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句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jìn gù _________ 思想的牢笼。
(2)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qiū hè ________ 。
(3)使烂泥挤进干土的罅隙 ________ 。
(4)街上行人摩肩擦踵,络绎 ________ 不绝。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御风 飘荡 隐天蔽日 嘤嘤成韵 B.倒影 候骑 晓雾将歇 争高只指
C.皎洁 牛犊 悬泉瀑布 沉鳞竟跃 D.疏条 采薇 青荣峻茂 藻荇交横
3.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
A.仙女公园内,花树俯仰生姿,蜂蝶轻飞曼舞。游客徜徉其中,流连忘返。
B.时间真如行云流水,还记得刚入初中时的豪言壮语,转眼间,初二学年已下来一半。
C.走进六月的荷花池公园,便可见朵朵荷花盛开,姹紫嫣红,煞是好看。
D.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互联网+”“大数据”“创客”等脍炙人口的关键热词成为与会嘉宾讨论的热点。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由于全社会厉行节约之风,对高端餐饮企业和星级酒店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B.新建的儿童公园为小朋友提供了观鱼池、转盘、滑梯、迷宫、超市等游乐设施。
C.为了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我们一方面思想上要重视,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
D.如果考生考前吃得太饱或者太油腻,就会延长消化时间,降低复习效率和考试状态。
5.下列句子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齐先生的这间陋室嘛,则是“苔痕上墙绿,草色室中青”。
B.我不知道这条路谁能走通?但我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C.任弼时同志一生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麻烦人;三怕多用钱。
D. 我国科学、文化、艺术、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都有了很大发展。
6.将下列句子排列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由于“这一代网络”中,各网络之间相互独立,导致网络间的消息传递变得非常麻烦。
②这就是NGN中最重要的“多网融合”思想。
③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中文名字被称为“下一代网络”。
④把这些内容都融合到一个网络,也便于集中控制管理,促进不同信息流间的协同合作。
⑤而在NGN里,人们可以传递语音、数据、媒体流等多种类型的信息。
⑥所谓“下一代网络”,是针对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这一代网络”而言的。
A.③①⑥⑤④② B.⑥③①⑤②④ C.③⑥①⑤④② D.⑥①③⑤②④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紧扣藤野先生来刻划,行文缜密,结构严谨。
B.《我的母亲》作者胡适写的是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之下成长的往事,字里行间突现了母亲对作者深深的爱和严格的教育。
C.郦道元的《三峡》是一篇著名的山水之作,作者描写三峡自然风貌的语句动静相生,情景交融,简洁精练,生动传神。
D.李白《行路难》(其一)诗中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8.名句默写。
(1) , , , , 此之谓大丈夫。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 。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3)采菊东篱下, 。
(4)《春望》中用细节描写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思家的情怀的句子
, 。
(5)《雁门太守行》发誓死报国忠心的诗句:
9.名著导读
一位著名美国记者曾写道:“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
(1).以上语句出自《 》一书,作者是( )
