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重难点检测卷-数学二年级上册人教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华华和同同用拃测量同一张纸条,华华用3拃量完,同同用4拃量完,两个人的“一拃”相比,( )。
A.华华的一拃长一些 B.同同的一拃长一些 C.两个人的一拃同样长
2.爸爸的手机锁屏密码是一种图形密码,图案里有1个直角和2个锐角,爸爸设置的手机密码是( )。
A. B. C.
3.下面算式结果比50大的是( )。
A.26+18-16 B.75-36+12 C.81-25-9
4.买一支铅笔需要6角,买8支需要( )。
A.48元 B.4元8角 C.14角
5.从6、8、2这3个数中,任意选取其中2个数求和,得数有( )种可能。
A.2 B.4 C.3
二、填空题
6.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奇奇和妈妈参观秦始皇兵马俑,导游介绍一号坑深5( )左右,每隔约300( )架起一道由东向西的承重墙,俑坑中的武士俑,身高在1( )85( )左右。(填“厘米”或“米”)
7.3个2相加,和是( )。
8.他们观察的是什么立体图形?在正确答案下面的括号里画“√”。
9.小明和妈妈上午7:55从家出发去奶奶家,9:10到达,她们路上用了( )分。
10.小红有两件上衣,两条裤子,如果她想配一套衣服,有( )种配法。
11.88和83这两个数中,( )更接近80,( )更接近90。
12.△比□多15,○去掉20个和□同样多。△和原来的○相比,( )多,多( )个。
1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6+6+5=( )×( )+( )=( )×( )-( )
7+7+7+7+5=( )×( )+( )=( )×( )-( )
三、判断题
14.测量门的高度用下图的直尺测量最合适。( )
15.52比18多44。( )
16.两个数相乘的结果一定比这两个数相加的结果大。( )
17.3个9相加的和是27。( )
18.用2、5、4三张数字卡可以组成6个十位数和个位数不同的两位数。( )
19.8+22=30,64-30=34,把这两个算式改成一个算式是64-8+22=34。( )
四、计算题
20.直接写出下列各题的得数。
9×8= 6×4= 43-6= 8×5+27=
7×5= 9×5= 58+9= 9×3+8=
9×4= 2×8= 69-40= 7×9-5=
21.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35+37= 29+56= 83-25=
81-27+18= 25+67-38= 95-37-29=
22.看图列式。
口诀:__________________
五、解答题
23.井底一只蜗牛要爬出5米深的井,它每天往上爬3米后,会滑下2米,它这样连续几天可以爬到井口?
24.小红写了2行大字每行6个,小刚写了2行大字,第一行写了6个,第二行写了5个,他们俩人谁写的大字多?
25.班级图书角新进了18本故事书,新进的科技书比故事书多6本,班级图书角新进的科技书与故事书一共有多少本?
26.小冬今年8岁,爷爷比小冬大62岁,爸爸比爷爷小33岁,爸爸今年多少岁?
27.二年级的同学乘车去郊游。租8辆面包车正好坐满,二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去郊游?
28.李奶奶带了8个筐去菜地里收白菜,每个筐都装了9棵白菜,李奶奶一共收了多少棵白菜?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A B B B C
1.A
【分析】一拃是指大拇指与中指之间的最大距离;测量同样的一张纸条,一个人量的“拃数”多一些,表示他的“一拃”短一些,反之,一个人量的“拃数”少一些,表示他的“一拃”长一些;据此解决。
【详解】由分析可知,华华用3拃量完,同同用4拃量完,同同量的“拃数”多,也就是他的一拃短一些,华华量的“拃数”少,也就是他的一拃长一些。
故答案为:A
2.B
【分析】角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和书本、黑板的角相同大小的是直角,比直角大的是钝角,比直角小的是锐角,由此解答。
【详解】锐角用红色线表示;直角用蓝色线表示;钝角用绿色线表示。
A.有1个直角和2个钝角,不符合题意;
B.有1个直角和2个锐角,符合题意;
C.有2个锐角,不符合题意。
爸爸设置的手机密码是。
故答案为:B
3.B
【分析】根据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依次计算出各算式的结果再和50比较大小。比较时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比较最高位,最高位大的数就大;最高位相同比较下一位,直到比较出结果为止。只有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从左往右计算。
【详解】A.26+18-16=28;28<50,不符合题意;
B.75-36+12=51;51>50,符合题意;
C.81-25-9=47;47<50,不符合题意。
结果比50大的是75-36+12。
故答案为:B
4.B
【分析】用一支铅笔的价钱乘铅笔的数量即可求出需要多少钱。10角=1元,据此换算。
【详解】6×8=48(角)
48角=4元8角
买8支需要4元8角。
故答案为:B
5.C
【分析】从6、8、2这3个数中,任意选取其中2个数求和,可能的情况有6+2=8,6+8=14,8+2=10,即得出有3种可能。
【详解】6+2=2+6=8,6+8=8+6=14,8+2=2+8=10,
即得出有3种可能。
故答案为:C
6. 米 厘米 米 厘米
【分析】根据经验,数据大小可知:
计量较长的物体,用“米”作单位,学生的双臂展开约为1米。
计量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食指的宽度约为1厘米。
【详解】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奇奇和妈妈参观秦始皇兵马俑,导游介绍一号坑深5(米)左右,每隔约300(厘米)架起一道由东向西的承重墙,俑坑中的武士俑,身高在1(米)85(厘米)左右。(填“厘米”或“米”)
7.6
【分析】3个2相加的和是多少,根据加法的意义,用2+2+2,列式解答即可。或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用3×2或2×3,列式解答即可。
【详解】加法算式:2+2+2=6
乘法算式:3×2=6或2×3=6
所以3个2相加,和是6。
8.见详解
【分析】图中物体从侧面看是一个长方形,从上面看是一个长方形,从前后面看是圆,所以是圆柱,由此解答即可。
【详解】
9.75
【分析】根据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用到达时间减出发时间,即可求出路上用的时间,注意1小时=60分。
【详解】9:10-7:55=75(分)
她们路上用了75分。
10.4
【分析】根据题意,每件上衣都可以搭配两条裤子,共两件上衣,有2×2种搭法。
【详解】2×2=4(种)
小红有两件上衣,两条裤子,如果她想配一套衣服,有4种配法。
