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三单元达标检测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文学的自觉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它贯穿于整个魏晋南北朝,是经过大约三百年才实现的。所谓文学的自觉有三个标志:第一,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门类。汉朝人所谓的文学指的是学术,特别是儒学,《史记》载“赵绾、王臧等以文学为公卿”,这里所说的文学显然是指学术。到了南朝,文学有了新的独立于学术的地位,宋文帝立四学,文学与儒学、玄学、史学并立。同时又有文笔之分,刘勰《文心雕龙》言:“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梁元帝萧绎对文笔之分又进一步说明:“至如不便为诗如阎纂,善为章奏如伯松,若此之流,泛谓之笔。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文。”萧绎所说的文笔之别已不限于有韵无韵,而强调了文之抒发感情、以情动人的特点,并且更广泛地注重语言的形式美,他所说的“文”已接近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学了。
第二,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更重要的是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特点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文体辨析可以上溯至《汉书·艺文志》,更为明晰而自觉的文体辨析则始自曹丕的《典论·论文》,他将文体分为四科,并指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文赋》进一步将文体分为十类,对每一类的特点也有所论述。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它将诗和赋分成两类,并指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的特点。到了南朝,文体辨析更加深入、系统了。
第三,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离不开审美特性。所谓文学的自觉,最重要的或者说最终还是表现在对审美特性的自觉追求上。上面所说的“诗赋欲丽”的“丽”,“诗缘情而绮靡”的“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的“浏亮”,便已经是审美的追求了。到了南朝,四声的发现及其在诗歌中的运用,再加上对用事和对偶的讲究,证明他们对语言的形式美有了更自觉的追求,这对中国文学包括诗、骈文、词和曲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而《文心雕龙》以大量篇幅论述文学作品的艺术特征,涉及情采、声律、丽辞、比兴、夸饰等许多方面,更是文学自觉的标志。
(摘编自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材料二:
“文学的自觉”绝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它是以“人的觉醒”为先导的。没有对人的自身价值的认识和肯定,没有尊重人的个性、人格的观念的形成,就不可能有文学自觉时代的到来。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中,首次提出魏晋是一个“人的觉醒”的时代,并把它与“文学的自觉”联系起来加以研究。
我们知道,在文学走向自觉的过程中,最早出现的是文学创作的自觉。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很难说《诗经》、楚辞和两汉乐府不是自觉创作的结果,它们最初的产生很可能都是自觉的行为。但是由于它们不同程度地对经史、音乐,对社会、政治乃至强权表现出较大的依附性,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创作者不是有意进行文学创作,因为在他们的观念中尚无文学的概念,所以他们的创作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创作,自然也就谈不上“文学的自觉”了。不过应该承认,由于《诗经》、楚辞、两汉乐府从它们所属的音乐体系中脱胎出来后,就只是以文字的形式流传,这为人们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典范,自然而然地成为人们表现生活、抒发情感、描绘自然、记述事件的模仿对象。《古诗十九首》就是人们仿照两汉乐府进行创作的一种尝试。虽然我们至今仍无法确认《古诗十九首》的作者,但它们与《诗经》、楚辞、两汉乐府却有较大的差别。它们不依附于经史,不依附于政治和强权,也不再是只作为音乐的附属品而存在。
应该承认,早在先秦人们就看到了“情”与“文”的某种特殊关系。但先秦两汉在肯定“发乎情”之后又特别强调“止乎礼义”,他们用儒家的政治、道德原则去规范、限制诗歌感情的表达。魏晋以后则不然,陆机所说的“诗缘情”的“情”则未加任何限制,凡属于人类的七情六欲,无不囊括其中。钟嵘更是遍举了人世间形形色色之情,甚至把女子“扬蛾入宠,再盼倾国”的得意之情亦涵盖在内。由此可见,先秦两汉与魏晋六朝虽然都讲情,但有本质区别,绝不可同日而语。
总之,由对个体生命的重新审视而激发起来的人的觉醒,使得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创作显示出强烈的主体性色彩。他们从不太重视情到以情为重——从带有枷锁的情,到不拘一格的人类的真情;从表现社会的集体的情,到抒发个人的独特的情。这标志着文学观念的转变,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质的飞跃。六朝文学能够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放异彩,是与文士们对“情”的观念与态度分不开的,更直白地说是“情”解放的结果。
