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选择题高频考点分类练习(第4章 电路探秘)--2024-2025学年八年级科学上册浙教版(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选择题高频考点分类练习(第4章 电路探秘)--2024-2025学年八年级科学上册浙教版(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0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12-28 23:04: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期末选择题高频考点分类练习(第四章)
考点1: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通常依赖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或带电体的基本性质两种判断依据。例如,当我们将一个物体靠近已知带电的物体时,若观察到吸引现象,则该物体可能带电(且电荷种类与已知物体相反)或不带电(因为带电体能吸引轻小不带电的物体)。若观察到排斥现象,则肯定带电且电荷种类与已知物体相同。此外,还可以使用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若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则说明物体带电。
1. 小芳同学想探究“塑料梳子与头发摩擦后,各带什么电荷”,于是,她用梳过头的塑料梳子去靠近水平悬挂的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的一端,发现两者相互吸引,那么,塑料梳子和头发带电情况正确的是(    )
A. 梳子带负电,头发带正电
B. 梳子带负电,头发带负电
C. 梳子带正电,头发带负电
D. 梳子带正电,头发带正电
2. 如图所示,三个用细线悬挂的轻质小球,它们之间发生的相互作用如图所示,请判断这三个小球的带电情况(    )
A. 甲、乙、丙都带电
B. 甲、乙不一定带电,丙一定带电
C. 甲、乙一定带电,丙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
D. 甲可能不带电,乙、丙一定带电
3. 如图所示,是装有静电除尘纸的拖把,扫地时除尘纸与地板摩擦就可以轻松的将灰尘和头发清扫干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静电除尘纸和地面摩擦创造了电荷
B. 静电除尘纸和地面摩擦后带有同种电荷
C. 静电除尘利用了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D. 静电除尘纸吸附灰尘是利用同种电荷相互吸引
4. 博物馆里有些古书非常陈旧,直接翻动它容易使书页破损,有人提出,通过给书带电,使书一页页分开来,如图所示。假设给每页书带电可以实现,能使书一页页分开的带电方式是(  )
A. 使每页书都带上正电
B. 使每页书都带上负电
C. 使相邻书页带上异种电荷
D. 只让封面带正电,封底带负电
5.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一个通草小球,它们的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通草小球一定带正电
B. 通常小球一定带负电
C. 通草小球可能带正电
D. 通草小球一定不带电
考点2:电荷相互作用规律
电荷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同种电荷之间会相互排斥,而异种电荷之间会相互吸引。这一规律在日常生活和实验室中都有广泛应用,如静电复印、静电除尘等都是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
6. “金陵金箔”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打造的金箔轻薄柔软,不能用手直接拿取,正确拿取的方法是:手持羽毛轻轻扫过纸垫,如图甲所示;再将羽毛靠近工作台上方的金箔,羽毛即可将金箔吸住,如图乙所示。羽毛扫过纸垫的结果和吸住金箔的原因,分别是(  )
A. 摩擦使得羽毛和纸垫带异种电荷;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B. 摩擦使得羽毛和纸垫带异种电荷;带电物体吸引轻小物体
C. 摩擦使得羽毛和纸垫带同种电荷;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D. 摩擦使得羽毛和纸垫带同种电荷;带电物体吸引轻小物体
7. 如图所示,小华将两只相同的气球在自己的头发上摩擦后,就可以让一只气球在另一只气球上方“跳舞”。下列对该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两气球因带了异种电荷而互相排斥
B. 这种现象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
C. 用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使两气球带了电
D. 用摩擦的方法使气球分子发生转移而带电
8. 小明在科技馆内看到,当人触摸“静电球”时,头发丝便会一根根竖起,形成“爆炸头”的有趣景象,如图所示,这是由于头发丝( )
A. 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B. 带同种电荷,互相吸引
C. 带正电荷,互相排斥
D. 带负电荷,互相吸引
