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阳泉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七年级历史试卷(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阳泉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七年级历史试卷(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2-27 20:27:08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卷 墨家 “兼爱”,爱无差别等级 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法家 “尚法”,依法治国
注意事项:
A.推动了战国时期经济的繁荣 B. 导致了战国时期社会变革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 C.对后世的思想文化影响深远 D. 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写在答题卡上。 6.如图是东汉《扁鹊行医画像石拓片》局部图。图中人首鸟身的扁鹊侧面站立,正在为病人针灸,扁鹊左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手执针,右手把住病人的右手诊脉,病人身后尚有两人等待医治。这幅拓片体现出扁鹊( )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七年级上册全册。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A.使用切脉诊法治疗病人 B.会尝百草认识治病药物
第Ⅰ卷 C.主张治疗疾病顺乎自然 D.强调人体血脉循行情况
7.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能将纷繁复杂的历史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如图展示的措施所起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
到的共同作用是( )
求。
1.以下是《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目录,据此判断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是( )
第 1课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第 2课 原始农耕生活
第 3课 远古的传说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原始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A.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B.促进了各地经济的交流
2.2023年 12月 3日,首届“良渚论坛”在浙江杭州市开幕,习近平致贺词提到:“良渚遗址是中华五千 C.有利于文化交流与发展 D.便利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年文明史的实证,是世界文明的瑰宝。”在良渚文化遗址中,贵族墓葬与平民墓葬,在规模、葬具等方 8.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如下图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制作的年代尺,其中公
面都有较大的差异。材料说明了( ) 元前 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这一事件发生在( )
A.原始宗教礼仪出现 B.阶级分化比较明显
C. 磨制玉器广泛使用 D.早期国家完全形成
3.考古发掘出土的利簋腹内刻有铭文,记载了牧野之战的过程;而在《尚书·牧誓》中也记载了武王伐纣:
“时甲子日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这说明( ) A.公元前2世纪初 B.公元前2世纪末 C.公元前3世纪初 D. 公元前3世纪末
A.文献史料能反映真实历史面貌 B.利簋是目前已知最早的青铜器 9.《史记》记载:“(主父)偃说上曰:‘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之地封,则仁
C. 利簋是在牧野之战时铸造的 D.考古发掘与文献记载相互印证 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
4.商鞅变法造就了以军功和才干上升的官僚功勋系统,使秦国社会的动力驱动系统焕然一新。推动这一驱 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材料中“上从其计”的根本目的是( )
动系统建立的变法措施是( ) A.抚慰异姓功臣 B.加强思想控制 C.强化中央集权 D. 提高诸侯地位
A.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B.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10.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客观地认识和评判历史的态度和方法。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C.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D. 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 A. 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5.下表中内容反映出“百家争鸣”( ) B.汉朝的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
百家争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D. 东汉明帝时,派班超出使西域
儒家 仁义礼智信;民为邦本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 11.近数十年考古工作的收获表明,西安灞桥、新疆罗布淖尔、甘肃敦煌马圈湾遗址等都曾经有西汉麻纸
