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 语文 教学案
课题 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 主备课人 审核人
使用人 总课时 3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时间
教学方法 讲授法、分析、鉴赏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词语的“家族”,了解新词,更加有效地丰富自己的词汇储备。 2.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把握一词多义现象。 3.在正确理解词义的基础上,把握辨析词语的方法,提高理解和运用词语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熟语,积累成语。
教学难点 了解新词反映的文化现象。
教 学 环 节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 同学们,从牙牙学语开始,我们就在积累词语。汉语中的词语数量巨大,我们不可能全部掌握,有的同学因此悲观,这大可不必,因为汉语中的词语并不是杂乱无章的,汉语也是有“家族”,有“系统”的。只要我们理清这些“家族族谱”,掌握好“系统”规律,我们就能有效地积累词语,丰富语言了。 自主学习 (一)词义辨析 1.坚韧·坚忍 [辨析] 二者都有“坚强、坚定”的意思。“坚韧”除了指精神意志坚强外,还指物体坚固有韧性。“坚忍”指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坚持而不动摇,只适用于精神意志方面。 [运用] 这些遭受着命运一次次无情打击的家庭,始终坚韧顽强地同不幸作斗争,用爱和坚忍编织出了别样的幸福。 2.幽僻·偏僻 [辨析] “幽僻”指幽静,偏僻,侧重于环境幽静,少有人来;“偏僻”指离城市或中心区远,交通不便,侧重于地点的偏远。 [运用] 退休后,老人来到位置偏僻的老家,尽管这里的生活条件不是很好,但自从住进这条幽僻的小巷,他就感受到一种在喧嚣城市中难以觅得的清静,内心无比惬意。 师生共研 了解词语“家族”,让积累更加有效。 了解“语素、字、词”的概念和关系 (课件展示词语)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组词语构词有什么特点? (1)警、瞅、望、瞧、瞪、盯、观察、端详、仰望、眺望 (2)风平浪静、山清水秀、风和日丽、情深谊长、情投意合 (3)理解、理由、整理、办理、梳理、调理、条理 回答我。” 人山人海、不计其数、成千上万、数不胜数、成群结队 叽叽喳喳、叮叮当当、可叮咚咚、浙浙沥沥 明确:第1组的词语都是表“看”的词;第2组的词语第一、第三个字都是名词;第3组的词语有共同的语素“理”;第4组的词语都表示“数量多”;第5组的词语都是拟声词。 丰富熟语积累,让语言多姿多彩。 (1)请问下列一段话有什么特点? 今天同学们兴高采烈地来到学校,要上课了,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老师说:“对大家提点意见,希望同学们听课时聚精会神,讨论时各抒已见,回答时力争对答如流,当然,你如果吞吞吐吐或者词不达意时也不要有后顾之忧,因为我不会对大家求全责备的。不知大家有没有信心跟老师一起群策群力,把这节课上好? 明确:运用了大量的成语。成语是熟语的一部分。熟语是语言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为人们所熟悉、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结构的定型的词组,主要包括成语、歇后语、惯用语。无论是说话还是写文章,我们都离不开熟语。使用熟语,不仅让我们的语言简练,还会让我们的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熟语的积累同样也是有规律的。 (2)讲解熟语的来源: ①来自人们口头广泛流传的现成语言,以成语、惯用语和歇后语为主,大多总结了历代劳动人民的生活斗争经验或对自然的认识,往往诙谐生动,含蓄隽永,极具生活的情趣。 ②来自书面语言,包括古代各种著作(神话传说、富言故事、历史著作、诗文、小说等),这类熟语以成语为多一般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富于艺术表现力。 熟语的特点: ①结构上的稳固性。构成成分不能随意更换,如“明日黄花”不能改为“昨日黄花”。 ②意义上的整体性。熟语的意义是特定的,不能从字面去解释,如“周瑜打黄盖”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之意,使用中与“周瑜”“黄盖”无关。 (3)充满魅力的成语 1)按成语的来源积累。 成语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逐步形成的非常精练、非常有表现力的一种固定词组。它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神话传说的压缩。如:开天辟地、巫山云雨、天衣无缝等。 ②寓言故事的缩写。