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四单元达标检测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人类文明史上最早的超新星记录发生在公元前14世纪,是以当时的甲骨文刻画的,该甲骨文的意思是该月七日,己巳日,有新的大星出现于大蝎座α星附近。我国古人习惯于把这类极明亮地在天空出现一段时间后又慢慢消失的星体形象地称为“客星”。
超新星爆发是银河系里最壮观的一种天象,是恒星演化到晚期所发生的一次爆发。在多次的国际会议中,各国学者相当频繁地提到了著名的中国超新星AD1054以及它的遗迹——蟹状星云,蟹状星云就是我国史籍中所记载的出现于宋代的“天关客星”:
至和元年五月己丑(1054年7月4日),(客星)出天关东南,可数寸,岁余稍没。(《宋史·天文志》)
嘉祐元年三月辛未(1056年4月11日),司天监言:自至和元年五月,客星晨出东方守天关,至是没。(《宋史·仁宗本纪》)
1731年,英国天文爱好者贝维斯在金牛座发现了一个云状物,后被命名为“蟹状星云”,因其外形像蟹。1921年,瑞典天文学家注意到蟹状星云的位置与1054年天关客星的位置相近,估计它们可能有联系。之后,邓肯和哈勃等人测出蟹状星云的膨胀速度。根据蟹状星云的大小和已知的膨胀速度,1942年,荷兰天文学家奥尔特证认蟹状星云就是1054年超新星爆发的遗迹。1968年蟹状星云脉冲星的发现,进一步证实了这一论证,因为利用该脉冲星的自转周期和自转周期变化率的测定值,可以成功地解释蟹状星云和蟹状星云脉冲星的能量来源,同时算出该脉冲星的年龄与天关客星爆发至今的时间间隔相近,有力地说明蟹状星云是公元1054年爆发的超新星的遗迹。因此,1054年我国天关客星的发现,为超新星的遗迹和中子星的起源与演化提供了有力的历史证据和宝贵资料。
(摘编自汪珍如《中国的古客星记录与现代天文学》)
材料二:
利用古代天象记录解决现代天文学问题的必要性,是由现代天文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决定的。这种特点主要体现在这样两个方面:其一,现代天文学是一门对天体进行观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研究的学科;其二,现代天文学的观测与研究对象大都经过漫长的演化过程,要更精确地了解天体运行的规律,或者提出一种理论往往要有长时段的观测积累的基础,而理论之正确与否也需要用观测资料来加以验证。人类的观测能力是有限的,而对古代天象记录进行现代天文学意义下的研究,则可以尽可能地化解这一矛盾。
中国古代留下了非常丰富的天象记录,这使这一做法具有可行性。由于天象的重要星占价值,历代官修史书均有专门的部分(“天文志”“五行志”“灾异志”等)来记载象征着天命转移的天象,尤其是特殊天象更是受到历代史官的重视。
欧洲、阿拉伯等文明中世纪乃至之前时期的天文记录的缺失,使得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古代记录具有唯一性。对此,天文学家克拉克与斯蒂芬森曾专门讨论过。正像中国古代拥有大量丰富的天象记录在很大程度上要归结于文化的原因,其他文明天象记录的缺失之原因也大抵如是。
上述必要性、可行性与唯一性使得古代东亚(尤其是中国)的天象记录在现代天文学视野下具有特殊的应用价值,也使得古代天象记录作为观测数据而成为现代天文学的一部分。
(摘编自吴燕《古代客星记录的现代研究》)
材料三:
古代的科学思想方法或理论能被用为现今理论形成的一部分时,也可以把它看作“现代的”。我国古代的数学著作《九章算术》创造了一种有别于古希腊逻辑演绎体系的算法,这种算法比较机械,却正符合计算机的程序化。吴文俊先生利用我国宋元时期发展起来的增乘开方法与正负开方术,在HP25型袖珍计算器上编制程序,竟可以解高达5次的方程,而且可以达到任意预定的精度。他说:“继续发扬中国古代传统数学的机械化特色,建立机械化的数学,则是本世纪以至绵亘整个21世纪才能大体趋于完善的事。”
历史上的科学还可以为现代科学提供丰富的研究资料。1955年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在看到我关于中国历史上的超新星记录和射电源关系的论证之后,兴奋地说:“建立在无线电物理学、电子学、理论物理学和天体物理学的‘超时代’的最新科学——无线电天文学——的成就,和伟大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的观测记录联系起来了。”王元等3位院士指出:“通过我国古天文资料的整理和分析,现代所得的一些天文现象的研究得以大幅度‘向后’延伸。这种‘古为今用’的方法受到广泛重视。”近几十年来,利用中国古代的天象记录来研究超新星遗迹、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等问题,已成为热门课题。
除以思想方法和资料运用与现代科学相交叉外,科学史还以本身的研究工作为研究现代科学与社会和科学的相互影响提供借鉴。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可以有很具体的应用题目。
科学史是20世纪才建立起来的一门现代学科,与数理化等学科相比,它只是一个后生小辈,但它发展很快,研究领域不断扩充,研究方法不断现代化,如计算机手段、量化分析等。只要我们思想清楚,方向正确,不懈努力,相信我国的科学史事业的发展一定会更快更好。
