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财奴》教学实录
执教者:郑晓龙
(首都师大附中)
(上课,师生互致问候。)
教师: 今天,咱们一起学习《守财奴》。哪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小说的作者?
学生: 作者是法国的巴尔扎克,我曾经读过他的另一部小说《高老头》。
教师: 那么,他的《人间喜剧》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
学生: 是巴尔扎克全部九十六部小说的总称。
教师: 巴尔扎克是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义作家,他用毕生的心血在塞纳河畔筑起一座不朽的文学金字塔——《人间喜剧》。其中《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是他的代表作。今天咱们要学的节选自《欧也妮· 葛朗台》中《家庭的苦难》一章。《守财奴》的题目是课文编者加的。根据大家的预习理解,你认为这个题目好吗?如果不好,你可以拟一个你认为好的题目吗?
(由题入手,明里是讨论题目的好坏,实质却是引导学生总体把握文章内容。一举两得。)
学生:我认为不错。因为节选部分的主人公是葛朗台,这个人物的主要特征是是守财,所以以“守财奴”或“吝啬鬼”“聚敛狂”之类都可以。
学生:小说的主要情节是抢夺女儿梳妆匣、诱骗 ( http: / / www.21cnjy.com )女儿放弃财产继承权、以及临终守密室抓十字架,这些事发生在家里,写出了家的变化,所以可以用“家的变迁”作题目。
教师:小说是主要写家事,而家中诸如儿女婚嫁 ( http: / / www.21cnjy.com )、亲人故世、财产分配等就是家中大事了。作者正是把葛朗台放在独生女儿的爱情,妻子的生命,自己的生命和金钱的关系的取舍上,放在对父女情、夫妻爱等人间至情的处理上,通过人物的自我表现来塑造人物表达主题的。所以以“家的变迁”为题目是有一定道理的。
(以评论的方式,肯定其闪光点,最能激发学生的热情。)
学生:我认为在亲情与金钱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系的处理上,葛朗台放弃父女情夫妻爱而只取金钱,在金钱面前暴露了人性的弱点,即贪婪和愚昧。所以从小说主题角度考虑,可以命名为“爱的沦丧”或“人性的泯灭”或者“钱与爱”。
(鼓掌。)
教师:大家的鼓掌肯定了这位同学分析理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深刻。小说拟题可以从主人公、情节、主题、环境等多角度考虑,还要考虑到鲜明、生动、含蓄,引人入胜,大家可以从刚才的题目中选择,或者重新拟定。
(教师对学生讨论发言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总结,没有否定任何一个同学的意见,哪怕是不太准确的意见,而是提出一个准则让同学思考,一方面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心中那个题目,另一方面又最大最限度地保护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
教师:鲁迅先生说:“高尔基很惊服巴 ( http: / / www.21cnjy.com )尔扎克小说里写对话的巧妙,以为并不描写人物的模样,就能使读者看了对话,便好象目睹了说话的那些人。”这是说作者的人物语言高度的个性化,而作者还善于捕捉描绘传神动作的细节刻画人物。请大家从文中找出你认为最生动传神的细节,把你的感受理解介绍给大家。
(引用名言过渡到另一个内容,特点是“细”,总括为个性语言和细节描写两方面的“细”。)
学生:葛朗台发现梳妆匣时,“一见丈夫瞪着金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眼光”的“瞪”字比较生动,作者虽然没有细致描写“瞪”的神态,但从葛朗台的妻子的反应“上帝呀,救救我们!”可以看出其凶狠贪婪。因为他善良温柔隐忍的妻子最理解丈夫的脾性,她反应之强烈说明她知道丈夫要做什么。
教师: 那么,她的丈夫究竟做了些什么?
学生:“老头身子一纵,扑向了梳妆匣”。“纵”和“扑”动作幅度之大之凶猛,骇人听闻,有力表现了攫取占有的强烈欲望。
学生: 我认为在“纵”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扑”的细节描写中还体现了作者对葛朗台的嘲讽。因为动作的主语是“老头儿”,“老头儿”和“老虎”形成鲜明对比;而“老虎”和“睡着的婴儿”又形成对比。正是在对比中刻画了葛朗台的贪婪和凶狠。
教师:七十多岁的“老头儿”动作却这样迅捷有力,这可能吗?
