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强化练习题--11* 种树郭橐驼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强化练习题--11* 种树郭橐驼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8.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28 10:26: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11 *种树郭橐驼传
基础过关练
一、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传
2.名
3.故
4.其
5.病
6.然
7.业
8.以
9.且
10.性
11.本
12.已
13.而
二、古今异义: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
1.既然已
古义:                             
今义: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就、也、还”跟它呼应,表示先对现实或已有的结论予以承认,而后进一步做出判断。
2.不抑耗其实而已
古义:                             
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
3.若不过焉则不及
古义:                             
今义:①副词,用在形容词性的词组或双音节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最高。②副词,指明范围,含有往小里或轻里说的意味;仅仅。③连词,用在后半句的开头儿,表示转折,对上半句话加以限制或修正,跟“只是”相同。
4.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
古义:                             
今义:指人格卑鄙的人。
5.吾问养树,得养人术
古义:                             
今义:对人体有保养作用。
6.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古义:                             
今义:认为。
三、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病偻,隆然伏行    
2.名我固当    
3.驼业种树    
4.早实以蕃    
5.以致其性焉尔    
6.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7.非有能硕茂之也    
8.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9.旦视而暮抚    
10.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11.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12.移之官理    
13.而卒以祸    
14.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四、特殊句式:指出下列句子在句式上的特殊之处并翻译。
1.不知始何名。
特殊句式:                             
译文:                           
2.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
特殊句式:                             
译文:                           
3.苟有能反是者。
特殊句式:                             
译文:                           
4.故不我若也。
特殊句式:                             
译文:                           
5.吾又何能为哉!
特殊句式:                             
译文:                           
