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综合测试卷(三)(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综合测试卷(三)(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2-27 14:42: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综合测试卷(三)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开展“小小考古学家”特色活动,邀请青少年学生对该遗址出土的旧石器时代的文物进行模拟发掘。这场活动中可能出现的仿制文物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西周《礼记·王制》记载由周天子主持的社稷祭祀可以杀牛羊及猪而请侯主持的社稷祭祀则不得杀牛,只可杀羊及猪。这反映出当时( )
A.严格的等级界限 B.分封制逐步瓦解
C.牛耕的逐步推广 D.由游牧转入农耕
3.戎、狄等都是春秋时期的少数民族,山戎特有的“戎菽”(大豆)因齐桓公征伐而“布于天下”;晋国与戎、狄作战时,借鉴了其擅长的步战。这反映出春秋时期的战争在客观上( )
A.加速了民族交融 B.导致了生灵涂炭
C.促进了商业发展 D.巩固了霸主地位
4.从西周时,一人跖(踏)来而耕,不过十亩,到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统治者践行儒家仁政思想 B.战国时的社会相对和平
C.各国采用郡县制进行管理 D.铁制农具和牛耕得到推广
5.战国时期,孟子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墨子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倡节俭。由此可见,墨子和孟子( )
A.都能解决当时社会问题 B.都具有关注民生的情怀
C.都主张树立君主的权威 D.都是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6.有学者高度评价一项水利工程,认为它在无人为操作和调度的前提下,自动分水、排沙、泄洪,不仅没有对岷江河道、周边地区产生负面影响,反而促进了整个成都平原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此工程是( )
A.灵渠 B.大运河 C.都江堰 D.长江
7.据下表可知,小历同学正在探究百家争鸣的( )
(1) 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是直接动力
(2) 自由知识分子阶层出现,准备了大量人才
(3) 统治阶级实行开放的思想政策
A.影响 B.主张 C.经过 D.背景
8.关于殷商的考古探究,张贵余的《一座蕴藏殷商灿烂文明的宝库》记载道:“妇好墓室共出土青铜器468件,刻有铭文的近200件,文物种类以礼器和武器为主,随葬铜酒器多达15种。”由此可知,商朝时期( )
A.青铜铸造技术高超 B.农业生产较为发达
C.商业贸易十分繁荣 D.等级制度非常森严
9.对于古代高明的政治家来说,这项工程从来不是“限制文明空间的环”。他们通过这项工程巧妙地控制、调节中原政权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关系,把农业经济和游牧经济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项“工程”指的是( )
A.长城 B.都江堰 C.灵渠 D.大运河
10.《秦律·田律》规定,地方官员应及时上报农田开垦面积、农作物生长、干旱、水涝、蝗灾等情况。这反映了秦朝( )
A.推行轻徭薄赋政策 B.重视农业生产
C.实施休养生息政策 D.注重兴修水利
11.某校七年级学生进行了情景剧表演,部分台词如下。该情景剧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甲:“大雨一直下个不停,我们不能按期到渔阳了。”
乙:“是的,按照秦朝法律,我们会被处死,这太残暴了。”
甲:“与其等死,不如起义,难道王侯将相天生就是高贵的吗 ”
A.牧野之战 B.楚汉之争 C.大泽乡起义 D.黄巾起义
12.西汉初年“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到汉武帝时期,“牛马成群,农夫以马耕载,而民莫不骑乘”。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西汉( )
A.社会政治清明 B.经济恢复发展
C.中央集权加强 D.农民负担沉重
13.下图描绘了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的情景。该作品( )
A.反映了中原与西域的交流频繁 B.能够完整地还原历史真实
C.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D.具有史料价值与艺术价值
14.某位同学的历史学习卡片上能看到“公元25年”“刘秀”“洛阳”的字样。这张学习卡片的主题是( )
A.平王迁都 B.刘邦建汉 C.文景之治 D.光武中兴
15.汉代时期,位于今新疆的精绝国人民的生活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中原产的丝绸、铜镜、漆器等进人日常生活,木筷取代小刀成为主要食器。引起该变化的直接相关事件是( )
A.丝绸之路的开辟 B.佛教传入中国
C.漠北战役的胜利 D.商鞅变法
16.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东汉明帝时,派兵出击匈奴,并派班超出使西域。这些史实的共同作用是( )
A.加强了对西域的管理 B.沟通了欧亚陆上交通
C.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D.推动了汉朝农业发展
17.《晋书》里说:“(东晋时期)晋主虽有南面之尊,无总御之实,宰辅执政,政出多门,权去公家,遂成习俗。”这体现了东晋时期( )
A.外戚宦官势力强大 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门阀士族势力强大 D.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18.《宋书》记载:“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这反映出( )
A.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 B.东晋南朝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C.我国经济重心南移任务完成 D.西晋王朝保护大地主的利益
19.“步摇”是古人的头饰,从汉代到魏晋南北朝逐渐流行,最初以中原地区的凤鸟、花枝等造型为主。下面这件南北朝时期鲜卑族的金步摇,融人了游牧生活常见的马、鹿等造型。这件文物可用于研究( )
A.汉代手工业技术的成熟 B.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
C.北魏时期农业技术进步 D.书法与绘画艺术的发展
20.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华民族继承和发展着中华文明,创造出璀璨的文化。下面的作品既有道家的“飘逸”,又有儒家的“文质”,反映了中华文化的“中和之美”。这一作品( )
A.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B.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C.是当时最先进的历法 D.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特点
二、材料解析题(共2小题,共40分)
21.(20分)七年级(1)班的同学们以“中华早期文明”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设计下面的展板,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展板一【远古人类篇】
