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点密押卷(A3+A4+pdf+精品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点密押卷(A3+A4+pdf+精品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12-27 17:26:12

文档简介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点密押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我们的地球被一层 包围着,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发生在 中。天气总是在不断的 ,有时很迅速,有时很缓慢。
2.“春风拂面”,这是因为空气的 而成了风,“涓涓细流”说明水是可以 的。这两个成语说明空气和水的共有特点是 ,你还能说出水和空气共有的一个特点是 。
3.一个空瓶子中,我们看不到有东西,实际上瓶子中充满了 。虽然看不见,摸不到,但是 存在于我们周围广阔的空间中。
4.同学们,你们注意到一天的气温了吗?冬天晴朗的日子,从早上到晚气温是 的(选填“不变”或“变化”);最低温度一般出现在 (选填“中午”或“清晨”)。
5.同一时间,小科在室外阴凉、通风处测得的温度是8℃,在阳光下测得的温度是12℃。他在天气日历中应该记录的气温是 。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时。
6.水的温度下降到 ℃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保持在 ℃。
7.我们在街上常能看到杂耍艺人用一个气球变换出各种形状,这主要是因为空气没有固定的 。
8.空气具有流动性,冷热不同的空气会流动形成 。通常用 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9.20筒空气与一定量的回形针、绿豆等轻小物体质量相当,说明空气有 ,但空气的质量很 。
10.盘锦被誉为中国的“湿地之都”、“丹顶鹤之乡”,盘锦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 等。
11.在接近地表处,一升空气的质量约为 ,相当于 枚回形针的质量。
12.沙子 溶解在水中,我们可以用 的方法分离出水中的沙子。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3.“2023年12月8日,兴文阵雨转阴。今天北风<3级。白天最高气温20度,平均相对湿度69. 0%。”这一天的时间里。兴文的大气状态及其变化称为( )。
A.气候 B.天气 C.季节
14.我们可以用( )来统计和描述降水量。
A.网状图 B.柱形图 C.气泡图
15.下列容器适合做简易雨量器的是( )。
A. B. C.
16.我们定陶区的气候特征是( )。
A.风和日丽 B.四季如春 C.四季分明
17.裁判吹哨子时,我们不能判断空气是否( )。
A.有质量 B.可以流动 C.可以发出声音
18.下列物质的特征中,( )是空气、石头和水的共同特征之一。
A.有质量 B.有颜色 C.会流动
19.小科观察到树枝、树叶向北飘,此时吹的是( )。
A.西风 B.南风 C.北风
20.妈妈想加快红糖在水中的溶解速度,下列做法中,不可行的是( )。
A.往水中加一些冰 B.给水加热 C.用筷子搅拌水
21.当我们在碎冰里加食盐并搅拌后,可以使碎冰周围的温度( )。
A.变得更高 B.变得更低 C.不变
22.水沸腾时出现的现象与下图( )相似。
A. B. C.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3.自制雨量器的刻度条的零刻度线要与容器外部的底面对齐。( )
24.在风的模拟实验中,点燃的蜡烛与自然界中的太阳作用相似。( )
25.充足气的篮球中还能打入一些空气,证明空气可以被压缩。( )
26.烧水时,壶口冒出的“白汽”就是水蒸气。( )
27.水只有在温度较高时才能变成水蒸气。( )
28.食盐、小苏打和面粉都可以溶解到水中。( )
29.油锅着火了,可以用盖锅盖的方式来灭火。( )
30.泥土放入水中会冒气泡,说明泥土中也有空气。( )
31.天气总是在不断变化且变化都十分迅速。( )
32.小明观察到红旗往南飘,判断此时是南风。( )
四、连线题(6分)
33.请将下列工具和它的功能用直线连起来。

五、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8分)
34.生活中水蒸发的现象有哪些?(至少例举3条)
35.水和空气有哪些相同点?
