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6《猫》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6《猫》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4-11 19:28: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猫》教案
设计意图:
郑振铎的《猫》是一篇散文式的小说,它主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过三次养猫并最终失去猫的故事来一步步演绎作家的心路历程的变化,实际上折射出的是作家深邃的人格思想:人应当善待乃至关爱身边的一切微小生命,同时要学会勇敢的反省自我的过失。希望学生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深切的体味
文本解读:
“我家”的前两次养猫,主要是为了欣赏、玩耍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然倘能捉鼠那更是意外的惊喜了。一个小生命的出现,给家里带来了无穷的乐趣。此时的“我”正在商务印书馆做编辑,为新文学的建设奔波、忙碌着,工作、创作之余,“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和快乐”。一个献身新文化事业的进步作家,他在紧张的工作间,不去寻找别的娱乐活动,而是静静地看着小猫玩,感受“生命的新鲜和快乐”。这反映了郑振铎天性的淡泊、沉静,也反映了一个处在自然状态的小生命的无穷魅力。
人类所以要驯猫、养猫,就是因为猫可以供人赏 ( http: / / www.21cnjy.com )玩、为人所用,这是人伟大之处,也是人的贪婪之处。“我家”尝到养猫的乐趣,所以第一只猫死后,紧接着养了第二只。这第二只小黄猫比第一只更有趣,更活泼。更难能可贵的是,过了两三个月,它居然会捉鼠了,又好玩、又有用,。
尽管前两只猫给家里带来那么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乐趣,甚至因为它们的亡失使全家伤心得不再养猫,但真正使“我”和全家对猫有一种较深的感受和认识的,却是后来收养的第三只猫。人类驯养动物,使动物老实服贴地为自己服务,但人类对被驯养动物的心里、本性以及智商等的了解却很肤浅,只有在不断的驯养、冲突中,人对动物才有了较为全面、深入的认识。“我家”收养第三只猫,既瘦弱、又难看,似乎还有病。作为一只家猫,它已失去了在大自然中独立生存的能力,它只有投靠人才有可能活下去。但人养猫,不是为了保护动物,而是为了赏玩、捉鼠。这样一只丑而瘦的小猫,怎么会被喜欢呢?最后终因佣人张嫂的热心、大家的怜悯,才收养了它。这只猫注定在家里是不受欢迎的,它难看、懒惰、懮郁,还“特别注意”刚买回来的芙蓉鸟。因此大家对它没有好印象,当它有意识地跟大家亲近时换取的也是一副冷脸。这就是人自私的本性,当你没用时,他绝不理睬你,对人类自己是如此,动物之类更是如此。最后“黄鸟事件”和丑猫的死,才终于使“我”和全家真正认识了这只猫。这只丑猫其实是清白的。而人却是自私的、糊涂的、残暴的、误会伤害了那只可怜的猫,他应该向猫忏悔,应该受到良心的谴责。被赏玩、被利用,最终的命运是走失或者死亡,这就是猫在人类生活中的处境。这只丑猫的死,所以使全家对人与猫的关系有了一种深切的、全新的认识。
郑振铎在约八十年前能对人与动物有这样一种认识,确实不易。
在这个广袤的星球上,人类不是唯一的生命 ( http: / / www.21cnjy.com )形式,也不是唯一具有情感的生灵。我们一直和千姿百态的动物相伴而生。。而人类却一直以万物之灵自居……人类应该反思我们是否有权主宰其他生命形式的生存方式,甚至主宰他们的生死呢,我们是否应该有所反省?