(2).以上语句是他对哪一事件的评价( )
A、 五四运动 B、红军长征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10.综合性学习。
前言:大数据代的来临,为我门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网络平台上浏览信息、购买生活用品等。而网络平台依托大数据,就能掌握用户的大量信息。
【材料一】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2023年调查显示:有近八成的网民认为手机APP的个人信息不安全,不会轻易下载APP,其比例比去年提高了两成;网民希望揭露违法收集个人信息的黑心企业的比例,从去年的五成上升到七成;一旦遭遇信息诈骗,网民选择投诉曝光的比例,从去年的58.7%提升到83.1%。
【材料二】
沪江网法务总监林华认为:大数据与个人隐私的界限并不明确,哪些信息类型可以被互联网平台搜集和提供给第三方 哪些情况下将被视为侵犯用户隐私 立法与执法环节都还未能跟上商业环境的变化。因此不能为保护用户个人信息提供法律支持。
【材料三】
5月1日,《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正式实施,个人信息保护规范体系日渐完善。中山大学互联网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表示:“对个人信息严格保密,不改,不世露,不毁损,不出售,不非法向他人提供,这是网络平台必须承担的义务。
(1)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中调查显示的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以上材料,探究如何才能更好地保护个人隐私。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诗词,回答问题。
如梦令·春思
苏轼
手种堂前桃李,
无限绿荫青子
帘外百舌儿,惊起五更春睡。
居士,居士。莫忘小桥流水。
【注】①这首词是苏轼离开黄州多年后,回想起当年的生活情景而写的。②百舌儿:鸟名。③居士,居士:苏轼自号“东坡居士”。这里是作者的自我呼叫。
11.词中前四句写出作者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作用是什么
1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乙】方山子①,光、黄②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③为人,闾里之侠皆宗④之。稍壮,折节⑤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 ”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方山子传》节选)
【注释】①方山子:苏轼的老朋友,姓陈名慥(zào),字季常。②光、黄:光州(今河南潢川)、黄州(今湖北黄冈)。③朱家、郭解:都是西汉时的游侠。④宗:尊崇,敬仰。⑤折节:强自克制,改变初衷。⑥矍(jué)然:惊奇注视的样子。
1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 遂至承天寺 (2)相与步于中庭 (3)余告之故
1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
15.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俯 而 不 答 仰 而 笑 呼 余 宿 其 家
16.比较阅读【甲】【乙】两文,苏轼和方山子的人生际遇有何不同 他们自我排遣的方式分别是什么
(三)阅读《卫星数据接收那些事》一文,完成各题。
卫星数据接收那些事
吴业炜
① 近年来,我国高分卫星系列、暗物质卫星、量子通信卫星等一系列对地观测和空间科学卫星相继成功发射,传回不少高价值的图片。那么卫星数据是如何从天上落到地面,最后变成人人可以看懂的图像的呢?
②想要说清楚这个过程,就不得不提到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建站31年来每天都在做的一件事——卫星数据接收。
③地面站接收最重要指标是卫星数据接收的成功率。(A)1986年建立以来,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逐步建成了以密云站、喀什站、三亚站、昆明站和北极站为基础的国家对地观测卫星与空间科学卫星数据接收站网,负责20余颗对地观测和空间探测卫星的接收任务,2016年接收成功率高达99.7%。
④这么多不同的卫星,各个接收站最远相距数千公里,怎么做到及时接收,并保证这么高的成功率?