6.移之官理。
特殊句式:                             
译文:                           
7.理,非吾业也。
特殊句式:                             
译文:                           
8.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
特殊句式:                             
译文:                           
9.而卒以祸。
特殊句式:                             
译文:                           
10.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特殊句式:                             
译文:                           
11.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特殊句式:                             
译文:                           
12.不亦善夫!
特殊句式:                             
译文:                           
13.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特殊句式:                             
译文:                           
五、词语积累: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的正误。
1.这座亭子的设计可谓独具匠心,再看柱子上的这副对联,真的是橐驼之技,让人叫绝啊!(  )
2.凡事过犹不及,宣传“用力过猛”,容易拉高游客的期待值,使其产生“货不对板”的印象。(  )
3.举行如此隆重的“迎夏”仪式,意在表明天子对顺天应人的高度重视,希望能够奉天承运,求来风调雨顺、作物丰收的好年景。(  )
4.有的古装影视剧和网游,不顾真实历史,怎么吸引眼球怎么来,这样本末倒置的“创意”必然会遭到质疑。(  )
六、文化常识:判断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正误。
1.缫丝,把蚕茧浸在热水里抽出蚕丝,是古代妇女经常从事的一种劳动。(  )
2.豕、豚、彘,都是“猪”的意思。其中,豕是猪的统称,豚是大猪,彘是小猪。(  )
3.“小人”指地位低下的人,平民百姓,是统治者对劳动者的蔑称;又指人格卑鄙或见识短浅的人。前者与“大人”相对,后者与“君子”相对。(  )
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种树郭橐驼传》中,柳宗元借郭橐驼之口说,为了保持树木的天性,种树人要做到“        ,        ”,这个比喻十分恰当,对育人也颇有启发意义。
2.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中,用“        ,        ”刻画了其他植树者早晚探视、心有不舍的可笑情形。
3.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讲述了郭橐驼种树成功的诀窍,即“        ,        ”,其中蕴含的道理在今天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4.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中描写“他植者”“         ,         ”,这样的行为会伤害所种之树,导致“木之性日以离”。
5.《种树郭橐驼传》中,“         ,         ”两句表明郭橐驼并没有使树木长高长大的秘诀,只是不妨碍树木生长罢了,这对我们育人也很有启迪。
6.《种树郭橐驼传》中,“       ,       ”两句写出了作者并不是谈种树,而是谈“养人”,作者借这种方式抨击官吏繁政扰民的社会现象。
7.《种树郭橐驼传》中,“        ,        ”两句,描写官府差役到乡里召集乡民的情景。
8.《种树郭橐驼传》中,柳宗元将郭橐驼于乡里发现的“        ”的治民现象与种树太殷勤的态度和方法相类比,突出了文章“         ”的写作目的。
