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专题:第16章 动物的行为复习课件(共28张PPT)+专题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度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复习专题:第16章 动物的行为复习课件(共28张PPT)+专题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度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12-27 17:18:03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期末复习
动物的行为
栏目导航
思维导图·建体系
回顾教材·串考点
连接真题
思维导图建体系
回顾教材串考点
一、动物行为
1.概念:动物体在   下所产生的活动表现叫做动物的行为。
2.影响因素:动物行为受神经系统和  的调节,受   的控制。
3.意义:动物的行为使其能   的变化,提高其存活和   .
的机会。
4.分类:依据动物行为的发生或行为获得的途径可分为   .
和   。
内外刺激
激素
遗传物质
适应环境
繁殖
先天性行为
后天学习行为
考点一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二、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1.先天性行为:是生来就有的,不依赖于个体生活的经验,是通过
   、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如蜜蜂筑巢、蜘蛛结网等。
2.后天学习行为:是指动物借助个体   和   ,使自身的行为发生适应性变化的过程。如蚯蚓走迷宫等。
遗传
生活经验
经历
动物行为 先天性行为 后天学习行为
行为出现的时间 生来就有的 出生之后
行为成因 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 借助个体   和
   而获得
适应特征 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 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3.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区别
生活经验
经历
一、取食行为
二、攻击行为
1.概念:   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    、   、领域等发生相互攻击或争斗的行为。
2.特点:双方的身体很少受到   伤害。
3.意义:有利于种族的繁衍。
同种
食物
配偶
致命
考点二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三、领域行为
四、防御行为
1.概念:保护自己、   敌害的行为。
2.举例:有些生物往往具有鲜艳的色彩和毒刺或有特别难闻的   等。
3.特殊方式:遇到敌害时,乌贼喷出“   ”;金龟子   等。
4.意义:减少来自其他动物的伤害。
防避
气味
墨汁
假死
一、繁殖行为
1.概念: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叫做动物的   行为。
2.内容:主要包括   动物的识别、   、
   、   、孵卵以及对后代的   等。
3.意义:保证动物的   。
二、节律行为
1.概念:生活在地球上的动物有许多    的、有   的行为,这些行为称为节律行为。
2.原因:动物体内存在   ,它是一种以体内的   为基础的复杂机制。
繁殖
雌雄两性
占有繁殖的空间
求偶
交配
抚育
种族繁衍
周期性
节律
生物钟
生物化学反应
三、社群行为
1.概念:一起生活的动物群体内不同成员之间   ,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的一系列行为。
2.特点:动物之间出现了程度不同的   ,甚至个体之间出现了不同的   。
分工合作
分工
等级
科学家 主要研究成就 研究方法
法布尔 《昆虫记》  
弗里施 证明了蜜蜂能  实验法
廷伯根 利用模型研究表明,银鸥幼雏啄亲鸟求食的行为是由   . 引起的 实验法
   ——“现代动物行为学之父” 研究发现:如果小野雁在行为发展的重要时期失去了母亲,就会跟随一种替代物  
一、研究动物行为的案例
观察法
分辨不同的颜色
亲鸟喙上的红斑
劳伦兹
实验法
考点三 动物行为的研究
二、观察和实验是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
1.观察法:在   下,实地观察动物的各种行为,这种研究方法就是观察法。观察动物的行为时,对动物   任何外界影响或将影响降低到最小。
2.实验法:研究者对研究对象施加了   的外界影响,再观察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
3.对动物行为的研究有   和   ,单纯的观察法可以没有实验,但是在实验法中离不开   。
自然状态
不施加
不同程度
观察法
实验法
观察
连接真题
见板块课堂习题训练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6章 动物的行为习题(后附答案)
第1节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一、课时训练 夯实基础
训练点一:动物的行为
1.下列不属于动物行为的是(   )
A.昆虫假死 B.青蛙冬眠C.蚂蚁觅食 D.田鼠心脏跳动
训练点二:先天性行为是由遗传决定的
2.(2023·安顺关岭县期末)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老马识途 B.蜜蜂筑巢C.小狗算数 D.鹦鹉学舌
3.(2023·铜仁万山区期末)一只刚刚失去幼崽的猫,用自己的乳汁喂养了三只刚刚出生就失去了妈妈的小狗崽,“母子”情深宛如一家。下列对猫的这种行为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先天性行为 ②后天学习行为 
