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填空题专题复习练习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填空题专题复习练习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12-28 23:39: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填空题专题复习练习题
1.化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从①氦气、②氮气、③氧气、④水蒸气、⑤二氧化碳、⑥二氧化硫中,选择适当物质填空(填序号)。
(1)蜡烛在空气中可以燃烧,说明空气中含有 。
(2)有刺激性气味,能污染空气的气体是 。
(3)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是 。
(4)炎热的夏季,从冰箱中拿出的饮料瓶,放置一段时间后,表面会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 。
(5)植物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物质是 。
(6)可充入霓虹灯且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的是 。
2.黄曲霉素(C17H12O6)是污染粮食(大米、花生等)的真菌霉素,人类的特殊基因在黄曲霉素作用下会发生突变,危害身体健康。请回答:
(1)每个黄曲霉素分子中含有 个原子;
(2)黄曲霉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3)黄曲霉素分子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4)黄曲霉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5)156g黄曲霉素含氧元素的质量为 g。
3.正确理解和使用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关键。
根据下列几种化学符号,回答问题:
①O②Fe2+③Fe3+④Fe⑤CH4⑥H2O2
(1)属于单质的是 (填序号)。
(2)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是 (填序号)。
(3)②③④是不同的微粒但元素种类相同,因为它们的 相同。
(4)“Fe2+”中“2”表示的意义是 。
4.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硅元素: 。
(2)2个铜原子: 。
(3)3 个硫酸根离子: 。
(4)4个一氧化碳分子: 。
(5)碳酸钙: 。
(6)氯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 。
5.我国空间站的建设、载人飞船和月球探测器的成功发射等,向世界展示了我国的航天实力。
(1)我国液体捆绑式火箭用到了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做推进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3N2+4H2O+2X,其中X的化学式为 。
(2)空间站利用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电能,通过电解水制备氧气。请写出电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2024年6月2日,“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当环境温度过高时,其自备的降温装置能通过冰的升华达到降温目的。冰升华的过程中,下列关于水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间隔增大 B.质量增大 C.种类改变 D.数目改变
(4)我国“鹊桥二号”中继星使用镀金钼丝天线,搭建了地面与“嫦娥六号”的通信桥梁。如图是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请问:
①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②1个Mo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 。
6.化学的视角看燃烧。
(1)汉字作为载体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火的认识。
①甲骨文“”(焚)的字形像是要燃火烧掉树林。上方的“林”相当于燃烧条件中的 。
②小篆“”(灭)的字形左边像是一川流水,意思是水能灭火,用水灭火的主要原理是 和隔绝氧气。
(2)优化条件可以促进燃烧。
①汽车化油器将汽油喷成雾状,进入内燃机汽缸,其促进燃烧的方法是 。
②工人师傅进行金属切割或金属焊接时使用的氧炔焰是乙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火焰。通过调节乙炔和氧气进气阀门,可控制氧炔焰的温度。若温度过低或燃烧产生黑烟时,应采取的措施是增大 (选填“乙炔”或“氧气”)进气阀门;乙炔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太空燃烧实验。航天员在燃烧科学实验柜中以甲烷为燃料进行在轨点火燃烧实验,观察到甲烷火焰与地面上对照实验的火焰相比,显得短而圆,且微弱。
下列对燃烧实验分析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空间站甲烷燃烧,不需要氧气
B.空间站失重条件下燃烧产生的热气流向四周扩散,地面上热气流向上扩散
C.空间站失重条件下空气流动性差,甲烷燃烧的火焰比较微弱
7.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及对环境的影响是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1)下列选项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一氧化碳和氢气混合 B.面粉和氧气混合 C.室内天然气泄漏
(2)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数来自化石燃料,比如煤、石油和 。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 不同,将各成分进行分离,可得到不同的产品。