9. 厨房烟雾含有水汽、空气和油脂液滴,直接排放会导致空气污染。使用油烟机可减少厨房内的油烟污染,保护室内空气质量。静电分离是油烟分离中最关键的技术。静电分离是让甲、乙金属板和油脂液滴分别带上电荷。当烟雾由下往上从两金属板间通过时,空气和水汽由于不带电顺利通过,而油脂液滴会被一侧的金属板吸附,并在重力作用下流入其下方的油杯。下列关于金属板所带电荷及油杯位置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10. 有A、B、C三个轻小物体,为判断三个物体带电情况,将三个物体分别互相靠近,发现AB间吸引,BC间排斥,AC间吸引,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A、B带异种电荷
B. B、C带同种电荷
C. A、C带异种电荷
D. A、B、C均带电
考点3:电路设计
在生活应用中,电路设计往往涉及到一些比较新颖的电路,如探究抢答器电路、病房呼叫电路、简易交通灯电路等。这些电路的设计都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电路元件,并通过合理的连接方式来实现特定的功能。
电路设计步骤:
①仔细审题:这是设计电路的第一步,需要仔细阅读题目要求,明确需要实现的功能和所需的电路元件。
②分析用电器之间的连接方式:根据题目要求,需要弄清楚各个用电器之间是如何连接的,是串联还是并联,或者是其他更复杂的连接方式。
③找准开关和用电器的连接方式:开关在电路中起着控制用电器通断的作用,因此需要明确开关与用电器之间的连接方式,以确保电路能够按照预期工作。
④画出草图:在明确了电路元件、用电器之间的连接方式以及开关与用电器的连接方式后,可以开始画出电路的草图。草图应该清晰地表示出各个电路元件的位置和连接方式。
⑤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最后一步是检查电路的连接是否正确。这包括检查电路元件是否按照预期连接,以及电路是否能够实现所需的功能。如果发现错误或不符合要求的地方,需要及时进行修改和调整。
11. “践行低碳环保,倡导绿色出行”,常德市城区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电动公共汽车为市民的绿色出行提供了方便。电动公共汽车的动力来源于电动机,前后两门(电路开关)中任意一个门没有关闭好,电动公共汽车都无法行驶。图中符合要求的电路是(  )
A. B. C. D.
12. 某款玩具的工作原理为闭合开关 , 电源灯亮, 当触摸玩具时 (相当于触摸开关 闭合), 电动机启动, 玩具跳动;当断开开关 时, 灯不亮, 无论是否触摸玩具,都不会跳动。下列四种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13. (3分)如图是新一代代步工具电动独轮车,依靠电力驱动低碳环保。当电源开关S1闭合时指示灯亮起,独轮车处于待机状态,再当人站在独轮车上时开关S2自动闭合,电动机才能启动,开始运动。下列电路设计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A. B. C. D.
14. 有一种智能锁,需要通过“密码人脸”两次识别成功才能开锁。密码识别成功时仅 闭合,灯发光,照亮人脸进行识别,但不开锁,人脸识别成功后 才会闭合,电动机工作,开锁成功。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15. 如图所示是一种定时课间音乐播放装置的原理图,“播放器”是有电流通过时会播放音乐的装罝;“定时开关”是到达设定时间,自动断开的开关。闭合开关,当“定时开关”处于闭合状态时,指示灯①(填“会”或“不会”)亮,播放器②(填“会”或“不会”)播放音乐;到达设定时间定时开关”处于③(填“闭合”成“断开”)状态,“播放器”播放音乐,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①会②不会③断开
B. ①不会②会③闭合
C. ①不会②会③断开
D. ①会②不会③闭合
考点4:电压表的使用
①电压表并联在待测电路的两端。这是因为电压表的阻值很大,如果串联在电路中,会导致电路的总电阻增大,从而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而并联连接可以确保电压表测量的是待测电路两端的电压,而不会影响电路的工作状态。
②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电压表,从负接线柱流出。这是电压表的工作原理所要求的。如果电流方向接反,电压表的指针会反向偏转,可能损坏电压表或无法正确读数。
16.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甲、乙两电表可能同是电流表,也可能同是电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开关S断开,甲、乙都是电流表时,两灯并联,乙电流表测量的是灯L
2中的电流
B. 开关S断开,甲、乙都是电流表时,两灯并联,乙电流表测量的是干路电流
C. 开关S闭合,甲、乙都是电压表时,两灯串联,乙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两端的电压
D. 开关S闭合,甲、乙都是电压表时,两灯串联,乙电压表测量的是灯L
1两端的电压
17.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测的是(  )
A. 电源和L1的总电压
B. L1两端的电压
C. L2两端的电压
D. L1和L2两端总电压
18.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S闭合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L1和L2并联,电压表测灯L1两端的电压
B. L1和L2并联,电压表测灯L2两端的电压
C. L1和L2串联,电压表测灯L1两端的电压
D. L1和L2串联,电压表测灯L2两端的电压
19. 如图所示,能正确测出小灯泡L1两端电压的电路是(  )