(摘编自胡红梅、胡晓林《魏晋“人的觉醒”与“文学的自觉”》)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魏晋南北朝时文学开始从学术中独立出来,其中萧绎对文笔之分的阐述里的“文”已接近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学。
B.曹丕《典论·论文》将文体分为奏议、书论、铭诔、诗赋四科,但我们并不能认为这就是文体辨析开始的标志。
C.四声的发现及其在诗歌中的运用,对用事和对偶的讲究,导致了南朝时期文人更自觉地追求语言的形式美。
D.“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明确体现了诗与赋的文体特征,也呈现出创作者不同的审美追求。
2.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对人的自身价值的认识和肯定,尊重人的个性、人格的观念的形成,推动了文学自觉时代的到来。
B.《诗经》、楚辞和两汉乐府不是文学自觉创作的结果,关键原因是当时创作者的观念中尚无文学的概念。
C.两汉乐府不再只作为音乐的附属品,而是以文字的形式流传,成为《古诗十九首》模仿的创作范本。
D.由于受到儒家政治、道德原则的规范、限制,同样是言“情”,先秦两汉文学不如魏晋六朝文学那样真切。
3.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中“文学的自觉”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萧统组织编选的《文选》,没有收录经、史、子等思想学术类文章,只精心编排了赋、诗、骚等37类文体。
B.谢灵运诗中大量出现形式严密的对偶句,如“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等。
C.《涉江采芙蓉》从游子和思妇两个角度交错叙写,表现彼此强烈的思念之情,体现出独特的审美情趣。
D.屈原“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两句将萧瑟秋景与诗人失意的心绪有机结合,有很强的感染力。
4.依据两则材料,下列说法或推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选 项 材 料 说法或推断
A 《文心雕龙》 有韵者笔也,无韵者文也
B 《诗经》、楚辞和两汉乐府 一直只以文字的形式流传
C 《古诗十九首》 满足创作者的抒情需要
D 曹丕提出“诗赋欲丽” 更自觉地追求语言形式美
5.材料二认为,“人的觉醒”是文学自觉时代到来的先导。请结合《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两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苏轼的村庄
马继军
说到苏轼的村庄,四川的眉州、湖北的黄州、海南的儋州等都属于苏轼的村庄。
眉州是苏轼名副其实的故乡,他在那里度过了童年及青年的大段时光。苏轼20岁左右离开家走上仕途后,到29岁时父亲苏洵去世,才回故里为父尽孝,他离开时手栽荔枝,与友人约定树长成即归眉山。但直至终老也没有回到故乡。
黄州城外东面的一片坡地上,苏轼在此拓荒种禾,筑屋为家。苏轼还为此地命名“东坡”,这里称作苏轼的村庄也是理所当然的。海南儋州的中和镇,苏轼在那里住了近三年,也曾想若难以北归就终老于此。
可有个村庄,却陪伴了苏轼900多年。①它与苏轼亲如近邻,恍若一家,风风雨雨,不弃不离,且还会永远地陪伴下去。
它就是位于河南省郏县的苏坟寺村。
苏坟寺村有两山东西相峙,状若一对细眉,而名小峨眉山,与苏轼老家的眉山极其相似。诸多缘由,苏轼在常州去世后,便于1102年的闰6月归焉于此。十年后,苏辙在许昌病故,也随兄埋葬于此。元代郏县县令杨允曾置苏洵衣冠冢于两子身边,故称三苏坟,后名三苏园。
近千年来,前来三苏园拜谒的人络绎不绝。但墓园旁的苏坟寺村却冷冷清清,游人少至。②毕竟三苏园已是风光绚丽,情韵万千,让人目不暇接,宛如饱尝一顿山珍海味的大餐后,对路边的野菜野味没有太多的食欲,尽管她是那样清纯和芬芳。
然而,去年,“守护苏东坡”乡村春晚的一幕幕场景,却使我决心前去看一看。
村庄在墓园的西面,相距只有一墙之隔。
墓地在人们的观念中是阴森不祥之地,人们安家选宅,总是避而远之。而在这里,却间隔一墙,仿若邻居。
走进一户紧邻墓园的家院。一位70多岁的老汉坐在院内,形态安然,似在养神,他见我前来,起身相迎。我问他离三苏园这样近,感觉咋样,他微笑着说:“离东坡这样近,还能不好吗!”
墓地的旁边是村民的田地。村民们常常扛锨荷锄,在墓园中走过,如伞的柏荫给他们带来一片爽凉。③盛夏中午,村民们三三两两地拿着苇席和床单,在墓园中那浓荫覆盖的地面上,那青砖铺就的殿堂里,舒舒服服地睡个午觉,享受这墓园馈赠的舒畅与快乐。
不过,来到墓园,得怀有一颗敬畏之心。听村民说,村西头有个村民,看到三苏园里有块石头,他觉得垒猪圈很合适,就将其拉到家中,结果他喂的猪死了一头又一头……20世纪70年代,一位农民看到墓园里有根干枯的柏枝,就扛回家用,结果那一年他给生产队喂的牛就病死了……
这也许只是生活中的一种巧合,一种偶然的现象,但他们总是将其与三苏园联系在一起,可见这里的人们对“三苏”的敬畏之情了。
在村民心中,苏轼既是他们的邻居、家人,又是护佑他们的神灵。
每当初一和十五,不少村民就会来到三苏园中祭拜,深表敬意。许多人家还供奉着东坡。村民们说,自从敬了东坡,日子过得格外称心。
在苏坟寺村,有一位103岁的老人,她住在离三苏园百米之处,老屋土墙,院落陈旧。老人虽已年过百岁,但不仅能自理,还得照顾一个孩子。简陋的厨房里,土垒的锅台,堆放的柴草,外出的烟囱熏得一片墨黑。老人做饭冒出的烟火也一定会飘到不远处的三苏园内,喜欢人间烟火的苏东坡也一定会望之欣然,闻之陶然吧!老人说,她家离三苏园很近,这应该是东坡给的福分!