(3)工业燃煤时,常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作用是 。使用煤做燃料会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写出一点即可)。
(4)化石能源是一种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写出一条保护化石能源的措施 。
(5)“西气东输”四线管道工程输送的是天然气,该气体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6)许多家庭以天然气为燃料,当发现燃气泄漏时,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
A.赶紧打开换气扇
B.关闭气源阀门
C.打开门窗通风
D.在厨房内及时用手机拨打火警电话“119”
(7)面对火灾时,要沉着冷静,科学自救。比如可用湿布捂住口鼻,减少吸入有毒有害的烟气,这一方法与我们化学实验室 操作的原理相似。
(8)低碳经济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心之一。高科技的减“碳”术可以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生成乙烯(C2H4)和水,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9)下列关于酸雨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腐蚀大理石雕像 B.是由二氧化碳引起的 C.酸化土壤,破坏植被
(10)为减少污染、治理“雾霾”,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相关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反应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 ,该反应涉及 种单质。
8.如图1是某化学小组部分实验过程的装置图:
(1)图A中所称食盐的质量为 g。若食盐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读数仍如图A所示,则称取食盐的实际质量为 g。
(2)如图B所示,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制取气体,该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该装置在给试剂加热之前需要 。
(3)欲量取40mL水,应选用的仪器是50mL的量筒和 ;某同学按图C所示方式读数,则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0mL。
(4)如图2所示,某实验小组要加热约350mL的水,要完成该实验需要准备的仪器有 (填序号)。
9.如图1所示是部分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该原子的元素在元素分类中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序数为9的元素的原子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的离子的符号是 。
(3)3~10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它们的原子 相同。
(4)图2中A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标出该元素在图1中的位置: (填“①”“②”或“③”)。
(5)图2中B是镓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x的值为 ,它的化学性质和图1中的 (填“①”“②”或“③”)位置的元素相似。
新质生产力的起点是“新”,关键在“质”,落脚于“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只有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方能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如今,在以新质生产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的道路上,山西正阔步前行、厚积薄发。请结合图文信息,完成下面小题的相关问题。
10.芯片制造:现代科技的发展离不开芯片,芯片的制造离不开高纯硅,工业上,硅是用氢气与四氯化硅(SiCl4)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制得的,同时生成氯化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氯化氢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为 ,芯片等精密仪器失火可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其灭火的原理是 (写一个)。
11.高速飞车:我国国内首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磁悬浮试验线——高速飞车大同(阳高)试验线一期主体工程全部完工。磁悬浮列车所用的超导材料需要在低温环境下才能显现超导性能,空气中有很多成分液化后都有很好的制冷效果,请写出一种: 。
12.山西航空:我省高度重视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并建立了山西航空产业综合馆。飞机制造过程中会大量使用金属铝,画出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用符号表示3个铝离子 ,铝在空气中容易被氧气氧化生成氧化铝,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3.净水方法并非现代人的发明,我国采用明矾净水的最早文字记载,见于明崇祯十年宋应星刻印的《天工开物》。用明矾净水的步骤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先将天然水在储水器中静置一段时间的目的是 。
(2)将明矾粉碎的目的是 ,用明矾可以除去水中的 。
(3)分离器将清澈的水与沉淀物分离,该操作的名称是 。
(4)清澈的水不属于纯水,原因是 ;家庭生活中将其进一步净化为可供人饮用的水,必需进行的操作是 。