片段阅读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抱瓮子传
宋 濂
予尝游少微山①,俯瞰四周,如列屏障。山之趾,有随地形高下为蔬圃,约二十亩,凡可茹者咸艺焉。傍列桃杏梨李诸树。时春气方殷,蔬苗怒长,满望皆翡翠色。遥望草庐一区,隐约出竹阴间。疑中有隐者,亟前候之。良久,见一士戴棕叶冠,身被紫褐裘,抱瓮出汲水灌畦。予进问曰:“夫子何名 ”曰:“山泽之民,无所名也。”强之,曰:“人以其抱瓮也,遂呼为抱瓮子尔。”曰:“丈夫处世,亦多术矣。出则华轩结驷,入则钟鸣鼎食,有志者辄能致之。夫子恒营营逐逐于一瓮间,无乃自苦乎 ”
抱瓮子忽冁然②一笑,曰:“吾受血肉躯与人同,岂不乐荣贵,与人异哉 百岁之间,宁复几何 与其强情而徇世,宁若任真以自放也。且当抱瓮之时,嗒然忘形,志虑外绝,精神内营。目不见色,耳不闻声。招之弗前,麾之不惊。而万物莫吾敢撄。子以吾为逐逐营营,不亦过欤 ”曰:“然则灌畦亦有道乎 ”曰:“有。蔬性不欲燥,燥则生意厄而不伸;蔬性宜湿,湿或过焉,则气伤而浸屈。吾日夜调之,俾适夫厥中,则芃然而秀,嫣然而荣矣。”言讫,抱瓮而去。
(选自《宋濂全集》,有删改)
  [注] ①少微山:在今浙江省丽水市。②冁(chǎn)然:笑的样子。
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抱瓮,典出《庄子》所述子贡与一抱瓮老人关于灌园的对话,后以“抱瓮灌园”比喻安于拙陋的淳朴生活。
B.丈夫,古时对成年男子的通称;也可指大丈夫,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文中即用此义。
C.志虑,指“心意,意志”。文中“志虑”的意思与诸葛亮《出师表》中“志虑忠纯”的“志虑”不同。
D.嫣然,娇美的样子,常用来形容女子娇媚的笑态,如“嫣然一笑”“嫣然含笑”。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少微山景色秀丽,植被繁茂,抱瓮子隐居于竹林草庐;虽有蔬圃数亩,却无鸡犬之声,其环境与陶渊明笔下桃花源有所不同。
B.作者认为“出则华轩结驷,入则钟鸣鼎食”才是有志者应该追求的生活,抱瓮子抱瓮灌畦是一种“自苦”的行为,于人于己无益。
C.抱瓮子并不认为自己“逐逐营营”,在阐发了一番关于灌畦的理论之后,就抱着瓮离开了。
D.本文与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有相似之处,作者以灌畦之理喻处世之道,形象地表现了人物的意趣心态,寓理于事,言近旨远。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春气方殷,蔬苗怒长,满望皆翡翠色。
                             
                             
(2)与其强情而徇世,宁若任真以自放也。
                             
                             
二、(2024广西名校联盟联考,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以足下读古人书,为文章,善小学①,其为多能若是,而进不能出群士之上,以取显贵者,盖无他焉,京城人多言足下家有积货,士之好廉名者皆畏忌,不敢道足下之善,独自得之心,蓄之衔忍而不出诸口。以公道之难明而世之多嫌也一出口则嗤嗤者以为得重赂。
及为御史、尚书郎,自以幸为天子近臣,得奋其舌,思以发明足下之郁塞。然时称道于行列,犹有顾视而窃笑者。仆良恨修己之不亮,素誉之不立,而为世嫌之所加。常与孟几道言而痛之。
乃今幸为天火之所涤荡,凡众之疑虑,举为灰埃。黔其庐,赭其垣,以示其有无。而足下之才能,乃可以显白而不污。其实出矣,是祝融、回禄②之相吾子也。则仆与几道十年之相知,不若兹火一夕之为足下誉也。宥而彰之,使夫蓄于心者咸得开其喙,发策决科者授子而不慄。虽欲如向之蓄缩受侮,其可得乎 于兹吾有望于子,是以终乃大喜也。
(选自柳宗元《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有删改)
  [注] ①小学:汉代称文字学为“小学”;隋唐以后,为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的总称。②祝融、回禄:都是传说中的火神名。