六、实验题(每小题2分,共8分)
36.小科还做了如图装置,小木棒两端挂着气球和笔套,此时小木棒是平衡的。
(1)如果将右端笔套拿掉,那么小木棒的状态是( )。
A.会保持平衡 B.左端会向下沉 C.右端会向下沉
(2)平衡状态下,气球被吹大后,小木棒( )端(选填“A”或“B”)会沉下去,这是因为空气( )。
(3)气球被吹大后,小明用手轻轻捏气球,发现气球可以被捏成任何形状,这说明( )。
A.空气有质量 B.空气占据空间 C.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
(4)最早证明空气有质量的科学家是( )。
A.拉瓦锡 B.伽利略 C.牛顿
七、综合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7.从自然界中获得的粗盐,含有较多的杂质。为了除去粗盐中的泥沙等不能溶解于水的杂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B、C三个实验步骤。
(1)在步骤A中,为了使粗盐尽快溶解在水中,主要采用了 的方法。
(2)等食盐完全溶解后,盐水( )。
A.中部最咸 B.底部最咸 C.各个地方都一样咸
(3)步骤B的过程叫( );步骤C的过程叫( )。
A.蒸发 B.过滤 C.沉淀
(4)当进行步骤C过程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应该( )。
A.移去酒精灯,停止搅拌 B.移去酒精灯,继续搅拌
C.继续用酒精灯加热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 大气圈 大气圈 变化
2. 流动 流动 可以流动 透明
3. 空气 空气
4. 变化 清晨
5. 8℃ 14
6. 0 0
7.形状
8. 风 八
9. 质量 轻
10. 四季分明 雨热同季
11. 1.29克 3
12. 不能 过滤
答案第2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1页
13.B
14.B
15.A
16.C
17.A
18.A
19.B
20.A
21.B
22.B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①吹干头发 ②晒干衣服 ③晒盐 ④洗过的碗晾一段时间水干了
35.都是无色、无味、无形、透明、会流动的占据空间的。
36.(1)B (2) A 有质量 (3)C (4)B
37.(1)搅拌 (2)C (3) B A (4)B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点密押卷
一、填空题
1.我们的地球被一层 包围着,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发生在 中。天气总是在不断的 ,有时很迅速,有时很缓慢。
【答案】 大气圈 大气圈 变化
【详解】大气层是在地球引力作用下,聚集在地球表面的一层混合气体,是地球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包围着海洋和陆地。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大气圈中。天气总是在不断的变化,有时很迅速,有时很缓慢。
2.“春风拂面”,这是因为空气的 而成了风,“涓涓细流”说明水是可以 的。这两个成语说明空气和水的共有特点是 ,你还能说出水和空气共有的一个特点是 。
【答案】 流动 流动 可以流动 透明
【详解】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液体具有固定的体积,无固定形状,不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风是空气的流动,所以“春风拂面”说明空气是流动的。“涓涓细流”指水缓慢流动,说明水也是可以流动的。“流动性”是空气和水的共有特点。此外,水和空气都是无色无味的,这是它们的另一个共同特点。
3.一个空瓶子中,我们看不到有东西,实际上瓶子中充满了 。虽然看不见,摸不到,但是 存在于我们周围广阔的空间中。
【答案】 空气 空气
【详解】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有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一个空瓶子中,我们看不到有东西,实际上瓶子中充满了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到,但是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广阔的空间中。
4.同学们,你们注意到一天的气温了吗?冬天晴朗的日子,从早上到晚气温是 的(选填“不变”或“变化”);最低温度一般出现在 (选填“中午”或“清晨”)。
【答案】 变化 清晨
【详解】一天的气温变化是从低到高逐渐上升,然后再从高到低逐渐下降。最高气温是一日内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14-15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早晨5-6时。根据对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可知,冬天从早上到晚上气温是变化的,呈现从低到高再降低的规律,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清晨。
5.同一时间,小科在室外阴凉、通风处测得的温度是8℃,在阳光下测得的温度是12℃。他在天气日历中应该记录的气温是 。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时。
【答案】 8℃ 14
【详解】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同一天的同一时间,室外阴凉、通风处测得的温度是8℃,在阳光下测得的温度是12℃。实际气温应该是8℃。一天中的气温最高值一般出现在下午2到3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清晨日出前。
6.水的温度下降到 ℃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保持在 ℃。
【答案】 0 0
