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湖南省金科新未来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湖南省金科新未来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12-27 16:35: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启用前
2024~2025学年度高一年级12月质量检测
地理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年10月4日至10日是世界空间周,2024年世界空间周主题为“空间科学与气候变化”。2024年是太阳活动的“大年”,太阳会有“大事”发生,按照太阳活动周规律,不少专家学者倾向于一个观点:2024年,太阳活动即将达到峰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太阳活动下一个“大年”可能是( )
A. 2019年 B. 2030年 C. 2035年 D. 2041年
2. 太阳活动达到峰值时( )
A. 光球层将爆发更多耀斑 B. 为地球提供更多光热资源
C. 色球层太阳黑子数量多 D. 可能导致局部电网的瘫痪
2019年2月19日,我国在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完成某钻井钻探,钻井深8588米,创亚洲陆上钻井最深纪录。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该钻井( )
A. 已穿透地壳 B. 深达莫霍面 C. 未穿透岩石圈 D. 即将穿透地幔
4. 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地震波传播过程中波速变化情况是( )
A. 穿过④界面时,横波和纵波减速 B. 穿过③界面时,横波和纵波加速
C. 穿过②界面时,横波减速,纵波消失 D. 穿过①界面时,横波消失,纵波减速
生活在现代的猫头鹰,绝大多数是无声飞行的夜间猛禽。我国科学家在青藏高原东北缘,最新发现了昼行性猫头鹰的化石。本次发现的是一种已灭绝的猫头鹰,生活在距今约950万年至600万年前。下图为该猫头鹰化石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该猫头鹰生活的地质年代是( )
A. 前寒武纪 B. 中生代 C. 古生代 D. 新生代
6. 该猫头鹰生活的地质年代( )
A. 喜马拉雅山脉形成 B. 是重要的铁金成矿期 C. 爬行动物盛行 D. 早期鱼类繁衍
飞艇属于浮空器的一种,也是利用轻于空气的气体来提供升力的航空器。2024年8月21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祥云”AS700载人飞艇成功完成首次长途转场飞行。此次转场飞行从濧门至桂林,途经湖北、湖南和广西,横跨近1000千米,是我国自研载人飞艇有史以来实现的最长航时、最远航程的飞行。AS700飞艇最大飞行高度为3100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 该飞艇最大飞行高度位于( )
A 对流层 B. 平流层底部 C. 平流层顶部 D. 高层大气
8. 该飞艇由地表飞升至最高处经历的气温变化是( )
A. 先降低后升高 B. 先升高后降低 C. 持续升高 D. 持续降低
中新闻2024年5月25日消息,全球卷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近20年呈小幅下降趋势。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卷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减弱,可以使图中( )
A. ①增强 B. ②增强 C. ③增强 D. ④减弱
10. 与晴天相比,多云的天气会使图中( )
A. ①减弱 B. ②增强 C. ④增强 D. ⑤增强
植被浅沟是一种生态型的雨水收集、输送和净化措施,被广泛地用于城市园区雨水利用和城市径流非点源污染控制系统。植被浅沟的地表沟渠中种有植被,通过重力流收集雨水径流。下图示意城市植被浅沟的结构,a、b、c、d为水循环环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图中水循环环节对应正确的是( )
A. a——蒸发 B. b——下渗 C. c——地下径流 D. d——地表径流
12. 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对改善城市环境的积极作用体现在( )
A. 解决城市用水紧张 B. 减少空气污染来源 C. 缓解城市内涝灾害 D. 拓展城市用地空间
下图为世界某海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图中海域①②③④四处中,表层海水温度最低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4. 仅考虑表层海水温度对密度影响,一般轮船从④处驶向我国上海港(30°N,121°E)过程中,其“吃水”深度( )
A. 逐渐变浅 B. 逐渐变深 C. 先浅后深 D. 先深后浅
野柳公园是位于新北市万里乡野柳村的一处公园,是大屯山系延伸至海中的一个岬角,故有野柳岬、野柳鼻、野柳半岛之称。读下列四种地貌,完成下面小题。