苏坟寺村绝大多数是王姓村民,姓苏的没有一家。千百年来,他们祖祖辈辈、子子孙孙在这里守护着东坡,并为这样的守护感到光荣和自豪。
2022年,一个“守护苏东坡”云村民的名字在这里响亮叫起,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守护苏东坡”云村民项目的负责人是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刘楠,她是郏县人。她曾是央视《新闻1+1》的主编。她被村民守护三苏初心不渝的信念与情怀感动,因此发起了“守护苏东坡”云村民活动,并得到了苏轼宗亲、专家学者的热烈响应。互联网时代,也许村民的身份已不再仅仅属于一方地域、一片村舍的范畴,而是有了更加宽泛的概念与空间。④苏轼一下子有了这么多的村民,“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也会乐得眉开眼笑,满心欢喜吧!
2023年1月31日下午,“守护苏东坡”乡村春晚在三苏园的广场上举行。春晚以东坡文化为主题,村民们怀着对三苏的深情厚爱,踊跃参与,争当演员,把一个个充满乡情土味的节目呈现出来:村民隔空对话,问东坡为何归焉他们的家乡;东坡在海南培养的举人姜唐佐前来拜谒恩师墓,苏辙帮兄长兑现诗书情缘;苏东坡与王闰之合葬本村……这一幕幕场景,苏轼如若走得出来,驻足观看,也许会动情落泪吧!
我住在苏坟寺村的民宿,距三苏园仅200米。
那一夜,我居然梦见了苏东坡:苏东坡身着布衣,时而低头看书,时而抬头望天;村外的田地里,他身着布衣,坐于田埂,形同歇息,神态坦然。“此心安处是吾乡”,苏东坡已与身边的村庄融为一体,到邻居家串串门,说说话,再把他丰富的学识送到一个个家庭中吧!又想,苏轼一生“身行万里半天下”,步履艰辛,受尽苦累,“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如今,在他安息之地,出来散散步,兜兜风,歇息田埂,望着面前的土地,也许情感滔滔,还在酝酿着新的诗文吧!
(有删改)
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头部分交代了苏轼与四川眉州、湖北黄州东坡、海南儋州中和镇的渊源,为叙写苏轼与苏坟寺村的关系做铺垫。
B.苏轼葬在苏坟寺村,最重要的原因是苏坟寺村有两座状若一对细眉的小峨眉山东西相峙,与苏轼老家的眉山极其相似。
C.苏坟寺村与三苏墓地间隔一墙,仿若邻居,却全无阴森不祥之感,“离东坡这样近,还能不好吗!”就是最好的写照。
D.“守护苏东坡”乡村春晚凸显了苏坟寺村村民守护东坡文化的信念与情怀,村民们踊跃参与,奉献出了充满乡情土味的节目。
7.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句子①中的“亲如近邻,恍若一家”“不弃不离”“会永远地陪伴下去”等词句,形象生动地摹写出村民对苏轼的陪伴与守护。
B.句子②将“风光绚丽”的三苏园比作“一顿山珍海味的大餐”,将苏坟寺村比作“路边的野菜野味”,比喻中作者褒贬自现。
C.句子③中“三三两两”“殿堂”“舒舒服服”“馈赠”“舒畅与快乐”等词语,描写出村民与苏轼双向的温暖的陪伴与守护。
D.句子④通过引用“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猜测苏轼也会“眉开眼笑,满心欢喜”,表达了现代人对苏轼的热爱与敬仰。
8.文章以“苏轼的村庄”为标题,有什么含义 请简要分析。(6分)
9.文章写了“我”在苏坟寺村民宿的梦境,联系全文,分析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选自李密《陈情表》)
材料二: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选自王羲之《兰亭集序》)
材料三: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选自苏轼《石钟山记》)
10.材料三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逮奉圣朝”的“逮”与“及其所之既倦”的“及”的意思相同,都翻译为“及、至”。
B.“除臣洗马”中“除”的意思是授官,与“拜臣郎中”中“拜”的意思相同。
C.“取诸怀抱”中“诸”与“烽火戏诸侯”中“诸”的意思和用法都不同。
D.“不能喻之于怀”中“喻”的意思是“比喻,打比方”,与“不可理喻”中“喻”的意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材料一中李密语言凄恻婉转,恭谨诚恳,表面上是俯首乞怜,令人同情,实际上是态度坚决,拒绝应征。
B.材料一表达了三种情感:对朝廷征召之殷切的不满情绪,对祖母刘的尽孝迫切心情,因处境狼狈而产生的愤恨之情。
C.王羲之论述对人生的看法时,引用了《庄子·德充符》的名言“死生亦大矣”,阐述了自己内心痛苦的原因。
D.王羲之置身于山水之间,极尽笔墨之能事,抒发了对生命的珍爱之情,表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14.李密《陈情表》与王羲之《兰亭集序》中表达的痛苦是否一样 请简要分析。(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