4.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以公道之A难B明C而世之D多E嫌也F一出口G则嗤嗤者H以为得重赂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仆良恨修己之不亮,素誉之不立,而为世嫌之所加。
                             
                             
(2)使夫蓄于心者咸得开其喙,发策决科者授子而不慄。
                             
                             
6.根据文本内容,请概括作者说自己“终乃大喜”的原因。
                             
                             
                             
                             
三年模拟练
(2024江苏常州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20分)
梓人传
柳宗元
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隙宇而处焉。所职寻引①、规矩、绳墨,家不居砻斫②之器。问其能,曰:“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舍我,众莫能就一宇。故食于官府,吾受禄三倍;作于私家,吾收其直太半焉。”他日,入其室,其床阙足而不能理,曰:“将求他工。”余甚笑之,谓其无能而贪禄嗜货者。
其后京兆尹将饰官署,余往过焉。委群材。会众工。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梓人左持引,右执杖,而中处焉。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既成,书于上栋,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则其姓字也。凡执用之工不在列。余圜视大骇,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
继而叹曰:彼将舍其手艺,专其心智,而能知体要者欤 吾闻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彼其劳心者欤 能者用而智者谋,彼其智者欤 是足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物莫近乎此也。彼为天下者本于人。其执役者,为徒隶,为乡师③、里胥④;其上为下士;又其上为中士,为上士;又其上为大夫,为卿,为公。离而为六职,判而为百役。外薄四海,有方伯、连率⑤。郡有守,邑有宰,皆有佐政。其下有胥吏,又其下皆有啬夫⑥、版尹⑦,以就役焉,犹众工之各有执伎以食力也。
彼佐天子相天下者,举而加焉,指而使焉,条其纲纪而盈缩焉,齐其法制而整顿焉,犹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视都知野,视野知国,视国知天下,其远迩细大,可手据其图而究焉,犹梓人画宫于堵而绩于成也。能者进而由之,使无所德;不能者退而休之,亦莫敢愠。不衒能,不矜名,不亲小劳,不侵众官,日与天下之英才讨论其大经,犹梓人之善运众工而不伐艺也。夫然后相道得而万国理矣。
余谓梓人之道类于相,故书而藏之。梓人,盖古之审曲面势者,今谓之都料匠云。余所遇者,杨氏,潜其名。
(有删改)
  [注] ①寻引:此指量尺。寻,八尺。引,十丈。②居:积储。垄:磨光。斫:砍削。③乡师:古代的一乡之长。④里胥:古代的一里之长。⑤连率:连帅,古代十国为连,连设帅。⑥啬夫:汉代小的乡置啬夫一职。⑦版尹:古代掌户籍的官吏。
温故知新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吾善度材——善假于物也(《劝学》)   
2.吾收其直太半焉——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   
3.会众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世家》)   
4.或执斧斤——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促织》)   
5.顾而指曰——顾视无可置者(《项脊轩志》)   
6.俟其言——俟其欣悦,则又请焉(《送东阳马生序》)   
7.既成——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8.书于上栋——乃丹书帛曰(《陈涉世家》)   
