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石钟山记》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12《石钟山记》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5.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27 17:45: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6张PPT)
石钟山记
部编教材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三单元
课堂导入
苏轼因品行正直遭受贬谪,但因才华出众而声名显赫,更因心胸豁达而展现出与众不同的人生。在贬谪期间,苏轼似乎特别钟爱夜游。他夜游承天寺,领悟到只有心怀闲暇之人才能真正欣赏到美景;夜游赤壁,领悟到了万物之变迁与恒定之间的微妙关系。那么,在《石钟山记》中,苏轼又将见证怎样的景致?又将感悟到怎样的哲理呢?
了解苏轼的生平及文章的写作背景。
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和写作思路。
感受本文独特的行文特点和自然流畅的文笔。
学习反对主观臆断,有疑必察的求实精神,对人或事物全面评价。
学习目标
字为子瞻,别号又唤和仲,东坡居士为其自称,谥号文忠。此人乃眉州眉山(今之四川眉州)人士,为北宋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及诗人,豪放派文学之代表人物,于中国历史长河中罕见之全才。
苏轼一生宦海沉浮、仕途坎坷。他总结自己的一生为“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画像》)。
苏轼
(1036-1101)
作者介绍
探寻背景
苏轼历经政治坎坷。在朝廷任职期间,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他先后担任杭州通判及其他职务,如密州、徐州和湖州等。宋神宗元丰二年,因御史李定等人指控他所作诗歌对朝廷进行讽刺,被视为对朝廷的不敬,苏轼因此被捕入狱,这就是北宋著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
侥幸存活,出狱后,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从元丰三年开始,他前往黄州。至元丰七年,他被调任至汝州。该年六月,苏轼携长子苏迈前往饶州德兴县,途中途经湖口,得以游览石钟山,并写下了这篇文章。
探寻背景
石钟山简介
石钟山,素有“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之称,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城区,长江与鄱阳湖交汇处。
石钟山实际上由两座山峰组成,南面一座靠近鄱阳湖,被称为上钟山;北面一座则靠近长江,称为下钟山。这两座山峰共同构成了所谓的双钟山。它们的构造都是由石灰岩构成,山体的下部均有洞穴。这些洞穴的形状像是覆盖的钟,而它们面朝深潭,当微风激荡起浪花,水与石头相互撞击时,就会发出如洪钟般的响声,因此这两座山都被称为“石钟山”。
石钟山在历史上是儒家的圣地,也是佛家的道场。早在唐代就有高僧在此建寺住持,直至清朝,香火鼎盛。
文体知识:游记
指记述游览经历的文章,以描绘山川自然、风景名胜为内容,写旅途的见闻和对大自然风光之美的感受。
有带议论色彩的,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科学色彩的,如郦道元的《三峡》;
抒彩的,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丰乐亭记》。
提出石钟山得名的由来的两种说法,并提出怀疑。
第1段
(质疑)
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
第2段
(察疑)
写探明石钟山得名的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
第3段
(释疑)
概括大意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鄱阳湖的别称

靠近
激荡,掀动
撞击,拍打
认为
这个

古代打击乐器
使……发出声音,使动
即使
递进,更
《水经》记载:“鄱阳湖的湖口处有一座石钟山。”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底部靠近深潭,微风激起的水浪与山石相击,发出的声音如同巨大的钟鸣。然而,这一说法常常受到人们的质疑。如果将钟磬这类乐器置于水中,即使遭遇大风大浪,也无法发出声响,更何况是静态的石头呢?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旧址,陈迹。这里指所在地
访求

找到,发现
同“含糊”
清脆悠扬
连词表承接
fú,鼓槌
传播
声音
慢慢消失
代“石钟山命名的真正原因”
但是
更加

n作v,命名

到了唐代,李渤开始探寻石钟山的真正所在,并在深潭边发现两块山石。他敲击这两块山石并仔细聆听,发现南边山石的声音重浊模糊,而北边山石的声音则清脆悠扬。即使鼓槌停止敲击后,余音仍然缭绕。李渤认为自己找到了石钟山得名的原因。然而,对于这一解释,我仍然存疑。因为能够敲击出声音的石头在各地都有,并不罕见,但唯独这座山被命名为石钟山,这其中究竟有何原因呢?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下临深潭,微风鼓浪,
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人常疑之
余尤疑之
作者依据
得名由来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作者态度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kōng)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