(1)一组同学收集了下列一组资料。请按照要求,仿照示例,将“信息”空白处充完整。(8分)
展板二【原始农业篇】
(2)二组同学搜集了一组原始农业考古遗存资料(见下图)。据此可知,我国原始农业文明具有哪些特点 (4分)除了下列遗址外,请你再举出一例我国原始农业遗址。(2分)
遗存图片 出土遗址 所在流域 距今时间
内蒙古敖汉兴隆洼遗址 辽河流城 约8000年
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 黄河流域 约8000年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长江流域 约7000年
展板三【早期国家篇】
(3)三组同学制作了有关早期国家遗址的介绍资料。请指出下列早期国家遗址的共同点。(2分)并概括中华早期文明发展的特点。(4分)
良渚古城遗址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早期文明的珍贵遗产,是证实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宝贵历史资料。在对古城内外不同等级墓莽的发掘中可以明显感受到良渚社会的阶级分化。
陶寺古城遗址是黄河流域龙山文化的突出代表,有许多专家学者提出,陶寺遗址就是帝尧都城所在。根据发掘的成果来看,陶寺社会贫富分化悬殊,少数贵族大量聚敛财富,形成特权阶层。
22.(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如立春、立夏、立秋、冬至等是用来反映季节的变化;小暑、小寒等反映气温的变化,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谷雨、大雪等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小满、芒种、清明等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收成情况和自然物候现象。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二十四节气划分的主要依据。(2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二十四节气对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4分)
材料二古代中国科学家科学研究的动机,是出于国计民生的需要和“仁”“孝”之德,这二者是一致的,关注国计民生是“仁”“孝”之德的进一步推广。所以,那些出于国计民生需要的科学研究,同样也是出于“仁”“孝”之德。古代科学家尊崇经典,所以科学研究只是在经典所涉及的范围内展开,只是在对经典的诠释过程中有所发挥。先有《九章算术》,后有《九章算术注》;先有《水经》,后有《水经注》;先有《神农本草经》,后有《神农本草经集注》,诸如此类。
——摘编自乐爱国《论儒家文化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古代中国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动机。(2分)材料一提到古代科学家尊崇经典,科学研究在经典范围内展开。请举例说明这种现象(材料中已有的例子除外)(4分)
材料三汉文帝令地方官吏务必促使人民回归农业生产,各郡国要劝民进行农桑生产,对劝农成绩差者给予处罚;借贷种子、口粮给贫民,对其中确有困难而不能按期偿还的贫民,都赦免还贷,遇到了自然灾害则开仓放粮以赈济灾民。
——摘编自晁福林《中国古代史》(上册)
(3)根据材料三,概括汉文帝在农业生产方面采取的措施。(2分)这些措施体现了汉文帝怎样的治国理念 (4分)
(4)综上所述,概括推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2分)
三、探究题(共1小题,共20分)
23.(20分)按照唯物史观的指导,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考察历史,是历史学习的基本素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一 西晋末年内迁少数民族分布与北方流民南迁示意图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民南迁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4分)
(2)结合材料二中的三幅图片,从以下两个角度中任选一个或自定观察角度,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并用具体史实加以阐释。(1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合理,条理清晰)
观察角度:民族交流与交融;生产方式的转变;生活方式的转变。
参考答案
1-5 AAADB 6-10 CDAAB 11-15 CBDDA 16-20 ACBBA
21.(20分)
(1)②说明北京人已经学会用火;(4分)③表明山顶洞人会制作骨器,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有爱美意识。(4分)
(2)特点:起源时间早;地域分布广泛;作物种类多样;工具发展水平较高;等等。(4分)
例子:陕西西安半坡遗址;河南灵宝西坡遗址;等等。(答出一例即可,2分)
(3)共同点:都证实了早期国家的出现;都产生了明显的阶级分化。(2分)特点:多元一体格局初现;文明程度较高;地域特色鲜明;等等。(言之有理即可,4分)
22.(20分)
(1)主要依据: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2分)重要意义:二十四节气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它为农民提供了准确的时间节点,使农民能够合理安排农事活动;节气反映的气温、降水等变化信息,帮助农民提前做好应对自然灾害的准备,合理灌溉、施肥等,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保障了人们的生活需求;它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等等。(言之有理即可,4分)
(2)动机:出于国计民生的需要和“仁”“孝”之德,且关注国计民生是“仁”“孝”之德的进一步推广。(2分)例如:先有《论语》,后有众多对《论语》的注解和阐释著作;先有《诗经》,后有对《诗经》的解读和研究作品等(符合在经典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发挥的例子即可,4分)
(3)措施:下令地方官吏促使人民回归农业生产;各郡国劝民进行农桑生产且对劝农成绩差者处罚;借贷种子和口粮给贫民并赦免确有困难不能按期偿还者的还贷;遇到自然灾害开仓放粮赈济灾民;等等。(2分)治国理念:重视农业、关心民生、以民为本。(4分)
(4)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科学家的努力;政府的重视和政策支持。(2分)
23.(20分)
(1)有利于民族交融;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4分)
观点:民族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论述: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着定居的生活。他们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逐渐将原来从事畜牧业生产转变为从事农业生产。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还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16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