15. 上图中地貌属于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16. 台湾省野柳公园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 风力侵蚀 B. 流水侵蚀 C. 海浪侵蚀 D. 冰川侵蚀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心建成区地表温度高于周边环境温度的现象。城市热岛效应是因城市大量的人工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等因素,造成城市“高温化”现象,其效应的强弱可以用城市热岛强度(城区温度与邓区温度之差)来表示。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夏季某日当地时间14时与23时的城区与郊区气温随海拔高度变化图。
(1)比较该城市地表白天(14时)和夜晚(23时)城市热岛效应强度差异,并说明理由。
(2)说明该城市14时城区气温随高度升高的变化情况及原因。
(3)从热力环流的角度,分析热岛效应对该城市的影响。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入海口处表层海水盐度受径流、潮汐、岛屿等诸多因素影响。地处长江、钱塘江入海口的舟山渔场,自古以来因渔业资源丰富而闻名,是我国最大的渔场。下图示意夏季长江口海域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及舟山渔场位置。
(1)指出长江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及其参与的水循环类型。
(2)指出长江口至外海夏季表层海水盐度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3)简述河流和洋流对舟山渔场形成的作用。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风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地表形态的主要“雕刻师”,风力作用可让地表受到破坏,形成各种风蚀地貌。风蚀壁龛(如下图)是风沙在陡峭的岩壁上经磨蚀和吹蚀形成的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凹坑,多呈蜂窝状。该地貌多见于我国西北地区,且在山地不同坡向和不同海拔高度发育程度差异较大,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山地风蚀壁龛地貌景观图。
(1)简述我国西北地区多发育风蚀壁龛地貌的环境条件。
(2)说出风蚀壁龛在山地不同坡向(迎风坡、背风坡)发育程度的差异,并简析原因。
(3)描述该地风蚀壁龛凹坑分布特征,并说明原因。
启用前
2024~2025学年度高一年级12月质量检测
地理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题答案】
【答案】1. C 2. D
【3~4题答案】
【答案】3. C 4. B
【5~6题答案】
【答案】5. D 6. A
【7~8题答案】
【答案】7. A 8. D
【9~10题答案】
【答案】9. B 10. D
【11~12题答案】
【答案】11. A 12. C
【13~14题答案】
【答案】13. D 14. B
【15~16题答案】
【答案】15. B 16. C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题答案】
【答案】(1)夜晚热岛效应强度大于白天。理由:白天在太阳辐射作用下,城区和郊区普遍升温,城区和郊区温差较小,热岛效应不显著;夜晚,郊区因生产生活产生的热量少,散热快,而城区散热慢,午夜前后近地面温差达到最大,热岛效应明显。
(2)变化情况:气温随高度升高逐渐降低。原因: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随着海拔升高,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热量逐渐减少,气温逐渐降低。
(3)城市热岛效应加强了城市空气的对流运动,空气上升容易成云致雨,使得城市容易形成“雨岛”;近地面风从郊区吹往城市,把郊区质量较好的空气带到城市,改善城市大气质量。
【18题答案】
【答案】(1)地表径流。水循环类型: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
(2)分布特点:从长江口向外海,表层海水盐度逐渐升高,等盐度线向外海凸出。原因:长江径流量大,向近海区域输送的淡水多,对海水的稀释作用强,导致长江口盐度较低;离长江口越远,淡水稀释作用越弱,盐度逐渐升高直至稳定。
(3)位于河流入海口附近,河流从陆地带来大量营养盐类;寒暖流交汇,海水受到扰动,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营养盐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
【19题答案】
【答案】(1)气候干旱,多风沙天气;植被覆盖率低,对地表的保护作用弱;气温日较差大,物理风化强烈。
(2)发育程度:迎风坡大于(或强于)背风坡。原因:风蚀壁龛由风力吹蚀和磨蚀作用形成;迎风坡风力侵蚀作用强。
(3)下部(低海拔)凹坑密度大、单个凹坑规模大,上部(高海拔)反之。原因:下部风携带的沙粒粒径大,磨蚀能力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