归园田居(其二)
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①。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②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注] ①轮鞅:代指车马。②墟曲:偏僻的村落。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开头两句写诗人虽处“野外”,身在“穷巷”,但没有“人事”的烦恼和“轮鞅”的喧哗,流露出轻松、欣喜之情。
B.五至八句写诗人生活在田园与乡邻们来往的乐趣。“相见”二句,生动地写出诗人与乡邻们随意攀谈的情状。
C.最后四句一方面写诗人为庄稼的茁壮成长、耕地面积的日益扩大而感到喜悦;另一方面写诗人担心庄稼遭霜霰侵袭而凋零。
D.全诗写了诗人村居日常生活的片段,质朴自然,不借典故,不用华丽辞藻。叙事写物,朴实无华;抒情遣兴,含蓄深沉。
16.清代温汝能说:“‘相见’二语,逼真田家气象。”结合本诗主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与陶渊明“引壶觞以自酌”的饮酒方式不同,《兰亭集序》中王羲之更喜欢与朋友“ , ”。 (2)孝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陈情表》中李密以乌鸦为喻,表达自己赡养祖母的愿望的句子是“ , ”。 (3)唐代政治家魏征曾有“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的名句,写尽景色之荒凉凄楚。用鸟与猿两种意象共同营造氛围的句子在诗歌中较为常见,如“ , ”。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
景泰蓝,又称铜胎掐丝珐琅,是北京特色传统手工艺品之一。明代景泰年间,其制作技艺成熟,出现了新的釉色,其中蓝釉尤为出色,从此奠定了其以蓝为主的风格,故称之为“景泰蓝”。
景泰蓝,既有绘画和雕刻的工艺,又融合了青铜和瓷器的技法。一件作品需集体协作数月才能完成:选择上等紫铜制胎,再取铜丝掐制成纹饰,镶嵌于胎面,而后填敷珐琅釉料,反复烧结,再经磨光、镀金后,方可成器。( )。
“掐丝”虽是小步骤,却最为不易。取铜丝抻拔,再将之轧成扁丝,以指尖发力,用镊子折出棱角,塑出凹凸感。常见的纹饰,有缠枝莲纹图,以单线勾勒,再蜿蜒铺展,方有枝蔓纷繁饱满之感;有鸟类图,将铜丝弯折成尖角,再细密摆布,展现鸟爪小巧、羽翼丰满状……
“点蓝”上色,是点活灵气的关键。即便在方寸之间,也需熏染过渡:制釉阶段,需要将石英、萤石和硼砂等矿物混合,加以高温熬制,将其研磨成细粉,再将每种颜色调配出8至10个色阶;点蓝阶段,需要将釉料填入纹饰框架内,以铜丝的三分之一厚度为宜;烧蓝阶段,需要以高温烧结,直至釉料凝固下凹,再次上色,如此反复三四回。
自景泰蓝诞生起便是宫廷御用珍玩,备受元明清三代皇室备受推崇和喜爱。如今,景泰蓝已成为重要的国家礼品、国内许多公共场所的陈设用品。
18.文中有一处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当,请说明理由,并进行修改。(3分)
19.请结合第一、二段的主要信息,用一个单句给景泰蓝下一个定义。(4分)
20.请在文中括号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上下文衔接自然。(3分)
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2.景泰蓝已经成为国内许多公共场所的陈设用品,请你为前来参观景泰蓝的游客写一则推介语。不超过80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柳宗元、苏轼同属唐宋八大家之列,他们流传后世的经典名篇中总有一些句子拨动你的心弦,激活你的思维,启迪你的智慧。比如:
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苏轼《石钟山记》)
你认同他们的主张吗 请任选其一,联系实际,展开思辨探究,根据自己的观察、体验与思考,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第三单元达标检测
1.C 选项强加因果,根据材料一“到了南朝,四声的发现及其在诗歌中的运用,再加上对用事和对偶的讲究,证明他们对语言的形式美有了更自觉的追求,这对中国文学包括诗、骈文、词和曲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可知,“四声的发现……对偶的讲究”与“南朝时期文人更自觉地追求语言的形式美”之间并不存在因果关系。
2.D “同样是言‘情’,先秦两汉文学不如魏晋六朝文学那样真切”于文无据,原文“先秦两汉与魏晋六朝虽然都讲情,但有本质区别,绝不可同日而语”,只是说其本质不同,没有评价其情感表达真切与否。