9.彼将舍其手艺——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鱼我所欲也》)   
10.本于人——人穷则反本(《屈原列传》)   
习题演练
1.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直,同“值”,价钱,与《促织》中“昂其直,居为奇货”的“直”含义相同。
B.徒隶,指服劳役的犯人,与《报任安书》中“视徒隶则心惕息”的“徒隶”含义相同。
C.判,区分,辨别,与《六国论》中“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的“判”含义相同。
D.德,感激,与《诗经·硕鼠》中“莫我肯德”的“德”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梓人虽为木工,却租屋而居,甚至连坏了的床也需要找别人修理,两相对比,引发“我”对他才能的怀疑,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作者在描述修整京兆尹官署的施工现场时用语简练生动,突显出梓人卓越的指挥才能。
C.文中“我”对梓人的态度经历了从“笑”到“骇”再到“叹”的变化,进而引发了对“相道”的思考。
D.本文虽是人物传记,但具有寓言性质,作者借梓人之事来指斥时世、议论朝政,表现了他的高度自信心和政治责任感。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委群材。会众工。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
                             
                             
(2)不衒能,不矜名,不亲小劳,不侵众官,日与天下之英才讨论其大经。
                             
                             
5.本文中,作者通过梓人的故事,阐明了当宰相治理国家的道理,结合你的理解谈谈“梓人”和当宰相治理国家之间的相似之处。(3分)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11 *种树郭橐驼传
基础过关练
一、
1.①传记,一种文体 ②记载 ③传授 ④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⑤传送,转达
2.①用这个名字称呼 ②称说,形容 ③名誉,名声 ④出名,有名
3.①连词,所以,因此 ②旧,与“新”相对 ③缘故,原因 ④从前 ⑤交情 ⑥死亡 ⑦固,本来 ⑧仍旧 ⑨故意
4.①人称代词,他的 ②指示代词,那 ③表示推测,大概,或许 ④其中的 ⑤表示加强诘问语气 ⑥副词,表示祈使语气 ⑦连词,表示假设,如果
5.①患病 ②困苦 ③泛称疾病
6.①词尾,用在形容词、副词之后,表示状态 ②这样 ③连词,表示转折 ④与“如”“若”“犹”等配合使用,表示“好像……的样子”
7.①以……为业 ②职业 ③功业,事业 ④技艺
8.①连词,表示并列,有“并且”的意思 ②连词,表示目的 ③连词,表示修饰 ④介词,把 ⑤认为 ⑥介词,在……时候
9.①连词,表示并列 ②连词,表示让步,相当于“尚且” ③将近 ④姑且,暂且 ⑤连词,表示递进,相当于“而且”“况且”
10.①性质、方法 ②本性
11.①根 ②考察,探究 ③本来,原来 ④原来的,固有的 ⑤指仁政王道
12.①完成 ②副词,已经 ③停止 ④算了 ⑤已往,过去
13.①连词,表示并列 ②连词,表示转折,相当于“却”“但是” ③连词,表示顺承 ④人称代词,你们的 ⑤连词,表示修饰
二、
1.两个词,既,已经;然,这样。
2.两个词,其,代词,指栽种的树木;实,果实。
3.两个词,不,副词,用于动词的前面,表示否定;过,超过。
4.地位低下的人,平民百姓。
5.治民。
6.把……作为。
三、
1.名词作动词,患病
2.名词作动词,用这个名字称呼
3.意动用法,以……为业
4.名词作动词,结果实
5.使动用法,使达到
6.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7.使动用法,使……高大茂盛
8.使动用法,使……结得早/使……结得多
9.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晚上
10.名词作动词,用指甲抠、掐
11.名词作状语,一天一天地
12.名词作动词,做官
13.名词作动词,危害
14.使动用法,使繁盛/使安定
四、