残片发现。这些发现证明了( )
A.造纸术起源于西汉 B.西汉时造纸术传到国外
C.《论语》 D.《伤寒杂病论》
C. 西汉时纸已经出现 D.西汉时纸已取代简帛
12.据西晋史料记载,从北方迁入内地的少数民族中,鲜卑族说自己是黄帝后代,匈奴的铁弗部认为自己
是大禹后代。这些现象主要说明( )
A.北方地区出现了民族大交融 B.少数民族对中原文化产生认同 人物篇
C. 鲜卑族匈奴族完全融入汉族 D.内迁民族受到西晋的残暴统治
13.某同学在学习中发现以下两则学习材料,从材料甲到材料乙,可推出的正确结论是( )
材料甲 材料乙 (1)写出图 1文物的名称。图 2文物出土于什么地方?两件文物风格各异,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这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 也证实了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具有怎样的特征?(6分)
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2)将典籍篇中的典籍进行归类,把其前面的字母代号填入相应的板块内。(2分)
——【汉】司马迁《史记》 ——【南朝】沈约《宋书》 板块一“医学著作” 板块二“史学经典”
A.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 B.江南地区经济得到发展 板块三“农学名著” 板块四“思想典籍”
C. 南方是当时的政治中心 D.江南地区人地矛盾突出
(3)请你把“人物篇”中的三位历史人物按时间先后排序。(只写前面字母代号即可)。从三个人物中
14.下图所示,北魏时期的帝王和大臣们都穿着长袍宽袖的汉族服饰。出现这一情景的主要原因是( )
任选一位,说明他能够入选展板的理由。(要求:只选一个,多选多答只评第一个)(4分)
17.国家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制度建设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
分)
【史料实证】国家形成
材料一 二里头文化遗址发掘出许多小件的青铜器:小刀、钻、鱼钩等,还有兵器和礼器……二里头
《北魏帝王出御图》
文化遗址有的墓葬有棺有椁,随葬品丰富,有铜器,也有玉器,这是贵族的墓葬;有的墓葬比前一类
A.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B.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C D 小,随葬品也很少,这是平民的墓葬;有的根本没有随葬品……在二里头三期遗址中发现有大型的宫. 穿汉服显示贵族身份 .孝文帝推行汉化措施
15.《齐民要术》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这表明贾思勰( ) 殿建筑群。
A.具有“重农抑商”思想 B.强调尊重客观规律 ——摘编自齐涛《中国通史教程(古代卷)》
C. 使农业生产突破自然条件的限制 D.是我国最早的农学家 【时序发展】制度建设
第Ⅱ卷 材料二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70 分) 朝代 目的 影响
16.某班布置“古代中国·异彩纷呈”主题展板,并围绕该主题进行了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完成下列学
为稳定周初政治形 ①巩固统治②导致列国纷争
习任务。(12分) 周
势,巩固疆土
古代中国·异彩纷呈
藩屏汉室 ①初时社会稳定②后来诸侯王势力膨胀。景帝时
西汉
爆发七国之乱
文物篇 _________ 拱卫皇权 诸王左右朝政,割据一方。后来,爆发八王之乱
【历史解释】治理智慧
材料三
典籍篇 A.《史记》 B.《齐民要术》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后代)疏远, “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分封)子弟,以 景之世,流民既归,户口亦息,列侯大者至三四万户, 东汉初 1000多万
相攻击如仇雠(仇敌),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 地侯之(以侯爵的身份得到土地)。彼人人 小国自信,富厚如之。
57年(光武帝去世) 2100多万
(不)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 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 ——摘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县…… (逐渐)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105年 5300多万
——摘编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摘编自《汉书·主父偃传》
(1)根据材料一、总结两汉初期人口变化的共同趋势。(2分)
(1)夏朝是我国的早期国家。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是国家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根据材料一,写出夏
材料二
朝存在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的证据。(4分)
2 6 时间 全国户籍人口 铠甲生虮虱,万姓已死亡。 (熹平)二年春正月,大疫……(熹( )根据材料二,将“ ”处补充完整。归纳分封的影响。( 分)
3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平四年)夏四月,郡国七大水。( )根据材料三,写出秦朝和汉朝分别采取的措施。分析二者的共同作用。(8分)
东汉中后期 6000万
18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熹平六年)夏四月,大旱,七州.某校七年级同学以“社会发展与国家治理”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22分)
——曹操《蒿里行》(节选) 蝗。
【力争上游的变法】 760万
东汉末期
材料一 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并不起源于秦国……但是各国的变法运动或者持续时间不长,或者因为 ——摘编自《后汉书·孝灵帝纪》