(摘编自席泽宗《科学史与现代科学》,《中国科学院院刊》1996年第1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宋史》中关于“天关客星”的记载,引起了中外学者的关注,对现代天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B.虽然中国古人对“天关客星”进行观测的目的与现代天文学家不相同,但古今观测的结果大体上相同。
C.对古代天象记录进行现代天文学意义下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天体运行的规律,验证相关理论,等等。
D.欧洲、阿拉伯等文明中世纪乃至之前时期的天文记录之所以缺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受到了文化因素的影响。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材料一附上关于客星的甲骨文图片,既证明了文本的相关内容,又让专业性很强的学术文章更加通俗易懂。
B.材料一引述“天关客星”的史料时,在古代纪年日期后标注公元纪年日期,体现了作者严谨细致的写作态度。
C.在阐述中国古代天象记录的应用价值时,材料一具有从古到今的纵向视野,材料二则进行了中西方的横向比较。
D.材料三所援引的国内外院士的话,充分地说明了历史上的科学还可以为现代科学提供研究资料这一观点。
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李约瑟认为,不能轻视中国从汉到明制作星图的传统,欧洲文艺复兴以前几乎没有能与中国星图传统相提并论的东西。
B.中国保留了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地震记录,这既为地震预报研究提供了翔实的材料,也为工业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材料。
C.公元2世纪,天文学家托勒密总结了希腊古天文学的成就,写成了《天文学大成》,这部巨著可谓当时天文学的百科全书。
D.中国古代的太阳黑子记录,填补了世界相关领域的空白,成为现代天文学太阳黑子活动具有周期性的有力佐证。
4.一个科学结论的得出,往往需要经过假说阶段和验证阶段。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4分)
5.学校准备开展“学史增信”系列活动,需要以“我看中国古代科学史料”为题发言,请结合材料列出发言要点。(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大 地
毕飞宇
①在村庄的四周,是大地。从某种程度上说,村庄只是海上的一座孤岛,我把大地比喻成海的平面是有依据的,在我的老家,唯一的地貌就是平原。那种广阔的、无垠的、平整的平原。这是横平竖直的平原。每一块土地都一样高,没有洼陷,没有隆起。你的视线永远也没有阻隔,如果你看不到更远的地方了,那只能说,你的肉眼能看到的距离到了极限。这句话也可以这样说,你的每一次放眼都可以抵达极限。极限在哪里 在天上。天高,地迥;天圆,地方。
②我想我很小就了解了什么是大。大是迷人的,却折磨人。这个大不是沙漠的大,也不是瀚海的大,沙漠和瀚海的大只不过是你需要跨过的距离。平原的大却不一样了,它是你劳作的对象,每一尺、每一寸都要经过你的手。在苍茫的大地上,每一棵麦苗都是手播的,每一棵麦苗都是手割的;每一棵水稻都是手插的,每一棵水稻都是手割的。这是何等的艰辛。不能想,是的,有些事情你可以干一辈子,但不能想,一想就会胆怯,甚至不寒而栗。
③有一年的大年初一,下午,家里就剩下了我和父亲。我们在喝茶、闲聊,其乐融融。父亲突然问我,如果把“现在的你”送回到“那个时代”,让你在村子里做农民,你会怎么办 我想了很长时间,最后说:“我想我会死在我的壮年。”父亲不再说话,整整一个下午,他不再说话。我说的是我的真实感受,但是,我冒失了,我忘记了说话的对象是父亲。我经常犯这样的错。父亲是“那个时代”活下来的人,我的回答无疑戳到了他的痛处。但我还是要说,父亲“活下来”了,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壮举。
④庄稼人在艰辛地劳作,他们的劳作不停地改变大地上的色彩。最为壮观的一种颜色是鹅黄——那是新秧苗的颜色。我为什么要说新秧苗的鹅黄是“最壮观”的呢 这是由秧苗的“性质”决定的。秧苗和任何一种庄稼都不一样,它要经过你的手,一棵一棵地、一棵一棵地、一棵一棵地插下去。在天空与大地之间,无边无垠的鹅黄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大地上密密麻麻的,全是庄稼人的指纹。鹅黄其实是明媚的,甚至是娇嫩的,因为辽阔,因为来自“手工”,它壮观了。我想告诉所有的画家,在我的老家,鹅黄实在是悲壮的。
⑤我估计庄稼人是不会像画家那样注重色彩的,但是,也未必。“青黄不接”这个词一定是农民创造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世界上最注重色彩的依然是庄稼人。一青一黄,一枯一荣,大地在缓慢地、急遽地做色彩的演变。庄稼人的悲欢,骨子里就是两种颜色的疯狂轮转:青和黄。
⑥青黄是庄稼的颜色、庄稼的逻辑,说到底也是大地的颜色、大地的逻辑。是逻辑就不能出错,是逻辑就难免出错。当我伫立在田埂上的时候,我哪里能懂这些 我的瞳孔里头永远都是汪洋:鹅黄的汪洋—淡绿的汪洋—翠绿的汪洋—乌青的汪洋—青紫的汪洋—斑驳的汪洋—淡黄的汪洋—金光灿灿的汪洋。它们浩瀚,壮烈,同时也死气沉沉。我性格当中的孤独倾向也许就是在一片汪洋的岸边留下的,对一个孩子来说,对一个永无休止的旁观者来说,外部的浓烈必将变成内心的寂寥。
