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2课《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2课《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4-11 20:29: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安徽 刘建明
(本课例系葛维春主持的安徽省科学规划课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优秀中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个案与机制研究”成果,获阜阳市多媒体教学设计大赛一等奖。课例作者刘建明,系该课题实验学校课题组长,阜阳市教坛新星,安徽省农远应用新星、安徽省中学语文优质课大赛二等奖获得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朗读课文,熟读成诵;积累重点文言词语,掌握其读音和意义;学习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结构全文的写法。
2、 过程与方法:在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深入品味优美意境;通过同学们的合作探究,理解文章的主旨及作者的内心情怀。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笔下的桃源美景,理解作者的美好社会理想。
[教学重点]
积累掌握文章出现的文言词语,学习文章的写法。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和认识作者笔下的美好社会理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一位大人物,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大家喜欢听吗?(点击幻灯片1中 陶渊明图片,播放多媒体动画)
从大家的笑容,我就能感受到大家的心情,现在,就请同学们来介绍有关作者。(学生介绍后,多媒体展示陶渊明简介)
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就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出身于破落官僚地主家庭。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因不满当时士族地主把持政权的黑暗现实,任彭泽令不足三月即辞官归隐,作《归去来兮辞》,自明本志。从此“躬耕自资”,直至六十三岁在贫病交迫中去世。他长于诗文辞赋,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隐寓着他对腐朽统治集团的憎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但也有宣扬“人生无常”、“乐天安命”等消极思想。
好,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大诗人,听他给他大家讲一个神奇而又浪漫的故事。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一读:
① 听一听,听课文,注意字音。在听后,请同学读出屏幕中所标注的字音。
② 学生试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把语句读通顺,注意文中停顿。
忘/路之远近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③学生放声朗读,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情感。
2、译一译:
①学生圈点勾画,试译短文。
②请同学翻译屏幕所出示的重点词句。
③翻译课文比赛。
3、背一背:学生再读课文,试背自己感兴趣的段落。
4、理一理:根据提示,请同学讲述桃源故事,可以加上自己的想像。
提示:发现桃源──进入桃源──作客桃源──辞别桃源──再寻桃源
(揭示文章的线索:渔人的行踪)
三、精读课文,品析探究
1、作者笔下的桃花源真是个美丽的地方,是作者陶渊明心中的理想社会,你能说一说桃花源美在哪里吗?
教师示范:桃花源的环境是美的。从“土地平旷 ( http: / / www.21cnjy.com ),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一句可以看出,人们的房子修建得整整齐齐的,房前屋后像花园一般,桃花源美在风景秀丽。
学生说的内容可能有:桃花源人们的生活是美的。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可以看出,老人孩子都生活得愉快高兴,可见人们的生活一定富足、安定。
桃花源中人们之间的关系是美的。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可以看出,人们聚居在一起,彼此之间融洽和谐。
桃花源中的人情是美的。从“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可以看出,一家的客人便是全村的客人,他们是那样热情、慷慨。
2、桃花源那么美,你觉得在那样的时代,能真实存在吗?你能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根据吗?
示范:这的确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作者在叙述中给我们留下了多处疑问:比如,故事模糊,文章从不交代确切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姓名。
第二,神秘,“便扶向路,处处志之”,但立即原路去找就再也找不着了,犹如海市蜃楼一般;
第三,矛盾,“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却又不知历史时事;
第四,完美,这里风景秀丽、宁静和谐、民风淳朴,人人平等、相互关爱、和平安定,这样一个温暖自足的完美胜地只应天上才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有可能涉及问题:结尾提到生活中的南阳刘子冀,是不是真的呢?作用是什么?)
结论:以上种种,给桃花源蒙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了一层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神秘面纱,作者似乎是有意给读者留下这些破绽,来告诉人们,这只是一个虚构的理想世界罢了。
3、既然是虚构的社会,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呢?
(多媒体展示写作背景)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约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永初二年(421),即南朝刘裕弑君篡位的第二年。这时作者归隐田园已经16年了。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代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岁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同时,东晋王朝承袭旧制,实行门阀制度,保护高门士族贵族官僚的特权,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像陶渊明这样一个祖辈父辈仅做过一任太守一类官职,家境早已败落的寒门之士,当然就“壮志难酬”了。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义熙元年(405),他仓促而坚决地辞去了上任仅81天的彭泽县令,与统治者最后决裂,长期隐居田园,躬耕僻野。
他虽“心远地自偏”,但“猛志固常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仍旧关心国家政事。元熙二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总结:原来是因为作者所处的社会黑暗的缘故!
四、拓展延伸
桃花源也代表了劳动人民渴望和平安宁 ( http: / / www.21cnjy.com )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古代的劳动人民是多么盼望有这样一方净土并长期住下去啊。同学们,我们再讨论一个有趣的问题,你是否愿意长期生活在这个桃花源里
只要学生说的合理,教师就予以肯定。
五、教师小结
陶渊明因生活在战乱频繁的环境里,因而构想了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心目中的理想社会,这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客观上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剥削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他理想中的社会却又是非常原始的,现在看来,并不是真正的理想社会。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课下观看中国动画片《桃花源记》,并请学生思考:动画片中讲述故事的方式与本文有何不同?你认为哪种方式更好?说出理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