1.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句,宾语“何”置于动词“名”之前。正常语序为“不知始名何”。
译文:不知道他最初叫什么名字。
2.特殊句式:定语后置句,定语“为观游及卖果”置于中心词“豪富人”之后。正常语序为“凡长安为观游及卖果豪富人”。
译文:凡是长安城里经营观赏游览和做种树卖果买卖的豪富人。
3.特殊句式:省略句,应为“苟有能反(于)是者”。
译文:假使有和这种做法相反的。
4.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句,宾语“我”置于动词“若”之前。正常语序为“故不若我也”。
译文:所以他们种树都不如我啊。
5.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句,宾语“何”置于动词“为”之前。正常语序为“吾又能为何哉”。
译文:我又能够做什么呢
6.特殊句式:省略句,应为“移之(于)官理”。
译文:转用到做官治民上。
7.特殊句式:判断句,“非……也”表否定判断。
译文:治民不是我的职业。
8.特殊句式:省略句,应为“然吾居(于)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
译文:但是我住在乡里,看见那些做官的喜好多发政令。
9.特殊句式:省略句,应为“而卒以(此)祸(之)”。
译文:但到头来因此害了他们。
10.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句,宾语“何”置于介词“以”之前。正常语序为“又以何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译文:又怎么能使我们人口增多、生活安定呢
11.特殊句式:固定句式,“其……乎”,表揣测,译为“大概……吧”。
译文:那么这与我种树的职业大概也有相似的地方吧
12.特殊句式:固定句式,“不亦……夫”,表反问,译为“不也……吗”。
译文:这不也很好吗
13.特殊句式:省略句,应为“(吾)传其事以(之)为官戒也”。
译文:(我)记载下来这件事,把它作为官吏们的鉴戒。
五、
1.  橐驼之技:指高明的栽培技艺。不合语境。
2.√ 过犹不及:事情办得过火,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
3.  顺天应人:顺应天命,合乎人心。旧时常用于颂扬建立新的朝代。不合语境。
4.  本末倒置:比喻把主要事物和次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弄颠倒了。语境强调的是刻意为之,并非分不清主次。
六、
1.√
2.  豕、彘都泛指猪,豚指小猪。
3.√
七、
1.其莳也若子 其置也若弃
2.旦视而暮抚 已去而复顾
3.能顺木之天 以致其性焉尔
4.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5.故吾不害其长而已 非有能硕茂之也
6.吾问养树 得养人术
7.鸣鼓而聚之 击木而召之
8.长人者好烦其令 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片段阅读练
1.C “不同”错误。文中的“志虑”与诸葛亮《出师表》中“志虑忠纯”的“志虑”意思相同,都是“心意,意志”的意思。
2.B “于人于己无益”于文无据。
3.答案 (1)当时春天的气息正盛,蔬菜苗长势旺盛,望去满眼都是翡翠般的绿色。
(2)与其勉强自己的意志来顺从世俗,不如听任自己的本性而放纵自我。
解析 (1)“方”,正;“殷”,盛大;“怒”,旺盛。
(2)“强”,勉强;“徇”,顺从;“任”,听任;“真”,本性;“自放”,放纵自我。
[参考译文]
我曾游览少微山,俯瞰四周,仿佛看到一排屏障。山脚下,有一块随地势高低起伏的菜园,约二十亩,大凡可食用的蔬菜都种植着。旁边还种着桃、杏、梨、李等树木。当时春天的气息正盛,蔬菜苗长势旺盛,望去满眼都是翡翠般的绿色。远远地望见有一座草庐,隐约出现在竹林的阴影中。怀疑其中有隐居的人,我急忙前去探听。很久,见到一个男子,戴着棕叶冠,身穿紫褐裘,抱着瓮出来取水浇灌田地。我上前问道:“先生叫什么名字 ”他回答:“山泽之民,没有名字。”我勉强他回答,他说:“人们因为我抱着瓮,就称我为抱瓮子。”我说:“大丈夫生活在人世间,也有多种方法。出门就乘坐华美高贵的车子,回家就敲钟列鼎而食,有志向的人都可以得到这样的生活。您整日围着一个瓮忙忙碌碌,只怕会让自己很辛苦吧 ”