⑦大地是色彩,也是声音。这声音很奇怪——你不能听,你一听它就没了,你不听它又来了。泥土在开裂,庄稼在抽穗,流水在浇灌,这些都是声音,像呢喃,像交头接耳,鬼鬼祟祟又坦坦荡荡,它们是枕边的耳语。麦浪和水稻的汹涌则是另一种音调,无数的、细碎的摩擦,叶对叶,芒对芒,秆对秆。无数的、细碎的摩擦汇聚起来了,波谷在流淌,从天的这一头一直滚到天的那一头,是啸聚。声音真的不算大,但是,架不住它的厚实与不绝,它如巨响的尾音,不绝如缕。尾音是尾音之后的尾音,恢宏是恢宏中间的恢宏。
⑧还有气味,作为乡下人,我喜欢乡下人莫言。我喜欢莫言所有的关于气味的描述,每一次看到莫言的气味描写,我就知道,我的鼻子是空的,有两个洞,从我的书房一直闻到莫言的书房,从我的故乡一直闻到莫言的故乡。
⑨福楼拜在《包法利夫人》里说过:“大自然充满诗意的感染,往往靠作家传递给我们。”这句话说得好。不管是大自然还是大地,它的诗意和感染力是作家提供出来的。无论是作为一个读者还是作为一个作者,我都要感谢福楼拜的谦卑和骄傲。
⑩大地在那儿,还在那儿,一直在那儿,永远在那儿。这是令人泪流满面的事实。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②段说平原“大是迷人的,却折磨人”,意思是平原很大,可以使人的视野抵达极限,但平原的大也会使人体验到无尽劳作的艰辛。
B.第④段“鹅黄实在是悲壮的”,意思是鹅黄的秧苗布满大地,构成了壮阔的图画,但其中又承载着农民艰辛的劳作,包含“悲”的成分。
C.第⑥段“是逻辑就不能出错,是逻辑就难免出错”,指出万物生死荣枯的自然规律是大地亘古不变的逻辑,但也有可能出现青黄不接的差错。
D.全文始终以乡下少年的视角行文,先写了大地的形、大地的色,写出了生存的不易;然后写大地的声、大地的味,写出了大地的生机和感染力。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①段将村庄说成“海上的一座孤岛”,以村庄的渺小反衬出平原大地的广阔无垠,为下文写大地上的劳动生活做铺垫。
B.第③段补叙了父子间的生活往事,紧承上文,表现了父子两代人的思想观念的差异;又开启下文,引发读者对大地进行深入思考。
C.第④段使用暗喻,将“密密麻麻的秧苗”比作“指纹”,体现了庄稼人与大地的亲密关系,表达了作者对庄稼人的赞美,对大地的崇敬。
D.第⑨段引用福楼拜的话,强调了作家创作对人们感知大自然感染力的重要价值,从而使文章的观点更加具有说服力。
8.第⑦段画线句“大地是色彩,也是声音”有什么含意 (4分)
9.有人说:“毕飞宇的作品大都扎根在民间和大地,这使得他的作品具有醒目的厚重感。”此文的“厚重感”体现在何处 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文本一:
段秀实字成公,陇州汧阳人也。秀实性至孝,六岁,母疾,水浆不入口七日,疾有间,然后饮食。及长,沉厚有断。德宗嗣位,就加检校礼部尚书、张掖郡王。
建中元年,宰相杨炎欲行元载旧志,筑原州城,开陵阳渠,诏中使上闻,仍问秀实可否之状。秀实以为方春不可兴土功,请俟农隙。炎以其沮己之谋,遂除司农卿。以邠宁节度李怀光兼泾原节度使,以事西拓。无何,刘文喜叛,亦不果城。
四年,朱泚盗据宫阙,源休教泚伪迎銮驾,阴济逆志。泚以秀实尝为泾原节度,颇得士心,后罢兵权,以为蓄愤且久,必肯同恶,乃召与谋议。秀实初诈从之,阴说大将刘海宾、何明礼、姚令言判官岐灵岳同谋杀泚,以兵迎乘舆。
及韩旻追驾,秀实以为宗社之危,期于顷刻,乃使人走谕灵岳,窃令言印。不遂,乃倒用司农印印符以追兵。旻至骆驿得符,军人亦莫辩其印文,惶遽而回。秀实谓海宾等曰:“旻之来吾党无遗类矣我当直搏杀泚不得则死,终不能向此贼称臣。”明日,泚召秀实议事,源休、姚令言、李忠臣、李子平皆在坐。秀实戎服,与泚并膝,语至僭位,秀实勃然而起,执休腕夺其象笏,奋跃而前,唾泚面大骂曰:“狂贼,吾恨不斩汝万段,我岂逐汝反耶!”因以笏击泚,泚举臂自捍,才中其颡,流血匍匐而走。凶党群至,遂遇害焉。德宗在奉天闻其事,惜其委用不至,垂涕久之。
初,秀实见禁兵寡少,不足以备非常,乃上疏曰:“臣闻天子曰万乘,诸侯曰千乘,大夫曰百乘,此盖以大制小,以十制一也。尊君卑臣,强干弱枝之义,在于此矣。今外有不庭之虏,内有梗命之臣,窃观禁兵不精,其数全少,卒有患难,将何待之!且猛虎所以百兽畏者,为爪牙也。若去其爪牙,则犬彘马牛悉能为敌。伏愿少留圣虑,冀裨万一。”及泾原兵作乱,召神策六军,遂无一人至者。秀实守节不二,竟殁于贼,其明略义烈如此。
(选自《旧唐书·列传七十八》,有删改)
文本二:
今之称太尉(段秀实)大节者,出入以为武人一时奋不虑死,以取名天下,不知太尉之所立如是。宗元尝出入岐、周、邠、间,过真定,北上马岭,历亭鄣堡戍,窃好问老校退卒,能言其事。太尉为人姁姁,常低首拱手行步,言气卑弱,未尝以色待物;人视之,儒者也。遇不可,必达其志,决非偶然者。会州刺史崔公来,言信行直,备得太尉遗事,覆校无疑。或恐尚逸坠,未集太史氏,敢以状私于执事。谨状。
(选自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有删改)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加句读,请将对应字母写在答题线上。(3分)
旻之来吾党无遗类矣我当直搏杀泚不得则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无何,刘文喜叛”与“无何,宰以卓异闻”(《促织》)中“无何”的意思相同。
B.乘舆,汉代蔡邕在《独断》中解释为“车马、衣服、器械、百物曰乘舆”,文中用作皇帝的代称。
C.非常,文中指意外的变故,与“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中“非常”的意思相同。