14.我国坚持推进科学调水、合理用水、有效节水和高效净水等多项举措,在保护生态环境和应对水资源危机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请分析图文信息,解答下列小题的相关问题。
(1)南水北调是我国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在干渠各区段主要分水口处设置格栅,其作用是 。在水源中加入适量生石灰可以除去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降低 。
(2)应用新技术、改进工艺和改变用水习惯可以大量节约工农业和生活用水,农业上节水灌溉方式有 (写一种)。对污水进行处理也是合理利用水资源的重要方式,污水经处理后可用于 。
(3)遥感探测技术在地下水监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中测量仪里使用了高性能硅锗芯片,硅、锗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硅在地壳中的含量居于第 位,属于 元素。
(4)磁混凝沉淀是一种新型水处理技术,它是将磁粉与混凝剂相结合来达到净水目的。净水过程中混凝剂的作用是 。磁粉的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利用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该物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
15.页岩气是蕴藏在岩层中的天然气,被誉为未来能源的“明星”。
(1)天然气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为缓解能源危机,人们正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填字母)。
a.煤 b.石油 c.潮汐能
(2)CH4在空气中燃烧的能量转化形式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 能,而CH4-O2燃料电池则是将化学能转化为 能的装置。
(3)天然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一定条件下CH4与CO2反应生成CO和H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和H2可合成液体燃料CH3OH,反应中CO和H2的分子数之比为 。
16.I.我国正在筹建月球科考站。针对“月球上是否存在大气”,查阅资料:
资料1 当天体中气体的分子运动平均速率大于分子脱离速率的20%时,该气体会脱离天体逸散到宇宙中。月球表面气体分子的脱离速率均为。
资料2 使用质谱仪测定,在月球黑暗处发现有极微量的气体生成,其主要成分是氢气、氨气、氖气和氩气等。日出时,月球表面有极微量的甲烷和氨气产生。
(1)氖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氩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分别如图所示。
①氖原子的核外电子比氩原子的少 个;
②氩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0℃时,氢气、氦气和氮气的分子运动示意图分别如图2所示。
①由图分析,分子运动平均速率与有 关;
②日出时,月球表面产生的氨气()是由氨分子聚集而成的。用“”表示氯原子,用“”表示氢原子,画出氨分子的微观示意图 ;
③已知月球表面最高温度超过100℃。月球表面因不能留住氢气、氦气等气体分子,所以不存在稳定大气,结合资料信息说明其原因: 。
Ⅱ.“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发现火星地表元素含量与地球不同。如图是火星地表的主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
(3)图1中X元素的核电荷数是 。
(4)图2中若c表示原子,则m的数值为 ;d的单质在常温下化学性质 (填“稳定”或“不稳定”)。
(5)图2中a、c可形成一种常见的原子团,写出该原子团的离子符号: 。
Ⅲ.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6)写出图中单质的化学式 。
(7)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7.石墨可以作为制造金刚石的原料。中国人造钻石约占全世界产量的90%。为什么石墨可以作为制造金刚石的原料呢?某班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探秘人造钻石的学习活动。
活动一:证明石墨与金刚石都含有碳元素
查阅资料:燃烧石墨和金刚石至少需要800°C的高温。
同学们设计了如图1装置进行实验:
(1)实验采用纯氧参与反应,而不是直接通入空气的原因是 。
(2)该实验通过石灰水 的现象,证明金刚石和石墨中都含有碳元素。
活动二:证明石墨和金刚石的组成元素只有碳元素
(3)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应该在实验前分别称出石墨、金刚石、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的质量,然后再开始实验。以下是同学们设计的实验步骤:①通入氧气;②连接仪器,检验装置气密性;③点燃喷灯;④将导管插入澄清石灰水中;⑤熄灭喷灯;⑥拿出烧杯中的导气管;⑦称量反应后烧杯总质量。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为 。
(4)该实验中盛有石灰水的烧杯在实验前后的质量之差就是 的质量。
(5)若二氧化碳中 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石墨或金刚石的质量,即可证明石墨和金刚石的组成元素只有碳元素。
活动三:认识石墨与金刚石的结构(如图2)
(6)石墨转变成金刚石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活动四:反思与交流
(7)石墨可以在、4万万个大气压,通过镍、锰等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转变成金刚石,由于金刚石和石墨都具有可燃性,在合成的过程中要注意 。
18.阅读下列科普短文。