⑤首先,做好任务规划。每天一早,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的工作人员会根据任务需求在系统中完成所有资源的分配。如同摄鸟爱好者为了拍到更多鸟类的照片,需要熟悉不同鸟类的习性,规划好拍摄的时间和路线,运行管理系统也需要通过计算卫星轨道,确定不同卫星通过各个地面站的时间,然后根据科学任务安排好地面站的天线、记录和传输等资源。(B)不同的是,摄鸟爱好者只需1部相机,而运行管理系统面对的是5个地面站、20余部天线及配套的记录和传输资源。
⑥卫星数据是如何到达地面的呢?这得感谢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卫星会在经过地面站上空时,将采集到的数据转换为适合在自由空间传播的电磁波并发送出去。
⑦接下来,就看接收系统的了。在到达接收任务开始时间之前,接收系统就会将天线对准卫星即将出现的方位。当卫星出现并开始发送电磁波信号后,接收系统会对电磁波进行全程锁定、跟踪,这就是为什么接收站的天线在不停转动的原因。同时,接收系统会对接收到的电磁波信号进行放大、变频、解调等处理,并将输出的卫星原始数据基带信号送到下一个目的地——数据记录系统。
⑧这时,卫星数据将完成落地的最后一步:数据记录系统负责从看不见摸不着的卫星下行信号中,“抽丝剥茧”般提取出卫星基带数据,并如实地进行保存,为后续图像处理或科学数据分析提供可靠的原材料。简单地说,就是将基带数据以“101001111”形式的二进制数据流保存下来。
⑨可怎么判断收到的数据是否正确呢?记录系统通常会提供一些辅助功能,帮助科学家在数据接收记录的同时对卫星数据的质量进行判断,以便及时对系统工作状态做出判断和调整,保障接收成功率。对地观测卫星数据质量最直观的质量判断手段是移动窗显示,就是将接收的卫星数据图像进行实时滚动显示,其效果就像通过卫星上的窗口在观察地球。
⑩就这样,卫星数据经过不停地变身和处理,最终完整地到达了地面。落地后的数据将通过高速光纤数据传输链路,从各个地面接收站传输到产品处理中心。在那里,卫星数据经过严密的几何纠正和辐射纠正处理,会变成我们可以看懂的卫星图像,如实地反映不同物体在不同电磁波段下的影像,既可作为导航用的卫星图像,也可用于农业估产、矿藏探测、环境监测等科研或工程用途。 ( 《光明日报》2017年06月)
17.本文介绍的“卫星数据接收那些事”是指哪些事?(请分点概括)
18.请从划线句中选择一处,说说本句采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我选( ),
19.从说明文语言特点的角度品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数据记录系统负责从看不见摸不着的卫星下行信号中,“抽丝剥茧”般提取出卫星基带数据,并如实地进行保存。
(2)记录系统通常会提供一些辅助功能,帮助科学家在数据接收记录的同时对卫星数据的质量进行判断。
20.读了这篇文章,王刚同学想给朋友讲一讲“卫星数据是如何变成我们看得懂的图像的”,请你阅读⑥-⑩小节,帮忙梳理一下具体的过程。
卫星:采集数据→ 。地面站接收系统:将天线对准卫星出现方位→ → →将原始数据送到数据记录系统。
数据记录系统: →将基带数据以二进制形式保存
产品处理中心:卫星数据经过处理变成卫星图像。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父亲
再也见不到父亲了!我羡慕那些父母尚在的同事,常常呆望和父亲一般年纪的老人…
母亲病故,父亲不到四十岁,怕我们兄弟受气,没有续弦。我记不得母亲的音容,懂事起就在父亲的关爱下成长,父亲也是母亲。抱我串门,背我看病;冬夜,屋破被薄,父亲搂我入睡。父亲盼我长大,问我长大后干什么 我说:“我长大当官,挣老鼻子老鼻子钱,给爹打酒喝!”父亲高兴地从我的头抚摸到我的脚趾。父亲找不到固定的工作,我们常挨饿,我们每天像小鸟般等着父亲回家。遇到下雨,我站在门槛上,透过被雨淋坏的门纸看地上的雨泡,我一遍一遍念叨:“老天爷,别下雨,包子馒头都给你。”心里酸酸的,直到父亲湿淋淋地回来。
父亲说我孝顺,我自己也以为孝顺。我长大了,结了婚,有一双儿女。渐渐地,我和父亲没话说了,父亲把慈爱给了他的孙子孙女。春天缺菜,顿顿捧着成菜酱碗,父亲就去钓鱼,有时揣张煎饼,有时就饿着,一钓一天。看着孙子孙女围着鱼盆欢喜的样子,父亲就捋着胡须很开心。
有一年我得了病毒性痢疾,父亲焦急地坐在我身旁,这时,我忽然想到了童年。
父亲在我家的时间不多,加起来也就一年。这年父亲80岁,耳不聋眼不花,腰板很硬朗。闲着也闷人,不如挣个酒钱,于是在附近一家工厂打更。愈近年关,酒也喝得愈多,一日三顿,夜里还要喝几口。不久,父亲中风了。
人老了就怕得这病。我连夜乘车买抢救药。也曾给上海一位医生去信,他用毛笔楷书回了信。他的母亲也得过脑血栓,经他穴位按摩,终于站立起来,87岁还能上街买菜。他告诉我要有信心,有耐心,有孝心。
我试着给父亲按摩过几次,开头几天父亲不断呻吟:“疼死我了!"“疼有什么办法呢 谁让你喝那么多酒!”父亲不再呻吟,不认识似的看我,然后转过头去。
1985年暑期,我离开故乡,调到150公里外的林区。行前我去看望父亲。那天很热,满街西瓜,四角一斤。我在瓜摊前犹豫片刻,终于空着手进了哥家。父亲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话也说不清了,口舌起泡,嘴唇干裂。我给父亲喂水,父亲只呷了一小口,不喝了。
这是我最后一次见父亲!我就这样最后一次见父亲!