【详解】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通常情况下,水从常温持续下降到0℃时就会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慢慢变成了固体状态,这个过程我们称为水的凝固。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保持在0℃。
7.我们在街上常能看到杂耍艺人用一个气球变换出各种形状,这主要是因为空气没有固定的 。
【答案】形状
【详解】空气直接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它能占据空间,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易压缩,重量很轻,没有固定的形状,一个气球变换出各种形状,这主要是利用了空气的无固定形状。
8.空气具有流动性,冷热不同的空气会流动形成 。通常用 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答案】 风 八
【详解】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过来,空气在水平方向流动起来,冷热不同的空气会流动形成风。通常用: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9.20筒空气与一定量的回形针、绿豆等轻小物体质量相当,说明空气有( ),但空气的质量很( )。
【答案】 质量 轻
【详解】空气很轻,但是有一定的质量;20筒空气与一定量的回形针、绿豆等轻小物体质量相当,说明空气有质量,但空气的质量很轻。
10.盘锦被誉为中国的“湿地之都”、“丹顶鹤之乡”,盘锦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 等。
【答案】 四季分明 雨热同季
【详解】一个地方长期的天气平均状况叫气候。盘锦被誉为中国的“湿地之都”、“丹顶鹤之乡”,盘锦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季等。
11.在接近地表处,一升空气的质量约为( ),相当于( )枚回形针的质量。
【答案】 1.29克 3
【详解】科学家用精确的实验测得:在接近地面处,1升空气的质量约为1.29克,相当于3枚回形针的质量。
12.沙子 溶解在水中,我们可以用 的方法分离出水中的沙子。
【答案】 不能 过滤
【详解】分离是利用一定的方法将混合物中的各种成分分开,具体方法选择取决于混合物的性质及分离需求。过滤的作用是将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分离开来。沙子不溶于水,因此我们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水中的沙子。
二、选择题
13.“2023年12月8日,兴文阵雨转阴。今天北风<3级。白天最高气温20度,平均相对湿度69. 0%。”这一天的时间里。兴文的大气状态及其变化称为( )。
A.气候 B.天气 C.季节
【答案】B
【详解】天气是指影响人类活动瞬间气象特点的综合状况。天气,指的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这一天的时间里,兴文的大气状态及其变化都是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所以我们称为天气。故选B。
14.我们可以用( )来统计和描述降水量。
A.网状图 B.柱形图 C.气泡图
【答案】B
【详解】对于降水量这类数据,柱形图可以清晰地展示在不同时间或地点上的降水量变化,是统计和描述降水量的常用方法。而网状图和气泡图并不适合直接用于表示降水量统计。故B符合题意。
15.下列容器适合做简易雨量器的是( )。
A. B. C.
【答案】A
【详解】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
故选:A。
16.我们定陶区的气候特征是( )。
A.风和日丽 B.四季如春 C.四季分明
【答案】C
【详解】一个地方长期的天气平均状况叫做气候,与天气不同,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我们定陶区的气候特征是四季分明。
17.裁判吹哨子时,我们不能判断空气是否( )。
A.有质量 B.可以流动 C.可以发出声音
【答案】A
【详解】空气的特征: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占据空间、容易被压缩、气体等。哨子感受空气时,我们判断空气可以流动,空气振动可以发出声音,所以A符合题意。
18.下列物质的特征中,( )是空气、石头和水的共同特征之一。
A.有质量 B.有颜色 C.会流动
【答案】A
【详解】所有物质都有质量,无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石头是固体,水是液体,而空气是气体,它们的物理状态不同,因此并不是所有都有颜色,也不是所有都会流动。石头通常不会流动,而空气和水会流动,石头有颜色,空气是无色的,水在纯净状态下也是无色的。选A。
19.小科观察到树枝、树叶向北飘,此时吹的是( )。
A.西风 B.南风 C.北风
【答案】B
【详解】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一般在测定时有不同的方法。树枝飘向北方,说明风从南方吹来。
故选:B。
20.妈妈想加快红糖在水中的溶解速度,下列做法中,不可行的是( )。
A.往水中加一些冰 B.给水加热 C.用筷子搅拌水
【答案】A
【详解】在生产生活中,常见的加快溶解的方法有加热、搅拌、研碎三种基本方法。
A.往水中加一些冰,不能加快溶解,A选项符合题意;
B.给水加热,加热可以加快溶解,B选项不符合题意;
C.用筷子搅拌水,搅拌可以加快溶解,C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A。
21.当我们在碎冰里加食盐并搅拌后,可以使碎冰周围的温度( )。
A.变得更高 B.变得更低 C.不变
【答案】B
【详解】食盐放在碎冰里,冰的熔点会降低,从而加速融化,在融化过程中又会从周围吸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变化成液体状态,因此周围温度会降低。所以当我们在碎冰里加食盐并搅拌后,可以使碎冰周围的温度变得更低。故选B。