抱瓮子忽然笑了,(回答)说:“我和别人一样,也是血肉之躯,怎么会不喜欢荣华富贵,与众不同呢 想到人生只有短短的百年,还能有多少时间呢 与其勉强自己的意志来顺从世俗,不如听任自己的本性而放纵自我。况且当抱着瓮的时候,我完全忘怀其中,我的意志、精神都在里面,与外界隔绝。我的眼睛看不到颜色,耳朵听不到声音。别人叫我,我不会向前;别人招呼我,我不会惊讶。万物都不会扰乱我。您觉得我忙忙碌碌,不也是错了吗 ”我说:“那么浇灌田地这种事中也有道吗 ”他回答:“当然有。蔬菜生性不喜欢干燥,干燥就会生命力受困而不能生长;蔬菜生性喜欢湿润,但是如果太湿润了,就会气息受损而逐渐摧折。我日夜调节,让它们得到适当的湿度,这样它们就会长得茂盛,花开得娇美了。”说完,他抱着瓮走了。
4.答案 CFG 
解析 “以公道之难明”中,“之”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难明”是“公道”的谓语,其后C处断开;“而世之多嫌也”中的“也”是句末语气助词,其后F处断开;“一出口”的主语应为“称赞您的人”,“嗤嗤者”是后句的主语,二者主语不一致,应为两个句子,且“则” 一般位于句子开头,故“则”前G处断开。故应在C、F、G处断开。
5.答案 (1)我非常后悔自己的修养不够显明,平素的名誉未能树立,竟被世人把这种嫌疑加到我身上。
(2)使那些把赞美的话藏在心里的人都能开口为您说话了,使主持考试的人授予您官职而不再害怕(别人说闲话了)。
解析 (1)“良”,很,非常;“嫌”,嫌疑;“为……所”,被。
(2)“夫”,那些;“咸”,皆,都;“慄”,恐惧,害怕。
6.答案 过去大家虽知王参元的才干,却因其财富多,怕有受贿之嫌,不敢表达肯定之意;如今王参元家产被烧尽,人们可以大胆推荐了,所以“终乃大喜”。
解析 由原文“以足下读古人书……其为多能若是……京城人多言足下家有积货,士之好廉名者皆畏忌,不敢道足下之善,独自得之心,蓄之衔忍而不出诸口……以为得重赂”“乃今幸为天火之所涤荡,凡众之疑虑,举为灰埃”“使夫蓄于心者……授子而不慄”可知,过去大家虽知王参元的才干,却因其财富多,怕有受贿之嫌,不敢表达肯定之意;如今王参元家产被烧尽,人们可以大胆推荐了,所以“终乃大喜”。
[参考译文]
凭您读了很多古人的书,能写文章,擅长小学,像这样具备多种才能,却在仕途晋升上不能超过一般读书人,来取得显贵地位,大概没有别的缘故,(只因为)京城的人大都说您家有很多钱财,所以那些爱惜自己清白名声的读书人都畏惧顾忌,不敢称赞您的优点,他们虽然自己知道,但只能放在心里,隐忍着不说出口。因为公道不容易说清,世上的人很多是喜欢猜忌的。一旦说出称赞您的话,那些嘲笑的人就认为他们收了您的厚礼。
等到我做了御史、尚书郎,自以为幸运地做了皇上身边的臣子,能够尽力进言,想利用这个机会来传达您受压抑、阻滞的情况。但是,我时常在同僚面前称赞您,仍有人互相使眼色,偷偷讥笑。我非常后悔自己的修养不够显明,平素的名誉未能树立,竟被世人把这种嫌疑加到我身上。我常常和孟几道谈这些事情,非常痛心。
现在幸好您家被天火烧光了,人们所有的猜忌疑虑,全都化为灰烬。烧黑了您家的屋宇,烧红了您家的墙壁,让人们看到您一无所有。而您的才能,才可以显明而不被谣言玷污。您家庭的真实情况显露了,这是火神在帮助您。那么我和几道十年来与您相交,还比不上这次火灾,一个晚上为您恢复了名誉。(火神)保佑您,使您的才能得以彰显,使那些把赞美的话藏在心里的人都能开口为您说话了,使主持考试的人授予您官职而不再害怕(别人说闲话了)。(现在,)您即使想像过去那样隐忍畏缩,受人侮辱,还可能吗 从此我对您寄予了很大希望,因此最后我非常高兴。
三年模拟练
温故知新
1.擅长,善于
2.同“值”,价钱
3.聚集,会合
4.持,握
5.回头
6.等待
7.已经
8.写
9.舍弃,放下
10.根本,主要的、基础的东西
习题演练
1.答案 BEH 
解析 “画宫于堵”是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于堵画宫”,其后B处断开;“盈尺而曲尽其制”中,“盈尺”和“曲尽其制”由连词“而”连接,构成转折关系,“制”后E处断开;“大厦”是“构”的宾语,“构大厦”为动宾结构,其后H处断开。故应在B、E、H三处断开。
2.B “含义相同”错误。服劳役的犯人/狱卒。二者含义不同。
3.A “却租屋而居,甚至连坏了的床也需要找别人修理,两相对比”错,结合原文内容可知,对比的内容应是梓人自诩擅长度材、规划和指挥,而自己坏了的床却需要找别人修理。
4.答案 (1)(那里)积蓄了大量木材,聚集了许多工匠,有的拿着斧子,有的拿着刀锯,都围成一圈站着,面朝着(那位)木匠。
(2)不炫耀自己的才能,不夸耀自己的名声,不亲自去做那些琐碎的事情,不侵夺百官的职权,每天和天下杰出的人才一起讨论治理国家的根本道理。
解析 (1)“委”,积蓄,累积;“会”,聚集,会合;“环立”,围成一圈站着。