学情分析:上课学校的学生素质较好,课前有较好的预习习惯,课堂发言较为积极。
教学目标:
1、 品析语言,体会作家用语的准确性,重点品味强调句的用词方法。
2、 通过“我”与家人对三只小猫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情感态度的变化,来理解作家深邃的人格思想:人应当善待乃至关爱身边的一切微小生命,同时要学会勇敢的反省自我的过失。
教学过程:
(课前幻灯)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理自知。——苏东坡
一、 教学导入:
播放(一分钟)小猫视频,影片中这些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猫可爱吗?是啊,猫是我们人类的亲密伴侣,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郑振铎先生笔下的《猫》,看看文中“我”的养猫的历程能为我们带来什么样的体会。
二、 整体感知文本:
1、昨天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了是吗,那么现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请同学们花3分钟时间迅速的浏览课文,回顾一下自己昨天所预习的内容,可以在标划一些自己认为深有感触的句子。
2、文章一共提到了几只猫,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养的三只是怎么样的猫,你能不能分别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它们。(与学生共同研读对四只猫的描写,细读文本中的精妙语句)
a、郑振铎先生是怎样写第一只猫的可爱的?(从同学们找出的句子中我们来品味一下这样两个句子。)
花白的毛,很活泼,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常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这个句子为什么用“滚来滚去”这个词语,能不能把它换成“跑来跑去”?
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的消耗过一两个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的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把消耗换成消磨好不好?
明确:消磨是因为无聊,打发时间,消耗是主动的乐意花时间,并且得到了享受。
b、第二只猫与第一只相比怎样?
明确:更活泼、更可爱、还会抓老鼠……
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从哪些词看到它非常的活泼,特别的可爱)
有一次,居然捉到一只很肥大的老鼠,自此,夜间便不再听到讨厌的吱吱声了。
明确:居然就是意料之外的事情,小猫不仅可爱,而且有用。
c、第三只猫也可爱吗?从那些地方看出不可爱?
我们来看个句子,句中哪个词体现它在家中的地位?
如此的,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
明明存在为什么说是若有若无?
3、同学们如果让你们用数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符号“>”来表示作者及家人对这三只小猫的喜好程度,你会怎样排列他们的顺序:从这样的排列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与家人养猫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第二只小猫>第一只小猫>第三只小猫,
明确:人们之所以要驯猫、养猫,就是因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猫可以供人赏玩、为人所用,这是人伟大之处,也是人的贪婪之处。人类养猫是有目的性、自私心的。第三只猫,既瘦弱、又难看,似乎还有病。作为一只家猫,它已失去了在大自然中独立生存的能力,但人养猫,不是为了保护动物,而是为了赏玩、捉鼠。这样一只丑而瘦的小猫,怎么会被喜欢呢?它只是张嫂的热心、大家的怜悯,才收养的。注定在家里是不受欢迎的,当它有意识地跟大家亲近时换取的也是一副冷脸。这就是人自私的本性,当你没用时,他绝不理睬你,对人类自己是如此,动物之类更是如此。
三、 理解阅读
1、由于我与家人一开始就不喜欢第三只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猫,所以当芙蓉鸟被咬死后人们的反应是?(全家人把罪状都按在它头上。应为它对于我们没有贡献。没有给我们带来欢乐。)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请一位同学来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家读一读,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要读出强烈的感情,明确:读出愤怒的语气,从表示感彩的“愤怒”“叫”和表示强调的两个“一定”以及标点符号“!”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请一位女同学来读,明确:对比与“就是那只猫咬死的。”陈述与反问哪个语气强烈?通过双重否定的反问来加强语气。同时“这”这个指示代词也强调了我们的妄断。
2、我们断定是第三只小猫咬死的有什么证据吗?
明确:嘴里好像吃着什么……它一定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由一个不确定的依据得出一个肯定的推断,大家觉得合理吗?假设今天咬死芙蓉鸟的是第二只猫,作者会怎么处理呢?
明确:主观的好恶感情,使“我”一家很快 ( http: / / www.21cnjy.com )形成了对这只猫的偏见:由偏见而产生的猜疑又向前发展了一步,全家不约而同的断言;凶手“一定是猫”!于是在偏见支配下,“我”“怒气冲天”, “惩戒”凶手了。猫成了一个遭受的不公平待遇“不能说话辩诉”的受害者。
这个事件告诉我们人们性格上的一种普遍的什么弱点呢?