如:拔苗助长、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 ③历史事件的概括。如:完璧归赵、负荆请罪,退避三舍、纸上谈兵等。 ④古书中词句的摘引或改写。如:“千钧一发”缩自“其危如一发引千钧。” ⑤历代俗语的流传。如:张冠李戴、雪中送炭、锦上添花等。 ⑥外来语的借用。如,一尘不染、现身说法、心花怒放、不可思议等。 ⑦新创造的成语。如:多快好省、推陈出新、按劳分配等。 2)按成语结构特点积累。 成语的结构:主谓关系、并列关系、偏正关系、动宾关系、补充关系、承接关系、转折关系、递进关系、选择关系、因果关系、条件关系、目的关系、假设关系、让步关系等。 ①主谓关系:如毛遂自荐 ②并列关系:防微杜渐 ③偏正关系:庞然大物 ④动宾关系:好为人师 ⑤补充关系:无动于衷 ⑥承接关系:落井下石 ⑦转折关系:明知故犯 ⑧递进关系:得寸进尺 ⑨选择关系:宁死不屈 ⑩因果关系:打草惊蛇 条件关系:唯利是图 目的关系:守株待兔 假设关系:有闻必录 让步关系:死不瞑目 3)按成语含义积累。 成语深植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我们平时积累成语时,可根据成语含义。按主题积累, 如:爱国、诚信等。 爱国的:以身许国、匹夫有责、毁家纾难、精忠报国、赤胆忠心、忧国优民、救亡图存、忠心耿耿、为国捐躯等。 诚信的:一言九鼎、言信行果、驷马难追、金口玉言、言而有信。 (4)巧设悬念的歇后语 歇后语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引子”,后一部分是“注释”。表义上“引子”起辅助作用,表示某种附加义;“注释”部分是表义重点所在,它表示整个歇后语基本义。也就是说,歇后语是“由存在引注关系的前后两个部分组成”的熟语。如“墙上挂狗皮——不像话(画)”,前部分“墙上挂狗皮”只是引子,如果没有后半部分,谁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后半部分,谐音双关,点明整个歇后语的含义。如:“飞蛾扑火—自取灭亡”“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歇后语可分两大类: 会意型。如:“老鼠进风箱——两头受气” 谐音型。如:“老虎驾车------谁敢(赶)” 歇后语作用:形象生动 风趣幽默 5)惯用语 例如:“打预防针”、“财神爷”、“拍马屁” 关注新词语,让语言鲜活生动。 词语和社会生活密不可分,分析下列新词语,探究新词语的来源及其含义,从中探究社会的发展变化或文化现象。 新词语来源反映了哪些发展变化或文化现象逆行者 抗议对在疫情中先进个人或集体的称呼老板 旧词新用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思想 解放后浪网络视频面对疫情他们冲在了前,用实际行动 证明了自己直播带货 经济领域疫情期间,“直播带货”有效解决了 实体店顾客大幅减少、库存积压、滞 销等问题一批带货主播实现了惊人的 销售业绩,吸引了众多行业采用这种 模式 云计算 科技领域 计算机不断发展,互联网的发展日 新月异
检测环节 链接环节 根据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教育报》上刊登的一则消息称,“菜鸟”“粉丝”“BT”“PK”“雷人”……这些流行于网络的新词语,近年来频频在电视、广播、报刊上亮相,并出现在中小学生的日记、作文中。“作业写到晚上10点,真是‘杯具’!”这个句子出自一篇小学生的作文。老师和家长都看不懂。 之前,在《重庆日报》《课堂内外》杂志社联手打造的“寒假快乐作文大本营”报名处,负责培训的钟老师解释,“杯具”是“悲剧”的谐音,是现在最流行的网络用语之一。 对于网络语言出现在学生作文中的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语言准确、流畅,不少于100字。 答案 (示例一)不赞成。网络语言虽然是一种很流行的语言形式,但这种语言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并不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对历经几千年形成的汉语言文字体系造成了一种极大的冲击。如果任其出现在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的作文中,肯定会影响学生们对标准语言的接受能力。所以我认为这种语言形式不应该进入学校,更不应该出现在学生的作文中。 (示例二)赞成。网络语言是一种新的语言形式,它大大地丰富了汉语的词汇,为汉语注入了一种更为新鲜的血液,真正体现了汉语词汇丰富这一特点,应当促进其发展。我们的语言就是在不断的创造与更新中得到发展的,如果不给新的语言形式一种较为 六、课堂小结 通过赏析关于通讯员的细节描写,我们可以看出细节描写让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从语言、动作、肖像、心理等方面进行细节描写,塑造更为深刻的人物形象。 七、作业布置 练习册181页第五题。 第 2课时 导入环节 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在古代汉语中非常普遍,阅读时,要注意结合语境仔细甄别,正确理解。 自主学习 1.