A. B. C. D.
20. 如图所示,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用一个单刀双掷开关、一只电压表,在不改变电路连接的前提下,能测出灯L1和L2两端电压的电路图,他们的设计:( )
A. 甲图是正确的
B. 乙图是正确的
C. 两图都是正确的
D. 两图都不正确
考点5:导体与绝缘体
导体是指那些容易导电的物体,它们内部有大量的自由电荷可以在电场作用下自由移动。常见的导体包括金属、人体、大地以及酸碱盐的溶液等。而绝缘体则是指那些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它们内部的电荷大部分被束缚在原子或分子内部,不能自由移动。常见的绝缘体包括橡胶、玻璃、陶瓷、塑料。
21. 如图所示,要使开关S闭合后小灯泡能够发光,在金属夹A、B间可接入的物体是( )
A. 橡皮
B. 钢直尺
C. 塑料尺
D. 干燥的小木棍
22. 关于导体和绝缘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银、铜、塑料都是导体
B. 人体、大地、石墨都是导体
C. 橡胶、玻璃、石墨都是绝缘体
D. 金属、陶瓷、食盐的水溶液都是导体
23. 如图所示,是加油站里常见的“静电释放器”,司机或工人提油枪加油前,必须用手触摸金属球清除身体上的静电。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人体带的电荷是人体与衣服摩擦过程中创造出来的
B. “静电”消除后,人体的电荷全部消失
C. 若人体带有负电,“除电”时,电流方向是从人体流向金属球
D. “除电”时,人体、金属球、大地连通
2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导体容易导电说明导体内部有多余的电子
B.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它不能带上电荷
C. 直接用手拿着金属棒与毛皮摩擦时,金属棒不会带电
D. 通常情况下,塑料、玻璃、石蜡、空气都不是绝缘体
25. 如图所示是一种按钮开关的构造截面图,图中C是按钮,D是外壳,A、B各有接线柱与电路相连接,其中( )
A.A、B、C是导体,D是绝缘体
B.A、B、D是导体,C是绝缘体
C.A、B是导体,C、D是绝缘体
D.C、D是导体,A、B是绝缘体
考点6:电阻及其影响因素
电阻是描述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主要有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以及温度。一般来说,不同材料的导体具有不同的电阻率;导体的长度越长,电阻越大;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此外,温度也会影响导体的电阻值,一般情况下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6. 如图所示为常用的铝芯导线,它是由多条铝线外包绝缘皮制成,下列方法能增大其电阻的是( )
A. 减小导体两端的电压
B. 减小铝线的长度
C. 减小导线中的电流
D. 抽去几条铝线
27. 为确保用电安全,学校安全部门对全校的用电线路进行了排查,发现有一根连接电动机的铜导线的直径明显比说明书上要求的小。从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来判断这根导线不符合规格的理由是(  )
A. 长度太长引起电阻偏小
B. 长度太长引起电阻偏大
C. 横截面积太小引起电阻偏大
D. 横截面积太小引起电阻偏小
28. 如图所示,AB和BC是由不同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段导体,将它们串联后接入电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B段电阻大,电流小
B. BC段电阻小,电流小
C. AB段电阻一定大,电流与BC段相等
D. BC段电阻可能大,电流与AB段相等
29. 照明电路中的一个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R 1,不工作时的电阻为R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R 1>R 2
B. R 1<R 2
C. R 1=R 2
D. 无法确定
30. 长度,粗细相同的铜线,铝线,铁线和镍铬合金线的电阻越来越大,则四种导线中最适合用来制作滑动变阻器电阻丝的是(    )
A. 铜线
B. 铝线
C. 铁线
D. 镍铬合金线
考点7: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滑动变阻器是一种可以连续改变电阻值的电器元件。在电路中使用滑动变阻器可以方便地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其电阻值。在实验室中,我们常用滑动变阻器来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大小或改变电路两端的电压值。此外,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找到很多类似滑动变阻器的应用实例,如电位器就是一种常见的滑动变阻器应用,它可以通过旋转或滑动来调节电路中的电阻值。
31. 如图所示电路,若要求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减小,应将滑动变阻器哪两个接线柱接到M、N之间()