提示:或许能让我们联想到以前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的一篇文言文——《智子疑邻》,个人的喜好会影响人的判断,“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yì)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
3、小说安排第四只猫的出现有什么作用?
明确:小说矛盾的激化点,高潮。体现了三猫的无辜,让我发现了自己的“错”……文中他是怎么表达的。听老师读一下,看看那种表达方式更好
我开始觉得我错了;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举个例子:我的学习不好;我的学习是不好。教师小结:强调的方法有多种我们要学会积累。
4、你在文中还能找到表现我悔过的语句吗?
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怨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明确:针的比喻——针的细小映衬了这虽然是小事,针刺伤口小却深。
是啊这是一种深切忏悔,请同学们一起齐读30 ( http: / / www.21cnjy.com )——34这几节表达作者最深情感的语段,思考这样两个问题:刚才大家一致认为家人与我最喜欢的是第三只小猫,那么——
(幻灯出示)A、在这三只猫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我以后的人生影响最大的是那只小猫,为什么?(提示:同学们可以从这三只小猫亡失后,表现我们的态度的语句中找找原因。)
明确:是第三只猫?学生找到后请学生一起朗读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比较14小节?“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好久不养”是因为突然间失去了一个亲爱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同伴,一种失落感久久萦绕在心,缺德的人太气人了,叫人 恨恨难消,养猫固然快乐,可是亡失的痛苦更让人难受,干脆不养了。
“从此永不”是一种负罪感永远不能消除,一见到猫就触发了自己灵魂的伤痛,觉得永远愧对这类生命。
朗读指导:重读“好久不”,读得低沉、余味无穷。“永不”读的深沉痛心。
B、真相大白后,从我的忏悔中同学们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从大白后的忏悔中可以看出我是知错 ( http: / / www.21cnjy.com )就改,同情弱小,善于自省的人。对于一只猫尚且如此悔过,如果冤枉了人,他会怎么做?他的好友鲁迅先生有没有相似的经历——风筝。(幻灯出示材料补充)
《猫》选自《家庭的故事》发表于1925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郑振铎从事小说创作的早期作品。作品中虚构的“我”,是三只猫的主人,他喜欢前两只猫,厌恶第三只猫;他就是前两只猫悲剧的目击者,又是第三只猫悲剧的制造者。这样,作者可以很自然的利用“我”在文章中的地位,借“我”之口,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揭示作品的主题思想,引起读者共鸣,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即使是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从而感到自己的良心受了伤。这些深表忏悔的话,表明了作品中主人公“我”有知错求改和实事求是之心,也表明了作者受到当时颇具影响力的某些人生观念如平等、公正的待人接物,不伤害无辜,不欺凌弱小等观念的影响。
四、 深化主题
同学们对作品深层次的感悟,其实就是作品的主题。有许多作品,从不同角度看,对 主题会有不同的理解,这就是所谓主题的多义性。
(幻灯出示)文艺的对象,应该是被侮辱和被践踏的血和泪。
——《新文学观的建设》郑振铎
(幻灯出示)他揭发黑暗,为的是求光明;他发掘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性,为的是求健全的人生的实现。在强烈的正义感,丰富的同情心,勇敢的笑着、恨着的作家们的笔下,写出来的作品必定是活的,是永生的。 ——郑振铎《文艺作家们向哪里 走?》
在这个广袤的星球上,人类不是唯一的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命形式,也不是唯一具有情感的生灵。我们一直和千姿百态的动物相伴而生……而人类却一直以万物之灵自居……我们是否有权主宰其他生命形式的生存方式,甚至主宰他们的生死呢,读了郑振铎先生的《猫》我们是否应该有所反省??
五、作 业
1、课外找找郑振铎先生的其他文本如《海燕》、《家庭的故事》,了解郑振铎先生。
2、 写一写读《猫》这篇文章的收获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