半个月后,我像平常那样,备完课回到单身宿舍躺下了。蒙胧中突然听到一声“崇昌--------”,那声音、那语调分明是父亲!我激动地坐起,夜静静的,没有任何响动。一看表,刚好十点。第二天中午,我收到哥发来的电报:父亲昨晚七点去世了!
我赶回县城,跪在父亲灵前,我托起父亲瘫痪的左臂,把他的手贴在我的脸上……
不少人说我是孝子,我自己也以为是。在父亲最需要的时候,我既没有在衣食住行上尽人子之责,也没有在精神上赡养父亲,让他带着缺憾走了!
我永远不能原谅自己!
21.作者在文中说“父亲也是母亲”,第②段中哪些语句体现了这一点
22.“我就这样最后一次见父亲”,句中的“这样”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23“夜静静的,没有任何响动”,而“我”分明听到父亲的呼唤,这表明了作者怎样的一种心理
24.“不少人说我是孝子,我自己也以为是。”请举出文中的两个事例概括说明“孝子”的表现。
25. 文章结尾处写道:“我永远不能原谅自己!”说说作者不能原谅自己的原因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三.作文。
26.作文题目:请以请以“灯火”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写作要求:①可以写你的经历、感悟、认识。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③卷面整洁,字迹清楚,不要写错别字哦。
答案
1. (1)禁锢 (2)丘壑 (3)xià xì (4)luò yì 2. A 3.A 4.C 5.A 6.C
7.D
8. (1)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2)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3)悠然见南山(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5)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9(1).《红星照耀中国》 埃德加 斯诺
(2).B
10.(1)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极易被泄露。 (2)立法部门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执法部门应依法保护网民的个人信息;网络平台应守法经营;网民应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11. 自己在雪堂前亲手栽种了许多桃李一类的果树,绿荫丛中,掩映着数不尽的青果。清晨,窗外百舌鸟婉转啼叫。鸟鸣声常常把我从睡梦中搅醒。作者写出这番景象,作用在于以景衬人。
12表面看来只是抒写了作者对当年雪堂生活的回忆和对这种幽静环境的怀恋。实际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对当年清静闲适的田园生活的怀恋和向往。
13.(1)遂:于是,就 (2)相与:一同,共同 (3)故:缘故,原因
14.(1) (我)脱了衣服想要睡觉,(只见)月光照入门内,高兴地动身出门。
(2)这是我的老朋友陈季常(或陈慥),为什么在这里
15.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
16.①苏轼:被贬官; 方山子:“不遇” ②苏轼:寻友、赏景: 方山子:隐居
17.①卫星数据接收及时,成功率高的原因。②卫星数据是如何到达地面的。
③怎么判断收到的数据是否正确。(符合题意即可)
18.(A)举例子,列数字。例举密云,喀什等卫星地面站,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中国遥感卫星数据接收成功率高。(B)作比较,列数字。将卫星运行管理系和摄鸟爱好者作比较,具体形象地说明了运行管理系统任务规划的复杂性。
19.(1)“抽丝剥茧”原指一根根抽丝,一层层剥茧,这里形象地写出了数据记录系统提取卫星基带数据过程之细致与严谨,以确保原材料的准确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2).“通常”表示“大多数情况”,说明一般情况下记录系统会提供辅助功能,但不排除特殊情况。如果删去,过于绝对,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0.将数据转换为电磁波并发送;对电磁波锁定、跟踪;对接收到的电磁波信号处理;从卫星下行信号中提取卫星基带数据。(意思对即可)
21.抱“我”串门;背“我”看病;搂“我”入睡。
22.“我”没有买西瓜,空手去看病中的父亲。
23.对父亲的牵挂和思念。
24.连夜给父亲买抢救药;写信求药方;为父亲按摩;“我”在奔丧中的表现。
25.作者不能原谅自己的原因是没有在衣食住行上尽人子之责,也没有在精神上赡养父亲,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挚爱和愧疚之情。
26.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