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5.《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29 00:03: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守株待兔》是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起到了引领和重点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的作用。《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以文言文的形式出现。课文配有一幅插图,借助插图帮助学生图文对照,理解课文,感受寓言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本课的三个课后习题,都是落实语文要素的抓手。课后题第一题是把课文读通顺,为读懂这则寓言做好准备; 第2题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说说那个农夫为什么会被宋国人笑话,是为了读明白其中的道理;第三题读读“阅读链接”,和同学交流故事中的坐车人错在哪里,更深入地读懂寓言故事。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学习了文言文《司马光》,学生对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以及朗读方法有了初步认识,基本掌握了借助注释、插图读懂文言文的方法。知道了文言文跟现代文比,语言凝练,短小精悍,初步掌握了借助注释、插图读懂文言文的方法。
《守株待兔》这课是文言文寓言故事,学生对朗读方法也有了初步认识,这个故事的内容学生都很熟悉,但是要能够在读懂文言文的基础上,明白其中的道理,学生在学习时还有一定的困难。此案的设计引入故事、情景对话、拓展延伸等多种方法,激励学生主动融入文本,品词析句,让学生在充满情趣的学习过程中,披入文理,深刻领会寓言的寓意。
教学目标:
1.认识折、冀等5个生字,学写守、株、待等9个生字。指导写好株、耕两个字,木和耒做偏旁时最后一笔变成点。
2.能读准字音,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教学重点: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
教学难点:能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初读文本,落实通顺
1.上学期我们已经学习过文言文《司马光》,要理解文言文,要特别注意读正确,读好停顿。
2.出示短句,根据停顿读一读。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自由练读。
(2)指名读,看谁读得通顺。
(3)齐读。
二、借助注释,读懂故事
1.过渡:要想读懂课文,你有什么好方法?
生:借助注释、联系生活、借图想象……
2.师:下面请同学们借助文中的注释读一读课文,你能读懂哪一句就和大家交流哪一句。(学生自学,师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学习成果。
4.重点指导理解“走”字的意思,课件展示骨刻文“走”字的字形特点,辅助理解,引导学生由字形感受汉字的最初意义“走”即是“跑”。
5.指名借助注释说说整个故事的大意。
三、品读课文,详细指导
1.学习第一句(指导朗读)这是一个寓言故事,就像给大家讲故事一样,再读这句话。
(1)谁在等兔子?
(2)这个宋国人是干什么的?
3.学习第二三句
(1)种田人怎么会白捡了一只兔子呢?自由朗读“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2)师:想象一下兔为什么这样拼命地跑?有可能遇到了猛兽或者遇到了猎人,野兔正在逃命。)
师:谁来读,读出这种紧张感和危险来。
(3)小结:正是因为特殊的原因,这只野兔急于逃命,才慌不择路地跑到了种田人的地里,因为要逃命,才致使它一下子撞在树桩上,折断脖子而死。所以,这只野兔撞死在种田人地里的树桩上实属——?意外
(4)认真看图,你能猜测一下这个人捡到兔子的心情吗?你能用哪些词语形容?词语积累(表示高兴的词语)喜滋滋 乐呵呵 心花怒放 喜气洋洋 神采飞扬 手舞足蹈
(5)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兔子?你怎么看待这只兔子?
提示:这是一只的慌张兔子。我们平时做事要细心,要注意安全,不慌张。
4.学习第四句
一只兔子撞到树上,这种意外的事儿是不是天天有呢?(不是)也许永远不会再有,想着很少见的事情你,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偶尔、 偶然)种田人对这件事是怎么想、怎么做的?指名读第四句话。
想:希望能再得到兔子
做:放下农具守在树旁。
为了肥美的兔子,这个农夫不吃饭、不喝水,他——
烈日炎炎,地里的禾苗仿佛在呼喊:我快要渴死啦,谁来帮帮我?农夫却——
寒风呼啸,地里的庄稼仿佛在哭泣:我们要冻死啦,谁来救救我?这个农夫仍然—
5.出示断句,不同的断句意思也会不一样,请大家像这样读一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6.学习第五句
(1)思考:那个农夫最后再捡到兔子了吗?为什么被宋国人笑话?(课后第二题)
因为兔子撞在树桩上,折断脖子死去,是偶然发生的事情,并不是经常发生的事情。所以,种田人不会再得到兔子。所以,他的行为被宋国人笑话。
四.悟一悟课文
1.学完了故事,你知道“守株待兔”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吗?
告诉我们不要把一件偶然发生的事情,看成是不断发生的事情,要勤劳努力,不能心存侥幸。。
2.你觉得课文中的农夫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为了一次偶尔撞树而死的兔子就不去管理田地,是个不想靠劳动生活的人。板书:想不劳而获,却一无所获
3.联系生活思考:
生活中有没有和守株待兔的农夫类似的人呢?有,比如有的同学梦想能考出好成绩,但却不努力学习。 这种做法不对,要想实现梦想,必须努力付出,认真去做。
4.阅读《南辕北辙》,交流:故事中的坐车人错在哪里
五、背一背课文
1.故事学完了,我们来尝试背诵课文。根据提示背诵课文。
宋人(   )。田中(  )。兔走(  ),折颈(  )。因(  )而(  ),冀(   )。兔(  ),而(     )。 
2、男女生背
3、指名背
七.作业
1.继续背诵课文。
2.结合生活经验,谈谈你读了这两则寓言故事的感想。
3.课外搜集更多的寓言故事,与朋友们分享。推荐读一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相信你们会有更大的收获。
板书设计:
5、守株待兔
小故事:守着树桩,等待兔子
大道理:想不劳而获,却一无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