A. a、c或b、d
B. a、c或a、d
C. a与b
D. c与d
32. 如图所示,甲为可调亮度台灯,乙为电位器的结构图,A、B、C为电位器的三个接线柱,转动滑片可调节灯泡亮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若只将A、C接入电路,顺时针旋转滑片,灯泡变亮
B. 该电位器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灯泡亮度
C. 若只将A、B接入电路,顺时针旋转滑片,灯泡变亮
D. 若只将B、C接入电路,逆时针旋转滑片,灯泡变亮
33.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灯L的亮度,要求闭合开关后,滑片P向右端滑动时灯逐渐变暗,则下列接法正确的是()
A.M接C,N接B
B.M接A,N接B
C.M接C,N接D
D.M接A,N接D
34. 小聪要把滑动变阻器接入如图所示电路的间,使得向左调节滑片时灯泡变暗,则图所示接法符合要求的是( )
A. 甲、乙、丙、丁 B. 甲、乙、丁 C. 乙和丙 D. 甲和丁
35. 将两只滑动变阻器按如图所示方法连接,要使这两只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大,应把滑片P1、P2放在(    )
A. 滑片P1放在最右端,滑片P2也放在最右端
B. 滑片P1放在最左端,滑片P2也放在最左端
C. 滑片P1放在最右端,滑片P2放在最左端
D. 滑片P1放在最左端,滑片P2放在最右端
考点8:电路故障分析
电路发生故障时可以结合电压表,电流表,小灯泡来判断电路中的故障情况。
(1)当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压时有两种推测:①是电压表所测范围电路断路;②是电压表所测范围之外的所有用电器都短路.
(2)当电压表示数为零时有两种推测:①是电压表所测范围电路短路;②电压表所测范围之外有断路的地方.
(3)常结合灯泡的亮灭来进一步判断:串联电路中两灯都不亮可能是某处断;串联电路中一亮一灭可能是灭的那个短;并联电路中一亮一灭可能是灭的那个断.
36.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后,L1、L2均能发光,电流表、电压表均有示数。过了一会儿,灯都不发光,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均为0,则可能发生的故障是(    )
A. L1灯断路
B. L1灯短路
C. L2灯断路
D. L2灯短路
37.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闭合开关,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灯泡L突然熄火,电路中只有两个电表有示数。电阻R或灯泡L仅有一个出现了故障,其它元件均完好。下列说法中( )
①可能灯泡L断路
②可能灯泡L短路
③可能电阻R断路
④可能电阻R短路
A. 只有①②正确
B. 只有③④正确
C. 只有②④正确
D. 只有①③正确
38. 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后,灯L1和L2均不亮。为了查找电路故障,小明将电流表依次并联在ab、bc、cd两点间,发现电流表接在cd两点间时,两灯发光,则电路故障可能是( )
A.L1断路
B.L2断路
C.开关S断路
D.电源断路
39. 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灯L不亮,用电压表检查发现:a、d间电压为3.6V,a、b间电压为3.6V,b、c间电压为0,则电路故障可能是(  )
A. 灯L短路,变阻器完好
B. 灯L断路,变阻器完好
C. 灯L断路,变阻器断路
D. 灯L短路,变阻器短路
40. 在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两灯都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则该电路故障可能是(  )
A. 灯泡L1短路
B. 灯泡L1开路
C. 灯泡L2短路
D. 灯泡L2开路
考点9:欧姆定律的应用
一、欧姆定律基础概念
①欧姆定律的表述及公式: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并能正确写出公式I=U/R
②结合欧姆定律可以理解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而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
二、欧姆定律应用
①已知两量求第三量:根据欧姆定律的公式,当已知电压和电阻时,可以求出电流;当已知电流和电阻时,可以求出电压;当已知电流和电压时,可以求出电阻。
②电路变化分析:在串联或并联电路中,当某个电阻发生变化时,分析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变化情况。这通常需要结合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进行分析。
③设计实验测量电阻:利用欧姆定律设计实验测量未知电阻的阻值,通常需要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然后利用公式R=U/I 求出电阻值。
④分析实验数据:在实验中记录多组数据,分析数据之间的关系,验证欧姆定律的正确性。这通常需要绘制I-U图像或I-R图像。
