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德国鲁尔区的产业结构变化(第二课时) 教学课件(32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2德国鲁尔区的产业结构变化(第二课时) 教学课件(32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12-28 06:33: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第二章 区域发展 第二节
德国鲁尔区
的产业结构变化
中图版 · 选择性必修二
Part
1
鲁尔区产业结构变化
活动
结合教材,以小组为单位:
总结鲁尔区兴起的区位条件;
分析鲁尔区衰落的原因;
鲁尔区产业结构做了哪些调整
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保障措施有哪些?
鲁尔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对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一、鲁尔区的兴起
50°N,10°E附近;德国西部;
有莱茵河、利珀河和鲁尔河流经。
地理位置
煤炭丰富——鲁尔煤田
开采条件好,煤质好,发热量高
离法国矿区近,进口廉价铁矿
矿产资源
一、鲁尔区的兴起
欧洲路上十字路口的位置
河网密集,水陆交通便利
交 通
一、鲁尔区的兴起
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水资源
一、鲁尔区的兴起
德国乃至欧洲经济发达,市场广阔
市场广阔
一、鲁尔区的兴起
主要工业部门
煤炭
基础化工
钢铁
重型机械
地理位置优越
水资源丰富
煤炭资源丰富
邻近铁矿产地
水陆交通便利
市场广阔
劳动力丰富
地理位置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鲁尔区优越的区位条件
鲁尔区的辉煌持续100年
活动
结合教材,以小组为单位:
总结鲁尔区兴起的区位条件;
分析鲁尔区衰落的原因;
鲁尔区产业结构做了哪些调整
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保障措施有哪些?
鲁尔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对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二、鲁尔区的衰落
20世纪初期,鲁尔区露天煤矿的开采
20世纪50年代,鲁尔区某矿井内部的开采
鲁尔区的发展面临着哪些问题?
以煤炭为主,产业结构单一
20世纪50年代后
世界钢铁市场竞争激烈
世界性钢铁过剩
产钢国增多
钢出口国增多
20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
钢产品替代品广泛应用
世界钢材消耗量减少
世界性钢铁过剩
二、鲁尔区的衰落
“煤炭时代”进入“石油时代”
1950年 1960年 1970年 1980年 1990年
煤(%) 58 46 31 28 27
石油(%) 31 38 48 49 39
其他能源(%) 11 16 21 23 34
全球不同年份主要能源消耗占比
来源:联合国能源统计年报
二、鲁尔区的衰落
环境污染问题严重,产业效益下降
比比皆是的焦炭工厂不断冒着黑烟,铸造厂也不停排出红褐色的污水,还有飘浮在空气中的悬浮粒子,使得户外一切东西都蒙上一层黑灰。洁白的衣物穿出门去,不一会儿便成为灰色。红瓦白墙,绿草如茵的家园,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沿岸化学工厂林立的莱茵河,更犹如一道被六万多种不同化学药品调成的鸡尾酒。
   ——德国一作家1958年形容鲁尔区
二、鲁尔区的衰落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德国鲁尔区工业分布
美国硅谷工业分布
二、鲁尔区的衰落
活动
结合教材,以小组为单位:
总结鲁尔区兴起的区位条件;
分析鲁尔区衰落的原因;
鲁尔区产业结构做了哪些调整
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保障措施有哪些?
鲁尔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对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三、鲁尔区产业结构变化过程
思考:说出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20世纪90年代鲁尔区发生的变化。
传统产业结构调整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虽然欧盟范围内,仍有一部分的煤和钢在鲁尔区开采或生产,但煤、钢等老工业已不在鲁尔整个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鲁尔区的经济重心逐步从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
引进新兴产业
重视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产业升级
三、鲁尔区产业结构变化过程
埃森矿业同盟工业区旅游地
鲁尔区的新地标
鲁尔区的旅游路线
推进产业结构多样化
三、鲁尔区产业结构变化过程
德国红点设计博物馆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推进产业结构多样化
三、鲁尔区产业结构变化过程
活动
结合教材,以小组为单位:
总结鲁尔区兴起的区位条件;
分析鲁尔区衰落的原因;
鲁尔区产业结构做了哪些调整
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保障措施有哪些?
鲁尔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对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Part
2
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保障措施
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截至20世纪末,鲁尔区拥有大小河港70余座,通航里程超400公里,年运输量达1亿吨;
铁路总长已达到9000多公里,约占全国五分之一;
从鲁尔区出发,经高速公路48小时内可通达欧盟境内的很多城市。
建立完善的立体交通体系。
不断更新能源设施。
建立起便利便捷、高效运行的现代通讯和物流设施。
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
杜伊斯堡港
2. 重视教育文化发展,依托高校和科研机构推进产业转型
美丽的杜伊斯堡大学校园
20世纪60年代末,鲁尔区才建立了自己的第一所大学。
在20世纪70年代,鲁尔区的大学和技术高校如雨后春笋般地被建立起来,
现在鲁尔区已成为欧洲大学最集中的地区。建立了许多技术中心与技术孵化器机构。
重视教育。
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
尊重历史,注重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
德国的高等院校
波鸿鲁尔大学
杜伊斯堡埃森大学
鲁尔区在校大学生数量的变化
鲁尔区科技中心和新企业中心分布
埃森关税同盟煤矿工业区
攀岩训练基地
贮气罐
改造为博物馆
3.治理污染,营造绿色空间
治理污染。
实施营造绿色环境计划。
被污染的莱茵河
治理后的莱茵河
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保障措施
改造传统工业,调整产业结构
完善交通网络
大力开展环境保护
发展新兴产业
依托高院和科研机构推进产业转型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产业升级
传统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经济可持续
社会可持续
生态可持续
课堂小结
鲁尔区
地理位置
鲁尔区
地理环境
鲁尔区
发展条件
鲁尔区
主要问题
可持续
发展方向
其他区域
活动
结合教材,以小组为单位:
总结鲁尔区兴起的区位条件;
分析鲁尔区衰落的原因;
鲁尔区产业结构做了哪些调整
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保障措施有哪些?
鲁尔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对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Ques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