③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④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4.所有动物都具有一些“本能”的行为,这些行为属于(   )
A.学习行为B.后天性行为C.在环境影响下形成的行为D.先天性行为
训练点三:后天学习行为是在个体的生活经历中获得的
5.(2024·遵义期末)动物的学习行为是为了适应复杂多变的外界环境,下列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蜜蜂筑巢B.涡虫在强光下舒展身体C.猴子投篮D.马、象等动物站着睡觉
6.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具有的特点是(   )
①是以遗传因素为基础的②动物生来就有的
③由动物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④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7.下列关于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失去雏鸟的红雀给鱼喂食,说明这只红雀学会了喂养其他动物的幼体
B.刚出生的小袋鼠会爬向母亲的育儿袋,说明先天性行为能满足动物生存的基本需求
C.涡虫电击实验说明较低等的动物也有学习行为,但低等动物的学习能力较差
D.某地的大山雀会偷喝瓶装牛奶,说明动物的学习行为能让动物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二、素养提升 迁移思维
8.(2024·铜仁质检)如图阴影部分表示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共同特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都是学习来的B.都要生活经验C.都由环境因素决定D.都与遗传物质有关
9.(2023·贵阳期中)《梦溪笔谈》中记载,蜘蛛被蜂蜇伤后会用芋梗摩擦伤口消肿。后来人被蜂蜇伤后,也用芋梗敷伤口进行治疗。关于人这种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行为是人生来就有的,是由人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
B.该行为属于后天学习行为,是通过后天的生活经验和学习所获得的
C.该行为只能帮助人去适应简单的环境,满足生存的基本需要
D.该行为的基础是先天性行为,一旦形成了,就不会被改变
10.如图表示甲、乙两只鹦鹉不同的行为方式,据图回答问题:
(1)乙的行为方式是所有动物为了生存都必须具有的取食行为,这种行为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所以又称为   行为。
(2)甲的行为用成语表示为“鹦鹉学舌”,这种行为是动物借助   和   而获得的,其意义是适应外界   的变化。
(3)试举一例与甲的行为相似的动物行为:  。
11.(素养提升)当香蕉被挂在高处,黑猩猩徒手拿不到时,它会尝试着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然后爬到木箱顶上去摘香蕉。试分析回答:
(1)黑猩猩的这种行为属于   行为。
(2)刚出生不久的幼猩猩能否完成这种行为    (填“能”或“不能”)。
(3)黑猩猩要完成这种行为,需要通过积累生活经验和   。
(4)先天性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   决定的。
(5)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知道,动物越高等,利用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越   ,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也越   。
第2节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一、课时训练 夯实基础
训练点一:动物的行为类型及取食行为、攻击行为、领域行为
1.(生活情境题)两只狗为争夺一块骨头而争斗,这在动物行为中属于(   )
A.取食行为 B.攻击行为C.繁殖行为 D.防御行为
2.下列动物的行为中,属于攻击行为的是(   )
A.两只公鸡为争夺一只母鸡而争斗B.狼吃羊C.羊吃草D.蜜蜂蜇人
3.狗走一小段路就要撒尿,这一行为是(   )
A.繁殖行为 B.取食行为C.领域行为 D.社群行为
4.(2024·铜仁质检)有“森林医生”之称的啄木鸟为树木治病的行为是(   )
A.防御行为 B.取食行为C.治疗行为 D.攻击行为
训练点二: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社群行为
5.(2024·遵义质检)有句俗语说“捅了马蜂窝,必定挨蜂蜇”,马蜂的这种行为属于(   )
A.攻击行为 B.取食行为C.防御行为 D.繁殖行为
6.孔雀开屏吸引异性的行为属于(   )
A.繁殖行为 B.攻击行为C.防御行为 D.取食行为
7.(2024·遵义期末)在非洲的大草原上,有几只狮子在围捕一只羚羊,羚羊拼命逃跑。狮子和羚羊表现的行为类型分别是(   )
A.取食行为、防御行为B.防御行为、攻击行为
C.攻击行为、繁殖行为D.繁殖行为、领域行为
8.(2024·六盘水质检)提起《昆虫记》,我们不由会想到“会唱歌的蟋蟀”在繁殖期间,凭着本能以“唱歌”吸引异性。这属于(   )
A.防御行为 B.取食行为C.攻击行为 D.繁殖行为
9.(2023·贵阳学业考)狒狒群体中,作为“首领”的雄狒狒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其他成员对它会作出表示顺从的姿态,对它的攻击不敢反击。“首领”也负责指挥整个社群的行为,并与其他雄狒狒共同保卫这个群体。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狒狒群体具有社群行为B.狒狒群体里年长者为“首领”
C.狒狒群体中形成了等级D.狒狒间可通过动作交流信息
10.下列动物行为中,不属于防御行为的是(   )
A.青蛙的体色与周围环境颜色十分相似B.乌贼遇到天敌,难以脱身时会释放墨汁
C.两只羚羊争斗中,一只退却逃走
D.野兔发现天空中的鹰时,立即飞跑回洞穴
