份午餐是否健康?请说明理由。(共38张PPT)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六年级上册期末专项复习
内容相关,时间相连,按事情发展顺序排列而成的文本。如:连环画和文章。
非连续性文本
连续性文本
不按一定事情发展顺序或逻辑顺序排列的文本。如:数据表格、图表和曲线图、使用说明书、图标、漫画等。主要分为图表类、图文类、徽标类。
明确概念
温故知新
03
学
解说词
太和门的故事
游览须知
平面示意图
选择最佳乘车方案
图文结合
任务二
1.主要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
2.确定讲解的景点。例:材料中介绍最为丰富的太和殿。
3.按一定顺序介绍。如:位置——样貌——作用——故事传说。
任务一
阅读材料:材料一、材料三、材料四
阅读方法:
1.重点关注材料一。材料一的第二、第三部分的内容细读,第一、第四部分大致浏览。
2.阅读时抓住关键词来规划路线。如:“从天安门往里走,沿着……穿过端门,就到了午门的前面……”等。
3.通过阅读材料三、材料四,把握主要信息——不逆行,不到未开放区域参观,合理规划路线。
加工、整合、使用信息
寻找并提取信息
寻找并提取信息
加工并整合信息
推断与发现信息
阅读非连续性文本,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整合并使用信息
提
取
有
价
值
的
信
息
根据阅读任务,筛选合适的阅读材料。
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可跳读或快速阅读。
根据阅读目的,选择相应的阅读方法,比如寻找中心句、圈画关键词、提取关键信息等。
常用的
阅读策略
明晰方法
“非连续文本”的阅读答题步骤:
1.准确审题;(题目要求、文字材料、表格的标题数据、图画的组合、构成等)
2.分析、组合信息;(归纳,合并,做加减法)
3.规范作答。(问什么答什么)
考点解析
03
练
看(标题、表头、横纵……)
比(数据、最值……)
总(现象/情况……)
说现象/情况的格式:
①××(标题)最高/大部分……最低/少部分……
②随着××的增多/减少,××(标题)呈上升/下降/平稳趋势。
图表题
答题技巧:
(一)深圳地铁4号线上梅林站首末车时间信息表
上 梅 林 站 首 末 车 时 间 线路 开站时间 关站时间
4号线(龙华线) 06:23 23:31
方向 首车时间 末车时间
往福田口岸 06:33 23:20
往清湖 06:42 23:12
请根据上面的信息表,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 往福田口岸方向的乘客,最早可以在06:33在上梅林站乘坐地铁。( )
2 晚上23:25,元元在上梅林站可以乘坐地铁回清湖。( )
√
×
图表题
方法:根据阅读目的在图表中寻找并提取信息,进行判断
学校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组织了很多个课外兴趣小组。刚上五年级的小明也想参加一个兴趣小组,但是他只有周五下午有时间。根据下面的课外小组活动时间,你认为小明能参加哪个兴趣小组呢?
兴趣小组 活动时间 参加条件
围棋小组 周二、五下午 限有一定围棋基础者参加,且每周的两次活动都必须参加
游泳小组 周五下午 仅限四年级以下同学参加
足球小组 周一、三、五下午 报名后无特殊情况,每周的三次活动都须参加
科技小组 周五下午 凡有兴趣者都可参加
小明可以参加的是:( )
A.围棋小组 B.游泳小组 C.足球小组 D.科技小组
考考你
D
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某高校研究机构对我省留守儿童的情况调查表,请你从中提炼两则信息。
省留守儿童抑郁情绪调查表
抑郁频度 经常 有时 很少 没有
百分比 5.9% 52.9% 35.5% 6.7%
解决方式 对父母说 对同学说 对老师说 不说
百分比 23.6% 35.5% 5.9% 35%
图表分析题答题方法:
1.关注表题,获得图表的主要信息(比较对象、比较角度及项目 )
2.纵横比较,寻找规律,发现各种数据及变化特点,得出结论。
我省很多的留守儿童有抑郁情绪,他们解决抑郁情绪的主要方式是对同学说。
图表题
答题技巧:
根据题目找信息:
起点、终点、车次、方向、类别……
图文题
被称为“限塑令”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已经推行了十多年了。记者在多地调查发现,在一些大型商超、餐饮企业等地,环保塑料袋有偿使用得以推广,不合格塑料袋难见踪影。但在一些小型市场、商铺等地,超薄塑料袋、不可降解塑料袋等依旧是包装“主角”。“限塑令”乃至部分地区试点的“禁塑令”仍难以完全推广落实,公众的使用习惯还有待改善。
1从以上材料可知,“限塑令”的“限塑”指的是( )
A.有偿使用环保塑料袋。
B.不能使用超薄塑料袋。
C.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
D.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
C
图文类
图文选择题答题方法:要根据阅读目的在图、文中寻找并提取信息,并对选项进行分析比较后,再进行选择