了解“一词多义”的具体内涵 内涵: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具有几个互相关联的意义,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等。 ①词的本义是指词的本来的意义 如“引”:《说文》解释“开弓也”,本义是拉开弓。成语“引而不发”的“引”,就用引的本义,其他意义如“延长、引申、引导、引退”等,都是从“开弓”这个意义派生出来的。 ②词的引申义 在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中,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引申义和本义密切相关,本义是引申义的根据,引申义是本义的发展,本义只有一个,而引申义可以有一个、几个、十几个甚至几十个,这些意义都是跟本义有着意义上的联系,一词多义的现象就是由此产生的。引申义有远近之分,离本义近的叫作近引申,离本义远的叫作远引申。远引申一般是由近申义再引申的,所以也称为间接引申,近引申也叫直接引申。 ③词的比喻义 比喻义是用一个词的本义比喻另一事物,由两者之间的相似点相沟通而产生的新义。如用“手足”比喻“兄弟”,用“虎口”比喻“危险境地”。 研学环节 学生活动一: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探究一些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 例:“素” 明确 ①本义是未染色的丝织品,这种织品柔软光洁,色白,《孟子·滕文公上》:“冠素。”冠素,就是戴着用未染色的丝布做的帽子。 ②从丝织品的颜色引申出“白色”的意义。《诗经·召南·羔羊》中的“素丝五纪”就是“白色丝五条”。 ③把丝织品的颜色用在抽象意义上,引申出“白白”“空”的意义,《诗经·魏风·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餐兮。”“不素餐”就是“不白吃闲饭”。 ④“素”未着色,体现了丝织品的本色,所以引申出“朴素”的意义。《淮南子·本经》:“其事素而不饰。” 学生活动二:解释下列词语的本义及其比喻义,并尝试造句。 ①风浪:本义为:水面上的风和波浪。 比喻义为:艰险的遭遇。 造句:他是个久经风浪的人,面对着邪恶势力,毫不畏惧,顽强地斗争。 ②风雷:本义为:狂风和暴雷。 比喻义为:气势浩大而猛烈的冲击力量。 造句:革命的风雷激荡中原大地。 ③风起云涌:本义为:大风起来,乌云涌现。 比喻义为:事物出现得很多很盛。 造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世界反殖民主义的解放运动风起云涌。 学生活动三:理解古诗文中的一词多义 例1 :绝 ①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 劝学》)横渡 ②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陶渊明《桃花源记》)与世隔绝的 ③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吴均《与朱元思书》)绝妙 ④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郦道元《三峡》)阻断 ⑤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极点 例2 :信 ①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 学而》)诚信 ② 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诸葛亮《出师表》)信任 ③ 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世说新语·雅量》)书信 ④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确实(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⑤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随手(白居易《琵琶行》) 学生活动四:从你所学的古诗文中,再梳理一些一词多义的例子。 把握古今意义的不同 1.了解“古今词义的演变” 古今词义演变,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①词义扩大 文言文中,某些词的原有意义比较狭小,后来它的意义有了发展,应用范围比原来广泛了,这种现象叫词义的扩大。如“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寡人之于国也》)中的“河”,在古代是专有名词,指黄河,而现在扩大为用于泛指的通名了。 ②词义缩小 词义的缩小,是指词的古义,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渐变得狭小的现象。如“金就砺则利”(《劝学》)中的“金”,原来泛指一切金属,而在现代汉语中专指黄金。 ③词义弱化 词义弱化是指词义程度的减弱。