(2)“衒”,自夸,炫耀;“矜”,夸耀;“大经”,根本道理。
5.答案 ①就像梓人不亲自动手一样,宰相也不需要躬亲理政,宰相的任务是整顿纲纪,完善法律,举人授职,指挥百官去做。②就像梓人掌握技术标准,由众工操作一样,宰相治国应由近知远,由小见大,使天下之士各得其职、各得其所。③就像梓人按图造屋收到成效而不以技艺自夸一样,宰相要对有才能的人升而用之,使他不必对任何人感恩戴德;对不胜任的则退而不用,又要使他不敢恼怒。宰相自己不炫耀才能,不夸耀名声,不阻碍众官的工作,每天和人才讨论治国之道。
解析 ①由“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犹梓人画宫于堵而绩于成也”可以概括出:就像梓人不亲自动手一样,宰相也不需要躬亲理政,而是整顿纲纪,完善法律,举人授职,指挥百官去做。
②由“彼佐天子相天下者……犹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可以概括出:就像梓人掌握技术标准,由众工操作一样,宰相治国应由近知远,由小见大,使天下之士各得其职、各得其所。
③由“能者进而由之,使无所德……犹梓人之善运众工而不伐艺也”可以概括出:就像梓人按图造屋收到成效而不以技艺自夸一样,宰相要明辨有才能的人、不能胜任的人。自己不炫耀才能,不夸耀名声,不阻碍众官的工作,每天和人才讨论治国之道。
[参考译文]
裴封叔的住宅在光德里。有位木匠敲他的门,希望租间空屋子居住,出卖劳力来代替房租。他所掌管的是量尺、规矩、绳墨,家里不储备磨光和砍削的器具。询问他有什么才能,他说:“我善于计量用材,观看房屋的规模,判断房屋的高深、圆方、短长是否合适,我指挥驱使而众工匠去做。离开我,众工匠就不能建成一栋房屋。所以受用于官府,我得到的俸禄是别人的三倍;在私人家里干活,我收取全部报酬的一大半。”后来有一天,我进了他的居室,他的床缺了腿却不会修理,他说:“将要请别的工匠来修理。”我大肆嘲笑他,说他是没有才能却贪图俸禄、钱财的人。
后来,京兆尹将要修整官衙的房屋,我前去探访。(那里)积蓄了大量木材,聚集了许多工匠,有的拿着斧子,有的拿着刀锯,都围成一圈站着,面朝着(那位)木匠。木匠左手拿着量尺,右手拿着木杖,站在中间。他测量房屋的规模,察看木料的性能,举起并挥动他的木杖说:“用斧子砍那里!”拿斧子的工匠就跑到右边去砍;木匠回头指着木材说:“用锯锯那里!”拿锯的工匠就跑到左边去锯。不一会,拿斧子的砍,拿刀的削,全都看他的脸色,等待他发话,没有一个敢自作主张的。那些不能胜任的人,被他愤怒地斥退了,也不敢生气。他在墙上绘制了官署房子的图样,刚满一尺大小的图样却详尽细致地画出了建筑的构造,按照微小的图样计算,建造高大的房屋,没有一点误差的地方。建成后,在大梁上写上“某年某月某日某建”,就是他的姓名。凡是被他役使的工匠都不在上面列名。我围绕着一看,感到非常惊讶,然后才知道他技术的精湛和伟大。
接着我就感叹说:他大概是放弃了他的手艺,专门使用他的思想智慧,能知道全局要领的人吧 我听说使用心思的人役使别人,使用力气的人被别人役使,他大概是使用心思的人吧 有一般技艺的人出力做事,有智慧的人出谋划策,他大概是有智慧的人吧 这足可以作为辅佐天子、做宰相治理天下的方法呀!没有比这再近似的事物了。那些治理天下的人都把治人当作根本。那些供职做官的人,是服劳役的犯人,是一乡之长、一里之长;他们上面有下士,再上面有中士,有上士,再往上是大夫,是卿,是公。大概分为六种职业,细分为多种职位。京城之外接近四方边境,有方伯、连帅。郡有太守,邑有县令,都有辅佐政治的人。他们下面有胥吏,再下面都有啬夫、版尹,来服从差役,就像各位工匠各有技能来自食其力。
那些辅佐天子、做宰相治理天下的人,推荐任用人才,指挥驱使官吏,整理纲纪进行增减,完善法令进行整治,就好像木匠有规矩、绳墨来绘制图样似的。选择天下的官吏,使他们各称其职;安置天下的百姓,使他们安居乐业。看了国都就了解了郊外,看了郊外就了解了封国,看了封国就了解了天下,那些远近大小的国事,可以根据手中的图样来研究,就好像木匠在墙上绘制官署房子的图样而完成工程一样。把有才能的人提拔上来,并充分发挥他的本领,使他不必感激任何人;把没有才能的人辞退,让他休息,使他也不敢恼怒。不炫耀自己的才能,不夸耀自己的名声,不亲自去做那些琐碎的事情,不侵夺百官的职权,每天和天下杰出的人才一起讨论治理国家的根本道理,就像木匠善于运用众工匠而不自夸手艺一样。这样以后,宰相的辅佐之道已经成功,天下已经得到了治理。
我认为木匠之道与宰相之道很类似,所以写下来并收藏起来。木匠,在古代是“审曲面势”的人,现在被称为“都料匠”。我所遇到的这位木匠,姓杨,隐去了他的名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