学生:我认为作者的描写过于夸张,七十六岁的人动作已经迟缓无力,所以描写失真。
学生:我认为是合乎情理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为金子是葛朗台毕生孜孜追求的东西,人往往是渴望追求的东西一旦可能得到,会爆发出超常的力量,所以葛朗台在金子面前勇往直前是符合实际的。
(鼓掌。)
教师:作者是用了夸张的手法,但正像刚才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位同学说的,这个夸张是合乎艺术真实的,正象李白“白发三千丈”不一定合乎生活真实,但却真实地写出了无边的愁绪,因而是有表现力的。
(肯定前一位同学对夸张手法的认定,这是从错误中发现闪光点;也肯定后一位同学的解释。这就是对正确的激励。)
学生:我不明白,葛朗台拿着宝匣往窗前走的时候,嘴里却说“什么东西?”没看清什么东西为什么就抢?
教师:这位同学的发现确实有意思,是看清还是没看清?没看清就抢是否是作者疏忽?
(这是老师无法课前备课的内容,是学生的意外发现,但老师没有逃避,而是继续引导向深入。)
学生:他没看清镶着金块的匣子是什么东西,但看清了金子,所以就抢。
学生:我认为他连金子也没看清,或许他只是看到了一点闪光,因为葛朗台是金子的执着狂,执着到了看到闪光就抢的地步。这样更突出其贪婪。
(鼓掌。)
教师: 妙!这种理解更符合人物的性格。文章下面也写到“是真金,金子!”那么,他手里拿的这个东西是叫“金子”吗?
(从动作转向语言。衔接自然,从动作是否看清匣子,自然转到守财奴“眼见”与“口言”的差异性,转到个性语言的分析。)
学生:应该叫“匣子”,虽然匣子上镶有金子,但是金子只是装饰,而主体还是匣子。
教师:那他为什么不称它为匣子呢?
学生:因为在金子占有狂的眼里,看到的不是匣子,他对非金子的东西常常熟视无睹,而抢眼的只有金子。
教师:这种解释本身就是有力地讽刺,且入骨三分。
学生:我觉得葛朗台抢到金子以后,直接流露出了自己的喜悦,高兴地像个孩子,说明他还是比较诚实的。
(笑)
教师:那些地方怎样流露出他的喜悦?
学生:作者用了三四个语气词,用了六个感叹号,三个问号,表现了对出乎意料的收获和认为女儿占了便宜的不能自禁的喜悦。
学生:在他眼里根本没有爱情之说,只有金钱交易,他玷污了女儿的爱情。
学生:还有,这一段话语言比较简短,便于表达他喷薄而出的狂喜。
学生:我认为葛朗台是个很有心计的人,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面骗取女儿放弃继承劝就可以看出。所以他并不诚实,他发财就是靠抢和骗而来的。这一会儿只是他得到金子后的忘乎所以而已,因为他本来就是拿定主意准备来“巴结”女儿的。
教师:是的,葛朗台的这一段富有个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话确实很精彩,感叹句,疑问句兼用,语调急促,语流简短,惊叹惊喜语气喷薄而出,而且“美丽的金洋”“这交易划得来”,都充分暴露了守财奴充满铜臭的灵魂。大家的理解与体会正确、深刻。
(由抢匣子到巴结女儿的言辞,再到弥留之际的语言。这些都转换自然而且中心突出。)
学生:我觉得葛朗台剥夺女儿继承权目的将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达到时说的话和动作也很精彩。“别多嘴,克罗旭。一言为定”,然后又写他“抓起”女儿的手放在自己手中一“拍”。他的语言和动作,让人觉得是生意场买卖达成时的拍板成交,没有点点的父女之情,有的只是商人的讨价还价。撕去了原来装老卖傻,赤裸裸地暴露了投机商的真面目。
教师: 能否把“别多嘴,克罗旭”改为“克罗旭,别多嘴?”
学生:不能。因为他担心克罗旭多嘴,女儿反悔,急于制止,所以先说“别多嘴”恰好反映了他的特定的心理。
学生:葛朗台弥留之际,女儿跪在面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吻着他冰冷的手要他祝福的时候,我以为他会说些忏悔动情的话,因为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没想到他竟然说出了“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帐!”这样无情的话。
教师:是的,这句葛朗台“经典”的话,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确给守财奴的一生画了个圆满的句号。他真正为金钱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不已”,无怪作者说“基督教应该是守财奴的宗教”。这让我们想起了关于马克·吐温的一则名为“一针见血”的笑话:一个富翁镶了一只假眼——
学生:别人都说跟真的一样。有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他问马克·吐温哪只眼是假的,马克·吐温一下指出了他的假眼。富翁问他何以看得那么准,他说“因为只有这只眼还有一点点仁慈”。
教师:那“一点点仁慈”还是假的,这个故事用在葛朗台身上也是“一针见血”!
好,下课!
(引用马克·吐温的幽默轶事总结全文,巧妙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