22.水沸腾时出现的现象与下图( )相似。
A. B. C.
【答案】B
【详解】水沸腾时,会在水底产生大量的气泡,气泡越往上越大,所以图B中显示了水沸腾时的大量气泡现象,与真实的水沸腾现象相似。
三、判断题
23.自制雨量器的刻度条的零刻度线要与容器外部的底面对齐。( )
【答案】×
【详解】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制作雨量器时,刻度条的零刻度线要与容器内部的底面对齐。
24.在风的模拟实验中,点燃的蜡烛与自然界中的太阳作用相似。( )
【答案】√
【详解】风的成因主要是由于温度差异引起的空气流动。在模拟实验中,蜡烛的燃烧使箱内温度升高,热空气受热膨胀向上升,而箱外的冷空气则横向流入箱内,这种冷热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这种原理与自然界中风的形成机制相似,即高温地区的空气上升,低温地区的空气补充上来,形成了风,而太阳是自然界的热源。所以在风的模拟实验中,蜡烛模拟了太阳的作用。
25.充足气的篮球中还能打入一些空气,证明空气可以被压缩。( )
【答案】√
【详解】空气占空间,空气容易被压缩,压缩的空气有弹性,体积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充足气的篮球中还能打入一些空气利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特点。
26.烧水时,壶口冒出的“白汽”就是水蒸气。( )
【答案】×
【详解】水蒸气是气体,肉眼看不到。壶口能看到的“白汽”是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后凝结而成的小水滴,是液体。故该句判断为错误。
27.水只有在温度较高时才能变成水蒸气。( )
【答案】×
【详解】水从液态变为气态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在常温下,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水时时刻刻都可以蒸发。故题目说法错误。
28.食盐、小苏打和面粉都可以溶解到水中。( )
【答案】×
【详解】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食盐、小苏打都可以溶解到水中,面粉不溶于水。
29.油锅着火了,可以用盖锅盖的方式来灭火。( )
【答案】√
【详解】炒菜时,我们是利用了空气帮助火焰燃烧。油锅着火了,用锅盖盖上,将锅盖里面和外面的空气隔离开,里面的空气中的氧气消耗完之后,火就会熄灭。
30.泥土放入水中会冒气泡,说明泥土中也有空气。( )
【答案】√
【详解】土壤放入水中会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中有空气。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开始我们会看到有气泡从土块中冒出,过一会儿又看到土壤疏松、坍塌,这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31.天气总是在不断变化且变化都十分迅速。( )
【答案】×
【详解】天气现象是发生在大气圈中的自然现象。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中的自然现象。天气总是在不断的变化,有时十分迅速,有时比较缓慢。题目说法错误。
32.小明观察到红旗往南飘,判断此时是南风。( )
【答案】×
【详解】风向是风吹来的方向,通常是通过基本方向或方位度来了解,自然界中观测风一般用8个方向。风向和红旗飘向的方向相反,所以小明观察到红旗往南飘,说明此时刮的是北风。题目说法错误。
四、连线题
33.请将下列工具和它的功能用直线连起来。

【答案】
【详解】图片从左到右分别是:风向标(测量风向)、气温计(测量气温)、雨量器(测量降水量)、石棉网(让物体受热均匀)、三脚架(支撑加热物体)、酒精灯(加热物体)。
五、简答题
34.生活中水蒸发的现象有哪些?(至少例举3条)
【答案】 ①吹干头发 ②晒干衣服 ③晒盐 ④洗过的碗晾一段时间水干了
【详解】蒸发是水在平常温度下变成水蒸气的现象,吹干头发、晒干衣服、晒盐等都是蒸发现象。
35.水和空气有哪些相同点?