二、素养提升 迁移思维
11.(易错警示题)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攻击行为一定发生在同种生物个体之间
B.防御行为能彻底防止动物个体被其天敌捕食
C.哺乳动物的吮吸反射属于先天性行为
D.后天学习行为更有利于动物适应环境的变化
12.(2024·黔东南州期中)下列行为中,属于社群行为的是(   )
A.猴王带领一群猴子在丛林中活动B.两只狗为争夺一块肉而争斗
C.鹈鹕在海滨岩石上筑巢并繁殖后代D.两只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13.(素养提升)朱鹮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鸟类,曾因栖息环境破坏、非法捕猎、繁殖困难等因素使数量急剧减少。经多年保护,其受危等级由极危降为濒危。
(1)繁殖季节,朱鹮脸颊部位会分泌一种黑色黏稠液体,并将其涂抹到体表,改变羽色,吸引异性注意。从形成过程来看,朱鹮特殊的求偶行为属于   行为,由   决定。
(2)朱鹮取食时,会频繁抬头扫视周围,一旦天敌进入警戒距离,鸟群就会有报警、惊飞等现象。从行为功能角度分析,该行为属于   (填“攻击”或“防御”)行为。
(3)朱鹮具有群居现象。科研人员对朱鹮群体大小与其警戒效果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所示。通过研究发现,在一定范围内,朱鹮群体数量越大,个体被捕食的概率   。
(4)根据以上信息,推测合理的结论有   。(多选)
a.群居生活可增加个体觅食时间b.群居生活可增加个体生存机会
c.群居生活可降低传染病的蔓延d.群体的个体间存在着生物通信
第3节 动物行为的研究
一、课时训练 夯实基础
训练点一:动物行为的研究方法
1.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是采取(   )
A.观察法和文献法 B.观察法和实验法C.统计法和推理法 D.所有方法综合使用
2.小明想要知道植物体的哪些结构具有运输水分的功能,用红墨水将清水染红,把百合花插入其中,一段时间后观察花瓣和叶的颜色变化。他采取的探究方法主要有(   )
A.观察法和实验法 B.调查法和测量法C.控制变量法 D.模型建构法
3.(2024·遵义期末)下列动物行为的研究案例中,主要采用观察法的是(   )
A.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B.弗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
C.廷伯根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研究D.劳伦斯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
4.探究一种动物的某种行为是否为先天性行为,选择这种动物的要求应该是(   )
①刚出生的 ②较成熟的、有一段经历的 ③一只   ④多只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训练点二:探究蚂蚁的行为
5.某实验小组设计探究蚂蚁的通讯实验如图。设计A、B、C三个小岛,A、B岛和A、C岛间各用一根木筷连接,形成桥①和桥②,A岛放置蚂蚁,B岛放置食物,C岛什么也不放,观察蚂蚁的行为并记录。一段时间后,将桥①和桥②换位,再观察蚂蚁行为并记录。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最好用饥饿状态的蚂蚁做实验B.实验中可以直接用手移动“桥”
C.将桥①和桥②换位,是为了验证气味是蚂蚁通讯的方式
D.该实验使用的蚂蚁,必须从同一个蚁穴中捕获而来
二、素养提升 迁移思维
6.实验人员想了解一下刚孵化的鸟类是怎样获得对母亲的情感的。他们选择了六只刚孵化的小鸭,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小鸭刚孵化出来就被从它们的出生地移走,使它们不能见到自己的母亲;乙组小鸭还和它们的母亲在一起。实验人员给甲组小鸭展示了一个气球,同时放母鸭叫的录音,经过若干天后,实验人员发现甲组小鸭看到气球能够跟随在气球左右。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小鸭跟随气球走的行为属于(   )
A.先天性行为 B.偶然现象C.取食行为 D.后天学习行为
(2)乙组小鸭在实验中的作用是作为(   )
A.实验模型 B.对照组C.实验组 D.一个变量
(3)如果不是把甲组小鸭放在气球周围并放母鸭叫的录音,而是将它们放在一只猫的周围并放母鸭叫的录音,则甲组小鸭可能会(   )
A.吓唬其他鸭B.失去繁殖能力C.发出类似猫的声音D.认为猫是它们的母亲
(4)这种研究者用气球或者猫替代母鸭,然后再观察研究对象的行为的研究方法
是   法。
7.(素养提升)为了探究蚂蚁的取食行为,小强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蚂蚁一星期后,设计并开展了探究活动,活动步骤:①取一个玻璃槽,放入干湿适当的土壤;②捕捉10只蚂蚁放入槽内,进行饥饿处理24小时;③取等量分别用蜂蜜、醋、苦味药水、盐水泡过的馒头,依次放入槽内四个角落;④每隔30 min观察并记录停留在每种食物附近的蚂蚁数目,连续10次。所得数据的平均值如表所示,请分析:
处理馒头的材料 蜂蜜 醋 苦味药水 盐水
停留的蚂蚁平均数量 7 1 1 1
(1)小强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自然状态下的蚂蚁,这种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是  。
(2)进行探究活动前,小强提出的问题是   
(3)步骤②中,捕捉10只蚂蚁而不是1只,是为了   。
(4)分析表格数据可知,蚂蚁喜欢吃用   泡过的馒头。
(5)蚂蚁的取食行为从获得的途径看属于   行为,这种行为是由   决定的。
答案:
第16章 动物的行为习题(教师版,答案版)
第1节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一、课时训练 夯实基础
训练点一:动物的行为
1.下列不属于动物行为的是( D )
A.昆虫假死 B.青蛙冬眠C.蚂蚁觅食 D.田鼠心脏跳动
训练点二:先天性行为是由遗传决定的