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也可称为“水弹性城市”,例如:可以在城市小区里布置若干地块,用透水砖等吸水材料建设,作为海绵体,平时是市民的休闲公园,暴雨的时候就作为蓄水的地方。那些被海绵体充分吸收的雨水消毒后还可以再次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水资源紧张的局面。如图为一般城市与海绵城市雨水排放对比示意图。
透水砖是一种建筑装饰材料,其总体上可分为烧结透水砖和非烧结透水砖两大类。烧结透水砖主要是以工业、建筑、生活产生的垃圾为原料,经粉碎、成形、高温烧制而成;而非烧结透水砖则以无机非金属为主要材料,通过黏结剂黏结、模具加固、晾晒等环保工艺加工成型,因为其无须烧结,故称之为非烧结透水砖。
(1)海绵城市的“海绵体”可以是 。
(2)建设海绵城市的意义之一是 。
(3)海绵城市比一般城市的雨水排放量减小 以上,其原因是从降雨到排放的过程中,增加了 环节。下渗过程相当于化学实验室中的 操作。
(4)以无机非金属为主要材料制作的是 (填“烧结”或“非烧结”)透水砖,该透水砖的物质类别是 。
(5)收集到的雨水在生活中可用于 。
19.下面的结构图是小明同学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对氧气知识的梳理。请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1)氧气来源于空气,主要是植物的 作用能够产生氧气。
(2)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大多数物质发生反应,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为 。实验时在集气瓶中装水,目的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由此推测,二氧化硫具有的物理性质之一是 。
(3)实验室制取氧气一般不选用加热氧化汞的方法,原因是 。
(4)进入高原地区吸入氧气可以缓解不适症状,是因为氧气具有 的性质。
20.新素材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发现火星上温度极低,常年在之间,火星大气中主要含有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约为95%),其余为少量的氮气、氩气等。
(1)“天问一号”探测器通过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长征五号遥四火箭使用了液氧,是利用氧气能 的化学性质。
(2)根据火星大气的成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火星环境适宜人类生存
B.火星大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大于地球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
C.火星大气中没有稀有气体,地球空气中有
D.为满足人类未来在火星上生活的需求,需寻找水的存在,研究如何将转化为
(3)鉴别火星大气和空气可选用的试剂是 (填名称)。
(4)化学家提出“镁粉在火星上可以扮演地球上煤的角色”,结合火星大气成分推测镁一定还能在 气体中燃烧。
参考答案:
1.(1)③
(2)⑥
(3)②
(4)④
(5)④⑤
(6)①
【详解】(1)蜡烛在空气中可以燃烧,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故填:③;
(2)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气味,且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导致酸雨的发生,属于空气污染物,故填:⑥;
(3)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是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故填:②;
(4)炎热的夏季,从冰箱中拿出的饮料瓶,放置一段时间后,表面会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故填:④;
(5)植物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物质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光合作用是二氧化碳和水在光和叶绿体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有机物和氧气,故填:④⑤;
(6)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不同用途的电光源,氦气属于稀有气体,故可充入霓虹灯且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的是氦气,故填:①。
2.(1)35
(2)312
(3)1:8
(4)65.4%
(5)48
【详解】(1)每个黄曲霉素分子中含有17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共含有17+12+6=35个原子。
(2)黄曲霉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7+1×12+16×6=312。
(3)黄曲霉素分子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2):(16×6)=1:8。
(4)黄曲霉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5)156g黄曲霉素含氧元素的质量为。
3.(1)④
(2)⑤⑥
(3)质子数/核电荷数
(4)1个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详解】(1)Fe可以表示金属铁这种单质,故填写:④。
(2)①O表示一个氧原子; ②Fe2+表示一个亚铁离子; ③Fe3+ 表示一个铁离子; ④ Fe表示一个铁原子; ⑤CH4表示一个甲烷分子; ⑥H2O2表示一个过氧化氢分子; 故①到⑥中,微观上可以表示一个分子的是⑤⑥,故填写:⑤⑥。
(3)亚铁离子、铁离子都是由铁原子失去电子得到的,三种微粒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属于同种元素,故填写: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4)离子符号右上角的数字代表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所以中数字“2”的含义为1个亚铁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故填写:1个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4.(1)Si