能够
赴任、就职
乘船,名作状
因而,于是
敲,击
相当于“然”
本来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日,我乘船从齐安前往临汝。此时,我的大儿子苏迈即将赴任饶州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此得以亲眼目睹石钟山。庙中的僧人命令小和尚拿着斧头,在乱石堆中挑选一两块山石敲打,发出硿硿的声响。我原本觉得这种演示十分有趣,但并不相信这就是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kōng)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

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hú),闻人声亦惊起,磔磔(zhé)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在旁边,名作状
晚上
独自
阴森的样子
捉人、打人
鸟鸣声
有人

到了夜晚,月光明亮,我独自和苏迈坐着小船到绝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在旁边耸立着,高达千尺,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要向人扑过来,山上宿巢的隼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宵中磔磔地鸣叫;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边咳边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
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hú),闻人声亦惊起,磔磔(zhé)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chēnɡhónɡ)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xià),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
形容钟鼓的声音
慢慢地
停止
内心惊恐
观察
裂缝
同“乃”,就是,原来是
波浪激荡冲击
产生
代这种声音

我心生恐惧,正当准备返回之际,突然间从水上传来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那声音如钟鼓般连绵不断,回荡在夜空中,震耳欲聋,令人毛骨悚然。船夫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声响震撼,流露出深深的恐惧。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chēnɡhónɡ)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xià),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kuǎnkǎn)镗鞳(tānɡtà)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可以理解为“把”
击物声
中间是空的
窟窿
钟鼓声
从前,先前
于是
兴起,翻译为演奏
通”志”,记住,知道
代下文典故

船只转向两山之间,即将进入港口时,有一块大石头横亘于水流中央,其面积宽敞可容纳百余人。石头中间空阔,且有许多洞穴,水波涌入又被吐出,发出“窾坎镗鞳”的声响。这声响与先前听到的“噌吰”声相互呼应,宛如乐声奏鸣。我于是笑着对苏迈说:“你可知道,那‘噌吰’之音乃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而‘窾坎镗鞳’则是魏庄子歌钟之声。可见古人所言不欺我也!”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kuǎnkǎn)镗鞳(tānɡtà)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苏轼的实地考察分几个阶段?作者的情感是怎样的?
余固笑而不信也
因笑谓迈曰
两个阶段
白天:寺僧演示――“笑” (嘲讽)
暮夜:夜泊绝壁――“笑” (自得)
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作者是怎样描写月夜绝壁下的情景的?有何作用?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
作者是怎样描写月夜绝壁下的情景的?有何作用?
比喻摹状—如猛兽奇鬼
比喻摹声—若老人咳且笑、如钟鼓不绝
直接摹声—磔磔、噌吰、窾坎镗鞳
动静结合—大石侧立;栖鹘惊起
高低结合—山上栖鹘;山谷鹳鹤
侧面烘托—心动、大恐
作者是怎样描写月夜绝壁下的情景的?有何作用?
①石钟山夜晚,是一幅阴森恐怖、冷清凄厉的画卷。夜色中,山影重重,仿佛无数黑色巨兽潜伏其中,若隐若现。寒风呼啸,吹拂着树林,发出凄厉的呼啸声,如同鬼魅的哀鸣。远处的石钟乳,在月光下泛着幽幽的冷光,宛如死人的白骨。山间不时传来低沉的轰鸣,仿佛有什么东西在地下蠕动,让人不寒而栗。
②夜幕下的石钟山,是一片阴森恐怖的世界。深沉的夜色将山体裹挟,犹如一只择人而噬的黑色巨兽。寒风吹过,树林发出凄厉的呼啸,仿佛鬼魅的悲鸣,回荡在寂静的夜空中。
声 源
声 音
风水-中流之大石
有窾坎镗鞳之声
微波-山下石穴罅
噌吰如钟鼓不绝
经过实地考察,作者认为石钟山得名的由来是什么?
水石相
搏说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名作状,亲眼,亲耳
主观推断
主观推断
终究
在夜里,名作状
没有人
渔人和船工
用文字表述、记载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凡事如果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仅凭主观臆断来推测其虚实真相,这样做可以吗?郦道元所见到和所经历的,大概与我一样,但记载得不详尽;士大夫终究不愿夜晚乘着小船停泊在绝壁下面,因此不能了解真情;而渔夫船工虽然知道石钟山得名的原因,却因为不能用文字记述而无法传扬开来。
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
而笑李渤之陋也。
……的原因
浅陋的人
竟然