2.(2023·安顺关岭县期末)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B )
A.老马识途 B.蜜蜂筑巢C.小狗算数 D.鹦鹉学舌
3.(2023·铜仁万山区期末)一只刚刚失去幼崽的猫,用自己的乳汁喂养了三只刚刚出生就失去了妈妈的小狗崽,“母子”情深宛如一家。下列对猫的这种行为的解释正确的是( A )
①先天性行为 ②后天学习行为 
③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④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4.所有动物都具有一些“本能”的行为,这些行为属于( D )
A.学习行为B.后天性行为C.在环境影响下形成的行为D.先天性行为
训练点三:后天学习行为是在个体的生活经历中获得的
5.(2024·遵义期末)动物的学习行为是为了适应复杂多变的外界环境,下列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C )
A.蜜蜂筑巢B.涡虫在强光下舒展身体C.猴子投篮D.马、象等动物站着睡觉
6.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具有的特点是( D )
①是以遗传因素为基础的②动物生来就有的
③由动物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④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7.下列关于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
A.失去雏鸟的红雀给鱼喂食,说明这只红雀学会了喂养其他动物的幼体
B.刚出生的小袋鼠会爬向母亲的育儿袋,说明先天性行为能满足动物生存的基本需求
C.涡虫电击实验说明较低等的动物也有学习行为,但低等动物的学习能力较差
D.某地的大山雀会偷喝瓶装牛奶,说明动物的学习行为能让动物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二、素养提升 迁移思维
8.(2024·铜仁质检)如图阴影部分表示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共同特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D )
A.都是学习来的B.都要生活经验C.都由环境因素决定D.都与遗传物质有关
9.(2023·贵阳期中)《梦溪笔谈》中记载,蜘蛛被蜂蜇伤后会用芋梗摩擦伤口消肿。后来人被蜂蜇伤后,也用芋梗敷伤口进行治疗。关于人这种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该行为是人生来就有的,是由人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
B.该行为属于后天学习行为,是通过后天的生活经验和学习所获得的
C.该行为只能帮助人去适应简单的环境,满足生存的基本需要
D.该行为的基础是先天性行为,一旦形成了,就不会被改变
10.如图表示甲、乙两只鹦鹉不同的行为方式,据图回答问题:
(1)乙的行为方式是所有动物为了生存都必须具有的取食行为,这种行为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所以又称为 先天性 行为。
(2)甲的行为用成语表示为“鹦鹉学舌”,这种行为是动物借助 生活经验 和 经历 而获得的,其意义是适应外界 环境 的变化。
(3)试举一例与甲的行为相似的动物行为: 大山雀偷喝牛奶(或蚯蚓走迷宫等后天学习行为皆可) 。
11.(素养提升)当香蕉被挂在高处,黑猩猩徒手拿不到时,它会尝试着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然后爬到木箱顶上去摘香蕉。试分析回答:
(1)黑猩猩的这种行为属于 后天学习 行为。
(2)刚出生不久的幼猩猩能否完成这种行为  不能 (填“能”或“不能”)。
(3)黑猩猩要完成这种行为,需要通过积累生活经验和 学习 。
(4)先天性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 遗传物质 决定的。
(5)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知道,动物越高等,利用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越 强 ,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也越 强 。
第2节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一、课时训练 夯实基础
训练点一:动物的行为类型及取食行为、攻击行为、领域行为
1.(生活情境题)两只狗为争夺一块骨头而争斗,这在动物行为中属于( B )
A.取食行为 B.攻击行为C.繁殖行为 D.防御行为
2.下列动物的行为中,属于攻击行为的是( A )
A.两只公鸡为争夺一只母鸡而争斗B.狼吃羊
C.羊吃草D.蜜蜂蜇人
3.狗走一小段路就要撒尿,这一行为是( C )
A.繁殖行为 B.取食行为C.领域行为 D.社群行为
4.(2024·铜仁质检)有“森林医生”之称的啄木鸟为树木治病的行为是( B )
A.防御行为 B.取食行为C.治疗行为 D.攻击行为
训练点二: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社群行为
5.(2024·遵义质检)有句俗语说“捅了马蜂窝,必定挨蜂蜇”,马蜂的这种行为属于( C )
A.攻击行为 B.取食行为C.防御行为 D.繁殖行为
6.孔雀开屏吸引异性的行为属于( A )
A.繁殖行为 B.攻击行为C.防御行为 D.取食行为
7.(2024·遵义期末)在非洲的大草原上,有几只狮子在围捕一只羚羊,羚羊拼命逃跑。狮子和羚羊表现的行为类型分别是( A )
A.取食行为、防御行为B.防御行为、攻击行为
C.攻击行为、繁殖行为D.繁殖行为、领域行为
8.(2024·六盘水质检)提起《昆虫记》,我们不由会想到“会唱歌的蟋蟀”在繁殖期间,凭着本能以“唱歌”吸引异性。这属于( D )
A.防御行为 B.取食行为C.攻击行为 D.繁殖行为