(2)2Cu
(3)
(4)4CO
(5)CaCO3
(6)
【详解】(1)硅元素的元素符号为:Si,故填写:Si。
(2)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2个铜原子表示为:2Cu,故填写:2Cu。
(3)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要省略,要表示多个离子就在离子符号前加相应数字,3个硫酸根离子可表示为:,故填写:。
(4)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4个一氧化碳分子可表示为:4CO,故填写:4CO。
(5)碳酸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碳酸根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学式书写原则及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其化学式为CaCO3,故填写:CaCO3。
(6)化合价标注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氯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可表示为:,故填写:。
5.(1)CO2
(2)2H2O 2H2↑+O2↑
(3)A
(4) 95.96 40
【详解】(1)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3N2+4H2O+2X,反应前有2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氮原子、8个氧原子,反应后有6个氮原子、8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和种类相同,因此2X中含有2个碳原子和4个氧原子,则X的化学式是CO2;
(2)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 2H2↑+O2↑;
(3)冰升华的过程中,固体变为气体,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水分子的质量、种类、数目均不变。
故选A;
(4)①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钼相对原子质量为 95.94 ;
②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Mo 的原子序数为 42,原子序数=质子数,质子数为 42。Mo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也为 42。Mo2+是钼原子失去 2 个电子形成的,所以 1 个 Mo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 42 - 2 = 40 。
6.(1) 可燃物 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2) 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氧气
(3)BC
【详解】(1)①“林”相当于燃烧条件中的可燃物,故填:可燃物。
②水能灭火,用水灭火的主要原理是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和隔绝氧气,故填: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2)汽车化油墨将汽油喷成雾状,进入内燃机汽缸,其促进燃烧的方法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故①填: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通过调节乙炔和氧气进气阀门,可控制氧炔焰的温度。若温度过低或燃烧产生黑烟时,说明氧气不足,应调大氧气的进气阀门,故②填:氧气。
乙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③填:。
(3)A、空间站甲烷燃烧,也需要氧气,故A不符合题意;
B、空间站失重条件下燃烧产生的热气流向四周扩散,火焰显得短而圆,且微弱,地面上热气流向上扩散,火焰呈锥形,故B符合题意;
C、空间站失重条件下空气流动性差,氧气得不到很好的补充,甲烷燃烧的火焰比较微弱,故C符合题意。
故填:BC。
7.(1)BC
(2) 天然气 沸点
(3) 能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 温室效应(或酸雨)
(4) 不可再生 提高燃料利用率(开发新能源、研制节能产品等合理即可)
(5)
(6)BC
(7)过滤
(8)
(9)AC
(10) 1:1 2
【详解】(1)爆炸需要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与氧气或空气充分接触。
A、一氧化碳和氢气混合,没有氧气,不会发生爆炸,A选项错误;
B、面粉是可燃物,面粉和氧气混合,可能发生爆炸,B选项正确;
C、天然气是可燃物,室内天然气泄漏,可能发生爆炸,C选项正确。
故选:BC。
(2)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数来自化石燃料,比如煤、石油、天然气。故填:天然气;
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各成分进行分离,可得到不同的产品,故填:沸点;
(3)工业燃煤时,常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它的作用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
煤燃烧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使用煤做燃料会引起的环境问题是温室效应和酸雨;
(4)化石能源使用之后短期内无法重新生成,是一种不可再生能源;
保护化石能源的措施有:提高燃料利用率、开发新能源、研制节能产品等;
(5)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6)A、打开换气扇,通电瞬间可能产生电火花,引起燃气爆炸,A选项错误;
B、关闭气源阀门,可以隔离可燃物,避免火灾,B选项正确;