11. 83 88
【分析】分别计算出88、83与80和90之间的差,比较大小,即可得解。
【详解】88-80=8,83-80=3,3<8,83更接近于80;
90-88=2,90-83=7,2<7,88更接近于90。
【点睛】本题考查了10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掌握相关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2. ○ 5
【分析】○去掉20个和□同样多,也就是说○比□多20个,而△比□多15,说明○比△多,多20-15=5个。
【详解】通过分析可知:△比□多15,○去掉20个和□同样多。△和原来的○相比,○多,多5个。
【点睛】○去掉20个和□同样多也就是说○比□多20个,正确理解这句话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 6 2 5 6 3 1 7 4 5 7 5 2
【分析】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改写的方法是用相同的加数与相同加数的个数相乘,由此解答。
【详解】6+6+5=6×2+5=6×3-1
7+7+7+7+5=7×4+5=7×5-2
【点睛】本题考查了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14.×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
量比较短的物体,常用直尺进行测量;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尺进行测量。门的高度较高,用米尺测量比较合适。由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测量门的高度用米尺测量最合适,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5.×
【分析】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用减法列式计算;个位不够减时,要向十位借一再减。
【详解】52-18=34
即,52比18多34;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6.×
【分析】根据乘数×乘数=积,加数+加数=和,代入数据进行举例论证即可。
【详解】若两个数分别为1和3。
1×3=3;1+3=4;3<4;
若两个数分别为2和3。
2×3=6;2+3=5;6>5;
若两个数分别为2和2。
2×2=4;2+2=4;4=4。
所以两个数相乘的结果不一定比这两个数相加的结果大。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7.√
【分析】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可以用乘法列式计算。
【详解】3×9=27
故,3个9相加的和是27;此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8.√
【分析】用2、5、4三张数字卡组成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同的两位数有:25、24、52、54、42、45,共6个。
【详解】用2、5、4三张数字卡可以组成6个十位数和个位数不同的两位数。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9.×
【分析】观察这两道算式可知,8+22的和刚好是64-30=34这道算式里的减数,也就是要先算加法,再算减法,把这两个算式改成一个算式时要给加法加上小括号,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得,8+22=30,64-30=34,把这两个算式改成一个算式是64-(8+22)=34,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0.72;24;37;67;
35;45;67;35;
36;16;29;58
【解析】略
21.72,85,58
72,54,29
【分析】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运算法则:相同的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加到哪一位满十,要向前进一;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运算法则:相同的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减到哪一位不够减,要向前借一当十;
在只有加法、只有减法和加减混合的算式中,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详解】35+37=72 29+56=85 83-25=58
81-27+18=72 25+67-38=54 95-37-29=29
22.7×4=28
4×7=28
四七二十八
【分析】由题图可知,有4束气球,每束7个,问题是一共有多少个气球,也就是求4个7是多少,据此用乘法解答即可。
【详解】
7×4=28
4×7=28
四七二十八
23.3天
【分析】由题意可知,这只蜗牛实际每天往上爬3-2=1(米)。最后一天白天爬3米到井口,就不会下滑了。而前面的5-3=2(米)是每天往上爬1米,这样可以求出前面爬了2天,再加上最后一天,共爬了3天才到井口。
【详解】3-2=1(米)
5-3=2(米)
2+1=3(天)
答:它这样连续3天可以爬到井口。
【点睛】本题关键是明确最后一天蜗牛只往上爬。
24.小红多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分别求出小红和小刚各写多少个大字?小红写的字数=每行的字数乘行数,小刚写的字数=第一行写的字数加上第二行写的字数。然后进行比较,那个大则谁写的多。
【详解】小红:6×2=12(个)
小刚:6+5=11(个)
12>11
答:小红多。
25.42本
【分析】先用故事书的本数加上6求出科技书的本数,再用故事书的本数加上科技书的本数求出班级图书角新进的科技书与故事书一共有多少本即可。
【详解】18+6+18
=24+18
=42(本)
答:班级图书角新进的科技书与故事书一共有42本。
26.37岁
【解析】略
27.48人
【分析】根据乘法的意义,用1辆面包车限乘的人数×8即可求出8辆面包车可以坐的人数,也就是二年级去郊游的总人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8×6=48(人)
答:二年级一共有48人去郊游。
28.72棵
【分析】由题意可知,李奶奶带了8个筐去菜地里收白菜,每个筐都装了9棵白菜,问题是李奶奶一共收了多少棵白菜,就是求8个9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可。
【详解】9×8=72(棵)
答:李奶奶一共收了72棵白菜。
【点睛】熟练掌握9的乘法口诀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