【答案】都是无色、无味、无形、透明、会流动的占据空间的。
【详解】空气具有质量并占有一定的空间,形状随容器而变,没有固定的体积。空气的特点:无色、无味、透明、会向四面八方流动、无形状。空气存在各种地方,水中也有空气,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命具有重要意义。水和空气的相同点:都是无色、无味、无形、透明、会流动、占据空间、有重量。水和空气的不同点:水:看得见、摸得到、无固定形状、不能压缩;空气:看不见、摸不到、无形状、能压缩。
六、实验题
36.小科还做了如图装置,小木棒两端挂着气球和笔套,此时小木棒是平衡的。
(1)如果将右端笔套拿掉,那么小木棒的状态是( )。
A.会保持平衡 B.左端会向下沉 C.右端会向下沉
(2)平衡状态下,气球被吹大后,小木棒( )端(选填“A”或“B”)会沉下去,这是因为空气( )。
(3)气球被吹大后,小明用手轻轻捏气球,发现气球可以被捏成任何形状,这说明( )。
A.空气有质量 B.空气占据空间 C.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
(4)最早证明空气有质量的科学家是( )。
A.拉瓦锡 B.伽利略 C.牛顿
【答案】(1)B
(2) A 有质量
(3)C
(4)B
【分析】空气的特点是:能占据空间、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易压缩、具有一定的质量、没有固定的体积。
【详解】(1)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如果将右端笔套拿掉,左边的小木棒重,左端会向下沉。故选B。
(2)平衡状态下,气球被吹大后,小木棒A端会沉下去,因为空气有质量。
(3)气球被吹大后,小明用手轻轻捏气球,发现气球可以被捏成任何形状,说明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故选C。
(4)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证明了空气是有质量的。故选B。
七、综合题
37.从自然界中获得的粗盐,含有较多的杂质。为了除去粗盐中的泥沙等不能溶解于水的杂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B、C三个实验步骤。
(1)在步骤A中,为了使粗盐尽快溶解在水中,主要采用了 的方法。
(2)等食盐完全溶解后,盐水( )。
A.中部最咸 B.底部最咸 C.各个地方都一样咸
(3)步骤B的过程叫( );步骤C的过程叫( )。
A.蒸发 B.过滤 C.沉淀
(4)当进行步骤C过程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应该( )。
A.移去酒精灯,停止搅拌 B.移去酒精灯,继续搅拌
C.继续用酒精灯加热
【答案】(1)搅拌
(2)C
(3) B A
(4)B
【分析】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加快固体物质溶解速度的方法主要有:1.搅拌;2.加热;3.磨成粉末等。在步骤A中,为了使粗盐尽快溶解在水中,我们可以用搅拌的方法,加快物质溶解速度。
【小题1】在步骤A中将粗盐加入足量的水中,并进行搅拌以加速其溶解。
【小题2】等食盐完全溶解后,会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盐水各个地方都一样咸,故选C。
【小题3】步骤B中使用滤纸和漏斗对混合液进行过滤,这样就可以去除那些难溶于水的杂质,例如泥沙和其他悬浮颗粒;步骤C的过程叫蒸发,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并用酒精灯加热。随着水分的不断蒸发,盐水会逐渐从溶液中析出形成晶体。
【小题4】当观察到较多固体时,应停止加热, 继续搅拌让剩余的热量继续促使溶剂蒸发,直至大部分晶体析出。故选B。
试卷第8页,共9页
试卷第7页,共9页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点密押卷 A.气候 B.天气 C.季节
一、填空题(每空 1分,共 26分) 14.我们可以用( )来统计和描述降水量。
1.我们的地球被一层 包围着,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发生在 中。天气总是在不断 A.网状图 B.柱形图 C.气泡图