9.(2023·贵阳学业考)狒狒群体中,作为“首领”的雄狒狒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其他成员对它会作出表示顺从的姿态,对它的攻击不敢反击。“首领”也负责指挥整个社群的行为,并与其他雄狒狒共同保卫这个群体。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狒狒群体具有社群行为B.狒狒群体里年长者为“首领”
C.狒狒群体中形成了等级D.狒狒间可通过动作交流信息
10.下列动物行为中,不属于防御行为的是( C )
A.青蛙的体色与周围环境颜色十分相似B.乌贼遇到天敌,难以脱身时会释放墨汁
C.两只羚羊争斗中,一只退却逃走
D.野兔发现天空中的鹰时,立即飞跑回洞穴
【综合能力练】素养提升 迁移思维
11.(易错警示题)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攻击行为一定发生在同种生物个体之间
B.防御行为能彻底防止动物个体被其天敌捕食
C.哺乳动物的吮吸反射属于先天性行为
D.后天学习行为更有利于动物适应环境的变化
12.(2024·黔东南州期中)下列行为中,属于社群行为的是( A )
A.猴王带领一群猴子在丛林中活动B.两只狗为争夺一块肉而争斗
C.鹈鹕在海滨岩石上筑巢并繁殖后代D.两只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13.(素养提升)朱鹮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鸟类,曾因栖息环境破坏、非法捕猎、繁殖困难等因素使数量急剧减少。经多年保护,其受危等级由极危降为濒危。
(1)繁殖季节,朱鹮脸颊部位会分泌一种黑色黏稠液体,并将其涂抹到体表,改变羽色,吸引异性注意。从形成过程来看,朱鹮特殊的求偶行为属于 先天性 行为,由 遗传物质 决定。
(2)朱鹮取食时,会频繁抬头扫视周围,一旦天敌进入警戒距离,鸟群就会有报警、惊飞等现象。从行为功能角度分析,该行为属于 防御 (填“攻击”或“防御”)行为。
(3)朱鹮具有群居现象。科研人员对朱鹮群体大小与其警戒效果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所示。通过研究发现,在一定范围内,朱鹮群体数量越大,个体被捕食的概率 越低 。
(4)根据以上信息,推测合理的结论有 a、b、d 。(多选)
a.群居生活可增加个体觅食时间b.群居生活可增加个体生存机会
c.群居生活可降低传染病的蔓延d.群体的个体间存在着生物通信
第3节 动物行为的研究
一、课时训练 夯实基础
训练点一:动物行为的研究方法
1.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是采取( B )
A.观察法和文献法 B.观察法和实验法C.统计法和推理法 D.所有方法综合使用
2.小明想要知道植物体的哪些结构具有运输水分的功能,用红墨水将清水染红,把百合花插入其中,一段时间后观察花瓣和叶的颜色变化。他采取的探究方法主要有( A )
A.观察法和实验法 B.调查法和测量法C.控制变量法 D.模型建构法
3.(2024·遵义期末)下列动物行为的研究案例中,主要采用观察法的是( A )
A.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B.弗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
C.廷伯根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研究D.劳伦斯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
4.探究一种动物的某种行为是否为先天性行为,选择这种动物的要求应该是( B )
①刚出生的 ②较成熟的、有一段经历的 ③一只   ④多只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训练点二:探究蚂蚁的行为
5.某实验小组设计探究蚂蚁的通讯实验如图。设计A、B、C三个小岛,A、B岛和A、C岛间各用一根木筷连接,形成桥①和桥②,A岛放置蚂蚁,B岛放置食物,C岛什么也不放,观察蚂蚁的行为并记录。一段时间后,将桥①和桥②换位,再观察蚂蚁行为并记录。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最好用饥饿状态的蚂蚁做实验B.实验中可以直接用手移动“桥”
C.将桥①和桥②换位,是为了验证气味是蚂蚁通讯的方式
D.该实验使用的蚂蚁,必须从同一个蚁穴中捕获而来
二、素养提升 迁移思维
6.实验人员想了解一下刚孵化的鸟类是怎样获得对母亲的情感的。他们选择了六只刚孵化的小鸭,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小鸭刚孵化出来就被从它们的出生地移走,使它们不能见到自己的母亲;乙组小鸭还和它们的母亲在一起。实验人员给甲组小鸭展示了一个气球,同时放母鸭叫的录音,经过若干天后,实验人员发现甲组小鸭看到气球能够跟随在气球左右。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小鸭跟随气球走的行为属于( D )
A.先天性行为 B.偶然现象C.取食行为 D.后天学习行为
(2)乙组小鸭在实验中的作用是作为( B )
A.实验模型 B.对照组C.实验组 D.一个变量
(3)如果不是把甲组小鸭放在气球周围并放母鸭叫的录音,而是将它们放在一只猫的周围并放母鸭叫的录音,则甲组小鸭可能会( D )
A.吓唬其他鸭B.失去繁殖能力C.发出类似猫的声音D.认为猫是它们的母亲
(4)这种研究者用气球或者猫替代母鸭,然后再观察研究对象的行为的研究方法是 实验 法。
7.(素养提升)为了探究蚂蚁的取食行为,小强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蚂蚁一星期后,设计并开展了探究活动,活动步骤:①取一个玻璃槽,放入干湿适当的土壤;②捕捉10只蚂蚁放入槽内,进行饥饿处理24小时;③取等量分别用蜂蜜、醋、苦味药水、盐水泡过的馒头,依次放入槽内四个角落;④每隔30 min观察并记录停留在每种食物附近的蚂蚁数目,连续10次。所得数据的平均值如表所示,请分析:
处理馒头的材料 蜂蜜 醋 苦味药水 盐水
停留的蚂蚁平均数量 7 1 1 1
(1)小强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自然状态下的蚂蚁,这种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是 观察法 。
(2)进行探究活动前,小强提出的问题是 蚂蚁爱吃什么样的食物呢 