⑤生活实际应用:将欧姆定律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1)油量表:油量表通常用于汽车等交通工具中,用于显示油箱内剩余油量的多少。其工作原理往往基于滑动变阻器(一种可变电阻)和欧姆定律。当油箱内油量变化时,浮子(与油量相关的机械部件)会随之上下浮动,进而带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从而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根据欧姆定律,当电源电压一定时,电路中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因此电阻的变化会导致电流的变化。这个变化的电流再经过适当的转换和显示,就可以成为我们看到的油量表读数。
二、敏感电阻传感器:敏感电阻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根据外界环境(如温度、压力、光照等)的变化而改变自身电阻值的元件。这种元件广泛应用于各种测量和控制系统中。以温度传感器为例,当环境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一种敏感电阻)的阻值会发生变化(通常是减小)。根据欧姆定律,当电源电压一定时,电阻的减小会导致电路中电流的增大。这个增大的电流可以被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用于测量或控制环境温度。
三、电子测力计:电子测力计是一种用于测量力的电子设备,其工作原理也涉及到欧姆定律。测力计的核心部件通常包括一个弹性元件(如弹簧)和一个滑动变阻器。当拉力计受到拉力作用时,弹性元件会发生形变,这种形变会传递到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上,导致电路中电阻值发生变化,电阻的变化会导致电路中电流或电压的变化,然后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用于测量拉力的大小。
41. 小伟给学校劳动实践基地的蔬菜大棚设计了一个测量空气湿度的电路图,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V,定值电阻的阻值为20Ω,湿敏电阻R的阻值随空气湿度H的变化关系图乙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空气湿度越大,湿敏电阻R的阻值越大
B. 空气湿度越大,电压表示数越小
C. 当空气湿度为40%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6V
D. 当电路中电流为0.15A时,空气湿度为50%
42. 用电器甲和乙,其电流与其两端电压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电器甲电阻不变,大小为10Ω
B. 用电器乙电阻随着电流增大而变小
C. 如果把这两个用电器串联接在8V的电源上,电路中的电流是0.5A
D. 如果把这两个用电器并联接在6V的电源上,干路中的电流是0.9A
43. 我国刑法规定,驾驶员醉酒后驾车要负刑事责任。目前世界大多数国家都采用呼气式酒精测试仪,图甲是气体中酒精浓度测试仪的原理图。电源电压U=12V,R2的阻值为20Ω,R1是气敏电阻,其阻值随气体中酒精浓度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气体中酒精浓度大于或等于20且小于80mg/100mL为酒驾,大于或等于80mg/100mL为醉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R1阻值随气体中酒精浓度增大而增大
B. 气体中酒精浓度为零时,电压表示数为9V
C. 醉驾时R2消耗的最小电功率为1.8W
D. 气体中酒精浓度为20mg/100mL时,电流表示数为0.2A
44. 图所示是一种测定油箱内油量的装置,其中R是滑动变阻器的电阻片,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跟滑杆连接,滑杆可以绕固定轴O转动,则电路中(  )
A. R和R0 的连接方式是并联
B. 油量表是由电流表改装而成的
C. 油面上升时,通过R0 的电流减小
D. 油面上升时,油量表的示数减小
45. 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在保证电路元件安全情况下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记录电表示数;图乙是电路中电流与变阻器两端电压关系的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定值电阻的阻值是
B. 电源电压为
C. 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最大阻值为
D. 当滑片移至中点时,电流表的示数是
参考答案
1.A 2.C 3.C 4.AB 5.C 6.B 7.B 8.A 9.C 10.B11.C 12. C 13.C 14.C 15.A 16.B 17.C 18.D 19.B 20.A 21.B 22.B 23.D 24.C 25.C 26.D 27.C 28.D 29.A 30.D 31.B 32.B 33.A 34. D 35.A 36.A 37.A 38.C 39.A 40.B 41.D 42.D 43.C 44.C 45.D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