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拔高练习
一、选择题
1.1953年,中国共产党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这个过渡时期是指( )
A.1949~1956年
B.1949~1953年
C.1950~1956年
D.1949~1952年
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其中一化是指( )
A.工业化
B.农业化
C.商品化
D.专业化
3.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举办“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示会”,他们准备的以下图片资料中,不适合采用的是( )
4.1954年北京著名的中药老店同仁堂的经理乐松生带头响应政府号召,主动接受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政府对同仁堂的改造方式是( )
A.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B.建立股份有限公司
C.转变为公私合营企业
D.转变为国营企业
5.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第二次历史性巨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这两件大事相关的年代分别是( )
A.1949年、1951年
B.1949年、1952年
C.1949年、1954年
D.1949年、1956年
6.下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最早应出现
于( )
A.1949年
B.1952年
C.1953年
D.1956年
7.三大改造的完成在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最突出的意义在于( )
A.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B.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础
D.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8.1956年,一位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银亮的翅膀!万里的远航!在清朗的日子闪射着辉煌的阳光”,这首诗应是在表达( )
A.三大改造完成背景下的欣喜
B.“大跃进”开始初期的信心
C.对未来中国全面开放的期待
D.对解放战争胜利的美好祝愿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表格,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美国、印度钢产量的比较
材料二 1957年中国钢、原煤、粮食、棉增长表
(1)表格一说明了什么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我国政府采取的有效措施是什么?成效如何?
(2)表格二中提供的数字说明了什么?对比表格一和表格二,你的认识是什么?
10.识读下列两幅图片:
请回答:
(1)图一与哪一事件有关?写出其起止时间。这一事件的完成有什么意义?
(2)图二中的“社”指什么?
(3)据图说明土地所有权发生的两次变化。
(4)党和人民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调整农村政策说明了什么道理?
三、活动探究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私合营,当时对于很多资本家来说,好比是一种撕心裂肺的痛。自己几辈人辛辛苦苦创办的家业就这样交出去,心里真是“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
材料二 1956年荣毅仁代表上海工商界集体给毛泽东写信,表示要在6天内实现上海全行业公私合营。他说:“我已经在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表示了决心:我一定把所得的利润以投资企业和购买公债的方式,用来支援国家的建设。我个人愿意在任何工作岗位上来尽我的责任,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主义有贡献的人。”
材料三
上述材料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情况,依据所学知识回答:
(1)这一时期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什么?当时是怎样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
(2)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什么意义?
(3)从材料叙述的现象和荣毅仁等“红色资本家”的出现到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说明了什么?对此你有什么感悟?
答案解析
1.【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中共中央提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故选A。
2.【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我国在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指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3.【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识图运用能力。A、B、C都是一五计划期间的建设成就,而青藏铁路建成通车是在2007年,故符合题意的为D。
4.【解析】选C。三大改造时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方式是公私合营。
5.【解析】选D。20世纪中国社会三次历史性巨变: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在1949年10月1日,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6.【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运用能力。从图表分析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这种情况的出现应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结果,联系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1956年,可知答案为D。
7.【解析】选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故选D。
8.【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事件发生时间的识记情况,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为“1956年”,三大改造于1956年完成,其余各项与1956年均不相符。
9.【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比较、分析、归纳能力。第(1)题的第一问和第(2)题的第一问,都重在分析表格、概括回答。第(1)题的其他问题,依据教材回答即可。第(2)题的第二问,属于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说明当时我国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也不如印度。制定了“一五”计划。到1956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2)说明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农业、工业产量呈明显增长趋势,尤其是工业产量。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能够战胜一切困难,解决各种问题。
10.【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比较、分析、归纳能力。两幅图片反映了我国建国初期,农村生产关系变革的史实。图一是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图二是1953~1956年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第(1)题是土地改革的时间和作用,属识记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题回忆教材有关知识容易作答。第(3)题稍有一些难度,土地改革是把地主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将农民土地所有制转变为集体土地所有制。第(4)题考查运用历史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答案与题意相符,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土地改革。1950年到1952年。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