比如大家熟悉的“饥饿”中的“饿”字,古义是指严重的饥饿,已达到受死亡威胁的程度,如《孟子》“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中即用“饿”的古义,而现代汉语中“饿”是指一般的肚子饿。 ④词义转移 古汉语中一些词义,随着历史的发展,由原来表示的对象,转移到表示另外一种对象,古今之间的差别较大,没有明显的联系,这就叫作词义的转移。文言词汇中这种现象较为常见。如“弃兵曳甲而走”(《寡人之于国也》)中的“走”,古义是“跑,逃跑”,今天是“一步步地走”的意思。 ⑤感彩变化 古今词义在演变历史进程中,褒贬意义相互转化的现象,叫作词义的感彩变化。如“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谤”是“批评议论”之义,而今天的“谤”却是“恶意中伤”之意,已由中性词转变为贬义词。还有大家熟悉的“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中的“卑”是指地位低下,“鄙”是指知识浅陋,并没有贬义,现在的“卑鄙”则指品质恶劣,已变为贬义词。 学生活动一:分析下列词语古今词义的不同,并分别举出实例。 ①爪牙 古义:国家的猛将、帝王在军事上的勇猛助手,褒义词。 举例:《汉书·李广传》:“将军者,国之爪牙也。” 举例:《劝学》蚓无爪牙之利。(爪子和牙齿。) 今义:坏人的帮凶、走狗,贬义词。 举例:他其实也不过是乱世权贵的爪牙。 学生活动二: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含义,注意和现代汉语的区别。 ①百读不厌 ②爱莫能助 ③奔走相告 ④久假不归 ⑤文不加点 ⑥吊民伐罪 ⑦登高自卑 ⑧具体而微⑨形容枯槁 明确 ①厌,古义为满足,今义为讨厌、厌恶。 ②爱,古义为同情、怜惜,今义为喜爱。 ③走,古义为跑,今义为行走。 ④假,古义为借,今义为假期或不真。 ⑤点,古义为涂上一点,表示删去,今义为标点。 ⑥吊,古义为慰问,今义为凭吊。 ⑦自卑,古义为从低处,今义为轻视自己、认为不如别人。 ⑧具体,古义为各部分已大体具备,今义为细节方面很明确的、不抽象的、不笼统的。 ⑨形容,古义为形体容貌,今义为描述。 检测环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新随口而应,若素了者 了:明白,了解。 B.不知贫贱之为戚也 戚:忧伤。 C.县吏怪其意气 怪:责怪。 D.见其面斥人过 面:当面。 答案:C 解析:A项,了:明白,了解。D项,面:当面,名词作状语。A、D两项都可以用双音词推断法。B项,戚:忧伤。但C项“怪”解释为“责怪”错误,文中县吏没有“责怪”自新,而是善意地“止杖”(阻止施行杖刑),另外,“怪”是形容词,作谓语时不能带宾语,句中应是活用,因此,“怪”是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 链接环节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内:同“纳”,接纳。 B.失其所与,不知 知:同“智”,智慧,明智。 C.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同“悦”,高兴。 D.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而:连词,并且。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行李之往来 C.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D.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不是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 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B.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C.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1.答案:D 解析:D项,“而”同“耐”,能力,能耐。“而”因与“耐”古音同而借用。这句话的意思是:品德可使一位君主满意,能力使一国的人信任。 2.答案:D 解析:D项,劳苦:古今意义相同,劳累辛苦。A项,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B项,行李: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所携带的包裹、箱子等。C项,多谢:古义,多多劝告;今义,非常感谢。 答案:D 3.解析:偏义复词必须联系语境推断。A项,存亡:本来指生存与衰亡,在语境中与“危急”相应,偏取“亡”的意义,用以强调蜀汉所处的艰难形势。B项,作息:本来指劳作和休息,在语境中偏取“作”的意义,突出刘兰芝的任劳任怨。C项,出入:本义指出去和进来,在语境中偏取“入”的意义,指刘邦入关后严加防守,不让“他盗”进关。D项,左右:四周,旁边。A、B、C三项中加点词都属偏义复词,与这三项不同,D项加点词语不是偏义复词。 总结环节 要重视古今异义词的区别和联系。 布置作业 练习题 第 3课时 词义的辨析和词语的使用 导入环节 词语是造句成文的基础。