D.卒,文中是“终究、终于”的意思,与“庶刘侥幸,保卒余年”(《陈情表》)中“卒”的意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段秀实极孝顺,六岁时,母亲生病,他不吃不喝七天,等到母亲病情好转,才喝水吃饭。
B.段秀实曾经在危急时刻,急中生智,巧用司农印印符,侥幸追回了叛将韩旻的部队。
C.段秀实趁着参加议事的机会,抢夺朱泚手上的象笏,当场大骂,并想要击杀朱泚。
D.段秀实以百兽畏惧猛虎为喻,强调加强禁兵的重要性,后来泾原兵作乱,印证了这一点。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秀实以为方春不可兴土功,请俟农隙。炎以其沮己之谋,遂除司农卿。
(2)因以笏击泚,泚举臂自捍,才中其颡,流血匍匐而走。
14.文本二中,柳宗元认为段秀实除了勇武之外,还有哪些个性值得称赞 请简要概述。(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
病中闻子由得告不赴商州三首(其一)[注]
苏 轼
病中闻汝免来商,旅雁何时更著行。
远别不知官爵好,思归苦觉岁年长。
著书多暇真良计,从宦无功漫去乡。
惟有王城最堪隐,万人如海一身藏。
[注] 嘉祐七年(1062),苏辙被任命为商州军事推官,因父洵身旁无子,奏乞留京养亲,辞不赴任。时苏轼任职凤翔,与商州相距不远。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点题,写病中听闻弟弟不去商州赴任,自己像失群的孤雁一样。“旅雁”一词写出了诗人复杂的心情。
B.颔联直抒胸臆,诗人认为远离家乡的官职并不如想象中的美好,岁月的流逝加深了他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C.颈联进一步宽慰弟弟,羡慕弟弟可以有很多时间著书立说、享受生活,自己在官场却碌碌无为,不如回到故乡。
D.尾联以议论作结,指出京城是最适合隐居的地方,在给弟弟建议的同时,也表明了诗人对仕和隐的独特理解。
16.中国传统的隐逸文化中,文人雅士一般会选择远离城市的喧嚣,苏轼为什么说“惟有王城最堪隐,万人如海一身藏”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鲍照《拟行路难》(其四)中以“水”喻人,表达人因门第不同而命运不同的两句是:“ , 。” (2)《归去来兮辞并序》中,和“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表达的意思相近的两句是:“ , 。” (3)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动物,为鳞虫之长,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符号。请写出两句含有“龙”的古诗文: , 。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
近年来,乡村生活综艺节目如( )不断涌现,多档节目从不同角度切入广阔乡村,从《向往的生活》《哈哈农夫》,到《云上的小店》《在希望的田野上》……它们形式不同、内容各异,但都( )地将目光聚焦乡村,展现乡村风光,关注农业生产,体验农村生活,赢得了大量观众的喜爱,被誉为综艺界的一股清流。
① 这首先源于乡村生活本身的魅力。中国人对于乡村的感情尤为深厚。著名诗人陶渊明所写的《桃花源记》描述了武陵人寻芳桃林时意外发现了世外桃源。这是陶渊明心目中的理想田园,也成为镌刻于国人千百年来心灵深处的一种精神范式。 对于乡村的眷恋几乎可以说是国人刻在骨子里的基因。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2022年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65.22%,但在1978年年末,这一数据仅为17.9%。我们可以发现,现在在城市中生活的市民,② 。 这些记忆原本只藏在心灵深处,但乡村生活综艺( ),给了它们一个释放的契机。于是,那些在都市日夜忙碌的心灵,选择将乡村生活综艺当作心灵的驿站,在简单质朴的审美风格中,偷得浮生“一刻”闲。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类综艺将乡村打造成了新的“武陵源”,③ 。 当然,乡村生活综艺也充分体现了时代特色。在节目中,嘉宾们深入乡村,却体验到大江南北不同的民俗文化、特色美食;亲身劳作,却充分利用了现代化农机具、直播带货技术……
这种“土味”中包含着“美味”,连接了旧时记忆却又充满着新鲜感的当代乡村生活,经由呈现在屏幕上的综艺的形式,成为现代人的精神寄托。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乡村生活对于城市来说,不仅是一种“远方”,更是一种“诗”意远方。
18.请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1.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四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2.某电视台拟推出一档新的乡村生活综艺节目《新时代的小农民》,旨在引领青少年了解新农村特点、体验新农村生活,请你写一段简短的宣传词,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40个字。(3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天人合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人类衣食来源皆赖自然所赐。近代地理大发现以来,人类开启了系统记录生物多样性、探求自然秩序的进程,博物学、生物学、地质学等学科相继确立,人类也得以更好地认识自身。孟德尔从豌豆杂交中解读出遗传的奥秘,袁隆平从野生稻中研发出超级水稻,屠呦呦从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这里面闪耀着人类的智慧,但自然是一切发现的前提。人,永远无法脱离自然而独立存在。