3.D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属于战国时期的楚辞作品,根据材料二“从某种意义上讲,很难说《诗经》、楚辞和两汉乐府不是自觉创作的结果……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创作者不是有意进行文学创作,因为在他们的观念中尚无文学的概念,所以他们的创作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创作,自然也就谈不上‘文学的自觉’了”可知,当时屈原的观念中尚无文学的概念,因此他的创作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创作,自然也就谈不上“文学的自觉”。
4.C A.“有韵者笔也,无韵者文也”说法错误,材料一原文为“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B.“一直只以文字的形式流传”不符合文意,材料二原文为“《诗经》、楚辞、两汉乐府从它们所属的音乐体系中脱胎出来后,就只是以文字的形式流传”,这表明它们曾经以音乐的形式流传。D.“更自觉地追求语言形式美”错误,材料一原文为“到了南朝,四声的发现及其在诗歌中的运用,再加上对用事和对偶的讲究,证明他们对语言的形式美有了更自觉的追求”。
5.答案 ①魏晋时期人们重新审视个体生命,从而认识、肯定自身的价值,形成尊重个性、人格的观念,使得魏晋文学创作具有强烈的主体性和抒情性特征。②在《兰亭集序》中,王羲之由眼前的雅集之乐思及暂与久、悲与欢、生与死等人生问题,批判了“一死生”“齐彭殇”的虚妄之谈,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这是作者生命意识觉醒的表现。③在《归去来兮辞并序》中,陶渊明细致描摹了田园生活之美,反复抒发自己回归田园、重返自然的欢愉之情,也透露出对自我与世俗、生命与自然的思考,顺应天性,坚定选择,这是作者独立人格觉醒的表现。
解析 ①根据材料二“由对个体生命的重新审视而激发起来的人的觉醒,使得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创作显示出强烈的主体性色彩”可知,魏晋时期人们重新审视个体生命,“人的觉醒”表现在认识、肯定自身的价值,形成尊重个性、人格的观念,使得魏晋文学创作具有强烈的主体性和抒情性特征。
②《兰亭集序》第一、二段,写兰亭周围优美的环境,交代集会的盛况,强调了集会之乐。第三段,阐明作者对人生的看法,感慨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紧承上文的“乐”字,引发种种感慨。最后一段把笔锋转向了对“一生死”“齐彭殇”的观点的批判,认为那是“虚诞”和“妄作”。由此可见,在《兰亭集序》中,王羲之由眼前的雅集之乐思及暂与久、悲与欢、生与死等人生问题,批判了“一死生”“齐彭殇”的虚妄之谈,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这是作者生命意识觉醒的表现。
③《归去来兮辞并序》中,作者细致地描摹了自己回归田园后的生活,“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抚孤松而盘桓”“悦亲戚之情话……泉涓涓而始流”“怀良辰以孤往……临清流而赋诗”,字里行间洋溢着回归田园、重返自然的欢愉之情;同时,作者也抒发了对宇宙和人生的感慨,“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寓形宇内复几时 ……帝乡不可期”“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表达了作者顺应自然、随遇而安、乐天知命的思想情怀。由此可见,在《归去来兮辞并序》中,陶渊明细致描摹了田园生活之美,反复抒发了自己回归田园、重返自然的欢愉之情,也透露出对自我与世俗、生命与自然的思考,顺应天性,坚定选择,这是作者独立人格觉醒的表现。
6.B 原文说的是“苏坟寺村有两山东西相峙……诸多缘由,苏轼在常州去世后,便于1102年的闰6月归焉于此”,并未说明“最重要的原因是苏坟寺村有两座状若一对细眉的小峨眉山东西相峙,与苏轼老家的眉山极其相似”。
7.B “比喻中作者褒贬自现”无中生有,由“毕竟三苏园已是风光绚丽,情韵万千,让人目不暇接,宛如饱尝一顿山珍海味的大餐后,对路边的野菜野味没有太多的食欲,尽管她是那样清纯和芬芳”可知,作者只是对苏坟寺村的冷清有所感慨,并没有褒贬的倾向。
8.答案 ①“苏轼的村庄”指苏轼生活过的地方,如四川眉州、湖北黄州、海南儋州。②“苏轼的村庄”特指守护了苏轼900多年的河南郏县苏坟寺村。③“苏轼的村庄”指苏坟寺村民对苏轼的景仰、爱护、敬畏与陪伴。④“苏轼的村庄”指苏轼对苏坟寺村民的护佑。⑤“苏轼的村庄”指“守护苏东坡”云村民项目,指打破一方地域、一片村舍的范畴的有了更加宽泛的空间和概念内涵的“云村庄”。⑥“苏轼的村庄”还可指“守护苏东坡”乡村春晚及“我”作为游客对苏轼的景仰、敬畏之情。
解析 解答分析文章标题含义题,可以从表层含义、深层含义等角度展开思考。
