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单元评价检测(含答案)2024-2025学年地理粤人版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单元评价检测(含答案)2024-2025学年地理粤人版八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12-28 13:41:56

文档简介

阶段检测卷
单元评价检测(一)(第一章)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读下图,完成1、2题。
1.我国南北跨纬度 (A)
A.约49° B.约69° C.约80° D.约57°
2.我国大部分领土位于五带中的 (B)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北寒带
  电影《长津湖》自上映引发了全社会对抗美援朝战争的回望,激发了全民爱国热情及对今天和平的珍惜与感恩。长津湖位于朝鲜东北部的盖马高原,是朝鲜北部最为苦寒的地区,海拔在1 000至2 000米之间,林木茂密,人烟稀少,夜间最低温度接近零下40℃。读图文资料,完成3~5题。
3.下列有关朝鲜与中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陆上相邻       B.隔海相望
C.陆上不邻       D.隔韩国相望
4.从相对位置看,与朝鲜相比,中国地理位置优越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D)
A.东部海域广阔,有众多岛屿和港湾       
B.腹地广阔,陆上与多国接壤
C.地跨北温带、热带,光热条件好       
D.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5.长津湖纬度位置与北京相当,但其最低气温比北京低20℃左右,其重要影响因素是 (A)
A.地形与海陆因素 B.纬度与海陆因素
C.地形与人为因素 D.纬度与地形因素
  世界桥梁看中国,中国桥梁看贵州。下左图示意贵州省及其附近行政区,右图示意“桥摞桥”景观。读图,完成6~9题。
6.成都所在的省区是 (D)
A.甲 B.乙 C.丙 D.丁
7.贵州省位于丁省区的 (B)
A.东南部 B.东南方 C.西北部 D.西北方
8.根据贵州省主要河流——乌江的流向可以判断该省地势是 (C)
A.西北高东南低 B.西北低东南高
C.西南高东北低 D.西南低东北高
9.导致贵州省乌江流域多“桥摞桥”景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A.地形 B.植被 C.气候 D.河流
  跳出一亩三分地,共绘大蓝图,京津冀协同发展。读图,完成10~13题。
10.材料中的“冀”代表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B)
A.河南省 B.河北省 C.山西省 D.山东省
11.读图可知:京津冀人口密度与a、b地区相比,情况如下 (C)
A.a<京津冀C.京津冀>a>b D.b<京津冀12.由图可知,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 (B)
A.东部人口密度小,西部人口密度大 B.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
C.山区人口密度大,平原人口密度小 D.城市人口密度小,农村人口密度大
13.由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可推知 (A)
A.我国自然条件差异大 B.我国自然条件差异小
C.我国人口居住理念不同 D.我国人口居住理念相同
  我国以202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开展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旨在全面查清我国人口情况,为完善我国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提供准确统计信息支持。下图为最近六次人口普查的全国人口及年均增长率。2021年,我国在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基础上,启动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三个孩子的政策。回答14~16题。
14.下面有关我国人口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全国人口越来越少 B.全国人口越来越多
C.全国人口先减后增 D.全国人口先增后减
15.下面有关我国人口增长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全国人口增长率越来越少 B.全国人口增长率越来越多
C.全国人口增长率先减后增 D.全国人口增长率先增后减
16.基于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应 (D)
A.鼓励国际移民 B.限制人口总数增长
C.实行独生子女政策 D.继续优化生育政策
  下左图为我国某省区示意图,右图为该省区某旅游地景观图。读图,完成17、18题。
17.该省区 (A)
A.地势起伏大 B.地势起伏小
C.地势呈阶梯状 D.地势东高西低
18.判断该省区地势的方法有 (B)
①煤炭资源 ②水电站
③河流流向 ④旅游地景观图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共46分)
19.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远方的家》,推出的大型系列特别节目《边疆行》和《沿海行》,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8分)
