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培优测试卷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1)(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培优测试卷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1)(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12-27 10:28: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期末培优测试卷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1)
考试时间:80分钟;总分:100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
1.一只鸡重3千克,一只狗比一只鸡重得多,这只狗大约重( )。
A.4千克 B.15千克 C.2千克
2.一个长方形,它的长增加6分米,宽增加2分米,周长增加( )分米。
A.8 B.14 C.16
3.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3次,每份是这张纸的( )。
A. B. C.
4.学校体育社团要购买足球用于延时服务,体育用品商店进行促销活动,现在按半价出售,原来买20个的钱,现在可以购买( )个。
A.10个 B.40个 C.30个
5.要使8□6÷4的商的中间有0,□里最大能填的数字是( )。
A.1 B.3 C.4
6.甲瓶里有果汁400克,乙瓶里有果汁800克,应从乙瓶向甲瓶倒( )克,两瓶果汁就一样重。
A.400 B.300 C.200
二、填空题
7.在括号里填合适的单位。
(1)一个柿子重90( )。(2)一名小学生重40( )。
(3)一头牛重110( )。(4)一个梨重100( )。
(5)小明一顿饭吃大米100( )。(6)一个冰淇淋重150( )。
8.把一张纸分成相等的5份,每份是这张纸的( ),读作( )。
9.正方形有( )个直角,( )条边,这几条边的长度都( )。
10.在算式368÷4中,如果被除数增加( ),商就增加2。如果被除数减少( ),商就减少4。
11.下面运动属于平移的有( )个。
①拉开抽屉;②国旗升降;③电梯上下;④火车笔直前行;⑤拧开水龙头。
12.,如果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 );如果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 )。
13.月月读一本书,每天读102页,第4天应该从第( )页读起。
14.一个长方形长25厘米,宽16厘米,要从中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小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15.水果店里有苹果和梨一共240千克,卖掉苹果50千克后,剩下的苹果和梨一样多。水果店里原来有苹果( )千克。
16.欢欢家离学校550米,一天上学大约走到总路程一半时,发现自己忘带作业,于是又回家拿了作业再上学,这天欢欢上学一共走了( )米。
三、判断题
17.1千克铁比100克棉花重。( )
18.0乘任何数都得0,任何数与1相乘都得1。( )
19.把20千克的大米平均分成5份,每份占这些大米的。( )
20.下面两图中,图甲的周长等于图乙的周长。( )

21.在一段50米长的大路两旁栽树,每隔5米栽一棵(头尾都栽),一共栽了22棵树。( )
四、计算题
22.直接写得数.
5×60= 96÷3= 84÷2= 201×4= 80÷4=
68+17= 71-24= 300×7= 51 + 53 = 85-82 =
23.列竖式计算,打★的要验算。
760×8= ★605÷3= 294÷7=
605×6= ★647÷8= 5×325=
24.计算下面各图形的周长。
五、解答题
25.奶奶买来一块花布给妞妞做衣服,用这块花布的做了一件上衣,做了一条裙子。
(1)做上衣和做裙子一共用去这块花布的几分之几?
(2)做上衣比做裙子少用这块花布的几分之几?
26.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3倍,小明和爸爸的年龄和是48岁,爸爸和小明各是多少岁?
27.朝阳小学组织400名同学去看电影,每个放映厅座位数相同,坐满3个放映厅后,第4个放映厅坐了55名同学。每个放映厅有多少个座位?
28.一壶油连壶重5千克,用去一半油后,连壶重3千克,一整壶油重多少千克?壶重多少千克?
29.一个修路队第一周修路410米,第二周修的是第一周的2倍,第三周修的比前两周的总和少70米,第三周修路多少米?
30.如图,从长方形纸片上减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的小长方形周长是多少厘米?