的 ,有时很迅速,有时很缓慢。 15.下列容器适合做简易雨量器的是( )。
2.“春风拂面”,这是因为空气的 而成了风,“涓涓细流”说明水是可以 的。这两个成语
A. B. C.
说明空气和水的共有特点是 ,你还能说出水和空气共有的一个特点是 。
3.一个空瓶子中,我们看不到有东西,实际上瓶子中充满了 。虽然看不见,摸不到,但是 16.我们定陶区的气候特征是( )。
存在于我们周围广阔的空间中。 A.风和日丽 B.四季如春 C.四季分明
4.同学们,你们注意到一天的气温了吗?冬天晴朗的日子,从早上到晚气温是 的(选填“不变”或“变 17.裁判吹哨子时,我们不能判断空气是否( )。
化”);最低温度一般出现在 (选填“中午”或“清晨”)。 A.有质量 B.可以流动 C.可以发出声音
5.同一时间,小科在室外阴凉、通风处测得的温度是 8℃,在阳光下测得的温度是 12℃。他在天气日历中 18.下列物质的特征中,( )是空气、石头和水的共同特征之一。
应该记录的气温是 。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时。 A.有质量 B.有颜色 C.会流动
6.水的温度下降到 ℃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保持 19.小科观察到树枝、树叶向北飘,此时吹的是( )。
在 ℃。 A.西风 B.南风 C.北风
7.我们在街上常能看到杂耍艺人用一个气球变换出各种形状,这主要是因为空气没有固定的 。 20.妈妈想加快红糖在水中的溶解速度,下列做法中,不可行的是( )。
8.空气具有流动性,冷热不同的空气会流动形成 。通常用 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A.往水中加一些冰 B.给水加热 C.用筷子搅拌水
9.20 筒空气与一定量的回形针、绿豆等轻小物体质量相当,说明空气有 ,但空气的质量 21.当我们在碎冰里加食盐并搅拌后,可以使碎冰周围的温度( )。
很 。 A.变得更高 B.变得更低 C.不变
10.盘锦被誉为中国的“湿地之都”、“丹顶鹤之乡”,盘锦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 等。 22.水沸腾时出现的现象与下图( )相似。
11.在接近地表处,一升空气的质量约为 ,相当于 枚回形针的质量。
A. B. C.
12.沙子 溶解在水中,我们可以用 的方法分离出水中的沙子。
二、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三、判断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3.“2023 年 12 月 8 日,兴文阵雨转阴。今天北风<3 级。白天最高气温 20 度,平均相对湿度 69. 0%。”这 23.自制雨量器的刻度条的零刻度线要与容器外部的底面对齐。( )
一天的时间里。兴文的大气状态及其变化称为( )。 24.在风的模拟实验中,点燃的蜡烛与自然界中的太阳作用相似。( )
第 1 页 共 4 页 ◎ 第 2 页 共 4 页
25.充足气的篮球中还能打入一些空气,证明空气可以被压缩。( )
26.烧水时,壶口冒出的“白汽”就是水蒸气。( )
27.水只有在温度较高时才能变成水蒸气。( )
28.食盐、小苏打和面粉都可以溶解到水中。( ) (1)如果将右端笔套拿掉,那么小木棒的状态是( )。
29.油锅着火了,可以用盖锅盖的方式来灭火。( ) A.会保持平衡 B.左端会向下沉 C.右端会向下沉
30.泥土放入水中会冒气泡,说明泥土中也有空气。( ) (2)平衡状态下,气球被吹大后,小木棒( )端(选填“A”或“B”)会沉下去,这是因为空气( )。
31.天气总是在不断变化且变化都十分迅速。( ) (3)气球被吹大后,小明用手轻轻捏气球,发现气球可以被捏成任何形状,这说明( )。
32.小明观察到红旗往南飘,判断此时是南风。( ) A.空气有质量 B.空气占据空间 C.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
四、连线题(6分) (4)最早证明空气有质量的科学家是( )。
33.请将下列工具和它的功能用直线连起来。 A.拉瓦锡 B.伽利略 C.牛顿
七、综合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37.从自然界中获得的粗盐,含有较多的杂质。为了除去粗盐中的泥沙等不能溶解于水的杂质,设计了如图
所示的 A、B、C 三个实验步骤。
五、简答题(每小题 4 分,共 8分)
34.生活中水蒸发的现象有哪些?(至少例举 3 条)
(1)在步骤 A 中,为了使粗盐尽快溶解在水中,主要采用了( )的方法。
(2)等食盐完全溶解后,盐水( )。
A.中部最咸 B.底部最咸 C.各个地方都一样咸
35.水和空气有哪些相同点?