从表层含义来看:由原文“说到苏轼的村庄,四川的眉州、湖北的黄州、海南的儋州等都属于苏轼的村庄”可知,“苏轼的村庄”指苏轼生活过的地方,如四川眉州、湖北黄州、海南儋州。
由原文“可有个村庄,却陪伴了苏轼900多年……陪伴下去”“它就是位于河南省郏县的苏坟寺村”可知,苏坟寺村守护了苏轼及其文化,故“苏轼的村庄”特指守护了苏轼900多年的河南郏县苏坟寺村。
从深层含义来看:由原文“一位70多岁的老汉坐在院内……他微笑着说:‘离东坡这样近,还能不好吗!’”“盛夏中午,村民们三三两两地拿着苇席和床单……享受这墓园馈赠的舒畅与快乐”“在村民心中,苏轼既是他们的邻居、家人,又是护佑他们的神灵”“每当初一和十五,不少村民就会来到三苏园中祭拜,深表敬意。许多人家还供奉着东坡”可知,“苏轼的村庄”指苏坟寺村民对苏轼的景仰、爱护、敬畏与陪伴。
由原文“在村民心中,苏轼既是他们的邻居、家人,又是护佑他们的神灵”可知,“苏轼的村庄”也指苏轼对苏坟寺村民的护佑。
由原文“她被村民守护三苏初心不渝的信念与情怀感动,因此发起了‘守护苏东坡’云村民活动,并得到了苏轼宗亲、专家学者的热烈响应”“互联网时代,也许村民的身份已不再仅仅属于一方地域、一片村舍的范畴,而是有了更加宽泛的概念与空间”可知,“苏轼的村庄”指“守护苏东坡”云村民项目,指打破一方地域、一片村舍的范畴的有了更加宽泛的空间和概念内涵的“云村庄”。
由原文“春晚以东坡文化为主题,村民们怀着对三苏的深情厚爱,踊跃参与,争当演员,把一个个充满乡情土味的节目呈现出来”“我住在苏坟寺村的民宿,距三苏园仅200米”“那一夜,我居然梦见了苏东坡”可知,“苏轼的村庄”还可指“守护苏东坡”乡村春晚及“我”作为游客对苏轼的景仰、敬畏之情。
9.答案 ①文章是一篇游记体散文,以“我”的游踪作为行文线索,结尾部分写“我”住在苏坟寺村的民宿中的梦境,使得文章有始有终,结构完整。②这样写是对文章标题“苏轼的村庄”的呼应。③借梦境表现苏轼与苏坟寺村融为一体以及苏坟寺村村民对苏轼的敬仰与爱戴之情。④借写梦境表达“我”对苏轼的尊敬与喜爱之情。⑤借梦境表现苏轼的自洽自得,深化苏轼与苏坟寺村的情感。
解析 从结构上看:文章由“苏轼的村庄”引出苏坟寺村,进而写“我”决心前去看一看苏坟寺村,最后写“我”住在苏坟寺村的民宿中并梦到了苏轼,可见,本文以“我”的游踪作为行文线索,这样写使得文章有始有终,结构完整。
文章标题为“苏轼的村庄”,苏坟寺村也是“苏轼的村庄”,写“我”在苏坟寺村民宿的梦境是对文章标题“苏轼的村庄”的呼应。
从内容上看:文中写在梦境中,“苏东坡已与身边的村庄融为一体,到邻居家串串门,说说话,再把他丰富的学识送到一个个家庭中吧”“在他安息之地,出来散散步,兜兜风,歇息田埂,望着面前的土地,也许情感滔滔,还在酝酿着新的诗文吧”,借梦境表现苏轼在苏坟寺村怡然自得的生活,两者已融为一体,也表达了村民对苏轼的敬仰与爱戴之情。
由原文“我居然梦见了苏东坡”可知,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借写梦境表达“我”对苏轼的尊敬与喜爱之情。
文中写梦境中苏轼“形同歇息,神态坦然”“已与身边的村庄融为一体”“出来散散步,兜兜风,歇息田埂”,表现了梦境中苏轼的自洽自得,这有利于深化苏轼与苏坟寺村的情感。
10.答案 CFG
解析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结构、句意完整,故在其后C处断开。“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长子迈”作主语,“赴”作谓语,“饶之德兴尉”偏正短语作宾语,结构、句意完整,故在其后F处断开。“送之至湖口”,承前省略主语“余”,“湖口”作“至”的宾语,结构完整,故在其后G处断开。故应在C、F、G处断开。
11.D “比喻,打比方”“意思相同”错误。明白/说明,告知。
12.B “对朝廷征召之殷切的不满情绪”“因处境狼狈而产生的愤恨之情”错。材料一叙述多次征召的经过及自己进退两难的尴尬处境,表达的是对朝廷征召的无限感激之情及自己因处境狼狈而产生的忧惧之情。
13.答案 (1)我想奉命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的病一天比一天沉重;想暂且顺应自己的私情,但向上申诉不被许可。
(2)(我)就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虚妄之谈。
解析 (1)“奔驰”,奔走效劳;“笃”,病重;“告诉”,申诉(苦衷)。
(2)“固”,乃,因而,一说本来;“一”,把……看作一样;“齐”,把……看作相等。
14.答案 不一样。李密是忠孝难两全的狼狈,王羲之是“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人生感慨。
解析 材料一中,李密写皇恩深厚,自己进退两难。“寻蒙国恩”“猥以微贱”“非臣陨首所能上报”“欲奉诏奔驰”,写对朝廷征召的无限感激之情;“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极写朝廷逼迫李密赴任的情景;“刘病日笃”点出隐情,将报国恩和尽孝道的矛盾十分恳切而委婉地表现了出来。“臣之进退,实为狼狈”,尽孝道和报国恩的矛盾对立,导致了“进退两难”的困境。据此可得出,李密表达的痛苦是忠孝难两全的狼狈。