C、打开门窗通风,可以将燃气排走,避免火灾,C选项正确;
D、在厨房内及时用手机拨打火警电话“119”,通电话可能引起燃气爆炸,D选项错误。
故选:BC;
(7)用湿布捂住口鼻,减少吸入有毒有害的烟气,是将粒径不同的物质分离开来,这一方法与我们化学实验室过滤操作的原理相似;
(8)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生成乙烯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9)A.酸雨显酸性,会腐蚀大理石雕像,选项说法正确;
B.酸雨是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引起的,选项说法错误;
C.酸雨会酸化土地,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AC;
(10)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碳和水蒸气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C+H2OCO+H2,反应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1: 1;故填: 1: 1。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该反应中涉及的单质为碳和氢气两种。
8.(1) 12.4 7.6
(2) 试管炸裂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 胶头滴管 小于
(4)①④⑤⑥
【详解】(1)图A中所称食盐的质量为:10g+2.4g=12.4g;
用托盘天平称量物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即左盘质量=右盘质量+游码质量,若食盐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读数仍如图A所示,则称取食盐的实际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10g-2.4g=7.6g;
(2)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图中试管口向上倾斜,造成的后果是:试管炸裂;
该装置在给试剂加热之前需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防止装置漏气,浪费药品;
(3)欲量取40mL水,应选用的仪器是50mL的量筒和胶头滴管,取用液体时,先倾倒,接近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
某同学按图C所示方式读数,即俯视读数,读取数值大于实际数值,则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小于40mL;
(4)要加热约350mL的水,水的体积较大,应放在烧杯中加热,烧杯不能直接加热,应垫上陶土网,加热需要酒精灯,且需要铁架台支撑,故需要准备的仪器是:①④⑤⑥。
9.(1) 三 金属
(2) 得到 F-
(3)电子层数
(4)③
(5) 31 ①
【详解】(1)由图1可知,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为镁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镁元素汉字名称带“钅”字旁,该原子的元素在元素分类中属于金属元素;
(2)由图1可知,原子序数为9的元素为氟元素,氟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多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氟离子,其离子符号为F-;
(3)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故3~10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它们的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4)图2A粒子的质子数为15,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则该粒子表示的元素在图1中的位置是③;
(5)图2中B是镓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x=2+8+18+3=31;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由于电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元素的族序数一致,则图1中①位置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也为3,故镓元素化学性质和图1中的①位置的元素相似。
10. 1:1 隔绝氧气(合理即可) 11.氮气(合理即可) 12. 3Al3+
【解析】10.氢气和四氯化硅(SiCl4)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硅和氯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氯化氢分子中氢原子和氯原子的个数比为1:1;
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也不燃烧,二氧化碳灭火器的灭火原理是将液态二氧化碳储存在小钢瓶中,灭火时再将其喷出,有降温和隔绝空气的作用。
11.空气成分中的氮气和氦气等在液化后都有很好的制冷效果。
12.铝为13号元素,原子序数=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铝原子的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均为13,核外电子排布为2、8、3,结构示意图为: ;
铝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3,小于4,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3个电子形成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铝离子,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所带电荷数,数字在前,符号在后,离子符号前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则3个铝离子的符号为3Al3+;