(3)步骤②中,捕捉10只蚂蚁而不是1只,是为了 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 。
(4)分析表格数据可知,蚂蚁喜欢吃用 蜂蜜 泡过的馒头。
(5)蚂蚁的取食行为从获得的途径看属于 先天性 行为,这种行为是由 遗传物质 决定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9张PPT)
第2课时 动物的繁殖行为、节律行为和社群行为
《燕诗示刘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曰:“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它描绘的是母燕的
( )
A.社群行为 B.防御行为
C.争斗行为 D.繁殖行为
思路分析:繁殖行为是指与动物繁殖有关的一切行为,包括雌雄两性的识别、占巢、求偶、交配、孵卵、抚育后代等一系列行为。“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描绘的是母燕的育雏行为,属于繁殖行为。
答案:D
1.到了冬季,狼会集群生活,形成一个有“首领”、有“分工”并能利用各种信息交流保持联系的群体。狼群的这种行为属于( )
A.繁殖行为 B.攻击行为
C.社群行为 D.防御行为
2.繁殖季节,雄孔雀频频在雌孔雀面前“开屏”,这是繁殖行为中的哪一种行为( )
A.交配 B.占有繁殖空间
C.求偶 D.育雏
C
层级演练·能力提升
C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青蛙繁殖行为的是( )
A.捕捉害虫 B.鸣叫
C.抱对 D.产卵
4.招潮蟹根据海水涨落的时间出来活动,这是一种( )
A.昼夜节律行为 B.潮汐节律行为
C.季节节律行为 D.日节律行为
5.具有社群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有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下列动物不具有社群行为的是( )
A.蚂蚁 B.蝗虫
C.狒狒 D.狮子
A
B
B
6.下列关于社群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所有高等动物都有社群行为
B.社群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集群行为
C.社群行为有利于动物个体及群体的生存
D.具有社群行为的群体,组织内一定有传递信息的语言
A
1.诗词是我国文化的瑰宝,许多诗词蕴含着生物学知识,下列诗句中不包含繁殖行为的是( )
A.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B.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C.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D.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B
2.“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反映了动物的哪些行为( )
A.防御行为、取食行为
B.防御行为、迁徙行为
C.取食行为、繁殖行为
D.迁徙行为、繁殖行为
3.下列哪一种动物的节律行为与其他三种动物的节律行为不属于同一类型( )
A.猫头鹰昼伏夜出 B.蛇冬眠
C.秋季大雁南飞 D.雨季结束,角马大规模迁徙
C
A
4.(2024江口期末)在一群阿尔卑斯狒狒组成的“等级社会”中,下列关于“首领”狒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
B.优先选择栖息地
C.负责指挥整个社群的行动
D.首领狒狒一般是凶猛的雌性
D
5.动物的行为复杂多样,这些行为能使动物适应环境变化,提高其存活和繁殖的机会。请回答下列关于蜜蜂的行为。
(1)蜂群内有蜂后、工蜂、雄蜂三种,它们分工明确,相互合作,这是蜜蜂的   行为。
(2)遇到敌害时,工蜂会群起护巢,这是蜜蜂的   行为。
(3)蜂后和雄蜂交配、产卵,这是蜜蜂的   行为。
(4)工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辛勤采集花蜜和花粉,这是蜜蜂的   .
行为。
(5)蜜蜂白天采蜜,夜间回巢休息,这是蜜蜂的   行为。
(6)两只蜂后相遇,会咬杀至蜂群只剩下一只蜂后,这是蜂后的    .
行为。
社群
防御
繁殖
取食
节律
攻击(共11张PPT)
第2节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第1课时 动物的取食行为、攻击行为、领域行为和防御行为
下列动物的行为与行为类型不相符的是( )
A.两只狗为争夺食物而争斗——取食行为
B.两只雄狮为争夺雌狮而打斗——攻击行为
C.野兔竖起耳朵听周围的动静——防御行为
D.雄狮在领域边界撒尿做标记——领域行为
思路分析: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域等发生相互攻击或争斗的行为,称为攻击行为。两只狗为争夺食物而争斗的行为属于攻击行为。
答案:A
1.领域的占有者通常用    方式来警告周围的动物,以保卫自己的领域( )
A.姿态 B.气味 C.鸣叫 D.以上都是
2.下列不属于取食行为的是( )
A.鹰捉兔子 B.小鸟捉虫
C.蛇吞青蛙 D.乌贼喷射墨汁
D
D
3.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领域行为的是( )
A.野牛沿着一定的区域排粪 B.青蛙冬眠
C.蜻蜓点水 D.家蚕取食桑叶
4.下列描述的动物行为中属于攻击行为的是( )
A.一条蛇追击一只青蛙
B.螃蟹举起螯反击天敌的进攻
C.猫捉老鼠
D.两只公鸡为一只母鸡而争斗
A
D
5.兰花螳螂因经常生活在兰花丛中,且体色和兰花非常接近,故得此名。你知道这属于螳螂的什么行为吗 ( )
A.攻击行为 B.领域行为
C.防御行为 D.取食行为
6.生活在海底的比目鱼,能随周围环境颜色的改变而改变身体的颜色和图案,这种行为对于比目鱼来说( )
A.有利于保护自己 B.有利于逃避敌害
C.属于防御行为 D.A、B、C都可以
C
D