以上材料带给你怎样的思考和启发 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第四单元达标检测
1.B “中国古人对‘天关客星’进行观测的目的与现代天文学家不相同”于文无据,原文并没有与中国古人观测天关客星的目的相关的说法;“古今观测的结果大体上相同”错,我国古代观测到的是“天关客星”,是在公元1054年,而现代观测到的蟹状星云是公元1054年超新星(天关客星)爆发的遗迹。
2.A “更加通俗易懂”错,附上甲骨文图片并不会使文章更加通俗易懂。
3.D 材料二的观点是:利用古代天象记录解决现代天文学问题有其必要性、可行性与唯一性。D.“中国古代的太阳黑子记录”体现了其唯一性,“填补了世界相关领域的空白,成为现代天文学太阳黑子活动具有周期性的有力佐证”体现了其必要性和可行性。A.体现了唯一性。B.体现了唯一性、可行性。C.体现了唯一性。
4.答案 材料一的科学结论是“蟹状星云是公元1054年超新星(天关客星)爆发的遗迹”。这一结论的得出,首先经过了假说阶段,先是发现了蟹状星云,瑞典天文学家从位置上推测蟹状星云与1054年天关客星可能有联系。然后经过了验证阶段,先测出蟹状星云的膨胀速度,再结合蟹状星云的大小和已知的膨胀速度进行确认,又经过蟹状星云脉冲星的发现,进一步验证。最后得出科学结论。
解析 材料一得出的科学结论是“蟹状星云是公元1054年超新星(天关客星)爆发的遗迹”。
这一结论的得出,首先经过了假说阶段,结合“1731年,英国天文爱好者贝维斯在金牛座发现了一个云状物,后被命名为‘蟹状星云’,因其外形像蟹”可知,先是发现了蟹状星云;结合“1921年,瑞典天文学家注意到蟹状星云的位置与1054年天关客星的位置相近,估计它们可能有联系”可知,瑞典天文学家从位置上推测蟹状星云与1054年天关客星可能有联系。
然后经过了验证阶段,结合“邓肯和哈勃等人测出蟹状星云的膨胀速度”可知,先测出蟹状星云的膨胀速度;结合“根据蟹状星云的大小和已知的膨胀速度,1942年,荷兰天文学家奥尔特证认蟹状星云就是1054年超新星爆发的遗迹”可知,再结合蟹状星云的大小和已知的膨胀速度进行确认;结合“1968年蟹状星云脉冲星的发现,进一步证实了这一论证”可知,又经过蟹状星云脉冲星的发现,进一步验证。
最后得出科学结论。
由此可见,一个科学结论的得出,往往需要经过假说阶段和验证阶段。
5.答案 ①古代的科学思想方法或理论能成为现代理论的一部分。②科学史研究能够为现代科学提供研究资料。③科学史研究为研究现代科学与社会和科学的相互影响提供借鉴。
解析 分析题干可知,“学史增信”是要重视历史研究,“以‘我看中国古代科学史料’为题发言”表明发言稿的核心是要重视古代科学史料的研究,从古代科学史料中发现价值,更好地服务于现代科学研究。由此可见,本题的答题区间主要在材料三。结合“古代的科学思想方法或理论能被用为现今理论形成的一部分时,也可以把它看作‘现代的’”可知,古代的科学思想方法或理论能成为现代理论的一部分。结合“历史上的科学还可以为现代科学提供丰富的研究资料”可知,科学史研究能够为现代科学提供研究资料。结合“除以思想方法和资料运用与现代科学相交叉外,科学史还以本身的研究工作为研究现代科学与社会和科学的相互影响提供借鉴”可知,科学史研究为研究现代科学与社会和科学的相互影响提供借鉴。
6.D “全文始终以乡下少年的视角行文”错。本文并没有始终以乡下少年的视角行文,如第③段就是以成年人的视角来写的。
7.B “补叙”错误,此处是插入对父子间的生活往事的叙述,应该是“插叙”。
8.答案 大地承载庄稼人的悲欢,也显示出生机。
解析 “大地是色彩,也是声音”这句话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上文的总结,又引起了下文。
“大地是色彩”:文章第④⑤⑥段写大地的色彩,结合第④段“庄稼人在艰辛地劳作,他们的劳作不停地改变大地上的色彩”“鹅黄其实是明媚的……鹅黄实在是悲壮的”、第⑤段“这个世界上最注重色彩的依然是庄稼人。一青一黄,一枯一荣,大地在缓慢地、急遽地做色彩的演变。庄稼人的悲欢,骨子里就是两种颜色的疯狂轮转:青和黄”、第⑥段“青黄是庄稼的颜色、庄稼的逻辑,说到底也是大地的颜色、大地的逻辑”可知,庄稼人艰辛地劳作,改变大地上的色彩,大地承载庄稼人的悲欢。
“也是声音”:文章第⑦段将“大地的声音”人格化,赋予大地以人的动作和情态,显得亲切可爱,生动地表现出大地之音的丰富(如“像呢喃,像交头接耳”),体现了大地生机盎然的特点。
9.答案 ①对象厚重:作者选取了农民、土地等对象作为叙写的载体。②体验厚重:作者对大地特点的出色描写,体现了他真实而丰富的生活体验。③情感厚重: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故乡、对庄稼人、对大地由衷的崇敬、热爱、感激、怀念等复杂情感。