(
…………○…………内…………○…………装…………○…………订…………○…………线…………○……………………○…………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B
【分析】由题意可知,一只鸡重3千克,一只狗比一只鸡重得多,所以在三个选项中选择比3千克大的多的选项即可。
【解答】已知一只鸡重3千克,一只狗比一只鸡重得多,三个选项中,2千克比3千克小,所以不符合;4千克只比3千克大1千克,也不符合;15千克比3千克大12千克,符合;所以比3千克大的多的选项为15千克。
故答案为:B
【重难点】本题的关键是比较数值的大小,注意什么情况下是重得多的情况。
2.C
【分析】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把数据代入数据计算解答。
【解答】(6+2)×2
=8×2
=16(分米)
所以周长增加16分米。
故答案为:C
【重难点】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长方形周长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3.A
【分析】根据分数的初步认识:一个整体被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1份占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据此解答。
【解答】将正方形纸对折一次,就是将正方形纸平均分成2份,其中一份占它的
将正方形纸对折两次,就是将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其中一份占它的
将正方形纸对折三次,就是将正方形纸平均分成8份,其中一份占它的
故答案为:A
4.B
【分析】由题意得,商店进行促销活动,足球按半价出售,那么原来买1个足球的钱,现在可以买2个足球。原来买20个足球的钱,现在可以买2个20那么多个足球。据此解答。
【解答】20×2=40(个)
故答案为:B
5.B
【分析】因为百位上8够商2,要使8□6÷4的商的中间有0,十位上的数应比除数小,即最大能填3。据此选择。
【解答】根据分析可知:
要使8□6÷4的商的中间有0,□里最大能填的数字是3。
故答案为:B
6.C
【分析】根据题意可先用减法计算出甲、乙两瓶果汁的重量差,然后用甲、乙两瓶果汁的重量差除以2,即可计算出要使两瓶果汁一样重,应从乙瓶向甲瓶倒的重量,依此计算。
【解答】800-400=400(克)
400÷2=200(克)
应从乙瓶向甲瓶倒200克果汁。
故答案为:C
【重难点】此题考查的是整百数与一位数的除法计算,先计算出甲、乙两瓶饮料的重量差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1)克/g
(2)千克/kg
(3)千克/kg
(4)克/g
(5)克/g
(6)克/g
【分析】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克、千克、吨,根据生活经验并结合数据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即可。
【解答】(1)一个柿子重90克。
(2)一名小学生重40千克。
(3)一头牛重110千克。
(4)一个梨重100克。
(5)小明一顿饭吃大米100克。
(6)一个冰淇淋重150克。
【重难点】本题考查对质量单位的认识与运用,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数据的大小,灵活地选择。
8. 五分之一
【分析】分数的意义:一个整体被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1份占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据此解答即可。读分数时,先读分母,再读“分之”,最后读分子。
【解答】把一张纸分成相等的5份,每份是这张纸的,读作五分之一。
【重难点】本题考查分数的意义和分数的读法。注意读分数时,先读分母再读分子,不要读错顺序。
9. 四 四 相等
【解答】
如上图:根据正方形的特征可知:正方形有四个直角,四条边,这几条边的长度都相等。
10. 8 16
【分析】因为被除数里有几个除数,商就是几;所以当商增加2,被除数就增加2个除数,用4乘2计算;当商减少4,被除数就减少4个除数,用4乘4计算;据此解答。
【解答】根据分析:4×2=8,所以如果被除数增加8,商就增加2;4×4=16,所以如果被除数减少16,商就减少4。
11.4
【分析】平移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直线方向做相同距离的移动,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
旋转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点按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运动叫做图形的旋转运动。
【解答】①拉开抽屉,是抽屉沿“轨道”做直线运动,抽屉的大小、形状、方向都不发生变化,属于平移现象。
②国旗升降,是国旗沿“旗杆”作直线上、下运转,国旗的大小、形状、方向都不发生变化,属于平移现象。
③电梯上下,是“轿体”沿直线上、下运动,“轿体”的大小、形状、方向都不发生变化,属于平移现象。
④火车笔直前行,是火车沿铁轨做直线运动,火车的大小、形状、方向都不发生变化,属于平移现象。