1.在学习过动物行为的知识后,小明对妈妈说:“我可以让蚂蚁在地上排列出‘百年潮,中国梦’几个字”。妈妈不相信,小明就用糖汁在地上写下这几个字,奇迹出现了,蚂蚁真的排列出了“百年潮,中国梦”。小明是利用了蚂蚁的( )
A.攻击行为 B.取食行为
C.防御行为 D.领域行为
B
2.下列关于攻击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同种生物之间的斗争
B.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繁衍
C.常使攻击双方的身体受到极大的伤害
D.两只蜜蜂在同一朵花上争采花蜜的行为属于攻击行为
3.下列关于领域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动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空间
B.动物种类不同,领域大小相同
C.在这个领域中,动物可以取食、繁殖、抚育后代
D.占有领域的可能是一个动物、一对配偶、一个动物群等
C
B
4.下列动物行为不属于防御行为的是( )
A.金龟子遇到敌害后,会从植株上滚落到地面装死
B.尺蠖静止不动时,形状像树枝
C.瞪羚在被猎豹追捕时,全力奔跑一阵后,突然停住并转弯
D.两只狼在争斗时,失败者向胜利者做出屈服动作
D
5.(2024遵义期末)在非洲的大草原上,狮群围捕羚羊,羚羊拼命逃跑。狮子和羚羊表现的行为类型分别是( )
A.取食行为、防御行为
B.防御行为、攻击行为
C.攻击行为、领域行为
D.取食行为、领域行为
A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一只猎豹潜伏在草丛中慢慢接近一匹斑马后,突然发起攻击,斑马虽然奋力奔跑,仍没有逃过猎豹的利爪。甲同学说:猎豹的行为是攻击行为。乙同学说:斑马的行为是防御行为。你认为谁的说法正确 请说明理由。
  .
.
 。
乙的说法正确。猎豹的行为不是攻击行为,因为攻击行为发生在同种动物个体之间。斑马以快速奔跑的方式保护自己,防止被猎豹捕食,因此是防御行为
(2)另一只猎豹跑过来,争抢斑马的尸体。两只猎豹互相龇牙低吼直至大打出手。甲同学说:猎豹要吃猎豹了!乙同学说:别担心,没事。请你从动物行为的角度分析甲和乙谁说的对。
  .
 。
乙的说法正确。猎豹之间发生的是攻击行为,只要一方认输,攻击行为立刻结束,双方身体一般不会受到致命性伤害(共12张PPT)
第3节 动物行为的研究
科学家为了了解鬃毛颜色对狮群的意义,制作了一只仿真的黑鬃雄狮立于狮群出没处,通过望远镜观察到,它很快就吸引了几只雌狮到身旁来。这种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属于(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观察法和实验法综合使用 D.以上方法都不对
思路分析: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实验法和观察法。制作一只仿真的黑鬃雄狮立于狮群出没处,属于实验法,通过望远镜观察雌狮的行为,属于观察法。
答案:C
1.在大熊猫国家公园中,科研人员利用红外相机拍摄大熊猫的活动情况。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A.观察法 B.比较法 C.文献法 D.实验法
2.若想知道某种动物的一种行为,并分析产生这种行为的原因,应选择的方法是( )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观察法和实验法有机结合 D.先实验法,后观察法
A
层级演练·能力提升
C
3.廷伯根是英籍荷兰裔动物学家,对鸟类生活有浓厚兴趣,在海鸟行为研究方面的声誉很高。他通过实验研究表明引起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是( )
A.亲鸟身体的外形 B.亲鸟喙上的红斑
C.亲鸟羽毛的颜色 D.亲鸟喙的形状
4.用观察法研究动物的行为,必须让动物处于( )
A.实验条件下
B.研究者设计的环境下
C.养殖条件下
D.自然状态下
B
D
5.某生物学兴趣小组探究“温度对蚂蚁取食的影响”。你认为下列实验方案需要修改的选项是( )
C
A.蚂蚁数量 B.食物 C.温度 D.亮度
30只 甜食 30 ℃ 明亮或阴暗
30只 甜食 30 ℃ 明亮或阴暗
6.观察法和实验法的本质区别是( )
A.研究者是否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B.研究者是否对被研究的动物施加人为因素
C.研究者是否直接观察被研究的动物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B
1.下列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中,属于实验法的是( )
A.用无人机拍摄猎豹的运动,研究猎豹追击猎物的方法
B.用放大镜观察蚯蚓的刚毛,研究蚯蚓的运动特点
C.通过闭路电视观察大熊猫的生产过程
D.用线绑住鱼鳍,研究鱼鳍对鱼游泳的作用
D
2.翱翔在高空的老鹰,不仅能够发现地面上的小鸡,还能突然俯冲而下将小鸡抓走。小明对此提出问题:老鹰捕捉小鸡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吗 如果他打算通过持续观察的方法来寻找答案,你认为他应该选择的观察对象是( )
A.小鸡 B.幼鹰
C.成年鹰 D.刚孵化出的雏鹰
D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单纯的观察法可以没有实验
B.实验法中可以没有观察
C.观察法不对研究对象施加影响,或将影响降到最低
D.实验法以观察法为基础
B
4.灰雁的巢比较简陋,孵化前有些卵会滚出巢,但灰雁总能设法将卵滚回去。请根据如下实验记录,分析灰雁依据什么识别自己的卵( )
D
编号 模型卵的特点 灰雁的反应
1 形状大小与灰雁卵相同 不弄回巢中
2 形状大小、颜色与灰雁卵相同 不弄回巢中
3 形状大小、颜色、褐色斑点与灰雁卵相同 弄回巢中
4 带褐色斑点的方块 弄回巢中
A.形状大小 B.形状大小和颜色
C.形状大小、颜色和褐色斑点 D.褐色斑点
5.下图是科学家做的三刺鱼在繁殖期间的行为模拟实验:A为形态像三刺鱼的模型,它不能引起雄性三刺鱼的攻击;B、C、D、E是形态不像三刺鱼,但它们的腹部是红色的模型,都能引起雄性三刺鱼的攻击。根据此实验,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与雄性三刺鱼发生攻击行为无关的信号是   (填“颜色”或“形态”)。