材料二第一段,阐明作者对人生的看法,感慨人生短暂,世事无常。先用两个“或”字,评说“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的两种不同的具体表现。然后指出这两种表现虽然不同,但心情却是一样的,侧重写出乐而忘悲。接着由“欣于所遇”的乐引出“情随事迁”的忧,写出乐而生忧,发出“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慨叹,推出生死的大问题。最后引用庄子所说的“死生亦大矣”一句话来总结全段,道出了作者心中“痛”之所在。据此可得出,王羲之表达的痛苦是“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人生感慨。
[参考译文]
材料一:
见《疑难破》。
材料二:
见《疑难破》。
材料三:
见《疑难破》。
15.D “抒情遣兴,含蓄深沉”错,由“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可知,诗人怕霜雪突然来临,把自己辛苦种植的庄稼毁于一旦,就像草那样零落了。这是所有种庄稼的人的担忧,也是诗人忧之所在。诗歌直接写出诗人的担忧。
16.答案 诗人时常沿着野草丛生的田间小路,和乡邻们来来往往,共话桑麻,这样的交谈体现了乡间民风的淳朴。
解析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意思是见面之后不谈世俗之事,只谈论桑麻生长的情况。在诗人看来,与质朴的农人披草来往,不同于官场应酬,不是他所厌恶的“人事”;与农人一起谈论桑麻生长的情况,不同于计较官场浮沉,不是他所厌恶的“杂言”。这样的交谈体现了乡间民风的淳朴。
17.答案 (1)引以为流觞曲水 列坐其次
(2)乌鸟私情 愿乞终养
(3)(示例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
(示例2)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18.答案 “熏染”用法不当。“熏染”的意思为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人的生活习惯逐渐产生某种影响(多指坏的)。此处形容景泰蓝“点蓝”的技法,与人的生活习惯无关,可将之改为“晕染”。
解析 抻拔:抻,拉、扯;拔,把固定或隐藏在其他物体里的东西往外拉,抽出。文中用来写取铜丝的动作,用法恰当。摆布:安排;布置。文中用来写将铜丝弯折后展现出鸟类图的动作过程,用法恰当。熏染: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人的生活习惯逐渐产生某种影响(多指坏的)。此处形容景泰蓝“点蓝”的技法,与人的生活习惯无关,用法不当,可将之改为“晕染”。晕染:指绘画的一种技法,也可用于女士化妆技术操作。调配:调和,配合(颜料、药物等)。文中说调配颜色,用法恰当。
19.答案 (示例)景泰蓝是釉色以蓝色为主,既有绘画和雕刻的工艺,又融合了青铜和瓷器的技法,也被称为“铜胎掐丝珐琅”的一种北京特色传统手工艺品。
解析 下定义必须抓住被定义事物的基本属性和本质属性,多采用单句的形式。
先筛选“景泰蓝”这一被定义事物的属概念:结合第一段可知,“景泰蓝”是一种“北京特色传统手工艺品”。进一步筛选种差特征:“铜胎掐丝珐琅”是“景泰蓝”的别称;由“出现了新的釉色,其中蓝釉尤为出色,从此奠定了其以蓝为主的风格”可知,“景泰蓝”的釉色以蓝色为主;结合第二段可知,“既有绘画和雕刻的工艺,又融合了青铜和瓷器的技法”是“景泰蓝”的工艺和技法特征。
句子的主干是“景泰蓝是……北京特色传统手工艺品”,将“釉色以蓝色为主”“既有绘画和雕刻的工艺,又融合了青铜和瓷器的技法”“也被称为‘铜胎掐丝珐琅’”这些种差特征依次组织起来作为定语,插入主干即可。
20.答案 (示例)景泰蓝制作工艺繁复,最重要的步骤有两个
解析 根据括号的位置看,所填内容应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文讲的是景泰蓝的制作过程,由“一件作品需集体协作数月才能完成”可知,景泰蓝制作工艺繁复;下文选取了“掐丝”和“点蓝”两个关键步骤进行详细介绍。据此推知,此处可填“景泰蓝制作工艺繁复,最重要的步骤有两个”。
21.答案 (示例)景泰蓝自诞生起便是宫廷御用珍玩,备受元明清三代皇室推崇和喜爱。
解析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第一处,“自景泰蓝诞生起便是宫廷御用珍玩”成分残缺,“自景泰蓝诞生起”是状语,“便是宫廷御用珍玩”是谓语部分,句中缺少主语,可将“景泰蓝”和“自”交换位置;第二处,“备受元明清三代皇室备受推崇和喜爱”中,“备受”重复,删去“推崇和喜爱”前的“备受”。
22.答案 (示例)景泰蓝是工艺品界一颗璀璨的明珠。它融合了青铜和瓷器的技法,以其悠久的历史、精细的工艺、典雅优美的造型、鲜艳夺目的色彩,带给人们瑰丽的视觉体验。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近景泰蓝!