支持变法的君主去世而失败,或者影响有限,或者深度不够……只有商鞅的变法取得了真正意义上的 (2)根据材料二、写出影响东汉中后期至末期人口变化的因素。(4分)
成功……商鞅变法所推行的政策措施,精神实质上是和秦国的文化传统相一致的。 【观察地图,探究经济变迁】
——摘编自王绍东《论商鞅变法对秦文化传统的顺应与整合》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的原因,并简述商鞅变法
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8分)
【因时而异的政策】
材料二 父祖给武帝留下了丰厚的遗产,但是社会的繁庶下隐藏着许多问题,迫使武帝必须有所作
为……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设立刺史制度,监视州内部的地方官吏;经济方面改革
币制,下令禁止郡国和私人铸币,把铸币权完全收归中央;盐铁收归政府管理,补充赋税不足……西
汉在武帝的时候走向了盛世。
——摘编自《中国通史大师课》
图一 西汉盐铁官分布 图二 西晋末年至南朝时期北方人口迁徙示意图
(2)依据材料二,概括汉武帝为解决社会问题采取的措施,并分析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6分)
材料三 (东晋后期南方)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
【移风易俗的改革】
——摘编自《晋书·食货志》
材料三 (魏主)去夷即华,易姓建都,遂(于是)定天下之乱,然后修礼乐,兴制度而文之。
(3)由图一盐铁官分布的区域特点,推断西汉时期南北经济发展及人口分布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
——北宋欧阳修
分析图二与材料三之间的联系。(8分)
(3)请你列举“魏主”推行“去夷即华”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民族大交
【整合信息,提升思维能力】
融高潮的原因。(6分)
(4)根据以上探究,分析这一时期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4分)
(4)综上所述,你能得出什么认识?(2分)
19.某校开展“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18分)
【解读史料,探查人口变化】
材料一
西汉初年,“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到了文 时间 全国户籍人口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卷
参考答案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分,共 30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D C C A A D C C
11 12 13 14 15
C B B D 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小题,共 70 分。
16.(1)名称:司母戊鼎;(2分)地方:三星堆(2分);特征:多元一体。(2分)
(2) DAB C(2分)(评分说明:全部标对得 2分,错选、漏选不得分)
(3)a c b(2分)
理由:示例一: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促进文化的传播。(2分)
祖冲之——在数学、天文、机械制造方面的贡献非常巨大,其对圆周率的精确推算领先世界近千年。(2
分)
王羲之——是中国古代伟大的书法家,其代表作《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2分)
(评分标准:任选一个理由进行写作,2分)
17.(1)贵族与平民墓葬的差异(墓葬差异);随葬品的差异;大型宫殿建筑群。(答出一点得 2分,共 4
分)
(2)西晋(2分);积极方面,巩固统治,稳定政权;(2分)消极方面,当中央权力衰弱,诸侯势力
强大会威胁中央统治,引发社会动荡等。(2分)
(3)郡县制(2分)、推恩令(2分);维护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等(答
出任意一点给 2分,共 4分)
18.(1)原因:君主支持,深度够,影响大,与秦国的文化传统相一致。(答出一点得 2分,共 4分)
措施:废除井田制;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答出一点得 2分,
共 4分)
(2)措施:政治上,颁布“推恩令”,设立刺史制度;
经济上,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专卖。(答出一点得 2分,共 4分)
共同作用: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2分)
(3)措施:迁都洛阳,使用汉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
姻等。(答出一点得 2分,共 4分)
原因:汉族与少数民族交往频繁,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等。(2分)
(4)认识:适时的改革或政策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强劲动力。(言
之有理即可,2分)
19.(1)共同趋势:人口均呈现增长趋势(2分)
(2)原因:社会动荡、战乱不休、自然灾害频发、发生大瘟疫。(答出符合题目的一点得 2分,共 4
分)
(3)状况:北方是经济重心,南方经济落后;北方人口多,南方人口少。(答出符合题目的一点得 2
分,共 4分)
联系:为躲避战乱,北方人口大量迁往南方,给南方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
促进江南地区的开发;南方社会安定,吸收人口南迁,促进江南地区开发。(答出符合题目的一点得 2
分,共 4分)
(4)关系:人口变化与经济发展是相互影响的关系:人口是重要的生产力,充足的劳动力是经济发展
的重要保障;人口带来的技术革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经济发展促进人口增长;人口增长是经济
发展的重要指标。(答出符合题目的一点得 2分,共 2分)
人口变化与社会发展是相互影响关系:政局稳定、社会安定有利于人口增长;社会动荡、瘟疫、自然
灾害导致人口减少。(答出符合题目的一点得 2分,共 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