铝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3.(1)使水中难溶性的物质沉降下来
(2) 提高净化效率 悬浮性杂质
(3)过滤
(4) 水中还含有可溶性物质 煮沸
【详解】(1)先将天然水在储水器中静置一段时间的目的是使水中难溶性的物质沉降下来,故填:使水中难溶性的物质沉降下来;
(2)明矾溶于水,能形成胶状物,可以够吸附水中的悬浮性杂质,加速沉降。将明矾粉碎,其溶解速度更快,能迅速分布于水中,从而提高净化效率,故填:提高净化效率;悬浮性杂质;
(3)分离器将清澈的水与沉淀物分离,该操作的名称是过滤,故填:过滤;
(4)清澈的水不属于纯水,原因是其还含有可溶性物质;家庭生活中将其进一步净化为可供人饮用的水,必需进行的操作是煮沸,除去水中可溶性的钙、镁离子,故填:水中还含有可溶性物质;煮沸。
14.(1) 除去水中较大的悬浮物 水的硬度
(2) 喷灌(或滴灌) 工业生产(或农业灌溉,或园林绿化)
(3) 质子数不同(或核电荷数不同) 二/2 非金属
(4) 使水中悬浮的杂质较快沉降
【详解】(1)在干渠各区段主要分水口处设置格栅,其作用是除去水中较大的悬浮物;
硬水和软水的区别是含有的可溶性钙镁物质的多少不同,故在水源中加入适量生石灰可以除去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降低水的硬度;
(2)农业上采取喷灌或滴灌的形式节水;
对污水进行处理也是合理利用水资源的重要方式,污水经处理后可用于工业生产,或农业灌溉,或园林绿化;
(3)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故硅、锗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地壳中元素排行是氧、硅、铝、铁、钙,故硅在地壳中的含量居于第2位;
硅字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
(4)净水过程中混凝剂的作用是吸附悬浮的固体小颗粒,使水中悬浮物质较快沉降;
铁丝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方程式为。
15.(1) 不可再生 c
(2) 热/内 电
(3) 1∶2
【详解】(1)天然气使用之后短期内无法重新生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煤、石油都属于传统化石燃料,潮汐能属于新能源,故选c。
(2)CH4在空气中燃烧的能量转化形式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或内能);
而CH4-O2燃料电池则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3)一定条件下CH4与CO2反应生成CO和H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和H2可合成液体燃料CH3OH,化学方程式为:,则反应中CO和H2的分子数之比为1∶2。
16.(1) 8 39.95
(2) 相对分子质量(或其他合理答案) 0℃时,氢分子、氦分子等分子运动平均速率大于分子脱离速率的20%,且温度升高,速率更快
(3)7
(4) 6 稳定
(5)
(6)、
(7)
【详解】(1)①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氖原子的核外电子数=2+8=10,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氩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8,则氖原子的核外电子比氩原子的少18 10=8个;
②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氩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95;
(2)①由上图分析,分子运动平均速率:H2 >He>N2,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4、28,因此:分子运动平均速率与相对分子质量有关;
②根据氨分子()可知,1个氨分子是由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构成,氮原子和氢原子结合成氨分子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③根据资料1:当天体中气体的分子运动平均速率大于分子脱离速率的20%时,该气体会脱离天体逸散到宇宙中。月球表面气体分子的脱离速率均为,可知,当分子运动平均速率大于0.49km·s-1时,会脱离天体逸散到宇宙中,H2的平均速率为1.84 km·s-1,He的平均速率为1.31 km·s-1,因此H2、He会脱离天体逸散到宇宙中;已知月球表面最高温度超过100℃。月球表面因不能留住氢气、氦气等气体分子,所以不存在稳定大气,结合资料信息说明其原因:0℃时,氢分子、氦分子等分子运动平均速率大于分子脱离速率的20%,且温度升高,速率更快;
(3)在元素周期表中,从左到右,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由X元素的位置可知,X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故图1中X元素的核电荷数是7;
(4)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m=8-2=6;d粒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原子,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不易得到电子,也不易失去电子,故d的单质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5)质子数=原子序数,a中质子数为6,6号元素是碳元素,c中质子数为8,8号元素是氧元素,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原子团是碳酸根离子,可表示为;
(6)观察微观示意图可知,氨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氮气和水,根据单质的定义: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可知,四种物质中,氧气和氮气属于单质,化学式为、;