解析 ①对象厚重:作者选取了农民、土地等对象作为叙写的载体。如对于农民,作者写到“庄稼人在艰辛地劳作,他们的劳作不停地改变大地上的色彩”“意味着大地上密密麻麻的,全是庄稼人的指纹”“这个世界上最注重色彩的依然是庄稼人。一青一黄,一枯一荣,大地在缓慢地、急遽地做色彩的演变。庄稼人的悲欢,骨子里就是两种颜色的疯狂轮转:青和黄”,这些叙写展现了农民的艰辛和伟大,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的赞美和崇敬。
②体验厚重:没有真实的生活体验无法写出这样的作品。如“我的瞳孔里头永远都是汪洋:鹅黄的汪洋—淡绿的汪洋—翠绿的汪洋—乌青的汪洋—青紫的汪洋—斑驳的汪洋—淡黄的汪洋—金光灿灿的汪洋。它们浩瀚,壮烈”“泥土在开裂,庄稼在抽穗,流水在浇灌,这些都是声音,像呢喃,像交头接耳,鬼鬼祟祟又坦坦荡荡,它们是枕边的耳语”“我喜欢莫言所有的关于气味的描述,每一次看到莫言的气味描写,我就知道,我的鼻子是空的,有两个洞,从我的书房一直闻到莫言的书房,从我的故乡一直闻到莫言的故乡”,作者对大地特点的出色描写,从景物到色彩,甚至气味,体现了他真实而丰富的生活体验。
③情感厚重: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故乡、对庄稼人、对大地由衷的崇敬、热爱、感激、怀念等复杂情感。大地养育了作者,成就了作者。如对于故乡,作者写到“在我的老家,唯一的地貌就是平原。那种广阔的、无垠的、平整的平原”“在我的老家,鹅黄实在是悲壮的”“我的鼻子是空的,有两个洞,从我的书房一直闻到莫言的书房,从我的故乡一直闻到莫言的故乡”,可见在作者的心中,故乡是博大的、悲壮的、难以割舍的,这些叙写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之深。
10.答案 CIO
解析 “旻之来”的主语是韩旻,“吾党无遗类矣”的主语是“吾党”,这是两个句子,中间应断开,即C处断开;“矣”是句末语气词,其后断开,即I处断开;“我当直搏杀泚”中,“我”是主语,“搏杀”是谓语,“泚”是宾语,主谓宾结构完整,“泚”后断开,即O处断开。
11.D A.两个“无何”都是不久的意思。D.“卒,文中是‘终究、终于’的意思……意思相同”错误,文中的“卒”,同“猝”,突然,急遽;“庶刘侥幸,保卒余年”的“卒”,尽,终。
12.C “抢夺朱泚手上的象笏”错误,根据原文“秀实勃然而起,执休腕夺其象笏”可知,段秀实夺的是源休手上的象笏,而不是朱泚手上的象笏。故选C。
13.答案 (1)段秀实认为刚到春天不能兴起治水、筑城、建宫殿等工程,请求等待农闲之时。杨炎认为他阻止自己的计划,就任命他为司农卿。
(2)(段秀实)于是用笏板击打朱泚,朱泚举起手臂抵挡,只打中他的额头,朱泚流着血伏地而行,逃走了。
解析 (1)“土功”,治水、筑城、建宫殿等工程;“俟”,等待;“沮”,止,阻止;“除”,任命,授职。
(2)“因”,于是,就;“捍”,抵御,抵挡;“才”,仅仅,只;“颡”,额头;“匍匐”,伏地而行。
14.答案 ①待人和颜悦色。②遇到不能赞同之事,一定要实现自己的主张。
解析 根据文本二“太尉为人姁姁,常低首拱手行步,言气卑弱,未尝以色待物”可知,段秀实待人和颜悦色。根据文本二“遇不可,必达其志,决非偶然者”可知,段秀实遇到不能赞同之事,一定要实现自己的主张。
[参考译文]
文本一:
段秀实,字成公,是陇州汧阳人。段秀实生性十分孝顺,六岁时,母亲患病,他七天没喝一口水和汤,母亲的病稍微好转,这样之后他才开始喝水吃饭。等到长大,深沉稳重,处事果断。德宗即位,就加封他为检校礼部尚书、张掖郡王。
建中元年,宰相杨炎想实施元载从前的计划,修筑原州城,开挖陵阳渠,(皇帝)下令派宫中使者收集意见向朝廷呈报,依然询问段秀实是否可行。段秀实认为刚到春天不能兴起治水、筑城、建宫殿等工程,请求等待农闲之时。杨炎认为他阻止自己的计划,就任命他为司农卿。派邠宁节度李怀光兼任泾原节度使,向西扩张。不久,刘文喜叛乱,城也没能修建。
四年,朱泚强占京城,源休教朱泚假意迎接皇上,暗中实现叛逆的想法。朱泚因为段秀实曾任泾原节度,很得士兵之心,后来被罢免兵权,认为他心中怀恨已久,必定肯共同作恶,便召段秀实一起谋议。段秀实起初假装听从,暗中劝说大将刘海宾、何明礼、姚令言判官岐灵岳共同谋划诛杀朱泚,举兵迎接皇帝。
等到韩旻追赶皇上,段秀实认为国家的危险,在于顷刻之间,便派人速去告诉岐灵岳,偷走姚令言的兵印。此事没有成功,他便将司农印倒着印在兵符上追赶军队。韩旻到达骆驿时得到兵符,军人也不能分辨上面的印文,恐惧慌张地回去了。段秀实对刘海宾等人说:“韩旻到来,我们便没有能生存的了!我自当直接搏杀朱泚,不成功就死,终究不能向这叛贼称臣。”第二天,朱泚召段秀实议事,源休、姚令言、李忠臣、李子平都在座。段秀实穿着军服,与朱泚相对而坐,说到越位称帝时,段秀实勃然而起,抓住源休的手腕夺下他手中的象笏,奋力跳跃向前,唾着朱泚的脸大声斥骂:“狂贼,我恨不得把你斩成万段,我岂能跟着你反叛!”于是用笏板击打朱泚,朱泚举起手臂抵挡,只打中他的额头,朱泚流着血伏地而行,逃走了。凶党一起上前,于是段秀实被杀害了。德宗在奉天听说此事,惋惜对他的任用不能尽其才能,哭泣了很久。
当初,段秀实见禁兵人少,不足以应付意外的变故,就上疏说:“我听说天子称万乘,诸侯称千乘,大夫称百乘,这是用大控制小,用十控制一。使国君尊显、臣子卑下,和使树干强壮、树枝细弱是同一个道理。现在国外有不服从的敌人,国内有抗命的臣子,我私下观察,认为禁军不够精锐,数量太少,突然发生祸难,将用什么对付 况且猛虎之所以被百兽畏惧,是因为爪子和牙齿(厉害)。如果除去它的爪子和牙齿,那么狗猪马牛都能和它对抗了。请求圣上稍加留意,希望有补于万一。”到泾原军叛乱,召神策六军,竟没一个人来。段秀实坚守臣下节操,没有二心,竟然死在叛贼手里,他的明智刚正就是这样。
文本二:
现今称赞太尉的高尚节操的,与事实有出入,认为他是武夫,一时奋不顾身,因而在天下博取了美名,不了解太尉的立身标准一向如此。我曾往来于岐、周、邠、之间,经过真定,北上马岭,经过营垒、城堡等,私下里喜欢询问年老的军校和退役的士卒,他们都能说一些当时的事情。太尉为人和蔼可亲,经常低头拱手走路,说话的口气谦恭温和,未曾以不好的脸色待人;人们观察他,认为他像个读书人。遇到不赞同之事,一定坚持自己的主张,决不是偶尔这样做。适逢永州刺史崔公来,说话信实,行事正直,详备地获得了太尉的遗事,复查核对后没有什么疑问。有的事实恐怕还有散失遗漏,未集中到史官手里,斗胆将这篇文章私下送交给您。郑重地写下这篇逸事状。
15.C “羡慕弟弟可以有很多时间著书立说、享受生活,自己在官场却碌碌无为,不如回到故乡”错误,颈联的意思是“如果有充足的时间去著书立说,这确实是个好办法,步入仕途却难以建功立业,纵是离开家乡也是枉然”。
16.答案 这两句是苏轼对苏辙“奏乞留京养亲,辞不赴任”的人生选择的肯定和赞许,苏轼认为,只要内心宁静,即使身处人群之中,也能保持一份自由和超脱,这是苏轼对隐逸生活的独特理解;“王城”是朝廷所在,所以隐于王城是面对人生困境时隐藏锋芒,等待时机的最好选择;这两句也体现了苏轼思想的矛盾性。(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惟有王城最堪隐,万人如海一身藏”的意思是,只有京城里最好隐居,因为在茫茫人海里藏一个人是非常容易的。这是苏轼对苏辙“奏乞留京养亲,辞不赴任”的人生选择的肯定和赞许,苏轼认为,只要内心宁静,即使身处人群之中,也能保持一份自由和超脱,这是苏轼对隐逸生活的独特理解;“王城”是朝廷所在,所以隐于王城韬光养晦,自可等待时机东山再起,这是面对人生困境时隐藏锋芒,等待时机的最好选择;大隐隐于市,成千上万人的大都市最适合隐居,而人烟稀少的地方反而容易被一眼看出不属于这里,容易被人打扰,这和苏轼曾经的憧憬相背离,可见这两句也体现了苏轼思想的矛盾性。
17.答案 (1)泻水置平地 各自东西南北流
(2)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
(3)(示例1)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示例2)熊咆龙吟殷岩泉 栗深林兮惊层巅
(示例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示例4)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18.答案 (示例)雨后春笋 不约而同 异军突起
解析 第一空,语境是说乡村生活综艺节目很快地涌现出很多,故可填“雨后春笋”。雨后春笋: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
第二空,语境是说大量形式不同、内容各异的乡村生活综艺没有事前约定商量却都将目光聚焦乡村,故可填“不约而同”。不约而同: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
第三空,语境是说乡村生活综艺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突然兴起,故可填“异军突起”。异军突起:指新的派别或新的力量突然兴起。
19.答案 ①乡村生活综艺何以拥有如此魅力 ②很大一部分拥有乡村生活的记忆 ③给现代人的心灵以抚慰
解析 ①处,根据横线后面的问号及后文“这首先源于乡村生活本身的魅力”可知,此处是一个问句,询问乡村生活综艺有魅力的原因,故可填“乡村生活综艺何以拥有如此魅力”之类的内容。
②处,根据前文“对于乡村的眷恋几乎可以说是国人刻在骨子里的基因……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2022年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65.22%,但在1978年年末,这一数据仅为17.9%”可知,语境是说现在在城市中生活的市民,很大一部分有在乡村生活的经历,故此处可填“很大一部分拥有乡村生活的记忆”之类的内容。
③处,根据前文“选择将乡村生活综艺当作心灵的驿站”可知,这新的“武陵源”给那些在都市日夜忙碌的现代人的心灵以寄托,使他们的心灵得到慰藉,故此处可填“给现代人的心灵以抚慰”之类的内容。
20.答案 著名诗人陶渊明所写的《桃花源记》描述了武陵人寻芳桃林时意外发现了世外桃源的故事。这是陶渊明心目中的理想田园,也成为千百年来镌刻于国人心灵深处的一种精神范式。
解析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成分残缺,“描述了……”缺少宾语中心词,可以在“世外桃源”后加上“的故事”;二是语序不当,可以将“千百年来”提到“镌刻于国人”的前面。
21.答案 ①当代乡村生活“土味”中包含着“美味”,②连接了旧时记忆却又充满新鲜感,③经由综艺的形式呈现在屏幕上,④成为现代人的精神寄托。
解析 长句变短句时,先要确定主干句:当代乡村生活成为现代人的精神寄托。然后把“这种‘土味’中包含着‘美味’”“连接了旧时记忆却又充满着新鲜感的”“经由呈现在屏幕上的综艺的形式”分别改写成短句。最后适当调整语序即可。
22.答案 时代青少年,走进新农村,感受新风貌,品味乡村生活美。
解析 宣传词需要考虑目标受众,突出所推介活动的特点,语言简洁明了,并且题目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因此本条宣传词的撰写,应包括以下几点:
①目标受众。根据“引领青少年了解新农村特点、体验新农村生活”可知,在宣传词中应明确受众是“青少年”。
②明确所推介活动的特点:通过活动让青少年了解当代新农村的特点,从对新农村生活的体验中感受到新农村生活的美好。