寻求
其,那,指示代词;实,事情真相
指“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因此
发语词
简略
浅陋

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这原因或许是世上流传的石钟山得名由来并未得到广泛传播和深入了解。而一些见识浅陋的人却仅凭用斧头敲打山石来探求其得名原因,自以为已经揭示了真相。我记录下这件事,是为了感叹郦道元记述之简略导致的误解,同时也嘲笑李渤的这种肤浅的行为。这正是科学与迷信的鲜明对比,警示我们要以科学精神去探寻事物的真相,避免浅尝辄止,盲从表面现象。
a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作者在探明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后,悟出什么道理?
点明主旨:强调“目见耳闻”进行实地考察的重要,反对主观臆断,草率盲从。
考击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陋者(李渤)
言之不详
郦道元
不肯夜泊
士大夫
不能言之
渔工水师
在作者看来,世人为什么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的由来?作者对以上做法各持什么态度?
这是因李渤的“击石得声”之说本不可信,而一般人却盲目相信,因此觉得可笑。
“余固笑而不信也”
这是经过惊心动魄的夜探而弄清石钟山命名由来之后的自得的笑。
“因笑谓迈曰……”
对李渤浅陋的说法和做法的嘲笑。
“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文章作者写了三次“笑”,他在笑什么?
并不是。
因为他能对郦说指出质疑,并进行考证,得出新的结论,所以苏轼嘲笑他不对。
如果这样,后人同样也可嘲笑苏轼,因为他的观点也未必是正确的。
思考:李渤真的可笑吗?
对于苏轼提及的“郦元之简”与“李渤之陋”,学界对其观点存在不同看法。苏轼考察石钟山的时间和结论,我分析如下。首先,苏轼考察石钟山的时间可能处于其游历生涯中的某个阶段,具体情境和背景较为复杂。关于其结论,苏轼的观点可能基于当时的实地考察和个人见解,但我们也应认识到,科学考察需要深入的调研、严谨的论证以及与时俱进的知识更新。对于石钟山的评价,除了苏轼的观点,我们还应结合地质学、地理学等多方面的科学证据进行综合考量。
合作探讨
苏轼选择“暮夜月明”时进行考察,这个时间段不适合全面观察,细致考察,结论未必可靠;
苏轼通过考察,否定了李渤等人的说法,认为凡事都必须亲眼看到、亲耳听到才能判断它的有和无,这否定了间接经验在人的认识中的重要性,也是不够准确的。
不轻信前人的说法
苏轼的观点或许并不完全准确,但我们不能因此否定他在探索问题上的努力与投入。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确实需要一个过程,而后人对苏轼观点的怀疑、探究与解释,恰恰体现了与苏轼同样的精神: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并愿意亲身实地观察。
总结学习意义
xx
实践出真知
作者在文中强调了亲眼目睹和亲自听到并进行实地考察的重要性,反对仅凭主观臆断或盲从他人意见的做法。这是一种科学、重视调查研究的态度。我们强调实践出真知,应当勇于实践,像苏轼一样亲自体验并探索事物的真相。
总结学习意义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和以动衬静的手法
把大石、栖鹘、水波的形态和声音描绘得形象逼真。
运用了“磔磔”“噌吰”“窾坎镗鞳”等拟声词
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且所用拟声词都是联绵词,韵律和谐。
总结表达技巧
作者以“疑──察──结论”三个步骤展开全文。全文首尾呼应,逻辑严密,浑然一体。
结构独特
文中写对旧说之疑共有三次,不仅每次写法不同,即便在同一次中,文笔也有曲折。
行文曲折
总结表达技巧
不可臆断有无
游感——释疑
游因——质疑
郦说 —— 人常疑之
李说 —— 余尤疑之
游历——察疑
大石侧立
栖鹘惊飞
鹳鹤怪叫
水声轰鸣
肯定命名
总结全文
夜游见闻
叙议结合
解决问题
集中议论
抒发感想
议论为主
提出问题
千年前的石钟山月夜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杰出人物也随着江水消逝。然而,他们敢于质疑、勇于实地考察的故事却流传至今。愿我们在未来的生活和学习中,都能保持敢于质疑的精神。我相信,敢于质疑的你们必将成为未来的创新型人才!
课堂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