解析 为前来参观景泰蓝的游客写一则推介语,要涉及景泰蓝的特征,引导游客走近景泰蓝,了解景泰蓝,肯定景泰蓝在工艺品界的地位。
由文段可知,景泰蓝因在景泰年间制作技艺成熟,使用的釉色多以蓝色为主,故以此得名;它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是北京特色传统手工艺品之一;景泰蓝既有绘画和雕刻的工艺,又融合了青铜和瓷器的技法,制作流程繁复,制作工艺精细,造型典雅优美,色彩鲜艳夺目,可带给人们瑰丽的视觉体验;景泰蓝自诞生起便是宫廷御用珍玩,备受元明清三代皇室推崇和喜爱,历史悠久,是工艺品界一颗璀璨的明珠。
根据以上信息,组织语言,注意要将景泰蓝作为公共场所的陈设用品进行推介和字数要求。
23.[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援引了教材中两篇文言文中的关键句,首先要准确理解这两句话的意思。
“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句意为:“能顺应树木的天性,来使它依照本性生长罢了。”可提炼出关键词“顺天”“致性”。从认同的角度看,顺应天性,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成功。种树如此,治民、育人、创业、习艺、治学等,莫不是如此。从商榷、质疑的角度看,“顺”应是科学合理地“顺”,而非一味迁就、百依百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从育人的角度而言,人需要经过陶冶、教化才能真正成为人,而非听之任之,置之不理。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句意为:“任何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只凭主观臆测来断定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 ”关键词是“目见耳闻”。从认同的角度看,实践出真知,在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时,应以实事求是的态度,通过亲身实践去发现和验证事物的本质,通过身体力行获取第一手资料;而非道听途说、人云亦云、捕风捉影。从商榷、质疑的角度看,人的精力、时间有限,穷其一生也不可能使所有事情都“目见耳闻”,所以有时需要借助他人的经验等间接“实践”。知识代代相传,书中记载的很多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我们是可以借鉴的。当然对于这些间接经验,我们也要仔细甄别,从中寻找真理性的知识。况且事情在我们目见耳闻之后,就一定能断其有无吗 俗话说:“眼见未必为实。”很多时候,人们往往会被事物的表象迷惑,从而看不到其本质。
综合来看,材料中的观点各有其合理性,也有其局限性,因而要全面看待,辩证思考。
写作提示中给出了具体写作任务:“任选其一”,即不必两个主张都议论;“联系实际”要求结合实际生活,根据生活中自己的观察、体验与思考展开论述;“思辨探究”明确了文章的写作方式,要运用思辨的眼光、逻辑推理的形式,辨明道理,给出理由,具有说服力;“议论文”限定了文体,要观点鲜明,运用多种方法充分论证。
写作时,引论部分可以引用苏轼的名句“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作为引子,提出论点:在信息时代,信息繁多而且真伪难辨,唯有通过实践,才能去伪存真,获得真知。本论可分为三个部分。分论点一:理论需用实践验证。阐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但要指出其局限性。通过历史上著名的科学实验(如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或现代科技发展的实例(如互联网技术的更新),说明实践是理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分论点二:实践激发创新思维。在实践中,人们会遇到预料之外的问题和挑战,这些正是激发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契机。通过具体案例(如乔布斯设计苹果手机的过程),展示实践如何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变革。分论点三:个人成长离不开实践。从个人发展的角度,论述实践是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经之路。通过个人经历或名人故事(如鲁迅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过程),强调实践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结论部分总结全文,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勇于实践,敢于探索,不断追求真理和进步。
[参考立意]
①教育,要顺应天性;
②实践出真知,拒绝“臆断”;
③眼见未必为实,耳听未必为虚。
[例文]
行而后知,实践出真知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苏轼的这句名言,穿越千年的时光,依旧振聋发聩。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我们更需铭记:行而后知,实践出真知。
古往今来,无数先贤以他们的实践告诉我们,理论虽宝贵,但若缺乏实践的检验,终将是空中楼阁。伽利略站在比萨斜塔上,让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落下,打破了亚里士多德“重物比轻物下落快”的千年谬误;爱迪生在经历了上千次的失败后,终于点亮了世界上的第一盏电灯,证明了“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袁隆平经过无数次的实验,证明了杂交水稻的优越性,为人类的粮食供给作出了杰出贡献;港口专家张连钢连续十年的科技研发,突破了国外技术封锁,证明了中国可以独立建成全自动化码头。这些历史的见证,无一不在昭示着我们:实践,是通往真知的必由之路。
实践不仅能验证理论,更能激发创新思维。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这些正是促使我们不断思考、不断探索的动力源泉。正如乔布斯在设计手机时,面对市场的种种质疑和技术的重重困难,他没有选择退缩,而是坚持自己的理念,不断试错、不断改进,最终创造出了影响世界的产品。正是这份对实践的执着追求,让他在创新的道路上不断突破自我,最终创造了奇迹。实践,让思维的火花得以闪耀,让创新的种子得以生根发芽。
对于每一个个体而言,实践更是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伙伴。书本上的知识是宝贵的财富,但唯有通过实践,这些知识才能转化为实际的能力,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增添动力。鲁迅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若只是停留在空想的层面,对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只是进行浅层了解,就不会写出那么多慷慨激昂的文字。正是因为他用心实践,才给无数中国人民带去了希望。成功的路上充满了艰辛与挑战,但正是这些实践中的磨砺与考验,让我们学会了坚持与坚忍,让我们在风雨中更加茁壮成长。只有那些勇于实践、敢于挑战的人,才能穿越“明天晚上”的黑暗,迎来“后天”的曙光。
因此,让我们铭记苏轼的教诲,以实践为舟,以真理为帆,勇敢地驶向未知的海洋。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不断追求真理,不断进步成长。因为,实践出真知,行而后知——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