被称为“限塑令”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已经推行了十多年了。记者在多地调查发现,在一些大型商超、餐饮企业等地,环保塑料袋有偿使用得以推广,不合格塑料袋难见踪影。但在一些小型市场、商铺等地,超薄塑料袋、不可降解塑料袋等依旧是包装“主角”。“限塑令”乃至部分地区试点的“禁塑令”仍难以完全推广落实,公众的使用习惯还有待改善。
2“外卖”指的是快餐等商品的外送服务。右图中突出“外卖”这一内容是为了( )
A.提醒人们少吃外卖食品。
B.说明外卖给空气带来污染。
C.突出外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D.强调要限制塑料袋在外卖中的使用。
D
~~~~~~~~~~~~~~~
既要观察图片,理解“白色污染”的意思,并结合材料中的文字信息,思考由外卖产生的环境影响。
=塑料袋
~~~~~~~~~~~~~~~~~~~~~~~~~~~~~~~~~~~~
~~~~~~~~~~~~~~~~~~
图文题
图文选择题答题方法:要根据阅读目的在图、文中寻找并提取信息,并对选项进行分析比较后,再进行选择
3.如何更加有效地实施“限塑令”?请你根据以上材料,提出至少两点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大家外出购物尽量自带环保购物袋,减少不必要的塑料消耗;
②加大执法力度,严惩违反“限塑令”的商家;
③对有偿使用的塑料袋进行征税,用于对白色垃圾的处理。
建议题①提出建议前,先分析存在的问题②要注意根据不同对象提出不同的建议。③提出的建议应具有可行性。
被称为“限塑令”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已经推行了十多年了。记者在多地调查发现,在一些大型商超、餐饮企业等地,环保塑料袋有偿使用得以推广,不合格塑料袋难见踪影。但在一些小型市场、商铺等地,超薄塑料袋、不可降解塑料袋等依旧是包装“主角”。“限塑令”乃至部分地区试点的“禁塑令”仍难以完全推广落实,公众的使用习惯还有待改善。
图文题
【材料一】在京剧发展的历程中,出现过许多优秀的演员。早期有“老生三杰”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光绪年间,有被称为“伶界大王”的谭鑫培;之后,又有“武生宗师”杨小楼,“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他们不断创新,将京剧推向新的高度。
【材料二】梅兰芳出身于梨园世家,是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他在继承传统唱腔的基础上,创造出大量新颖的唱腔。梅兰芳尤其注重手的艺术表现,在所编演的新戏及经过调整的传统剧目中,有大量的露手表演。梅兰芳创造、发展了许多手势,据统计,他在不同剧目的人物表演中,运用过的“兰花指”样式有53种。他通过不同手势的运用,表达出剧中人物喜、怒、哀、乐的复杂情感。
【材料三】梅兰芳纪念馆中的部分兰花指姿势展板。
考考你
A
B
C
D
【材料一】在京剧发展的历程中,出现过许多优秀的演员。早期有“老生三杰”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光绪年间,有被称为“伶界大王”的谭鑫培;之后,又有“武生宗师”杨小楼,“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他们不断创新,将京剧推向新的高度。
【材料二】梅兰芳出身于梨园世家,是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他在继承传统唱腔的基础上,创造出大量新颖的唱腔。梅兰芳尤其注重手的艺术表现,在所编演的新戏及经过调整的传统剧目中,有大量的露手表演。梅兰芳创造、发展了许多手势,据统计,他在不同剧目的人物表演中,运用过的“兰花指”样式有53种。他通过不同手势的运用,表达出剧中人物喜、怒、哀、乐的复杂情感。
1.抓住关键句,能够帮我们快速把握主要内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请摘录出材料中的关键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一:在京剧发展的历程中,出现过许多优秀的演员。
材料二:梅兰芳出身于梨园世家,是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
【材料一】在京剧发展的历程中,出现过许多优秀的演员。早期有“老生三杰”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光绪年间,有被称为“伶界大王”的谭鑫培;之后,又有“武生宗师”杨小楼,“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他们不断创新,将京剧推向新的高度。
【材料二】梅兰芳出身于梨园世家,是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他在继承传统唱腔的基础上,创造出大量新颖的唱腔。梅兰芳尤其注重手的艺术表现,在所编演的新戏及经过调整的传统剧目中,有大量的露手表演。梅兰芳创造、发展了许多手势,据统计,他在不同剧目的人物表演中,运用过的“兰花指”样式有53种。他通过不同手势的运用,表达出剧中人物喜、怒、哀、乐的复杂情感。
2.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京剧艺术的发展、成熟离不开京剧艺术家不断地______。
创新
抓关键词
