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2课时 物质的转化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学习任务目标
1.明确各类物质的化学性质,从物质的组成和分类认识酸、碱、盐
的性质,并能比较酸、碱、盐的异同,提高总结问题的能力。
2.明确同类物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一定条件下各类物质可以相
互转化。
3.通过化学反应的重要作用认识化学科学对人类的贡献,激发研究
化学科学的热情。
第2课时 物质的转化
问题式预习
一、酸、碱、盐的性质
1. 酸的通性(以H2SO4为例)
(1)使酸碱指示剂变色:紫色石蕊溶液遇酸变 。
(2)与活泼金属(如Zn)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 。
(3)与碱(如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 。
红
Zn+H2SO4 ZnSO4+
H2↑
置换反应
2NaOH+H2SO4 Na2SO4
+2H2O
复分解反应
(4)与碱性氧化物(如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与某些盐(如Na2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 。
CuO+H2SO4
CuSO4+H2O
H2SO4+Na2CO3
Na2SO4+CO2↑+H2O
复分解反应
2. 碱的通性(以NaOH为例)
(1)使酸碱指示剂变色:无色酚酞溶液遇碱变 ,紫色石蕊溶液遇
碱变 。
(2)与酸性氧化物(如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与酸(如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与某些盐(如Mg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 。
红
蓝
2NaOH+CO2
Na2CO3+H2O
NaOH+HCl NaCl+
H2O
MgCl2+2NaOH
Mg(OH)2↓+2NaCl
复分解反应
3. 盐的通性
(1)与酸反应生成新盐与新酸。如醋酸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
(2)与碱反应生成新盐与新碱。如氯化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
(3)与盐反应生成两种新盐。如NaCl+AgNO3 AgCl↓+NaNO3。
HCl+CH3COONa NaCl+CH3COOH
CuCl2+2NaOH Cu(OH)2↓+2NaCl
二、物质的转化
1. 实现物质转化的基本依据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会改变。
2. 常见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转化
(1)实例探究
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
①2Ca+O2 2CaO 化合反应
②
③
CaO+H2O Ca(OH)2
化合反应
Ca(OH)2+H2SO4 CaSO4↓+2H2O
复分解反应
写出下列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
④C+O2 CO2 化合反应
⑤CO2+H2O H2CO3 化合反应
⑥
H2CO3+Ca(OH)2 CaCO3↓+2H2O
复分解反应
(2)结论
单质到盐的转化关系:
三、确定制备物质的方法
1. 确定依据
(1)最适当方法的选择
(2)实例——工业上制取NaOH
①不采用Na2O与H2O反应的原因:Na2O作为原料,来源少, ;
②主要采用的方法: ;
③过去曾采用的方法:盐(如Na2CO3)与碱[如Ca(OH)2]反应。
成本高
电解饱和食盐水
2. 工业生产方法的选择
第2课时 物质的转化
任务型课堂
物质的转化关系
[探究活动]
徐霞客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探险家,行游数万千米,“达人所
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所到之处探幽寻秘,并记有游记。同
学们想必也希望有一天,可以去一个神秘的地方,进行一场令人
难忘的探险吧!
现在同学甲持有盐酸,不小心走进了化学迷宫,不知怎样走出
来,因为迷宫有许多“怪兽”(即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或是水溶液),
盐酸必须避开它们,否则就会被“吃掉”。
活动1 最终在同学乙的帮助下同学甲走出迷宫,请用图中物质前的
序号连接起来表示同学甲所走的路线。
提示:③→⑥→⑩→⑦→ → 。盐酸能与①②④⑤⑧⑨发生反应,
与③⑥⑦⑩ 不反应。
活动2 在能“吃掉”盐酸的化学反应中,属于酸碱中和反应的有几
个?其中能“吃掉”盐酸的盐是什么?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示:2个;Na2CO3;Na2CO3+2HCl 2NaCl+H2O+CO2↑。盐酸
与④、⑧的反应为中和反应。
活动3 在不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什么?它们之
间能否相互转化?
提示:③⑩;可以相互转化:2CO+O2 2CO2,CO2+C
2CO。③⑥⑦⑩ 中CO、CO2属于氧化物,CO与O2反应生成CO2,
CO2 与C反应生成CO。
活动4 如果同学甲携带的是O2,它能沿着盐酸走出的路线“走出”
这个迷宫吗?为什么?
提示:不能,因为O2遇到CO、Cu等物质会被“吃掉”。
[评价活动]
1. 在一定条件下,跟酸、碱、盐都能反应的物质是( )
A. CaO B. Na2CO3
C. CaCO3 D. CO2
B 解析:CaO是碱性氧化物,与碱不发生反应;CO2是酸性氧化
物,与酸不发生反应;Na2CO3和CaCO3都是盐,但后者难溶于水,不
与碱、盐发生反应,前者可以,如可分别与盐酸、氢氧化钙、氯化钙
等发生反应。
√
B
2. 以下表示的是碳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其中涉及的反应类型依
次是( )
C CO2 H2CO3 CaCO3 CO2
A. 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
B. 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
D. 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
√
D 解析:C+2CuO 2Cu+CO2↑(置换反应),CO2+H2O
H2CO3(化合反应),H2CO3+Ca(OH)2 CaCO3↓+2H2O(复分解反
应),CaCO3 CaO+CO2↑(分解反应)。
D
3. 甲、乙、丙三种物质间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下列
选项中符合转化关系的是( )
A. 甲为氢氧化钠、乙为氯化钠、丙为硝酸钠
B. 甲为氧化铜、乙为氯化铜、丙为氢氧化铜
C. 甲为碳酸钠、乙为二氧化碳、丙为碳酸钙
D. 甲为过氧化氢、乙为氢气、丙为氧气
√
C 解析: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和硝酸反
应生成硝酸钠和水,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
硝酸钠不能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氯化钠,A错误;氧化铜和盐酸反应
生成氯化铜和水,氯化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
钠,氢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氧化铜不能通过一步反应
转化为氢氧化铜,B错误;
C
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和氯化钙反
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
淀和水,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C正确;
过氧化氢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生成氢气,D错误。
4. 物质X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则X可能是( )
①X+碱 盐+水 ②X+金属氧化物 盐+水
A. CaO B. H2SO4
C. NaOH D. CO
B 解析:CaO与碱、金属氧化物均不反应,A错误;H2SO4与碱、金
属氧化物反应均生成盐和水,B正确;NaOH与碱、金属氧化物均不
反应,C错误;CO与碱不反应,与金属氧化物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
成金属和CO2,D错误。
√
B
谨记物质间相互转化的5个“不一定”
(1)金属不一定均与酸反应生成H2(如Cu、Ag等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
于氢后面的金属不与酸反应生成H2)。
(2)酸、碱参加的反应不一定均为复分解反应(如氧化物与碱的反应不
是复分解反应)。
(3)可溶性盐与可溶性盐或碱不一定反应。
(4)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不一定为置换反应(如CO还原CuO不是
置换反应)。
(5)酸性氧化物或碱性氧化物不一定均与H2O反应(如酸性氧化物SiO2
不与H2O反应,碱性氧化物CuO不与H2O反应)。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