(2)繁殖期间的雄性三刺鱼占据一定的水域进行筑巢,利用腹部呈红色及一些动作引诱雌性三刺鱼入巢产卵、受精,繁殖后代,从行为的发生看,这是动物的    行为;如果这期间其他处于繁殖期的雄性三刺鱼进入这一水域,将会发生争斗,从行为的功能看这种行为称为
   。
(3)这种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是   法,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研究需要对动物   不同程度的影响。
形态
先天性
攻击行为
实验
施加(共11张PPT)
第16章 动物的行为
第1节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震旦鸦雀被称为“鸟中大熊猫”。其雏鸟不会主动觅食,先由亲鸟喂养,再转变为亲鸟搜寻食物、雏鸟啄取,最终雏鸟才能像亲鸟一样用坚硬的喙敲打芦苇秆,捉出里面的虫子。下列对震旦鸦雀的捕食行为描述错误的是( )
A.属于学习行为
B.完全由遗传物质决定
C.捕食行为受环境因素影响
D.是通过后天学习和生活经验获得的
思路分析:震旦鸦雀的这种捕食行为不是生来就有的,是在体内遗传物质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答案:B
1.(2024江口期末)下列不属于动物行为的是( )
A.心脏跳动 B.飞蛾扑火
C.鸟类育雏 D.蜜蜂采蜜
2.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都是从外部可以观察到的活动,并且都离不开身体内部的生理活动
B.同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对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有重要作用
C.动物行为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受遗传物质的控制
D.动物行为是对来自环境中的刺激所作出的反应
A
层级演练·能力提升
D
3.(2024遵义期末)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是为了适应复杂多变的外界环境,下列属于后天学习行为的是( )
A.蜜蜂筑巢
B.涡虫在强光下舒展身体
C.猴子投篮
D.马、象等动物站着睡觉
C
4.“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对“雄鸡报晓”这种动物行为的解释,错误的是( )
A.该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B.该行为与神经和激素调节有关
C.该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D.该行为属于后天学习行为
D
5.当香蕉被挂在高处,黑猩猩徒手拿不到时,它会尝试着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然后爬到木箱顶上去摘香蕉。试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刚出生不久的幼年黑猩猩能不能完成这种行为    (填“能”或“不能”)。
(2)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   (填“强”或“弱”)。
(3)先天性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   决定的。
(4)下列动物学习能力最强的是   (填字母)。
A.蚯蚓 B.狗 C.青蛙 D.蚂蚁
不能

遗传物质
B
1.(2023福建)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与“蜜蜂采蜜”这一行为相同的是( )
A.海豚跳圈 B.孔雀开屏
C.猴子骑车 D.鹦鹉学舌
2.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动物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B.学习行为是后天获得的,与遗传因素无关
C.动物学习行为越简单,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
D.动物的一系列行为有利于它们生活和繁殖后代
B
D
3.如图表示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其中阴影部分表示相同点,下列哪一项可以写在阴影部分( )
A.生来就有
B.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C.有利于生存和繁殖
D.能伴随动物一生
C
4.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人有人言,鸟有鸟语。不同的白冠攀雀鸟群的鸣叫声虽然基调相同,但又有各自的“方言”。研究员小王把某个白冠攀雀鸟群A的幼雏a移到另一个白冠攀雀鸟群B中去,待其长成成鸟时,a的叫声就不同于鸟群A而接近于鸟群B。小王又把白冠攀雀幼雏a移到黄莺群中,发现它却学不会黄莺的叫声。
(1)不同的白冠攀雀鸟群的鸣叫声基调相同,但又有各自的“方言”,说明生物具有   和变异的现象。
遗传
(2)a的鸣叫声基调与白冠攀雀鸟群A的相同,这是   行为,是
   就有的;具有白冠攀雀鸟群B的“方言”特点,这是   .
行为,是由   和经历获得的行为。
(3)a学不会黄莺的鸣叫声,是因为a的体内不具有控制黄莺鸣叫声的
   。
(4)上述实验说明,   行为是在   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
(5)谈一谈:动物不同类型的行为对其维持生存的意义有什么不同
  .
 (至少写两点)。
先天性
生来
后天学习
生活经验
遗传物质
后天学习
先天性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与繁殖后代;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可以使其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