【材料一】在京剧发展的历程中,出现过许多优秀的演员。早期有“老生三杰”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光绪年间,有被称为“伶界大王”的谭鑫培;之后,又有“武生宗师”杨小楼,“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他们不断创新,将京剧推向新的高度。
【材料二】梅兰芳出身于梨园世家,是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他在继承传统唱腔的基础上,创造出大量新颖的唱腔。梅兰芳尤其注重手的艺术表现,在所编演的新戏及经过调整的传统剧目中,有大量的露手表演。梅兰芳创造、发展了许多手势,据统计,他在不同剧目的人物表演中,运用过的“兰花指”样式有53种。他通过不同手势的运用,表达出剧中人物喜、怒、哀、乐的复杂情感。
3.梅兰芳纪念馆中布置兰花指姿势展板的目的是什么?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明梅兰芳擅长用不同的手势表达情感。
B.说明梅兰芳设计、创造了种类繁多的手势。
C.用兰花指证明梅兰芳无可撼动的地位。
D.供后人欣赏学习,有助于了解京剧。
C
浏览、筛选并详细阅读材料二
【材料三】梅兰芳纪念馆中的部分兰花指姿势展板。
A B C D
4.材料三中表示愤怒的“兰花指”可能是( )
D
联系生活进行猜测
真题演练
03
测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我们必须时刻紧绷粮食安全这根弦,把节约粮食作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浓厚氛围。
【材料二】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粮食的种植与收获都凝聚着农民辛勤的汗水。有数据显示,一粒米从春耕到收入粮仓要经过40多道工序、5个月的生长周期。
~~~~~~~~~~~~~~~~~~~~~~~~~~~~~~~~~~~~~~~~~~~~~~~~~~~~~~~~~~~~~~~~~~~~
(一)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三】某学校学生“光盘行动”调查结果:
是否了解 “光盘行动” 是否会吃完 浪费粮食的原因 了解 43. 18% 能全吃完 67. 09% 饭菜不合口味 48. 94%
听说过 52. 27% 能吃一半 31. 91% 点餐过多吃不完 36. 17%
不了解 4. 55% 少吃或完 全不吃 1% 其他原因 14. 89%
【材料四】截至目前,全国多个省份的商务厅、省级餐饮饭店协会或消费者协会明确表示要杜绝餐饮浪费行为,培养节约习惯。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各地区教育部门要求:各学校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制定有针对性、可操作的工作举措,不走形式主义,真正形成制止校园浪费的有效机制,让勤俭节约成为师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生活习惯和人生态度。
1. 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主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餐饮浪费惊心、
痛心,公民要节约粮食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我们必须时刻紧绷粮食安全这根弦,把节约粮食作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浓厚氛围。
2. 结合材料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节约粮食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全社会都要提倡。
( )
(2)某学校学生“光盘行动”调查中,只有少部分人不能“光盘”,其中浪费粮食的主要原因是点餐过多吃不完。 ( )
(3)勤俭节约应该成为我们的生活习惯和人生态度。 ( )
√
×
√
3. 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这样表达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数字
准确、具体地说明了粮食从播种到入仓过程的复杂与漫长,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材料二】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粮食的种植与收获都凝聚着农民辛勤的汗水。有数据显示,一粒米从春耕到收入粮仓要经过40多道工序、5个月的生长周期。
~~~~~~~~~~~~~~~~~~~~~~~~~~~~~~~~~~~~~~~~~~~~~~~~~~~~~~~~~~~~~~~~~~~~
4. 东东准备写一份简单的倡议书,引导学校的同学节约粮食,请你帮帮他吧。
节约粮食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粮食是我们生活的根本,每一粒都来之不易,都饱含着农民伯伯辛勤的汗水。在此,我向全体同学发出节约粮食的倡议: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东东