⑤打开水龙头,是“把手”绕中心轴转动,大小、“把手”的大小、形状不变,但方向变了,属于旋转现象。
则属于平移的有4个。
【重难点】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发生变化而形状、大小不变。区别在于,平移时物体沿直线运动,本身方向不发生改变;旋转是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运动,本身方向发生了变化。
12. 7 6
【分析】根据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方法: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首位,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被除数的前二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都要比除数小。
(1),如果商是三位数,那么被除数的首位大于或者等于除数,即□可以填的数要大于或者等于7,□可以填7、8、9,其中7最小,所以□里最小填7。据此解答即可。
(2),如果商是两位数,那么被除数的首位小于除数,即□可以填的数要小于7,因为□是被除数的首位,不可能是0,因此□可以填1、2、3、4、5、6,其中6最大,所以□里最大填6。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1),如果商是三位数,□可以填7、8、9。
因为7<8<9,所以□里最小填7。
(2),如果商是两位数,□可以填1、2、3、4、5、6。
因为1<2<3<4<5<6,所以□里最大填6。
13.307
【分析】先用乘法求出前3天共读了多少页书,再加1,就是第4天开始读的页数。
【解答】102×3=306(页)
306+1=307(页)
第4天应该从第307页读起。
14.50
【分析】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就是长方形的宽。剩下部分是一个长方形,长是原来长方形的宽16厘米,宽是(25-16)厘米。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把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即可。
【解答】25-16=9(厘米)
(16+9)×2
=25×2
=50(厘米)
一个长方形长25厘米,宽16厘米,要从中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小长方形的周长是50厘米。
15.145
【分析】根据题意,苹果和梨的质量和是240千克,质量差是50千克,根据和差问题的解题公式:(和+差)÷2=大数,计算出苹果的质量。
【解答】(240+50)÷2
=290÷2
=145(千克)
水果店里有苹果和梨一共240千克,卖掉苹果50千克后,剩下的苹果和梨一样多。水果店里原来有苹果(145)千克。
【重难点】本题解题关键是找出题目中两种量的和与差各是多少,再根据和差问题的解题公式:(和+差)÷2=大数,列式计算。
16.1100
【分析】一天上学大约走到总路程一半时,又折回家中,此时已经走的路程正好是一个全程即550米,再从家走到学校还要走550米,即这天欢欢共走了2个550米,550乘2即可求出这天欢欢走的总路程。
【解答】550×2=1100(米)
这天欢欢上学一共走了1100米。
17.√
【分析】把1千克换算成用克作单位再与100克比较大小即可。
【解答】1千克=1000克
1000克>100克,1千克>100克。
1千克铁比100克棉花重。
故答案为:√
【重难点】此题考查的是质量单位千克、克之间的换算与比较,熟记千克、克之间进率是解题关键。
18.×
【分析】根据乘法运算的相关知识可知:0和1都是较特殊的数,那么首先看0和任何数相乘。例:0×5=0;0×10=0;也就是说0乘任何数都得0。再看任何数与1相乘,例:1×5=5;1×10=10。通过这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知道任何数与1相乘,得到的结果都是这个数的本身,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由分析可知:0乘任何数都得0,任何数与1相乘都得1。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9.√
【分析】根据对分数的初步认识可知,分母表示平均分的总份数,分子表示取其中的份数,依此判断。
【解答】把20千克的大米平均分成5份,每份占这些大米的。
故答案为:√
20.×
【分析】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周长。甲的周长是图中红色线段的长度和,乙的周长是图中红色线段的长度和,比较甲和乙的周长即可。
【解答】下面两图中,图甲的周长大于图乙的周长。

故答案为:×
【重难点】熟记周长定义并灵活运用是解题关键。
21.√
【分析】在不封闭的道路上植树,两端都要植,则植树棵数=间隔数+1。每隔5米栽一棵,50米长的大路一边有(50÷5)个间隔,大路一边可以栽树(50÷5+1)棵,大路一边栽树棵数乘2即可算出一共栽了多少棵树。
【解答】50÷5+1
=10+1
=11(棵)
11×2=22(棵)
在一段50米长的大路两旁栽树,每隔5米栽一棵(头尾都栽),一共栽了22棵树。
故答案为:√