(7)观察微观示意图可知,氨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氮气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17.(1)防止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造成空气污染
(2)变浑浊
(3)②①④③⑥⑤⑦
(4)生成二氧化碳
(5)碳元素
(6)化学
(7)不能接触到空气或氧气(合理即可)
【详解】(1)在高温下碳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污染。
(2)碳在氧气中燃烧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证明金刚石和石墨中都含有碳元素。
(3)分析实验目的可知,是通过石墨或金刚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然后通过二氧化碳的质量来计算参加反应碳的质量是否等于参加反应的石墨或金刚石的质量,所以要排除空气的影响等,故实验顺序为:连接仪器,检验装置气密性;通入氧气一段时间后将导管插入澄清石灰水中;点燃喷灯;加热到石灰水不再变浑浊,拿出烧杯中的导气管,熄灭喷灯,最后称量反应后烧杯总质量;故填②①④③⑥⑤⑦。
(4)碳在氧气中燃烧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实验中盛有石灰水的烧杯在实验前、后的质量之差就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石墨或金刚石的质量,即可证明石墨和金刚石的组成元素只有碳元素。
(6)石墨转变成金刚石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7)由于金刚石和石墨都具有可燃性,能跟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在合成的过程中不能接触到空气或氧气。
18.(1)透水砖
(2)缓解水资源紧张的局面(合理即可)
(3) 40 集蓄利用 过滤
(4) 非烧结 混合物
(5)绿化
【详解】(1)据短文内容可知,可以在城市小区里布置若干地块,用透水砖等吸水材料建设,作为海绵体,平时是市民的休闲公园,暴雨的时候就作为蓄水的地方。所以海绵城市的“海绵体”可以是透水砖。故填:透水砖。
(2)据短文内容可知,那些被海绵体充分吸收的雨水消毒后还可以再次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水资源紧张的局面。所以建设海绵城市的意义之一是缓解水资源紧张的局面(合理即可)。故填:缓解水资源紧张的局面(合理即可)。
(3)据短文中一般城市与海绵城市雨水排放对比示意图可知,海绵城市比一般城市的雨水排放量减小40%以上,其原因是从降雨到排放的过程中,增加了集蓄利用环节。下渗过程相当于化学实验室中的过滤操作。故填:40;集蓄利用;过滤。
(4)据短文内容可知,非烧结透水砖则以无机非金属为主要材料,通过黏结剂黏结、模具加固、晾晒等环保工艺加工成型,因为其无须烧结,故称之为非烧结透水砖。所以以无机非金属为主要材料制作的是非烧结透水砖,非烧结透水砖由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故填:非烧结;混合物。
(5)据短文中一般城市与海绵城市雨水排放对比示意图可知,收集到的雨水在生活中可用于绿化等。故填:绿化。
19.(1)光合
(2)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能溶于水
(3)反应生成有毒的汞,且反应速率慢、能耗大
(4)能供给呼吸
【详解】(1)氧气来源于空气,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产生氧气,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2)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实验时在集气瓶中装水,目的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由此推测,二氧化硫具有的物理性质之一是:二氧化硫能溶于水;
(3)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汞有毒,故实验室制取氧气一般不选用加热氧化汞的方法,原因是:反应生成有毒的汞,且该反应速率慢、能耗大;
(4)进入高原地区吸入氧气可以缓解不适症状,是因为氧气具有能供给呼吸的性质。
20.(1)支持燃烧
(2)D
(3)澄清石灰水
(4)二氧化碳/CO2
【详解】(1)长征五号遥四火箭使用了液氧,是利用氧气能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
(2)A、火星大气中主要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故火星环境不适宜人类生存,不符合题意;
B、火星大气中主要含有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约为95%),其余为少量的氮气、氩气等,火星大气中氮气含量很少,地球空气中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故火星大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小于地球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不符合题意;
C、火星大气中含氩气,氩气属于稀有气体,地球空气中也含有稀有气体,不符合题意;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二氧化碳中含氧元素,故二氧化碳可转化为氧气,人类生存需要水和氧气,故为满足人类未来在火星上生活的需求,需寻找水的存在,研究如何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符合题意。
故选D;
(3)火星大气中主要含二氧化碳,空气中主要含氮气和氧气,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氮气和氧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鉴别火星大气和空气可选用的试剂是:澄清石灰水;
(4)化学家提出“镁粉在火星上可以扮演地球上煤的角色”,说明镁粉能在火星上燃烧,火星大气中主要含二氧化碳,故镁一定还能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