(3)步骤 B 的过程叫( );步骤 C 的过程叫( )。
A.蒸发 B.过滤 C.沉淀
(4)当进行步骤 C 过程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应该( )。
六、实验题(每小题 2 分,共 8分)
A.移去酒精灯,停止搅拌 B.移去酒精灯,继续搅拌 C.继续用酒精灯加热
36.小科还做了如图装置,小木棒两端挂着气球和笔套,此时小木棒是平衡的。
第 3 页 共 4 页 ◎ 第 4 页 共 4 页
参考答案:
1. 大气圈 大气圈 变化
2. 流动 流动 可以流动 透明
3. 空气 空气
4. 变化 清晨
5. 8℃ 14
6. 0 0
7.形状
8. 风 八
9. 质量 轻
10. 四季分明 雨热同季
11. 1.29 克 3
12. 不能 过滤
13.B 15.A 17.A 19.B 21.B 23.× 25.√ 27.× 29.√ 31.×
14.B 16.C 18.A 20.A 22.B 24.√ 26.× 28.× 30.√ 32.×
33.
34.①吹干头发 ②晒干衣服 ③晒盐 ④洗过的碗晾一段时间水干了
35.都是无色、无味、无形、透明、会流动的占据空间的。
36.(1)B (2) A 有质量 (3)C (4)B
37.(1)搅拌 (2)C (3) B A (4)B
答案第 1 页,共 1 页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点密押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我们的地球被一层 包围着,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发生在 中。天气总是在不断的 ,有时很迅速,有时很缓慢。
2.“春风拂面”,这是因为空气的 而成了风,“涓涓细流”说明水是可以 的。这两个成语说明空气和水的共有特点是 ,你还能说出水和空气共有的一个特点是 。
3.一个空瓶子中,我们看不到有东西,实际上瓶子中充满了 。虽然看不见,摸不到,但是
存在于我们周围广阔的空间中。
4.同学们,你们注意到一天的气温了吗?冬天晴朗的日子,从早上到晚气温是 的(选填“不变”或“变化”);最低温度一般出现在 (选填“中午”或“清晨”)。
5.同一时间,小科在室外阴凉、通风处测得的温度是8℃,在阳光下测得的温度是12℃。他在天气日历中应该记录的气温是 。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时。
6.水的温度下降到 ℃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保持在 ℃。
7.我们在街上常能看到杂耍艺人用一个气球变换出各种形状,这主要是因为空气没有固定的 。
8.空气具有流动性,冷热不同的空气会流动形成 。通常用 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9.20筒空气与一定量的回形针、绿豆等轻小物体质量相当,说明空气有 ,但空气的质量很 。
10.盘锦被誉为中国的“湿地之都”、“丹顶鹤之乡”,盘锦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 等。
11.在接近地表处,一升空气的质量约为 ,相当于 枚回形针的质量。
12.沙子 溶解在水中,我们可以用 的方法分离出水中的沙子。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3.“2023年12月8日,兴文阵雨转阴。今天北风<3级。白天最高气温20度,平均相对湿度69. 0%。”这一天的时间里。兴文的大气状态及其变化称为( )。