“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篇之彪炳,章无疵也;章之明靡,句无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刘勰《文心雕龙 章句》)词语的选择,不仅讲究用“对”,也追求用“好”;既要准确,也要生动。古人早就有“炼字”一说,这说明词语的选择不但极其重要,而且绝非易事。 二 、自主学习 1.请判断加点词语使用的正误。 (1)中国古典诗歌所用的许多物象,本是无情无知的,但经过历代诗人反复继承、运用和发展,积淀了丰厚的象征意蕴,成为传统的审美意象。( ) (2)2019年8月,科幻作家刘慈欣受邀到成都举办讲座,几十位科幻创作爱好者聆听了他的报告,会后我有幸向他垂询了有关科幻创作的问题。( ) (3)我曾见过母亲那件放在箱底珍藏多年的旗袍,无论是面料还是花色还是那奇妙的盘花扣,都漂亮得令人歆羡。( ) (4)那些在黑暗中蹲伏的峰峦,和天空勾结成一体。更远处,一列锯齿形的山梁后,隐隐躲着几粒星子,仿佛在窥伺人间的动静。 答案:(1)√ (2)× (3)√ (4)√ 解析:(1)积淀:①动词,积累,沉淀;②名词,所积累沉淀下来的事物(多指文化、知识、经验等)。此处是动词。(2)“垂询”是敬词,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属谦敬错位。(3)“歆羡”为爱慕、羡慕之意。(4)“窥伺”为暗中观望,等待时机(多用于贬义),此处是拟人手法。 研学环节 准确理解词义,把握词语的用法 1.掌握辨析词义的几个角度 由于语素的不同,词语在词义上会出现差异。辨析词语差异可以从词语的适用对象、词义的侧重点、词义的轻重和词语的搭配等角度入手。 ①词语的适用对象 有些词语虽然词义相近,但适用对象却截然不同。如“学习”只适用于好的方面;而“借鉴”既可以用于经验也可以用于教训。“鱼龙混杂”只适用于人,“鱼目混珠”只适用于物。考生在做题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辨析词语的适用对象,以免误用。 ②词义的侧重点 词义的侧重点是指词语在语义上的侧重。有些词语虽然表达的概念、含义大致相同,但由于组成词语的语素不同,在词义的侧重上就会存在差异。如“简洁”侧重说话行文简明扼要,不啰唆;“简捷”侧重简便、快捷,直截了当。“另眼相看”侧重横向上与其他事物比较;“刮目相看”侧重纵向上与过去比较。实际表达中究竟哪个更贴切,则需要考生结合具体语境来选择。 ③词义的轻重 词义的轻重指的是词语在表达的程度上有轻重之别。有些词语虽然意思相近,但却在程度轻重上存在差别。如“准确”指结果完全符合实际或预期,程度较轻;“精确”指极准确,非常正确,程度较重。“妄自菲薄”指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程度较轻;“自暴自弃”指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程度较重。 ④词语的搭配 词语的搭配是指词语由于本身含义存在差异及人们的使用习惯不同,有的词语经常与某些词语搭配使用,有的则不能与某些词语搭配使用,从而形成了比较固定的用法。 鉴赏作家用词的精妙之处。 例1: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原稿:背脊),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原稿:后身)喷出一阵(原稿:一股)烟雾。(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明确 ① 原稿中的“背脊”是指躯干的一部分,部位跟胸和腹相对,范围大。“脊梁”则指脊柱,部位清晰。“按住脊梁”比“按住背脊”更准确,更易让读者了解真实的情形。 ② 原稿中的“后身”是身体的后半部分。“后窍”指肛门。从“后窍”里喷出烟雾显然要比“后身”形象、准确。 ③ 原稿中的“一股”用于水流、气流、道路等。如《西游记》第一回:“直至源流之处,乃是一股瀑布飞泉。”“一阵”用于延续一段时间的动作。如《儿女英雄传》第三回:“把个老头子呕的嚷一阵,闹一阵。”此处是写斑蝥的动作,所以要用“一阵”。 根据下列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并写出选词理由。 1.我国政府制定了保障残疾人____的相应政策条例和规定。 A.权益 B.权力 2.他没有听清我的话,____了我的意思。 A.曲解 B.误解 1.明确 A “权益”指合法的不容侵犯的权利。“权力”指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 2.明确 B 由于没有听清话,不会造成“曲解”,只会造成“误解”。 体会词语的感彩 1.了解“词语感彩”的类型及特殊用法 词语的感彩包括褒义、贬义和中性三种。如“成果”为褒义词,“后果”为贬义词,“结果”为中性词;“处心积虑”为贬义词,“殚精竭虑”为褒义词。我们在辨别词语时,应根据语言环境准确把握作者的褒贬态度和立场,然后再结合词语的感彩正确选用。 注意两种特殊使用: ①褒义词贬用。 如:“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是标致极了。 分析:“标致”本是褒义词,在这里却是讽刺这些“清国留学生”的丑态,是表达贬斥感情的,这称作“褒词贬用”。 ②贬义词褒用 如: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 分析:“狡猾”一词本是贬义的,在这里却表达了儿童的顽皮可爱,是褒义的。 把握词语的语体色彩 1.了解“语体色彩”的含义、类型及特点 语体色彩是指词语适用于不同语体的风格色彩,口头语体用词通俗易懂,生动活泼;书面语体用词庄重典雅,讲究分寸,如“吓唬”与“恐吓”,“奇怪”与“诧异”,“商量”与“商榷”,前者是口头语,后者是书面语。如果不分场合、对象,随意使用,就不协调,不过庄词可以谐用,谐词可以庄用,这些用法都和语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指出下列句子语体色彩运用是否恰当,并作出修改。 ①小赵指着李大爷菜摊上的黄瓜问:“大爷,您那黄瓜多少人民币1千克?” 答案:不恰当,对菜农应用口语。“多少人民币1千克”改为“多少钱1斤”。 检测环节 请判断加点词语使用的正误。 1.毒胶囊事件是继三聚氰胺事件后又一起惊世骇俗的丑闻,它再次给有关部门敲响了警钟:药品安全大如天,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 2.这是一家国家级出版社,近几年来,出版了很多深受读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喜爱的精品图书,不少作家都对它趋之若鹜。( ) 1.解析:惊世骇俗:因言行异于寻常而使人震惊。多具褒义色彩。本句语境“丑闻”是贬义的,感彩不相符。 答案:× 2.解析: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含贬义。用在句中感彩不当。 链接环节 下列两组句子中的加点词含义一样吗?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第一组 ①青海师大原创话剧《永怀之歌》首演,再现“两弹一星”功勋伟绩。②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第二组 ①春节假期,不少市民走出家门,游泳、打球,放松身心,享受假日悠闲时光。②国民党当局对作家格外优待,几乎每个作家都有个特务保护着。一来二去,作家就被护送到监狱或集中营去享受毒刑和杀戮。(老舍《十年百花荣》) 明确:第一组:不一样。①句用的是本义,指伟大的功绩。②句是反语,揭露了段政府的暴行与中外反动派的屠戮一脉相承,又指出了这次暴行是空前的,表达了对反动派的讽刺以及对暴行的愤怒。 第二组:不一样。①句用的是本义,指享用,受用。②句是反语,揭露了国民党当局对进步作家的残酷暴行,表达了对特务暴行的强烈谴责。 总结环节 词语是造句成文的基础 布置作业 在中国各种艺术形式中,篆刻是一个___________的门类。篆刻是从实用印章的应用中发展而来的,中国的印章最初用在制陶工艺方面,上面镌刻的是图案、花纹或族徽,到春秋战国时期,刻有官职名或人名的文字印章得到普遍使用,唐宋以后,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印章不再局限于用来昭示身份与权力,而是通过镌刻人名字号,斋馆名称、成语警句等来表达情趣志向,印章也就超越实用功能,成为文人表达自己审美追求的独特方式。中国印章艺术由此实现了一次完美的升华——演变为中国文化特有的篆刻艺术。明清时期,众多_______的艺木家在篆刻上融入了对汉字形体的研究和理解,再加上他们对印面布局的精心设计,对各种刀法的熟练掌握,篆刻艺术迅速走向成熟并孕育出_______的流派风格。篆刻艺术的发展及成就,使印章成为与中国画、中国书法紧密结合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中国画和书法作品中_______的组成部分。 1.一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别具匠心 才思敏捷 异彩纷呈 弥足珍贵 B.别具匠心 才华横溢 奇光异彩 不可或缺 C.十分独特 才华横溢 异彩纷呈 不可或缺 D.十分独特 才思敏捷 奇光异彩 弥足珍贵 ①独具匠心:具有独到的灵巧的心思,多指技术或艺术方面有创造性。十分独特:强调事物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品性。句中用于修饰“门类”,强调这种门类的独特,而非“篆刻”技艺的精巧,所以第一空应选用“十分独特”。②才思敏捷:一般指人能出口成章,形容人的反应快,思维灵活,脑子很聪明。才华横溢:意思是很有才华。句中用于修饰“艺术家”,艺术家“在篆刻上融入了对汉字形体的研究和理解”,强调了艺术家的才华,而非其思维敏捷,所以第二空应选用“才华横溢”。③异彩纷呈:比喻突出的成就或表现。奇光异彩:指奇妙的光亮和色彩。句中用于修饰“流派风格”,强调流派风格的突出表现,所以第三空选用“异彩纷呈”。④不可或缺:表示非常重要,不能有一点点的缺失,不能少一点。弥足珍贵:形容十分珍贵。句中用于修饰“组成部分”,表达篆刻艺术是中国画和书法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它的重要性,所以第四空选用“不可或缺”。故选C。
板书设计
教学感悟
堂清 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