(2)农业生产合作社。
(3)图一:地主土地所有→农民土地所有。
图二:农民土地所有→集体土地所有。
(4)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尊重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答出一点即可)
11.【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现历史知识和深入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材料可知,三则材料反映的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第(1)、(2)题属简单题目,结合所学知识即可迎刃而解。第(3)题属于开放性题目,关键是通过材料分析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功的原因,并由此说出自己的感悟,成功原因可以结合当时的政策、中共的说服教育以及一些开明资本家的带头作用和民族资产阶级个人的思想觉悟等进行分析,感悟可结合顺应时代发展、把握好时代的脉搏等方面谈,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实质: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过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从以加工订货为主向公私合营过渡,后来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浪潮,1956年底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说明民族资本家的心态经历了恐慌、疑虑、担忧和心存不安这样一个复杂的过程。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民族资本家心态的转变,同中国共产党正确的政策、恰当的说服教育以及民族资产阶级个人的思想觉悟是分不开的。
感悟:顺应时代发展,把握自己命运等。(言之有理即可)
课件28张PPT。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第4课目录12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第一个五年计划1.了解过渡时期的含义和过度时期总的内容
2.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3.知道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学习目标重点: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难点: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趣味导入 你们知道新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是在哪个时期生产出来的吗?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在工业方面还取得了哪些成就?第一个五年计划又是怎么回事?思考:第一辆“解放”牌汽车自主预习1、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背景、时间、目的、基本任务、建设成就、意义?
2、三大改造指的是对哪三个行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3、国家分别采取了什么对此进行改造?什么时候改造进入高潮?
4、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意义?
建国初期的经济情况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的比较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一五计划的时间:
一五计划的任务:
1953—1957任务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123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什么要以发展重工业为主?①当时的国情,中国的工业基础太薄弱。
②受苏联发展的影响第一辆“解放”牌汽车武汉长江大桥第一架飞机沈阳机床厂“一五”计划取得的成就川藏公路全线通车 鞍山大型轧钢厂鞍钢产出的第一批钢板青藏铁路小组讨论: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必要性(原因):建国后,经过土地改革,消灭了土地封建剥削制度,农民分到了土地,但在当时的条件下,分散落后的农民个体经济影响了生产的发展,不能满足国家对工业化地需要。结果:方式:
目的: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合作生产。在加入合作社以后,土地等生产资料都变成了合作社的公有财产,原本人为分割开的土地又都连成了一片。农村互助合作运动在轰轰烈烈地进行。这是某村在大会上选出的模范生产小组邯郸市郊区酒务楼村农民积极报名入社 1952年秋,河北遵化王国藩领导的合作社,23户贫农,全社仅有一头驴,入社三条腿,还有一条腿是别社的,农民家里一穷二白,生产资料极为缺乏,人们称这个社是“穷棒子社”。就是这么一个穷棒子社,依靠自己的劳动,去离该村35里的深山打柴,1952年冬季到1953年春季共卖了400多元,帮助一些困难户解决了生活问题,还为社里添置了一头牛,一只驴,30只羊,一辆铁轮车,还有一些生产资料。到了1953年冬季,社里又添置了1头骡子,5头牛,65只羊,12只猪,1辆铁轮车,还有喷雾器等生产工具。毛泽东听了后,豪情满怀地说:“我看这就是我们整个国家的形象,难道6万万穷棒子,不能在几十年内通过自己的努力变成一个社会主义的又富又强的国家吗?穷棒子精神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方式:1956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结果:这是上海一家绸布商店庆祝公私合营1954年——1956年时间: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方式:成就:政策: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赎买政策天津盛锡福帽厂实行公私合营“公私合营”是建国初期国家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的一种过渡形式。1954年由乐松生带头,同仁堂乐氏资方向国家递交了公私合营申请。乐松生公私合营1956年1月工商界代表乐松生向毛泽东送喜报同仁堂商标三大改造的结果、意义、局限性结果: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意义:三大改造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局限性:在社会主义改造的后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形式背景目的“三大改造”高速进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间任务成果影响【1】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的成就是( )
①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
②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台汽车
③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C 【2】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C 【3】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 )
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②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③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④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B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