(1)《边疆行》路线经过的省级行政区域中,最早迎来新一天曙光的是黑(填简称),最迟“送走晚霞”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填全称)。(4分)
(2)我国陆上国界线长2.2万多千米,与14个国家相邻。我国的邻国中,A是俄罗斯。两国睦邻友好,为国与国关系树立了典范。国与国怎样才能友好相处 和平共处(或求同存异或畅通沟通交流渠道等) 。(2分)
(3)《沿海行》从辽宁的丹东出发,沿中国海岸线,按顺时针方向行进到广西防城港,此路线依次经过我国的内海是渤海、琼州海峡(顺序不可颠倒) 。(4分)
(4)②所在省级行政区域的行政中心是乌鲁木齐。造成一天中出现①②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4分)
A.地球自转 B.纬度位置 C.地球公转 D.地形地势
(5)《沿海行》路线经过地区人口密度大(大/小),请分析原因。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湿润/交通便利/农业生产历史悠久/经济发达等(请任意回答一条)。(4分)
20.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和表中数据,完成下列各题。(14分)
项目 第五次人口 普查(2000年) 第六次人口 普查(2010年) 第七次人口 普查(2020年) 面积 (万平 方千米)
位次 数量(万) 位次 数量(万) 位次 数量(万)
四川省 4 8 329 4 8 042 5 8 367 47.83
河南省 1 9 256 3 9 402 3 9 936 16.71
山东省 2 9 079 2 9 579 2 10 152 15.67
江苏省 5 7 438 5 7 866 4 8 474 10.26
广东省 3 8 642 1 10 430 1 12 601 17.85
(1)图中A为黑龙江省黑河市,B为云南省腾冲县;AB线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6分)
(2)第七次人口普查时,山东省人口总数居全国第二位,河南省的人口密度约为595人/平方千米。(4分)
(3)表中五省人口在2010-2020年增长最快的是广东省,共增长了2 171万人,该省区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 (B)(4分)
A.该省区矿产资源丰富 B.地处沿海地区,制造业发达,就业机会多
C.该省区邻近香港和东南亚 D.该省区地形以平原为主
21.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4分)
(1)写出图中数码所在地主要少数民族的名称。(4分)
①藏族,②维吾尔族。
(2)民族构成最为复杂的省区是云南省,该省区的省会是昆明。(4分)
(3)从图中看出,汉族分布遍及全国各地,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的边疆地区。(2分)
(4)由图可知,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2分)
(5)如果你在内蒙古旅游,能看见的具有该区域特色的为 (D)(2分)
①马头琴演奏 ②竹楼村寨
③草原风光 ④沙滩柳林
⑤沙漠探险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③⑤阶段检测卷
单元评价检测(一)(第一章)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读下图,完成1、2题。
1.我国南北跨纬度 ( )
A.约49° B.约69° C.约80° D.约57°
2.我国大部分领土位于五带中的 ( )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北寒带
  电影《长津湖》自上映引发了全社会对抗美援朝战争的回望,激发了全民爱国热情及对今天和平的珍惜与感恩。长津湖位于朝鲜东北部的盖马高原,是朝鲜北部最为苦寒的地区,海拔在1 000至2 000米之间,林木茂密,人烟稀少,夜间最低温度接近零下40℃。读图文资料,完成3~5题。
3.下列有关朝鲜与中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陆上相邻       B.隔海相望
C.陆上不邻       D.隔韩国相望
4.从相对位置看,与朝鲜相比,中国地理位置优越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东部海域广阔,有众多岛屿和港湾       
B.腹地广阔,陆上与多国接壤
C.地跨北温带、热带,光热条件好       
D.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5.长津湖纬度位置与北京相当,但其最低气温比北京低20℃左右,其重要影响因素是 ( )
A.地形与海陆因素 B.纬度与海陆因素
C.地形与人为因素 D.纬度与地形因素
  世界桥梁看中国,中国桥梁看贵州。下左图示意贵州省及其附近行政区,右图示意“桥摞桥”景观。读图,完成6~9题。
6.成都所在的省区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7.贵州省位于丁省区的 ( )
A.东南部 B.东南方 C.西北部 D.西北方
8.根据贵州省主要河流——乌江的流向可以判断该省地势是 ( )
A.西北高东南低 B.西北低东南高
C.西南高东北低 D.西南低东北高
9.导致贵州省乌江流域多“桥摞桥”景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地形 B.植被 C.气候 D.河流
  跳出一亩三分地,共绘大蓝图,京津冀协同发展。读图,完成10~13题。
10.材料中的“冀”代表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 )
A.河南省 B.河北省 C.山西省 D.山东省
11.读图可知:京津冀人口密度与a、b地区相比,情况如下 ( )