③任务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40个字。
据此撰写即可。
23.[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首句提出了“天人合一”的观点,这是材料的关键词;主体部分列举事例,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结尾处“但自然是一切发现的前提。人,永远无法脱离自然而独立存在”是关键句,总结了材料的主旨。从整体来看,这段文字讲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求做到“天人合一”,向考生传达出的信息是:要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也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考生可依据以上分析,从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方面进行思考,如具体论述为什么要保护自然,怎样保护自然,等等。写作时要联系实际,要有时代感。
[参考立意]
①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②科技创新与保护环境要齐头并进;
③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例文]
用心呵护自然之美
红日初升,光芒万丈;月涌大江,悠远静谧;夏之原野,苍翠欲滴;雪后山川,纯洁无瑕。自然如同多彩的万花筒,时刻展示着美丽,也提醒人们用心去感受、用情去呵护。“我们要坚持绿色发展,致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为子孙后代留下碧水蓝天的美丽世界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十三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全会上的致辞,洋溢着热爱自然的情怀,传递着绿色发展的理念,让世人深刻省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生天地间,我们应当珍视赖以生存的空气、水源、土壤,善待草木山川、鸟兽虫鱼,与自然和谐共处。
用心呵护自然之美,就是保护人类自身。天人合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人类衣食来源皆赖自然所赐。近代地理大发现以来,人类开启了系统记录生物多样性、探求自然秩序的进程,博物学、生物学、地质学等学科相继确立,人类也得以更好地认识自身。孟德尔从豌豆杂交中读出了遗传的奥秘,袁隆平从野生稻中研发出超级水稻,屠呦呦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这里面闪耀着人类的智慧,但自然乃是一切发现的前提。人,永远无法脱离自然而独立存在。
用心呵护自然之美,才能安放绵延不断的乡愁。大自然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不仅慷慨地为人类供给着物质,也给人以精神慰藉。“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大自然的春花秋月、高山峡谷、潺潺流水、浩荡大海,不知给了孤独的灵魂多少抚慰。那些流传至今的文学经典,满是美好的草木情缘。难以想象,倘若有一天,天不再蓝,水不再绿,没有了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星垂平野、月涌大江,人类那些细腻的情感记忆,又该如何寄托 无论工业文明如何发达,即便“异乡的机器,模糊了家乡的虫鸣”,人们的田园情结也从未消失。因为,人们渴望诗意地栖居,“再没有比自由地欣赏广阔的地平线的人更幸福的人了”。
用心呵护自然之美,就当在汲取教训中行进。“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性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随着时代的变迁、文明的演进,人们从遭遇的环境灾难出发,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伦敦烟雾事件导致数千人死亡,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危害延续数十年,日本的水俣病成为惨痛记忆……20世纪的一次次生态危机,促使人类集体反思,促进了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转向。今天,我们这颗星球依然遭受着各类环境污染,生态环境保护形势十分严峻。自然的美,我们要用心呵护;自然的痛,我们也要用心体察。
哲人有言:“自然总是美的。”倡导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绿色价值观念,让天蓝地绿水清深入人心,形成深刻的人文情怀,我们就能促使更多人葆有热爱自然、呵护自然的心灵,享有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你所爱的自然,必将因你的呵护而更加美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