A.气候 B.天气 C.季节
14.我们可以用( )来统计和描述降水量。
A.网状图 B.柱形图 C.气泡图
15.下列容器适合做简易雨量器的是( )。
A. B. C.
16.我们定陶区的气候特征是( )。
A.风和日丽 B.四季如春 C.四季分明
17.裁判吹哨子时,我们不能判断空气是否( )。
A.有质量 B.可以流动 C.可以发出声音
18.下列物质的特征中,( )是空气、石头和水的共同特征之一。
A.有质量 B.有颜色 C.会流动
19.小科观察到树枝、树叶向北飘,此时吹的是( )。
A.西风 B.南风 C.北风
20.妈妈想加快红糖在水中的溶解速度,下列做法中,不可行的是( )。
A.往水中加一些冰 B.给水加热 C.用筷子搅拌水
21.当我们在碎冰里加食盐并搅拌后,可以使碎冰周围的温度( )。
A.变得更高 B.变得更低 C.不变
22.水沸腾时出现的现象与下图( )相似。
A. B. C.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3.自制雨量器的刻度条的零刻度线要与容器外部的底面对齐。( )
24.在风的模拟实验中,点燃的蜡烛与自然界中的太阳作用相似。( )
25.充足气的篮球中还能打入一些空气,证明空气可以被压缩。( )
26.烧水时,壶口冒出的“白汽”就是水蒸气。( )
27.水只有在温度较高时才能变成水蒸气。( )
28.食盐、小苏打和面粉都可以溶解到水中。( )
29.油锅着火了,可以用盖锅盖的方式来灭火。( )
30.泥土放入水中会冒气泡,说明泥土中也有空气。( )
31.天气总是在不断变化且变化都十分迅速。( )
32.小明观察到红旗往南飘,判断此时是南风。( )
四、连线题(6分)
33.请将下列工具和它的功能用直线连起来。

五、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8分)
34.生活中水蒸发的现象有哪些?(至少例举3条)
35.水和空气有哪些相同点?
六、实验题(每小题2分,共8分)
36.小科还做了如图装置,小木棒两端挂着气球和笔套,此时小木棒是平衡的。
(1)如果将右端笔套拿掉,那么小木棒的状态是( )。
A.会保持平衡 B.左端会向下沉 C.右端会向下沉
(2)平衡状态下,气球被吹大后,小木棒( )端(选填“A”或“B”)会沉下去,这是因为空气( )。
(3)气球被吹大后,小明用手轻轻捏气球,发现气球可以被捏成任何形状,这说明( )。
A.空气有质量 B.空气占据空间 C.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
(4)最早证明空气有质量的科学家是( )。
A.拉瓦锡 B.伽利略 C.牛顿
七、综合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7.从自然界中获得的粗盐,含有较多的杂质。为了除去粗盐中的泥沙等不能溶解于水的杂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B、C三个实验步骤。
(1)在步骤A中,为了使粗盐尽快溶解在水中,主要采用了( )的方法。
(2)等食盐完全溶解后,盐水( )。
A.中部最咸 B.底部最咸 C.各个地方都一样咸
(3)步骤B的过程叫( );步骤C的过程叫( )。
A.蒸发 B.过滤 C.沉淀
(4)当进行步骤C过程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应该( )。
A.移去酒精灯,停止搅拌 B.移去酒精灯,继续搅拌 C.继续用酒精灯加热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答案第2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1页
1. 大气圈 大气圈 变化
2. 流动 流动 可以流动 透明
3. 空气 空气
4. 变化 清晨
5. 8℃ 14
6. 0 0
7.形状
8. 风 八
9. 质量 轻
10. 四季分明 雨热同季
11. 1.29克 3
12. 不能 过滤
13.B
14.B
15.A
16.C
17.A
18.A
19.B
20.A
21.B
22.B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①吹干头发 ②晒干衣服 ③晒盐 ④洗过的碗晾一段时间水干了
35.都是无色、无味、无形、透明、会流动的占据空间的。
36.(1)B (2) A 有质量 (3)C (4)B
37.(1)搅拌 (2)C (3) B A (4)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