A.a<京津冀C.京津冀>a>b D.b<京津冀12.由图可知,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 ( )
A.东部人口密度小,西部人口密度大 B.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
C.山区人口密度大,平原人口密度小 D.城市人口密度小,农村人口密度大
13.由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可推知 ( )
A.我国自然条件差异大 B.我国自然条件差异小
C.我国人口居住理念不同 D.我国人口居住理念相同
  我国以202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开展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旨在全面查清我国人口情况,为完善我国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提供准确统计信息支持。下图为最近六次人口普查的全国人口及年均增长率。2021年,我国在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基础上,启动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三个孩子的政策。回答14~16题。
14.下面有关我国人口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全国人口越来越少 B.全国人口越来越多
C.全国人口先减后增 D.全国人口先增后减
15.下面有关我国人口增长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全国人口增长率越来越少 B.全国人口增长率越来越多
C.全国人口增长率先减后增 D.全国人口增长率先增后减
16.基于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应 ( )
A.鼓励国际移民 B.限制人口总数增长
C.实行独生子女政策 D.继续优化生育政策
  下左图为我国某省区示意图,右图为该省区某旅游地景观图。读图,完成17、18题。
17.该省区 ( )
A.地势起伏大 B.地势起伏小
C.地势呈阶梯状 D.地势东高西低
18.判断该省区地势的方法有 ( )
①煤炭资源 ②水电站
③河流流向 ④旅游地景观图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共46分)
19.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远方的家》,推出的大型系列特别节目《边疆行》和《沿海行》,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8分)
(1)《边疆行》路线经过的省级行政区域中,最早迎来新一天曙光的是 (填简称),最迟“送走晚霞”的是 (填全称)。(4分)
(2)我国陆上国界线长2.2万多千米,与14个国家相邻。我国的邻国中,A是俄罗斯。两国睦邻友好,为国与国关系树立了典范。国与国怎样才能友好相处 。(2分)
(3)《沿海行》从辽宁的丹东出发,沿中国海岸线,按顺时针方向行进到广西防城港,此路线依次经过我国的内海是 、 。(4分)
(4)②所在省级行政区域的行政中心是 。造成一天中出现①②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4分)
A.地球自转 B.纬度位置 C.地球公转 D.地形地势
(5)《沿海行》路线经过地区人口密度 (大/小),请分析原因。 (请任意回答一条)。(4分)
20.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和表中数据,完成下列各题。(14分)
项目 第五次人口 普查(2000年) 第六次人口 普查(2010年) 第七次人口 普查(2020年) 面积 (万平 方千米)
位次 数量(万) 位次 数量(万) 位次 数量(万)
四川省 4 8 329 4 8 042 5 8 367 47.83
河南省 1 9 256 3 9 402 3 9 936 16.71
山东省 2 9 079 2 9 579 2 10 152 15.67
江苏省 5 7 438 5 7 866 4 8 474 10.26
广东省 3 8 642 1 10 430 1 12 601 17.85
(1)图中A为黑龙江省 市,B为云南省 县;AB线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 。(6分)
(2)第七次人口普查时,山东省人口总数居全国第 位,河南省的人口密度约为 人/平方千米。(4分)
(3)表中五省人口在2010-2020年增长最快的是 省,共增长了2 171万人,该省区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 ( )(4分)
A.该省区矿产资源丰富 B.地处沿海地区,制造业发达,就业机会多
C.该省区邻近香港和东南亚 D.该省区地形以平原为主
21.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4分)
(1)写出图中数码所在地主要少数民族的名称。(4分)
① ,② 。
(2)民族构成最为复杂的省区是 ,该省区的省会是 。(4分)
(3)从图中看出,汉族分布遍及全国各地,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 的边疆地区。(2分)
(4)由图可知,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汉族主要分布在 。(2分)
(5)如果你在内蒙古旅游,能看见的具有该区域特色的为 ( )(2分)
①马头琴演奏 ②竹楼村寨
③草原风光 ④沙滩柳林
⑤沙漠探险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③⑤