2024年×月×日
适量点餐,根据自己的食量打饭,避免剩饭剩菜。
不挑食、不偏食,珍惜每一粒粮食。
积极宣传节约粮食的重要性,看到有浪费粮食的行为,及时提醒并制止。带动身边的人一起珍惜粮食。
【材料一】戏曲是中国的传统戏剧形式,历史悠久。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约有传统剧种数以万计。比较流行的剧种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等五十多种,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布全国,不受地区所限。
【材料二】中国的年画色彩鲜艳,文化内涵丰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春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在门上张贴年画,借此寄托人们对风调雨顺、家和人兴的祈盼。
【材料三】风筝是中国人发明的。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乌,研制三年而成,这是人类最早的风筝。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演进成今日的多线风筝。当今我国的放风筝活动,在发展旅游事业、对外文化交流、加强与世界各国人民友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四】剪纸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它题材广泛,造型生动活泼,是中国民间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剪纸往往选择福禄寿禧、五谷丰登等题材,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材料一、二、三、四分别介绍了中国的戏曲、 、 和 。
年画 风筝 剪纸
2.将上面四则材料作为板报的内容,最适合作为板报标题的一项是( )。
A.中国戏曲形式多 B.中国“老玩意儿”
C.民间艺术在元宵 D.剪纸艺术题材广
B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剪纸选择福禄寿禧、五谷丰登等题材,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B.春节在门上张贴年画,寄托着人们对风调雨顺、家和人兴的祈盼。
C.人类最早的风筝是由竹子制成的。
D.在我国的戏曲中,京剧流行最广。
C
4.在一场以“民间艺术该不该保留”为主题的辩论赛中,你作为支持“民间艺术该保留”这一观点的正方,请结合以上材料和生活实际写出自己的理由。要求:观点明确,理由至少两点,分条叙述。
(1)民间艺术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寄托着人们的美好祈盼,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许多民间传统的手工艺品,既是文化艺术品,又是日常生活用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应该保留。
“盐”多必失
【材料一】盐是人们饮食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也是维持人体生理平衡的必需品。《中国膳食指南》中指出,每人每天食盐不超过6克较为合适,而中国有58.2%的居民食盐量偏高。
【材料二】摄入过多的盐分,会使皮肤中的水分流失,从而造成皮肤老化,产生皱纹,也会造成身体组织脱水,降低对病毒和细菌的抵抗力,容易得咽炎等疾病。同时,人还会因吃盐过多而感到口渴,导致大量饮水,过多的水分子进入血液,会造成血管膨胀,血压升高,还会增加尿液中钙元素的排出,甚至会导致老年人骨质疏松。
(三)
根据提供的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三】不咸但含盐量较高的常见食物
常见 食物 100克面条 2小勺 番茄酱 1根火 腿肠 20片 薯片 1块 披萨 10克夹心饼 3片切 片面包 10颗
话梅干
含盐量 3克 1克 1克 1克 1.5克 1.8克 2克 3.4克
【材料四】如果想减少盐分的摄入又不影响食物的口感,可以在烹饪时晚放盐,或者少用含盐调料,如鸡精、酱油、虾皮等。另外,还可以使用低钠盐,降低盐分的摄入。
1.想了解我国人民食盐现状,可以阅读【材料 】;【材料四】为人们提供了( )的小妙招。
一
减少盐分摄入
2.小林家有年事已高的奶奶,轻微高血压的爸爸、当老师的妈妈和爱美的姐姐。他可以从哪些方面劝说家人少吃盐呢?请阅读材料,选取要点,帮她劝说家人。
对象 奶奶 爸爸 妈妈 姐姐
害处 容易得咽炎
骨质疏松
血压升高,增加尿液中钙元素的排出
皮肤老化,
身体组织脱水
3.小林明天要去爬山,他为自己准备了一份登山午餐:三片切片面包、三根火腿肠、两大包薯片、一瓶矿泉水。根据材料,你觉得他的这份午餐是否健康?请说明理由。
答:不健康,从材料四可知,切片面包、火腿肠、薯片中都含有盐,小林这份午餐含盐量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