【重难点】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植树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明确两端都要植树时,植树棵数等于间隔数加1。
22.300 32 42 804 20 85 47 2100 104 3
【解答】解:5×60= 300 96÷3= 32 84÷2= 42 201×4= 804 80÷4= 20
68+17= 85 71-24= 47 300×7= 2100 51 + 53 = 104 85-82 = 3
23.6080;201……2;42
3630;80……7;1625
【分析】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用一位数从多位数的个位乘起,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对着这一位商0。除的过程中每一步的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是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解答】760×8=6080 ★605÷3=201……2 294÷7=42
验算:
605×6=3630 ★647÷8=80……7 5×325=1625
验算:
24.100分米;120分米;22厘米
【分析】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这个图形的周长,图一为正方形,通过平移可知,图二的周长等于长40米、宽20米的长方形的周长(图见解答),图三的周长等于四条边长的总长度,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依此计算。
【解答】图一的周长:25×4=100(分米)
图二的周长:
(40+20)×2
=60×2
=120(米)
图三的周长:4+4+8+6=22(厘米)
25.(1)
(2)
【分析】(1)把这块花布的面积看作“1”,把做一件上衣用去的几分之几和一条裙子用去的几分之几相加就是一共用去这块花布的几分之几;
(2)把这块花布的面积看作“1”,用做一条裙子用去的几分之几减一件上衣用去的几分之几即可求解。
【解答】(1)
答:做上衣和做裙子一共用去这块花布的。
(2)
答:做上衣比做裙子少用这块花布的。
【重难点】本题重点考查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时,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26.36岁;12岁
【分析】先把小明的年龄看作1份,则爸爸的年龄为3份,小明和爸爸的年龄和就是四份,为48岁,这样可以求出1份代表多少岁,便能求出爸爸和小明的年龄分别是多少。
【解答】由分析得,一份为:
(岁)
爸爸的年龄:12×3=36(岁)
小明的年龄:12×1=12(岁)
答:爸爸36岁,小明12岁。
【重难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数的认识,解题关键在于要准确找出题目中谁的量为一份,并依此求出其他量之间的关系。
27.115个
【分析】要先弄清楚坐满的3个放映厅一共有多少人,总人数-第4放映厅人数=坐满的3个放映厅总人数,再根据每个放映厅座位数相同可知3个放映厅人数是平均分的,用除法解决;据此解答。
【解答】(400-55)÷3
=345÷3
=115(个)
答:每个放映厅有115个座位。
【重难点】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8.4千克;1千克
【分析】一壶油连壶重5千克,用去一半油后,连壶重3千克,那么一半油的重量是5-3=2千克,一整壶油的重量=一半油的重量×2;剩余一半油连壶重3千克,那么壶的重量=整壶油连壶的重量-整壶油的重量,据此列式解答。
【解答】5-3=2(千克)
2×2=4(千克)
5-4=1(千克)
答:一整壶油重4千克;壶重1千克。
【重难点】从连壶重5千克到连壶重3千克,减轻的就是用去一半油的重量,明确这点是解答的关键。
29.1160米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先用第一周修路的410米乘2,求出第二周修路多少米;再用第一周修路的长度加上第二周修路的长度,然后减去70米,即为第三周修路多少米,据此作答。
【解答】根据上述分析可列式为:
第二周修路:410×2=820(米)
第三周修路:410+820-70
=1230-70
=1160(米)
答:第三周修路1160米。
30.40厘米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从这个长方形纸片上减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等于长方形的宽,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由图可知,红色的边是减去的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也是小长方形的长,绿色的边是小长方形的宽。小长方形的长+宽是20厘米,用20×2即可求出小长方形的周长。
【解答】由分析可知:
20×2=40(厘米)
答:剩下的小长方形的周长是40厘米。
【重难点】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及应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